第一节 老干部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95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老干部工作
分类号: D632.2
页数: 2
页码: 309-3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县委、县政府落实老干部工作的情况,包含了工作机制,具体事务。
关键词: 德化县 老干部工作 党务

内容

一、工作机制
  贯彻执行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成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县委老干部局、县财政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局等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建立健全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1997年7月、2003年4月,县委先后下发《老干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单位部门工作职责,单位部门党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具体事务
  (一)落实政治待遇
  根据党和政府关于老干部“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等老干部政策和文件精神,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即落实学习日(每月20日)、送文阅文、专题报告会、工作通报会、读书班、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就地就近参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制度,让老干部知政、议政、参政。每年,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老干部作工作通报会(上、下半年各一次),召开一次全县副科级以上离退休老干部春节慰问大会;农村工作会议、企业工作会议、经济工作分析会等县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都邀请老干部参加。每月20日,定期向老干部通报国内外重大事件,传达各级党委、政府会议精神。老干部局局长亲自向老干部作汇报,对于卧病在床或行动不便的老干部采取送学习资料上门、代读文件、登门传达等方式,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形势和工作大局。每年举办一至二期老干部读书班,邀请县委宣传部、党校专家学者为老干部解读政策、释疑解惑、分析形势。每年均组织老干部到外地参观或健康疗养,先后到泉州、宁德、福州、厦门、南平、武夷山、杭州、宁波、瑞金等地参观考察学习。为老干部免费征订《福建老年报》《东南秋色》《中国老年》《中国老年报》各一份。对安置在省内的老干部及遗属进行全面走访慰问。县政府拨出专款,由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组成慰问小组,对安置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宁夏等省外老干部及遗属进行走访慰问。每年“七一”前夕,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干部;中秋佳节,县委老干部局组织召开南下老干部座谈会;老年节,县领导带队对全县当年“登十”老干部登门祝寿。同时,在县老干(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组织全县老干部开展猜谜、乒乓球、投篮、掷飞镖、下象棋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二)保障生活待遇
  1994年,县制定《德化县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的暂行规定》。
  1999年,国有企业改制,为保障企业离休干部各项待遇,率先在全市制定《德化县企业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的暂行规定》,建立健全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财政保底”3个保障机制。
  2003年6月1日,对所属企业“5.12”退休干部的退休费(含各类补贴)、医药费实行县统筹管理,参照《德化县企业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暂行规定》执行。
  2004年,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含“5.12”退休干部)离休费列入财政预算,企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实行县统筹、财政保底的方式,纳入机关社保公司、劳动社保公司、医保中心管理,实行社会化发放,医药费采取定点医院“记账式”管理,实行实报实销制度。
  2007年,针对老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高年龄期和高发病期)实际,巩固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即财政保底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离休费保障机制),尤其是医药费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转,把“每两年组织老干部一次健康体检”调整为“每年组织老干部一次健康体检”。县医疗卫生部门针对老干部“双高期”特点,印发《关于加强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对老干部就诊就医优先优惠,建立健全县、镇(乡)、村三级老干部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立单位、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老干部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等作出明确规定。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