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公路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8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公路养护
分类号: U418
页数: 2
页码: 190-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公路养护的情况,包含了专养公路养护和群养公路养护。
关键词: 交通 公路 养护

内容

一、专养公路养护
  1988年,省道、县道为专养公路,由泉州市公路局德化分局负责养护、管理。同年,福建省公路局德化公路段公路养护开始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由段长与30个道班班长签订公路养护经济承包责任制,实行定里程、定工、定料、定投资,定每千米路况指标,各项指标与工人的工资挂钩,养路材料实行专项管理,投资专款专用,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和养护效益。
  1994年,泉州市公路局德化分局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经济责任制,把工人每月的奖金、住勤补贴、岗位工资、岗位津贴等统一纳入(或称捆绑)月综合奖,直接与养护路段的路况挂钩,由分局按季度组织检查评分计发,奖勤罚懒,调动养护工人的积极性。
  1996年,重新调查核定路况指标,补充柏油路养护责任制,实行百分制量化考评方式。
  2000年,德化分局开始实施“安保工程”和“绿色长廊工程”,创建“畅、洁、绿、美”平安和谐公路。
  2002年,公路养护机制再次进行改革,实行定编定岗,基层设立9个公路站、1个维修站。公路站养护管理费用对内公开竞标,道班职工实行双向选择,中标者与双向选择的职工实行优化组合,每二年进行一轮竞标和重新优化组合。每个公路站配备1辆农用运输车、1辆微型车、1~2台割草机等养护机械。
  至2006年年底,德化分局在省道203线、206线,县道346线、349线、351线、354线等线路急、险、弯路段设立警示标志2503面、护柱2180根、波形防撞栏7.9千米、水泥混凝土防墙3千米、划路面标线10741平方米;对公路边坡、路肩进行绿化,种植塔柏3446株、草地皮8180平方米。
  2007年,德化分局配合德化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与沿线乡镇,以及林业、水利、环保、建设、水土保持等部门,对省道206线二级路新改建路段进行全面绿化,种植草皮78500平方米、天竺桂6830株、桉树5.1万株、爬山虎藤蔓3.6万株、香樟1650株、塔柏2200株、黄金梅灌木2500株、美人蕉2500株等。提高公路绿化档次和公路品位。
  同年年底,德化县专养公路总长248.197千米。
  二、群养公路养护
  1981年前,由乡村组织民众开通的简易公路,称等外线路,为非专养公路,后称群养公路,一般按“民修民养,远修近养”的原则,由公路所在地的政府组织乡村民众自已养护,德化养路工区代管,国家补助工具费、月千米5元。
  1981年,根据福建省交通厅“非专养社道,由地(市)县交通局组织养护”的精神,以乡为单位组织道班负责养护。养护资金以民办公助的原则,按国家规定分等内线、等外线两个级别审核拨款下发。,待批线由受益乡村暂养,重要线路由县交通局给予补助。各乡设立公路养护资金专门账号,专款专用,用于公路养护、整修、改善路况等项目。
  1985年,公路养护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好路率为核心指标,综合水沟清除、涵洞翻建、路面抢修等专项工程,每年按季度由县交通局召开普修会议,部署检查、验收工作,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分片检查、评比,然后根据公路等级补助标准和检查评比情况下拨公路养护补助资金。
  1990年,全县有乡村公路782.13千米,其中等内线604.3千米、等外线118.2千米、待批线59.63千米,设66个道班、养护工人232人,三班、盖德两乡设公路管理站。
  2007年,农村公路养护再次进行改革。德化县交通局拟定161条1167千米公路为群养线路,其中县道162.912千米、乡道117条843.2千米、村道40条159.9千米,由全县统筹、统管、统养,实行分工负责、划段管理。公路沿线各乡村分别承包辖区内路段的管养任务,以村为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普修,经验收合格后交给养护人员,转入日常养护。日常养护分人员、分路段,责任到人,每季度组织一次抽检,每半年组织一次检查、年终进行全面检查评比,县交通局按公路等级补助标准和检查评比的实际情况下拨补助款,公路养护质量明显提高。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