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82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5
页码: 111-11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人口性别、年龄、文化、职业、民族等构成情况。
关键词: 人口 构成 德化县

内容

一、性别构成
  1988年,全县男性134969人,女性125409人,男女性别比为107.62。1993年,全县人口中,男性150568人,女性140485人,男女性别比为107.18。1991—1993年,男女性别比略有缩小。1994—1999年,男女性别比呈扩大趋势。2003年,全县人口中,男性158563人,占总人口52.02%;女性146239人,占总人口47.98%;男女性别比为108.43。2007年,全县人口中,男性162021人,占总人口52.11%;女性148873人,占总人口47.89%;男女性别比为108.83。
  二、年龄构成
  1980年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德化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少年儿童系数开始下降,老年人系数上升,年龄中位数逐渐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县少年儿童(0~14岁)系数37.49%,老年(65岁以上)系数3.32%,年龄中位数20.1岁,全县人口平均年龄24.3岁;与1982年相比,少年儿童系数下降5.49个百分点,老年系数上升0.08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上移2.4岁,平均年龄增加1岁。
  2000年,据《德化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第一部分综合汇总卷三年龄Z3—2表统计,全县人口中,0~14岁的人口80211人,占总人口的26.57%;15~64岁的人口206724人,占总人口68.49%;65岁以上的人口14899人(最高年龄99岁1人,为女性),占总人口4.94%。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9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2个百分点。
  三、文化构成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6岁及以上人口233302人。其中,具有大学(含大专)文化程度139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1701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4259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134218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38083人。
  据《德化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第一部分综合汇总卷四受教育程度Z4—1表统计,全县6岁及以上人口285035人。其中,未上过学18420人,占6.46%;扫盲班3644人,占1.28%;小学113993人,占39.99%;初中114588人,占40.20%;高中19054人,占6.68%;中专10013人,占3.51%;大学专科4347人,占1.53%;大学本科970人,占0.34%;研究生6人。
  2000年,据《德化县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县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0.53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职高)教育2.8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11.60万人;接受小学教育12.17万人(以上各种教育程度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四、职业构成
  (一)第四次人口普查在业人员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在业人口122120人,占总人口277910人43.94%;在业人口占15周岁以上人口70.29%,比1982年增加2.31个百分点。在业人口的特点:
  行业构成仍以农业为主。11个行业中,农林牧渔水利业在业人数占在业总人数77.4%;工业占11.09%;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房地产管理、公共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9个行业的在业人数仅占11.51%。
  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服务性工作人员数量明显上升。职业构成依次为:农林牧渔劳动者占76.97%,工业生产和运输工人占12.4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4.61%,商业及服务性工作人员占3.3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一般办事人员占2.65%。与1982年相比,上述5种职业的比重,除了商业及服务性工作人员数量上升0.58%外,其余4种职业人数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尤以农林牧渔劳动者人数的下降幅度最大,“三普”以后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达2.7万人。
  男性就业率高于女性。全县男性就业(16~59岁)75010人,女性就业(16~54岁)39853人,就业人数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分别为93.45%和58.92%
  (二)第五次人口普查从业人员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抽10%的家庭户数统计),全县从业人员15230人。
  按行业分:农林牧渔业6412人,其中农业5972人,林业20人,畜牧业379人,渔业8人,农林牧渔服务业33人采掘业306人,其中煤炭采选业11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78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26人,非金属矿采选业87人,木材及竹材采运业4人;制造业5206人,其中主要有食品加工业123人,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85人,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68人,家具制造业83人,造纸及纸制品业82人,印刷业8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4人,塑料制品业34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439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人,金属制品业28人,普通机械制造业3人,专用设备制造业5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8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4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3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47人,其中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5人;建筑业492人,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396人;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1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409人,其中公路运输业324人,邮电通信业41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052人;金融、保险业83人,其中金融业71人;房地产业3人;社会服务业227人,其中旅馆业16人,旅游业2人,计算机应用服务业1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86人,其中卫生84人,体育1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450人,其中教育432人,文化艺术业7人,广播电影电视业11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人;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313人,其中国家机关269人,政党机关28人,社会团体6人;其他行业39人。
  按职业分: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80人,其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组织负责人22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27人;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9人,事业单位负责人9人,企业负责人113人。专业技术员718人,其中科学研究人员2人,工程技术人员57人,农业技术人员1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1人,经济业务人员117人,金融业务人员37人,法律专业人员3人,教学人员395人,文学艺术工作人员7人,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5人,宗教职业者2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13人,其中行政办公人员449人,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85人,邮政和电信业务人员26人,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53人。商业、服务业人员1273人,其中购销人员839人,仓储人员22人,餐饮服务人员200人,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38人,运输服务人员22人,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4人,社会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人员144人,其他商业、服务业人员4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399人,其中种植业生产人员5975人,林业生产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人员20人,畜牧业生产人员378人,渔业生产人员8人,其他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8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6040人,其中勘测及矿物开采人员177人,金属冶炼、轧制人员30人,化工产品生产人员20人,机械制造加工人员21人,机电产品装配人员9人,机械设备修理人员133人,电力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及供电人员117人,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调试及维修人员11人,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人员18人,纺织、针织、印染人员1人,裁剪、缝纫和皮革制品加工制作人员97人,粮油、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人员140人,烟草及其制品加工人员1人,木材加工、人造板等生产加工人员199人,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人员126人,玻璃、陶瓷、搪瓷及其制品生产加工人员3732人,广播影视制品制作、播放及文物保护作业人员7人,印刷人员30人,工艺、美术品制作人员51人,文化教育、体育用品制作人员1人,工程施工人员383人,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339人,环境监测与废物处理人员11人,检验、计量人员14人,其他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372人。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7人。
  五、民族构成
  (一)汉族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236032人中,汉族人口235331人,占99.71%。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277910入中,汉族人口为276899人,占99.64%。同1982年人口普查相比,增加41560人,增长17.66%。汉族人口中,主要分布:龙浔镇18398人,浔中乡39204人,盖德乡19063人,三班乡19002人,霞碧乡14009人,雷峰乡16659人,南埕乡12687人,水口乡17377人,杨梅乡6214人,葛坑乡15057人,汤头乡9050人,上涌乡21417人,桂阳乡8232人,赤水乡16717人,国宝乡11258人,美湖乡15345人,大铭乡6220人,春美乡10990人。
  2000年,据《德化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第一部分综合汇总卷一概要Z1—6表统计,全县人口301834人(不包括外来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00292人,占99.45%;同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23393人,增长8.45%。汉族人口中,主要分布:浔中镇45770人,龙浔镇84071人,三班镇17655人,龙门滩镇9723人,雷峰镇11790人,南埕镇9274人,水口镇12886人,赤水镇11033人,杨梅乡6043人,葛坑乡13716人,汤头乡6998人,上涌乡17188人,桂阳乡6690人,盖德乡13927人,国宝乡7872人,美湖乡12344人,大铭乡4660人,春美乡8652人。据《德化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第一部分综合汇总卷二民族Z2—2表统计,6岁及6岁以上汉族人口中,未上过学的有18370人(男5848人、女12522人),扫盲班3641人,小学113395人,初中113924人,高中18968人,中专9963人,大学专科4330人,大学本科964人,研究生6人。
  (二)少数民族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695人,占0.29%。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为1011人,占0.36%;同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316人,增长45.47%。各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94人,其中龙浔镇45人,浔中乡17人,三班乡1人,南埕乡1人,杨梅乡1人,国宝乡1人,春美乡28人;苗族5人,其中龙浔镇3人,水口乡1人,上涌乡1人;壮族47人,其中龙浔镇1人,浔中乡5人,盖德乡13人,三班乡2人,霞碧乡12人,南埕乡1人,水口乡1人,汤头乡2人,国宝乡1人,春美乡9人;满族7人,其中龙浔镇5人,汤头乡1人,上涌乡1人;瑶族4人,其中南埕乡1人,上涌乡1人,春美乡2人;土家族5人,均在龙浔镇;哈尼族1人,在龙浔镇;畬族841人,其中龙浔镇31人,浔中乡1人,霞碧乡366人,雷峰乡96人,南埕乡1人,水口乡2人,杨梅乡1人,葛坑乡311人,汤头乡16人,上涌乡10人,赤水乡1人,国宝乡5人;高山族5人,居龙浔镇;水族2人,居国宝乡。
  2000年,据《德化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第一部分综合汇总卷一概要Z1—6表统计,少数民族人口为1542人,占0.51%;同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531人,增长52.52%。其中人口1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见表3-2。
  人口10人以下少数民族有:藏族4人,居龙浔镇;维吾尔族8人,其中浔中镇2人,龙浔镇5人,雷峰镇1人;瑶族2人,其中浔中镇1人,葛坑乡1人;白族8人,其中浔中镇1人,三班镇4人,雷峰镇2人,水口镇1人;黎族4人,其中龙浔镇3人,美湖乡1人;水族1人,居龙浔镇;土族1人,居浔中镇;锡伯族1人,居浔中镇;京族1人,居葛坑乡。少数民族人口中,6岁及6岁以上未上过学的有50人(男23人、女27人),扫盲班3人,小学598人,初中664人,高中86人,中专50人,大学专科17人,大学本科6人。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