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污染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8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污染防治
分类号: X321
页数: 3
页码: 78-8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1988年到2007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关键词: 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 德化县

内容

一、“三废”综合防治
  1988年,德化县首个垃圾填埋场——牛屎岭垃圾场竣工,县城区固体废弃物全部运至垃圾场作无害化处理。
  1997年后,在县城区建设垃圾中转站20座,集中存放社区垃圾,然后由环卫部门垃圾专用车转运至垃圾场填埋。
  2000年,县政府制定《德化县环境保护“十五”规划》,全县环境保护工作按规划有序进行。同年,在浔中镇火烧寮建成容积为60.9万立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距城区6千米,日处理生活垃圾150吨,服务年限15年。
  2001年,对酒家、医院、工厂、部分社区等涉及废水排放的十五个项目进行排污治理,污染物排放总量比泉州市下达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削减11.6%,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6.84%,工业固体废异物综合利用率达90.2%。
  2003年,重新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生态环境功能区。是年,城区日产生活垃圾量105.5吨,年产量3.89万吨,城区生活垃圾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日益增加。同年,在朱紫湾建设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填埋场,统一填埋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则运送至泉州,由泉州市卫生部门统一焚烧处理;选矿业的矿渣在尾矿库堆放、封存、植被绿化。
  2005年,德化云燕水泥公司完成5座机立窑的治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善水泥厂燃料结构。同时,对环保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原湿式除尘改为布袋式除尘,完成2条生产线的环保设施建设,共投资100万元。经泉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水泥粉尘及烟尘稳定均达标排放。同年,县环保部门还督促选矿业、石膏加工业加大粉尘的治理力度,投资60万元,年削减粉尘1423.55吨。
  2007年4月,龙浔、浔中两镇社区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陶瓷企业等工业废水通过治理,重复使用,减污增效。对重工业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测,其中对7家重工业污染源进行重点监管,在企业安装流量计,每半个月巡查一次。通过治理,辖区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二、企事业污染防治
  县环保局建立服务窗口,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快捷、优费服务;开展“环保进社区、联企业”活动,加强政企沟通与联系,掌握企业生产和污染防治情况,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指导,为企业办理咨询、项目环评审批等手续,帮助企业解决污染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非典”等发生重大传染病期间,加强医疗废水、废物处置监督,开展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对县医院、县中医院废水处理的PH、COD、氨氮、悬浮物、大肠菌群等进行重点监测,并反馈其结果,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应急消毒措施,防止病毒扩散和传播,杜绝二次污染。
  建立企业环境行为公开制度,推行清洁生产审计,促进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益。鼓励企业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有条件的企业中推行工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能、减污、增效,提高产品“绿色”含量,使企业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