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777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德化县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各项事业发展水平等几方面。
关键词: 基本情况 概述 德化县

内容

德化县位于泉州市东北部,地处戴云山腹地,山势峻峭,横亘延绵,资源丰富;1988年,被国务院正式列入“沿海开放县”。1988—2007年,德化县委、县政府坚持贯彻执行国家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地制宜,实施“小县大城关”“科技兴瓷”“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旧街改造和新区建设速度,提升城镇化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位居福建省山区县前列。
  一
  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唐贞元间置归德场,五代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德化县;宋元至明清时代,先后隶属清源军和泉州府等。民国时期,先后隶属兴泉永道、第四、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24日,德化县解放后,先后隶属永安专区、晋江专区、晋江地区、泉州市。1950年,全县划为5个区、11个乡镇,后随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曾多次变迁。1958年10月,全县撤区成立8个人民公社,下设124个大队,后又略有调整。1980年,全县设17个公社、1个镇,187个大队和5个居民委员会。
  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生产小队改为村民小组。1991年12月,浔中、南埕、三班、霞碧乡改为镇建制,实行镇辖村体制。1992年7月,水口、赤水、雷峰乡改为镇建制。1997年,德化县调整龙浔镇、浔中镇行政区划,原属龙浔镇的凤池、富东二个居委会划归浔中镇管辖;原属浔中镇的宝美、丁溪、丁墘、大坂、英山、高阳6个村委会划归龙浔镇管辖。
  2001年4月,上涌乡、葛坑乡改为镇建制。同年9月,葛坑镇龙塔村更名葛坑镇龙塔畲族村、龙门滩镇大溪村更名龙门滩镇大溪畲族村,更名后行政区划不变。2002年11月,龙浔镇所辖的兴南街、龙鹏街、湖前街、南门街、德新街、浔东街、金锁村、园丁新村8个“居民委员会”更名“社区居民委员会”;12月,浔中镇所辖的凤池街、富东街两个“居民委员会”也更名“社区居民委员会”。翌年7月,赤水镇赤水街居民委员会更名赤水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7年年底,全县有85309户、31.0894万人,分龙浔、浔中、三班、龙门滩、雷峰、南埕、水口、赤水、上涌、葛坑10个镇,盖德、国宝、美湖、大铭、春美、汤头、桂阳、杨梅8个乡,有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91个村民委员会。
  二
  德化县地处北纬25°23′~25°56′,东经117°55′~118°32′,东邻永泰、仙游县,南接永春县,西连大田县,北毗尤溪县,土地总面积2232平方千米。全境以中低山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700米以上,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58座,最高山峰为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有“闽中屋脊”之称。其中,中山占土地总面积64.9%,低山占土地总面积22.2%,高丘占土地总面积12.9%。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地势较陡峭;海拔500800米部分,经长期风化、侵蚀,山岭起伏较舒缓;海拔200~500米,多呈浑圆的馒头状,坡度和缓,主要分布在低山边沿及河谷两侧。全县地势由中部略向四周倾斜,呈层状逐级下降。山岭连绵,崖壁陡峭,河谷剧烈下切,峡谷十分发育,具有突出的山地特色;地层发育较全,岩浆活动频繁,火山作用强烈。地貌按其特征可分为风化次火山岩地貌、崩裂崩塌次火山岩地貌、堆积洞、水蚀花岗岩石蛋地貌、大断层、千层岩等,形式复杂多样,构成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地质可分为中—上元古界、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等7个岩石地层单位,为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火山活动带、北东向断隆构造与拗陷构造的结合部,是福建省地质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高岭土、铁矿、黄金矿、石灰石、煤、泥煤、石英石、叶蜡石、铜、铅、锌、锰、稀土、紫砂土、陶土、白填土、砖瓦黏土、石材、钾长石、红柱石、矿泉水、地下热水等。
  全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潮湿多雾,冬无严寒,夏少酷暑等特点。1988—2007年,年平均温度18°C,年平均降水量1867.2毫米。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旱涝兼具;日照充足,年际无明显变化。境内溪流分属闽江水系和晋江水系,主要溪流集雨面积2000多平方千米,水能蕴藏量近5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31.2万千瓦。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4.9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15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3.8倍、全省人均2.5倍。土壤主要由5个土类组成,以山地红壤面积最大,占山地土壤总面积80%;山地黄壤次之,占15%;还有赤红壤、山地黄红壤和极少量的泥炭沼泽土。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和村落附近坡耕地多为赤红壤;海拔500~800米多为山地红壤,往上依次为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局部分布着泥炭沼泽土。质地疏松,有利于林木生长。2007年,森林覆盖率77.7%,林木总蓄积量1041万立方米,资源量占泉州市52.4%,主要有杉木林、毛竹林、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9个植被类型,大部分为原生性植被;有黄山松林、南方红豆杉林、柳杉林、映山红灌丛、睡莲沼泽等51个群系、92个群丛,自然保护区面积居泉州市首位,生态环境良好。2006年7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次对全国2348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单位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德化县位居全国第29位、福建省第1位,被评定为“福建省最适宜人居之地”。
  三
  1988—1990年,县委、县政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林、瓷、电、矿”四大优势,逐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农村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企业采取嫁接外资、拍卖、租赁、股份合作、依法破产等形式,完成国有企业、二轻企业改制工作,使国有、二轻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完成“七五”计划。199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7534亿元,年均递增8.82%;县级财政收入2358万元,年均递增27%;农民人均纯收入587元,年均递增9.43%。
  “七五”期间,乡镇陶瓷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生产体系,逐渐完善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流通体制,实行多种形式经营责任制。全县商业零售网点由1985年年末的1579个发展到1990年2006个,从业人员由2734人发展到3570人。
  “八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暂行条例》,确立“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股份制改革,落实企业自主权,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经济迅猛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增至11.4126亿元,年均递增35.15%;财政总收入10255万元,突破亿元大关,年均递增26.29%;农民人均纯收入1836元,年均递增25.62%。
  “九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制订《关于组织实施‘扶壮工程’的若干规定》等,实行县领导和有关部门挂钩企业制度,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前列,成为全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典型。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采用抵押租赁、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等形式,对国有企业资产实行战略性重组,国有工业企业转制或改制,国有商业改制进入实施阶段。加快建设陶瓷、林业、电力、钢铁原料、黄金开采五大基地,全县经济总量一年一个新台阶攀升。全县生产总值增至34.52亿元,年均递增22.9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11411元;财政总收入2.56亿元,年均递增20.05%;农民人均纯收入3489元,年均递增13.7%。
  “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实施项目带动,强化政策引导,构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平台,推动乡镇企业持续发展,佳美、龙鹏、创意、冠福集团被省列为首批40家省重点乡镇企业。成立电力国投公司,设立县国资办,加强国资监管;设立县招商办,出台招商引资工作意见和投资优惠措施,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经济增长实现新跨越。全县生产总值增至51.26亿元,年均增长13.2%;财政总收入5.38亿元,年均增长16.25%;农民人均纯收入4777元,年均增长7.2%。
  2006年,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大局,按照“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攻克经济发展中一个个难题,扎实工作,实现新的良好开局。200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11.1亿元,实现“百亿”目标,其中农业总产值12.3亿元,比2005年下降7.4%;工业总产值98.8亿元,比2005年增长50.05%;陶瓷产值58.81亿元,出口商品供货总值47.64亿元;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财政总收入7.1亿元。
  四
  德化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至民国时期,城区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1984年,县城区面积才增至1.45平方千米。
  1985年,县委、县政府开始构思“大城关”发展战略。
  1992年7月,德化县委书记郑来兴提出“大城关”建设的构想,经讨论县委通过《中共德化县委关于更快更好的发展德化经济,提前翻番奔小康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强化城关、发展集镇、推进东西、共奔小康”的发展策略。10月13日,县委书记郑来兴、县政府代理县长吴汉民联合在《福建日报》上发表《瓷都德化的目标——一流瓷城》的文章,全面阐述强化城关建设,建成一流瓷城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以“小县大城关”建设带动全县经济发展。11月8日,县委书记郑来兴在《泉州晚报》上发表《强化城关发展集镇推进东西共奔小康》的文章,提出“强化城关发展集镇,推进东西,共奔小康”的发展策略、目标和措施。11月,新华社《决策信息》42期刊发县委书记郑来兴《把德化建成全国重点陶瓷产区一流瓷城》的文章,详细阐述“小县大城关”发展的思路和做法。12月,继任县委书记吴汉民、县政府代理县长林宝浙联合著文《坚持“小县大城关”发展之路,把德化建成全国重点陶瓷产区一流瓷城》,提出开发“五个工业小区”,创建“十个一流”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人才、信息等各种优势,增强辐射能力,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县政府聘请省城乡规划院等编修《德化县城市总体规划》,把城市性质定为“外向型瓷城,德化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拓展城区面积。同年,凤池街进行第一期旧街改造建设,拉开“大城关”建设序幕。
  1993年8月,县委通过《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全面超额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决议》,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振奋精神,把“小县大城关”列入五年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以瓷为主,以城带乡,“大城关”发展战略进入实施阶段。至20世纪90年代末,完成富东街及苏坂里小区改造,建成浔北东路,建筑总面积14万平方米;建成南门至小溪瓷都大道,以及南环路、隆中路、城后路、鹏都路等。
  2000年,县委、县政府在制订德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提出建设一流瓷城目标,把“大城关”发展战略提升为德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并第三次修编德化县城市总体规划,把城区面积扩大至14.03平方千米,城市性质定为“著名瓷都、生态旅游城市”。同年,建设西门至世科大樟树小区;改造宝美旧区、开发诗敦小区,建设宝美街、诗敦路等。实施“十五”规划时,县委、县政府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现代化瓷都”等发展目标,采取“退城进园”措施,引导企业入住工业园区。先后改造许厝、世科、城东、东埔口旧区,在苏坂里、富东街、东大路、福兴路、龙东小区建成景苑花园、百德畔山庄、富东花苑、凤凰山庄、城后花苑、三峡移民区、涌口移民区等住宅小区,建成鹏中路、世科路、城北中路,以及苏坂里至东头、东埔口至诗敦道路等,县城区逐步形成安全、舒适、绿化、美化的生活环境。
  德化在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过程中,开通连接东西两个片区乡村的环县公路网,新建和改建与尤溪、大田、永春、仙游等邻县连接线;改造原省道305线德化县城关至英山路段,改造提级省道206线县城关到上涌路段;改造提级乡镇公路,铺设沥青路面;铺设建制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率达99.5%,全县公路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基点、连结周边县市区、直通省城福州的交通公路网络,改善山,区交通条件。通信系统进行体制改革,建立邮政、电信、移动通信、中国联通等,引进现代自动化设备,城乡通信覆盖率达98%,为民众提供便捷顺畅的通信服务。德化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建设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绿色瓷都。第四次修编德化县城总体规划,把城市性质定位为“中国瓷都,生态旅游宜居城市”,进一步拓展城区面积,提高城市品位。2007年,德化县形成“大城关”基本框架,城区面积9.3平方千米,城区常住人口17.77万人,集中了全县69.2%的劳动力、67%的经济总量、67.6%的税收收入和72.8%的中小学生数,城镇化水平达55.7%。
  五
  20世纪80年代末,德化县根据山区日照、气候和耕地等特点,巩固完善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引导土地等生产资源向生产能手和种粮大户有序流转;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农机,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90年代,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茶果、蔬菜、畜牧业和淡水养殖业,培育德化“三黄”“三黑”和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2000年后,建成国宝、湖坂、南埕、吾华等4个“生态旅游村”;英山淮山、苏洋大棚蔬菜、龙阙黑鸡、祥光油茶、春美黄花菜等5个“特色农业村”,实现增产、增效、增收。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增至12.3亿元,是1988年9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5854元,是1988年13.6倍。
  80年代末,德化县完成确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三定”任务,组织实施省“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90年代,提前完成“三五七”宜林荒山造林绿化任务;引进世界银行贷款造林,落实“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组织“严打攻势”等林区治安整治专项行动,保护森林资源;提出建设“林业强县”发展目标,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2000年后,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建立生态保护区(点),建成国家级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石牛山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成立林权交易综合服务中心,创办股份制林场,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稳定山林权。2007年,全县有林地面积增至17.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7.3%,绿化率94.7%;当年,德化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德化县年均水资源总量24.9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150立方米,居福建省前列;水能蕴藏量达5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31.2万千瓦。时逢国家实施“水电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等机遇,县政府组织实施“六千”水利工程,建成“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同时,以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等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建设、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深化水利水电投资体制改革,采取多元化筹资方式,淘汰装机小、产能低、效益差的小水电站,培育水电重点产业,形成水电产业集群,实现省、县、农村三级线路联网,保证电能质量和用电安全,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初级水利化,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德化县,1990年9月被水利部批准为“初级农村电气化县”2002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小水电之乡”称号;2004年7月在福建,省率先通过达标验收,成为全国建设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之一。
  德化县境内的戴云山、石牛山、九仙山等山势峻雄,水瀑秀美,奇石嵯峨,森林浓郁,花草繁茂,生态环境良好。历史上有“戴云十六景”“九仙十二景”“龙浔八景”等景观,有屈斗宫、太平宫、梅岭窑、后所窑等古窑址238处,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有众多的古寨、古桥,以及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等革命遗迹,旅游及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县政府先后邀请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专家修编旅游发展规划,投入2亿多元资金,加强旅游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国家级“二区二园”和九仙山景区,以及陶瓷博物馆、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等旅游、观光胜地。2007年,全县接待游客43.8万人次,旅游收入1.98多亿元,创汇0.058亿美元。
  六
  20世纪80年代末,德化县初步形成以城关为中心,以轻工业为重点,以国家、集体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工业生产体系。90年代初,推行以厂长负责制为中心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促进生产稳定增长。90年代中期,贯彻国家关于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落实企业自主权,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90年代后期,按照“抓住大的,放活小的”改革思路,采取因厂制宜,一厂一策,先租后改,优势重组,拍卖转让等形式,加快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扶优扶壮”措施,开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推进陶瓷、矿产、电力等企业快速发展。
  历史上,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瓷器制作精美、如脂似玉,被称为“东方艺术珍品”,享有“天下共宝之”的盛誉。新中国成立后,因管理体制和制作技术的制约,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全面推广窑炉改革和烧成技术革新,以冷煤气、油、电、液化气等燃料代替木柴烧瓷获得成功。研制出的高白瓷、建白瓷,与传统瓷雕被誉为瓷坛“三朵金花”。从欧洲引进西洋工艺瓷,改变传统瓷的产品结构,并发展成为全国最大西洋工艺瓷出口生产基地。90年代,走“传统瓷雕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工艺化”的发展路子,制订实施“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九条措施”“促进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开展“扶优扶壮”“乡镇企业年”等活动,推进陶瓷工业园区建设,创建全国首个陶瓷“硅谷”——福建省民营(陶瓷)科技园区;1993年,首次举办第一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国务院总理李鹏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促进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品认证工作,包括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出口质量许可认证,输美日用陶瓷认证等。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增强企业人员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利用法律保护创新成果。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推进陶瓷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体制,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做法,帮助和引导陶瓷企业挺进国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健全营销网络,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建设陶瓷街、陶瓷展销城等营销窗口,建立德化网上瓷博会和“万瓷朝宗”陶瓷专业网站,推进出口提速增量,出口创汇位居全国各大陶瓷产区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和经济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2004年,德化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瓷都”称号;2006年,“德化白瓷”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全县有陶瓷企业1286家,从业人员80632人;陶瓷产值58.81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59.53%,纳税2.57亿元,占税收比重38.99%。
  德化县有瓷土、铁矿、黄金、石灰石等35种矿产,其中瓷土矿、铁矿蕴藏量上千万吨、石灰石上亿吨,黄金储藏量也很大。1988年,德化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行“生产统一计划、销售统一安排”的经营方法,以矿产品为原料的陶瓷、冶炼、水泥等产值559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57.7%。20世纪90年代,德化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合理规划、规范管理、有效利用”的原则,发展矿山企业。1999年,全县有采矿企业70家,从业人员7000多人,产值8亿多元。2000年后,按“能快则快,把地下资源优势转化为地上经济优势”的思路,加快矿产资源开发步伐,培育扶持矿业龙头企业,走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新路子。2007年,全县有采矿企业62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总产值15亿元。
  七
  在德化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公、检、法等部门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基本指导思想,协同配合,坚持“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依法依规办事,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及时化解各类民事纠纷事件,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全方位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群众满意率位居泉州市前列。2006年,德化县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平安县”称号。
  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决定”,以发展陶瓷支柱产业为核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实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战略,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创建科技先进县、科普示范县,以及“科技下乡”等活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工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实施国家火炬计划,加强陶瓷产业基地建设,围绕窑炉改造、材料配方、新产品开发,引导企业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路子;建立科研机构和科普教育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ISO质量和环保体系认证,创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陶瓷行业名牌产品,保护知识产权等,提高产品竞争力。1999年、2002年、2004年、2005年,德化县先后四次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2006年,德化县被国家版权局评为“2005年度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
  县委、县政府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建立县、乡(镇)、村合作抓“两基”工作机制。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开展“大办教育年”和帮扶贫困女生“春蕾计划”等活动,抓好教育普及和扫盲工作,提高师资水平。1988年11月,德化县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教育“两基”通过省政府验收和国家教育督导团复查,其他各项配套设施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实施“双高普九”规划,巩固“两基”成果,“双高普九”通过省级验收。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2007年,全县有职业大中专院校2所、中小学55所、幼儿园62所。城关在校高中生数占全县83.4%、初中生数占58.1%、小学生数占80.93%、幼儿园数占95.55%,形成“大城关”教育发展格局。
  县医疗卫生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并举”方针,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建设疾病防控体系,实施“123健康工程”,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乡镇初保工作全部达标,医疗保障覆盖全县总人口89.84%,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目标,先后获得“福建省卫生县城”“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文化体育进行体制改革,成果显著。执行党和国家“双百”方针,文化坚持“双为”方向,发掘历史文化、陶瓷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优势,开辟旅游文化,培育文化市场,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学校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居文化、休闲文化格局。2007年,德化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文化先进县”称号。体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的方针,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调动广大群众参加体育的积极性,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举办第一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陶瓷工艺美术创新大奖赛等活动。做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图书发行、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档案管理、地方志编纂等工作,群众性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文学作品、书法美术、摄影等作品在多家重要报刊发表、获奖,体育竞赛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金银牌50多枚。
  县制订建设文明县城规划,开展“爱我瓷城、建我瓷城、美我瓷城”和创建文明乡镇、片区共建等活动,形成以创建文明县城为核心,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文明乡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为基础的精神文明创建格局,全面推进文明创建工作。2006年,德化县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2003—2005年度文明县城”称号。
  1988—2007年,德化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发展大局,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带领全县人民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克服基础设施薄弱、人力和财力短缺等困难,把德化创建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个“瓷都”、首个拥有“二区二园”四个国家级生态品牌的县份;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6年,先后七年被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成绩喜人。在新的发展时期,德化县委、县政府将带领全县人民继续发扬“崇文尚德、包容善化、传承创新、敢拼敢赢”的精神,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现代化绿色瓷都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