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剑斗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716
颗粒名称: 第十二节 剑斗镇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
页码: 908-910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7-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剑斗镇发展情况,包括概况、乡村建设、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情况。
关键词: 概况 剑斗镇 安溪县

内容

一、概况
  位置境域 剑斗镇位于安溪县北部,北纬25°19′,东经117°55′,距县城58公里,东与湖上乡、白濑乡相连,南毗长坑乡,西邻感德镇,北同永春县横口乡、玉斗镇交界,面积121.41平方公里,是名茶铁观音生产基地之一。漳泉肖铁路在此设立火车站。镇政府驻剑斗村。
  建置沿革 宋、元、明、清时,剑斗属常乐里。民国时,分属长坑区、第三区、第二区、乐德乡。新中国成立后,分属清溪区、第四区、第五区、十二区、剑斗区、湖头区、长坑区。1958年11月,成立剑斗公社,1960年并入感德公社。1961年8月,属感德区。1965年4月,成立剑斗公社。1984年8月,改为剑斗镇。
  村(场) 人口 1991年,剑斗镇辖红星、月星、福斗、前炉、双洋、东阳、剑斗、后井、圳下、仙荣、御屏、潮碧、云溪、举口14个建制村和尚山坑茶场、小蔡林场、后山茶场,共有7060户、36278人。2007年,14个建制村和3个场没变,共有10001户、42207人。村民姓氏有吴、王、张、黄、陈、苏、林、郑、谢、许、冯、叶、魏、翁、廖、钟、郭、邱、杨、蓝等。
  资源 特产 1991年,剑斗镇耕地面积782.1公顷,2007年,耕地面积774公顷。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锰、锡、石墨、石英、石灰石、辉绿岩、花岗岩、浪花纹石等。已探明煤矿点有剑斗、东阳、后井、云溪4点,储量1464万吨以上。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3万千瓦。温泉5处,其中汤内坂温泉水温74C、流量2.2升/秒,汤尾温泉水温44℃,流量21.6升/秒。特产有茶叶等。
  二、镇村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 1991年,全镇有乡村道路26.4公里,都是沙石土路。1994年,铺设省道307线镇区3公里水泥路面。2006年12月,县道340线剑感公路拓宽改造剑斗路段完工。2007年,全镇有乡村道路水泥路面92.28公里;客运公司1家,客车18辆,货车15辆,农用运输车150辆。1991—2007年,投资320万元,架设桥梁8座。
  通信 1993年,剑斗镇开通程控电话,设立模块局。1997年,实现村村通。1995年12月,开通闭路电视。1998年,开通数字移动电话。至2007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信号覆盖全镇,手机总数首超1万户;闭路电视连接6个村、用户2800户;固定电话5721门,宽带用户1572个,小灵通基站74个,接入容量13712户。
  电力 1991年,有镇办潮碧水电站和福斗水电厂,装机容量1320千瓦,总发电量95万千瓦时。1992—2005年,建设潮碧二级水电有限公司、义都水电站、仙荣三兴水电站、东阳电厂、东铜电厂、义兴电厂、河溪后水电站等14家水电站(厂)。至2007年,全镇装机总容量8660千瓦,年发电量842万千瓦时。
  (二)镇区建设
  1992年,剑斗农贸市场开建,1994年交付使用。1995年,实施镇区公路沿线旧房改造,建设剑斗、后井新村及文化中心、酒店、茶叶市场、大溪洋工业园区等工程。至2007年,镇区道路8.35公里全部硬化,实施剑斗汤尾至镇政府路段的拓宽、美化及排污处理工程建设,镇区格局初步形成。
  (三)新农村建设
  2005年,全镇开始新农村建设。2006年,红星、云溪被列入首批省定整治村、乡镇级示范村。2007年,圳下、潮碧被列入第二批省定整治村、乡镇示范村。2006—2007年,投资700万元,启动新农村建设项目12个,拆除旧房20幢,建新房30幢;组建环卫队伍,保持镇区卫生整洁;填埋茅厕6个,新建公厕3座;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
  三、经济建设
  (一)农业
  1991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1440公顷,粮食产量5662.4吨,茶园面积550.01公顷,茶叶产量180吨。2007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1264.67公顷,粮食产量5874吨,茶园面积1676.07公顷,茶叶产量1120吨;全镇农业总产值为9561.2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为8515.23万元,是1991年1004.05万元的8.48倍。
  (二)工业
  1991年,全镇有茶叶公司、潮碧电厂、塑料泡沫厂、水泥厂、农械厂5家企业,产值513.1万元。1992年后,新建三兴石凤、三兴三厂、岩都、协成、剑兴、剑祥、华建等水泥厂和选矿厂。至2007年,有各类企业130家,总产值15亿元,比1991年增长292.3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占全镇工业企业总数的13%,完成工业总产值4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26%。
  四、社会事业
  (一)教育科技
  教育 1991年,全镇有幼儿园12班,在园学生496人,教职员工12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3557人,教职员工130人;中学2所,在校学生1273人,教职员工60人。2005—2006年,福建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捐资20万元,在举口村助建希望小学。2006—2007年,新建小学校舍3幢,改造中小学危房2幢。至2007年,全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学生844人,教职员工41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2611人,教职员工236人;中学2所,在校学生2459人,教职员工125人,初中入学率98%,升学率85%。
  科技 2006年,搞好“一镇一品、一村一场、一户一技”科技示范工程,建立科技示范户250户,做好科技宣传、培训,逐步普及科技知识。2007年,全镇应用空调制茶技术,茶叶产量980吨,茶价年均提高40元/公斤,茶农年增收224万元。
  (二)文化 卫生
  文化 1997年,剑斗镇投资60万元,建设镇文化娱乐中心。1996—2006年,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2007年,创建剑斗、后井、仙荣3个村级宣传文化活动室,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表演活动。是年,全镇有村级文化协管员14人,有线电视普及14个村。
  卫生 1991年,全镇有镇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4所,病床27张,卫生技术人员42人。2007年,投资300万元,迁建剑斗中心卫生院。是年,有镇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31所,病床50张,卫生技术人员33人(中级职称4人);注册执业医师13人,注册护士36人。
  计划生育1991—1998年,全镇步入制度化轨道,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84.3%。1999年始,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2007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2.41%。
  (三)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 199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0元。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813元,比1991年增长13.5倍。
  消费水平 1991年,全镇农民人均消费支出793元。2007年,全镇农民人均消费支出7300.95元,比1991年增长8.21倍,其中,生活消费支出人均6125.73元,占总支出的83.90%,购置生产用固定资产支出人均25.12元,占总支出的0.34%。每百户农民拥有的高档耐用品中:小汽车0.8部,洗衣机60台,电冰箱20台,摩托车80辆,彩色电视机110台,摄像机、影碟机、照像机10台,空调机20台,微波炉10台,家用计算机10台。
  居住条件 1991年,全镇农民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2007年,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比1991年增长1倍,居住环境宽敞、舒适。
  社会保障 2004年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2007年,参加新农合农民37582人,参合率100%;投资40万元,完成“造福工程”35个,帮扶贫困户、计生户、残疾户58户。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机构

水电厂
相关机构
东阳电厂
相关机构
农械厂
相关机构
三兴三厂
相关机构
幼儿园
相关机构
新建小学
相关机构
中心卫生院
相关机构
剑斗中心卫生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剑斗镇
相关地名
湖上乡
相关地名
白濑乡
相关地名
长坑乡
相关地名
感德镇
相关地名
永春县
相关地名
横口乡
相关地名
玉斗镇
相关地名
剑斗村
相关地名
常乐里
相关地名
长坑区
相关地名
乐德乡
相关地名
清溪区
相关地名
第五区
相关地名
湖头区
相关地名
感德区
相关地名
井新村
相关地名
新农村
相关地名
举口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