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70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道教
分类号: B957.242
页数: 2
页码: 874-875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7-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道教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道教 宗教 安溪县

内容

1991年,道教活动逐步恢复正常。1992年,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与新加坡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多次组团到安溪城隍庙参拜。2001年3月,台湾较有影响的保生大帝宫、台中元保宫一行73人到感德镇石门玉湖殿进香。2004年11月,新加坡真人宫组团300多人到安溪城隍庙进香。2005年5月,台湾嘉义县中寮城隍庙组团200多人到安溪城隍庙朝拜。新加坡道乐团到安溪城隍庙演奏道教乐曲。2006年,台湾彰化县50多人到安溪城隍庙参拜。台湾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与厦门青礁慈济东宫一行10人到感德镇石门玉湖殿谒祖进香。安溪城隍庙为县内道教活动场所,成为联结海内外乡情民谊的纽带。至2007年,全县依法登记的道教活动场所4处。
  附:道观选介
  安溪城隍庙 安溪城隍庙是福建省最早兴建的城庙之一,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庙中供奉清溪显佑伯主(俗称城隍伯主),并祀城隍夫人(俗称城隍妈)。旧庙位于县治东(县城富民街原县实验小学校内)。1988年12月,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旅居新加坡侨亲陈美英女士捐资倡议重建城隍庙。1991年1月,依旧庙规制,在东岳寺东侧兴建新庙一殿至三殿。1992年1月竣工。1993年,新加坡韭菜芭、杨桃园两地侨亲捐资续建四殿至五殿,继而又有诸多分炉及信众陆续捐建配套设施。新庙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故有新、旧庙各一座。1998年5月,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2007年,该庙编纂出版《安溪县城隍庙志》。
  玉湖殿 位于感德镇石门村境内。始建于宋,内奉祀北宋时期闽南地区的灵医吴真人。真人名夲,字华基,号云冲,生于宋兴国四年(979年),为安溪常乐里石门乡(今感德镇石门村)人,由贡举授御史。宋景祐三年(1036年)一月初二,择地显化漳州白礁,其后神异。自宋迄明,朝廷敕封15次,为无极保生大帝。2003年6月,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2月,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
  威镇庙 位于金谷镇河美村与尚芸村交界处的蛇仑山麓,奉祀广泽尊王。始建于五代末,古称河内庙。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改为今名。今存建筑物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庙右前侧建有圣旨亭,亭内竖有一方宋碑,镌书“敕威镇庙圣祖神道。”1985年10月,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5月,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安溪城隍庙
相关作品
玉湖殿
相关作品
威镇庙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