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67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卫生
分类号: G804.32
页数: 21
页码: 831-851
摘要: 安溪县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1995年,按照“城关建中心,南北两条线,网络服务三个圈”的发展思路,对全县卫生资源进行整合规划,由城区向乡村延伸,创建合格村卫生所,致力发展中西医事业,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卫生防疫保健服务功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需求。
关键词: 安溪县 卫生

内容

1991年,安溪县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1995年,按照“城关建中心,南北两条线,网络服务三个圈”的发展思路,对全县卫生资源进行整合规划,由城区向乡村延伸,创建合格村卫生所,致力发展中西医事业,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卫生防疫保健服务功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需求。2002年,安溪被卫生部等5部委授予“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称号。200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2007年,被卫生部等8部委授予“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称号。
  第一节机构
  一、行政机构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91年后,安溪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县爱卫会),主任由县委或县政府分管卫生副职领导兼任,副主任由县卫生局局长兼任,委员由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兼任。县爱卫会下设办公室(简称爱卫办),主任由县卫生局局长兼任。2000—2007年,县爱卫办配备专职主任1人,科员1人。各乡(镇)相应设立爱卫会,办事机构设在属地卫生院,正、副主任由卫生院领导及防疫组人员兼任。
  县卫生局1991年,安溪县卫生局(简称县卫生局)内设人秘股、医药政股、预防保健股、计财审计股,编制12人。1996年,医药政股改为医政股、药政股,增设卫生监督股,编制13人。1997年,加挂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编制没变。2002年7月,预防保健股、卫生监督股合并为预防保健卫生监督股,药政股划归药品监督管理局,增设中医股,编制11人。2007年,县卫生局内设人秘股、计财审计股、医政股、中医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股,加挂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编制11人,其中,工勤1人。
  二、事业机构
  县药品检验所1988年10月,成立安溪县药品检验所,职工3人。2002年,县药品检验所与县卫生局药政股合并成立县药品监督管理局。
  县健康教育促进中心1997年,从安溪县防疫站宣教科划出成立安溪县健康教育所,编制5人。2004年,安溪县健康教育所更名为安溪县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编制没变;7月,并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县健康教育促进中心。2007年,编制5人。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997年3月,安溪县卫生综合执法大队成立;9月,更名为安溪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编制10人;10月,全县乡(镇)共任命60名食品卫生检查员。1998年2月,安溪县公共卫生监督所乡(镇)派驻组成立,隶属各乡(镇)卫生院。2005年11月,更名为安溪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7年,编制15人。
  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办公室1999年,由分管卫生副县长兼任安溪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会长,县卫生局长任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由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编制5人。各乡(镇)卫生院配备兼职工作人员1入一3人。2007年,编制没变。
  县卫生学校1991年,安溪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溪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安溪卫生进修学校,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外统称安溪县卫生学校(简称县卫校),开设护理、检验、药剂、妇幼医士、社区医学、临床药学、卫生保健7个专业,面向全市招收全日制学生和在职卫技人员卫生大专、中专函授学历班。1994年,县卫校被省卫生厅确认为省乡村医生系统化教育泉州市函授站。1997年,被市人事局确认为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03年,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办中专班;同年,与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办大专班。2005年,被省卫生厅确认为省乡村医生规范培训点。2007年,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办大专班。
  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县(铭选)医院1993年,由旅外乡亲钟江海、钟明辉与天德集团钟氏家族捐建位于凤城龙湖的铭选医院开业。1997年10月,安溪县医院与铭选医院合并,经泉州市卫生局确认,使用安溪县医院和安溪县(铭选)医院两个名称,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该院占地面积8公顷,业务用房面积6.8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年,人员371人,编制床位350张,门诊8.64万人次,总收入3073万元。1998年4月,在全市县级医院中率先晋升为二级甲等医院。2006年,被福建医科大学确定为教学医院,被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确定为非行政隶属的附属医院。2007年,该院行政管理设有医院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医务科、护理部、分级院感办、设备科、财务科、药剂科、信息科;党群组织设有党委会、共青团、工会、职代会;临床科室设有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妇产科、肿瘤放疗科、手术室、ICU等16个;医技科室设有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脑电图室、病理室等13个。编制床位550张,人员50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9人,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6人(高级57人,中级139人),门诊21.16万人次,总收入1.11亿元。
  县中医院1989年8月,在城厢镇砖文村建县中医院门诊楼。1995年3月,安溪县中医院加挂安溪县第三医院,两医院联合开诊,县中医院开始设病房。1997年,县中医院迁新址(原县医院前半部分),设有急诊科。编制病床50张,人员65人。1998年,设立外科。2000年2月,晋升为二级甲等中医院。2007年,设有内儿科、外一科、外二科、针灸科、急诊科、皮肤科、妇产科、五官科、手术室等12个一级临床科室和放射科、检验科、CT室、B超碎石室、供应室、心电图、药剂科等11个医技科室,建立远程会诊站。编制床位130张,人员15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5人,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8人(正高级3人,副高级23人,中级52人)。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为安溪县卫生防疫站。2004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县卫生防疫站及县健康教育所组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县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牌子,
  隶属县卫生局,为副科级事业机构。2006年3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址城厢镇德苑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4988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494平方米。2007年,内设办公室、财务股、质量管理控制办公室、防疫股、防痨股、检验检测股、卫生监测股、地慢病消杀灭股、综合门诊部,人员编制75人,在岗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有专业技术职务49人(副高级6人,中级15人,初级28人)。
  县妇幼保健院2000年7月,经市、县批准,安溪县妇幼保健所晋升为安溪县妇幼保健院,为副科级事业机构,编制60人。是年,增设妇产科病房,开展妇产科临床业务。2002年,妇幼保健院在全县率先开通“住院待产分娩直通车”。2007年,该院建筑总面积6245平方米。设有6个行政职能科室及婚姻保健科、妇女保健科等7个一级业务科室、12个二级专业分科及检验科、药剂科、手术室、注射室、B超心电图室、激光室、放射科等医技辅助科室。编制床位60张,人员7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有专业技术职务70人(高级8人,中级18人,初级44人)。
  县第三医院1994年10月,创建安溪县第三医院。1995年,与安溪县中医联合开诊,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97年7月,县第三医院独立开业,编制病床60张,人员编制60人。2007年,该院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20平方米,设有精神科,编制病床50张,人员编制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人,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人(副高级1人,中级2人)。
  四、乡(镇)医疗卫生机构
  (一)医院
  官桥医院1991年,编制病床90张,人员113人。1998年,“120”急救站成立。2000年6月,晋升为二级乙等医院。2007年,该院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建立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全县首个拥有较为完整管理模式的基层医院。设有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信息科、总务科、药剂科、设务科、计量科、报账中心10个行政职能科室和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检验科、放射科、感染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B超科、急诊科、口腔科12个临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30张,人员177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3人。
  湖头医院1991年,编制床位50张,人员77人。1999年,成立“120”急救站。2000年,晋升为一级甲等医院。2007年,该院建筑面积5659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账中心6个行政职能科室和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120”急救站、门诊科、理疗科、皮肤科10个临床科室及放射科、检验科、B超心电图室、供应室、药房、药库、预防保健科7个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00张,人员11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3人。
  (二)中心卫生院
  剑斗中心卫生院1991年,编制床位30张,人员50人。1996年,通过爱婴医院评审。2001年,晋升为一级甲等医院。2004年,升格为中心卫生院。2007年,该院设有急诊科、放射科、五官科、妇产科、检验科、内科、外科、B超、心电图、胃镜等临床医技科室,编制床位50张,人员7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7人。
  长坑中心卫生院1991年,编制病床50张,人员75人。1996年,通过爱婴医院评审。1997年,被市卫生局定为重点加强中心卫生院。1999年,晋升为一级甲等医院。2007年,该院设有外科、妇产科、内科、儿科、五官科、中医科、理疗康复科等临床科室,编制病床50张、人员7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人。
  西坪中心卫生院1991年,编制床位50张,人员71人。2002年,晋升为一级甲等医院。2007年,该院占地面积3354平方米,建筑面积4999平方米,设有外科、内科、妇幼、防疫、五官、化验、放射室等科室,编制床位50张,人员7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人。
  龙涓中心卫生院1991年,编制床位50张,人员58人。2002年,晋升一级甲等医院。2004年,晋升为中心卫生院。2007年,该院占地1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3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医技科室有放射、检验、超声、心电图和防疫保健科,编制床位50张,人员7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4人。
  (三)卫生院
  1991年,全县共有城厢、参内、魁斗、蓬莱、金谷、湖上、感德、桃舟、蓝田、祥华、尚卿、芦田、大坪、虎邱、龙门15家卫生院,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检验科、药房、预防保健科等科室,编制床位368张,人员596人。医疗器械主要有100毫安X光机1台、显微镜1台、手工血球计数仪1台。1998年,增设福田卫生院。2000年,蓬莱卫生院晋升为一级甲等医院。2002年,全县重新核定卫生事业单位编制,全县卫生院编制床位385张,人员574人。2007年,全县共有城厢、参内、魁斗、金谷、湖上、感德、桃舟、福田、蓝田、祥华、尚卿、芦田、大坪、虎邱、龙门15家卫生院,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检验科、药房、预防保健科等科室,编制床位385张,人员574人。医疗器械主要有200毫安X光机、半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等;一甲以上卫生院配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全数字化高档黑白超声波诊断仪、心电图诊断仪、多参数监护仪、麻醉机、子宫出血治疗仪等。
  五、村级医疗机构
  1991年,全县有村(居)卫生所(室)507所,村卫生人员813人,其中,乡村医生416人,卫生员397人。1999年,全县57所村卫生所通过市审评验收。2004年,全县重新认定乡村医生资格。2005年,落实乡村医生津贴、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空白村卫生所建设。2006年,全县创建合格村卫生所102所。2007年,全县创建合格村卫生所74所。是年,全县有村卫生所(室)829所,村卫生人员980人,其中,获得乡村医生证书873人,执业医师证书22人,执业助理医师证书70人,临时乡医证书15人。全县计发放乡村医生津贴184.28万元,培训乡村医生2781人。
  六、个体诊所与工矿企事业单位医务室
  1993—1994年,经泉州市卫生局批准的个体诊所158所,经县卫生局暂准的个体诊所122所。2000—2003年,个体诊所医务人员达到中专学历的大部分转为村卫生所。全县个体诊所4所,获得执业医师资格4人;口腔咨询及保健室8所,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8人;工矿企业、学校及省、市属企事业单位医务室8所,医师8人。2007年,全县个体诊所14所,医师15人;工矿企业、学校及省、市属企事业单位医务室4所,医师4人。
  第二节队伍
  一、人员
  1991年,全县卫生人员1167人。至2007年,全县卫生人员1465人,其中,中医人员119人,西医人员472人,医技人员216人,护理人员485人,防疫人员103人,妇幼保健人员70人。
  二、专业技术职务
  至2007年,全县(不含村级及非公立医疗机构)有卫技人员130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6人,占8.1%,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85人,占21.8%,初级专业技术职务917人,占70.1%。
  第三节防疫
  一、爱国卫生运动
  (一)除“四害”
  1991—1998年,县爱卫办每年开展1次—2次大规模城乡群众性灭鼠、灭蟑螂、灭蝇、灭蚊活动。1999年,据监测,城区蟑螂成虫侵害率3%,平均每间大蠊3只;活蟑螂卵鞘阳性率1.34%,平均每间1.6只,均达到省、市爱卫会规定“灭蟑螂先进城区”标准。2000年6月,组织环卫工人100多人次对城区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内外环境进行多次药物喷射消杀,农贸市场一次连续喷射5天。全年城区开展灭鼠2次,灭蚊、蝇9次。2002年,开展创建“灭蟑螂先进城区”活动,投入灭蟑经费118.6万元,购置电动喷雾器4台、背式喷雾器45台、虫虫灵3.5万瓶、敌敌畏2000公斤、菊素灵350公斤、凯素灵300公斤、灭蟑螂粉笔2万支。请市卫生防疫站专家到安溪县讲授灭蟑知识,培训消杀队伍,进行器械操作演练。发动13万人次,开展统一灭蟑12次。
  2003—2004年,组织环卫工人近300人次,对城区公共场所、机关单位内外环境进行多次药物喷射消杀、农贸市场一次连续喷射6天,投放各种灭杀药物7.8吨。发动41万人次清理环境卫生,组织环卫工人100多人次清理下水道。2007年,建立一支500多人的灭鼠专业队伍,广泛宣传灭鼠知识。5月、7月,开展两次灭鼠、灭蟑螂、灭蚊、灭蝇活动。据监测,城区鼠密度(粉迹法)由灭鼠前4.62%降至灭鼠后1.96%,灭鼠率80.52%,鼠迹阳性率由灭鼠前5.39%降至灭鼠后1.94%,达到灭鼠先进城区标准。
  (二)农村改水改厕
  1991—1998年,全县每年完成改厕1000户。1999年,城厢镇、龙门镇及城厢镇经岭村、龙门镇寮山村为改水改厕示范村镇。是年,全县改水受益19963人,改厕7006户。2000年,全县投入140万元,改水受益1.5万人,投入2000多万元,改厕2.17万户。2002年,城厢、金谷、官桥、龙门镇投入132万元,改水受益6200人,投入508万元,改厕4200户。2003年后,安溪农村改厕工作列入“省改厕项目县”,全县每年完成改厕3000户。凤城镇、城厢镇为县改厕示范乡(镇),凤城镇完成改厕200户,城厢镇、西坪镇各完成150户。农户改厕以水泥预制板组装的“小三格”化粪池(大、小两种规格,原“三缸式”仍可使用)为模式。集镇公厕以水冲式为主的三格化粪池模式。村镇新建住宅带厕所,以户小三格或大三格的模式,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排入下水道,粪便和生活污水各用一条管道。2005—2006年,全县改水受益1.2万人,改厕1.1万户。2007年,全县完成改水受益5200人,改厕4500户。(三)爱国卫生月活动1991年始,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城乡环境卫生目标责任状,每年在“爱国卫生活动月”期间,发动群众打扫卫生、喷射灭杀药物,铲除蚊、蟑螂、蝇滋生场地。1999年,发动12万人次清除垃圾7200吨,疏通水沟1.2万米,投放毒饵11吨。2002年,发动13万人次,清除垃圾8000吨,疏通水沟1.3万米,投放毒饵12吨。2005年,清除垃圾3400吨,疏通水沟5.6万米。至2007年,全县组织112万人次参加卫生突击活动,清除垃圾、杂物11.2万处,清理违章搭盖建筑物1.13万处,整治20个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疏通沟渠20多万米。
  二、传染病防治
  鼠疫防治1991年始,安溪县在鼠疫得到控制基础上,每年开展鼠疫病人的发现、报告和主动搜索、宿主监测、媒介监测、血清监测和鼠肝脾监测工作。2003年,在魁斗镇、蓬莱镇开展鼠疫血清学、病原学、媒介等监测,采集鼠血清119份、肝脾各92份。2004年,在凤城镇、城厢镇采集鼠血清445份、肝脾各245份,结果均未发现阳性标本,至2007年,安溪未报告发现自毙鼠,没发生鼠疫疫情,鼠疫处于静息期。
  脊髓灰质炎防治1991年始,以免疫接种为主导措施,每年开展两轮4周岁以下儿童脊髓灰质炎糖丸强化免疫,服苗率90%以上;开展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接种率90%以上。至1994年,共发生脊髓灰质炎病5例(其中1991年、1992年各2例,1994年1例),无死亡病例。1995年后,没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1999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95.3%。2000年,对常规免疫次数不足3次的4岁以下儿童进行3次查漏补种活动,接种率90.6%。2003年,开展两轮补服糖丸,服苗儿童69105人,服苗率91.4%。2005—2007年,进行查漏常规免疫补种12814人次,补种率90%以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脊髓灰质炎的发生。
  麻疹防治1991年,开展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1992年,发病率最高,达65/10万,1997—2000年,采取免疫接种,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流行高峰被削平。2001年后,发病率在5/10万以下。2002年,进行强化免疫,接种38882人次。2004年,接种率95.1%。2005年,进行查漏补种,接种率90%以上。2007年,县卫生局制定《安溪县2006—2012年消除麻疹实施计划》,开展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疫情得到控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治1991年,主要采取疫点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服药,流行区在流行季节用药物喷喉滴鼻,提倡开展群众性以“三晒三开”(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和开门、开窗、开蚊帐)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综合性预防措施,继续开展流脑疫苗接种工作。是年,未出现流脑死亡病例。1992年、1993年各流脑死亡1例。1994—2003年,未出现流脑死亡病例。2004年,感德镇发现全省首例C群流脑病例,全县开展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共接种7.1万人份,接种率85.1%,疫情得到控制。2005年,接种率99.17%。至2007年,共发生流脑34例,年发病率在2/10万以下。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防治1991年,每年开展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工作,在乙脑流行季节开展病例主动监测,以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是年,未发生乙脑病例。1992年,乙脑暴发流行,发生18例,发病率1.91/10万,死亡1例。1993年,乙脑死亡6例。1999年,乙脑再次暴发流行,发生36例,发病率3.45/10万,死亡6例。县政府连续召开5次会议,发动全县灭蚊活动。省防疫站领导、专家到安溪指导,对儿童开展乙脑疫苗应急接种。2000年,乙脑死亡2例。2005年,接种率98.95%。至2007年,共发生乙脑102例,其中,死亡15例。
  结核病防治1994年,建立湖头、长坑两个结核病防治门诊。1997年,县卫生局提出《关于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推行押金管理或全程收费办法,实行结核病全程督导化疗。1998年,实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办法,结核病转诊率显著上升。1999年起,防治任务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落实责任制。是年,全县治管人数居全市县级第二位,涂阳率居第一位,涂阳病人数超过省项目县要求;年底,安溪加入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县。2000年,超额完成省、市要求20/10万的指标。2002年,全县正式启动省批准的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2003—2007年,全县治疗涂阳病人2241例,治愈1986例,治愈率88.62%,高于省下达85%的指标。
  病毒性肝炎防治1991年,全县发病率53.3/10万,维持在较高水平。1993年,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1999年,乙肝疫苗接种495人次。2001年,乙肝疫苗接种率94.3%。2003年,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在90%以上。同时,推广接种甲肝疫苗。2005年,乙肝疫苗接种率98.1%。由于肝炎的传染源众多,传播途径复杂,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尚无有效疫苗,乙型和丙型肝炎易慢性化并迁延不愈等因素,肝炎的发病在传染病总发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发病位次不断前移。2007年,全县发病率为54.56/10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性病防治1991年,全县报告性病3例。1998年后,性病病例逐年增多。2003年,报告性病病例368例(其中,淋病130例、梅毒238例)。县防疫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倡使用安全套,减少性病传染,组织相关人员体检,发现性病及时治疗。至2007年,共报告性病2306例,有蔓延趋势,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艾滋病防治1991—1999年,县内没有艾滋病病例,防治工作几乎没有开展。2000年6月,全县发现首例HIV(艾滋病)感染者(男性,芦田镇人,在广西做茶叶生意)。防疫部门进行基线调查,病人跟踪管理,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建立疫情报告制度。2006年后,每年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按季度开展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筛查、娱乐场所、工矿企业从业人员艾滋病干预等工作。2007年,艾滋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三种传播途径(性、血液、母婴传播)均存在,以性传播为主。至年底,全县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4例(其中,2000年1例、2002年2例、2004年6例、2005年3例、2006年2例、2007年10例)。
  三、寄生虫地方病慢性病防治
  丝虫病1991—1997年,每年按要求开展人群丝虫病病原体监测和蚊媒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全县人群微丝蚴感染率连续7年降至零,蚊媒剖检阴性。1998年底,经省、市考核组考核验收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1999—2007年,继续进行人群丝虫病病原体监测和蚊媒监测,没发现阳性标本。
  疟疾病1991年,全县疟疾疫情出现死灰复燃现象,发病率迅速上升。疟防工作以疾病常规监测和病人治疗为主。1994年,县境内漳泉铁路修建,铁路工人聚集在魁斗镇大岭村,引起该村疟疾暴发流行并迅速蔓延扩散。1995年,疟疾发病高峰(37.93/10万)。1996年初,成立由泉州、厦门、漳州3市9县(市、区)组成的闽南抗疟联防协作区,开展“发热病人”病原监测、蚊媒监测、病人救治复治管理、防蚊灭蚊,疟防知识宣传等工作,疟疾疫情得到控制。1998年,疟疾发病率降至0.10/10万。2000—2004年,没发现疟疾病例。2005—2007年,发现个别疟疾病例,均为本地人外地感染。
  碘缺乏病1991年始,县防疫部门建立碘缺乏病情监测和碘盐监测体系,每年开展居民食用盐常规监测。1994年,经省、市防疫部门考核,县内甲状腺肿大率16.5%,患病率1.3%,尿碘均值154.98μg/L,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1995年起,开展病情监测。1999年9月—12月,经市防疫部门评估,8岁—10岁甲肿率3.25%,尿碘中位数257.58μg/L,碘盐中位数44.92mg/kg,碘盐合格率98.10%。2000年5月,经省防疫部门综合评估,随机抽查一所小学,用B超及触诊法,分别检查80名8岁—10岁学生,抽取其中40名学生尿样及碘盐批发部、零售店盐样各5份,居民户碘盐40份,并对3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碘盐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入户对6名家庭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结果:综合指标总分90分,甲状腺肿触诊法2.5%、B超法1.25%、尿碘中位数312.0μg/L,碘盐合格率零售店、批发店均为100%,居民户为92.0%,全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07年,碘盐常规监测:碘盐中位数32.8mg/L,碘盐合格率98.2%,合格碘盐食用率97.9%地方性氟中毒1991年,部分氟病区采取改水降氟防治措施。1995年,长坑村长坑街后投资2.5万元,完成改水降氟。1996年,福田乡格口投资4.8万元,完成改水降氟,水氟含量0.10mg/L—0.20mg/L。1999年,全县20个氟病区,除光德村土楼外均完成改水降氟,受益人6144人。县防疫站对全县氟病区进行调查,检查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采8岁—12岁各年龄段尿样10份,测定尿氟含量。采各病区水源水1份—3份,家庭饮用水10份,测定水氟含量。检查结果:8岁—12岁儿童1156人,检出氟斑牙162人,其中,极轻59人,轻度69人、中度31人、重度3人,氟斑牙患病率14.01%,未检出氟骨症病人。检测尿样337份,尿氟含量0.10mg/L—2.06mg/L,尿氟中位数0.53mg/L,尿氟含量小于1.5mg/L的占总样数94.16%;检测水源水53份,水氟含量0.10mg/L—1.60mg/L,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49份;检测家庭饮用水190份,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182份。2001年,光德村下土楼完成改水降氟。2005年,省疾控中心及县疾控中心对全县20个病区自然村进行调查,共检查8岁—12岁学生481人,采集尿样475份,已改水水源及居民末梢水88份。检查结果:氟斑牙患病率6.65%,其中,极轻9人,轻度6人,中度14人,重度3人;尿氟含量大于1.5mg/L的有97份,占总样本数20.42%;水氟含量大于1.0mg/L有9份。2007年,继续开展地氟病防治、地氟病区改水降氟监测工作。
  四、职业病防治
  粉尘危害防治1991—2001年,每年对水泥行业、煤矿行业等国有企业进行检查督促,落实通风除尘设施及发放个人防护用品,部分从业人员体检(拍片),没发现职业病人。2002年起,防治范围扩大至私营企业。全县105家存在粉尘危害企业均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发放防护用品(防尘口罩、手套、工作服等),计10.9万元,制作、张贴岗位警示标志和警示牌368块。至2007年,全县举办企业负责人、安技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2648人次。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4656人次,确诊矽肺病人1例。
  化学毒物危害防治1991—1995年,全县工艺品、印刷、蓄电池、鞋、箱包等行业较少,未发现
  从业人员因化学毒物引起中毒病例。1996年后,全县有32家存在化学毒物危害企业,均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发放防护用品(防毒口罩、手套、工作服等),计9.2万元,制作、张贴岗位警示标志和警示牌182块。举办企业负责人、安技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2356人次。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4846人次,确诊铅中毒87例。
  物理因素危害防治1991—2001年,对石材、水泥、冶炼铸造、造纸等行业8家企业进行调查摸底,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345人次,没发现职业病人。2002年后,全县有52家存在物理因素危害企业,均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发放防护用品(耳塞、手套、工作服等),计4.8万元,制作、张贴岗位警示标志和警示牌172块。至2007年,举办企业负责人、安技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1232人次。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986人次,没发现职业病人。
  五、学生常见病防治
  1997年起,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开展对城关地区中、小学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情况和视力、龋齿、沙眼、贫血、营养不良等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并针对学生生长发育、常见病等存在问题向学校、家长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利用学校墙报、黑板报、授课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各种常见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抗病能力。健康教育开课率90%以上。对视力低下学生建议坚持做眼保健操,调整正确坐姿,由校医采用眼药水、珍珠明目注射液等解痉营养类药物预防近视和控制发展,应用利福平等眼药水治疗患病学生。对患沙眼学生建议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倡一人一巾一盆,避免交叉感染。对龋齿学生建议就诊进行充填,宣传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对营养不良学生以宣传、普及营养知识为主,教育其不要偏食,鼓励多参加体育运动。至2007年,共体检9.72万人,其中,近视4.73万人,患病率48.67%;沙眼0.3万人,患病率3.09%;龋齿0.59万人,患病率
  6.07%;营养不良2.44万人,患病率25.1%
  表28-3若干年份安溪县学生常见病发病率分类表单位:人、%
  第四节卫生保健
  一、妇幼保健
  妇女病查治1991年,妇女病查治重点是子宫脱垂和尿瘘。至1998年,全县妇女病普查971人,
  检出妇女病253人,无子宫脱垂及尿瘘病例。2001—2005年,县妇幼保健院对全县39个单位女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重点是防治乳腺癌和宫颈癌。应查女职工1447人,实查1076人,普查率74.4%;检出妇女病417人,主要为宫颈炎、阴道炎、妇科肿瘤,检出率38.8%,治愈率80%。2007年,妇女病普查286人,检出妇女病145人,其中,宫颈癌1人,检出率50.70%
  儿童计划免疫1991年后,逐步改突击接种为常年接种,改划片轮转接种为计划接种。是年,安溪接受市第2个85%(县级儿童“四苗”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免疫接种率达到85%)预审评。1996年,安溪通过第3个85%(乡镇级儿童“四苗”免疫接种率达到85%)审评。1999年3月,全县开展对2周岁、4周岁、6周岁、13周岁年龄组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接种率分别为88.67%、88.71%、87.36%、88.94%。在蓬莱、西坪、虎邱、祥华乡(镇)开展全国儿童计划免疫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2002年,开展2周岁、4周岁、7周岁、13周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共接种38882人次,接种率分别为82.96%、80.87%、80.92%、69.38%,儿童麻疹疫情得到控制。以乡(镇)为单位,“四苗”接种率均达90%,通过市考核验收。2004年,安溪作为全市唯一一个接受卫生部、省级计免评审团检查的县份,全县22个乡(镇)抽查2001年出生的儿童635人,结果显示,建卡率99.4%,建证率84.8%,“五苗”(四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平均96.0%以上,通过考评验收。官桥医院等10个预防接种门诊通过市级验收。2006年,城厢卫生院等12个预防接种门诊通过市级验收,全县22个预防接种门诊通过省达标验收。2007年,儿童免疫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9.69%、脊髓灰质疫苗99.43%、百白破97.71%、麻疹疫苗98.30%、乙肝疫苗99.47%、乙脑疫苗95.52%、流脑疫苗98.35%
  新法接生1991年后,逐步推广新法接生,接生率96.23%。1994—1996年,全县获家庭接生员证书194人。1997年,安溪列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高妇幼卫生综合服务能力项目县”。妇幼卫生合作项目纳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1998年始,全县推行住院待产分娩和孕期破伤风类毒免疫接种工作,推广妇女增补叶酸,推行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取消乡(镇)卫生院所在地附近村及交通便捷村的村级接生,开展住院分娩工作。2000年,安溪县“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卫生部终期评审。2002年,住院待产分娩9042人,住院分娩率90.3%,孕产妇死亡率19.97/10万,新生儿死亡率16.28%。2005年,投入30多万元,为17家医疗单位添置妇产科设备。各医疗单位成立母婴安全管理办公室。2006年,全县取消村级接生,全面推行孕妇住院待产分娩。开展儿童眼、口腔保健、新生儿听力筛查、疾病筛查工作。2007年,安溪县被省列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县”,全县高危孕产妇筛查2136人,筛查率16.85%,管理2136人,管理率100%,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99.93%。
  创建“爱婴医院”1995年,县医院、县铭选医院、官桥中心卫生院、湖头中心卫生院率先开展创建“爱婴医院”活动,抵制母乳代用品进入医院,废除奶瓶奶嘴,提倡母乳喂养。是年,通过市级验收。1996年,安溪县成为全市第一个爱婴县基本达标县。1999年,安溪被省、市评为“爱婴县”。至2000年,全县有17家医疗单位成为“爱婴医院”。2007年,全县婴儿母乳喂养率97.28%
  二、婚前保健
  1993年,凤城镇率先开展有关性卫生保健、新婚避孕、孕前保健、遗传病、影响婚育等生殖健康基本知识教育,接受婚检60对。1994年,全县推行婚前医学检查,接受婚检103对,其中,检出疾病3人。1995年,婚检率13.04%。1998年,婚检率67.5%。2000年,县妇幼保健院建立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制度、转诊会诊制度、随访制度,成立婚前医学检查管理领导小组,分别设立男、女婚前医学检查会诊小组及男、女婚检主检医师,推行婚检对象选择医生制度、婚检预约制度。全县婚检7631对,婚检率89.51%,检出疾病1622人,其中,暂缓结婚53人,不宜生育2人,疾病检出率10.63%。2001年,婚检6691对,婚检率93.8%。2002年,婚检7110对,婚检率90.6%。2003年10月,婚检改为自愿选择,婚检率明显下降。2004年,婚检率仅1.30%。2006年12月,县政府提出《关于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县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007年,婚检6596对,婚检率
  56.18%,检出疾病1743人,其中,暂缓结婚54人,疾病检出率13.23%。
  三、健康教育
  1990年,县防疫站成立宣教科,乡(镇)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各医院、卫生院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宣传。1997年12月,成立县健康教育所,举办健康教育培训班,在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妇幼保健宣传。1998年,城区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2000年,开展“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活动。2004年,县健康教育促进中心推广医务人员向服务对象传播健康教育知识,到县老年大学讲解健康保健知识,与县电视台联合设立《生命知识》专栏。2007年,在县影剧院门口举行人口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等宣讲活动。
  第五节诊疗护理技术
  一、西医
  (一)内科消化泌尿内科1991—2007年,施行电子胃镜、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肾穿刺活检、血液透析治疗、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纤维结肠镜检查等技术。
  神经内分泌系统内科1998年,在泉州市县级医院率先使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生化酶溶解血块清除颅内血肿治疗脑出血。2000年始,成功开展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2004年,应用YL—Ⅰ型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心血管呼吸内科1997年,施行远程心电监护心脏病病人。1999年,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提高心律失常、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的诊断率。2002年,进行呼吸功能检测。2005年,实施经皮置管引流心包积液、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技术。
  (二)外科
  神经外科1993年,县铭选医院设立神经外科。1994—2002年,先后开展脑室腹腔分流术、硬膜下积液引流术、静脉窦损伤修补术、人工颅骨材料颅骨成形术、经颈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微创锥颅脑内血肿引流术,大面积脑梗塞颞肌敷贴术,脑蛛网膜囊肿切除术及大脑半球肿瘤切除术。2003—2007年,先后开展经Ommaya囊脑室外引流术、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额下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及高难度的颅底肿瘤切除术。
  骨科1992年8月,施行断肢再植手术首次获得成功。1997年,县(铭选)医院设立骨科。2000年起,先后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置换术、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固定术、骨盒骨折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植术。
  泌尿外科皮肤科整形外科1991年始,泌尿外科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尿道下裂的尿道成形术。1996年,皮肤科在全省率先开展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获得成功。整形外科先后开展眼、鼻、耳、口、面、四肢、乳房等的整形和美容术。
  肝胆外科普外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1995年起,先后开展肝癌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门脉高压联合断流术、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胰腺囊肿内引流术、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乳腺癌、胃癌、结肠癌根治术等诊疗技术。
  肿瘤外科胸外科肛肠科1997年7月,在全市县级医院率先成立肿瘤外科,并与肿瘤内科合作,成立肿瘤协作治疗小组。1998—2007年,肿瘤外科开展右三叶极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胆肠RUNX—T吻合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右侧开胸开腹食管切除、三野淋巴清扫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湿热热灌注化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TME)、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等诊疗技术。
  (三)妇产科
  1991年,开展甘遂中晚孕期引产,使用乳房按摩仪促进产程,应用超声多普勒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应用引产Ⅰ号促宫颈成熟等诊疗。1996年始,使用胎心监护仪。2000年起,先后开展宫颈糜烂的微波治疗、宫外孕的保守治疗、开放阴道断端子宫全切除术、小剂量肝素纳在产科DIC的应用、阴式子宫切除、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四)儿科
  1991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头皮针胸骨穿刺检查髓液。1998年,使用早产儿培养箱设备抢救早产儿。2001—2007年,进行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研究。
  (五)五官科
  1991—1995年,先后开展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鼻腔恶性肿瘤切除术、改良乳突根治术加Ⅰ期听力重建术治疗残耳。1996—2000年,先后施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耳科显微外科手术、斜视及弱视治疗技术、颌面骨骨折整复内固定术、鼻窦内窥镜外科技术、舌部肿物切除术。
  (六)感染疾病科
  1999年,应用干扰素病毒唑治疗乙脑。2000年,使用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肺结核并发气胸。2002年,应用利福喷汀、对氨基水杨酸钠、异胭肼治疗结核病、难治性肺结核。(七)肿瘤放疗科1997年始,县(铭选)医院肿瘤科开展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开始收治病人。1999年,实施同
  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术前术后放疗,肝癌、贲门癌的介入治疗,腹腔内药物治疗。2001年,开展宫颈癌放化疗和后装治疗,食管癌后程超分割法,直肠癌术后放化疗,N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
  胞肺癌、P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鼻咽癌和直肠癌。2007年,购进医科达双光子直线加速器,开展适形放射治疗、肿瘤放射治疗,步入省先进行列。(八)重症监护室(ICU)
  1997年,县(铭选)医院扩建ICU。1998年,组建综合ICU,临床应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1999年,进行整体护理实践。2000年起,临床使用降温毯、临床应用动脉采血技术、颅脑损伤病人使用氦氖激光治疗仪、CVP监测技术、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研究。2007年,临床应用中心监护仪。
  (九)其他科室
  检验科1991—1995年,先后应用半自动生化比色分析仪、离子选择电极分析仪、放射免疫技术检测。1996—2000年,先后使用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2001—2007年,先后采用ABX五分类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血液培养箱、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分析仪。
  放射科1991—1999年,添置400毫安、500毫安电视遥控X光机。开展普通CT诊断、肿瘤介入治疗,周围血管造影等技术。2000年起,先后添置美国GE螺旋CT机、意大利1000毫安C型臂数字减影X光机、德国西门子永磁型0.35T磁共振诊断仪、日本柯尼卡CR成像系统等设备,可进行全身各部位的X线投照、透视,各种脏器、腔道的特殊X线造影,全身CT、MRI诊断扫描、CT导向下穿刺诊治操作。开展介入诊治技术,食管、胆道、支架置入术,大出血的动脉栓塞止血术、脾动脉部位栓塞灭能术、全脑血管DSA造影。
  超声科1991年起,县医院在全市较早使用临床超声诊断技术。1999年,施行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除常规开展临床各种腹、盆腔及浅表组织器官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超声诊断外,还开展急、危、重症病人、罕见病例的超声诊断和心脏外周血管、腹部、浅表器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二、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儿科1991—1998年,应用中医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有效率90%。水囊型B超定位体外振波碎石术结合中药“排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2000年,开展二维心脏B超检查,电子胃镜检查,使用微量注射泵治疗,首例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塞。2002年,开展诺和灵治疗糖尿病。2003年,使用低分子肝素结合中药干预治疗急性脑梗塞,电子胃镜行食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狭窄。2005年,开展胸腔细管置管引流术;药物吸入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2006年,使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病人,应用中药分期论治结合激素中长期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2007年,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疝气加压带治疗婴幼儿脐疝。
  针灸推拿科1992年起,县中医院开展针刺、穴位注射、体针配合头针、经络促通按摩治疗,使用小脑电刺激治疗小儿脑瘫。1998年,使用牵引床进行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99年,开展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2000年,使用三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2001年,开展小针刀疗法。2007年3月,小儿脑瘫专科被定为国家级农村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骨伤科1998年8月,始设中医骨伤科。1999年,施行四肢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钉等内固定术。2003年,开展胸椎脊髓肿瘤摘除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中空钉内固定术。2004年,开展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内固定术、肘内翻畸形楔形截骨内固定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骨折可吸收钉内固定术。2006年,施行腰椎脊髓肿瘤摘除术、胫骨平台骨折并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2007年,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
  外科1998年8月,始设中医外伤科,开展胃大部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术。1999年,开展乳腺癌根治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胃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2000年,开展膀胱癌根治术(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贲门癌根治术、食管癌三野根治术。2005年,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术。2006年,独家引进经内窥镜前列腺电切术、输尿管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术。
  妇科1991—1995年,开展人工流产术、引产术、女扎术、宫内放置节育术。应用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有效率88%。1999年,在全县推广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2000—2007年,先后开展接生、产钳助产术、臂牵引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前庭大腺造口术、宫外孕术、输卵管通水术、剖宫术、子宫次全和全切除术、卵巢摘除术。
  中西医结合1991—1995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炎、急性肝炎、心脑血管疾病。施行妇科内分泌疾病中西医治疗。2003年,县中医院内科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加麦络宁治疗急性脑梗塞,并予推广,论文发表在《中医急诊医学》。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感、慢性肾炎、秋泻、急性肝炎及心、脑血管疾病、肝肠疾病。
  三、护理
  1991年,推行责任制护理模式,为Ⅰ级护理病人和危重患者制定计划护理。1994年,县医院内科护士长苏秀春率先开展杜绝褥疮活动,制定褥疮应急措施进行推广,全院几乎不再发生褥疮现象。
  1997年,县(铭选)医院组建重症监护室(ICU)。只要病人生命有1%的希望,就作100%的努力。是年,晋江籍高中生蔡某,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入住ICU33天,其中,30天处于昏迷状态,患者没有褥疮及其他任何并发症,前来会诊的北京市天坛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医学专家对此护理奇迹赞叹不已。1998年,县(铭选)医院内二科和妇产科在全市县级医院率先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病人实行全方位的身心护理,逐步拓展到8个病区及全县医疗机构。该科研项目获得“2001年县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推行“护理三到位”(入院宣教到位、住院健康教育到位、出院康复指导到位),此法推广到外县医院。2003年,县医院护理部首创“三规五步法”,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
  量。2007年,制定各级护理人员职责。
  四、急诊急救
  1993年,县医院成立急诊科,配备救护车3辆,随车配有急救药品及急救配套装备,开展院外急救医疗工作。1997年5月,县“120”急救中心成立。1998年,县“120”急救中心加入县“110”联动系统。2000年,建立“120”急救呼叫系统,参加大型院内外抢救、病伤员运送及保健等工作。添置急救医疗器械,配备急救药品。2002年,成立院际会诊抢救小组。至2007年,全县各医疗单位均成立院际会诊抢救小组。
  五、技能培训
  1991年,邀请北京医学专家洪明理夫妇,分别讲授《目前细胞移植的概况》和《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邀请国际全息生物学会副主席叶永在教授讲授《全息生物学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至2007年,县(铭选)医院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培训886人次,参加学术会议交流286人次。县中医院派往国家级进修1年以上3人次,省市级进修1年以上32人次。
  第六节医疗设备
  一、病床设备
  1991年,全县病床713张,每千人口病床数0.77张。2007年,全县病床1536张,每千人口病床数1.44张,是1991年的1.87倍。
  二、诊疗设备
  1991年,全县主要诊疗设备18台,总价值205万元。2000年,33台,总价值323万元。2007年,73台,总价值1380万元。
  四、影像设备
  1991年,全县主要影像设备12台,总价值67万元。2000年,47台,总价值1304万元。2007年,75台,总价值4125万元。
  表28-9若干年份安溪县影像设备情况表单位:台、万元
  注:县级医院统计价值5万元以上,乡(镇)卫生院统计价值2万元以上。
  五、信息管理设备
  2000年,全县信息管理设备2台,总价值98万元。2007年,全县信息管理设备6台,其中,县(铭选)医院2台、中医院2台、官桥医院1台、蓬莱卫生院1台,总价值276万元。
  第七节管理
  一、卫生改革
  (一)卫生体制改革
  办医体制改革1992年,在医疗卫生单位探索引进企业化经营机制,鼓励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延伸服务,开展特殊医疗,以工助医,以副补主。县卫生服务中心、县红十字会门诊部、县卫生饮食服务旅社相继开业。5月,实施县直卫生单位挂钩扶持乡(镇)卫生院和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前下基层服务6个月制度,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派出业务技术人员到10所乡(镇)卫生院挂钩扶持。1994年,县红十字会、县医院、县铭选医院联合开办饮料厂,生产蒸馏水、太空水、易拉罐乌龙茶饮料;官桥医院开办服务中心,对外开展保健、食宿“一条龙”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疾病康复、老年病防治等专科。探索县、乡(镇)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资源共享,合理利用。1997年,建立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支援边远山区卫生院制度。1998年7月,城厢卫生院成立城关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多层次医疗保健服务。10月,县(铭选)医院与魁斗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由县(铭选)医院选派人员,加强魁斗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服务能力。2000年,全县实行医药分开管理、分别核算、超收上缴、合理返还制度。2001年,县中医院与参内卫生院、县第三医院与城厢卫生院、湖头医院与湖上卫生院、官桥医院与大坪卫生院、长坑中心卫生院与蓝田卫生院、感德卫生院与桃舟卫生院、福田卫生院实行财务管理一体化制度。2004年12月,安溪首家民营医院明仁眼科医院成立。2005年9月,和兴医院(民营)成立。2007年,继续探索完善办医体制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1994年,县卫生局与县职改办联合发出《关于我县卫生事业单位评聘卫生技术职务经常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始规范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1995年,实施护士执业注册制度。1997年,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全县42名护理人员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1998年,实施医疗机构注册登记制度,完成全县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办理和发证工作。2000年,试行公开招考卫生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工作人员办法,竞聘上岗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2004年起,除紧缺专业外卫生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一律实行公开招考。20
  6年起,全县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除单位领导人外,其他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度。
  (二)卫生事业发展改革
  1995年,按照“规划总量、整合供需、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完善体系、高效低耗”的原则,开始确立“城关建中心,南北两条线、网络服务三个圈”卫生规划发展思路,对全县卫生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1997年,县区域卫生规划向乡(镇)延伸,分别依托官桥、湖头医院建设两所编制床位100张的地段性医院,争创二级乙等医院。在剑斗、长坑、西坪、龙门、龙涓、蓬莱创建一级甲等医院,其他一般卫生院加强全科医学、儿科、产科、急救等技术与设备配置,强化初级卫生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功能等。至2007年,全县有一级甲等医院8所,二级乙等医院1所,二级甲等医院2所。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998年,在龙门、蓬莱、龙涓3个乡(镇)97个村首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1999年,在感德、金谷、魁斗、官桥4个镇87个村推行。2003年10月,安溪县被省政府定为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试点县。
  2004年6月,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简称县合管会),制定《安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参合(参加新农合)农民每人每年参合基金40元,其中,省、市、县政府合计补助30元,农民每人每年缴纳基金10元。凡属县内常住农业户口农民,以户为单位(按公安户口为依据)均可参加合作医疗。补偿模式采用“分段计算、累加支付”办法。在乡(镇)级医院住院医药费(医药应用范围内,下同)报销起付线300元,封顶线20000元。具体报销比例:301元—2000元段55%;2001元—10000元段50%;10001元—20000元段45%,最高可得实际补助9435元。在县级医院住院医药费报销起付线500元,封顶线为20000元。具体报销比例:501元—2000元段50%;2001元—10000元段45%;10001元—20000元段40%,最高可得实际补助8350元。在县外医院住院医药费报销起付线1000元,封顶线20000元。具体报销比例:1001元—2000元段22%;2001元—10000元段20%;10001元—20000元段15%,最高可得实际补助3320元。为简化报账手续,新农合规定:在本乡(镇)医院住院且医药费在5000元以下的,乡(镇)报账中心在其出院时一并审核结算完毕;在其他医疗机构住院或住院医药费用在5000元以上需报县合作医疗中心复审,其报销审核手续由乡(镇)报账中心人员统一负责办理。同时,制定《安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暂行)》及相关财务规定,实行“全县统筹、分级审核、收支分离、封闭运行”的管理制度。在县农村信用联社开设新农合医疗基金收入专户和县合作医疗中心支出专户、乡(镇)报账中心支出专户。参合农民医药费用报支采用“县级财政部门监管,乡(镇)报账中心、县合作医疗中心分档审核,农村信用社办理支付”的办法,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
  是年9月1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参合农民住院凭合作医疗证开始报销住院医药费用。12月底,因参合农民住院补偿额度低,基金沉积较多,经报县合管会批准,扩大报销医药费项目,对在9月—12月医药费报销的参合农民给予二次补偿,增补金额计34万元。
  2005年4月,发现基金沉积仍较多,提高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扩大范围内的医药目录。乡(镇)级住院报销比例:301元—2000元段80%;2001元—10000元段70%;10001元—20000元段65%,最高可得实际补助13460元。县级住院报销比例:501元—2000元段70%;2001元—
  10000元段55%;10001元—20000元段50%,最高可得实际补助10450元。县外住院报销比例:1001元—2000元段40%;2001元—10000元段35%;10001元—20000元段30%,最高可得实际补助6200元。此次调整同样进行二次补偿,增补金额合计420万元。先后两次的二次补偿都由定点乡(镇)医院直接交给参合农民手中。
  2006年,筹资额增至人均52元,其中,农民个人缴费基金仍为10元。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起付线各降低100元,分段报销比例不变。报销封顶线提高到30000元。3月,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合住院医药费用报支工作网络化管理。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出院当天即可领取住院医药费补偿。
  2007年1月,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起付线再次降低100元,分段报销比例不变。医药应用范围内的乙类药调整为甲类药和符合计生政策住院待产分娩的定额补助金额由原来的100元提高到300元,对在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已报销的参合农民进行二次补偿,增补金额合计269万元。至年底,省、市、县三级政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拨付专项补助金共7902万元。
  二、医政管理
  (一)医疗机构管理
  1995年,在城关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优化组合,压缩规模,建成全县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医学科研教学中心。1997年10月,县医院与铭选医院合并,按二级甲等医院配置。县中医院按二级甲等中医院配置,突出中医特色,发展专科专病。县妇幼所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人群、面向基层。县第三医院侧重发展精神病专科。村级卫生组织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创建甲级卫生所及合格卫生所,构建中心城区、次中心乡(镇)、乡村社区三个医疗保健网络服务圈。
  2000年,开展医疗机构等级建设,建立医疗保健质量监督管理机构,重新核发全县《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长坑、湖头、蓬莱、龙门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先后一级甲等达标。2002年,核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28家,卫生所(室)换发证177所,新设置空白村卫生所(室)89所,取缔非法医疗机构44所。2003年,县(铭选)医院内科、外科建立二级分科。创建甲级村卫生所60所。新设置空白村村卫生所156所。加强医疗美容、肿瘤技术服务的准入监管。2005年,建设县(铭选)医院传染病区,应对突发重大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护。2006年,在全县各医疗单位开设“慈善门诊”,对持“慈善门诊”卡就诊的患者给予登记,300元以内的由治疗单位统一到县民政局报支。2007年,开展医疗机构设置审批自查自纠工作。
  (二)执业准入管理
  1994年,开始实施护士执业考试制度。1999年起,参加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认定628人。2001—2002年,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考试130人,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35人。检查医疗机构560所,停止营业进行整顿68所,取缔23所,没收药械价值2万多元,罚没款2.3万元。2003—2004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368人,执业医师注册672人,执业护士注册484人。执法检查医疗服务
  市场79次,检查医疗机构723所,其中,查处违规行为8所,取缔无证行医35所,罚没款及没收非法药械总价值3万元。
  2005—2006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368人,执业医师注册845人,执业护士注册453人,乡村医生资格认定与注册995人。做好B超上岗资格认定与考试。开展执法检查320次,检查医疗机构1378所次,其中,查处违规行为5所,责令整改18所,取缔非法行医26所,罚没款及没收非法药械总价值3.6万多元。
  2007年,参加全国医师资格考试178人,执业医师注册853人,执业护士注册801人。严格大型医疗设备和相关要素准入关。加强B超监管,严厉打击“两非”违法活动。开展执法检查62次,检查医疗机构435所次,其中,责令整改10所,取缔非法行医10所,罚没款及没收非法药械总价值5万元。
  (三)医疗质量管理
  1991年,在全县医疗单位实施病种质量分级管理制度。1992年,县医院实行病种质量标准化控制。1999年,建立全县院际医疗会诊抢救制度,成立5个院际医疗会诊抢救小组。各医疗单位成立院内医疗会诊抢救小组。2000年,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优质服务,执行医疗技术服务标准。开展医疗单位病历书写、诊疗规范、护理操作、院内感染、急诊急救、血液管理大检查,扶持尚卿等8所未能开展临床三大常规检验的卫生院开展三大常规检验。2001年5月起,在县级医疗单位实施病人选择医生制度。2002年,制定《防范处理医疗纠纷预案及责任追究制度》。2003年,开展“健康利民行动”和“农村卫生工作年活动”。“非典”期间组织防治“非典”专项活动和综合模拟演练。建立医疗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2006年,制定《安溪县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实施办法》。2007年,组建病历质量、护理院感等质控小组。实施“百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四)卫生经费管理
  1991年起,全县医疗单位实行差额预算管理办法。2000年起,实行医疗医药公开管理、分别核算、超收上缴、合理返还制度,遏制医药费用过度增长。实行统一新医疗收费标准,对医疗收费标准实行最高限价,确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定点药店。是年,全县22所农村卫生院,含国家差补亏损在内,亏损额55万元;不含国家差补亏损在内,亏损医院19所,占总院数86%,亏损额232万元。2007年,卫生经费7087万元。
  表三、公费医疗管理
  1991年,县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安溪县公费医疗改革管理办法》,改变公费医疗吃“大锅饭”现象,确保离休老干部的保健医疗、优先诊治。1998年4月,县卫生局、财政局制定《安溪县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规范公费医疗管理,开展医疗保险调查测算工作。2001年1月,县公费办从县卫生局析出,成立县医疗保险中心,改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辖。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