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669
颗粒名称: 第二节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分类号: K892.442
页数: 2
页码: 827-828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5-2007年福建省安溪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物质文化 文化保护 安溪县

内容

2005年,成立安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发动乡(镇)文体中心人员、民间艺人搜集、整理县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名录,经县非遗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评审,确定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蓝印花布等13项为县第一批非遗名录,并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蓝印花布为省公布第一批非遗名录,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为省公布第二批非遗名录。湖头水车阁、曾郁水操队为市公布第一批非遗名录。
  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该技艺 包括采摘、初制、精制三个部分。初制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10道工序。精制工艺流程为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6道工序。2007年8月28日,省政府公布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为第二批非遗名录,传承人:魏月德、王文礼。
  安溪蓝印花布 该工艺以天然、无害蓝靛草为原料,取蓝草切碎入缸,按比例加石灰泡浸,待蓝草腐烂,去梗,以木击打蓝菁,沉淀后去水,即成蓝靛。取纸版雕刻所需图案,并以桐油喷透纸板待用。取豆粉加石灰和成灰浆,将油纸版平铺于白布上,以粉浆漏印其上,风干,将布放入蓝靛缸泡浸数遍。取布晒干,刮1去灰浆、漂洗、再晒干,即成蓝印花布。2005年10月31日,省政府公布安溪蓝印花布为第一批非遗名录,传承人:黄炯然。
  湖头水车阁 为清代民间仿制水车形体而构成的表演形式。以两支6米长的杉木为横杠,横杠中央置三角架,安装能滚动的横轴,穿上一只直径2.3米会旋转的圆轮,制成“石磨阁”。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头镇美溪村民李夏、李赖依照水车的形状改装为“水车阁”。1981年,李培、李木生、李再兴等八股份合资,重新整修,配备灯光、音响,安装小车轮,改革创新“水车阁”。2007年3月,市政府公布湖头“水车阁”为第一批民间杂技类非遗名录,传承人:李培、李木生、李再兴等。
  曾郁水操队 吸收郑成功水师操练术,融进地方健身活动特色的一种传统武术体育活动。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官桥镇曾郁村民陈惠德等人在厦门拜郑成功左营中军、武教练李志强、右营中军李文吉(李惠强之子)为师习艺。后回曾郁村组织水操武术队,以抵御外侵和健身活动。曾郁水操队沿袭口传身教,“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习俗。2006年11月,市政府公布曾郁水操队为第一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非遗名录。
  安溪高甲戏 最早见于清末民初的湖头清溪宫下坑头新春兴民间戏班。它以通俗化和各种“丑”的特技表演及丰富的内容扬名剧坛内外。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文联“曹禺戏剧文学奖”。先后10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戏曲联欢晚会等演出。并多次应邀到新加坡、香港等地演出。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安溪高甲戏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大坪茶歌 源于劳动,经不断创新,以其优美动听的闽南语特有的韵味和旋律,讴歌茶乡人的生活,流传至今。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大坪茶歌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蓝田牌楼灯 是由“母灯”和“子灯”组成的一种灯会活动形式。宋代,蓝田民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以“迎灯”形式庆贺元宵佳节。后改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晚进行,并形成惯例。“牌楼灯”是总称,“母灯”之下分有“龙旗灯”“凉伞灯”“茶灯”“橘灯”“扇灯”“鲤鱼灯”“走马灯”“飞机、轮船灯”“角板灯”等。材料以竹、木、五色纸、松香为主。它以晶莹剔透、精致典雅称世。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蓝田牌楼灯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凤城大鼓吹 为春节、元宵、佛事等各种喜庆活动使用的器乐。“大鼓吹”由大鼓一个,置于木材制成的鼓架上,鼓架周围饰以历史人物或花鸟绣成的图案,上盖吉祥联彩,再盖上天栅。以前鼓乐由4个人抬着鼓架行进,演奏时,根据需要列纵队或列横队、方形队。今改用人力车架,由大锣两面、铜钟两面、碗锣两面、大钹两对、小钹两对(打击乐器),配以大嗳、小嗳(吹奏乐器),组成大鼓吹队伍,人数约15人。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凤城大鼓吹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剑斗迎亲队 相传,是仙荣村一带群众为增添庙会等民俗活动气氛,编排扮演各种民间故事的活动。初称“番婆弄”,后称“车鼓弄”。迎亲队每逢佳节、庙会,势必露面于街头巷尾,表演技巧不断更新,盛传不衰。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剑斗迎亲队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湖上宋江阵 源于明朝中叶,是湖上乡铜锣庙八社〔荇前社(剑斗镇举口、举溪、小蔡、欧树)、南山社(剑斗镇东阳、洋山)、真珠社(白濑乡长基、寨坂、霞镇)、铜锣社、霞山社、知母社、飞鸦社、珍地社〕民众崇奉关公,每年关公巡境活动时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宋江阵由1个总队,内分8个队列,按水浒108将形象扮饰,携带仿效兵器。每个社均有宋江阵服装、面具、器械。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湖上宋江阵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龙涓龙灯制作 技艺龙涓乡山后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夜都开展龙灯游村活动。龙灯用木板一节一节衔接而成,木板上点着蜡烛,外围五色纸糊成的灯笼,写有吉祥的文字或诗联。队列有锣、鼓、乐器伴奏。表演者必须是生过男孩子的已婚男性青年。后来,龙灯首部,中部、尾部以铁线为框架,用绸布糊成,配有小型发电机,整体安装电灯。打破表演者限制,挑选年轻人参加。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龙涓龙灯制作技艺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木偶戏 分为提线木偶和掌中布袋戏两种。清末,湖头坝头桥和县城许乌的傀儡班是安溪最早的提线木偶;凤城镇小东街张简和蓬莱镇美滨村尾山林套的布袋戏班是安溪最早的布袋戏。民国后,布袋戏班先后建立,几乎遍及全县。1952年,整顿农村民间戏班,成立新民剧社。1956年7月,更名为安溪县新民布袋戏剧团。安溪木偶戏主要分布在10个乡(镇)38个村落。蓬莱、官桥、虎邱被称为“三大戏窟”。民间木偶戏班多数技艺属师承,各有所长,技艺扎实。县文化部门利用节日组织会演调演,进行比赛、交流,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木偶戏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南音 又称弦管、锦曲、南乐、南管,是闽南特有的乡土音乐,在安溪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举荐南音祝典,荣赐“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其中的“五少”就有安溪的弦管先师李仪。1985年,全县有组织的常年性活动的南音小组73个。部分乡(镇)成立南音研究社,联合编写《茶乡好风光》《茶山青》《铁观音赞》《清溪颂》等一批南音新曲。南音伴随安溪人远播到东南亚一带和港澳台地区,成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世代竞相传唱的乡音。2006年11月,县政府公布南音为第一批非遗名录。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