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茶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422
颗粒名称: 卷十八 茶业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37
页码: 535-5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1—2007年安溪的茶业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茶叶生产、茶叶采制、茶叶营销、铁观音保健功能、茶叶品牌等。
关键词: 茶业 安溪县 茶经济

内容

第一章 茶叶生产
  1991—2007年,全县贯彻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科技兴茶”“茶业富民”发展策略,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产、提质、增收为重点,加快转变茶业发展方式,推进茶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茶业创新能力,构建现代茶业产业体系,全面实施“生态、健康、品牌、文化、素质”五大工程,搞好“五大茶叶基地”(铁观音、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叶基地)建设,开创茶业产业发展新局面,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3.33万公顷,茶叶产量5万吨,涉茶金额57亿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2.5倍、6.12倍、11.2倍。
  第一节 茶叶生产体制改革
  一、茶园承包与流转
  1991年后,全县继续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茶叶生产责任制。1998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在原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的精神,全县开展第二轮茶园延包工作,签订茶园承包合同,颁发茶园经营权证,茶园承包期统一30年。至2000年,全县全部完成茶园经营权证发放工作。200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正式施行,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县茶乡认真贯彻、执行、落实。2004年,县委、县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引导茶农进行承包茶园使用权流转。2005—2007年,农村部分茶农外出务工、经商,将承包茶园使用权在当地茶农之间流转。
  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2000—2002年,安溪县着力创新茶叶生产体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茶叶企业建立茶叶生产基地,由公司向茶叶生产基地和相关农户提供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培训,提升茶叶产量、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茶叶产品,再由公司开拓茶叶市场,广开销路,提高经济效益。至2003年,全县有八马茶业、安溪茶厂、龙馨茶业、祥华茶厂等10多家茶叶企业实行“外接市场、内连基地、带动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的茶叶产业经营模式,还有外引内联的福建三和茶业有限公司、安溪郁泉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县三合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安溪县润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安溪县鹿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台资茶叶企业20多家。2004—2007年,全县逐步引导茶叶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进行兼并、联合,逐步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模式转变。
  三、茶业专业合作社
  2006年3月2日,长坑乡珍田村成立安溪县第一家村级茶业专业合作社。该社有116户茶农户、14家茶商,茶园面积44.80公顷。茶叶生产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喷洒农药,统一质量检测,统一品牌经营,有效地促进茶叶生产发展。是年,全社茶叶生产成本节约10.05万元;茶叶销售价比2005年提高30元/公斤,增长25%;茶农人均纯收入5154元,其中,3100元来自茶业。2007年,珍田茶业合作社网上交易信息化正式启动,有50户茶农开通茶叶网站,信息交流、技术指导、产品交易都在网上进行。至是年年底,全县建立茶业专业合作社27家。
  第二节 茶叶基地建设
  一、铁观音基地建设
  199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茶叶生产“优质、精品、名牌”策略,启动以西坪、虎邱、祥华、长坑、感德、剑斗、龙涓、芦田等乡(镇)为重点6666.67公顷(10万亩)铁观音基地建设。采取任务分解、分年度实施,做到年年有任务,年年有验收,保证技术、措施、资金“三到位”。县财政对利用“三低”(低产量、低品种、低效益)茶园改植换种铁观音,经验收后,每公顷补贴750元,减免3年农业特产税。是年8月,县农办、县财政局、县茶果局联合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全县完成铁观音基地建设5446.66公顷,占任务81.7%,其中,改植换种铁观音653.6公顷,县财政拨出资金49.02万元给予补助。1998—1999年,铁观音基地建设立足抓好改造低产茶园与改植换种的面积、苗木纯度、技术管理三落实,完成铁观音基地建设1220公顷,占任务18.3%,其中,改植换种铁观音1140公顷,县财政拨出补助资金104.27万元。如龙涓乡后田村1996年建立铁观音基地33公顷,产量17.5吨,产值70万元。2000年,铁观音基地面积增加到42公顷,产量25.4吨,产值152.4万元。2007年,铁观音基地面积扩大到110公顷,产量66吨,产值1056万元。该村南崎自然村19户近百人,2007年户均茶叶收入超过50万元,户户盖新房、置小轿车。后田村因茶致富,被誉为“闽南茶叶第一村”。
  二、生态茶园建设
  2004年始,安溪推广“茶林草”栽培模式,搞好生态茶园建设。全县启动24个乡(镇)、40个地片茶园面积256.70公顷。2005年,成立安溪县生态茶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安溪县生态茶园建设工作方案,推行山地茶园“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建设模式。是年,全县建设生态茶园2772.53公顷,其中,有祥华乡茗山茶叶示范基地等示范片333.53公顷。2006年,建立金谷镇三元村茶叶示范基地36.7公顷。至2007年,全县共建设生态茶园5161.13公顷,其中,有金谷镇华芸村茶叶示范基地等示范片814.26公顷。
  三、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2001年1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列为“2001—2002年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县”。在省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的支持下,安溪制定《无公害铁观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2001—2003年,全县通过采取改造“三低”茶园,集中连片建设“两高一优”茶园,严格控制“农残”和重金属污染等有效措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安溪县被农业部评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全县加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力度,投资1340万元,在祥华、西坪、感德、大坪、芦田、福田、剑斗、虎邱等乡(镇)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1333.3公顷。是年春,县农茶局在西坪镇柏溪村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点,从茶树栽培管理、病虫防治、茶叶初制等环节加强技术指导,改善茶园生态,提高茶叶质量,每公顷增值3000多元。至2007年,全县完成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13333.33公顷。
  四、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
  1998年,全县启动4000公顷(6万亩)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根据绿色食品茶叶生产的标准及全县茶园的具体情况,组织科技人员分组进行实地勘查,认真选择地片,确定西坪镇、大坪乡、祥华乡、芦田镇共355.3公顷为全县首批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然后按照绿色食品茶叶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是年底,经验收合格。1999—2000年,全县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任务为2666.8公顷。在项目实施中,按照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应具备的条件要求,严把土壤、水源、大气检测合格关和茶园施肥、治虫、茶叶初制关。经验收,全县累计完成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3634.7公顷。2001年,在西坪、祥华等乡(镇)建立第四批绿色食品茶叶基地666.7公顷。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指导茶农按项目要求使用农药和有机肥料。至2007年底,全县完成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4301.4公顷,占任务的107.54%。
  五、有机茶叶基地建设
  2000年,芦田紫云山茶业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有机乌龙茶生产基地。是年,全县建立有机茶园示范基地33.3公顷,生产有机茶100吨。2003—2004年,在感德镇、福田乡建设66.7公顷有机茶叶基地示范项目,摸索总结有机茶叶生产经验,向全县推广。至2007年,全县完成有机茶叶基地建设1333公顷。
  第三节 茶树品种改良
  一、良种创新
  1998年,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多年对茶树生物特性的观察与茶叶质量的对比试验,选育出高产优质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凤圆春、杏仁茶两个新品种。凤圆春,叶色深绿,叶质厚脆,芽叶生育力、持嫩性强,呈紫红色,抗逆性强,产量较高;制成乌龙茶,外形紧结,具有铁观音香型特征。杏仁茶,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质较厚脆,育芽能力强,抗旱抗寒性较强,产量高;制成乌龙茶,汤色金黄,滋味醇厚,香气浓似杏仁香。是年,县茶科所茶树良种选育课题组获得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凤圆春、杏仁茶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组的审定,认为是茶树良种选育工作的新突破,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良种繁育
  1996—2007年,全县开展低产茶园改造和铁观音基地建设过程中,在虎邱镇芳亭村、城厢镇同美村等建立铁观音茶苗繁育基地,每年40公顷一50公顷,年出圃量1.5亿株,不仅满足县内茶园补植、改植换种铁观音茶苗的需要,而且供应到福建省内和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湖南等省。
  第四节 茶树栽培技术
  一、低产茶园改造
  1991—1998年,低产茶园改造是安溪茶叶生产的重点工作。每年下达指导性任务,各乡(镇)根据不同低产状况实施改造。其主要技术措施,除沿用1990年前“三改一补”的办法外,还增加套种油柿,优化品种结构、防治病虫害等措施。8年间,在西坪、大坪、祥华、龙涓、感德、剑斗、长坑、虎邱、金谷等乡(镇)改造低产茶园11248.67公顷,超额完成915.33公顷。1999年,全县各乡(镇)、村结合“五大茶叶基地”建设,根据当地茶园实际情况,进行低产茶园改造。至2007年,全县改造“三低”茶园2333.33公顷。
  二、测土配方施肥
  1991年,开展部分乡(镇)茶树测土配方施肥。2004年,安溪县被确定为全省11个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之一。结合安溪实际,选择茶树为示范代表作物,按照“交通方便、集中连片、有利推广”的原则,确定剑斗镇后山茶场为试验、示范点。同时,引进有机、无机肥料两种进行试验,共设5个项目、15个小区随机排列,按试验设计完成春、秋季茶园的测土施肥示范。2006—2007年,县农茶局抽调茶果技术人员,与全县24个乡(镇)技术人员一道,深入茶园挖土取样,全县完成24238.33公顷茶园的技术取样任务,然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三、病虫害防治
  1991—2002年,全县茶树病虫害防治以茶小绿叶蝉、害螨为主。2003年,全县茶树发生茶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等为害较为严重。是年,举办农药经营人员培训班2期200多人次,无公害茶园病虫防治技术培训班6期3000多人次,茶树病虫害测报员培训班3期200多人次,并分别在金谷镇华芸村、洋内村,虎邱镇石山村建立植保服务队示范点,按照“五统一”要求,进行统一病虫测报、统一喷药防治等,做到科学用药,对症下药,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避免盲目用药,减少农药残留,达到防治效果。全县发生茶小绿叶蝉16666.67公顷,防治20000公顷;茶丽纹象甲发生6666.67公顷,防治80000公顷;黑刺粉虱发生10000公顷,防治10666.67公顷。
  2004年,全县茶树发生茶圆赤星病,为较严重之年。同时,新发生根结线虫病,为害茶苗和幼龄茶树。全县及时举办农药经营人员培训班3期,参训300多人次;在湖上、西坪、芦田、虎邱、龙涓、感德等乡(镇)举办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参训2000多人次;并以“969155”农业服务热线为载体,为茶农解答茶树病虫害的疑难问题。是年,全县发生茶圆赤星病5333.33公顷,防治6666.67公顷;发生根结线虫病1333.33公顷,防治2000公顷。2005—2007年,采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等病虫害。
  四、茶叶“农残”控制
  1991年2月,由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日本的一批安溪生产的乌龙茶,发现“农残”(DDT含量)超标,引起国内外关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农残”超标原因,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1992年,全县组织100多名农茶业技术人员,深入到108个普查点,在1万多公顷茶园中取土样、鲜叶样361个,进行检测,取得全县茶园“农残”分布状况的第一手资料。1993—1995年,全县配合福建农业大学、福建农科院等单位,对“茶叶农药残留量降解技术研究”进行联合攻关,取得较好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1997年,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关于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知》《安溪茶业管理办法》,对茶叶“农残”降解工作作出具体规定。同时,每年3月份为茶叶质量宣传月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材料进行广泛宣传;先后印发茶叶“农残”降解材料15万份,每年印发茶叶《病虫情报》10期—15期;全县采取跟踪监测、抽检、疏导和工作责任制等有效措施,大大降低茶叶农药残留量。1997年春茶,县茶果局科技人员从全县60个村抽检70个茶样,合格62个,合格率达88.5%
  1998年,全县加大宣传力度,县政府印发《致全县茶农的一封公开信》《致全县茶叶企业厂长(经理)的一封公开信》和茶叶“农残”降解有关材料15万多份。同时,提出在茶叶烘焙过程受污染的三条有效的治理措施:即改明火供热烘焙为暗火供热烘焙,杜绝煤灰、煤烟、煤气污染;推广使用液化气供热炒茶烘茶;对揉捻机、包揉机的揉盘棱骨进行改造。1999年11月,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委托安溪县技术监督局对全县23个乡(镇)和52家茶叶企业进行抽检,共抽取茶青13批、毛茶80批、成品茶67批;检验结果合格率茶青92.3%、毛茶91.3%,成品茶98.5%。2000年,县技术监督局对全县茶叶主产乡(镇)、茶叶企业进行抽检,共抽取茶青33批,毛茶31批、成品茶97批。检验结果合格率茶青87.9%,毛茶80.6%,成品茶98.87%。是年8月28日—30日,农业部在浙江省新昌县召开全国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现场座谈会,县政府作为代表在会上作《降低“农残”,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发言,得到与会代表充分肯定,经验得到推广。2001—2007年,全县茶叶生产,按照“五统一”要求,进行统一病虫测报,统一喷药防治等,做到科学用药、对症下药,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加大茶叶“农残”抽查和监查力度,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成品茶经抽检,合格率达99.7%。
  五、灌溉与覆盖
  1991年,福前农场、芦田茶场等茶园安装喷灌设施,采用动力喷灌。2003年6月,祥华乡茗山绿色食品茶叶示范基地,引进以色列“台风25”型微滴节水灌溉设备,为茶园自动喷水。2004—2007年,外安溪部分平地茶园,在茶树幼龄期套种花生、大豆等作物,进行“活覆盖”;在全县台刈或重修剪的茶园进行稻草、杂草“死覆盖”。
  六、茶树修剪
  1991—2007年,全县茶树修剪主要采用3种形式:幼龄期茶树修剪、采摘期茶树修剪和老年期茶树修剪。幼龄期茶树大都采用3次定型修剪,高度分别为:15—20厘米+15厘米+15—20厘米,剪主枝培养骨干枝,留养侧枝,并配合打顶,增加侧枝和分枝,达到扩大树冠的目的。采摘期茶树大都采用抽枝修剪为主,结合树冠采摘面的轻度修剪。老龄期茶树大都采用重修剪结合留养。修剪方法因茶树品种、长势、树龄、季节而定。如毛蟹老茶树,在春茶开采后重修剪,高度控制在20厘米—25厘米;夏茶不采,秋茶后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控制在40厘米—50厘米;第二年打顶采,高度控制在65厘米—70厘米;第三年开采,高度控制在75厘米—80厘米。
  第五节 乌龙茶综合标准化
  20世纪80年代,《乌龙茶标准综合体》为福建省地方标准,由省标准局提出,安溪县农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起草。1991—1993年,《乌龙茶标准综合体》分别获得泉州市、安溪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其间,全县通过宣传、贯彻、实施《乌龙茶标准综合体》,茶叶取得明显增产提质效果。199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安溪县为“安溪乌龙茶综合标准体示范区”。2000年10月25日—27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农业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到安溪县进行现场验收,以94分高分通过验收。是年,安溪县被授予“全国乌龙茶综合标准化示范县”。
  2001—2007年,《安溪乌龙茶综合标准体》在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贯彻、实施。
  第二章 茶叶采制
  1991—2007年,安溪县传统优势茶叶产业,创新茶叶采制科技,加强制茶机械的引进、革新和推广应用,加大初制技术的培训力度,保证产品质量继续优化升级,茶叶市场长盛不衰,销售价格稳步提升,经济效益更加凸显。
  第一节 茶叶采制工艺
  一、平面采摘技艺
  1991—2007年,全县茶叶采摘法有三种:手采、手持刀采和机械采。三种茶叶采摘法都采用“定高平面采摘法”,即茶树生长至高60厘米芽梢为中开面始采。采摘时,将丛面上的芽梢全部采摘,丛面下芽梢全部留养,达到形成较深厚的营养生长层,促进增产提质。
  二、空调做青工艺
  1985年,县茶科所进行乌龙茶空调做青试验研究,应用CKT—3A型空调器调控乌龙茶做青间的气温。经过4年的攻关,取得较大成果。1990年,县茶科所《乌龙茶空调做青工艺探讨》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2002年,县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感德、剑斗、金谷等乡(镇),推广应用空调器制作夏、暑茶,获得成功,突破传统乌龙茶初制“看天做青”的难题,开创乌龙茶初制技术的新时代。到2002年秋茶初制时,全县采用空调做青的空调器近5000台,大大增加高档茶的数量。2004年,全县茶农购进空调器2万多台,制作夏、暑、秋三季茶叶,用电负荷年增长率超过40%,创历史新高。2005—2007年,全县推广应用空调器3万台,每年空调制茶3500吨,干毛茶价格平均每公斤提高50元左右,茶农增收1.75亿元。
  三、传统初制工艺
  1991—2007年,安溪乌龙茶传统初制工艺除燃料改革、空调做青创新外,余者均沿袭1990年前的传统初制工艺:鲜叶→晒青→凉青→摇(凉)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毛茶10道工序,分为做青(晒、凉、摇)、炒青和揉烘3个阶段。
  做青阶段做青包括晒青、凉青、摇青三道工序,灵活性强,是乌龙茶内质色、香、味形成的关键。晒青:把鲜叶薄摊在笳篱或晒青埕上,利用阳光热能(→般在太阳斜照光线柔和时进行)减少鲜叶部分水分,使鲜叶萎软,便于做青。阴雨天则采用室外吹风萎凋或室内加温萎凋。凉青:把晒青叶翻松,放置在笳篱上散热或散发部分水分。摇青:把茶青装入摇青机中,通过摇青筒滚动,茶青跳动、旋转、摩擦运动,使叶缘部分细胞受到损伤,加速酶促氧化作用,促进茶叶内含物质转化。
  炒青阶段通过高温炒青,迅速制止酶促氧化,固定做青阶段已形成的色、香、味内质,并蒸发较多的水分,便于揉、烘阶段操作。
  揉烘阶段揉烘有三揉三烘六道工序,反复相间进行,是乌龙茶初制塑形阶段。揉捻:炒青叶通过揉捻机的挤压,扭曲成条,并揉出茶汁,凝于叶表。初烘:通过焙笼或烘干机适当烘焙,使叶细胞中残存的酶活性进一步破坏,并散发部分水分,便于包揉塑造外形。包揉:把茶坯装进茶巾或小茶袋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等手法,使茶坯条索弯曲、紧结、成螺旋状。复烘:用较低温度复烘,即文火慢焙,便于进一步包揉塑形,并减少一些水分。复包揉:在包揉的基础上进一步塑形。烘干:通过低温慢焙,促使茶叶香气清纯,含水率在5%—6%,便于贮藏。
  四、轻发酵初制工艺
  1991年起,安溪茶农在乌龙茶传统初制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革、创新,推出乌龙茶轻发酵初制工艺。其工艺流程:鲜叶→凉青→轻晒青→空调做青(轻摇青→长摊凉)→重炒青→冷包揉→低温烘焙→毛茶,分为做青、炒青、揉烘3个阶段。
  做青阶段做青技术与乌龙茶传统初制工艺明显差异。其技术要点:掌握“轻摇青、薄摊青、长凉青、轻发酵”原则。摇青第一次、第二次时间宜短,转数宜少;第三次可适当重摇,促进茶青“走水”。摇青后薄摊,温度控制在19℃—21℃,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并注意适当通风。做青时间要25小时以上,待叶色稍泛黄,叶质柔软,香气显现,即可炒青。如遇到阴雨低温高湿天气,灵活撑握晒青、做青技术。
  炒青阶段高温炒青,少投叶,重炒青,投叶量为传统做法的1/3。
  揉烘阶段包揉塑形反复进行5次—6次;烘焙反复进行2次—3次。温度控制在60℃—70℃,茶叶烘焙至含水率5%—6%时,及时真空密封或低温贮藏,利于保持空调茶翠绿的色泽和清香,确保茶叶质量。
  第二节 制茶机械引进与革新
  一、引进
  1991年后,随着安溪与台湾地区茶事往来日益增多,台湾地区茶商纷纷到安溪投资办厂,先后带进一批较先进的制茶机械设备,如燃气式炒青机、揉捻机、包球机、整形机等,逐步实现乌龙茶初制机械化。1993年,台胞高铭镗创办大坪茶叶有限公司,并从日本引进全自动蒸青绿茶生产线,产品出口日本。2007年,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引进国内最先进的乌龙茶精制流水线——筛分、烘干、除杂、吸尘、匀堆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乌龙茶精制机械化。
  二、革新
  1991年,安溪县重视制茶机械的引进与革新,加快制茶机械化的进程。2000年7月,安溪与厦门大学合作研制茶叶烘焙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准确控制茶叶干燥时间和温度,提高茶叶质量。2002年,县茶科所研制出一套适合于全自动炒青设备——远红外线微波杀青机。县内一些茶叶机械厂家研制出乌龙茶电动揉捻机、电动包揉机、手拉式液化气百叶烘干机、液化气简易烘干机、电热旋转烘干箱、自动烘干机等。2004年,安溪县长盛茶叶机械厂研制的智能化乌龙茶初制做青发酵设备,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005年,安溪县先锋茶叶机械厂研发生产的筛分、风选、机拣、手拣、金属探测、烘干、拼配、装箱等乌龙茶精制全套设备,采用不锈钢材质,全程清洁化、连续化生产流水线,茶叶产品符合出口标准。2007年,安溪佳友茶叶机械厂研制的乌龙茶加工成套设备,获得农业部推广鉴定证书。
  第三节 茶叶产品
  一、茶叶产量
  1991年,全县茶园面积0.98万公顷,茶叶产量0.77万吨。2000年,全县茶园面积1.50万公顷,茶叶产量1.43万吨,分别比1991年增长53.06%、85.71%。至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3.33万公顷,茶叶产量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22倍、2.5倍。
  二、产品质量管理
  1991年,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280家。至2007年,有茶叶加工企业1654家,其中,获得IS09000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30家,HACP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2家,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13家,有机茶认证11家,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认证的企业245家。
  三、产品分类
  1991—2003年,安溪乌龙茶仍然分为毛茶和精茶两大类。内销茶大都以茶树品种名分品类,如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等;还有以制法分品类,如珠子茶、人参茶等。出口精茶分为铁观音、黄金桂、色种3个品类,铁观音、色种分为特、一、二、三、四5个级,黄金桂分为特、一、二3个级。2004—2007年,安溪铁观音分为清香型、浓香型两大类。清香型铁观音分为特、一、二、三4个级,特级的主要品质特征:条索肥壮、圆结、重实,色泽翠绿润、砂绿明显,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音韵”明显,汤色金黄、明亮。浓香型铁观音分为特、一、二、三、四5个级,特级的主要品质特征:条索肥壮、圆结、重实,色泽乌润、砂绿明,香气浓郁、悠长,滋味醇厚、回甘、“音韵”明显,汤色金黄、清澈。
  第三章 茶叶营销
  1991年后,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安溪茶叶收购、加工、营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茶叶收购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从1991年的280家发展到2007年的1806家。安溪乌龙茶国内外销售市场越来越大,自从1982年“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被评为国家金质奖、1986年“新芽”牌铁观音被评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后,铁观音的名声大振,几乎成为乌龙茶的代名词。安溪乌龙茶外销市场拓展到日本、东南亚、欧美,销往5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市场也从传统的闽南、粤东地区拓展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达到有卖茶的地方就有安溪乌龙茶铁观音。
  第一节 茶叶加工企业
  1991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茶叶全面放开经营,安溪茶叶加工企业,尤其是私营茶叶加工企业发展较快。是年,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280家,其中,国有企业9家、集体企业161家、私营企业110家。较具规模的仍以国有茶叶加工企业为主,主要有安溪茶厂、芦田茶厂、福前茶厂等。
  2000年,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158家,其中,国有企业2家、集体企业6家、私营企业150家。2005年,全县有茶叶企业1327家,其中,茶叶加工企业1124家,其他茶叶相关企业(如茶叶机械、茶叶包装等)203家。是年3月18日,全县茶叶企业经安溪县茶叶品牌推荐委员会进行综合考评、筛选,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县华福茶厂、安溪县祥华茶厂、安溪县龙馨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县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安溪县西坪茗源茶叶有限公司、安溪县茶叶公司8家茶叶加工企业为首批安溪县茶叶品牌推荐企业。2006年,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兴溪茶厂、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2007年,全县有茶叶企业1806家,其中,茶叶加工企业1654家,其他茶叶相关企业152家。是年5月,全县开展安溪铁观音十佳企业评选活动,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县兴溪茶厂、安溪天龙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安溪县颖昌茶厂、安溪普瑞历山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品鲜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县溪香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县新美茶叶加工公司、安溪县鹏程茶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安溪铁观音十佳企业。12月,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日香茶业有限公司、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福建魏氏茶业有限公司、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鲤城茗山茶艺有限公司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附:企业选介
  一、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有限公司
  核心企业为1952年创建的国营福建省安溪茶厂,位于官桥镇五里埔,注册资本3890万元,厂房占地面积7.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7万平方米,职工758人,年茶叶加工能力5000吨。长期以来无论是管理、工艺、产品质量一直是同行业的一面旗帜。该厂具有完备的茶叶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精制技术,率先采用微机进行茶叶精制流程产品监控。1982年,“凤山”牌特级铁观音荣获国家金质奖,历经复评,连年保优;特级黄金桂、一级铁观音、一级色种分别被商业部、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98年,“凤山”牌注册商标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是全国重点保护商标,并在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延伸注册,经权威机构评估,品牌价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凤山”牌茶叶大、小包装系列产品,是国内外市场的主导品牌,产品70%外销,30%内销,主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00年10月,该厂被农业部等八部委审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年11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安溪茶厂改制为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并以其为核心企业组建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2006年6月,远太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全资收购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2007年12月,改制为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年5月,该公司被评为安溪铁观音十佳企业和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8月,“凤山”牌注册商标被司法部门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年,该公司员工480人,其中,技术人员37人,实现工业产值1.7亿元。2006—2007年,该公司连续2年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二、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源于“信记”茶行,前身为创办于1993年的安溪县西坪溪源茶厂,位于西坪镇香茗街,2006年迁往龙桥园,改制为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拥有西坪和龙桥两个茶叶精制厂,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年茶叶加工能力6000吨,其中,新建的龙门茶叶精制厂是国内最现代化的乌龙茶铁观音精制厂,国家唯一乌龙茶GAP(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基地。该公司拥有一支年轻优秀的茶叶技术队伍和管理团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八马”牌茶叶产品于1999年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认证。2002年通过原产地标记注册,ISO9001:2000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P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认证和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认证。1998年、1999年和2005年该公司选送的铁观音分别获得上海、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和北京人民大会堂茶王赛“茶王”称号,创下100克茶王拍卖4万元和7万元的历史纪录。2002年,“八马”牌注册商标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5年,“八马”牌被评为中国十大放心畅销茶叶品牌。2006年,“八马”牌注册商标被司法部门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被国家工商总局行政认定为驰名商标。该公司在沃尔玛、麦德龙、天虹、华润万家、吉之岛等大型商场设立茶叶专柜150多个,开设茶叶直营连锁店100多家,开创茶叶营销新模式。2007年,该公司员工500人,其中,技术人员100人,茶叶出口量占全县茶叶出口量61%以上,工业产值2.6亿元。是年,该公司被评为首届安溪铁观音十佳企业、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和中国名牌农产品。2006—2007年,该公司连续2年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三、福建日香茶业有限公司
  创建于1993年,位于泉州市,注册资本100万元,员工800余人,拥有有机茶生产基地200公顷、茶叶初制厂2家、茶叶精制厂1家、茶叶配送中心1个,以及分布于泉州、厦门、福州、莆田、漳州、深圳、东莞等地茶叶连锁店50多家,是一家主营铁观音茶、兼营绿茶、红茶、花茶和茶具的茶叶企业。2004年,该公司“日春”牌茶叶产品通过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2005年,通过ISO9000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认证。是年12月,“日春”牌注册商标被司法部门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日春”牌“醉西施”“可清心”两个茶叶小包装产品多次获得茶王(金奖)。该公司年营业额达5000万元,逐步成为茶业龙头企业之一。2007年12月,该公司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四、安溪县岐山魏荫名茶发展有限公司
  创办于1997年,位于城区工业园过溪片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拥有有机茶园面积466.66公顷、厂房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和先进的乌龙茶初制、精制机械设备,是一家集茶叶生产、销售、开发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该公司创办者魏月德是魏荫铁观音第九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该公司立足产地,面向全国市场,在安溪、汕头等地设立茶叶销售窗口,开设茶叶连锁店,形成一定规模的营销网络,曾被授予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魏荫”牌铁观音系列产品,在历届茶王赛或名茶评比活动中,屡获金奖。1999年,“魏荫”牌茶叶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魏荫”牌注册商标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7年,“魏荫”牌铁观音被中国品牌研究院评为首批“中国名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是年12月,该公司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第二节 茶叶收购
  一、收购方式
  1991—2007年,随着茶叶经营体制的变革,全县茶叶收购方式由计划经济时期分为收购环节、加工环节变为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
  二、收购标准样
  1991—1998年,县茶叶公司停止对全省乌龙茶毛茶收购标准样的制定、换配工作,但一些较具规模的茶叶收购、加工企业,仍继续制定、换配乌龙茶毛茶收购标准样,以供本企业在收购中作参考。
  1999—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安溪茶厂等有关生产厂家联合制定《安溪铁观音》(DB35/370—1999)和《安溪乌龙茶》(DB35/405—2000)标准和实物标准样。该标准规定安溪铁观音、色种、本山、黄金桂、毛蟹的等级设置、质量规格要求,并分别于2000年1月1日和10月1日施行。
  2004年11月4日,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原产地域产品·安溪铁观音》(GB19598—2004)国家标准,并于2005年1月1日施行。该标准将安溪铁观音产品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清香型铁观音分为特级、一级至三级,共四级;浓香型铁观音分为特级、一级至四级,共五级,并规定各级产品的质量要求。2005年4月,《安溪铁观音》(GSB16—1894—2005)国家标准样品(实物样)发布,作为茶叶收购、加工的实物依据。
  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对《原产地域产品·安溪铁观音》(GB19598—2004)国家标准进行修订,改为《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GB/T19598—2006),由原来国家强制性标准改为国家推荐性标准,并于是年6月1日施行。
  三、收购价格
  1991—2007年,全县茶叶收购价格由国家指导价改为市场指导价,随行就市,由交易双方议定。茶叶收购市场指导价主要参照安溪茶厂制定的收购价格。
  四、收购数量
  1991—1995年,全县茶叶收购量停滞不前。其主要原因:各茶叶企业“以销定购”安排收购;内销市场仍以传统市场为主;征收茶叶收购环节特产税。1996—2004年,受安溪乌龙茶外销市场畅销的刺激,全县茶叶收购量逐年增加。2005—2007年,内销市场快速拓展,全县茶叶收购量持续增长。
  第三节 茶叶加工
  一、乌龙茶精制
  (一)精制工艺1991—2003年,安溪乌龙茶精制工艺流程为:毛茶验收定级→归堆贮存→拼配付制→筛分→风选→拣剔→烘焙→摊凉冷却→机械、人工拣杂→匀堆装箱。
  2004年,随着茶叶市场需求的变化,安溪乌龙茶精制工艺分为清香型、浓香型两种。清香型工艺为:毛茶→拣梗、片→筛末→除杂→拼配→烘焙→成品,主要是适应内销市场。浓香型工艺为:毛茶→拣梗、片→筛末→除杂→拼配→烘焙→成品,主要是适应外销市场。
  2007年,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采用现代化乌龙茶精制工艺流程为:投料→筛分→风选、坠砂→剔除杂物(人工、磁力)→储料→烘焙→摊凉→筛分→风选、坠砂→储料→剔除杂物(人工、磁力)→静电选别→匀堆→磁力剔杂→筛分→金属杂物探测→计量→包装(成品)。
  (二)精制技术
  1991年,安溪茶厂应用微机拼配茶叶技术,使每箱茶叶粗细均匀。1995年,成功研制出一条无菌生产线,投入使用。1998年,安溪茶厂又投入巨资,增设拣杂自动成箱生产线,使茶叶从烘焙、摊凉、匀堆、拼配、装箱全程自动化。2000年7月,安溪茶厂与厦门大学合作,研制出茶叶烘焙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准确地确定和控制茶叶干燥时间和温度,提高茶叶质量。
  2005年,应用安溪县先锋茶叶机械厂等企业研发的乌龙茶精制全程清洁化、连续化生产流水线,产品符合出口标准。2007年,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应用乌龙茶精制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包括筛分系统、烘干系统、除杂系统、吸尘系统、匀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该工艺技术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二、乌龙茶深加工
  1991年,随着国内外饮料市场的变化,安溪开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乌龙茶深加工进行研究、开发,先后研发出速溶乌龙茶、乌龙茶露、乌龙茶乐、铁观音茶酒、人参铁观音、降糖茶等新产品投放市场。是年8月17日—24日,安溪速溶乌龙茶参加北京举办首届全国百家“三资”食品企业产品交易会,备受青睐。
  1993年12月,安溪茶厂与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安溪县茶叶公司合资438万元,创办安溪县天然饮料公司,引进年产3000吨乌龙茶水生产线,生产出罐装铁观音茶水投放市场。后来由于缺乏市场推介和广告宣传,新开发的罐装铁观音茶水没有打开市场。
  2005年,安溪县引进茶叶γ
  -氨基丁酸(GABA)生物酶解高效分离提取的高新科技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生产厂房1万平方米,安装高效分离提取设备一套,年产功能饮料6000吨生产线一条及其他辅助配套设施。是年,投资2100万元;2006年,投资3000万元。至2007年底,完成8.87公顷(133亩)项目建设用地的征用,厂房地质勘探、部分厂房建设和设备定购等。
  第四节 茶叶包装
  一、包装种类
  (一)大包装1991—1995年,安溪乌龙茶毛茶大包装主要是用白细布制成的布袋包装,每袋净重25公斤;精茶大包装主要是用搭攀胶合板箱,每箱净重18公斤—25公斤。1996—2000年,安溪乌龙茶毛茶大包装主要是用塑料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袋)包装,每袋净重25公斤—
  40公斤。精茶大包装逐步改木板箱、胶合板箱为双瓦楞纸板箱,每箱净重18公斤—22公斤。
  2000—2007年,安溪乌龙茶毛茶大包装未变。内销精茶大包装仍采用双瓦楞纸板箱;外销精茶大包装随着国际上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逐渐采用标准纸箱,规格为37.5厘米×37.5厘米×57.5厘米,内衬塑料薄膜袋,上下各垫一片纸板,每箱装茶量25公斤。
  (二)小包装
  1991—2000年,安溪乌龙茶小包装逐步引进台湾地区等地包装技术,包装水平有较大提高。包装种类主要有纸盒、竹盒、铁罐、瓷罐、铝塑复合袋等;款式有圆形、四方形、长方型等;装茶量有50克、100克、125克、250克、500克等。
  2001—2007年,安溪乌龙茶小包装有较大发展,主要有纸罐、铁罐、胶合板盒、硬塑料盒、铝塑复合袋等,款式多样,装潢美观、印刷精美。由于采用铝塑复合袋和真空包装,装茶量越来越趋向小量化,有7克、10克、50克、100克、250克等,如7克茶刚好泡一次,携带、泡饮十分方便。包装方式由单一包装向系列化组合包装发展,高级茶一个包装盒内装有几种名茶,有的还配上精美泡茶杯壶等,既可欣赏精美的包装,又可品饮各种名优茶。
  二、包装技术
  1991—1996年,安溪乌龙茶包装大都靠手工操作,技术比较落后。1997年,开始使用新型高阻隔性塑料和真空包装机,并从一般包装向真空包装、充氮包装等技术发展,大大延长茶叶保鲜期限。2001年后,由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和气体包装技术的进步,安溪乌龙茶活性包装发展很快,除氧、脱氧剂活性包装技术不断应用于茶叶小包装,保鲜技术进一步提高。
  2002—2007年,安溪乌龙茶部分应用灭菌活性包装技术。它把山梨醇、山梨酸盐、苯甲酸钠、银沸石等活性灭菌物质加入到包装容器的材料中,然后制造加工成茶叶容器,使其缓慢释放出灭菌活性成分,达到灭菌的目的。
  第五节 茶叶交易市场
  一、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
  2000年3月,位于城厢镇后垵的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第一期工程建设投建,投资1.3亿元,是年12月竣工并开业。2001年(第一年)茶叶交易额2.78亿元。是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定点市场。2002年,第二期工程建设启动,投资1.2亿元,2003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是年,虽受“非典”疫情影响,全年茶叶交易额达5.6亿元。2003年9月,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工,投资2.5亿元,2004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该市场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6.66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有1500间商铺,2个茶叶交易大厅,3000个摊位;设立茶文化研究中心、茶文化博览馆、茶叶精品展厅、文化广场、电子商务网站、茶叶科技咨询中心、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和客运站、酒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是集茶业贸易、信息交流、茶文化、旅游、科研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新型茶叶市场。是年,茶叶交易额突破8亿元,吸纳就业人员5000人以上,还带动茶包装、茶机械、建材行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到3年,纳税1000多万元,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茶市”。2005年,该市场茶叶交易量1.28万吨,交易额10.2亿元,交易量年均增长40%,交易额年均增长60%。2007年,茶叶交易量1.43万吨,交易额13.2亿元,年增长17.86%,位居全国茶叶市场前列。
  二、乡(镇)茶叶配套市场
  1991年后,先后建立西坪、大坪、金谷元口、虎邱金榜、长坑华美、剑斗仙荣等茶青交易市场和西坪、祥华、剑斗茶叶交易市场,为广大茶农、客商提供茶青、茶叶交易平台。1992年,铁观音主产区感德镇投资1300万元兴建霞春茶叶市场。1995年,投资4000万元兴建1.2公里的感德茶叶街。1996年,投资4000万元兴建槐植茶叶市场,连同岐阳至大格村公路沿线的茶叶交易店铺共1200多间。2005年,祥华扩建祥华茶叶市场,店铺400多间。2006年,长坑乡建成山格茶叶市场;白濑乡建成白濑茶叶市场。2007年,龙涓乡建成茶叶城,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茶叶交易大厅,是集茶叶贸易、旅游、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专业市场。
  三、茶叶贸易电子商务网站
  2001年5月1日,中国茶都电子商务网站成立。2005年9月16日,县茶叶协会与县天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中国茶叶商城网站(w
  .teasm.com)正式开通并投入使用,标志着安溪县茶叶贸易开始迈进电子商务时代。
  2007年10月17日,在安溪举行铁观音订购会,以“网上一线牵,千里结茶缘”为主题,集考察、参观、旅游、订购为一体,进行面对面交流,搭建茶叶网上网下交易、合作、推广平台。至年底,全县建成并开通茶叶贸易的公共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中国茶都电子商务网站、中国茶叶商城网站、安溪铁观音网站、安溪县茶叶协会网站(不包括个人和企业的网站、网页)等。据安溪县茶叶协会网站对中国茶都、特产城及城关部分茶店共968家问卷调查,有24.5%的茶商已在网上开店,46.3%计划在网上推销茶叶,28.2%尚未计划在网上销售茶叶。
  第六节 茶叶销售
  一、国内销售
  1991年起,国内外茶叶市场呈波动态势,安溪有些地方出现茶叶积压现象。县委、县政府为开拓安溪乌龙茶内销市场,运用茶王赛这一浓厚茶乡气息的艺术精品,多次利用茶叶登场季节,在泉州、厦门等地举办安溪铁观音茶王赛、茶王鉴尝会和茶歌、茶舞、茶艺表演活动,让消费者直接了解安溪乌龙茶铁观音的同时,也起到促销的作用,拓展茶叶市场。至1995年,全县茶叶内销量5011吨,占总销售量51%,比1991年增长30.83%。
  1996—1999年,县委、县政府继续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等地举办大型安溪铁观音茶王赛,在全国刮起“铁观音旋风”,拓展安溪乌龙茶内销市场,从南方向北方推进,形成福建、广东、长江流域和北方四大市场。至1999年,全县茶叶内销量7216吨,占总销售量52.60%,比1996年增长39.34%。
  2000年12月,安溪举办“茶两节”(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2001年12月,举办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联络乡情,拓展市场。越来越多的安溪茶农、茶厂相准商机,纷纷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茶行、茶艺馆、连锁店,建立销售网络,大大提高安溪乌龙茶市场占有率。是年,全县茶叶内销量7530吨,占总销售量的51.12%,比1999年增长4.35%。
  2003年,安溪乌龙茶内销以“巩固闽粤,发展京沪,拓展北方、西南地区”为目标,经过努力,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量明显增加。至2004年,全县茶叶内销量2.40万吨,比2001年增长2.18倍。
  2005—2006年,安溪乌龙茶内销以“巩固闽粤,发展京沪,开拓东三省,辐射全中国”为目标,进一步开拓中西部市场。县委、县政府连续组织五次“铁观音神州行”活动,先后到广州、北京、成都、上海、沈阳、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开展茶事活动,开创茶叶内销市场新局面。2006年,全县茶叶内销量4.10万吨,比2004年增长70.83%。
  2007年,安溪乌龙茶内销市场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乌龙茶迅速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增长速度一直超过20%;华北的济南市场,西北的西安、成都市场持续升温。安溪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的茶庄、茶店、茶行、茶艺馆达3万多家。是年,全县茶叶内销量4.60万吨,比2006年增长12.19%。
  二、国外销售
  1991年,日本市场“乌龙茶热”未退,乌龙茶出口(其使用外贸术语,包括中国的港澳地区)呈上升态势。至1996年,安溪乌龙茶外销6271.6吨,比1991年增长5.53%。
  1996年11月,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安溪茶厂获得茶叶自营进出口权。1997年春茶起,该厂乌龙茶开始自营对外出口。是年,全县乌龙茶外销6354.60吨,其中,安溪茶厂自营出口1000吨;1998年,安溪乌龙茶外销5996.90吨,其中,安溪茶厂自营出口1500吨,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美40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
  1999年,安溪乌龙茶外销6000吨,其中,安溪茶厂自营出口1581吨,比1998年增长23.3%。2000年,安溪乌龙茶外销6500吨,其中,安溪茶厂自营出口1861.46吨,比1999年增长13.25%。
  2001年,安溪乌龙茶外销稳步发展。2002年,安溪乌龙茶外销8800吨,创汇约2640万美元,量、值分别比2001年增长22.22%和10.92%,其中,安溪茶厂有限公司自营出口1703吨,创汇405万美元,量、值分别比2001年下降22.31%和23.45%。
  2003年,安溪乌龙茶外销市场仍以日本、东南亚市场为主,逐步拓展欧美和东欧市场,全县乌龙茶外销有较大发展。至2004年,安溪乌龙茶外销约1.5万吨,创汇约3600万美元,量、值分别比2003年增长25%和20%。
  2005年后,因受欧盟、日本等茶叶“农残”检测新标准的影响,安溪乌龙茶外销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至2007年,安溪乌龙茶外销3176.6吨,创汇872.5万美元,量、值分别比2004年下降78.82%和75.76%。
  第四章 铁观音保健功能
  1991年后,经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证实,铁观音茶中的化学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特殊的功能。它不仅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味无穷而令人喜欢,而且能抗衰老、防癌症、抗动脉硬化、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种人体保健功能而引人注目。
  第一节 化学成分
  一、营养成分
  芳香物质1999年,福建农业大学孙威江教授等研究发现,铁观音茶香气成分70种,其中,铁观音茶所特有的香气成分10多种。这些成分的共同特征是带有各种鲜花香气,含橙花叔醇(果味香)、顺—茉莉内酯(茉莉花香)、沉香醇(兰花香)、a—苯乙醇(玫瑰花香)、吲哚(栀子花香)相对较高,分别为26.29%、3.09%、93%、3.04%和3.83%,构成铁观音香气悠长的特征。
  蛋白质和氨基酸科研机构研究表明,铁观音茶富含氨基酸,茶氨酸总量约占茶叶干重的2.22%。谷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含量高于一般乌龙茶,特别是谷氨酸、甲硫氨酸、丙氨酸等含量甚高。
  糖类与脂类铁观音茶中的糖类含量较少,而且多数都不溶于水,能溶于沸水而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只有4%—5%,所以,铁观音茶是属低热量饮料。铁观音茶中含有2%—3%脂类,包括磷脂、硫脂、糖脂和脂肪酸。
  矿物质营养元素1998年,上海茶与抗癌学术研讨会指出,安溪铁观音茶含有丰富的钾、氟、硒等30多种矿物质元素。1999年,福建农业大学孙威江教授等研究发现,铁观音茶中矿物质元素30余种,其中,以钾含量最高,达19.2毫克/克;其次是磷、钙和镁,其含量1.6—4.7毫克/克;再次是硅、铝、锰、氯,钠、铁、铷、锌、铜、锶含量较低,除钠在0.14—0.16毫克/克范围内,其他基本在0.1毫克/克以下;含量低于0.01毫克/克的有锡、铅、钡、钛、镍、铬、钒、钴、镉、硒等,但硒的含量在六大茶类中位居前列,也高于一般乌龙茶。
  二、药效成分
  咖啡碱科研机构研究表明,铁观音茶含有2%—5%咖啡碱,约80%的咖啡碱能溶解于沸水中。它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抗动脉硬化,强心利尿等作用。
  茶多酚1996年,福建农业大学孙威江教授等研究发现,铁观音茶中三叶梢水浸出物总量为
  36.29%(一般茶叶为25%—30%),茶多酚含量占21.14%,其中,儿茶素总量146.71毫克/克,以酯型儿茶素含量居多。茶多糖1994年,汪东方等研究发现,铁观音茶多糖含量是红茶的3.1倍和绿茶的1.7倍。
  第二节 保健功能
  一、抗衰老作用
  1994年,杨贤强等对茶多酚(TP)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机理及应用研究指出,特别是铁观音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很活泼的羟基氢,能提供大量的氢质子和自由基反应,从而消除自由基的目的。日本的科学研究表明,铁观音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防止脂质过度氧化;嘌呤生物碱可间接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达到延缓机体的衰老。1996年,福建农业大学孙威江教授的研究报告称,茶多酚对自由基和抗氧化清除效果达98%。
  二、抗癌症作用
  1991年后,研究茶叶抗癌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饮茶可以防癌抗癌已被世人所公认,而且铁观音茶的效果最好。1998年6月15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在动物体内用茶叶进行抑癌试验。试验结果,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安溪铁观音最佳。2003年,袁弟顺等有关研究表明,铁观音茶中的多酚类物质是抗癌的最有效成分,特别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是最重要的防癌活性组合成分,它们对亚硝胺致癌物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铁观音茶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硒等也有防癌效果。2006年,韩驰教授研究发现,饮用铁观音茶可通过阻断NMBzA前体在大鼠体内合成,而抑制食道肿瘤的发生;进一步研究表明,饮用铁观音茶能显著抑制亚硝基化合物NMBzA的致癌作用。是年,彭仙娥、史习舜、周紫荆、李国梁对乌龙茶预防食管癌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饮用乌龙茶能降低P53(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减少具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患食管癌的危险。
  三、保护心血管作用
  多家科研机构研究表明,脂多糖有防治放射性钴辐射伤害的功效,有助于肝脏再生功能,脂多糖与茶多酚都有改善造血功能和保护血液有效成分的作用。2006年,岳文杰对铁观音茶的保健养生功效研究认为,铁观音茶对人体具有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
  四、防治糖尿病作用
  1993年,郭丽在对铁观音茶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发现,以丙酮为溶剂沉淀的茶多糖活性最高,降血糖作用最佳。1997年,周杰等研究表明,从粗老铁观音茶中提取的茶多糖对小鼠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1999年,福建农业大学孙威江教授等研究表明,铁观音茶内含物中K/Na比高,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饮料。日本医学博士小川吾七郎等人临床实验也证实,经常饮用铁观音茶可以及时补充人体中维生素B1、泛酸、磷酸、水杨酸甲酯和多酚类的含量,能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对中度和轻度糖尿病患者能使血糖、尿糖减少,或达到正常;对于严重糖尿病患者,能使血糖、尿糖降低,各种主要症状减轻。
  五、减肥健美作用
  1996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对102个患有单纯性肥胖症的成年男女,采用铁观音茶减肥疗法。研究表明,饮用铁观音茶能有效减少肥胖者的皮下脂肪和腰围,减轻其体重,改善其体型。泉州市人民医院采用铁观音减肥茶对164名肥胖症患者进行治疗,每天服减肥茶12克—14克,15天为一疗程。经过两个疗程的观察,患者的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有明显下降,体重也随之减少,治疗总有效率达70%以上。
  六、预防龋齿作用
  1999年,福建农业大学孙威江教授等研究表明,在乌龙茶、绿茶、红茶和花茶四种茶叶中,以铁观音等乌龙茶含氟量最高,达15%—55%,远远高于一般食品的含氟量。在低氟地区饮用铁观音茶是一种补充氟的很好办法。现代科学分析,铁观音茶中的氟化物有40%—80%溶解于水,极易与牙齿中的钙质相结合,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氟化钙,起到防酸抗龋的作用。2003年,崔林等研究证明,铁观音茶中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杀死在齿缝中存在的乳酸菌及其他龋齿细菌,抑制牙垢形成,减少牙垢中总细菌数和总链球菌及乳酸杆菌的数量,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七、消炎抑菌抗病毒作用
  1998年,日本松井阳吉等利用炎症病理模型探讨乌龙茶的抗炎症作用,证明乌龙茶可以明显抑制人体各种炎症发生,显著地减少炎症所出现的血管渗透性增强的现象。2004年,吴录萍等研究也证明,铁观音儿茶素类化合物对伤寒和副伤寒杆菌、金黄色链球菌、黄色溶血性葡萄球菌、流行性霍乱和痢疾等多种病原菌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05年后,研究发现铁观音茶可以治疗人体烫伤、烧伤,加速伤口愈合,并有杀菌消炎能力,对赤白痢、伤寒、霍乱、肝炎等有一定的疗效。
  八、抗过敏作用
  1994年,华南农业大学丁俊之教授研究认为,铁观音茶可以缓解I型过敏反应。1996年,日本滋贺医科大学上原正己教授等对121名过敏性皮肤炎患者临床应用乌龙茶铁观音实验,结果证明,每天饮用400毫升(相当罐装乌龙茶的2.5倍浓度)乌龙茶,连续4周后,临床总有效率64%,收到明显治疗效果。
  九、提神益思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铁观音茶的芳香物质有愉悦人的身心作用,维生素具有健脑、明目和益智,咖啡碱能使AMP的含量增加(AMP为脑组织活动所需能量ATP的合成原料),从而使脑细胞旺盛的生存和活动,氨基酸、矿物质、茶多酚对人体智力有良好的作用。
  十、抗辐射作用
  1993年,杨贤强等对铁观音茶多酚生物活性的研究,茶多酚特别是儿茶素能吸收和排除进入骨髓的放射性物质锶。2002年,计融等实验结果显示,茶多酚能显著提高被辐射小鼠的存活率。2004年,王清洁等研究表明,茶多酚的多酚性羟基可能是辐射保护作用的结构基础。是年,张军等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拮抗紫外线照射损伤DNA细胞的作用。
  第五章 茶叶品牌
  1991年后,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品牌经历优质、精品、名牌三个阶段。全县茶叶在通过抓质量、出精品,从总体上提升安溪铁观音内外销市场知名度的基础上,着力创名牌。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深刻认识到只有品牌才是企业之本,才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法宝,因而积极地通过ISO9000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HACP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认证以及绿色食品认证、创出一批品牌,至2007年,安溪乌龙茶有知名商标17件、著名商标8件、驰名商标5件,实现零的突破。
  第一节 品牌培育
  199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茶业“三步走”发展思路:第一步创名牌,拓市场;第二步保名牌,抓质量;第三步建市场,组集团。是年8月,县政府决定由县茶业总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安溪铁观音”和“安溪黄金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0年4月,“安溪铁观音”和“安溪黄金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并开始使用。
  2003年,县委、县政府及时引导茶农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服务保障社会化”之路,茶叶生产集约化经营水平较大提高。2004年7月“安溪铁观音”成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以“绿色、品牌、诚信、文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保护品牌为重点,全面建设茶叶生产基地。是年,成立安溪县茶叶品牌推荐委员会。经过层层考核、评选,向社会推荐8家茶叶企业,作为全县首批茶叶品牌推荐企业,进行随时随地监督跟踪。对茶叶品牌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企业管理实行标准化规范管理,并做好示范推广。
  2007年5月,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暨安溪铁观音十佳企业评选活动,八马、凤山、华福、魏氏、祥华、琦泰、冠和、华祥苑、茗山和感德龙馨获得“2006年度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
  第二节 名牌商标
  一、知名商标
  1998年2月,安溪茶厂“凤山”商标被市工商局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2000年2月,西坪溪源茶厂“八马”商标被市工商局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2003年12月,安溪县茶业总公司“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被市工商局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2005年10月,安溪县龙馨茶业有限公司“感德龙馨”商标、安溪怡安茶业有限公司“新舟”商标、安溪县颖昌茶厂“颖昌”商标分别被市工商局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2006年10月,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魏荫”商标、安溪县华福茶业有限公司“华福”商标分别被市工商局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是年11月,安溪县长和茶业有限公司“长和”商标、安溪县恒发茶厂“恒丽”商标、安溪县琦茗茶厂“琦泰”商标、安溪县凤城朝阳茶庄“可口思”商标分别被市工商局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2007年12月,安溪县凤城祺祥茶店“祺祥”商标、安溪县长坑裕安茶厂“仙恩”商标、安溪县祥华冠和茶厂“冠和”商标、安溪县鹏程茶业有限公司“鹏程”商标、安溪县碧峰茶厂“碧龙”商标分别被市工商局认定为泉州市知名商标。至年底,安溪乌龙茶有17件泉州市知名商标。
  二、著名商标
  1998年11月,安溪茶厂“凤山”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2年2月,西坪溪源茶厂“八马”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4年6月,安溪县茶业总公司“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6年10月,安溪县华福茶业有限公司“华福”商标、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魏荫”商标分别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7年12月,安溪县颖昌茶厂“颖昌”商标、安溪县龙馨茶业有限公司“感德龙馨”商标、安溪县琦茗茶厂“琦泰”商标分别被省工商局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至年底,安溪乌龙茶有8件福建省著名商标。
  三、驰名商标
  2005年12月,安溪县茶业总公司“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茶叶界首件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12月,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八马”商标、福建日香茶业有限公司“日春”商标分别被司法部门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5月、8月,三和茶业有限公司“三和”商标、安溪茶厂有限公司“凤山”商标分别被司法部门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至年底,安溪乌龙茶有5件中国驰名商标。
  第三节 品牌保护
  199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茶业总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依法保护安溪铁观音、安溪黄金桂。2003年4月,县政府成立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域产品申报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5月13日,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注册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7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安溪铁观音实施原产地域保护的公告》(2004年第91号),批准自即日起对安溪铁观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05年7月,“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45个商品类别上申请注册防御商标。2006年6月1日,新修订的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GB/T19598—2006)正式实施。8月10日,“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欧盟等2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延伸注册。
  2007年,县工商局对一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企业,创新监管服务手段,实行基层工商所每年至少对辖区知名、著名、驰名商标企业回访一次的工作制度,监管服务变静态为动态,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使用、保护名牌商标水平。
  第六章 茶叶人才开发
  1991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劳动力发生了战略性的转移,成千上万的茶农转为茶叶加工和营销,迫切需要提高职业素质。1994年,茶叶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应运而生。2002年始,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技兴茶”发展战略,提高全县茶业人员技能和更好开发茶业人才资源,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县人事局等联合举办4届乌龙茶审评暨拼配、烘焙技术大赛,开发出一批乡土专业人才。
  第一节 茶叶技术培训与初制技术大赛
  一、茶叶技术培训
  2006年3月,县委、县政府为全面提升茶叶质量,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茶业万人培训工程”,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培训内容涉及茶园管理、无公害茶叶生产、茶树病虫害防治、农资经营、茶叶“农残”控制、茶叶初制技术、茶叶再加工、茶叶销售、茶文化等,年计划培训1.5万人,实际培训22614人,至2007年,全县共培训涉茶人员23976人。此外,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双算,先后在感德、剑斗、湖上、桃舟等乡(镇)茶叶初制培训班授课300多场次,受训3万多人。
  二、初制技术大赛
  第一届大赛2002年5月,安溪县首届乌龙茶初制技术大赛在虎邱镇罗岩村举行。
  第二届大赛2003年4月18日—5月1日和10月20日—11月19日,由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县人事局联合举办安溪县第二届乌龙茶初制技术大赛,分金谷、虎邱、西坪、剑斗、蓝田等赛区。经大赛评审组评审,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5人,并授予“制茶能手”称号,还优先给予参评茶叶加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职称。
  第三届大赛2004年春茶和秋茶采制期间,安溪县第三届乌龙茶初制技术大赛分别在剑斗、湖上、蓝田、白濑、蓬莱等乡(镇)举行,参赛选手120人,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8人,并授予“制茶能手”称号。
  第四届大赛2005年10月17日,安溪县第四届乌龙茶初制技术大赛分别在西坪镇、蓬莱镇举行,参赛选手148人,获得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优秀奖12人,并授予“制茶能手”称号。
  第五届大赛2006年4月30日—5月2日,安溪县第五届铁观音初制技术大赛在长坑乡珍田村举行,有23个乡(镇)的25名选手参赛,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4人,并授予“制茶能手”称号。
  第二节 乌龙茶审评暨拼配烘焙技术大赛
  第一届大赛2001年11月30日一12月1日,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县人事局联合在中国茶都举办安溪县第一届乌龙茶审评暨拼配技术大赛。来自全县58名选手参加比赛。经评委会评定,安溪县华福茶厂高金典获得乌龙茶审评一等奖;祥华茶站王武松获得乌龙茶拼配一等奖。获得乌龙茶审评、拼配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22人,优先给予参评茶叶检验、加工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职称,并录入“安溪茶叶乡土人才库”。
  第二届大赛2003年2月22日—23日,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县人事局、县茶叶同业公会联合在中国茶都举办安溪县第二届乌龙茶审评暨拼配技术大赛。来自全县各茶叶加工企业的厂长、经理、技术人员共56名选手参加比赛。经评委会评定,尚卿茶站林进其获得乌龙茶审评一等奖;西坪溪源茶厂王文吉获得乌龙茶拼配一等奖。获得乌龙茶审评、拼配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20人,优先给予参评茶叶检验、加工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职称,并录入“安溪茶叶乡土人才库”。
  第三届大赛2006年8月6日—7日,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县茶业万人培训领导小组联合在中国茶都举办安溪县第三届乌龙茶审评暨拼配技术大赛。来自全县24个乡(镇)的48名选手参加比赛。经评委会评定,大坪乡高氏茶厂高午正获得乌龙茶审评一等奖;安溪县仙品茶业公司徐树根获得乌龙茶拼配一等奖。获得乌龙茶审评、拼配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20人,优先给予参评茶叶检验、加工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职称,并录入“安溪茶叶乡土人才库”。
  第四届大赛2007年12月9日—12日,县人事局、团县委、县茶业总公司联合在中国茶都举办安溪县第四届乌龙茶审评暨拼配、烘焙技术大赛。来自全县5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经评委会评定,王健全、林四方、温文溪分别获得乌龙茶审评、拼配、烘焙一等奖。获得乌龙茶审评、拼配、烘焙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19人,优先给予参评茶叶检验、加工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职称,并录入“安溪茶叶乡土人才库”。
  第三节 茶叶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一、泉州市技工学校安溪分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鉴定
  1994年12月12日,经泉州市劳动局批准,安溪县成立首家泉州市技工学校安溪分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评茶员(师)、茶艺师、电力和计算机等十多个职业(工种)的培训和鉴定。1995年5月,举办首期评茶员培训与鉴定,参训60人,获评茶员资格57人。2001年,举办首期茶艺师培训与鉴定,参训127人,获茶艺师资格107人。2005年,在安溪、泉州、福州、大田等地举办评茶员(师)培训与鉴定12期,参训548人,获评茶员资格404人、评茶师资格9人、高级评茶师资格3人;获茶艺师资格102人。2006年,在安溪、泉州、厦门、福州、大田等地举办评茶员培训与鉴定12期,参训1000多人,获评茶员资格899人。2007年,在安溪、泉州、厦门、福州、上海、苏州等地举办评茶员、茶艺师培训与鉴定15期,参训1500人,获评茶员资格1016人、茶艺师资格121人。至2007年,该站培训鉴定评茶员(师)、茶艺师、计算机技术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的人数逾万人。
  二、中国茶都(安溪)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鉴定
  2005年1月27日,经泉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中国茶都(安溪)职业技能鉴定站。该站是福建省评茶员、评茶师、茶艺师、茶叶加工工等高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基地。是年,举办评茶员(师)培训与鉴定4期,参训378人,获评茶员资格231人、评茶师资格52人、高级评茶师资格5人。2006年,举办评茶员(师)培训与鉴定11期,参训827人,获评茶员资格568人、评茶师资格45人、高级评茶师16人、高级茶叶加工技师2人。2007年,举办评茶员(师)、茶艺师、茶叶加工工培训与鉴定9期,参训795人,获评茶员资格521人、评茶师资格42人、高级评茶师16人、茶艺师资格6人、茶叶加工技师10人、高级茶叶加工技师11人。至2007年,该站在安溪、北京、上海、甘肃等地举办评茶员(师)、茶叶加工工、茶艺师培训与鉴定24期,参训2000多人,获各类职业资格证书1525人。
  三、安溪华侨职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鉴定
  2005年5月,经泉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安溪华侨职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是月始,举办评茶员、茶艺师培训与鉴定8期,参训732人,获评茶员资格671人、茶艺师资格41人。2007年,举办评茶员、茶艺师、茶叶加工工培训与鉴定12期,参训1189人,获评茶员资格1087人、茶艺师资格60人、茶叶加工工2人。至2007年,该站举办评茶员(师)、茶艺师培训与鉴定20期,参训1921人,获各类职业资格证书1861人。
  附:高级技师(相当副高职称)名录
  一、高级评茶师(国家一级)
  2003年 李宗垣
  2004年 尤猛军 陈水潮 陈木根 林荣溪 杨宝荣 苏兴茂 翁建业 陈革亮
  2005年 蔡建明 黄东方 林炎文 黄奕鹏 陈思聪 张木树 林志义 王文登
  2006年 吴水龙 黄永红 陈志雄 龚海涛 林松洲 苏荣瑜 林志勇 陈小平 林进其 罗星文 林秀云 林小明 吴伯达 苏鹏鸣
  2007年 廖建生 高金典 黄淑惠 陈汝满 李瑞章 王曙明 林锻炼 傅仰恩 雷德发 张荣生 吴建法 吴建河 郑宝明 黄圣厚 吴传家 温文溪 王建全 杨文俪 黄旭梅 张木林 郑廼辉 杨永成 周爱民
  二、高级茶叶加工技师(国家一级)
  2006年 骆少君 苏兴茂
  2007年 李宗垣 陈忠义 苏荣瑜 陈郁榕 傅仰恩 雷德发 苏鹏鸣 黄圣厚 吴伯达 郑廼辉
  第七章 茶事活动
  1991年后,县委、县政府采取“文化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几乎每年都举办大型的茶事活动,并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提升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实现茶产业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蜕变。1993年始,县委、县政府就开始借助茶王赛这一浓厚茶乡气息的艺术形式,北上京城,南下广州,到各地举办茶王赛、茶王鉴尝会、茶艺表演、产品展示展销及其他茶事活动。2000年后,先后举办两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和中华茶文化·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高峰论坛等大型茶事活动。2005—2007年,连续3年举行“安溪铁观音神州行”系列活动,同时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随团,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广邀茶友,品茗座谈,现场采访,全面展示安溪铁观音品牌形象,增进全国各地对安溪铁观音的认识与了解,较大地提高安溪铁观音的声誉,拓展安溪乌龙茶内外销市场,促进安溪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一节 茶王赛与品茗会
  1991年,随着安溪茶产业的崛起,茶王赛走出安溪,步入全国各大中城市。1993年11月8日,安溪“四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茶王赛在泉州举行,并在这次茶王赛首开安溪茶王拍卖的先河。1996年5月28日,安溪茶王赛在厦门万寿宾馆举行。
  1996年11月9日—11日,广州(安溪)“四大名茶”茶王邀请赛暨产品展销会在广州中国大酒店举行。广东省原省长梁灵光等省、市领导和茶叶界知名人士及海内外客商1000多人参加盛会,这是安溪茶王赛首次出省。
  1998年11月15日—16日,上海(安溪)“四大名茶”茶王邀请赛暨产品展销会在上海华亭宾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等和上海市、福建省、泉州市领导及海内外嘉宾600多人参加盛会。茶王赛在全国产生较大的轰动效应。
  1999年6月11日—12日,北京(安溪)“四大名茶”茶王邀请赛暨产品展销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张克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等中央、福建省、泉州市领导和泰国、马来西亚驻华大使及海内外嘉宾400多人参加盛会。6月11日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安溪“四大名茶”茶王赛暨产品展销会。6月11日晚,在钓鱼台国宾馆多功能厅举行茶艺晚会,安溪茶艺队和日本里千家茶道队同台表演。6月12日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为北京定点茶叶企业祥华茶厂授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工商时报》《环球时报》《北京日报》等50多家新闻媒体到现场采访报道。
  1999年11月29日—30日,香港(安溪)铁观音茶王邀请赛暨产品展销会在香港九龙美丽华大酒店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徐四民,香港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香港特区议员、官员和泉州市领导及海内外嘉宾700多人参加盛会。活动经媒体报道后,在海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每次茶王赛都要组成评委会,聘请职称高、经验丰富、具有技术权威的茶师担任评委,按照审评规则,密码编号,公开审评。茶王赛采用感官审评的方法,通过观外形、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对形、色、香、味等六个因子进行评分,优胜劣汰,好中选优,最高分者为茶王。奖项设有金奖、银奖、铜奖和优质奖。
  2000年,安溪茶王赛又有新的发展与创新。是年6月,铁观音发源地西坪镇在广东省汕头市举办安溪铁观音茶王鉴尝会,广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茶友茶商出席,一改过去由评委会专家评定茶王为由与会嘉宾投票民主评选茶王,并以“铁观音茶王不拍卖,共邀茶友来品尝”为主题,采取现场抽奖赠送铁观音茶王的方式,让各界茶人共享铁观音茶王的神韵,以提高铁观音的知名度。是年12月25日“圣诞节”期间,安溪西坪铁观音茶王品尝会在澳门万豪轩酒店举行。品尝会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进行,澳门茶艺协会同台举行铁观音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既让与会者亲身感受铁观音的魅力,又提高对安溪铁观音的认知度。
  第二节 茶文化交流会
  一、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安溪铁观音节
  2000年12月17日—19日,由泉州市政府和福建省旅游局主办,安溪县政府承办的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在安溪举行。18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全国政协常委胡平等中央、省、市领导,海内外茶业界、文艺界、商业界、各友好兄弟县(市、区)代表共10
  0多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举行“剑斗杯”安溪“四大名茶”世纪茶王赛,祥华乡福洋村吴荣山、长坑乡长坑村黄素华、西坪镇留山村潘钦辉、大坪乡大坪村高跃进分别获得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金奖。是日下午,分别举行茶文化研讨会、茶叶订货会、投资经贸签约仪式,安溪茶叶、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以及一批投资项目、工程的奠基、剪彩仪式,共签订投资项目47个,协议投资总额16.3亿元人民币,协议利用外资10368万美元;签订茶叶订货项目59个,合同金额1.65亿元;先后有60多个国内外旅行社和旅游公司与安溪县签订旅游组团项目。当晚举行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的文艺踩街和焰火晚会。19日,海内外嘉宾和各界人士分别对安溪4条旅游专线进行旅游观光和考察。
  二、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
  2001年12月20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台湾省茶商公会联合会、泉州市政府、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安溪县政府承办的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在安溪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等中央、省、市领导,海内外安溪乡亲代表,台湾茶商公会联合会代表团共2000多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举行海峡两岸茶王邀请赛,共决出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茶、新品种茶、台式乌龙茶金奖(茶王)各1名,银奖13名,铜奖18名,其中,吴顺义、蔡建郎分别获得安溪铁观音和台湾乌龙茶金奖。其间,举行茶艺表演暨最佳茶艺小姐大奖赛,共有21队78人参加,评出金奖1名、银奖2名、最佳茶艺小姐1名。安溪茶艺队获得茶艺表演金奖,陈曲艳获最佳茶艺小姐称号。经贸投资洽谈、茶叶订货会,签订投资项目42个,协议投资总额18.9亿元人民币,协议利用外资12492万美元;签订茶叶订货项目65个,合同金额2.55亿元人民币。
  三、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
  第一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 2002年12月18日—20日,由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泉州市政府联合主办,安溪县政府承办的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在安溪中国茶都隆重召开。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协调小组秘书长常凯松、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主任孙阳、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师佩雷斯、欧洲茶叶委员会秘书长芭芭拉等国际机构官员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等中央、省、市领导及日本、英国、法国、伊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叶贸易人士共5000多人出席会议。12月18日举行安溪“四大名茶”茶王邀请赛决赛,感德镇槐植村杨松伟、长坑乡长坑村黄素华、西坪镇后格村林秋金、大坪乡大坪村高跃辉分别获得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金奖。之后,举行盛大的广场文艺表演,著名歌星毛阿敏等应邀参加演出。12月19日下午,海内外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围绕“世界茶叶产销”“国际茶产业的合作与交流”“谋求中国乌龙茶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等课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其间,举办全国茶叶商品交易会、中华茶文化展示、国际茶艺(茶道)表演交流暨世界名茶品尝及投资贸易洽谈,共签订投资项目40个,协议投资总额8.45亿元人民币,协议利用外资6605万美元;签订茶叶订货项目65个,合同金额3亿元。
  第二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 2003年12月17日—20日,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泉州市政府联合主办,安溪县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在安溪中国茶都隆重召开。开幕式上,举行安溪“四大名茶”茶王决赛,祥华乡祥东村吴水龙、虎邱镇罗岩村詹鸿儒、西坪镇柏叶村林友德、大坪乡萍州村张木林分别获得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金奖。之后,举行中国十佳茶艺之星颁奖仪式;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也前来助兴。18日晚上,举行中华茶产品展示展销、中华茶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茶都茶文化博览、千店寻韵、游湖品茗等活动,让海内外嘉宾领略铁观音原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琳琅满目的茶文化风采。其间,举行经贸投资洽谈、茶叶订货暨签约仪式,共签订投资项目50个,协议投资总额8.9亿元人民币,协议利用外资7080万美元;签订茶叶订货项目72个,合同金额3.8亿元。
  四、中华茶文化·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高峰论坛
  见本志《专记》第三篇。
  五、海峡两岸茶业论坛
  2007年11月18日,由福建省政府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泉州市召开,本届茶博会茶业论坛在安溪县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所研究员韩驰教授,欧洲食品联盟主任芭芭拉女士,天福茶博院院长、天福茶学院阮逸明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杨江帆教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年艳,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华茶人联谊会高级顾问、华南农业大学丁俊之教授和台湾茶业界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生态、健康、和谐”主题,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无公害茶园,推广有机茶,提高茶叶质量,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茶产业发展,弘扬中华茶文化,加强两岸茶文化、茶产业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收到较好效果。
  第三节 安溪铁观音神州行
  见本志《专记》第二篇。
  第八章 茶文化
  安溪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素有“龙凤名区”之美称。1991年后,在这片民俗风情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飘香土地上,孕育出许多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如享誉四海的安溪茶艺、茶歌茶舞、茶诗茶联、茶戏剧茶影视、茶书刊茶摄影等,对推动安溪茶产业发展起到较大的作用。
  第一节 安溪茶艺
  1994年,为把名茶品尝活动同安溪传统的乌龙茶茶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溪县组织茶业界、文艺界人士,对传统的品茗艺术进行挖掘和整理,创编一整套具有安溪茶乡独特风格、融传统茶道与现代风韵于一体的安溪茶艺,分为16个流程:神入茶境,展示茶具,烹煮泉水,沐霖杯,观音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瓯里酝香,三龙护鼎,行云流水,观音出海,点水流香,敬奉香茗,鉴赏汤色,细闻幽香,品啜甘霖。并组建安溪茶艺表演队,于是年10月在安溪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上首次献演。
  1995年,安溪茶业界、文艺界的有识之士对安溪民间乌龙茶冲泡技艺进行细心的总结,创编一套简单易学、高雅实用的乌龙茶沖泡技艺,分为8个流程,即烫杯——白鹤沐浴;落茶——乌龙入宫:冲茶——高山流水;刮沫——春风拂面;斟茶——关公巡城;点茶——韩信点兵;看茶——赏色嗅香;品茶——品啜甘露。
  1994—1995年,安溪职业中专学校、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大坪乡、西坪镇、厦门天第企业等也先后组建了茶艺表演队;沼涛实小率先成立独具特色“茶都小博士”少儿茶艺队。至1996年,全县共有茶艺表演队28支,其中,少儿茶艺表演队12支,先后参加省内外一些茶事活动,成为茶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96年,安溪茶艺重新组编,经提炼加工后,更加完美,演出后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府原省长胡平观看后,欣然题词:“探索千年茶文化,寻觅观音古神韵。”是年11月,在广州茶事活动中,有一位资深的茶叶界人士感慨万千、激动地对记者说:“从来没看过如此精彩的茶艺表演。”1997年,《解放日报》主编丁锡满在观看安溪茶艺表演后,认为在他所看到的国内外茶艺表演中,数安溪茶艺表演最到位、最流畅,有感而发地写下“嫩柳池塘初拂水”的佳句。1999年5月,文化部“中华茶文化”摄制组到安溪专题拍摄茶艺表演,并在世界150多个国家的中国大使馆进行播放。沼涛实小“茶都小博士”少儿茶艺队获“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优质课题一等奖”。
  2001年9月,安溪茶艺表演队出访日本演出。2002年5月,出访韩国演出;11月,参加“香港福建节”活动,备受与会领导、嘉宾的赞誉。2003年11月,出访科威特演出。2004年6月,安溪茶艺表演作为法国“中国文化年”活动的组成部分,在法国皮卡迪博览会上献演,引起参会各国人士的极大兴趣,法国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及《皮卡迪邮报》作了专题报道。
  2005年9月,安溪茶艺表演队升格为安溪县茶文化艺术团。2006年2月,出访比利时演出。至2007年,安溪县茶文化艺术团创建15年。15年间,该团应邀到厦门、福州、广州、上海、北京、大连、哈尔滨等国内城市和日本、韩国、科威特、埃及、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表演茶艺、茶歌和茶舞,共1200多场次。
  第二节 茶歌茶舞
  一、茶歌
  1991年后,县文化部门挖掘整理流传于茶乡的安溪茶歌上百首。这些茶歌从不同层面描述安溪人种茶、制茶、泡茶、品茶等茶事活动,讴歌社会主义新茶乡、新面貌、新生活。语言通俗,曲调优美,风格独特,很受茶农欢迎。
  种茶致富千万家
  (闽南方言)
  安溪名茶铁观音,名扬四海喜人心; 自从承包到如今,茶乡巨变面貌新;
  能工巧制成佳品,畅销海外值千金。富民政策人相信,人人称赞党英明。
  荒山遍地是黄金,茶农造起茶果林; 口唱山歌手采茶,茶叶丰收是咱的;
  茶果林中花似锦,仙女见了也动心。大家辛苦多流汗,种茶致富千万家。
  1992年《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第三期,刊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安溪籍黄淑子创作的《梦牵情绕铁观音》一歌,歌词深情地写出童心、母爱和对故乡的茶、故乡的亲人的梦牵情绕,十分感人。
  梦牵情绕铁观音
  噢!⋯⋯在故乡深深的雨巷里,
  妈妈的杯中有一缕清芬,
  泡着我儿时的月亮,
  泡着我一颗童心。
  噢!⋯⋯在故乡青青的榕树下,
   妈妈的杯中有一缕香魂,
   缠着她经霜的白发,
  飘着她暖人的乡音。
  我从小爱喝乌龙茶,
  梦牵情绕铁观音!
  不管我走到天涯海角,
  记忆里总流动着安溪那片绿云⋯⋯
  我从小爱喝乌龙茶,
  梦牵情绕铁观音!
  不管我走到天涯海角,
   记忆里总流动着闽南那片浓情⋯⋯
  2002年,由著名词作家阎肃作词、孟庆云作曲、著名歌手毛阿敏演唱的《铁观音》,歌词真切,曲调优美,广为传唱。
  铁观音
  一缕醇香捧与君,甜了友谊醉了心。
  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
  安溪乌龙铁观音,千年茶都育芳魂。
  倾倒天下闻香客,纯雅礼和结知音。
  结知音,伴着关公巡城,陪着韩信点兵,滴滴送温馨。
  送温馨,伴着清风香露,陪着明月瑶琴,杯杯都是情。
  二、茶舞
  1991年后,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广大观众的需求,安溪县文艺工作者创作大量喜闻乐见、富有茶乡特色的茶舞蹈。比较突出的有《乌龙茶的传说》《采茶扑蝶》《品茶王》等,其中,不少茶舞多次参加全国和福建省大型文艺活动演出,多次参加泉州市大型广场文艺表演和踩街活动,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
  第三节 茶文献选录
  一、学术著作选
  《安溪茶叶大观》 见本志卷二十七《文化》第三章《地方志、档案》第一节。
  《铁观音》 李启厚编著。分两种版本,线装(精装)本,2004年8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大16开本,6万字,130幅图片,彩色印刷,装帧独特、美观;平装本,2005年5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大32开本,6万字,图文并茂。该书系统介绍安溪铁观音起源、工艺、品质、茶艺、茶俗、功能、茶杰等,是人们了解安溪铁观音的历史、精湛的工艺、高雅的品茶艺术的著述,为安溪铁观音首部专著。
  《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见本志卷二十七《文化》第三章《地方志、档案》第一节。
  《中国安溪茶叶宝典》 林永传主编。2006年10月,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大16开本,25万字,插图450幅,图文并茂。该书内容涵盖安溪铁观音的栽培、采摘、初制、精制、拼配、审评、泡饮及安溪茶史、铁观音国家标准、安溪茶文化等,并收录安溪县内国家一级评茶师、历届铁观音茶王等情况,是一部介绍安溪乌龙茶铁观音知识的科普读物。
  《茶艺师》(中级) 张木树主编。2007年12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16开本,17万字。分为三篇,第一篇是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与复习注意事项;第二篇是理论知识考试复习指导;第三篇是操作技能考核复习指导。该书是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人员考前复习资料,也可作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辅导教材。
  二、文艺作品选
  (一)小说、报告文学
  《铁观音》(小说) 夏炜著。2005年5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发行,16开本,70万字。该书分为36章,详细地描述安溪铁观音等中国名茶和安溪茶道、茶艺及闽南独有的南音清曲、装阁、尾牙与斗茶等风土人情。故事生动,语言活泼,结构宏大,气势磅礴,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为一体,令人爱不释手。
  《铁观音的王国》(报告文学散文)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作家协会编。2007年8月,由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大16开本,15万字。该书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作为福建省茶叶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安溪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同时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挖掘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书中收录诸多作家作品,构思巧妙,文笔生动,极富情趣,有助于读者了解安溪茶乡的发展历程、感受安溪茶文化的无限魅力。
  (二)戏曲 影视
  戏曲 1991—2007年,安溪以茶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异彩纷呈,热情讴歌安溪铁观音茶乡。以茶乡的神话传说和茶农的劳动生活为题材的茶戏剧主要有《茶乡曲》《茶花情》等;曲艺主要有《斗茶》《茶乡情韵》《凤凰山出观音》等。
  影视 1991—2002年,全县先后制作茶影视有《乌龙茶的传说》《茶韵》《乌龙茶香飘钓鱼台》《安溪斗茶》《安溪“寻茶”》《中国茶都巡礼》等十多部茶文化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天涯共此时”等栏目和省、市电视台播出。2002年9月1日,由县人民政府投资拍摄,郭宝昌总导演,范冰冰、李解主演的20集古装电视连续剧《婀娜公主》,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江苏无锡影视基地开机拍摄。2003年11月,《婀娜公主》首播,引起全国茶业界、影视界的注目。
  2007年3月18日,根据厦门作家夏炜长篇小说《铁观音》改编的30集古装电视连续剧《铁观音传奇》在浙江横店影视城开机。5月15日,剧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发布会;5月18日,剧组前来安溪拍摄;6月3日全剧杀青;7月底至8月初完成后期制作。10月—11月在一些电视台播出。该剧作为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电视剧,全面展示安溪铁观音产生、发展到兴盛的过程。是年6月8日,由县委、县政府策划并协拍的100集情景电视剧《铁爷茶馆》在北京开机。《铁爷茶馆》由郭宝昌任总导演和剧本统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话剧院和总政话剧团等著名演员担纲剧中主要角色,陈宝国、斯琴高娃、江姗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客串剧中角色。该剧以“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兴茶新理念为宗旨,采用情景喜剧的形式,以铁爷茶馆经营安溪铁观音的事业发展为主线,表达铁观音“忠诚、纯真、高雅、和谐”的内在气质,传播铁观音“和、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三)诗词选
  1991年后,不少文人雅士在品饮铁观音神韵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赞美安溪名茶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
  满庭芳·咏铁观音
  郑梦集
  绿叶争荣,嫩芽竞秀,摇曳含笑相迎。园中茶妹,语浪伴歌声。誉列茗中之冠,昔日已,中外驰名。今犹是,香飘四海,谁不为倾情。
  刀丛挥舞处,连根斩却,回首堪惊。万民偷洒泪,心绪难平。最喜天晴雨过,驱迷雾,本正源清。期致富,黄金遍地,只待巧经营。
  七律·观音韵满国宾馆
  1999年6月12日参加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茶王赛有感
  苏宇霖
  夏满西山处处香,芳菲苑里赛茶忙。
  茶王百克成天价,极品一斟韵味长。
  龙凤名区多盛事,玉潭胜地少自然。
  自古观音灵显处,五洲无地不辉煌。
  沁园春·铁观音
  梁贤文
  固本安溪,难徙他乡,惠泽时间。谓乌龙茗圣,神州国饮;红芽脉俏,逸品仙颜。宿露餐风,凝香纳韵,壑谷高山秉自然。钟灵秀,蔚朝霞暮霭,俯地参天!
  星辰日月岩泉,共孕育芳魂历九番。合天时地利,人和技巧;琼浆玉露,水滑汤圆。淡淡天真,悠悠圣妙,引万千茶客结缘。王魏说,道天人造化,一饮成禅!
  (四)楹联选
  1991年后,安溪茶乡茶与楹联结缘、与历史攀亲,贴茶联成为安溪茶店、茶庄的一种时尚,其中,不乏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古朴典雅之佳作,给人带来联想,倍增品茗情趣。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推出一个崭新的形式——由中国楹联学会创作的代表各省、市特色的“春联串春晚节目”,其中,代表福建、台湾两省的春联是“品铁观音,香飘两岸;拜妈祖庙,情系一家。”特撷录20副茶联于下。
  1.清泉尚流远;溪景品茶香。(台湾·苏参)
  2.莺歌唱罢山歌起;茶味香时诗味连。(安溪·王翘松)
  3.莺鸣芳苑无双韵;燕剪春茶第一香。(安溪·王翘松)
  4.似诗似画安溪县;如露如泉铁观音。(湖北·余良瑛)
  5.人游仙苑防茶醉;水出清溪带酒香。(贵州·成渤)
  6.汉史唐诗书满成云洞;陶瓯瓷壶茶香打石坑。(重庆·胡寅)
  7.梦境成真,数载亲情金不换;蓬莱话旧,一杯浓意铁观音。(北京·常江)
  8.水汲安溪,香色长凝云雾质;经传陆羽,风流独揽铁观音。(晋江·王西康)
  9.千年孔圣庙,名闻遐迩冠八闽;一泡铁观音,香醉海天誉五洲。(福建·吴建华)
  10.安溪八大景胜景怡人,三龙抱鼎香天下;蓝田九节灯华灯焕彩,四海侨亲爱故乡。(湖北·陈孝雅)
  11.安邑从来多俊彦,有詹开先重教、李相国政绩、张读首登金榜、启元名列前茅,勋名显赫传千古;溪山自古产好茶,看铁观音过海、水仙种漂洋、黄旦美称佳茗、本山誉驰东南,韵味清香著迩遐。(晋江·苏天嘉)
  12.敬业三樽清水酒;思亲一品铁观音。(福建·高秋霖)
  13.清风陶醉归来客;溪茶温暖故人心。(台湾·高人达)
  14.观音茶韵远飘海外;游子乡情长系心中。(安溪·朱福成)
  15.品铁观音健康长寿;饮黄金桂快乐延年。(福建·王永建)
  16.茶王百克成天价;极品一瓯满座香。(安溪·苏宇霖)
  17.乌龙出海,观音坐镇,众贾度慈航,士女骈阗多气派;韩信点兵,关羽巡城,群儒排笔阵,茶文并举更风流。(安溪·易金切)
  18.凤举京华,誉饮国家金质奖;山流名韵,香飘世界铁观音。(安溪·陈振珠)
  19.品铁观音,香飘两岸;拜妈祖庙,情系一家。(北京·叶子彤)
  20.客至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佚名)
  (五)书法选
  《中国古今茶诗联书法作品集》 唐建华、陈水潮主编,2007年12月,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集收录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邀请全国著名书法家和福建省知名书法家精心创作的近百幅中国古今茶诗联书法作品。
  (六)摄影集
  《中华茶韵》 中国茶叶流通学会、安溪县人民政府、人民日报摄影部编著,2000年12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集收录“铁观音杯”《中华茶韵》摄影大赛的部分作品。全书分为茶园礼赞、茶人雅集、茶器缤纷、茶艺茗礼、茶楼茗室、茶事茗情、茶韵流长、茶业今日8个部分,巧妙地将摄影与茶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摄影突出茶文化,用茶文化体现摄影,以精美的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展示广博有形的动态茶文化。
  1991—2007年,安溪先后结集出版《安溪茶业》《安溪千日潮》《铁观音香飘钓鱼台》《中国茶都——安溪》等10多部茶摄影画册。
  三、论文集
  《安溪茶业论文选集》 陈水潮主编,2004年6月出版,大32开本,30多万字,入选茶叶论文68篇。全书分为发展战略、安溪茶史、茶与文化、茶叶生产、加工审评、安台茶业、茶叶贸易、茶与健康8个部分,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论述安溪科技兴茶的发展历程与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安溪铁观音与和谐健康》 陈水潮主编,2006年11月,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发行,大16开本,33万字,分为6篇。该集围绕中华茶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华茶文化的和谐社会功能、“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内涵、安溪铁观音的保健养生功效等,从科学、社会和人文的角度作深入探讨。论述精辟,观点新颖,充分展现安溪铁观音旺盛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
  《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论文集》 苏少民主编,2007年11月18日出版,大16开本,70万字。该集汇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等专家学者在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发表和交流的论文。
  附:名人题词
  2000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视察安溪,题词:“乌龙茶香飘四海,铁观音名扬五洲。”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为中国茶都(安溪)题词:“茶都。”11月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为安溪茶业题词:“弘扬中华茶文化,振兴民族茶产业。”
  2000年12月18日,广东省政府原省长梁灵光题词:“观音神韵”;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题词:“弘扬茶文化”;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题词:“以茶会友,发展旅游,安居乐业,溪水长流”;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题词:“名茶之都”;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创会主席唐裕题词:“安溪茶艺,中华一绝”。
  2004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视察安溪时题词:“乌龙铁观音,茶香飘四海。”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视察安溪,题词:“龙茶冠天下。”
  第九章 机构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991年1月,安溪县茶业委员会成立(简称县茶业委),内设人秘股、经营管理股、质量管理股、财计股,编制10人。主要职能是对全县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质量、科研等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下属单位有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县茶叶公司、安溪茶厂、县茶叶科学研究所、县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和乌龙茶史陈列馆。1996年6月,撤销县茶业委,成立安溪县茶果局。
  1999年1月26日,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成立(简称茶管委),为县委、县政府管理全县茶业工作的协调机构,成员由县茶果局、茶业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经贸局、供销联社和茶叶主产乡(镇)等领导组成,茶管委办公室与县茶业总公司合署办公。至2007年,该机构没变。
  第二节 事业机构
  1997年1月3日,安溪县茶业总公司成立,内设办公室、企业管理科、市场信息科、基地管理科,编制15人,实有干部、职工8人,为县政府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管理全县茶叶收购、加工、销售、质量,包括“安溪铁观音”“安溪黄金桂”证明商标的宣传、管理、保护和审批。下属单位有县茶叶公司(县茶叶进出口支公司)、安溪县茶叶经营部。至2007年,该机构、人员没变。
  第三节 企业机构
  1991年1月,安溪县茶叶公司和安溪县茶叶进出口支公司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内设人秘科、业务科、审检科、财计科,编制25人,实有干部、职工25人,为县政府下属科级单位。主要职能是管理全县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制定全省乌龙茶收购标准样。1993年9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时,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县茶叶公司参照国家机关工资制度改革。
  1996年6月,安溪县茶果局成立,县茶叶公司管理职能被县茶果局所取代,成为经济实体(企业),隶属县茶果局,内设人秘股、业务股、审检股、财务股,编制25人,实有干部、职工15人。1997年1月,隶属县茶业总公司。自2001年起,经县人事局批准,县茶叶公司(县茶叶进出口支公司)工资制度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1996年12月30日前在编人员参照国家机关工资制度执行;1997年1月1日后在编人员实行企业工资制度。至2007年,该机构、人员没变。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