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38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食作物
分类号: S51
页数: 3
页码: 498-5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安溪县农业的作物种植的粮食作物的水稻、甘薯、马铃薯、大豆、杂粮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安溪县 作物种植 粮食作物

内容

一、水稻
  (一)早稻
  水稻是安溪主要粮食作物,而早稻在水稻中种植面积最大。1991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15776公顷,总产量67600吨,公顷产4290公斤。1992年始,开展各项试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各项新的配套科学技术,如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及配方施肥的普及等,早稻总产量、公顷产逐年上升。1998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16200.2公顷,总产量87189吨,公顷产5385公斤。2000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16249.80公顷,总产量88023吨,公顷产5415公斤,面积、产量、公顷产均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2001年,全县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早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2005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16138.47公顷,总产量87781吨,公顷产有所增加。2007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14263.93公顷,比1991年减少1512.07公顷,总产量、公顷产也有所下降。
  (二)晚稻
  1991年,全县晚稻种植面积11155.20公顷,总产量38741吨,公顷产3480公斤。因杂交品系不断更新普及,用肥更趋科学,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促进晚稻增产增收。1992年,全县晚稻种植面积11481.60公顷,总产量41436吨,公顷产3630公斤。1996年,全县晚稻总产量42742吨,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2000年,全县经济作物面积扩大,晚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5年,全县晚稻种植面积10123.13公顷,比最高年份的1992年减少1358.47公顷,而公顷产达4155公斤,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2007年,全县晚稻种植面积降至9792.73公顷,总产量39623吨,公顷产4050公斤。
  (三)中稻
  1991年,全县中稻种植面积5551.93公顷,总产量22369.7吨,公顷产4035公斤。1993年,全县中稻种植面积5895.8公顷,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1994年起,全县中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500公顷—5600公顷之间。由于中稻成功普及杂交稻,并不断更新组合,带动一系列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中稻总产量、公顷产又逐年缓慢上升。1999年,全县中稻总产量28326吨,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公顷产5130公斤。到2001年,部分边远田、山垅田、高山梯田改种茶树,中稻面积有所减少。2005年,全县中稻种植面积5405.67公顷,总产量27920吨,公顷产2580公斤。2007年,全县中稻种植面积5334.33公顷,总产量27314吨,公顷产5115公斤。
  (四)再生稻
  1991—2003年,安溪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中稻区或单双混作区示范推广再生稻,力争提高中稻区粮食产量。1992年,全县示范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326.67公顷,总产量686吨,公顷产2100公斤。1993年1月,县农技站“再生稻推广项目”获县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龙涓乡安美村陈天文等农户种植0.57公顷再生稻,获公顷产4908公斤。2000年后,因受自然条件制约,在种植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再生稻成功率不高,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至2003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仅146.67公顷。此后,由于再生稻种植面积较少,产量纳入中稻统计。
  二、甘薯
  安溪甘薯种植仅次于水稻。甘薯分为早薯和晚薯,早薯面积较少,纳入晚薯统计。1991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8924.67公顷,总产量29368.6吨,公顷产3285公斤(折谷,下同)。1994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7814公顷,为1991年后最少年份。随着甘薯良种和改土增肥栽培技术的推广,全县甘薯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单产稳定增长。1998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7913.13公顷,总产量29833吨,公顷产3765公斤。2006年,全县甘薯总产量32056吨,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2007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7824.33公顷,总产量31921吨,公顷产4080吨。
  三、马铃薯
  1991—2007年,全县年均马铃薯种植面积3766.67公顷,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8.4%;年均总产量0.93万吨,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9%。其中,200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4456公顷,总产量11188吨,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
  四、大小麦
  1991年,全县大小麦种植面积1359.07公顷,总产量2728.6吨,公顷产2010公斤。由于气候、病害等原因,全县大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5年,全县大小麦种植面积降到440.93公顷,2000年只有57公顷,2006年仅40公顷,产量50吨。2007年,全县大小麦种植面积产量没纳入统计。
  五、大豆
  1991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503.87公顷,总产量447吨,公顷产945公斤。因作物种植结构调整,1993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降至366.53公顷,为1991年后最低年份,公顷产1065公斤,略有增加。此后,全县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400公顷—470公顷之间。2007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442.67公顷,总产量752吨,公顷产1695公斤,与2006年持平,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
  六、杂粮
  安溪杂粮种类较多,有芋头、玉米、蕉芋等,种植范围较广,大多为零星种植,年际间变化较大。1991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243.93公顷,总产量318.2吨,公顷产1305公斤(折谷,下同)。1993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155.67公顷,为1991年后最少年份。2000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439.67公顷,总产量578吨,为1991年后最高年份。2007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253.33公顷,总产量457吨,公顷产1800公斤。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