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园林广场绿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32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园林广场绿化
分类号: TU986
页数: 5
页码: 433-437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1-2007年安溪县,园林、广场、绿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安溪县 城乡建设 绿化

内容

一、园林
  (一)公园
  凤山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凤冠山南麓,1991年始建。1999—2000年,建设景区内3.5公里主干道。2002年2月,该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2003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3月,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由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规划面积179.7公顷,其中,茶叶大观园12公顷,宗教朝圣区1.3公顷,健身游览区166.4公顷。2004年续建,公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东岳寺、城隍庙、茶叶大观园、廖长官纪念馆、詹敦仁纪念馆、沼涛图书馆、大弥勒佛塑像、亭廊(涵虚阁、明德楼等)、旅游步道、路灯夜景和园林绿化工程等。至2006年底竣工,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
  江滨公园 又称河滨休闲长廊,位于大龙湖畔。1999年8月始建,占地面积17公顷,绿地面积12.9公顷,总投资10241万元,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运动为一体。2004年11月竣工。公园内种植1300多株榕树及多种花草,配置园林小路、公厕、亭子、石桌、石椅、铁制座椅、娱乐健身设施,在沿溪石护栏上镌刻古今诗文7000多首(则),形成10多公里长的“十里诗廊”。雁塔周围开辟为游艇码头、旱冰场和交谊舞运动广场等。
  龙津公园 位于安溪文庙南侧。2000年10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近2.2公顷。工程分三期,一期工程至2002年12月竣工。拆除安溪宾馆西楼及周边部分建筑物3000多平方米,平整土地,种植26株大榕树。二期工程于2004年10月启动,2006年10月竣工。拆迁县文化馆、县青少宫、游泳池、国税大楼、人大与政协大楼以及周边建筑物7000多平方米,拓展公园的规模。三期工程拟结合文庙东片区改造,规划建设广场、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
  茶叶公园 位于县城东郊的参内乡圆潭村,原为县茶叶科学研究所。2000年10月,启动工程建设,规划面积42.27公顷,建有茶树品种园、茗山茶亭、三和茶壶,其中,茶树品种园占地6公顷,有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等64种名茶;还有一座小型水库,可供人们划艇或垂钓,总投资500多万元。集生态旅游、文化古迹、休闲娱乐、茶园观光为一体。
  茶都公园 又称风云园,位于中国(安溪)茶都东侧。2002年8月动工建设,2003年12月竣工,占地面积3.5公顷。与城东水闸桥、大龙湖、中国茶都景观相映成趣。
  金钱山公园 位于城区河滨南路南侧,以山得名。2003年4月动工建设,占地面积2.5公顷。建有清心阁、省心亭、停车场、绿化工程及夜景工程等,累计投资400多万元。
  阆苑岩森林公园 位于城厢镇同美村和芹内村境内,海拔755.2米。山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阆苑岩寺。2002年,开辟通往岩寺的盘山混凝土公路。2003年12月,被定为县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392公顷,以山、水特色景观为依托,集生态旅游、宗教朝圣、健身休闲、游览观光、茶文化观赏为一体。2005年11月,列入省级森林公园建设。
  龙门森林公园 位于龙门镇与同安区交界处。2006年12月25日始建,占地面积1599公顷。
  过溪河滨公园 位于城区铭选大桥至污水处理厂外侧。2006年始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8公顷。
  曾坑口迎宾公园 位于省道308线曾坑水电站南侧。2007年,建设迎宾小广场、水泥路,并进行绿化和安装路灯,占地面积1.2公顷。
  (二)亭榭
  省心亭 坐落于金钱山公园。2002年12月开工建设,2003年3月竣工。取唐朝诗人白居易五言诗《观割麦》之意而命名。
  静心阁 坐落于凤城河滨北路与凤声路交接处,大龙湖畔。2003年11月开工建设,2004年3月竣工。圆形六柱重檐歇山式,亭柱镌“静观天下事,心有浩然气”等对联。
  清心阁 坐落于金钱山公园山顶。2004年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单体3层,高18.72米,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代替传统的木梁柱结构,仿明清时代的风格,阁檐上有许多精美木雕。
  涵虚阁 坐落于凤山森林公园内。2004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4月竣工。建筑面积264平方米,高13.16米,单体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明德楼 坐落于涵虚阁北侧。2006年1月开工建设,2008年竣工。高5层27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周边设有停车场、台阶、小广场、溪石景观等。
  思源亭 坐落于凤山公园革命烈士陵园西侧。1989年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6—1990年,省、市政府先后派出扶贫工作队、讲师团数百人到安溪扶贫,县脱贫致富办公室兴建此亭以纪念。
  晦翁亭 坐落于东岳寺后。1989年,为纪念朱熹而建,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亭内设有供游人休憩的石桌、石椅。慈缘亭坐落于东岳寺后。1993年,由旅居新加坡侨亲陈美英女士捐建。仿古二排楼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底层作接待室,2层为重檐穿斗式六角亭。
  石岩亭 坐落于尚卿乡翰苑村观音潭畔。该亭为纪念旅居新加坡侨亲李石岩所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6年后,李石岩卖掉别墅,倾其家财,数度返乡捐资兴建翰苑、灶美、安溪十四中学的教学楼、教师宿舍及尚卿乡水泥路、侨联大厦等公益事业。2000年3月,尚卿乡政府在其故乡兴建此亭。
  此外,洪恩岩、清风洞等风景区建有凤观亭、丰隆亭、观瀑亭、联春亭、清风亭、洞天亭等。
  (三)碑林
  清水岩碑林 清水岩寺周围有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碑刻20多处,字体有篆、隶、楷、行书等,尤以岩图碑最为珍贵。国家AA级旅游区石碑位于景区入口处,是据国家旅游局所授之牌样式所勒。
  凤山碑林 1995年,县政府决定在凤山公园廖长官纪念馆建设安溪凤山碑林。采用石刻,石碑规格为160×80厘米。作品选择当代名人、名家的手笔。2000年10月,碑林落成,共有143块,分为凤山碑林和廖长官颂碑两部分,依次排列在廖长官纪念馆前后。
  十里诗廊 位于城西大桥至中国茶都河段两岸。1991年,随着美寮、龙湖小区的开发,开始在城区晋江西溪修筑防洪堤,2001年12月竣工。2002年10月,又开始在16.4公里的防洪堤中建设护栏,其中10.3公里的花岗岩护栏中,镌刻7000多首(则)先秦至清代的律诗、绝句、《论语》和部分毛泽东诗词;茶都公园溪边护栏镌刻600余首历代茶诗。
  二、广场
  文化广场 位于县政府大院之后,俗称“后操场”(1930年,民军陈佩玉盘踞安溪始建),既作文艺体育场地,也作为广场使用。1995年,整修为花园式操场,后又撤除花草,西侧为华侨酒店寄车场。2008年8月进行改造,铺设石板材,在艾美商场外墙设置公共电子大屏幕,重建篮球场、门球场,设有文化宣传栏和舞台等设施,广场周边种植树木,并设置石桌、石椅,供人休憩。许多大型集会和文艺活动常在此举行。清晨与夜间,则成为市民健身和儿童溜冰的场所。县文化部门把改造后的“后操场”称为文化广场。
  茶都广场 2000年,在茶都门口开辟茶都广场,面积1.2万平方米。广场地板铺设石板材,周边种植树木花草。2005年,又在广场兴建茶都标志物——福源壶,壶高8.18米,宽14.16米,由400块花岗岩组成,重约800吨,周围设5个由单块花岗岩雕成的茶杯,每个茶杯重2吨,茶杯上镌刻宋代诗人、茶人、名人诗句。广场两侧树立8根花岗岩雕琢的茶文化石柱,柱上分别镌刻乌龙茶采制10道工序图。
  雁塔广场 2000年,在雁塔周围兴建休闲广场,内设喷水池,面积2000平方米,临溪修筑护栏,地板铺设石板材,栽种垂柳。2007年,配置夜景灯光。
  铁观音文化园广场 2005年,魏荫名茶有限公司在城东工业区兴建,占地面积1.8公顷,设有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广场塑有重5吨纯铁铸的观音像,并将铁观音发源地之一的西坪镇松岩村打石坑景观进行浓缩微雕,形象再现铁观音发源传说故事。
  三、绿化
  道路绿化 1993年前,每年都开展道路绿化,由于被严重砍伐,加上道路改造、拓宽,除龙门、官桥等尚有部分行道树外,城区道路及公路的行道树所剩无几。1994—1998年,随着省道和县道的拓宽改造,城区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加快。1999年,完成新安路、虎崎墓至龙津大桥、清溪大桥至童仔寨等主干道11.5公里的绿化。在虎崎墓兴建双龙草雕造型绿地,童仔寨环岛双凤草雕造型绿地,城西大桥龙凤草雕造型绿地。2000年,完成城区主干道6.9公里绿化和4.8平方公里公共绿地绿化。2005年,新开辟的永安路作为绿化样板进行重点建设。河滨北路的绿化带保留原有植物,两侧人行道绿化带草皮改种地被花,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河滨南路增加绿化面积;蓝溪路在原有绿化基础上进行植物景观造型,提高绿化档次。2007年底,城区26条道路总长53.3公里全部绿化,绿化率95%,其中,园林景观道路6条,林荫路10条,道路绿化基本形成。
  沿溪街头绿化 1991—1998年,开展河滨北路、河滨南路两侧、蓝溪两岸防护林绿地建设。1999—2000年,开展虎崎墓和环岛、童子寨、中医院门口至妇幼院等街头绿地建设。2001—2006年,开展河滨北路与河滨南路的江滨绿地和圆潭半岛防护绿地建设。2007年,先后对龙凤都城溪滨、安发花园小区溪滨、旧城区码头溪滨进行绿地建设。
  新区绿化 1991年,城区开展居住区绿化达标工作。新加坡花园、龙湖小区、先声小区、东岳小区、中山花园5个居民生活区建成园林式居住小区,各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落实绿化养护责任。同时,提高工业小区的绿化美化程度。对吾都工业小区、同美工业小区、美法工业小区、圆潭小区、火车站工业园区、德苑工贸园区等,进行高标准绿化规划建设。2007年,亿龙城市花园小区被省建设厅命名为“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
  庭院绿化 2002年,县政府大院、县武装部大院、武警中队大院、城厢镇政府大院、铭选医院、安溪一中、铭选中学、沼涛中学、沼涛小学、电力公司、交警大队、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加快庭院的绿化美化建设,提高绿化达标率。2006年,安溪一中、铭选中学、华侨职校、陈利职校、铭选医院5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花园式单位”。2007年,恒兴中学、沼涛中学、凤城中学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式单位”。
  公园绿化 2002年,加大凤山公园、茶叶公园、金钱山公园、龙津公园的资金投入,对环山公路进行坡面绿化,两侧栽植小叶榕、鱼尾葵等。凤山公园裸露山体种植三角梅、爬山虎、草皮。茶叶公园裸露山体种植杨梅。河滨公园种植榕树和花草。2007年,县城城区公共绿地面积83.3公顷。
  四、古树名木保护
  1997年,县政府先后颁发《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和实施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的通知》《安溪县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规定》。1999年4月,在城区内百年以上的古树、稀有名贵树种,具有历史价值以及种植年限30年以上,胸径(离地面高1米处)30厘米以上的大树均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建档予以重点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损坏和砍伐。2006年,县政府颁发《关于对第二批164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的通知》,对古树名木进行建档,并实行挂牌保护。对坐落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公共地段、风景区内的古树名木责令由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养护;对散生在单位或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或私人负责管理养护。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