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县城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32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县城建设
分类号: F293.33
页数: 16
页码: 422-437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1年,安溪县城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各项设施不断配套。至2007年,城区面积从1991年1.38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道路91条,总长度122.6公里;桥梁14座,其中,改扩建2座;兴建、扩建公园11座和园林绿化、人工湖建设,使县城呈现城在山中、山在水中的特色。
关键词: 安溪县 城乡建设 县城建设

内容

1991年,安溪县城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各项设施不断配套。至2007年,城区面积从1991年1.38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道路91条,总长度122.6公里;桥梁14座,其中,改扩建2座;兴建、扩建公园11座和园林绿化、人工湖建设,使县城呈现城在山中、山在水中的特色。是年,安溪县城获“省级园林县城”称号。
  第一节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一、旧城改造
  东岳片区 位于凤冠山南麓、东岳寺南侧。2000年2月,实施一期改造项目(凤仪园)。建设商住楼10幢,住宅181套,店铺159间。2002年10月竣工并交付使用。2004年5月,实施二期改造项目。建设凤城派出所办公大楼。2006年5月竣工并交付使用。2期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16387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17876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23005平方米。
  党校片区 位于城区八三一路北侧,为原县委党校的所在地(含周边地区)。2001年7月,实施一期改造项目(三远商城)。2002年8月,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这是安溪县第一宗以招标、挂牌、拍卖方式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项目。建设用地面积20100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20118平方米,地上新建筑面积73365平方米,地下新建筑面积2978平方米,有商住楼6幢,住宅513套,店铺117间。2007年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2004年12月,实施二期改造项目(龙腾大厦),建设用地面积2480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17673平方米,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2018平方米,由2幢高18层的住宅楼和裙楼组成,有住宅162套。2007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凤麓片区 位于凤冠山南麓。2003年1月,实施改造,安溪县实验小学迁建于此。建设用地面积23858.3平方米,建筑面积18126平方米。设置地下公共停车场,建筑面积4147平方米。2007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文庙片区 位于安溪文庙的北侧。2003年4月,实施一期改造项目(鸿业华苑),为步行商业街,建设用地面积4827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6644平方米,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2803平方米。2006年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中百片区 位于城区石狮口,原县百货公司。2003年7月,实施改造,建设用地面积2480平方米,地上建筑物高18层(其中1层—4层为商用曼哈顿购物广场,5层以上为住宅),建筑面积1767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18平方米。2006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工会片区 位于县运动场北侧,为县总工会的所在地(含周边地区)。2004年4月,实施改造,建设用地面积9378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57143平方米,有A、B、C、D4幢商住楼,其中,A幢高28层,B幢高22层,C幢、D幢高均为9层;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3451平方米。2007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大同路西片区 位于大同路北端西侧。2004年7月,实施改造,建设用地面积22416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83610平方米,由5幢高18层、1幢高25层和6幢高6层的建筑物组成,其中,商住区1层—3层为新景商业广场。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37606平方米,其中,地下1层为商场,地下2层为停车库。建有步行街,与文庙片区一期的步行街衔接,为安溪最大商业步行街。2007年12月竣工。
  中山路东片区 位于中山路东端。2005年12月,实施改造,建设用地面积17498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135698平方米,由2幢高18层、2幢高22层、1幢高31层、4幢高32层的建筑物组成;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13652平方米。工程分两期改造建设,一期工程1幢高31层、2幢高32层的商住楼(鸿业华庭)于2007年12月封顶;二期工程至2007年底尚在建设中。
  旧实验小学片区 位于旧城隍祖庙周围,原县实验小学校址。2006年9月,实施改造,建设用地面积6381.9平方米。按照规划,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14699平方米,由2幢分别高18层和高30层的建筑物组成;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3525平方米。至2007年底工程建设未启动。
  大同路东片区 位于大同路北端东侧。2006年9月,实施改造,建设阳光城小区,建设用地面积16874平方米。按照规划,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109681平方米,由4幢分别高为21层、28层、30层、31层的商住楼组成,1层—2层为商用,3层以上为住宅,共有住宅948套,店铺141间;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9468平方米。同时,翻建、扩建安溪第一实验幼儿园,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2007年底,工程正在建设中。
  龙津公园片区 位于龙津公园的东南部。2007年12月,实施改造,规划建设金龙·现代广场,建设用地面积12240平方米。按照规划,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124848平方米,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16405平方米,由1幢高28层的写字楼、2幢高33层和1幢高49层的商住楼(安溪县当时规划最高的住宅楼)组成。2007年底,工程正在建设中。
  二、新区开发
  (一)城东开发区
  位于县城东部。开发区东至岩岭山西麓并延至圆潭,西至文庙前,南至晋江西溪,北至颖如大桥北端,面积0.67平方公里。1991年11月,成立美寮开发区办公室。1994年,兴建安溪一中体育场。1997年,兴建凤城中学。2000年,兴建詹敦仁纪念馆。至2007年底,建成新加坡花园、东城丽景、湖晖大厦、锦绣花园、凤冠山庄、龙潭等住宅小区。
  新加坡花园 位于岩岭山西麓。1993年,由新加坡华侨投资进行第一期建设,建有11幢楼房,店铺60间,商品房640套。2006年3月,实施二期建设,建设用地面积22643平方米,建筑面积76433平方米,由6幢高7层—18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商品房449套。
  凤冠山庄 位于颖如大桥北侧山坡。1995年,台商詹纪德置为别墅区宅基地。2004年7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69507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76458平方米,由3幢高14层、2幢高33层的住宅楼和60幢高级住宅组成,共有住宅385套,并设有2000平方米社区公共活动会所。
  锦绣家园 位于新加坡花园西侧许埔山。2006年6月,实施建设,开发商为鸿业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用地面积83955平方米,建筑面积209888平方米,由2幢高2层、20幢高3层、19幢高18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1537套,内设有818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活动会所。
  (二)龙湖开发区
  位于河滨南路南侧。原是一片沙滩地改造的蔗园,长3.1公里,宽0.5公里,面积1.55平方公里。1991年,成立龙湖开发区办公室。兴建集资房5.55万平方米,商品房13524平方米。1992年,兴建铭选医院、新华书店、电力大厦、地税局、进修学校、逸夫小学、第四幼儿园、沼涛中学、闽运安溪公司客运站等。2000年后,建成登科小区、龙湖山庄、富华林美小区、世纪广场、龙湖商城及明园大酒店、刘鸿基教育基金楼等。
  登科小区 位于后垵黄龙山北麓。2000年12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14772平方米,建筑面积46605平方米,由6幢高12层15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407套。2003年1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世纪广场 位于河滨南路南侧。2002年12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11017平方米,建筑面积33831平方米,1层为店铺,2层—7层为住宅,共有住宅230套。2005年1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富华林美新村位于益民街889号。2003年1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17488平方米,建筑面积44918平方米,由6幢高7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270套。2005年10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龙湖山庄 位于龙湖山坡。2004年8月,实施建设,工程分两期开发,一期建设用地面积6996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9094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948平方米,由6幢高6层、3幢高11层、2幢高16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678套,地下停车位248个。2006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二期建设由12幢高级住宅组成,至2007年底尚在建设中。
  中寮小区 位于龙湖山西侧。规划用地面积233450平方米,2006年,进行国有土地招拍挂准备工作。
  格口小区 位于龙湖格口。规划用地面积6.67公顷,2007年,进行国有土地招拍挂准备工作。
  (三)后垵开发区
  位于城厢镇砖文村后割。面积1.28平方公里。1992年3月,成立后垵开发区办公室。1996年,兴建火车站。1998年,兴建商住楼6幢及扶贫基金楼、计生服务大楼等。2001年,兴建恒兴中学。2003年,兴建广播电视大厦。2006年后,建成君悦华庭小区、世纪豪庭小区、百宏滨江花苑小区、蓝溪国际小区及移动通信大厦、烟草公司仓库、南都农贸市场等。
  茶都商住区 位于后垵大云片区。1997年,规划用地10公顷,采用土地出让形式开发,工程分三期建设。2000年3月,一期工程开工,2001年5月竣工,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有6大建筑群。2002年12月,二期工程开工,2003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店铺410间,住宅147套。2003年9月,三期工程开工,2004年12月竣工,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店铺740间,住宅317套。2004年底,建成一个占地面积16.67公顷、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规模5亿元的茶叶大市场,内有1500间商铺、464套住宅、2个茶叶交易大厅、3000多个摊位,还有客运站、酒店、茶文化博览馆、文化广场以及仓储、居住、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设施。
  特产城商住区 位于永安路,火车站南侧。2003年3月,动工建设,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面积4.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2004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2004年12月底,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2.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0.8亿元。
  三远江滨花园 位于河滨南路金钱山麓。2004年11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48943平方米,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由4幢高7层、5幢高15层、2幢高17层的住宅楼组成,2006年6月竣工并交付使用。2007年底,二期工程尚在建设中。
  世纪豪庭 位于河滨南路恒兴中学南侧。2005年3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96600平方米,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地上建筑面积1738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320平方米,由10幢高12层、14幢高5层、5幢高6层、4幢高16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1258套,地下停车位860个。2007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是年底,二期工程尚在建设中,已建成5万平方米生态园林、600米长滨溪景观,是安溪县品位较高的、规模较大的现代居住区。
  百宏滨江花苑 位于安溪火车站货运站边。2005年12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989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256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616平方米,由4幢高18层—30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288套,地下停车位81个。2007年底,工程尚在建设中。
  君悦华庭 位于永安路南端,大同路东侧。2006年3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5327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86455平方米,由3幢高11层、13幢高18层、2幢高26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1554套;地下建筑面积16733平方米,有地下停车位472个。2007年底,工程尚在建设中。
  蓝溪国际 位于河滨南路恒兴中学北侧。2006年3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27483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154454平方米,由9幢并排而立高28层—33层的高层建筑物组成,共有住宅1070套,内设有建筑面积1314平方米的会所;地下建筑面积20400平方米,有地下停车位465个。2007年底,工程尚在建设中。
  (四)同美开发区
  位于城西大桥上游,原为沙滩。东至蓝溪,西至北石格及龙湖中桥,南至晋江西溪,北至童仔寨,面积1.125平方公里。1991年成立同美开发区办公室。是年起,先后兴建铭选中学、北石市场、第三实验小学、第三幼儿园、曾星如敬老基金楼,20多幢蓝田水库移民住宅、安星工业城。1996—1998年,凤城镇创建美法工业小区和同美工业小区。2000年后,原安星工业城、县汽车运输公司地片先后改造为三江豪苑、汇景嘉园、龙苑新村、亿龙城市花园、安星住宅小区等。
  龙苑新村 位于北石格兴安路侧。2002年7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19040平方米,建筑面积47882平方米,由11幢高7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325套。2004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安星住宅小区 位于蓝安路200号—382号。2003年12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7087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24497平方米,由2幢高12层、3幢高5层—8层的商住楼组成,1层为商店,2层以上为住宅,共有住宅190套,店铺56间。2006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亿龙城市花园 位于北石格兴安路北侧。2004年7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41611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100300平方米,由17幢高6层—12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800套、店铺38间。2006年7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三江豪苑 位于兴安路侧的美法村。一期工程建设于2005年7月实施,建设用地面积9885平方米,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57298平方米,地下建筑物建筑面积11421平方米,由1幢高21层、1幢高27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506套、地下停车位176个,设有4600平方米大型商场和3500平方米休闲广场,2007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15859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5509平方米,2007年底,工程正在筹建之中。
  汇景嘉园 位于三江豪苑对面。2006年1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146113平方米,规划地上建筑面积3535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分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为世泽医院(外商投资),520个床位,2007年底,工程尚在筹备中。二期为配套居住区,正在筹建。
  时代广场 位于北石原县酒厂。建设用地面积15966平方米,规划地上建筑物建筑面积47900平方米,2007年底,工程尚在建设中。
  (五)城西开发区
  位于城西上场溪沙埔和吾都溪沙埔。从原汽车站(西门巷)至吾都、清溪桥头,面积48.67公顷。1992年3月,成立城西开发区。1994年,修建清溪大桥、砌筑溪堤、开辟道路,推平小山包。1996—1998年,凤城镇创建吾都工业小区。2005年,兴建上山农贸市场和安发花园商住小区。
  上山农贸市场 位于祥云路上场。2005年8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5907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6263平方米,由3幢高6层的商住楼组成,共有住宅101套。其中,农贸市场建筑面积1978平方米。2007年底,工程尚在建设中。
  安发花园 位于上场溪畔。2005年10月,实施建设,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1532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9210平方米,由10幢高6层、1幢高12层的住宅楼组成,共有住宅141套、店铺98间,2006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3513平方米,建筑面积11338平方米,2007年底,工程尚在建设中。
  (六)德苑开发区
  位于城厢镇仙苑村和光德村。规划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开发建设。2003年成立德苑开发区办公室。是年,兴建县中心粮库、粮食批发市场、粮食加工厂、县检验检疫大楼。2004年后,兴建省级储备粮库、安德物流中心、建材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龙凤都城。
  龙凤都城 位于仙苑村。2003年9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39.7公顷,总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1万平方米,配套设施10万平方米,为大型商住区。工程分六期建设。一、二期建筑面积168275平方米,三期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分别于2006年3月、2007年9月、2007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2007年底,四期工程尚在建设中。该小区是安溪县当时最大的居住区,可容纳人口2万人。
  德苑农副批发市场 位于德苑工贸园。2005年12月,实施建设,建设用地面积66119平方米,建筑面积68698平方米。2007年底,工程尚在建设中。
  第二节 市政建设
  一、道路
  1991年,县城城区道路共17条,总长6344.2米,面积78028.85平方米;小街巷15条,总长2096.7米,面积7603.99平方米。
  1992年,由于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拆掉天平路、小东街、凤山路等路、巷,改建、延伸大同路、中山街、水门街等街道。2003年,开辟西二环路。2006年,开辟建安大道,连接德苑片区、同美片区、龙湖片区、城南片区、城西片区。
  2007年,开辟东二环路,连接魁斗镇、参内乡与西二环路;建设狮子岩隧道,修建晋江西溪、祜水等5座大桥,大城区交通网进一步形成。新城区路网以建安大道为主轴线,呈“南展北仰,东跃西连,主辅双城,一线展开”。旧城区路网由三横五纵构成,横向(东西走向)有新安路、新安西路、兴安路、八三一路、中山路;纵向(南北走向)有解放路、大同路、凤山路、新华路及民主路。此外,环绕两岸溪边的有河滨东、西、南、北路。是年底,城区道路91条,总长122.6公里,面积2.39平方公里(不包括小巷及小区道路),比1991年增长20.6倍。
  二、桥梁
  1991年,随着城区路网建设的发展,城区桥梁建设随之跟上。至2007年,共新建、改扩建桥梁15座,使城区桥梁达到17座,总长3000多米,城区交通更加便捷。
  三、隧道
  石狮岩隧道 位于东二环路路段。2007年12月开工建设,长1940米,净高5米,净宽10.5米。
  四、排水排污
  1991—1996年,各开发区先后修建一批排水排污沟。美寮开发区修建排水排污沟14条,长9251.35米,涵洞40多条,长1294.5米。龙湖开发区修建排水排污沟4条,长3965.59米,涵洞15条,长136米,其中,将原糖厂至晋江西溪的坑沟(小溪流,下同)改为排水排污沟,长约200米。1997年,铺设新安西路两侧排水排污管道,口径1米、长495米。2000年,修建茶都倒树沟至晋江西溪排水排污管道,长约300米。2002年,修建永安路排水排污沟5条,长2000米,德苑片区蓝溪上游排水排污沟800米。
  2006年,修建龙津大桥南端沿建安大道至二环路口排水排污管道,长1050米。修建旧城区最大的排水排污管道县政府门口至龙津大桥排水排污管道,长439米。2007年,修建民权路连接大同路排水排污管道,长约200米。是年底,县城城区排水排污管道总长89公里,排水排污面积1028公顷,比1991年初增长2.83倍。
  五、污水处理
  2000年,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分别列入《安溪县县长环保目标责任书(2001—2005年)》和《安溪县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目标责任书》。11月,聘请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对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进行设计。城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城东水闸桥下游2公里处,建设规模近期为3万吨/日,占地2.67公顷,采用A2/0处理工艺,服务面积24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1.08亿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内工程3300万元,厂外配套管网7533万元。中期规模为6万吨/日。远期为9万吨/日,需用地6.67公顷。总体规划城区污水主管网总长48公里。
  2004年4月,县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2005年5月30日,与泉州圣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安溪县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特许经营合同书,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同时开工。2006年初,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其规模提升为6万吨/日,修建污水管网54公里,中途污水提升泵2座,将排污范围扩大至闽南投资区、参洋片区。12月,厂区内各建筑物全部竣工。2007年,完成城区6.41公里主干管道的铺设,并在城东建成1座配套污水提升泵站,4月30日投入运行。
  六、照明
  路灯设置 1991—1992年,县城城区有路灯电杆243根,线路长8120米,路灯203盏,变压器55台。1993—2006年,县城城区路灯不断增多。至2007年,县城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小巷均设置路灯,共有路灯1.5万盏,灯型由白炽灯改为高压钠灯和节能灯。
  夜景工程 1991—2004年,县城城区夜景工程进行感性建设,在河滨北路龙津大桥布置灯光、铁索桥设立彩灯。2005—2006年,在城区一些主要建筑物建设夜景工程,建成国税局大楼等经营性夜景照明设施和50多处非经营性夜景设施。在大同路、建安大道、河滨北路(南门大桥至怡和酒店)、河滨南路(世纪豪庭)等处安装“中华灯”248套。在大同路(安溪六中环岛至中国茶都)、蓝溪大桥等处安装“荷花灯”146套。在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安装各种路灯1.4万盏。总投资5000万元。至2007年底,县城城区有市政迎宾大道、大同路、建安大道、新安路等千盏彩灯带;河滨南路、河滨北路近十里彩灯长廊;大龙湖畔、龙津大桥、城西大桥、铁索桥、凤山公园涵虚阁、明德楼、中国茶都广场、龙凤都城、金钱山公园清心阁等,成为城区夜景工程的标志性景点。
  第三节 公用事业
  一、供水
  一期工程 1993年,城区人口4.7万人,原县自来水厂供水量8000吨/日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11月,县政府决定投建新县自来水厂,该厂位于县城水域上游的吾都工业区内,占地面积2公顷,供水量为5万立方米/日。工程由中国市政西南设计院勘测设计,安溪县建筑工程公司等负责土建工程施工,福建省设备安装公司泉州分公司负责设备及部分管道安装。一期工程设计供水量2.5万立方米/日,总投资4217.07万元。1994年1月动工,1995年9月25日试运行。新自来水厂安装DN200毫米以上供水主干管34公里,除供应旧城区外,还供龙湖、同美、后垵等新开发区用水,供水面积5.6平方公里,供水人口8万人。
  二期工程 2000年,为适应大县城用水需求,县政府决定实施第二期自来水改造工程。聘请中国市政西南设计院厦门分院进行实地勘查、钻探、设计,落实征地和贷款。2003年9月开始施工,翌年8月7日投入试运行。2005年1月10日,正式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2007年,安装新加坡花园至圆潭,水厂至闽南投资区、建安大道,仙苑加油站至粮食仓库,茶都至过溪等输水管网,并对旧城区解放路、新华路旧管网进行改造。至此,县自来水公司有供水量5万吨/日配套设施,总输水管道40公里,供水范围15平方公里,可满足15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
  二、燃气
  液化气 1991—1995年,县城城区液化气需从南安、泉州一带采购。1996年,安溪丰源泉液化气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系中石化集团公司与香港源丰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800万元人民币创建,位于城厢镇涝港村,设计库容520立方米,年供气能力3万吨,1997年投产。1999年,城区液化气供应经营点陆续增多。根据市政府规定,对申办液化气供应点进行审批。2004年,湖头镇溪美村成立聚源液化气储配站,库容200立方米,年供气能力1.5万吨。2007年,在感德、长坑、西坪、官桥、龙涓规划建设液化气储配站。全县共有液化气供应站112家。
  天然气 2003年,县建设局着手编制燃气专项规划。9月,由省、市、县组成专家组评审通过。2004年6月,安溪县城区燃气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根据天燃气专项规划,分为近期和远期建设。8月,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特许经营权开始公开挂牌招标。9月,经过评标委员会的评审,确定四川中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中标人。9月29日,签订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特许经营权合同书,并定于2005年12月建成通气。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天然气工程投资建设未能实施。
  三、公共交通
  线路 1980年9月,成立县公交公司,但城区的公交线路没有运行。1999年9月6日,经县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城区公交车线路由恒兴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开通4条城区专线。1999年10月1日,恒兴公司投入16座位—19座位中型客车24辆,开始公共汽车试营运。12月,再增加中型客车8辆,开通县城至参内公交路线。2006年10月1日,县公交公司更新大型客车48辆,同时营运线路增加到6路,即1路,从安德物流有限公司至茶都车站;2路,从安德物流至凤城中学;3路,从同美双凤至茶都车站;4路,从大岭村至茶都市场;5路,从亿龙小区至参内祜水;6路,从童仔寨至涝港。行车时间每天6时—20时,每条路线由8辆公交车循环运行。
  票价 1999年10月1日,各线路每座次票价一律1元,城区中、小学生实行半价优惠;离休干部、残疾荣誉军人免费优惠。2006年10月,采用无人售票方式,每辆公交车配备卫星定位系统,装有3个探头。2006年底至2007年,往参内乡每座次票价1.5元。
  车站 1981年,在凤城西门溪边兴建县公交车站,仅有1幢2层办公楼和可停放2辆客车的车场。1992年,县公共交通公司与县汽车运输公司合并。1997年,县公交车站在城建办拍卖280万元后拆除,改建凤山花园住宅区。是年,恒兴汽车运输公司在凤城北石三德兴华侨新村兴建恒兴汽车站,占地2200平方米。2001年5月,恒兴汽车运输公司在中国(安溪)茶都东侧兴建茶都车站,占地1.3公顷,2002年10月正式投运。该站是福建省首家达到二级客运站标准的民营车站。
  停车场 2001前,城区停车场有2处,即凤城西门小车场和深内寄车场,不足4000平方米。2001年起,县城进行房地产开发,按规定10层以上,地下应设置停车场,停车场数量猛增。仅实验小学地下停车场面积达6139.9平方米。
  第四节 园林广场绿化
  一、园林
  (一)公园
  凤山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凤冠山南麓,1991年始建。1999—2000年,建设景区内3.5公里主干道。2002年2月,该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2003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3月,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由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规划面积179.7公顷,其中,茶叶大观园12公顷,宗教朝圣区1.3公顷,健身游览区166.4公顷。2004年续建,公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东岳寺、城隍庙、茶叶大观园、廖长官纪念馆、詹敦仁纪念馆、沼涛图书馆、大弥勒佛塑像、亭廊(涵虚阁、明德楼等)、旅游步道、路灯夜景和园林绿化工程等。至2006年底竣工,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
  江滨公园 又称河滨休闲长廊,位于大龙湖畔。1999年8月始建,占地面积17公顷,绿地面积12.9公顷,总投资10241万元,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运动为一体。2004年11月竣工。公园内种植1300多株榕树及多种花草,配置园林小路、公厕、亭子、石桌、石椅、铁制座椅、娱乐健身设施,在沿溪石护栏上镌刻古今诗文7000多首(则),形成10多公里长的“十里诗廊”。雁塔周围开辟为游艇码头、旱冰场和交谊舞运动广场等。
  龙津公园 位于安溪文庙南侧。2000年10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近2.2公顷。工程分三期,一期工程至2002年12月竣工。拆除安溪宾馆西楼及周边部分建筑物3000多平方米,平整土地,种植26株大榕树。二期工程于2004年10月启动,2006年10月竣工。拆迁县文化馆、县青少宫、游泳池、国税大楼、人大与政协大楼以及周边建筑物7000多平方米,拓展公园的规模。三期工程拟结合文庙东片区改造,规划建设广场、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
  茶叶公园 位于县城东郊的参内乡圆潭村,原为县茶叶科学研究所。2000年10月,启动工程建设,规划面积42.27公顷,建有茶树品种园、茗山茶亭、三和茶壶,其中,茶树品种园占地6公顷,有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等64种名茶;还有一座小型水库,可供人们划艇或垂钓,总投资500多万元。集生态旅游、文化古迹、休闲娱乐、茶园观光为一体。
  茶都公园 又称风云园,位于中国(安溪)茶都东侧。2002年8月动工建设,2003年12月竣工,占地面积3.5公顷。与城东水闸桥、大龙湖、中国茶都景观相映成趣。
  金钱山公园 位于城区河滨南路南侧,以山得名。2003年4月动工建设,占地面积2.5公顷。建有清心阁、省心亭、停车场、绿化工程及夜景工程等,累计投资400多万元。
  阆苑岩森林公园 位于城厢镇同美村和芹内村境内,海拔755.2米。山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阆苑岩寺。2002年,开辟通往岩寺的盘山混凝土公路。2003年12月,被定为县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392公顷,以山、水特色景观为依托,集生态旅游、宗教朝圣、健身休闲、游览观光、茶文化观赏为一体。2005年11月,列入省级森林公园建设。
  龙门森林公园 位于龙门镇与同安区交界处。2006年12月25日始建,占地面积1599公顷。
  过溪河滨公园 位于城区铭选大桥至污水处理厂外侧。2006年始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8公顷。
  曾坑口迎宾公园 位于省道308线曾坑水电站南侧。2007年,建设迎宾小广场、水泥路,并进行绿化和安装路灯,占地面积1.2公顷。
  (二)亭榭
  省心亭 坐落于金钱山公园。2002年12月开工建设,2003年3月竣工。取唐朝诗人白居易五言诗《观割麦》之意而命名。
  静心阁 坐落于凤城河滨北路与凤声路交接处,大龙湖畔。2003年11月开工建设,2004年3月竣工。圆形六柱重檐歇山式,亭柱镌“静观天下事,心有浩然气”等对联。
  清心阁 坐落于金钱山公园山顶。2004年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单体3层,高18.72米,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代替传统的木梁柱结构,仿明清时代的风格,阁檐上有许多精美木雕。
  涵虚阁 坐落于凤山森林公园内。2004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4月竣工。建筑面积264平方米,高13.16米,单体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明德楼 坐落于涵虚阁北侧。2006年1月开工建设,2008年竣工。高5层27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周边设有停车场、台阶、小广场、溪石景观等。
  思源亭 坐落于凤山公园革命烈士陵园西侧。1989年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6—1990年,省、市政府先后派出扶贫工作队、讲师团数百人到安溪扶贫,县脱贫致富办公室兴建此亭以纪念。
  晦翁亭 坐落于东岳寺后。1989年,为纪念朱熹而建,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亭内设有供游人休憩的石桌、石椅。慈缘亭坐落于东岳寺后。1993年,由旅居新加坡侨亲陈美英女士捐建。仿古二排楼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底层作接待室,2层为重檐穿斗式六角亭。
  石岩亭 坐落于尚卿乡翰苑村观音潭畔。该亭为纪念旅居新加坡侨亲李石岩所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6年后,李石岩卖掉别墅,倾其家财,数度返乡捐资兴建翰苑、灶美、安溪十四中学的教学楼、教师宿舍及尚卿乡水泥路、侨联大厦等公益事业。2000年3月,尚卿乡政府在其故乡兴建此亭。
  此外,洪恩岩、清风洞等风景区建有凤观亭、丰隆亭、观瀑亭、联春亭、清风亭、洞天亭等。
  (三)碑林
  清水岩碑林 清水岩寺周围有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碑刻20多处,字体有篆、隶、楷、行书等,尤以岩图碑最为珍贵。国家AA级旅游区石碑位于景区入口处,是据国家旅游局所授之牌样式所勒。
  凤山碑林 1995年,县政府决定在凤山公园廖长官纪念馆建设安溪凤山碑林。采用石刻,石碑规格为160×80厘米。作品选择当代名人、名家的手笔。2000年10月,碑林落成,共有143块,分为凤山碑林和廖长官颂碑两部分,依次排列在廖长官纪念馆前后。
  十里诗廊 位于城西大桥至中国茶都河段两岸。1991年,随着美寮、龙湖小区的开发,开始在城区晋江西溪修筑防洪堤,2001年12月竣工。2002年10月,又开始在16.4公里的防洪堤中建设护栏,其中10.3公里的花岗岩护栏中,镌刻7000多首(则)先秦至清代的律诗、绝句、《论语》和部分毛泽东诗词;茶都公园溪边护栏镌刻600余首历代茶诗。
  二、广场
  文化广场 位于县政府大院之后,俗称“后操场”(1930年,民军陈佩玉盘踞安溪始建),既作文艺体育场地,也作为广场使用。1995年,整修为花园式操场,后又撤除花草,西侧为华侨酒店寄车场。2008年8月进行改造,铺设石板材,在艾美商场外墙设置公共电子大屏幕,重建篮球场、门球场,设有文化宣传栏和舞台等设施,广场周边种植树木,并设置石桌、石椅,供人休憩。许多大型集会和文艺活动常在此举行。清晨与夜间,则成为市民健身和儿童溜冰的场所。县文化部门把改造后的“后操场”称为文化广场。
  茶都广场 2000年,在茶都门口开辟茶都广场,面积1.2万平方米。广场地板铺设石板材,周边种植树木花草。2005年,又在广场兴建茶都标志物——福源壶,壶高8.18米,宽14.16米,由400块花岗岩组成,重约800吨,周围设5个由单块花岗岩雕成的茶杯,每个茶杯重2吨,茶杯上镌刻宋代诗人、茶人、名人诗句。广场两侧树立8根花岗岩雕琢的茶文化石柱,柱上分别镌刻乌龙茶采制10道工序图。
  雁塔广场 2000年,在雁塔周围兴建休闲广场,内设喷水池,面积2000平方米,临溪修筑护栏,地板铺设石板材,栽种垂柳。2007年,配置夜景灯光。
  铁观音文化园广场 2005年,魏荫名茶有限公司在城东工业区兴建,占地面积1.8公顷,设有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广场塑有重5吨纯铁铸的观音像,并将铁观音发源地之一的西坪镇松岩村打石坑景观进行浓缩微雕,形象再现铁观音发源传说故事。
  三、绿化
  道路绿化 1993年前,每年都开展道路绿化,由于被严重砍伐,加上道路改造、拓宽,除龙门、官桥等尚有部分行道树外,城区道路及公路的行道树所剩无几。1994—1998年,随着省道和县道的拓宽改造,城区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加快。1999年,完成新安路、虎崎墓至龙津大桥、清溪大桥至童仔寨等主干道11.5公里的绿化。在虎崎墓兴建双龙草雕造型绿地,童仔寨环岛双凤草雕造型绿地,城西大桥龙凤草雕造型绿地。2000年,完成城区主干道6.9公里绿化和4.8平方公里公共绿地绿化。2005年,新开辟的永安路作为绿化样板进行重点建设。河滨北路的绿化带保留原有植物,两侧人行道绿化带草皮改种地被花,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河滨南路增加绿化面积;蓝溪路在原有绿化基础上进行植物景观造型,提高绿化档次。2007年底,城区26条道路总长53.3公里全部绿化,绿化率95%,其中,园林景观道路6条,林荫路10条,道路绿化基本形成。
  沿溪街头绿化 1991—1998年,开展河滨北路、河滨南路两侧、蓝溪两岸防护林绿地建设。1999—2000年,开展虎崎墓和环岛、童子寨、中医院门口至妇幼院等街头绿地建设。2001—2006年,开展河滨北路与河滨南路的江滨绿地和圆潭半岛防护绿地建设。2007年,先后对龙凤都城溪滨、安发花园小区溪滨、旧城区码头溪滨进行绿地建设。
  新区绿化 1991年,城区开展居住区绿化达标工作。新加坡花园、龙湖小区、先声小区、东岳小区、中山花园5个居民生活区建成园林式居住小区,各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落实绿化养护责任。同时,提高工业小区的绿化美化程度。对吾都工业小区、同美工业小区、美法工业小区、圆潭小区、火车站工业园区、德苑工贸园区等,进行高标准绿化规划建设。2007年,亿龙城市花园小区被省建设厅命名为“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
  庭院绿化 2002年,县政府大院、县武装部大院、武警中队大院、城厢镇政府大院、铭选医院、安溪一中、铭选中学、沼涛中学、沼涛小学、电力公司、交警大队、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加快庭院的绿化美化建设,提高绿化达标率。2006年,安溪一中、铭选中学、华侨职校、陈利职校、铭选医院5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花园式单位”。2007年,恒兴中学、沼涛中学、凤城中学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式单位”。
  公园绿化 2002年,加大凤山公园、茶叶公园、金钱山公园、龙津公园的资金投入,对环山公路进行坡面绿化,两侧栽植小叶榕、鱼尾葵等。凤山公园裸露山体种植三角梅、爬山虎、草皮。茶叶公园裸露山体种植杨梅。河滨公园种植榕树和花草。2007年,县城城区公共绿地面积83.3公顷。
  四、古树名木保护
  1997年,县政府先后颁发《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和实施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的通知》《安溪县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规定》。1999年4月,在城区内百年以上的古树、稀有名贵树种,具有历史价值以及种植年限30年以上,胸径(离地面高1米处)30厘米以上的大树均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建档予以重点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损坏和砍伐。2006年,县政府颁发《关于对第二批164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的通知》,对古树名木进行建档,并实行挂牌保护。对坐落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公共地段、风景区内的古树名木责令由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养护;对散生在单位或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或私人负责管理养护。
  第五节 环境卫生
  一、设施设备
  公厕 1991年,城区有公厕12座,其中,1座是水冲式公厕,其余为旱厕。1992年,开展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部分公厕拆除。1998年,城区建立水冲式公厕14座,基本消灭旱厕。2001年5月,新建新安西路二级公厕1座,改建大同路、河滨北路、先声小学、民主路、上山、河滨南路等6座公厕为二级水冲式公厕,其余的公厕进行重新装修。是年,城区15座公厕全部改为三级水冲式公厕。2007年,由县环卫部门管理的城区公共厕所15座,均为水冲式公厕。
  垃圾处理 1991年,城区仅设置固定垃圾箱8处,垃圾定时清运。1992年,在城厢镇过溪村溪边征地0.3公顷,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场。1995年,又投资56万元,在过溪村征地1.99公顷,建设一座垃圾填埋场。1998年,城区建立垃圾中转站3处。2002年1月,在过溪村征地2.13公顷,扩建垃圾填埋场。2004年,确定在参内乡罗内村荔园作为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址。2005年,环卫所配备2艘水上垃圾打捞船,在大龙湖沙场上游绿地建设水上环卫码头和20吨水塔。2006年2月投入使用。是年,在城厢镇圆潭村征地11.67公顷,建设一座建筑垃圾堆放场。2007年5月投入使用。是年,城区共有垃圾转运站4处。
  垃圾焚烧发电厂 2006年10月,县政府决定在城厢镇涝港村清林角落建设城区垃圾处理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占地20公顷,计划投资1.65亿元。项目为BOT(投资、管理、移交)招商、引资项目。计划采取焚烧发电工艺,日处理垃圾300吨,垃圾处理覆盖凤城、城厢、参内、魁斗、蓬莱、金谷、官桥、龙门8个乡(镇)。2007年,通过招标咨询公司进行招标。
  环卫机械设备 1991—1992年,以板车、小四轮垃圾车、运粪车、洒水车为主。2000年,添置后装式垃圾收集车、吊桶式垃圾收集车等。2001—2006年,先后购置地坑式摆臂集装箱垃圾车、装载机、封闭式人力垃圾车、打涝船等。2007年,县环卫所配备一定数量的汽车、农用车、装载机、摇臂车、洒水车、中转运输车、压缩车、扫地车、小货车等系列环卫机具,但吨位偏小,不适宜大范围、长距离作业。
  二、环卫管理
  道路清扫 1991年,城区道路清扫面积2.5万平方米,日清运垃圾30吨。1993年,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加快,日清运垃圾量逐年增多。是年为40吨。2000年70吨。2007年,城区主干道清扫面积96.8万平方米,其中,主城区一、二级道路面积85万平方米,由县环卫所负责清扫保洁;三级道路面积11.8万平方米,由社区居委会负责清扫保洁。城区日运垃圾150吨,全部由环卫所负责清运。
  垃圾收集 1991—2007年,城区的生活垃圾由县环卫所采用定段、定人、定号的清运保洁模式和沿街鸣铃收集、定点倾倒、集中清运的方式,运往定点垃圾场作处理。城区的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收集、清理,运至圆潭建筑垃圾场进行填埋。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