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通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29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交通设施
分类号: F294.3
页数: 11
页码: 392-402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安溪县交通设施,包括了公路建设、公路养护、铁路建设。
关键词: 安溪县 交通设施 设施

内容

1991年,安溪公路通车里程1525公里,公路密度49.9公里/百平方公里,且大多路面窄、等级低,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年,安溪着力交通网络建设,根据“十五”计划国家东部公路网络发展目标要求和省交通厅省道干线“八纵九横”网络规划,结合县情,编制实施《安溪县农村公路网“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至2007年,全县形成以4条省道(S206、S207、S307、S308线)为骨架,以11条县道(通乡镇)为支线,以通436个建制村乡道为辅线,以通各自然村村道为延伸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公路通车里程4697公里,比1991年增长2.08倍,公路密度153.6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通建制村公路混凝土路面硬化率100%。漳泉肖铁路安溪段全线贯通,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交通条件逐步向等级化、现代化迈进。县交通、公路部门实施公路建养并举,加大养护投入,公路建设养护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安溪实现“工业强县、茶业富民”战略目标创造条件。
  第一节 公路建设
  一、高速公路
  金安高速 2003年5月,安溪县规划建设第一条高速公路(南安)金淘—安溪高速公路,起于泉三高速公路南安金淘亭川枢纽互通,经南安金淘镇眉山乡,安溪参内乡、城厢镇、官桥镇、龙门镇,至同安区双溪口进入厦门境内,全长57.18公里,总投资49.82亿元。其中,安溪实验路段,起点为龙门镇溪坂村跳头,经龙门镇溪坂、溪瑶、内瑶、碧水电站、潮顶、后溪,终点为安溪县与同安区交界的双溪口处,全长6.82公里,由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按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有4座隧道、6座大桥,路面为双向4车道,全封闭、全立交,并设有交通安全、服务和管理设施、监控、通信等系统,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2004年6月,县政府授权县路桥建设发展公司采用BT模式(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进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融资模式)进行招标,确定该工程由厦门恒兴实业有限公司投建,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承建,总投资3.89亿元。此举开创福建省县级自筹资金建设高速公路的先河。7月29日,安溪实验路段开工建设。2007年10月,竣工验收。经省交通质检站检测,该工程项目所有工程合格率均超过90分(百分制)。金安高速公路通车后,安溪到厦门的路程可从1小时30分钟缩短为40分钟。
  二、普通公路
  (一)省道
  1991年,安溪的省道过境线有S205线、S212线、S306线3条,也分别称为新集、郊柏、围禾公路安溪路段,总长193.86公里,基本完成双车道沥青路面建设。
  1992—1996年,安溪的省道进入大规模、高标准建设时期,先后对S306线泉安公路、S205线安同公路、S205线安湖公路计77.4公里繁忙路段实施“先行工程”建设。工程均采用部颁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砼路面,汽—20、挂—100载重标准进行施工。
  1997年,安溪的省道建设进入再完善和延伸阶段,共对142.8公里省道进行完善或拓改和新改建建设。2002年,省政府批准省道干线“八纵九横”规划后,调整为S206线、S207线、S307线、S308线4条,对比1991年的省道网络增加了元口至尚卿至华安界的路段。至2007年,县内4条省道总长277.7公里(含重叠路段23.8公里),实际省道总长度253.85公里。
  (二)县道 1991年,安溪有湖植、虎龙、剑潘、潘南、巨科、湖珍、长多、华蓝8条县道,实际总长218.4
  公里,大多路面窄、等级低、通行能力差。1996年起,全县实施通乡(镇)或乡镇间连通的县道分期进行提级改造和路面硬化建设(第一期1998年完成沥青路面硬化建设,第二期进行路基提级改造和直接进行砼路面硬化或将沥青路面改为砼路面)。1998年2月至2000年6月,拓改X342线虎邱—西坪路段,总长6.8公里。2002年,县农村路网规划调整为X331、X337、X338、X339、X340、X341、X342、X343、X344、X354、X356共11条县道,境内总长376.47公里(含重叠长度26.44公里),实际长度350.03公里。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拓改X340线剑斗—感德路段,总长11.3公里。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拓改X343线芦田阔格—祥华石狮格路段,总长23.4公里。2005年4月—11月,拓改X339线桃舟—南坑路段,总长19.09公里。2005年底,县道全部完成沥青或砼路面建
  设。2006年8月起,拓改X344线罗岩—龙涓路段,总长26.96公里。至2007年,全县有县道11条,实际总长350.03公里,路面全部高级或次高级化,实现提级加宽及高级砼路面硬化218公里,次高级沥青路面硬化132公里。
  (三)乡村道
  1991年,安溪乡道村道不分,统称乡村道,共484条,总长2768公里。1995年,全县完成建制村的村村通路基工程。1992年起,乡村公路开始起步砼路面硬化。2002年,安溪完成全国第二次公路(包括桥梁)普查,把乡村道划分为乡道和村道,进行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2003年,安溪实施省政府、省交通厅启动的“年万里农村路网建设工程”,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开展农村路网建设。2005年10月,全县436个建制村通村公路全面实现砼路面硬化目标,砼路面硬化里程1546公里。2006年,启动通自然村公路硬化建设工程。至2007年,全县有乡道168条,总长958公里,村道1317条,总长3135公里,乡村道砼路面硬化总里程1796公里,乡村道连接省道、县道,联通境内村庄,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三、公路桥梁
  1991—1992年,新建和声大桥、白濑大桥。1993年,新建颖如大桥、罗内大桥、石壁大桥。1997—1998年,新建蓬庭大桥、溪美大桥。1999—2000年,新建蓝溪大桥、铭选大桥、鲁藤大桥。2001—2004年,新建双安大桥、云林大桥、三安大桥。2006—2007年,新建迎宾(清水岩)大桥、横坑大桥。至2007年,全县有大、中、小公路桥梁1373座32317米(不包括卷十三《城乡建设》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目记载的城区桥梁及西二环路的桥梁),其中,大桥29座4283米、中桥185座9969米、小桥1159座18605米。
  四、隧道
  龙门隧道 位于省道205线安同公路龙门镇与厦门市同安区交界的马鞍格,海拔337.7米。1993年1月3日开工建设,1995年5月1日竣工通车。隧道长1006米,行车道宽9米+人行道宽2×0.75米,高7.35米。该隧道是当时安溪有史以来最大的交通建设项目,在建设资金困难时,有1048个单位和53295名安溪海内外乡亲、台港澳同胞及各界人士捐款2202.95万元投入建设。国务院总理李鹏亲自题写隧道名“龙门遂道”。
  五、公路养护
  (一)专养公路
  1991年,安溪公路分局承担安溪境内423.42公里专养公路的养护工作,其中,省道4条209.67公里,县道6条210.65公里,乡道1条3.1公里;水泥路面166.94公里,沥青路面235.19公里,沙土路面19.09公里,隧道1006米/1座,桥梁3997.5延米/117座,涵洞1250道,是泉州地区负责专养公路养护里程最长的公路分局。县交通局协养专养公路(县道X340线的部分路段)30.64公里。
  1992—2000年,每年完成近2000万元的路基防护、路面大中修、公路绿化、房屋修缮、大中小桥梁加固改造、交通安全标志标线等专案工程以及小修养护工作。
  2001—2007年,专业养护有较大发展。专养公路路面有水泥路面、沥青路面、沙土路面。养护工具由先前用锄头、土箕、手推车、小铁桶、小铁勺等,后发展到使用沥青洒布车、沥青搅拌机等半机械化、机械化机具,路面保洁使用安全高效的“扫地王”专用车辆,水泥路面修补实行机械化击碎、拌料、摊铺一条龙作业。至2007年,全县专养公路421.69公里,其中,省道209.67公里,县道209.04公里,乡道2.97公里。
  (二)群养公路
  1991—2007年,全县除县公路分局专业养护的省道、县道公路外,其余135公里县道和4090公里的乡道、村道都作为农村公路,由所在区域的乡镇、建制村作为责任主体进行建设管理养护。县交通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和监管。
  (三)公路绿化
  1991—2003年,公路绿化工程极少。2004年,安溪公路分局按照“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花草并举、见缝插绿”的原则,有计划地打造“绿色通行”环境。是年,投入资金4.14万元,在省道S206线(219K—236K)两侧路肩新种芒果树129株、省道S307线(106K—118K)
  两侧路肩新种芒果树262株、垂枝松372株。2007年,投入资金249万元,先后完成省道S206线城区至龙门段,魁斗至城区段,省道S207线虎邱至罗岩段,县道X344线罗岩至举溪段,县道X340线剑斗至感德段的综合整治及绿化美化建设。
  第二节 铁路建设
  一、漳泉肖铁路(安溪段)
  漳平—泉州—肖厝铁路(简称漳泉肖铁路),东与福厦铁路毗邻,西与鹰厦铁路相连,全长191.746公里,其中,安溪段(格口至经兜)98.76公里,分为4个阶段建设:大深至福德段,全长23.10公里,(其中格口至福德段15.854公里),1958年冬始建,1970年8月1日建成通车;福德至剑斗段,全长22.04公里,1971年9月动工修建,1978年12月建成通车;剑斗至湖头段,全长19.138公里,1979年1月动工修建,1990年建成通车;湖头至肖厝段,全长127.468公里,(其中湖头至经兜段,全长41.728公里),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动工修建,计划投资8.05亿元(其中贷款日元65亿元,折合人民币2.5亿元),列为福建省“八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为全省第一条由地方政府集资兴建的铁路,1995年,全线建成通车。1996年5月1日,开通全国直达货运。1997年5月1日,试通客运。1998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营业。1993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漳泉铁路题词:“建设漳泉铁路,繁荣侨乡经济。”
  二、桥梁
  1992—1995年,修建的漳泉铁路湖泉肖段县境内建桥梁18座,总长2118.60米,其中,200米以上的大型铁路桥梁5座。
  三、隧道
  1992—1995年,修建的漳泉铁路湖泉肖段县境内共建有金谷下仔隧道,全长1319米;魁斗鲁庭隧道,全长173米;魁斗岩顶隧道,全长2595米;城厢虎崎隧道,全长152米;4座隧道,总长4239米。
  四、火车站
  1992—1996年,修建的漳泉铁路湖泉肖段县境内设有湖头站(三等站)、金谷站(四等站)、安溪站(三等站)及南山头一个预留站。安溪站列入城市规划区内县级火车站,位于城厢镇砖文村后割,与特产城毗邻,1996年12月落成。站房建在铁路右侧,长87米,宽25米,高6层21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内设候车室63平方米,售票厅280平方米,行包房260平方米。站房前设有广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站房后设站台一座,长450米,宽10米。至2007年,全县有安溪站、金谷站、湖头站、长基站、剑斗站、感德站、福德站、小舟站和格口站9个火车站。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
  一、机构
  县交通局 1991年,安溪县交通局(简称县交通局)内设人秘、交管、计财、工程、安全企业管理5个股,编制9人,其中,行政7人,工勤2人,实有9人。1996年,内设人秘、计财、工程、运政运务、路政管理、安全企业管理6个股室,编制17人,其中,行政16人,工勤1人,实有17人。
  2002年,内设办公室、计财、工程、路政、安全5个股室,编制15人,其中,行政13人、工勤2人。2003年,县交通运输管理所更名为县运输管理所,级别、编制没变,加挂县地方海事处牌子。2006年,县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所成立,事业单位编制5人,财政全额拨款。至2007年,县交通局内设办公室、计财股、工程股、路政股、安全股5个股室,编制15人,其中,行政13人,工勤2人。下辖县运输管理所、县地方海事处、县路桥建设发展公司和县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所。
  泉州市公路局安溪分局 1991年,为泉州公路分局安溪公路段,内设3股1室2站,分别为工程股、财务股、机材股、办公室、养路费征收站、路政站,事业编制58人。下设38个班组、2个沥青站、1个机修班、1个驾驶班,职工307人,其中,道班工人261人,工程技术人员6人,其他人员40人。1993年1月30日,根据省政府及省交通厅《关于改革省属公路管理体制的实施办法》,泉州公路分局安溪公路段更名为泉州市公路局安溪分局;安溪公路段下属的养路费征收站更名为安溪公路稽征所,2月与公路分局分离,属市公路稽征处管辖。1996年,安溪公路分局内设3股1室1所,分别为工程股、财务股、机材股、办公室、路政所,事业编制48人。下设31个班站及彭亭通行费站,班站中有4个公路站。职工编制337人,实有职工274人,其中,道班工人207人,技术人员24人,其他人员43人。2002年,安溪公路分局内设3股1室1所,分别为工程股、财务股、机材股、办公室、路政所,事业编制40人。下设16个公路站及彭亭收费站,并隶属管理泉州市公路局安溪物资供应站,职工编制337人,实有职工228人,其中,道班工人187人,技术人员9人,其他人员32人。2007年,内设股室和编制没变。下设13个公路站及彭亭收费站,并隶属管理泉州市公路局安溪物资供应站。职工编制337人,实有职工214人,其中,道班工人182人,技术人员15人,其他人员42人。
  县公路稽征所 1993年1月1日成立,为福建省公路建设筹集专项资金的正科级交通行政执法单位,隶属于福建省公路稽征局,内设办公室、征费股、稽查股、财务股3股1室,事业编制21人,实有干部职工15人。2007年,内设股室与编制没变,实有干部职工17人。主要职能是负责安溪县辖区内所有汽车的公路养路费、客运附加费和货运附加费的征管和稽查工作。
  二、管理
  (一)道路运输市场管理
  1991—1993年,以交通稽查队为主,各交管站密切配合,开展经常性的路检、路查,开展“110”社会服务联动活动,查处各种违纪案件901起,查处投诉案件620起。1994—1999年,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从原来的“重收费、轻管理”走向管理规范化、法制化。1996年,民营汽车出租公司创建营运,县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对一些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1999年,进行城区公交车运行线路、站点分布规划工作,开发4条公交线路,设立37个停车亭。
  2000—2003年,对客运线路进行运力调整,合理布局,规范专线12条。县交通局与物价局联合下发《关于安溪县营运客车规范化贴挂客运价目表的通知》,保障旅客的合法权益。2004—2007年,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与汽车客运站场监督,完成道路客运企业、道路货运企业各3家、危运企业1家、道路运输车辆960辆的年审工作。查处非法营运车辆30辆次,纠正违章148起,及时处理“110”联动案件32起,打击取缔无证维修厂家29家,督促无牌无证工程运输车辆上牌办证82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和非正常“外挂”工作有序开展,外挂车回迁及新增209辆895.29吨。
  (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
  1991—1998年,县交通局先后设立专门维修管理机构,严格执行二级维护合同制,严把资质准入关,并按时年审。1999年,对全县机动车维修企业核发经营许可证,举办岗位培训,培训汽车维修人员95人、摩托车维修人员340人。2000年,培训维修工81人,办理道路运输岗位服务证120人。
  2001—2004年,着重加强二级维护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005—2006年,执行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工作规范,督促维修经营者按照《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的规定,申请办理经营许可手续,健全车辆维修档案及人员培训、设备管理、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2007年,对未取得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或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以及超越经营许可,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依法进行处理。督促机动车维修企业(户)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检验和保修等制度。是年,新增4家二类机动车维修厂。
  (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
  1991—2000年,规范驾培市场,严格市场准人。加强交通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办证、培训、考核工作,培训驾乘人员6596人次,交通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2001—2003年,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严格人员资格关和车辆技术状况关。3年办理客货运驾驶员从业人员资格证培训8期,发证790人次。
  2004—2005年,按照“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的行业指导方针,建立健全机动车驾驶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驾驶培训市场监管体系。办理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培训3期、303人次;办理行政许可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7家。
  2006—2007年,执行行业标准,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把好经营资格准入关。组织人员深入实地检查,核实教练场地设施和教学车辆配备,督促培训机构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健全各项制度,公开收费标准。全县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企业10家,经营类别为二级、三级,经营范围为小型车和大型货车培训。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