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18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分类号: C912.2
页数: 2
页码: 266-2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安溪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包括了组织机构、主要活动等。
关键词: 安溪县 社会团体 委员会

内容

一、组织机构
  县级机构 1991年7月5日,安溪县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简称县关协),由在职县领导和团县委、县妇联、县总工会、县教育局等部门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组成,名誉主席郑梦集,主席陈秋菊。1993年4月21日,县关心下一代协会更名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关工委),委员20人,主任陈秋菊。1994年,调整县关工委成员,委员30人,主任陈秋菊。1999年2月10日,调整县关工委成员,委员22人,主任郑梦集。1999年5月18日,增补县关工委成员,委员20人,名誉主任傅伯浩、杜玉荣。2002年9月16日,调整县关工委成员,委员30人,主任郑梦集。2004年4月13日,调整县关工委成员,委员28人,主任郑梦集。至2007年,机构、成员没变。
  基层机构 1991—1999年,县直1个党委、全县24个乡(镇)、各中学、中心学校和80%的村(居)委会基层关工委先后成立,成员3455人。至2007年,全县共有基层关工委548个,其中,县直机关关工委4个,企业关工委3个,乡(镇)关工委24个,村(居)关工委421个,中学关工委61个,中心小学关工委24个,县直属小学关工委5个,职校关工委4个,成员5073人。
  二、主要活动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1991年后,县关协加强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清明节前后,都组织近万名中、小学生祭扫县内各地革命烈士纪念碑(墓),请老同志介绍烈士革命斗争事迹。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斗争图片展,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购置《激励永远》光碟,请县有线电视台定期播放,使全县的青少年受到多方位的革命传统教育。
  1995年,县关工委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报告会24场,听报告青少年4.6万人次。1996年,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报告会35场,听报告青少年3.5万人次。1997年,举办喜迎香港回归报告会、1999年,举办喜迎澳门回归报告会共35场,参会青少年5.5万人次。是年,举办纪念“五四”爱国运动80周年报告会33场,参会青少年4.8万人次。2000年,举办理想信念教育16场,参会中、小学生2.4万多人次。2001年,举办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报告会26场,参会中、小学生5万多人次。是年,举办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报告会33场,听报告青少年7.1万人次。2003年,举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报告会32场,参会青少年1.52万人次。
  2004年,中共中央8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下达后,组织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家长、老师代表座谈,了解详细情况;到各基层关工委宣讲文件精神31场,听讲学生5000多人次。2005年,举办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报告会64场,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听众8.5万人次。2006年,开展以“诚信”“八荣八耻”宣讲会66场,参与青少年5.8万人次。2007年,举办“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发展安溪大好形势”报告会56场,包括部分中、小学生在内的听众6.4万人次。
  (二)法制教育和帮教工作
  1991年,各基层学校关工委聘请当地派出所所长担任部分学校法制副校长,对中、小学生作《治安处罚条例》宣讲教育;邀请交警到学校讲解《交通规则》,直接受教育学生10多万人次。2000年后,深入对辍学、单亲或“两失”青少年的了解,一发现苗头即及时进行帮教。2001年,举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报告会19场,听报告青少年5.7万人次。并在各中、小学举办“为了明天”“与法同行”图片展、放映相关内容的影片,20多万名青少年受到生动的教育。2005年,在内安溪,对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珍爱生活,远离毒品”的禁毒教育,配合县“猎狐行动”,发动广大中、小学生挨家挨户宣传政府打击虚假信息的政策,收到良好效果。2007年2月,县关工委与市关工委等有关单位探视省少管所关押的泉州籍未成年人462人(其中安溪籍111人)。对犯错误或刑释未成年人注意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对生活有困难者,协同有关部门,给予学习技术,安排工作,解决出路,重新做人。魁斗镇关工委组织36位老同志组成关爱工作组,结对帮助22位后进青少年。4月,到8个乡(镇)、36所中、小学作“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六合彩的危害”报告会36场,听报告青少年及群众5.2万人次。
  (三)为青少年办实事
  1995年,多渠道募资助学。至1997年,资助中、小学生20人、1.8万元。1998年,资助中、小学生28人、2.28万元。1999—2000年,资助大、中、小学生350人、35.82万元。2001—2006年,资助大、中、小学生11047人、257.43万元。2007年,资助大、中、小学生279人、80.87万元。至是年,县关工委配合县教育局在湖头慈山农中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设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口计划教育、工艺等展室及生产、军事、体育训练项目,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到基地轮训,每期一周,共举办17期9万多人次。县外的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生也到该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对其普遍赞誉。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在凤冠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魁斗佛仔格、贞洋、金谷东溪、蓬莱温泉、长坑崇德中学、龙门、虎邱、罗岩、龙涓建立10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慈山农中、长坑珍田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联系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科技教育。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