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计划生育协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16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计划生育协会
分类号: C912.2
页数: 4
页码: 253-25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安溪县计划生育协会,包括了组织机构、代表大会、主要活动。
关键词: 安溪县 计划生育 协会

内容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县计生协会
  1991年,安溪县计划生育协会(简称县计生协会)挂靠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县计生委,后改为县人口计生局),未配备专职人员。1992年,县计生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开始由县委下文聘任县级党政离退休领导干部为顾问。1995年3月,县计生协会与县计生委脱钩独立办公,配备专职副会长(科级)1人。1996年2月,县政府副调研员黄一将兼任县计生协会会长。是年3月,配备专职干部3人。1997年,县计生协会编制6人,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2003年3月,县委办公室发文,县计生协会人员除工勤外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2006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确认中国计生协会纳入中央机构编制部门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序列,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县计生协会参照执行。2007年,机构、编制没变。
  二、乡(镇)计生协会
  1991年10月,全县有25个乡(镇)、场计生协会。1996年7月,丰田乡计生协会与福前农场计生协会合并为福田乡计生协会,全县乡(镇)计生协会24个。1997年7月,县委决定乡(镇)计生协会会长配备科级干部,副会长配备副科级干部,协会专职干部同计生专干享受同等待遇,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2002年7月,乡(镇)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办事员编制合在乡(镇)计生办。2007年,全县有24个乡(镇)计生协会。
  三、村(居)计生协会
  1991年,全县有村(居)计生协会371个。1998年,全县开始组建计生协会小组,共6529个。2007年,全县村(居、社区)计生协会469个(包括乡办场),协会小组6648个,会员11.45万人,占总人口10.57%。
  四、企业计生协会
  1997年,在企业固定员工70人以上建立计生协会。9月,凤华(中国)制衣有限公司成立全县首家企业计生协会。至2007年12月,全县有企业计生协会19个。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2年6月,县计生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计生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41人,常务理事19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1人,顾问5人。1996年10月,在县计生协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上,黄一将当选为会长。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7年8月,县计生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计生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55人,常务理事15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1人,首席顾问1人,顾问6人。1999年2月,县计生协会三届三次理事会召开,聘请县委书记洪泽生为名誉会长。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县计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计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79人,常务理事25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1人,顾问7人。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2007年11月,县计生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计生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81人,常务理事30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1人,顾问11人。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宣传
  1991年,县计生协会开展计生基本国策宣传,落实补救措施,减少计划外生育。1994年5月,省计生协会成立10周年时,县、乡(镇)两级计生协会召开纪念大会,龙门镇计生协会举行大型踩街活动。1999年后,每年国际母亲节,县计生协会召开“幸福工程”项目户代表座谈会,关爱贫困母亲。2000年,挑选计生事迹突出的15名计生协会小组长和2名联系户长到全县巡回报告。2001年,用邮票宣传计生基本国策,录制电视专题片《方寸之间国策心》,在安溪有线电视台播放。2002年,该专题片获得第十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2004年,县计生协会副会长林荣祖制作的邮集《养个好娃娃》获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是年,市计生协会举行计生协会小组长演讲比赛,城厢镇经岭村计生协会小组长陈柳英获全市第一名。
  2005年5月,邀请泉州市卫生系统专家举办“关注妇女、预防艾滋”知识讲座5场;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县、乡(镇)两级计生协会组织上街宣传,分发宣传品,举办“防艾”知识抽奖活动。在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所开设“防艾”咨询窗口。2006年4月,市计生协会首场在安溪县开展“关爱妇女健康”宣传活动。8月,市计生协会举行计生协会小组长演讲比赛,安溪县获三等奖2人。2007年5月,开展以“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为主题的“生育关怀活动周”活动。11月,邀请西安市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专家到安溪县举办“生育关怀,关注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巡回讲座4场。
  二、服务
  “五项工程”“三大服务”1995年,推广以“三结合”为模式的计生服务活动。1996年,县计生协会拨出20万元作为凤城镇等4个乡(镇)计生“三结合”示范点启动资金。1999年,市政府市长施永康从市长基金中拨出5万元,扶持蓬莱镇彭格村计生“三结合”基地。2001年3月,县计生协会在官桥镇开展以“三大工程”(安居、致富、成才)、“三大服务”(安康、生育节育、红白事)为主要内容的“二女户”(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女儿,并采取结扎措施的家庭)全程优质服务活动试点。10月,全县推广官桥镇试点经验,“三大工程”增加“亲情、保障”工程,拓展为“五项工程”。“五项工程”“三大服务”成为计生服务活动新的载体。
  2002年起,每年由县、乡(镇)两级财政各投入100万元为全县“二女户”建100幢“安居工程”,由县计生协会主要负责实施。是年起,县计生协会调查统计全县“二女户”女儿考中大专院校,及时上报市计生协会和县政府,兑现“奖励助学”。市计生协会资助每名大专、本科生500元—2000元,县政府资助每名大专生6000元,本科生10000元。各乡(镇)与所在卫生院签订责任书,为“二女户”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就医优惠卡;每年为“二女户”成员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各村(居)卫生所免费为“二女户”女婴预防接种;村(居)计生协会开展生育节育服务,建立协会小组对持证生育对象跟踪服务制度;市、县计生协会每年联合卫生部门下乡为“二女户”“计生户”义诊,免费查治妇科病;县、乡(镇)计生协会为不孕不育夫妇治疗提供帮助;各村(居)成立“二女户”红白事服务队,“二女户”遇到困难帮助解决,遇到喜事上门祝贺,遇到“二女户”夫或妇去世,协助料理后事,为其举办简朴隆重的殡葬仪式。至2007年,全县实施“安居工程”635户,总建筑面积6.7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138.25万元,其中,县643万元,乡(镇)622万元,村(居)127.33万元,社会资助146万元,“二女户”自筹1295.76万元,土地款无偿投入304.16万元;全县“二女户”女儿高考被录取49人,其中大专24人,本科25人。
  幸福工程 1998年7月,安溪成为全省首批实施“幸福工程”项目试点县(市)之一。主要内容为无息小额(3000—10000元)贷款。2005年11月,湖头镇许锦泉、陈彩虹和蓬莱镇陈彩华获“全国幸福母亲奖”。至2007年,全县分五批(次)进行项目运作,涉及23个乡(镇)169户贫困母亲,取得较好经济与社会效益。
  生育关怀行动 2006年11月,根据中宣部等10部委联合通知精神,县计生协会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生育关怀行动”。2007年9月,县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在慈山农业中学建立生育关怀茶叶初制技术培训基地,在安溪职业学校建立生育关怀教育培训基地。县、乡(镇)两级计生协会对全县因伤因残造成困难的计划生育户和基层计生工作者进行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多数乡(镇)每年组织不孕不育夫妇到泉州、漳州治疗。
  三、创建
  基层计生协会组织整顿 1994年9月—10月,全县开展村级计生协会组织整顿工作。落实村级计生协会“五有”(有一个结构合理的理事会,有一名有能力、群众威信高的会长,有一个办公或活动场所,有一套活动制度,有一定的活动经费或创收的经济实体),以达到组织机构健全、活动制度完善、服务工作周到、社会效益良好。1999年8月,全县开展第二次村级计生协会组织整顿工作。基层计生协会做到“组织、任务、活动、服务、工作条件”五个落实到位。每个乡(镇)确定一个基础好的和一个基础差的村(居)计生协会作为试点。全县24个乡(镇)有44个试点单位(其中,小乡、镇只确定1个试点单位)。经过历时近一年的整顿,建立比较完善的计生协会联系制度、例会制度和培训制度等,理事会结构趋于合理,会员素质得到提高。
  “双创” 2001—2007年,全县开展创建合格村(居)计生协会和争创一流村(居)计生协会(简称“双创”)活动。达到一流村(居)计生协会标准的分别有:2001—2002年,10个;2003年,57个;2004年,90个;2005年,113个;2006年,131个;2007年,97个。连续7年达标的村(居)计生协会有:凤城镇北石、祥云社区居委会计生协会,魁斗镇魁斗村计生协会,参内乡美塘村计生协会。魁斗镇魁斗村计生协会、城厢镇经岭村计生协会、凤城镇祥云社区居委会计生协会先后被中国计生协会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
  “三联创” 2006年6月,在“双创”活动的基础上,把创先活动的主体由原来的村(居)计生协会向乡(镇)计生协会和计生协会小组两头延伸,实现上下联动,三级联创(简称“三联创”)。2007年,全县有合格村(居)计生协会196个,一流村(居)计生协会97个,两类合计占村(居)计生协会数62.5%;五好计生协会小组3877个,占全县计生协会小组58.3%
  四、调研交流
  调研 1991—2007年,县计生协会组织顾问到基层调研计生与协会工作,撰写《开创计生新局面的对策和建议》《创办“二女户”养老金和独生子女备用金储蓄初探》《关于计生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农村“二女户”现状调研》等11篇专题调研报告,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
  交流 1998年5月,县委书记陈昭扬带领县五套班子主要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县计生局、计生协会领导到漳浦县参观、学习计生协会小组(中心户)组建经验。之后,县委、县政府在龙门镇寮山村召开组建计生协会小组(中心户)工作会议。2002年11月,晋江市磁灶镇岭畔村计生协会与龙门镇龙美村计生协会开展山海联谊,结对帮扶,共创一流计生协会活动。岭畔村支持龙美村计生协会开展活动,关心15户“二女户”的生产、生活,为6户特困户脱贫致富提供帮扶。12月,岭畔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计生协会会长、全国第七、八届人大代表吴孝凯等领导又一次到龙美村慰问“二女户”“五老”贫困户和计生“三户”的贫困学生,分发慰问金共1.29万元,资助该村计生协会活动经费3000元。2005—2006年,漳州、福州、三明市计生协会分别到安溪考察学习交流“五项工程”“三大服务”工作。2007年,县计生协会到晋江市、南安市等地学习交流。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