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社会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143
颗粒名称: 卷七 社会团体
分类号: C912.2
页数: 40
页码: 234-273
摘要: 本文收录了安溪县社会团体、工会、组织机构、代表大会主要活动、共青团少先队、少年先锋队安溪县工作委员会等。
关键词: 安溪县 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

内容

第一章 工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县总工会
  1991年,安溪县总工会(简称县总工会)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教部、生产福利部、女职工部、财务部及工人俱乐部、职工服务社,编制行政10人,事业3人,工勤2人,实有干部、工勤11人。挂靠单位有县评模委员会办公室、县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委员会办公室、县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总站。1992年5月,县职工集邮协会成立。1993年12月,县劳模联谊会成立。1996年6月,县总工会内设办公室、组织部、经济保护部、保障部、女职工部、财务实业部及工人俱乐部(事业),编制行政10人,事业3人,工勤2人。2004年,县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委员会办公室划并县社会保险公司,县劳模联谊会更名为县劳模协会。2005年,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11月,县职工素质教育基地成立。2006年10月,泉州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安溪办事处成立。至2007年,县总工会内设办公室、组织基层部、宣教部、经济保护部、保障部、女职工部、财务部、职工娱乐部,编制行政10人,事业3人,工勤2人,实有干部、工勤14人。挂靠单位有县评模办、县劳模协会、县职工集邮协会、县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总站、县职工乒乓球协会、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县职工素质教育基地、泉州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安溪办事处。
  二、基层工会
  1991年,全县有中国教育工会安溪县委员会、中国财贸工会安溪县委员会2个系统(产业)工会、1个直辖基层工会和210家基层工会,会员15932人。1994年,开始筹建各乡(镇)工会联合会,至1996年底,全县24个乡(镇)相继成立工会联合会。1999—2000年,全县24个乡(镇)工会联合会先后更名为乡(镇)工会委员会。2005年,县直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成立。2007年底,全县有3个系统(产业)工会和1个直辖基层工会、24个乡(镇)工会及1047家基层工会,会员5.2万人。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3年12月18日—19日,县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149人。县委书记李天乙莅会致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工会主席陈金柱作《认清形势、明确使命,为加快我县建设步伐作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17名委员组成的县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由5名委员组成的县总工会第十二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在县总工会第十二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常务委员7人,主席1人,副主席2人。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998年12月15日—16日,县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209人。县委书记洪泽生莅会致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工会主席陈海雁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我县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23名委员组成的县总工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和由7名委员组成的县总工会第十三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在县总工会十三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常务委员9人,主席1人,副主席2人。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2004年1月5日—6日,县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168人。县委书记曾荣华莅会致词,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傅福荣莅会并作重要讲话。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工会主席沈添火作《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19名委员组成的县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和由7名委员组成的县总工会第十四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在县总工会十四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常务委员9人,主席1人,常务副主席1人,副主席2人。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职工队伍建设
  (一)职工素质教育
  1991年,县总工会设立职工图书室,藏有史书类、文学类、技术技能类等书籍1万余册及各类报刊、杂志,免费供职工借阅学习。1999年6月24日,县总工会与县沼涛图书馆联合共建图书室文学类图书处(2003年后因工会大楼拆建暂停活动)。
  2000—2004年,根据全县产业特点及职工就业需求,县总工会举办职工计算机普及应用知识培训班。2005年8月,县总工会与安溪县华侨职业中等学校联合创办安溪县职工素质教育基地。2006—2007年,举办藤器工艺、茶叶、汽车驾驶、服装设计制作、会计等技术培训班51期,参加培训5000余人次。
  (二)岗位练兵技术比赛
  2000年起,县总工会每年都组织职工参加全国职工计算机普及应用知识大奖赛活动。是年,县电力公司陈志思被选为省代表队参加全国大赛,获二等奖。2002年,县总工会与县金融系统工会开展金融业务比赛,组队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咱们工人有技术”演讲比赛,吕寒伟获三等奖。2003年,县总工会与县建设银行工会联合举办业务知识竞赛;与万隆集团联合举办“迎元旦·比技能”服装制作竞赛。2004年6月,县总工会下发《关于开展职工“技能月”活动实施意见》,并在县电力公司召开启动仪式。组织县邮政行业技能竞赛,组队参加市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2005—2006年,组织县直机关干部参加市县两级机关干部职工岗位练兵竞赛活动,县外经贸局周文忠获全市外经贸系统岗位练兵竞赛第一名,县委党校周理实获全市普通话演讲比赛二等奖,县代表队获市公共科目竞赛优胜奖。2007年4月,泉州市“迎农运”职工技能运动会在县电力公司举行启动仪式,华侨大酒店4名选手获“优秀选手”称号。10月,组队参加泉州市“世贸杯”酒店旅馆行业和“石狮服装城杯”服装制作技能竞赛。
  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一)维权机制建设
  1991年,县总工会设立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1名副主席兼任副主任,1名干部为成员;全县国有、集体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0家,调解工作人员58人。1998年,全县24个乡(镇)均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005年5月,健全县职工维权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是年,全县有400多个单位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007年底,全县产业、系统、乡(镇)工会和较大的企业都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主要维权活动
  参与企业改革方案制定 1992年开始,县总工会主动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关闭、解散方案的制定,特别是涉及到职工具体利益的方案制定,强调必须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至2007年,县总工会先后参与县电冶厂等国有企业改制,县糖厂、食品厂、农械厂、纸厂、瓷厂、化肥厂、煤矿、耐火砖厂等国有企业关闭、解散方案的制定,维护职工权益。
  劳动争议调解 1991年起,县总工会参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2003—2004年,先后参与新成制衣有限公司、登科小区承包商等拖欠工人工资,县农械厂、制材厂解散职工安置,县化肥厂、县水泥厂除名违纪职工等案件调解仲裁工作。2005年,参与14件职工投诉调解仲裁工作。2007年,参与8件职工投诉调解仲裁工作。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004年起,县总工会做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突出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每年都发调查表,并派人到企业检查监督。2007年2月17日,农民工钟荣光来访,反映某企业主拖欠其工资问题,县总工会立即派人调查了解,做好企业主的工作,使钟荣光被拖欠的工资得到解决。
  三、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一)源头民主参与
  1992年起,多次与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联合执法检查。2004年1月,县总工会主席由县政协副主席兼任,代表职工向县人大、县政协提出议案和提案。至2007年,县总工会与县政府召开8次联席会议,反映工会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县职工物价监督检查总站定期为县政府提供市场物价动态。
  (二)企事业民主参与
  1991年,县总工会坚持和完善企事业单位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先后有30个国有企业由职代会审议通过企业内部职工承包方案,8个企业由职代会通过企业关闭、解散职工安置方案。1992年,县电冶厂改制,由职代会通过内部会员承包方案,民主选举厂长,使该厂在亏损132万元的情况下起死回生,发展壮大。1999年,县教育工会进一步规范教工代表大会制度,举办教工代表培训班,提高教工代表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能力。是年起,县总工会把厂务公开作为拓宽职工民主管理渠道新的切入点,以职代会为载体,与县纪委、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制度。2000年,县厂务公开领导小组被评为“全省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开始,又将职代会制度从国有企事业单位扩展到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至2007年底,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和480家非公有制企业推行职代会制度。
  四、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
  (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
  1991年,在全县职工中继续深入开展为“四化立功”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至2000年,参加的职工15万人次,提建议1万余条,被采纳3700余条,增创效益3000多万元,并涌现出一批模范人物。1995年5月,王千万获全国劳动模范。1999年6月,李育民等16人获县劳动模范。2000年5月,陈文化获全国劳动模范。2003年4月,林水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至2007年底,全县有19人获省劳动模范,22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96人获市劳动模范,3个单位获省“五一”奖状。
  (二)技术创新工程活动
  2001年,全县广大职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崇德中学黄国森发明的多功能温度手表、多功能犁耙器,均获省优秀成果和发明项目选拔赛铜奖;县茶科所培育的杏仁茶新品种推广及制作工艺研究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铜奖;县韵和机械有限公司创新的商用微波杀菌速热设备、安溪雅斯达有限公司创新的验钞照明双用充电式LED手电筒分别获第二届海峡两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金奖、铜奖。2003年,全县开展评选“五个十佳”(“十佳”经济技术示范小组、“十佳”科技创新标兵、“十佳”职工管理标兵,“十佳”窗口服务标兵、“十佳”安全生产标兵)活动。2006年,全县有11名职工分别被市总工会授予“职工服务窗口标兵”“职工管理标兵”“职工创新标兵”“技术能手”,2个单位被市总工会授予“经济技术示范组”称号。至2007年,全县职工创造发明成果22项。
  五、困难职工救助活动
  1991年,县总工会建立职工互储金会,开展困难职工补助活动。1995年起,对全县特困职工(包括下岗、失业、退休职工)造册建档,微机管理,开展送温暖活动,职工互储金归入送温暖活动资金。1998年,全县建立困难职工档案180户,补助180户204人次,补助金额2.34万元。2000年,建档703户,补助金额4.16万元。是年,市邮政局工会与安溪八中结对子,每年扶助10名困难学生上学。2003年8月,成立县总工会困难职工救助(服务)中心,2005年,更名为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城厢镇等15个乡(镇)相继成立困难职工帮扶站。
  2005—2006年,全县扶助200名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金额46万元。2006年10月起,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全县163个单位11897名职工参加,311人次职工住院取得医疗补助金近51万元。2007年,全县建立困难职工档案346户,补助172户,金额7.74万元。
  六、女职工活动
  1991年11月、1999年3月、2004年1月,分别召开县总工会第二、三、四次女职工代表大会,分别民主选举产生安溪县总工会第二、三、四届女职工委员会。1994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县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女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国家报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北京宣言》等纲领性文件,举办女职工干部培训班,引导女职工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
  2003—2004年,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女职工成才自我达标活动,选定9个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女职工工作示范点;选定宝星箱包(安溪)有限公司、安溪恒发工艺品有限公司为省女职工工作示范点。开展女职工保健达标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上街举办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和咨询活动,邀请全国总工会女职工保健知识讲座团到各企事业单位讲授女职工保健知识。开展女职工特病保险活动。县邮政局等20多个单位设立女职工周末学校,将女职工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2006年6月起,在企事业单位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从法律上维护女职工权益。17年间,全县有18个女职工委员会被评为省女职工工作先进单位,35人次被评为省先进女职工工作者、三八红旗手或市级以上劳模。
  第二章 共青团少先队
  第一节 共青团安溪县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团县委 1991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溪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校部、青工农部5个部室,编制10人。1996年,团县委内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少部、青工青农部6个部室,编制10人。2007年,机构没变,编制8人。
  县青少年宫 1992年5月,安溪县青少年宫成立,事业编制5人,隶属团县委。2006年7月,因城建需要,青少年宫被拆除,机构、编制5人尚保留。
  基层团委 1991年,全县基层团委44个,团总支18个,团支部1632个,团员29418人(女团员8541人),其中,农村团员11581人,占团员总数39.37%。2007年,全县基层团委74个,团总支22个,团支部1935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支部235个),团员67260人(女团员32142人),其中,农村团员26855人,占团员总数39.93%
  二、代表大会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1991年9月27日—29日,共青团安溪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选举产生共青团安溪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33人,常委9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4年5月25日—27日,共青团安溪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选举产生共青团安溪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5人,候补委员10人,常委7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1997年5月25日—27日,共青团安溪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选举产生共青团安溪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26人,候补委员10人,常委6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2002年9月28日—30日,共青团安溪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选举产生共青团安溪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35人,候补委员9人,常委7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
  三、主要活动
  (一)青年教育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991年,团县委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录制专题片《雷锋精神在安溪大地上闪光》,在全县各地播放,青少年掀起新一轮“学雷锋,争当文明人”的热潮。1996年,以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为契机,在全县开展以“高举团旗跟党走,青春奉献在九五”为主题的“侨乡团旗红”团日活动,举办专题晚会、报告会、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1999年,在青少年中开展“庆国庆、迎回归(澳门回归)”主题征文比赛和百名少年儿童现场绘画比赛,以及“庆国庆,迎回归,迈向新世纪”主题系列活动。2001年,团县委分阶段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7年,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紧密配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道德实践活动。17年间,每年“五四”纪念日,都结合当年工作重心开展纪念活动;每年清明节,组织团员、青年、少年儿童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入团、入队宣誓仪式,重温入团、入队誓词等活动;每年“一二·九”期间,举行18岁成人仪式,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人生观教育;长年坚持马列主义理论、革命传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教育,共举办各种青年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班、报告会、座谈会1000多场(次)。
  法制教育活动 1991—1998年,团县委配合县综治、司法等机关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参加“保护明天行动”,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2000年,做好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并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和“交通安全校”创建活动,县新华书店、县检察院起诉科、县消防大队等单位被授予泉州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湖头派出所被命名为福建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2年,团县委成立安溪县法律援助中心联系站,为青少年寻求法律援助、维权咨询提供便利。2004年,以建设“平安安溪”为契机,联合县交警大队等单位举办大型交通知识竞赛,有泉运安溪分公司、安溪第三实小等6个单位参加,进一步教育少年儿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2007年,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和“青春红丝带”宣传教育活动。17年间,以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二)青年人才工程
  青年岗位能手竞赛 1991—2007年,团县委每年都联合县直有关部门开展以“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建议、小制作、小竞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和青年岗位能手竞赛活动。在企业,以“青年岗位能手”和“我为重点工程做贡献”等活动为载体,开展青工岗位技术培训和技术比赛,提高青工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农村,通过全县评选60名“青年制茶(茶叶拼配)能手”,提高茶叶制作、拼配技术。
  青年致富能手活动 1991年,各乡(镇)团委组织发动农村团员、青年参加农函大学习,加强对农村青年进行实用技术培训。1994年,剑斗五龙青年林果场被命名为“福建省十大青年星火基地”
  尚卿养鸡场黄华山获“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1996年,尚卿乡黄华山、吴本勃等同志被评为省,“青年星火带头人”,尚卿乡团委、尚卿乡黄岭村团支部、魁斗镇尾溪村团支部获“全国服务万村行动”先进集体。1997年,华东木业公司董事长谢建东被评为“省青年星火带头人”。2002年,吴荣山被评为“第五届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黄连福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6年,肖文华被评为“福建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17年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86期,参训青年18万余人次;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480人、青年致富能手1250人。
  (三)“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活动
  1994年12月,安溪县“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团县委。是年,由团县委发起的“安溪县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活动”拉开序幕。1995年初,举办“安溪县单位、个人书画收藏精品义展活动”,扩大“希望工程”的影响。1999年,蓬莱镇新林和登山两所希望小学举行落成庆典,副市长曾华彬、团省委副书记陈冬、团市委副书记徐春晖、安溪县党政主要领导和30多名海外侨胞参加庆典活动。2004年,“云香阁杯”安溪铁观音茶王赛茶王获得者杨松伟,把获得的3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安溪一中6位特困优秀学生。至2007年,安溪县“希望工程”爱心助学行动得到福建省希
  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泉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厦门饮料厂、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华侨大学团委、团厦门市委、厦门可口可乐公司、厦门民建一公司、石狮市菲律宾华侨联合会、泉州市政协港澳委员等单位、领导和众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安溪县“希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筹资600多万元,建设25所希望小学和3幢中学教学楼,援建43所贫困山村小学,在49个贫困村小学设立“希望书库”,资助5000多名失学和濒临失学的小学生继续就学,向300多名品学兼优的特困中学生发放“特别奖学金”,共资助50多名大中专生上学。
  (四)“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1994年,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开展“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助万家行动”“优质服务示范月”“献爱心帮扶结对”和“团旗下无假货”等信用建设活动。2002年,成立县级“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组织委员会,以实现“四个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和“三个效益”(人才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目标,以“送温暖、献爱心”为主线,从抓重点、促管理等方面推进创建活动。至2007年,县公安消防大队、县地税局办税服务中心等6个单位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有35个单位获市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有128个单位获县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有128个“青年文明号”单位与128户计生“二女户”结对子,落实帮扶资金6.4万元。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安溪县工作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1991年,少年先锋队安溪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少工委)是全县少年儿童群众组织的领导机构,受党委的委托由团县委领导。全县中小学校有少先队大队435个,中队3158个,队员143863人,辅导员3593人。至2007年,全县中小学校有少先队大队381个,中队2951个,队员94963人,辅导员3332人。
  二、代表大会
  第二次代表大会1993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安溪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正式代表105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中国少年先锋队安溪县第一届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国少年先锋队安溪县第二届工作委员会委员5人,主任1人。
  三、主要活动
  1991—1999年,团县委和县少工委组织泉州市、莆田市部分小学与县贫困山村35所小学结成“手拉手”联谊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互助活动和“科技夏令营”“少年军校”等活动,深化“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律、自强)教育。安溪实小被评为“全国手拉手联谊学校”。安溪代表队参加市首届少先队“五自”知识技能技巧竞赛,分别获二、三等奖和团体第四名。安溪实小获全国“雏鹰大队”称号,安溪实小肖音歆等4名同学获泉州市“手拉手”互助联谊活动优秀书信奖。2000年,选送吴争团等两名优秀辅导员参加省优秀辅导员培训班学习。同时,开展少先队工作论文评选活动。2001年,开展课外学科技创新行动和以“雏鹰行动”为主体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以及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的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沼涛实小的“茶都小博士”课题小组获“新世纪,我能行——福建省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优秀课题一等奖,并代表省少先队赴京展示,获“新世纪,我
  能行——杉杉杯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果展示”优秀课题一等奖。2002年,开展以“寻访优秀共青团员足迹”为主题的教育活动。2005—2007年,举办20多场全县性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周末还定期开展乒乓球挑战赛。17年间,坚持长年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组织祭扫烈士墓和庆国庆、庆队日等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长年组织学雷锋做好事,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县妇女联合会
  1991年,安溪县妇女联合会(简称县妇联)内设办公室、儿少部、生产部、维权部、宣传部,编制9人,实有8人。1994年10月,安溪妇女乡亲联谊会成立。2001年3月,县直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成立;5月,安溪县妇女法律援助站成立。2004年10月,安溪女能人之家成立。2006年,安溪女法律工作者联络小组成立;县妇联增设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制8人,实有8人。2007年,机构、编制没变。
  二、基层妇女联合会
  1991年,全县有乡(镇)妇联24个,村(居)妇代会451个。2003年,乡(镇)妇联24个,村(居)妇代会460个。2004年,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妇委会27个,个私协妇委会1个,妇女小组15个。2006—2007年,乡(镇)妇联24个,村(居、社区)妇代会458个。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十次代表大会 1991年3月8日—9日,安溪县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正式代表435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安溪县妇联第九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妇联第十届执委会委员27人,常委7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1996年6月24日—25日,安溪县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正式代表400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安溪县妇联第十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妇联第十一届执委会委员31人,常委7人,主席1人,副主席2人。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2002年1月17日—18日,安溪县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正式代表320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安溪县妇联第十一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妇联第十二届执委会委员31人,常委7人,主席1人,副主席2人。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双学双比”活动
  1991—1998年,县妇联在“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中,开展“妇女科技致富服务小组”试点工作,举办妇女扫盲班、文化技术夜校,提倡家家户户“饲养一头猪,增收百斤粮,种植一亩果”,开展结对帮扶、建基地等活动;在市、县电视台播放以“双学双比”为主题的《安溪巾帼风姿》《今日侨乡女》专题片,在县广播站开设“农家女”专题节目,报道妇女典型事迹近百人次;在魁斗大岭村创建“双学双比”百亩龙眼基地。1999—2007年,发出《在全县妇女中掀起学用科技新高潮》倡议书,向省妇联争取小额贷款65万元支持妇女发展生产,创建“双学双比”基地9个(省、市级各1个,县级7个),市级“科技致富示范村”4个。17年间,全县妇女扫盲近3万人;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10场,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364场,参训妇女39284人次,妇女上农函大学习3976人,农村妇女获农民技术员职称357人,获得绿色证书327人;53名农村妇女受到县级以上“双学双比”领导小组表彰,其中,陈丽红、林秀珍、徐树兰分别获1998年度、2004年度、2006年度全国“双学双比”竞赛女能手称号。
  二、“巾帼建功”活动
  1991—1998年,组织发动女职工参加“学先进、比奉献,为‘八五’、‘九五’计划建功立业”,和“爱岗、敬业、立功、成才”等竞赛活动。县女工委组织开展“双增双节”劳动竞赛和提合理化建议、搞技术革新的活动,参赛女职工2000多人,提出合理化建议155条,增收节支创效益63万元。选送优秀选手参加市“巾帼技能技巧”系列比赛。8年间,有1个单位获省级“巾帼建功”先进单位,3个单位获市级“三八文明号”6名妇女获省级“女职工标兵”和省级“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1999—2007年,以争创“巾帼,文明岗”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文明岗的考评、考核管理制度,先后开展“巾帼社区”服务,“岗位建功、岗位成才”,文明岗与村(居)结对等活动。12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共255人,不定期地开展科技服务、法律宣传咨询、义诊等活动。9年间,受到县级以上表彰的“巾帼建功”先进个人14人,“巾帼文明岗”23个(其中,县邮政局中山邮储所于2007年3月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三、“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1991—1998年,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五好文明家庭”4003户,“家庭好角色”359个。
  1999—2007年,县妇联把该活动与创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安全片区相结合,分发“家庭美德格言”,印发“兴廉洁之风,建文明家庭”倡议书,开展“学习型家庭”“美德在农家”“廉洁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组织12个家庭在县政府会堂举行“学习型家庭”知识竞赛;组织以“创建平安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文宣队深入龙涓、长坑等乡(镇)演出。9年间,被授予县级以上“五好文明家庭”727户(其中,黄荣辉家庭被授予“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省级“绿色家庭”1户、“巾帼文化中心户”4户,市级“学习型家庭”6户、“节约型家庭”3户、“五美
  农家”4户、“家庭好角色”7个;全县有“平安家庭”24.3万户,“平安家庭”示范村240个,示范乡(镇)15个;县妇联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县级先进妇联组织”。
  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1991—2007年,县妇联扎实做好妇女信访工作,把《妇女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普法规划,发动广大妇女参加法律知识大赛。利用“三八”维权周、法制宣传日、三下乡等,组织女法律工作者下基层开展法制宣传咨询,深入涉毒重点乡村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宣传教育活动。到泉州女子教养所、省女子监狱、县看守所对在押安溪籍妇女进行帮教。扶持大坪、长坑2名女释放人员发展生产。17年间,接待来信、来电、来访7867件(次);配合公安机关解救、遣送妇女1240人、儿童184人;对愿意留居者给予妥善安置;配合公安机关对1880多名流入妇女逐个登记造册,帮助解决户籍405户;配合县人大常委会、县法院推选8名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妇女干部为人民陪审员,参与相关案件的审理,为妇女排忧解难。
  五、儿童工作
  1991—1996年,先后开展“十佳健、优、美儿童”评选,举办安溪县第二届独生子女美术作品展,安溪县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参加市“迎回归、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建设安溪县儿童乐园(2006年因城建需要拆除),实施“春蕾计划”。2000年,晋江籍侨胞许建成、谢凤华伉俪到长坑乡月眉小学,捐资30万元兴建教学楼1幢;并看望受其资助的20名“春蕾”女童,为该校赠送价值1万多元的学习用品和教学设备。2006年,澳门闽籍曾少娥女士捐款20万元,在龙涓乡举溪村援建一幢“春蕾教学楼”,与21名贫困女童结对助学。2007年,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和“亲情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全县有75位“爱心阿姨”与留守儿童结对。17年间,收到捐款72.48万元,资助2431名贫困女童圆学习梦。县妇联每年联合有关单位举行庆“六一”系列活动,并深入乡村走访慰问部分特困女童。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第一节组织机构
  一、县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1991年,安溪县商会(简称县商会)内设办公室、会员股,编制6人,实有6人,共有会员426人。1997年1月,恢复安溪县工商业联合会名称(简称县工商联),加挂县商会牌子,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内设办公室、会员股,编制4人,实有4人,共有会员512人。2002年,县工商联内设办公室、会员股,编制4人,其中,行政4人,工勤1人,实有5人,共有会员915人,下辖6个县级行业公(商)会、2个乡(镇)商会和9个异地商会(经济促进会)。是年7月13日,中共安溪县工商联(商会)党组成立,林启明任党组书记。至2007年,县工商联机构、编制没变,共有会员
  1056人,下辖7个县级行业公(商)会、2个乡(镇)商会和11个异地商会(经济促进会)。
  附:县商会大厦翻建
  1994年2月,县商会大厦在原商会会址(凤城镇解放路80号—84号)动工翻建,12月底竣工,1995年1月交付使用,共7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75万元,工商界人士捐资64万元,其中,郭扬辉10万元,唐永建7万元,李宗吉4.5万元,刘宝庆4万元,柯艺成等9人各3万元。
  二、县级行业公(商)会
  县茶叶同业公会 1995年4月12日成立,林宏恩当选为会长,会员105人。1999年5月20日,县茶叶同业公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王文礼当选为会长,会员146人。县水泥同业公会1995年5月11日成立,谢金乙当选为会长,会员51人。1999年6月28日,县水泥同业公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叶金城当选为会长,会员70人。
  县工艺品同业商会
  1998年7月,县竹藤工艺品同业公会成立,陈清河当选为会长,会员72人。2006年4月7日,县竹藤工艺品同业公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陈明辉当选为会长,会员55人,县竹藤工艺品同业公会更名为县工艺品同业商会。
  县石材同业公会 1999年7月28日成立,郭扬灿当选为会长,会员119人。
  县服装箱包鞋帽同业商会 1999年11月23日,县服装鞋帽同业公会成立,唐永建当选为会长,会员59人。2006年6月21日,县服装鞋帽同业公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张一铭当选为会长,会员52人,县服装鞋帽同业公会更名为县服装箱包鞋帽同业商会。
  县包装印刷同业公会 2000年12月20日成立,刘发财当选为会长,会员60人。
  县房地产业协会 2008年3月18日成立,赖新才当选为会长,会员36人。
  三、乡(镇)商会
  1990年10月18日,县商会长坑分会成立,刘金福当选为会长,会员45人。1994年4月8日,县商会官桥分会成立,林益金当选为会长,会员104人。
  四、异地商会(经济促进会)
  1985年3月10日,北京振兴安溪经济研究会成立。1998年,该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第一、二届会长林夏水,会员200人。1994年7月3日,上海泉州侨乡开发协会安溪工作委员会成立。1998年11月21日,该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2003年12月30日,该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一至三届会长李铁玖。2008年10月18日,该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长林江南,会员320人。
  1999年3月27日,福州振兴安溪经济促进会成立,会长陈发树,会员437人。1999年10月23日,厦门安溪经济促进会成立。2005年9月25日,该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第一、二届会长柯希平,会员5618人。1999年10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安溪经济促进会成立。2006年5月26日,该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并成立云南省昆明市工商联安溪商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第一、二届会长陈全良,会员221人。
  2000年10月15日,广州安溪经济促进会成立;2006年12月23日,该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第一、二届会长吴德勋,会员420人。2000年11月23日,深圳安溪经济促进会成立,会长陈海金,会员288人。2000年12月2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安溪经济促进会成立。2003年12月28日、2006年12月17日该会分别召开第二届、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一至三届会长叶少华,会员390人。
  2008年7月8日,该会更名为河北省石家庄市安溪商会。
  2001年5月13日,漳州安溪经济促进会成立,会长陈文理。2005年5月22日,该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长林昆祥。2008年5月1日,该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长陈清松,会员372人。2005年11月19日,三明市安溪商会成立,会长林来发,会员175人。2006年10月28日,陕西省西安市安溪商会成立,会长谢发育,会员232人。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2年5月10日,县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78人,列席代表45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商会会长林维超代表县商会第三届理事会作《发挥商会独特作用,服务我县经济建设》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商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39人,常务理事13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3人。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7年11月23日,县工商业联合会(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92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工商联副会长谢文良代表县工商联第四届理事会作《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再创工商联工作新辉煌》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工商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64人,常务理事31人,会长1人。1999年3月15日,县工商联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县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同意王亚菲辞去县工商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职务。补选陈清河为县工商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
  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2年12月23日,县工商业联合会(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98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工商联副会长李瑞胜代表县工商联第五届理事会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新世纪我县工商联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工商联第六届执委会执委85人,常务执委45人,会长1人。大会通过致全县各企业《推进“诚信安溪”建设,树立文明守信新风》倡议书。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参政议政
  1991—1998年,县商会有16名会员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有39名会员担任省、市、县政协委员。他们在历次省、市、县人大、政协会议上提出许多好的议案、提案。1997年,省人大代表、县商会会长郭扬辉在省人大会议上提出《关于福州市的交通状况问题》的议案,省交通厅对此作了专题研究解决。1998年,市政协委员、官桥镇商会会长林益金,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政府应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的提案,得到市政府的重视,专题研究答复。县人大代表、县商会副会长李宗吉在县人大会议上提出《关于电力行业状况调查报告》的议案,引起县政府的重视。
  1999—2003年,县工商联有18名会员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有48名会员担任省、市、县政协委员。有委员在县政协会议上提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2000年,县竹藤工艺品同业公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安溪县竹藤工艺产
  业化建设的报告》(即竹藤工艺“百亿工程”),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并付诸实施。2001年,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常务执委吴传家在县政协三次、四次会议上分别提出《建议改革农村税费,免征县内茶叶流通环节特产税》和《加入WTO后安溪应加快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提案,得到县政府的重视和采纳。2003年,县工商联85名执委中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10人,担任省、市、县政协委员42人,担任村(居)干部17人。县工商联积极配合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撰写《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参加省委统战部新时期统战工作探索的研讨。
  2004—2007年,县工商联有45名会员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有95名会员担任省、市、县政协委员。他们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加快安溪发展”十大重点课题之一“关于藤铁工艺业优化升级的研究”;参加县政府、县委统战部组织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活动,并写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安溪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发展》的调研文章,参与研讨。
  二、服务经济建设
  1991年,县商会与县政协、县台工部前往晋江金井围头、惠安崇武两个重点对台贸易窗口进行考察,学习他们的经验。1994年,县商会与县人大、县外经局、县侨办组成调查组,到11家“三资”企业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情况及时呈报县政府。
  1999年4月15日,自第85届中国(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起,县竹藤工艺品同业公会变以往由企业自行租馆参展为统一租馆、统一布馆、统一参展,发挥整体优势,产生规模效应和名牌效应,参展的23家企业成交总额1558.6万美元,统一租馆费用节省300多万元。2000年,安溪县商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为会员企业参加国内外大、中、小型展览贸易服务。9月,组织部分竹藤工艺品厂家参加中国第六届上海国际家具展览会,取得良好效果。引导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001年10月,县工商联与县石材同业公会联合举办国家石材行业新标准宣传贯彻暨石材质检员培训班。经考试,安溪有54名学员获得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监测中心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2003年,配合县茶叶同业公会和县竹藤工艺品同业公会,分别举办安溪乌龙茶标准化培训班和藤铁工艺品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参训150多人次。
  2005—2007年,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以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藤铁工艺业优化升级、建材冶炼业整合提升为主的产业集聚,推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至2007年底,全县有非公有制企业2660家(其中当年新批285家),从业人员17万人;个体工商户9748户(其中当年新开业1752户),从业人员1.8万人,工业产值23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6.3%
  三、国内外商务活动
  1995年7月26日—31日,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全国工商联和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首届全国民营企业商品博览会。8月28日—9月6日,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妇女儿童用品暨’95国际妇女儿童用品博览会。9月28日—10月1日,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工商世界博览会,均取得较好效果。
  1999年,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在越南河内举办的第九届越南国际贸易博览会,在福州举办的福建省儿童名新商品展览会和第四届泉州9.9商品交易会,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2000年,帮助竹藤工艺品会员企业推销积压产品,先后联系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家和地区客商签订订单8份。
  2003年3月,县工商联与县竹藤工艺品同业公会组织5家会员企业赴德国、法国等国家考察市场,并与客商贸易洽谈,取得一定成果。2004年,协助会员企业到欧美、中东等地考察市场,共4批19人次。组织会员企业到国内各大城市考察市场,共6批27人次,进一步拓宽商品销售市场。
  2005—2007年,先后接待韩国石材商会,马来西亚、新加坡商社等考察团18批84人次;接待国内山东、青岛胶州、甘肃白银等省市考察团以及兄弟县市商会交流团16批128人次。组织各同业公(商)会和10家会员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谈妥茶叶生物工程技术合作项目和水泥旋窑生产自动化技术合作项目,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光彩事业”公益活动
  1993年,县商会会长郭扬辉、副会长唐永建、柯艺成向扶贫挂钩村蓬莱镇寮海村捐资3.4万元,助建小学校舍和村广播室,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蓬莱镇党委、政府给他们送上“造福桑梓”匾额。1994年,为支持安溪通往厦门的咽喉路段龙门隧道建设,县商会会员捐资500多万元,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2000年,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永发、富华工艺品公司等35家企业分别与湖头、湖上等乡(镇)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设立竹藤工艺品加工点或分厂,解决1000多名闲散劳动力就业,促进安溪竹藤工艺“百亿工程”由外安溪向内安溪幅射。配合县委、县政府举办茶“两节”(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会员企业踊跃捐资450万元。
  2003—2004年,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守法”活动,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和加强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执委以上个人资助濒临失学学生67人、“二女户”12户;非公有制人士为社会捐资200多万元。
  2005—2007年,县工商联与县关工委联合开展“金秋助学”和“关心公益事业”活动,得到会员的积极响应,共捐资3508万元,其中,捐资公路建设329万元,教育事业1378万元,医疗卫生212万元,第五届全国农运会1026万元,县、市慈善总会563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35人,中小学生208人,帮扶14户“二女户”发展生产。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县科学技术协会
  1991年,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内设办公室、学会部、普及部,实有人员4人。下属事业单位有安溪县科技咨询服务中心。1996年12月,全县党政机构改革,撤销安溪县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县科协编制行政、事业各2人。2007年,县科协内设机构、编制没变,实有人员6人。
  二、县专业学(协、研)会
  1991年初,全县有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24个,会员914人。1991年和1998年,专业学(协、研)会先后进行两次清理整顿。至2007年,全县有专业学(协、研)会21个,会员2534人。
  三、乡(镇)科学技术协会
  1991年,全县有凤城、城厢、参内、魁斗、金谷、蓬莱、湖头、白濑、剑斗、感德、丰田、长坑、蓝田、祥华、官桥、龙门、虎邱、西坪、尚卿、芦田、龙涓21个乡(镇)和湖头水泥厂科学技术协会。是年8月,凤城、城厢、参内、魁斗、金谷、湖头、剑斗、感德、蓝田、祥华、龙门、尚卿、芦田、龙涓14个乡(镇)科学技术协会通过社团登记。至2007年,没再成立乡(镇)科学技术协会。
  第二节 代表大会
  1991—2007年,县科协代表大会没再召开。历任县科协主席、副主席均由县委直接任免。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科普宣传
  科普画廊
  1991年,县科协在县文化广场继续出版大型科普画廊,每期36个版面,面积103平方米,至1996年,共出版26期。后该画廊因城建规划被拆。1997年9月,仍在县文化广场出版小型科
  普宣传专栏,每月1期,至2007年共出版124期。
  科普刊物 1991年,编印《科协简报》,至2002年12月,出版121期。2003年1月,改为《安溪科普》,每月1期,每期140份,发到乡(镇)及有关部门,至2007年,共出版60期。1999年始,为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五套班子领导和科技副乡(镇)长订阅《福建科技报》及《科学与文化》。
  科技(人才)周科普日活动 1995年起,在每年科技宣传周期间,县科协与县科技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县直有关部门,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开展科技宣传、咨询、服务。同时出版《科技宣传周专辑》,展出科普挂图,举办科普讲座,科技培训,放映科教电影,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大力宣传科学精神和科技知识。此后,每年科普宣传周的内容有所创新,规模逐年扩大。2001年,科技宣传周改为科技活动周。2003年起,县科协及有关部门每年还开展大规模的全国科普宣传日活动,其内容类似于科技活动周。2005—2006年,县科技活动周分别以“科学、和谐、发展”和“自主、创新、建设海西”为主题,以“一馆一中心”为科普主阵地开展。2007年起,科技活动周改为科技·人才活动周,活动的主题是“提升科学素质、共建和谐海西”。3年间,共向社会各界散发科技书籍4500册、科普资料9000份,开展义诊600多人次,公映科教电影42部,在城区各主要街道悬挂跨街横幅标语60条,组织3000多人次参加省办的公众科普知识竞赛。
  科普讲座 1991年,邀请福建农学院叶永在教授和北京友谊医院洪明理教授到安溪作“全息生物学及其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等科普讲座。1999年11月,邀请国家环保局法规司副司长李恒远教授为县直机关干部作“中国环保形势与任务”的科普报告。2007年,邀请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所长、研究员陈荣冰,副所长、研究员吴光远,研究员郭吉春到祥华乡作“茶叶生产制作”讲座。
  建科普活动中心 1999年1月,在安溪文庙明伦堂建立县科普活动中心,置科普挂图100多幅,订科普书籍、杂志、报纸等60多种,设科教DVD影视展和航模作品展,日夜免费向公众开放。2003年6月,县科协联合县水土办,在县科普活动中心举办水土保持宣传月活动,展出有关水土保持征文习画挂图。
  科技下乡 1991年起,县科协每年继续组织科技人员“三下乡”活动,宣传科普知识,赠送科技资料,开展义诊,提供科技咨询等。1999年,协助各乡(镇)建立科普宣传栏,并提供科普挂图等资料。2003年起,开展社区科普工作,在茶都、龙湖、凤山、东岳等社区创建科普宣传栏各1个。2005年,市科协授予县科协“农村科普先进集体”。2006年,协助凤城镇开展泉州市科普先进乡(镇)创建活动。是年12月,该镇被市科协命名为“泉州市首届科普先进乡(镇)”。泉州市科协授予中国茶都中华茶文化博览馆为第二批泉州科普教育基地。至2007年,县科协共向有关乡(镇)赠送科技书籍1万多册、各种科普资料22万份,组织下乡义诊4200人次,提供科技咨询300多人次。是年,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安溪县感德镇岐阳村王奕荣“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省科协、省财政厅授予县茶叶学会“‘科普惠农兴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集体”。
  科普进校园 2000—2007年,在凤城中学、铭选中学、沼涛中学、安溪六中、安溪十一中、恒兴中学、慈山农中、第三实小举办科普进校园巡回展。同时,为安溪一中、凤城中学、铭选中学、梧桐中学、县实小、沼涛实小、第三实小、凤城中心小学、城厢中心小学等中小学赠订全年科普挂图。2004年12月,在慈山农中开设青少年科普图片展览馆,展出科普挂图150幅,为全县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提供学习场所。
  二、学术交流
  1991年,县茶叶学会邀请台湾茶叶专家胡家俭和林品才为会员作“茶树植保”“茶园杂草防除”
  学术报告。2001年10月,县中医学会承办第六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学术研讨会,到会有中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界专家学者320人。研讨会选送论文228篇在《福建中医药》杂志(2001年增刊)出版,促进泉州市与海内外中医药界的学术交流。2007年,县茶叶学会举办首届海峡两岸乌龙茶发展战略及拓展国际市场研讨会,出席的海内外茶叶专家、企业家和新闻记者50人,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10篇。
  1991—2007年,全县各学(协、研)会会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先后出版《安溪县自然科学学术论文选编》《安溪县自然科学技术论文选编——预防医学专辑》《安溪县中医论文汇编》《安溪县护理论文汇编》《安溪县数学学会第五届年会优秀论文汇编》《安溪县茶叶论文选集》和《安溪县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等。并从中筛选1000多篇送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获优秀论文奖30多篇。
  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1991年,在县科协设立福建省农村技术函授大学(简称农函大)安溪辅导站,招生21人。1992年,安溪辅导站升格为农函大安溪分校,开设农村实用技术专业20多个,招生760人。2001年,该分校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设茶叶、食用菌、村级财政管理3个专业,并招收农村知识青年及农村中学在校初中二年级学生参加学习。2005年,该分校围绕安溪“工业强县、茶业富民”的发展策略,自编《茶叶生产管理技术》等乡土教材,在各乡(镇)和安溪十五中等中学举办学习培训班。至2007年,全县参加农函大安溪分校学习、培训3500人,结业3408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参训1.15万人次,为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四、青少年科技活动
  1991年,安溪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成立。此后,该协会积极配合县科协和有关部门,组织全县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科技夏令营等活动。1997年,组织安溪一中、县实小学生参加省第四届青少年生物百项竞赛活动。1998年5月,邀请上海动手做报社副主编于宙到培文师范,为师生作“青少年如何开展科技活动”讲座。是年,县实小被省科协授予“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点”。1999年7月,县科协、县关工委、县教育局等联合举办县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参加夏令营举办的科技报告会、航模制作、计算机操作等活动的中小学生214人。2002年,县第三实小学生在省、市联办的“三模一电”锦标赛上,获市团体总分第一名。是年8月,该小学学生组队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奥林匹克花园杯”探雷锦标赛,男、女队分别获一、三等奖。2004年4月,凤城中学、沼涛实小和县第三实小分别被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授予第一批“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06年,安溪一中、铭选中学、慈山农校分别被授予第二批“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2001年和2004年,县科协、县教育局先后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福建省第十六届和泉州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至2007年,共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7届和4届,分别获得省科技创新大赛奖11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市科技大赛41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8项)。
  五、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
  1992年,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简称农职称)评定工作。县政府制定《安溪县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实施方案》,明确职称评定的程序、条件等。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干部、群众申报农职称。至1994年,全县通过逐级申报推荐、考试(核)、分类评审,共评定农民高级技师3人(湖头镇后溪村陈罗庚、大坪乡萍州村张荣杰和张美服)、农民技师37人、农民助理技师和农民技术员1097人。此后,农职称评定工作未再开展。
  六、技术信息服务
  1991—1997年,组织开展“献良策、比贡献”“一师一项目一成果”“金桥工程”和“厂会协作”等活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中,1995年,县园艺学会果园水肥配合施用技术、县畜牧兽医学会哈白兔商品繁育基地获省“金桥工程”项目表扬奖,县科协获1995年度省“金桥工程”组织奖。
  1998年,建立县科协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站。至2002年,为全县企业和有关单位提供技术信息700多条。2004—2007年,依托县电信系统“幸福村”信息平台,搭建“科技进万家”新平台,向广大群众提供农、林、牧、渔业生产技术信息服务。
  1991—2007年,官桥、龙门、蓬莱、湖头、长坑等乡(镇)科协,均多次出版《科技简讯》,为所在乡(镇)企业和专业户提供实用科学技术信息服务。
  第六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91年,安溪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县文联)编制4人,其中,山茶花编辑部编制1人。下设县文学工作者协会、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戏剧工作者协会、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摄影工作者协会、书法(篆刻)工作者协会、美术工作者协会、灯谜协会、电影协会、南音协会、楹联学会、龙津诗社12个专业协(学)会。2002年,县文联编制4人,其中,工勤人员1人。2003年,县青年摄影协会成立。2005年,县文学工作者协会等7个协会更名为文艺家协会。2007年,县文联机构、编制没变。下设县文艺家协(学)会13个,会员900多人,其中,国家级会员51人,省级会员79人。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三次代表大会1998年5月23日,县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出席代表161人,选举产生县文联第三届委员58人,主席1人,副主席7人,秘书长1人。第四次代表大会2004年12月23日,县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出席代表167人,选举产生县文联第四届委员58人,主席1人,副主席5人,秘书长1人。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文艺创作
  见本志卷二十七《文化》第一章第二节。
  二、文艺活动
  1992年4月,县文联与中国楹联学会、清水岩管委会联合举办“清水碑林”征诗征联大赛,收到全国30个省、市1120人应征诗词、楹联、书法作品5508件,安溪有11人12件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9月,与县委宣传部等联合举办纪念李光地诞辰350周年庆祝活动暨学术讨论会,出版《李光地论文集》《李光地传略》等。1995年,组织中小学文艺调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1996年,组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文艺晚会。1998年,举办“改革开放20年”征文活动,纪念改革开放20年。1999年,先后举办“辉煌50年”征文活动,“庆祝国庆及人民政协50华诞”诗词吟唱会和现场笔会,“祖国颂”文艺晚会,“庆祝新中国及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以及“共和国万岁”大型群众歌咏活动,庆祝建国50周年和人民政协50华诞。2004年,组织“庆祝建国55周年”文艺创作会演、文艺创作比赛,征集新作品80多件;举办“庆祝建国55周年”文艺晚会和“清水岩杯”全县青年歌手卡拉OK大奖赛;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庆祝全国人大成立55周年暨地方人大成立25周年”书法作品展。2005年,组织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歌咏晚会。组织“平安安溪”文艺宣传活动。2006年,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和文艺宣传活动。16年间,县文联长年坚持开展诸如正月初二文庙笔会,春节灯猜,元宵、中秋南音会演,重阳节诗词吟诵会等民间文艺活动。
  三、文艺交流
  1999年,组织文学、摄影协会会员到大坪乡和三安钢铁厂进行文艺采风。2005年,组织县书协、美协、文协会员参与省著名书画家、作家采风团来安溪的采风活动,并与采风团开展笔会联谊;与厦门文学杂志社共同举办长篇小说《铁观音》研讨会,并同与会的省内作家、评论家、学者开展安溪茶文化采风活动。2005—2007年,与鲤城区文联、德化县文联、连江县、罗源县联合举办书法联展。组织部分作家参与省作家协会举办的“走进铁观音王国”采风活动,采风作品结集成《铁观音王国》。
  四、文艺协作
  2001年,县文联主席梁贤文担任20集古装电视连续剧《婀娜公主》的文学统筹,提出创意,审定内容,创作主题歌词,并协调做好在安溪部分景点的拍摄工作。2003年,县文联协助第二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筹办大型文艺表演、茶艺表演以及“茶墨飘香”书法展览等。2004年,为第六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编辑出版《安溪乡讯》“联谊专刊”,并协助组织迎宾文艺晚会。2006年,为100集室内情景剧《铁爷茶馆》提出创意、审定内容并协调外景拍摄工作;为“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高峰论坛活动策划访谈方案。2007年,协助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举办古今茶诗联书法作品
  展,并编辑出版《中国古今茶诗联书法作品集》。
  第七章 计划生育协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县计生协会
  1991年,安溪县计划生育协会(简称县计生协会)挂靠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县计生委,后改为县人口计生局),未配备专职人员。1992年,县计生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开始由县委下文聘任县级党政离退休领导干部为顾问。1995年3月,县计生协会与县计生委脱钩独立办公,配备专职副会长(科级)1人。1996年2月,县政府副调研员黄一将兼任县计生协会会长。是年3月,配备专职干部3人。1997年,县计生协会编制6人,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2003年3月,县委办公室发文,县计生协会人员除工勤外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2006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确认中国计生协会纳入中央机构编制部门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序列,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县计生协会参照执行。2007年,机构、编制没变。
  二、乡(镇)计生协会
  1991年10月,全县有25个乡(镇)、场计生协会。1996年7月,丰田乡计生协会与福前农场计生协会合并为福田乡计生协会,全县乡(镇)计生协会24个。1997年7月,县委决定乡(镇)计生协会会长配备科级干部,副会长配备副科级干部,协会专职干部同计生专干享受同等待遇,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2002年7月,乡(镇)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办事员编制合在乡(镇)计生办。2007年,全县有24个乡(镇)计生协会。
  三、村(居)计生协会
  1991年,全县有村(居)计生协会371个。1998年,全县开始组建计生协会小组,共6529个。2007年,全县村(居、社区)计生协会469个(包括乡办场),协会小组6648个,会员11.45万人,占总人口10.57%。
  四、企业计生协会
  1997年,在企业固定员工70人以上建立计生协会。9月,凤华(中国)制衣有限公司成立全县首家企业计生协会。至2007年12月,全县有企业计生协会19个。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2年6月,县计生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计生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41人,常务理事19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1人,顾问5人。1996年10月,在县计生协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上,黄一将当选为会长。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7年8月,县计生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计生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55人,常务理事15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1人,首席顾问1人,顾问6人。1999年2月,县计生协会三届三次理事会召开,聘请县委书记洪泽生为名誉会长。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县计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计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79人,常务理事25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1人,顾问7人。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2007年11月,县计生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计生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81人,常务理事30人,会长1人,名誉会长1人,顾问11人。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宣传
  1991年,县计生协会开展计生基本国策宣传,落实补救措施,减少计划外生育。1994年5月,省计生协会成立10周年时,县、乡(镇)两级计生协会召开纪念大会,龙门镇计生协会举行大型踩街活动。1999年后,每年国际母亲节,县计生协会召开“幸福工程”项目户代表座谈会,关爱贫困母亲。2000年,挑选计生事迹突出的15名计生协会小组长和2名联系户长到全县巡回报告。2001年,用邮票宣传计生基本国策,录制电视专题片《方寸之间国策心》,在安溪有线电视台播放。2002年,该专题片获得第十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2004年,县计生协会副会长林荣祖制作的邮集《养个好娃娃》获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是年,市计生协会举行计生协会小组长演讲比赛,城厢镇经岭村计生协会小组长陈柳英获全市第一名。
  2005年5月,邀请泉州市卫生系统专家举办“关注妇女、预防艾滋”知识讲座5场;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县、乡(镇)两级计生协会组织上街宣传,分发宣传品,举办“防艾”知识抽奖活动。在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所开设“防艾”咨询窗口。2006年4月,市计生协会首场在安溪县开展“关爱妇女健康”宣传活动。8月,市计生协会举行计生协会小组长演讲比赛,安溪县获三等奖2人。2007年5月,开展以“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为主题的“生育关怀活动周”活动。11月,邀请西安市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专家到安溪县举办“生育关怀,关注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巡回讲座4场。
  二、服务
  “五项工程”“三大服务”1995年,推广以“三结合”为模式的计生服务活动。1996年,县计生协会拨出20万元作为凤城镇等4个乡(镇)计生“三结合”示范点启动资金。1999年,市政府市
  长施永康从市长基金中拨出5万元,扶持蓬莱镇彭格村计生“三结合”基地。2001年3月,县计生协会在官桥镇开展以“三大工程”(安居、致富、成才)、“三大服务”(安康、生育节育、红白事)为主要内容的“二女户”(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女儿,并采取结扎措施的家庭)全程优质服务活动试点。10月,全县推广官桥镇试点经验,“三大工程”增加“亲情、保障”工程,拓展为“五项工程”。“五项工程”“三大服务”成为计生服务活动新的载体。
  2002年起,每年由县、乡(镇)两级财政各投入100万元为全县“二女户”建100幢“安居工程”,由县计生协会主要负责实施。是年起,县计生协会调查统计全县“二女户”女儿考中大专院校,及时上报市计生协会和县政府,兑现“奖励助学”。市计生协会资助每名大专、本科生500元—2000元,县政府资助每名大专生6000元,本科生10000元。各乡(镇)与所在卫生院签订责任书,为“二女户”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就医优惠卡;每年为“二女户”成员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各村(居)卫生所免费为“二女户”女婴预防接种;村(居)计生协会开展生育节育服务,建立协会小组对持证生育对象跟踪服务制度;市、县计生协会每年联合卫生部门下乡为“二女户”“计生户”义诊,免费查治妇科病;县、乡(镇)计生协会为不孕不育夫妇治疗提供帮助;各村(居)成立“二女户”红白事服务队,“二女户”遇到困难帮助解决,遇到喜事上门祝贺,遇到“二女户”夫或妇去世,协助料理后事,为其举办简朴隆重的殡葬仪式。至2007年,全县实施“安居工程”635户,总建筑面积6.7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138.25万元,其中,县643万元,乡(镇)622万元,村(居)127.33万元,社会资助146万元,“二女户”自筹1295.76万元,土地款无偿投入304.16万元;全县“二女户”女儿高考被录取49人,其中大专24人,本科25人。
  幸福工程 1998年7月,安溪成为全省首批实施“幸福工程”项目试点县(市)之一。主要内容为无息小额(3000—10000元)贷款。2005年11月,湖头镇许锦泉、陈彩虹和蓬莱镇陈彩华获“全国幸福母亲奖”。至2007年,全县分五批(次)进行项目运作,涉及23个乡(镇)169户贫困母亲,取得较好经济与社会效益。
  生育关怀行动 2006年11月,根据中宣部等10部委联合通知精神,县计生协会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生育关怀行动”。2007年9月,县生育关怀行动领导小组在慈山农业中学建立生育关怀茶叶初制技术培训基地,在安溪职业学校建立生育关怀教育培训基地。县、乡(镇)两级计生协会对全县因伤因残造成困难的计划生育户和基层计生工作者进行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多数乡(镇)每年组织不孕不育夫妇到泉州、漳州治疗。
  三、创建
  基层计生协会组织整顿 1994年9月—10月,全县开展村级计生协会组织整顿工作。落实村级计生协会“五有”(有一个结构合理的理事会,有一名有能力、群众威信高的会长,有一个办公或活动场所,有一套活动制度,有一定的活动经费或创收的经济实体),以达到组织机构健全、活动制度完善、服务工作周到、社会效益良好。1999年8月,全县开展第二次村级计生协会组织整顿工作。基层计生协会做到“组织、任务、活动、服务、工作条件”五个落实到位。每个乡(镇)确定一个基础好的和一个基础差的村(居)计生协会作为试点。全县24个乡(镇)有44个试点单位(其中,小乡、镇只确定1个试点单位)。经过历时近一年的整顿,建立比较完善的计生协会联系制度、例会制度和培训制度等,理事会结构趋于合理,会员素质得到提高。
  “双创” 2001—2007年,全县开展创建合格村(居)计生协会和争创一流村(居)计生协会(简称“双创”)活动。达到一流村(居)计生协会标准的分别有:2001—2002年,10个;2003年,57个;2004年,90个;2005年,113个;2006年,131个;2007年,97个。连续7年达标的村(居)
  计生协会有:凤城镇北石、祥云社区居委会计生协会,魁斗镇魁斗村计生协会,参内乡美塘村计生协会。魁斗镇魁斗村计生协会、城厢镇经岭村计生协会、凤城镇祥云社区居委会计生协会先后被中国计生协会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
  “三联创” 2006年6月,在“双创”活动的基础上,把创先活动的主体由原来的村(居)计生协会向乡(镇)计生协会和计生协会小组两头延伸,实现上下联动,三级联创(简称“三联创”)。2007年,全县有合格村(居)计生协会196个,一流村(居)计生协会97个,两类合计占村(居)计生协会数62.5%;五好计生协会小组3877个,占全县计生协会小组58.3%
  四、调研交流
  调研 1991—2007年,县计生协会组织顾问到基层调研计生与协会工作,撰写《开创计生新局面的对策和建议》《创办“二女户”养老金和独生子女备用金储蓄初探》《关于计生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农村“二女户”现状调研》等11篇专题调研报告,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
  交流 1998年5月,县委书记陈昭扬带领县五套班子主要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县计生局、计生协会领导到漳浦县参观、学习计生协会小组(中心户)组建经验。之后,县委、县政府在龙门镇寮山村召开组建计生协会小组(中心户)工作会议。2002年11月,晋江市磁灶镇岭畔村计生协会与龙门镇龙美村计生协会开展山海联谊,结对帮扶,共创一流计生协会活动。岭畔村支持龙美村计生协会开展活动,关心15户“二女户”的生产、生活,为6户特困户脱贫致富提供帮扶。12月,岭畔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计生协会会长、全国第七、八届人大代表吴孝凯等领导又一次到龙美村慰问“二女户”“五老”贫困户和计生“三户”的贫困学生,分发慰问金共1.29万元,资助该村计生协会活动经费3000元。2005—2006年,漳州、福州、三明市计生协会分别到安溪考察学习交流“五项工程”“三大服务”工作。2007年,县计生协会到晋江市、南安市等地学习交流。
  第八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县归国华侨联合会
  1991年,安溪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县侨联)内设办公室和安溪乡讯社,编制9人(含乡讯社2人)。2007年,县侨联内设办公室、经济文化联络科,编制行政6人,工勤1人。
  附:新建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厦
  1996年12月,县侨联召开侨委会议通过决议,同意在县侨联会址新建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厦,
  
  1997年11月竣工。联谊大厦高16层60.56米,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题写大厦名“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厦”。
  二、基层归国华侨联合会(小组)
  1991年,全县有城厢、官桥、龙门、虎邱、西坪、龙涓、魁斗、蓬莱、金谷、湖头、尚卿、长坑12个乡(镇)成立归国华侨联合会,每个归国华侨联合会有1名—2名专职驻会人员。至2007年没变。
  1999年,全县成立村(居)侨联小组130个,侨联小组工作人员全部为兼职人员。至2007年没变。
  第二节 代表大会
  第六次代表大会 1994年9月9日—10日,县第六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352人。新加坡侨胞沈邦约、林德和,香港同胞胡国赞、李世平等30多名旅外乡贤应邀参加大会。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王婉娜代表县侨联第五届委员会作《抓住机遇,开拓新时期侨务工作新局面,为振兴安溪经济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侨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12人,常务委员43人,主席1人。聘请曾星如、林赞水、张嘉明、陈永斌、罗美坚(女)为名誉主席;聘请洪流、王资生、胡长炬为顾问。
  第七次代表大会 1999年9月6日—7日,县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260人。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创会会长唐裕、印尼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主席李尚大等60多名旅外乡贤应邀参加大会。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王婉娜代表县侨联六届委员会作《拓展联谊,发挥优势,努力开创我县侨联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侨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73人,常务委员34人,主席1人。聘请唐裕、李尚大、胡金钟、林生枝、陈永斌、白志明、林荣木、施金城、林梧桐、罗美坚(女)、陈芳明、王振才、陈庚铭、林赞水、王钦石、林笔峰、李宝树、傅新春、王金祥、李泉隆、林木荣、廖兴汉、廖木水、曾星如、张嘉明、胡国赞、黄硕元、曾荷花(女)、胡嵌渊、陈淑琴(女)、白柏青、林木生、陈美英(女)为名誉主席;聘请郑梦集、李锦裕、洪流、胡长炬为顾问。
  第八次代表大会 2004年5月18日—19日,县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226人。唐裕、傅新春、林生枝等40多名旅外乡贤应邀参加大会。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李培植代表县侨联第七届委员会作《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新世纪侨联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侨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76人,常务委员42人,主席1人。聘请唐裕、李尚大、施金城、林笔峰、廖兴国、白柏青、李陆大、傅新春、胡金钟、王金祥、林玉质、陈淑琴(女)、陈美英(女)、胡嵌渊、柯保安、林梧桐、林生枝、林木荣、林木生、王振才、廖兴汉、廖木水、林国泰、林耀东、施朝全、章士信、林生桂、张金镇、郑金记、白志明、陈庚铭、李泉隆、陈芳明、廖民平、林黎明、曾星如、林赞水、陈永斌、张嘉明、黄硕元、陈志远、李辉平、唐良贤、曾梦秋、唐德清、柯金树、林建明、白水清、钟明辉、钟琼林、钟棋伟、胡国赞、林文侨、罗美坚(女)为名誉主席;聘请陈长昭、郑梦集、李锦裕、白清芬、洪流、胡长炬、林海水为顾问。
  第三节 主要活动
  一、参与社会事务
  1991—2007年,侨界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先后提交议案、提案80多份,反映侨界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县政府的重视和采纳。1996年,在县侨联会址新建联谊大厦后,县侨联原房产问题久拖未决,海内外有些反应。1998年、1999年,数十名侨界县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县侨联房产应予保留》的提案。1999年7月,县政府下文,决定把县政府拥有的联谊大厦第6层房产划归县侨联所有。2006年,侨界县政协委员提交《关于乡(镇)侨联驻会人员享受村主干待遇的建议》的提案,县政府予以采纳,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县乡(镇)侨联专职驻会负责人每人每月津贴500元,由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县侨联负责统一发给。2007年,侨界县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加强全县犬类管理》的提案,县政府及时出台《安溪县加强犬类管理暂行规定》。
  二、服务经济建设
  协助引进侨资 1991—2007年,县侨联协助引进侨资企业430多家,注册资本25.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2.7亿元。比较突出的有:安星公司、蓝田水库电站、幸美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
  引导侨胞捐赠家乡公益事业 1991—2007年,县侨联引导侨胞捐赠6亿多元人民币兴办教育、卫生、交通、慈善等公益事业。较大的项目有梧桐中学、江水学校、东溪中学、铭选医院、铭选大桥、颖如大桥、梧桐体育馆,安溪一中、蓝溪中学、安溪八中、官桥中学部分教学楼、图书馆、科技楼、宿舍楼,官桥医院门诊大楼、医疗设备等。
  三、服务归侨侨眷
  2001年,县医药公司官桥营业站归侨黄某某之子突患罕见的格林巴利综合症,县侨联发动侨界干部群众,给予资金帮助。2002年,帮助蓬莱镇岭东村两位考上大学本科的贫困归侨侨眷子女,申请到“福彩”助学金各3000元。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后,县侨联及时联络印尼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等海外社团会馆,了解有关受灾情况,慰问海外侨胞。2005年9月,帮助阿根廷华人钟清教授查找到祖籍地,打通安溪县与阿根廷乃至南美洲华人联络的渠道,拓展海外联谊工作的新领域,培育新的侨力资源。2006年,协助解决尚卿乡科洋联山幼儿园民办改公办后代课教师的安置问题。1991—2007年,共帮助华侨华人及台胞230人查找到家乡的亲人;每年争取资金2万多元,慰问20户贫困归侨、侨眷和30名基层侨联工作者、老侨委、离退休老干部。
  四、海内外联谊
  出访 1991—2007年,全县各级侨联领导出访东南亚各国参加社团会馆联谊庆典、经贸洽谈、文化交流等活动达340多次,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多交年轻朋友,不断拓展对外联络工作。较重要的活动有:1992年11月,县侨联领导应邀参加在新加坡召开的首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暨新加坡安溪会馆成立75周年庆典。1994年2月,应邀参加香港安溪同乡会成立10周年庆典暨新一届董监事会成员就职仪式。1999年,应邀参加在马来西亚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2000年,应邀参加缅甸福建会馆成立140周年庆典、缅甸安溪会馆成立75周年庆典。2001年,应邀参加香港泉
  州同乡总会成立12周年庆典暨第六届董监事就职典礼。2002年,应邀参加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暨新加坡安溪会馆成立80周年及互助部成立53周年庆典。2003年11月,应邀参加马来西亚乌雪区安溪会馆成立3周年庆典、香港安溪同乡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一届董事的就职典礼。2004年12月,应邀参加马来西亚雪隆安溪会馆成立75周年庆典。2005年,应邀参加缅甸安溪会馆成立80周年庆典、马来西亚沙巴安溪会馆新会所落成庆典。2007年,应邀参加马来西亚柔佛州安溪会馆成立50周年庆典。
  来访 1991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海外侨胞回到安溪商贸洽谈、经贸考察、文化交流、恳亲联谊、旅游览胜等日益增多。全县各级侨联参与接待的大型活动达100多次,其中,1997年、2004年参与在安溪召开的第三届、第六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的筹备和接待工作;2007年,在广州举办的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成立5周年庆典活动等。
  第九章 残疾人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一、县残疾人联合会
  1990年8月8日,安溪县残疾人联合会成立(简称县残联),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由县民政局代管,编制4人。1992年,县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中心成立。此后,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所(2005年改为县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县肢体残疾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残联联络站、县残疾人服务社等组织相继成立。2005年3月,县残联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与县民政局脱钩,内设办公室、康复办、宣教股、计划发展股。2007年,县残联机构、编制没变,干部4人。
  二、乡(镇)残疾人联合会
  1992年底,全县24个乡(镇)残疾人联合会先后成立,指定专人负责。1998年起,全县24个乡(镇)配备专职残联助理员,并成立乡(镇)残疾人服务分社和部分乡(镇)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2005年,全县24个乡(镇)选聘24名残疾人工作联络员,每人每月补贴400元,协助开展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
  第二节 残疾(分类)人数
  2006年,通过抽样调查,全县残疾人共有53594人,占全县总人口106.69万人的5.02%,其中,视力残疾924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7.24%;听力残疾12134人,占22.64%;语言残疾965人,占
  1.8%;肢体残疾15590人,占29.09%;精神残疾3215人,占6%;智力残疾4577人,占8.54%;多重残疾7873人,占14.69%。
  第三节 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 1990年8月8日,县残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101人(其中妇女代表7人),特邀代表11人,列席代表23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郭维水代表县残联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委会作《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开创全县残疾人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残联第一届主席团委员37人,名誉主席1人,名誉副主席4人,主席1人,副主席5人;推举产生县残联第一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
  第二次代表大会 1999年11月22日,县残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130人(其中妇女代表22人),特邀代表21人,列席代表10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陈金列代表县残联第一届主席团作《立足本地实际,开拓进取,扎实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向前发展》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残联第二届主席团委员42人,名誉主席1人,名誉副主席3人,主席1人,副主席7人;推举产生县残联第二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2002年8月16日,县残联召开第二届主席团第二次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安溪县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
  第三次代表大会 2007年1月12日,县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大会堂召开,出席代表131人(其中妇女代表21人),特邀代表9人,列席代表9人。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陈金列代表县残联第二届主席团作《以人为本,加快发展,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上新水平》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残联第三届主席团委员43人,名誉主席1人,名誉副主席2人,主席1人,副主席7人;推举产生县残联第三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
  第四节 主要活动
  一、残疾人康复
  1991—2007年,全县有4715名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和改善,其中,儿麻矫治手术243人次,白内障复明手术3025例,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167例,训练聋儿136人,训练聋儿家长46人,训练肢体、弱智、脑瘫患者461人次,发放各种用品用具580件,组织实施“听力重建启聪行动”,有400多名听力患者接受专家检查和测试,14名听力患者植入台胞王永庆捐赠的人工耳蜗。
  二、培训与就业
  培训 1991—2000年,县残联对残疾人的培训力度逐年加大。2001—2007年,全县先后举办种植技术和实用养殖技术培训班2期,盲人按摩班4期,选送残疾人参加市举办的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盲人按摩、服装裁剪与设计、陶瓷、雕塑等培训班18期,受训残疾人482人次,就业率90%
  就业 1991年,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文件精神,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推行按
  1.6%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集中安置87名残疾人到福利企事业单位和经济实体中就业,分散安置284名残疾人到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中就业。同时,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残疾人经商,全县有残疾人
  个体工商户400多户。2001年,推荐残疾人就业107人。2002年,帮助40名残疾人或家属到企业就业。争取小额信贷30万元,帮助60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发展生产。2007年,与市残联联合举办为期半年的电机、制冷设备维修技术培训班,培训残疾人15人,就业率94%。
  三、扶残助残
  1992年,县政府出台《关于对全县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的通知》,为残疾人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县工商、税务部门对福利企事业和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及时核发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减免工商管理费和税收;县教育部门为贫困残疾人学生减免学杂费;县卫生部门为就医的残疾人提供方便,减免挂号费、注射费、住院费和手术费等。1997年,核发使用全国统一制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共办理残疾人证8376本,凭证享受优惠政策和贫困残疾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年,县政府出台“一助一”挂钩扶助贫困残疾人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县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县直有关单位挂钩残疾人42户。有32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每人得到市慈善总会和市、县残联1400元—2000元的资金补助,计48万元。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帮助430名濒临失学的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子女重返校园,发放助学金25万元;县财政对在特教学校就学的学生实行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2004年,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为残疾人代写法律文书39件,法律咨询138人次,法律援助65人次。2004—2007年,县残联争取资金8万多元,扶持313名残疾人发展生产。2005—2007年,县政府启动“安居工程”,把贫困残疾人的居住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共扶持136户,受益残疾人178人,每户资助3万元,计408万元。
  四、宣传与文体活动
  1991—2000年,加大力度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利用聋人节、盲人节、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举行具有茶乡特色的文艺踩街;举办“济困助残、情暖人间”的残疾人文艺晚会;组织中小学师生和县直有关单位的干部职工上街宣传;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宣传媒介扩大宣传面,在《福建日报》《泉州晚报》《厦门日报》等报登载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
  2001年,选送肢体残疾人蔡伟松参加省第六届残疾人文艺会演,获二胡演奏二等奖。2003年,组织残疾人学生参加省第三届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会演,小品《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获一等奖,舞蹈《孔雀舞》获三等奖;参加市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县代表队获金牌5枚、银牌7枚、铜牌4枚。2004年,排练4个节目参加市首届残疾人艺术会演,声乐《永远》获二等奖,舞蹈《快乐采茶女》获三等奖,县残联获优秀组织奖;参加省第一届中小学生残疾人运动会,陈强青获得一金一银。2005年,选送听障残疾人汪建生参加省第五届残运会,获200米短跑比赛第一名并破省残运会纪录,被推荐参加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获F60跳远第四名、400米和100米接力赛第三名和第五名;参加全省残疾人文艺会演,舞蹈《无语的花季》获二等奖,声乐《世界第一等》获三等奖。2006年,参加省青少年美术、书法比赛,残疾人郑明清获得青少年组书法比赛第一名。2007年,选送汪建生参加全国第七届残运会,获5项全能银牌和4×100米接力赛第五名;《让爱一路蔓延》获省第四届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会演一等奖,获第五届全国盲、聋、培智学校学生文艺会演优秀奖。
  五、服务设施建设
  1992年,县政府决定在北石开发区无偿划出地皮360平方米,建设县残疾人基金楼,要求县直各单位给予支持,提供方便。为解决该楼建设资金困难问题,县政府又发出《关于在全县开展“捐赠一
  元钱,扶残作奉献”的通知》,县残联组织人员深入机关、厂矿、农村开展募捐活动,共募捐45万元人民币和一批物资,投入基金楼建设。基金楼于1992年5月动工,翌年竣工,高6层,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全部出租,租金上缴县财政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
  1993年9月,借用城厢镇土楼小学教室开办特教学校聋哑班,招收学生16人。1996年春,投资200万元在益民路171号—227号创建明德特殊教育学校,是年8月竣工,9月启用,开设5个班,招收学生71人。后因城区迎宾(建安)大道建设需要,明德特殊教育学校迁建于南二环路临近古山村路段,由台胞王永庆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新校舍,占地面积4.7公顷,建筑面积(5幢)1.17万平方米,2005年12月破土动工,2007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至2007年末,共开设11个班,学生105人。
  第十章 其他团体
  第一节 县茶叶协会
  一、组织机构
  县级协会 2004年8月16日,安溪县茶叶协会成立(简称县茶叶协会),内设办公室、企业服务部、咨询服务部、教育培训部、法律服务部,人员8人;团体会员70个,个人会员568人。2005年,先后成立下属机构中国茶都(安溪)职业技能鉴定站、闽南乌龙茶无公害茶园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安溪铁观音编辑部和网络中心。2007年,县茶叶协会内设机构没变,人员12人;团体会员670个,个人会员2496人。
  基层协会 2005—2007年,全县有基层茶叶协会分会15个。
  异地协会 2005—2007年,全县有茶叶协会异地分会12个。
  二、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2004年8月16日,县茶叶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茶都隆重召开,出席代表810人。县委书记曾荣华、县长尤猛军到会祝贺,并为县茶叶协会揭牌。县委副书记陈水潮在会上致开幕词。大会听取筹备组工作报告,通过《协会章程》,选举产生县茶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157人,会长1人,副会长24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1人,常务理事79人,县政府原副县长、县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李文通当选为县茶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三、主要活动
  (一)茶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
  2003—2004年,县茶叶同业公会、县茶叶协会分别与县茶业总公司、省商贸学校、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在中国茶都举办福建省首期、第二期评茶员培训班,福建省首期、第三期评茶师培训班,共有246人获评茶师、高(中)级评茶员资格证书。2005年,县职业技能鉴定站成立后,在县内和北京、上海、甘肃等地举办24期评茶员(师)、茶叶加工工、茶艺师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000多人,有1525人获职业资格证书。
  (二)参与茶事活动
  2004年,春茶和秋茶采制期间,参与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县人事局举办县第三届乌龙茶初制技术大赛;参与市科技开发中心等主办、县茶业总公司承办的泉州湾国家星火产业带科技培训工程(安溪茶叶)知识讲座;参与举办长沙茶市首届安溪铁观音茶王邀请赛各项活动。2005年,参与福建省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等举办的乌龙茶安全工作会议;参与组织茶叶企业参加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茶叶专业展览会;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协助做好“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各项活动。2006年,参与县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举办闽南乌龙茶无公害茶园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农资经营网点建设培训会、农资管理培训会。2007年,分别举办中国茶叶行业首届网商大会和2007年秋茶铁观音订购会。
  第二节 县老龄工作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县级机构1990年10月10日,安溪县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简称县老龄委),为县委群团组织,
  配备兼职主任1人、常务副主任2人、副主任7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2人、顾问4人、委员5人。县老龄委下设办公室(简称县老龄委办),编制2人。1996年,县老龄委办编制3人。2002年6月26日,县老龄委改为县政府老龄工作议事协调机构,主任由常务副县长兼任,日常事务由1名专职副主任负责。2007年4月1日,县政府再次调整充实老龄委成员,主任由1名副县长兼任,成员单位增至29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副主任或委员。至年底,县老龄委办编制没变。
  基层机构 1991年,全县24个乡(镇)先后成立老龄委(办),为在编常设机构,由分管组织的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主任,副乡(镇)长兼副主任,共青团、妇联、民政、司法等负责人为委员,日常工作由乡(镇)办公室负责,至2007年没变。
  1990年,开始组建村级老年协会,由村(居)两委任正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及其他成员的产生与村(居)换届选举同步进行。是年,全县有村级老年协会26个,会员1800人。至2007年,全县458个村(居、社区)全部建立老年协会,共有会员55081人,占全县老年人总数52%。
  二、主要活动
  (一)参加政治活动1991年,组织老年讲师团到中小学,举行境内中共地下革命斗争事迹报告会,听报告师生2万多人次。
  1994—1995年,组织老年讲师团到革命烈士陵园和学校,举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会,听众5万多人次。组织百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干部到学校巡回演讲,他们用亲身革命斗争经历,对4万多名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97年,在庆祝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际,开展“万老迎回归”签名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爱国热忱。1999年,组织千名老年学校学员、离退休老干部,参加揭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野蛮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罪恶行径的声讨大会。
  2001年,县老龄委办向全县基层老年团体发出《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活动的通知》。同时,组织万名老年人参观县举办的“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大型图片展览,召开近百场次声讨“法轮功”邪教组织大会,组织3万多名老年人签名抗议“法轮功”邪教活动。2002年,组织老年教育宣讲团,到各乡(镇)、村(居)老年学校辅导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2003年,组织老年教育宣讲团到乡(镇)、村(居)老年学校,举办以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报告会,听众近3000人次。2006—2007年,组织老年讲师团到88所学校,举行以“发挥红军长征精神,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到底”为主题的报告会,听报告师生达3万人次。
  (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1991年,县老龄委办设立老年人接待室,专门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倾听建议,及时做好涉老问题记录、转送工作,主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调查处理,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同时,每年都安排一定时间开展走访老年人特困户活动,逐一建立特困户档案,实行跟踪管理。
  1996年8月29日,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县老年学校及时宣讲《老年法》,提高老年人自我维权意识。此后,每逢《老年法》颁布五、十周年,全县各级老年组织均开展纪念活动,部分乡(镇)还举行文艺踩街,营造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氛围。2001—2002年,组织500多名老年人参加全国“珍奥杯”《老年法》知识竞赛,有4人获奖。2003年,协调县宣教部门把涉老法律法规纳入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教育青少年学生争当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敬老孝亲的好少年。
  2004年6月,县老龄委成立老年人法律援助联络站。随后,乡(镇)及有关单位共成立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站(点)31个,昼夜开通“12348”法律服务电话,及时为老年人提供维权服务。2006
  年,针对全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难,就如何建立长效养老保障机制问题,开展前瞻性调研,撰写《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论文,送省老龄委办调研处交流。
  至2007年,据不完全统计,县老龄委办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100多件(次);老年人法律援助联络站(点)办理为老案件82起,为基层调解涉老纠纷108件。
  (三)开展敬老活动
  1991年,凤城镇先声村从村集体资金中拨出30万元,在全县率先设立老年人福利基金,每月发给60岁以上老年人20元养老补贴,逢年过节还发给30元过节费。2003—2004年,组织讲师团向青少年学生讲述古今中外敬老爱老的动人事迹。同时,向全县中小学赠送《中华敬老故事精华》2000册。其间,通过县教育主管部门在中小学开展“读敬老书、写敬老文、做敬老事、当敬老好少年”系列活动。安溪八中和县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在全市敬老征文比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至2007年,全县有72个村(居)设立敬老基金,并按月发给老年人20元—10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县老龄委在每年春节、国庆节、老年节期间,都召集老年人开庆祝会、座谈会和组织慰问活动,共慰问老年人10多万人次,发给慰问金1000余万元。
  (四)为老年人办实事
  乐龄活动中心1990年11月10日,由侨胞及社会人士捐建的位于文化广场旁边的县乐龄(老年)活动中心和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落成剪彩,建筑面积1393平方米。主要设施有会议室、活动室、地掷球场、气排球场、门球场等,作为县级老年人社团组织办公和活动场所。1993年,侨、台胞累计捐资300多万元,在龙门镇龙门村、尚卿乡新楼村等地兴建老年人活动中心11个,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至2007年,全县各乡(镇)及村(居、社区)共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324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基本设置“五室”(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台球室、乒乓球室)、“三场”(气排球场、门球场、地掷球场)。全县每天有3万多名老年人参与娱乐健身,乐龄(老年)活动中心被称为“老来福之家”。
  老年学校 1991年3月,县政府把老年学校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当年拨出教学经费8000元,确保老年学校得以正常开展活动。1992年起,全县乡(镇)及大部分村(居)陆续兴办老年学校。1993年,县老年学校升格为县老年大学。2000年,县政府同意在原县皮革厂厂房划出1200平方米楼房作为县老年大学教学活动场所。县老年大学开设气功、保健、老年迪斯科、政治、音乐和书法6门课程,招收学员420人次。至2007年,全县有24个乡(镇)、314个村(居、社区)设立老年学校,分别占其总数的100%和68.56%;老年学校学员33050人,占老年人总数31%;聘请固定教师241人,兼职教师62人。全县老年学校实现“四有”(教师、教材、校舍、经费),学校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需要。
  创办经济实体
  1991—2007年,各级老龄组织积极支持老年人发挥“余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创办经济实体,做到“老有所为”。桃舟村老年协会带领会员营造杉林13.3公顷;金谷镇洋中村老年协会采取入股形式,组织会员承包经营果园5.6公顷、山林86.7公顷;官桥镇有18个村级老年人产业群体营造茶果林15.7公顷;虎邱镇敬老院接管果园6.7公顷;金榜村老年协会承包经营龙眼果园3.3公顷。
  老龄事业发展计(规)划
  1991年后,坚持每五年制订一次老龄事业发展计(规)划,促进老龄事业全面发展。2001年5月,制订安溪县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着重把“六个老有”的目标、任务、时限、责任等分解到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抓落实。2006年4月,制订安溪县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提出努力推进老年人社会保障,积极建设老龄事业基础设施,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速开发老龄事业六项任务。
  老年人优待 2001年始,每年都组织近千名老年人参加“夕阳红”火车专列旅游,并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票价给予适当优惠,帮助他们做到“老有所乐”。2006年8月,县老龄委办落实省政府
  《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意见》,为老年人办理福建省老年人优待证。至2007年底,共办理4300本,使老年人出行及办事得到一定优待。
  第三节 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县级机构 1991年7月5日,安溪县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简称县关协),由在职县领导和团县委、县妇联、县总工会、县教育局等部门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组成,名誉主席郑梦集,主席陈秋菊。1993年4月21日,县关心下一代协会更名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关工委),委员20人,主任陈秋菊。1994年,调整县关工委成员,委员30人,主任陈秋菊。1999年2月10日,调整县关工委成员,委员22人,主任郑梦集。1999年5月18日,增补县关工委成员,委员20人,名誉主任傅伯浩、杜玉荣。2002年9月16日,调整县关工委成员,委员30人,主任郑梦集。2004年4月13日,调整县关工委成员,委员28人,主任郑梦集。至2007年,机构、成员没变。
  基层机构 1991—1999年,县直1个党委、全县24个乡(镇)、各中学、中心学校和80%的村(居)委会基层关工委先后成立,成员3455人。至2007年,全县共有基层关工委548个,其中,县直机关关工委4个,企业关工委3个,乡(镇)关工委24个,村(居)关工委421个,中学关工委61个,中心小学关工委24个,县直属小学关工委5个,职校关工委4个,成员5073人。
  二、主要活动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1991年后,县关协加强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清明节前后,都组织近万名中、小学生祭扫县内各地革命烈士纪念碑(墓),请老同志介绍烈士革命斗争事迹。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斗争图片展,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购置《激励永远》光碟,请县有线电视台定期播放,使全县的青少年受到多方位的革命传统教育。
  1995年,县关工委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报告会24场,听报告青少年4.6万人次。1996年,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报告会35场,听报告青少年3.5万人次。1997年,举办喜迎香港回归报告会、1999年,举办喜迎澳门回归报告会共35场,参会青少年5.5万人次。是年,举办纪念“五四”爱国运动80周年报告会33场,参会青少年4.8万人次。2000年,举办理想信念教育16场,参会中、小学生2.4万多人次。2001年,举办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报告会26场,参会中、小学生5万多人次。是年,举办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报告会33场,听报告青少年7.1万人次。2003年,举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报告会32场,参会青少年1.52万人次。
  2004年,中共中央8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下达后,组织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家长、老师代表座谈,了解详细情况;到各基层关工委宣讲文件精神31场,听讲学生5000多人次。2005年,举办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报告会64场,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听众8.5万人次。2006年,开展以“诚信”“八荣八耻”宣讲会66场,参与青少年5.8万人次。2007年,举办“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发展安溪大好形势”报告会56场,包括部分中、小学生在内的听众6.4万人次。
  (二)法制教育和帮教工作
  1991年,各基层学校关工委聘请当地派出所所长担任部分学校法制副校长,对中、小学生作《治
  安处罚条例》宣讲教育;邀请交警到学校讲解《交通规则》,直接受教育学生10多万人次。2000年后,深入对辍学、单亲或“两失”青少年的了解,一发现苗头即及时进行帮教。2001年,举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报告会19场,听报告青少年5.7万人次。并在各中、小学举办“为了明天”“与法同行”图片展、放映相关内容的影片,20多万名青少年受到生动的教育。2005年,在内安溪,对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珍爱生活,远离毒品”的禁毒教育,配合县“猎狐行动”,发动广大中、小学生挨家挨户宣传政府打击虚假信息的政策,收到良好效果。2007年2月,县关工委与市关工委等有关单位探视省少管所关押的泉州籍未成年人462人(其中安溪籍111人)。对犯错误或刑释未成年人注意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对生活有困难者,协同有关部门,给予学习技术,安排工作,解决出路,重新做人。魁斗镇关工委组织36位老同志组成关爱工作组,结对帮助22位后进青少年。4月,到8个乡(镇)、36所中、小学作“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六合彩的危害”报告会36场,听报告青少年及群众5.2万人次。
  (三)为青少年办实事
  1995年,多渠道募资助学。至1997年,资助中、小学生20人、1.8万元。1998年,资助中、小学生28人、2.28万元。1999—2000年,资助大、中、小学生350人、35.82万元。2001—2006年,资助大、中、小学生11047人、257.43万元。2007年,资助大、中、小学生279人、80.87万元。至是年,县关工委配合县教育局在湖头慈山农中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设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口计划教育、工艺等展室及生产、军事、体育训练项目,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到基地轮训,每期一周,共举办17期9万多人次。县外的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生也到该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对其普遍赞誉。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在凤冠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魁斗佛仔格、贞洋、金谷东溪、蓬莱温泉、长坑崇德中学、龙门、虎邱、罗岩、龙涓建立10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慈山农中、长坑珍田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联系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科技教育。
  第四节 县台属联谊会
  一、组织机构
  县级机构 1989年9月12日,安溪县台属联谊会成立(简称县台联)。1991年,县台联有会员626人,理事30人,常务理事9人,理事长王资生。2007年,县台联有会员686人,理事35人,常务理事10人,理事长高志超。
  基层机构 1991—2007年,全县有龙门、官桥、虎邱、龙涓、尚卿、西坪、大坪7个乡(镇)台属联谊会,会员457人。凤城、城厢、蓬莱、参内、芦田成立县台联联络组。
  二、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5年12月26日,安溪县台属联谊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安溪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98人。大会听取县委书记陈昭扬、县长李建国的讲活;听取并审议通过苏忠阵代表县台联第一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台联第二届理事会理事37人,常务理事13人,推选苏忠阵为理事长,聘请顾问10人。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5年7月15日,安溪县台属联谊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县政府会堂召开,出席代表110人,列席代表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29人,各乡(镇)分管侨台外事的副书记、统战
  委员48人,台资企业负责人7人。大会听取县委副书记陈水潮、县委台办主任林辉标的讲话;听取并审议通过陈堃基代表县台联第二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台联第三届理事会理事35人,常务理事10人,推选高志超为理事长,聘请顾问21人。
  三、主要活动
  (一)为台胞台属办实事
  1991—2007年,县台联根据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参与、协助县台办做好各项对台工作。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加强与台胞、台属的沟通联络,通过查族谱、通电话等方式,先后为祖籍祥华乡的台胞陈沼涛、詹锡富,祖籍大坪乡的台胞林清标,祖籍参内乡的台胞李正雄、黄津南,祖籍城厢镇的台胞蔡重吉,祖籍湖头镇的苏万居,祖籍西坪镇的台胞詹纪德等300多名台胞找到祖籍地。参与台胞的联络接待工作,为台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穿针引线。接待全国台联第19届台胞青年夏令营50人到安溪参观。以安溪县林怀泗助学基金会的利息资助经济困难无法入学或其他原因濒临失学的台胞台属子女上学。推荐安溪一中应届高中毕业生翁惠斌参加海峡西岸2007年台胞青年夏令营(全国台联千人夏令营福建分营)活动;推荐代表参加省第六次台湾同胞代表大会,翁培煌被选为省台联会理事并出席第八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大会。
  (二)参政议政
  1991—2007年,全县台胞台属担任省、市、县政协委员65人次,积极参政议政,提出提案64件、建议11件。其间,1999年1月8日—12日,县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期间,县台联会理事、县政协委员余少舟提出《关于开发紫云山观光茶园》提案;县台联会理事、县政协委员苏少民提出《关于建立安溪县茶叶图书资料信息库》提案;县台联会理事、县政协委员周贤海提出《集中管理,形成茶叶市场》提案。2000年1月13日—16日,县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县台联会副理事长、县政协委员凌文斌提出《关于加强保生大帝文化挖掘整理,推进安台经济文化交流的建议》提案;县台联会理事、县政协常委李四川,县台联会理事、县政协员委施奇龙等13人提出《关于小学教师编制问题的建议》提案。2003年2月24日—3月2日,市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市台联会理事、县台联会理事翁培煌提出《关于制定台胞权益保障优惠政策的建议》议案,被市人大常委会评为好建议。2004年2月28日—3月6日,市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翁培煌提出《关于给中考台籍考生加分并优先录取的建议》议案,被教育部门采纳,市政府正式批准下文,对中考台籍考生加3分并优先录取,从2005年开始在全市施行。2006年2月19日—21日,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县台联会顾问、县政协常委林辉标,县台联会理事长、县政协常委高志超在台侨界政协委员中倡议提出《关于要求县政府给县乡台侨联负责人发放补贴》的提案,县政府正式批准,给县乡台侨联负责人发放工资补贴,并于当年开始施行。
  第五节 县红十字会
  一、组织机构
  1989年11月,安溪县红十字会(简称县红十字会)成立,编制2人。1997年,编制3人,至2007年没变。历届县红十字会均选举产生理事会,会长由分管卫生副县长兼任,常务副会长由县卫生局长兼任,下设办公室,由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基层红十字会53个,会员5610人。
  二、主要活动
  (一)赈灾
  1994年5月,县连续遭受台风暴雨袭击。8月,省红十字会转来香港红十字会捐赠大米15吨、运动鞋403双、药品价值8905元赈灾物资。大米、运动鞋分发给蓬莱、白濑、湖上、感德、蓝田、祥华6个乡(镇)灾民;药品由大坪、西坪、龙涓卫生院分发给当地灾民。
  1995年3月,芦田卫生院遭受雷电袭击,房屋被击塌、医疗器械被烧毁。县红十字会紧急下拨5000元予以救灾。7月中下旬,全县遭受第4号、5号台风暴雨袭击,省、市红十字会下拨救灾消毒药品和医疗器械价值6156元。1997年12月,省红十字会下拨氟哌酸胶囊、感冒通胶囊等救灾药品,价值24520元,分别通过尚卿、芦田、魁斗、桃舟、湖上、大坪、祥华、蓝田、金谷、感德、虎邱卫生院发给受灾患病群众。
  1998年6月,中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侵袭后,县红十字会募捐救灾款237260.6元捐给灾区。1999年10月,全县遭受第14号台风袭击,市红十字会下拨救灾款3万元,分发给金谷、湖上、祥华、桃舟、福田、龙门、虎邱、大坪、芦田卫生院。
  2000年6月,县内部分乡(镇)遭受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市红十字会下拨大米6吨、价值13860元,救助魁斗镇魁斗村、蓬莱镇登山村、金谷镇田头村、官桥镇碧一村、福田乡尾洋村等受灾村民。
  2002年6月、8月,县内连降两场暴雨,部分乡(镇)出现山体滑坡,造成民房倒塌,人员伤亡。省红十字会先后两次下拨食品2万多元、大米10吨、棉被300条等救灾物资;南安市红十字会捐赠救灾款1万元,方便面300箱,分发给灾民。2004年9月,县内遭受暴雨袭击。11月,市红十字会下拨棉被100条、方便面200箱,小学生校服241件,分发给金谷镇24个村100户灾民。12月,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后,全县共捐款185761.42元支援灾区。
  2005年3月,县内遭受罕见的飑线狂风和雷雨,省红十字会下拨棉被400条、消毒药品100箱和10万元救灾款,分别通过龙门、大坪、祥华、湖上、参内、湖头、虎邱、魁斗、芦田、剑斗、感德等乡(镇)和卫生院发给灾民。
  2006年5月、7月,县内连遭“珍珠”“碧利斯”台风暴雨袭击,造成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苏菊香和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黄毅敏率队带来救灾款、物,到安溪县受灾较重的乡(镇)实地考察慰问灾民。厦门市、晋江市红十字会也捐赠一批救灾款、物。至2007年,两年间,安溪先后接受救灾款10万元、大米、发电机、帐篷、马灯、衣服等救灾物资价值近50万元。泉州市红十字会也拨款8万元,用于购买大米、方便面等救灾食品,发给西坪、虎邱等乡(镇)灾民。
  (二)救助
  2001年,台湾牙医服务团到安溪县湖头、龙门镇为老年人、儿童进行为期3天义诊活动,就诊583人次。是年11月至2002年1月,安溪宾馆捐赠床巾、被套、棉絮、丝棉被、蚊帐、毛毯共1573件,价值5.5万元悉数分发给城厢、尚卿等10个卫生院。
  2003年,接受省红十字会捐赠拖鞋110箱,分别发放给桃舟、祥华、湖头、芦田、白濑、湖上等乡(镇)的贫困村民。
  2004年始,县红十字会每年开展一次“红十字博爱送万家”送温暖活动。2005年1月,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黄毅敏及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为龙涓乡珠塔村200户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食用油、毛毯、鞋等价值7万余元的慰问物资。县红十字会共拨款4.38万元,救助重病特困人员59人次。2006年,拨款2万元,救助重病特困人员38人。
  2007年,县红十字会拨款9500元,救助重病特困人员17人。5月,爱心企业新星眼镜,为城区7所中学45名贫困学生每人赠送一副300元的近视眼镜,价值1.35万元。至年底,县红十字会救助重病对象210人次,金额12.91万元;救助特困户近600户,送温暖慰问金近10万元。
  (三)卫生救护培训 1995年,县红十字会举办36期卫生救护培训班,参训各类驾驶员1万多人次,电力、建筑、“三资”企业员工1300多人次。2003—2007年,县红十字会先后选送3名专职干部和安溪卫校、安溪一中、铭选中学、志闽(安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6名教师、教练员,参加中国红十字总会在福州举办的卫生救护师资班培训。
  (四)无偿献血
  1996年,开始推动无偿献血工作。2004年起,爱心企业新星眼镜为每位献血者赠送一张价值100元爱心优惠卡。县献血办在该店设立全市第一家公民无偿献血服务站,为献血人员提供热情服务。
  1996—2007年,全县参加无偿献血33079人次,总献血量近700万毫升,年均献血人数2756.58人次,人均献血量199.70毫升。受到省卫生厅、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表彰的无偿献血先进单位12个、先进个人75人,全国公民无偿献血铜奖1人。
  (五)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2002年,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5月,安溪一中高一(1)班学生林懿琳以优异成绩通过福建省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委员会的考核,参加国际红十字会马来西亚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为安溪县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学校工作委员会赢得荣誉。
  2005—2007年,安溪县红十字会与晋江市红十字会开展“山海合作”友好活动。晋江市龙湖镇英峰小学、恢斋中心小学分别与安溪县龙门镇溪内小学、尚卿乡中心小学开展“手拉手”联谊共建活动,累计赠送电脑11台、学生课桌椅390套、电子琴1台、各类书籍1000多本、教学器具1000多件。
  第六节 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县级机构 1991年,安溪县消费者委员会(简称县消委会),有会员单位31个;名誉会长和会长
  各1人,常务委员12人,委员50人。1992年1月4日,县消委会第二届委员会聘请副县长林园等任名誉会长,推选县工商局长许土宝任会长。2003年2月28日,县消委会第三届委员会聘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建华、副县长林田平任名誉会长,推选县工商局长方志卿任会长。2006年3月2日,安溪县消费者委员会更名为安溪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县消委会);聘请副县长林金作任名誉会长,会长没变。2007年12月,县消委会有会员单位51个;名誉会长2人,会长没变,常委21人,委员70人。
  基层机构 1991年,县消委会依托城关、蓬莱、湖头、剑斗、感德、长坑、官桥、虎邱、西坪、龙涓10个工商所分别成立10个基层分会。1992年,随着龙门、尚卿、金谷、祥华4个工商所成立,相应增设4个基层分会。1997—1998年,在全县155个建制村成立消费者监督站。2007年8月22日,在全县24个乡(镇)成立消委会分会和“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由所在乡(镇)1名副乡(镇)长任分会长和维权站长,工商所长任分会秘书长,各分会成员单位13个。至年底,县消委会有基层分会24个,“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542个,消费者监督站458个。
  二、主要活动
  (一)受理消费者投诉
  1991—2004年,全县各级消费者维权机构共受理调解消费者投诉案件1628起,主要是农资、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商品的质量问题,结案1628起,结案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9.5万元。
  2005年,县消委会办公室与县工商局检查大队、“12315”投诉台整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职能,形成“三位一体”的打假维权协作机制,使受理消费者投诉更便利、更及时。是年,全县受理消费者投诉252起,移送相关委员单位处理5起,为工商部门提供案源51起,结案192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8万元。其中,受理茶园遭受农药损害投诉2起,共向农药生产厂家索赔18万元。
  2006—2007年,全县共受理调解消费者投诉案件596起,主要是食品、药品质量
  问题和欺诈消费行为(410起),办结521起,移交行政执法机关立案查处75起,结案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1.15万元。
  (二)提供消费信息
  1991—2003年,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投诉热点,通过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墙报、标语、简报等载体,适时向社会发布消费警示和提供消费者投诉案例分析,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消费信息。针对摩托车、家用电器、食品、学习用品等商品和美容、旅游等服务存在的质量问题,警示消费者切勿购买假冒伪劣摩托车、家用电器,要正确使用美容化妆品,出门旅游购物须谨慎等。
  2005年,根据城厢镇一孕妇错服某药店坐堂医生开给的禁忌药案例(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经县消委会调解,该药店一次性赔偿孕妇9000元),及时向消费者发出“投医购药别大意,健康维权要切记”的警示。2006年,针对使用农药、化肥出现的一些问题,发布消费警示,提醒茶农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当误用问题农药、化肥而造成损失时,要及时收集和携带相关证据,向当地农业、工商或质量监督等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07年,针对房地产购买合同存在的消费陷阱,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细看清、并理解购房合同条款,避免发生购房消费纠纷。8月,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县内一房地产交易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该案例于9月12日,在央视12套“法治视界”栏目以《电梯与房款》为题播出。至年底,全县累计发布消费警示253条,提供案例分析25条。
  (三)开展“3·15”活动
  1991年后,全县每年均开展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在县城和各乡(镇)悬挂和
  张贴相关宣传标语,分发法律法规宣传材料,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公开销毁假冒伪劣商品;在公众场所提供消费咨询服务、现场受理消费投诉、介绍消费维权知识、展示对比真假商品。至1996年,全县共开展执法检查36次,分发有关消费者维权宣传材料7.76万份,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132件,接受咨询6435人次,避免经济损失128万元。
  1997年起,全县各级消委会在每年“3·15”期间,都围绕中国消费者协会“年主题”,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是年3月15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消委会名誉会长郑梦集发表电视讲话,动员全县开展“讲诚信·反欺诈”年主题活动;分管副县长及县消委会成员单位领导带队,上街为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县消委会召开经营者和消费者座谈会,围绕年主题展开讨论,明确诚信应尽的义务和维权的责任。2004年,举办“诚信·维权”年主题文艺晚会,并举行“诚信·维权”千人签字仪式。2005年,开展“健康·维权”年主题进校园活动,在全县6所学校建立青少年“健康·维权”网络。2006年,承办泉州市开展“消费与环境”年暨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3周年现场活动,指导县茶叶、农资等行业协会与行业代表签订行业自律公约,营造消费安全环境。2007年,以“消费和谐”年主题制作40幅图文并茂的挂图,到各乡(镇)巡回展览。11年间,全县围绕“年主题”共开展大检查36次,悬挂、张贴标语203条、1900张,分发宣传资料31.94万份,接受咨询
  1.54万人次,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标值84万元,为消费者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434.82万元。
  第七节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县私营企业协会
  一、组织机构
  1991年,安溪县个体劳动者协会(简称县个协)有城关、金谷、蓬莱、湖头、剑斗、感德、长坑、官桥、龙门、虎邱、西坪、尚卿、龙涓13个分会。1992年,成立祥华分会。1995年,成立城关市场分会;2002年6月,该分会改为凤城办事处。至2007年,县个协有基层分会(办事处)15个,会员9730人。
  2000年3月24日,安溪县私营企业协会成立(简称县私协),与县个协合署办公。2004年4月,分别成立城关、凤城、蓬谷、湖头、剑斗、感德、长坑、官桥、虎邱、西坪10个基层联络站。至2007年,县私协有会员1333户。
  二、代表大会
  县个协第三、四、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和1996年11月,分别召开县个协第三次和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连续选举林建平为理事会会长;连续聘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见能为顾问。2002年10月17日,召开县个协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91人。大会聘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耿忠、副县长林田平、县政协副主席许建辉、县工商局长方志卿任名誉会长;选举产生县个协第五届理事会理事23人,会长白志荣,副会长6人、秘书长1人。
  县私协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2000年3月24日,召开县私协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5人。大会聘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长昭、县政协主席唐建华、县政府副县长林田平任名誉会长,聘请县工商局长许土宝、县监察局长王日新等7人为顾问;选举产生县私协第一届理事会理事41人,会长戴克霖。2002年1月29日,召开县私协一届三次理事会,聘请县工商局长方志卿任名誉会长,选举县工商局副局长白志荣任会长。2007年1月30日,召开县私协一届五次理事会,聘请副县长陈文杰
  任名誉会长。
  三、主要活动
  (一)宣传教育
  1991年,全县各级个协均设立政治文化夜校,每月组织个协会员学习时事、政治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1次—2次。1992—1993年,组织个协会员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受教育2万人次。2001—2002年,组织个、私协会员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学习教育活动。2003—2007年,加强个、私协会员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规范》,受教育7万人次。2006年,在全市率先拍摄反映个私经济发展历程的12集电视系列专题片《茶乡个私经济》,并在安溪电视台播出。1991—2007年,配合县司法局开展“二五”“三五”“四五”“五五”普法教育,累计分发宣传教育材料12万多份,举办普法教育班200多次(期),参训个、私协会员3万多人次,普法教育率96%。
  (二)评比表彰
  1991年后,组织个、私协会员开展多种评比活动,每两年表彰一次,加强他们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1991—1992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和“光彩服务周”评比。2001—2002年,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评比。2004—2007年,开展“文明诚信经营”评比,凤城镇钦东水产经营户被省委文明办、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表彰为“2004—2005年度福建省百家文明诚信个体户”;怡安茶业有限公司被省委文明办、省人事厅、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表彰为“2006—2007年度福建省百家文明诚信私营企业”。17年间,全县个、私协会员被表彰为县级文明诚信经营单位35个、“巾帼文明示范岗”20个、“光彩之星”10人;市级文明诚信经营单位14个、“巾帼文明示范岗”2个、“光彩之星”8人、“青年文明号”1家、先进个体劳动者61人次;省级文明诚信经营单位2个。
  (三)服务会员与社会
  服务会员 1991年后,坚持组织个、私协会员开展健康文体活动,每年元旦、春节等节日,都进行球类、棋类、歌咏等比赛或举办文艺晚会、灯猜等活动,为会员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求。1991年,县妇联举办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晚会,县个协妇女文艺演出队演唱由县个协秘书长张亚根作词、县文化馆长林子钊作曲的《个体劳动者之歌》。2004年起,县个、私协每天抽调1名工作人员到县工商局企业登记注册大厅,为会员提供登记注册、年检、信息咨询等服务。2007年,县个、私协继续对因灾因病在生活或经营上发生困难的会员,给予关心和帮助。是年7月,给遭受“帕布”和“圣帕”台风袭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3户会员,每户资助2000元。至年底,县个、私协共救助和慰问受灾和老弱病残会员61人次,提供救助款(慰问金)12万元。
  服务社会 1991年后,每年都组织会员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纪念日,上街下村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为群众义务修理钟表、电器、雨伞,缝补衣服、鞋,理发、诊疗疾病等;开展献爱心活动,进行扶贫济困、助残助学、赈灾救灾、修桥筑路等。至2007年,全县个、私协会员共为社会各界提供免费服务2500人次,为社会各项事业捐款160万元。其中,县私协副会长谢文金捐款4万元,资助10名贫困学生上学。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