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民来信来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12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人民来信来访
分类号: D613
页数: 4
页码: 180-1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1-2007年中共安溪县信访局,机构设立、办信接访、领导接访日制度、重要信访件处理与积案排查工作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安溪县 来信来访 信访局

内容

一、机构
  1991年,安溪县信访局(简称县信访局),实有人员7人。1996年12月,县信访局隶属县政府办,编制5人。2002年,全县党政机构改革,县信访局(副科级)改为隶属县委办,内设综合股、办信接访股,编制5人。2005年,县信访局(正科级)隶属县委办、县政府办,以县委办管辖为主。2006年,县信访局下设县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中心(事业单位),编制2人。2007年,县信访局内设、下设机构和编制没变。
  二、办信接访
  1991—1995年,县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2001件,接待群众来访324批1505人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要求政府解决回销粮提价后增加粮价补贴,修复灾后水利设施等问题。县信访局根据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摘录、登记、转办。同时,将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越级集体来访的突出信访问题,以呈阅件形式,及时报县委、县政府;对转办信件如超过办结时限,则进行督办、直至承办单位反馈办理结果。群众来信来访年均处理率在95%以上。5年间,县委、县政府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使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1991年5月,官桥镇仁宅村干部来访,反映因受1990年12号、18号台风暴雨影响,该村溪堤和水利设施被冲毁,要求政府帮助修复。接访县领导及时协调县计划部门调拨计划内水泥20吨,平价粮5000公斤,使该村溪堤和水利设施问题得到解决,恢复生产。1995年11月15日,祥华乡部分群众反映因经济困难,子女无法就学问题。县分管领导吴春安及时协调县民政局和县教育局帮助解决。
  1996—2000年,受理群众来信2528件,接待群众来访647批2816人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征地补偿和自然灾害善后工作未及时到位等问题。群众来信来访年均处理率在93.6%以上。1996年,县委书记陈昭扬在官桥镇接访时,督促唐龙工业区兑付官郁村群众土地补偿款71万元,及时化解开发商与当地群众的矛盾。1999年10月9日,安溪遭受14号台风正面袭击,龙门镇灾情严重,全镇死亡8人,一些厂房、民房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11月初,龙门镇寮山、美卿两个村150多位村民集体来访,反映他们遭灾受损严重,要求政府帮助解决。县信访局接访后,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并及时将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当晚召集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妥善安置灾民,帮助他们开展灾后自救,恢复生产,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上访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2001—2005年,受理群众来信3397件,接待群众来访1146批6539人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拖欠工人工资,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民事纠纷等。2001年,丰田林场黄某等11名退休工人、遗属上访,要求落实退休接收单位,补发1991年以来国家历次调整增加的退休金。经市农办、林业局、信访局和县政府共同协调,形成处理意见:对历年拖欠的退休金和遗属补助费6.5万元,由市林业局、县政府按3∶2比例在2000年1月30日前一次性拨给丰田林场,由该场负责兑现;1999年9月后每月的退休金和遗属补助费,由市林业局、县政府按3∶2比例分担,并于每年1月、7月分两次拨付给丰田林场,由该场按月发放。2003年,尚卿乡青洋村部分村民集体来访,反映青洋水泥厂拖欠工人工资近百万元。县委、县政府及时协调县法院经济庭受理,并按有关法律规定,拖欠工人工资从该厂拍卖款中解决兑付。2005年6月,官桥镇仁宅村林某等人来访,反映官桥村三角坑角落村民许某等人占用溪滩建石板材厂、沙场,影响排洪,危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求政府解决违章建筑、清理溪道、恢复排洪能力问题。官桥镇政府承办后,即向当事人发出《溪道清障通知书》。许某等人在8月15日限期前自行清障。
  2006—2007年,受理群众来信629件,接待群众来访419批1866人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拆迁安置,企业停产或改制职工安置、医保,参加中越自卫还击战退伍军人安置、生活待遇等问题。群众来信来访年均处理率在92%以上。2006年8月3日,县糖烟酒公司后楼商店职工李某等人集体来访,反映2001年7月,该商店店面和职工住宅,在县委党校片区旧城改造被征用后,仍有建筑面积分别为38.43平方米和339.6平方米未置换和补偿,要求政府尽快落实。县信访局及时督促有关单位按拆迁协议相关规定予以解决。2007年7月30日,官桥、龙涓等7个乡(镇)陈某等54名参加中越自卫还击战的退伍军人集体来访,要求政府解决他们的安置、待遇、创业、生活补贴等问题。接访后,县民政局进行核实,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2007年8月起,每月发给每位参战退伍军人生活补贴100元。
  三、领导接访日制度
  1991年后,根据《安溪县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每月中下旬安排一个接访日,具体由县信访局在年初制订计划,统筹安排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县政府正副县长、县政协正副主席等领导接访时间、单位。根据群众来访情况,必要时通知责任单位领导参加,共同接待群众来访,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和要求,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当场处理解决;一时不能或无法解决的,尽量做好来访群众的说明解释工作。县领导每次接访后,县信访局均做好综合汇总、交办、转办、跟踪督办、反馈工作。
  至2007年,县领导接访群众2098批3434人次;受理群众来访反映问题2237件,办结2127件,办结率95%
  四、重要信访件处理与积案排查
  1991年后,县信访局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为目标,实行“每月一排查,每月一通报,每月一反馈”制度,做好重要信访件处理与积案排查工作。1991年,办理群众意见集中和热点、难点的重要信件10件,办结8件。
  2000年6月,贯彻全省排查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年排查出重大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10件,其中,省级排查件2件,市级排查件5件,县级排查件3件。经部门协调,省级排查件问题已复查且息诉息访1件,问题已排查需上级帮助解决1件;市级排查件问题已化解4件;县级排查件已化解3件。是年7月,湖上乡黄武村苏某等人来访,反映1959年析村时他们11户被划入黄武村。1981年,该村实行集体山地承包经营,其11户均未能参与,交涉十几年未果。县政府责成湖上乡专门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协助解决。9月1日—10日,县林业局、县信访局派人配合,实地勘查了解,依照国家相关林业政策和黄武村实际情况,形成调查处理意见,使这11户村民山地承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002年起,县信访局每年均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开展12次—16次信访突出问题和积案排查活动。是年,排查信访件268件,其中,热点、难点问题信访件69件,办结62件。
  2006年,按照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精神,建立健全重要信访件与积案调查处理督办责任追究机制,重点督办久拖不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信访案件166件,其中,办结省市交办老户、老案信访案件7件。开展信访老户专项治理活动。县信访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对长期信访老户做好政策教育和疏导工作,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合理要求和实际问题。官桥镇林某平2003年1月因骑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同村林某治、林某珍死亡,已依法处理。但死者林某珍亲属林某明,强行将尸体抬进林某平家中并损坏物品。涉案人员林某明未归案,林某平之父长期上访未果。整治中,县委政法委协调县公安、检察机关,指派专人负责。是年2月,犯罪嫌疑人林某明被抓捕归案,并于10月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2007年,实行县领导包案化解疑难信访问题制度。包案领导按照“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五定”(定牵头领导、定部门负责人、定具体办案人、定结案和汇报时间、定回访巩固率)、“六包”(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息诉息访、包稳定)责任制。全年列入县领导包案化解疑难信访案件44件,办结21件,其中,16年疑难信访案件2件。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