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其他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118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其他党务
分类号: D613
页数: 13
页码: 180-192
摘要: 本章共四节分述了1991-2007年安溪县,人民来信来访、党校教育、党史研究、老干部工作、保密工作、政策研究等工作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安溪县 中国共产党 党务

内容

第一节 人民来信来访
  一、机构
  1991年,安溪县信访局(简称县信访局),实有人员7人。1996年12月,县信访局隶属县政府办,编制5人。2002年,全县党政机构改革,县信访局(副科级)改为隶属县委办,内设综合股、办信接访股,编制5人。2005年,县信访局(正科级)隶属县委办、县政府办,以县委办管辖为主。2006年,县信访局下设县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中心(事业单位),编制2人。2007年,县信访局内设、下设机构和编制没变。
  二、办信接访
  1991—1995年,县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2001件,接待群众来访324批1505人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要求政府解决回销粮提价后增加粮价补贴,修复灾后水利设施等问题。县信访局根据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摘录、登记、转办。同时,将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越级集体来访的突出信访问题,以呈阅件形式,及时报县委、县政府;对转办信件如超过办结时限,则进行督办、直至承办单位反馈办理结果。群众来信来访年均处理率在95%以上。5年间,县委、县政府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使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1991年5月,官桥镇仁宅村干部来访,反映因受1990年12号、18号台风暴雨影响,该村溪堤和水利设施被冲毁,要求政府帮助修复。接访县领导及时协调县计划部门调拨计划内水泥20吨,平价粮5000公斤,使该村溪堤和水利设施问题得到解决,恢复生产。1995年11月15日,祥华乡部分群众反映因经济困难,子女无法就学问题。县分管领导吴春安及时协调县民政局和县教育局帮助解决。
  1996—2000年,受理群众来信2528件,接待群众来访647批2816人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征地补偿和自然灾害善后工作未及时到位等问题。群众来信来访年均处理率在93.6%以上。1996年,县委书记陈昭扬在官桥镇接访时,督促唐龙工业区兑付官郁村群众土地补偿款71万元,及时化解开发商与当地群众的矛盾。1999年10月9日,安溪遭受14号台风正面袭击,龙门镇灾情严重,全镇死亡8人,一些厂房、民房倒塌,农田大面积受灾。11月初,龙门镇寮山、美卿两个村150多位村民集体来访,反映他们遭灾受损严重,要求政府帮助解决。县信访局接访后,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并及时将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当晚召集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妥善安置灾民,帮助他们开展灾后自救,恢复生产,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上访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2001—2005年,受理群众来信3397件,接待群众来访1146批6539人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拖欠工人工资,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民事纠纷等。2001年,丰田林场黄某等11名退休工人、遗属上访,要求落实退休接收单位,补发1991年以来国家历次调整增加的退休金。经市农办、林业局、信访局和县政府共同协调,形成处理意见:对历年拖欠的退休金和遗属补助费6.5万元,由市林业局、县政府按3∶2比例在2000年1月30日前一次性拨给丰田林场,由该场负责兑现;1999年9月后每月的退休金和遗属补助费,由市林业局、县政府按3∶2比例分担,并于每年1月、7月分两次拨付给丰田林场,由该场按月发放。2003年,尚卿乡青洋村部分村民集体来访,反映青洋水泥厂拖欠工人工资近百万元。县委、县政府及时协调县法院经济庭受理,并按有关法律规定,拖欠工人工资从该厂拍卖款中解决兑付。2005年6月,官桥镇仁宅村林某等人来访,反映官桥村三角坑角落村民许某等人占用溪滩建石板材厂、沙场,影响排洪,危及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求政府解决违章建筑、清理溪道、恢复排洪能力问题。官桥镇政府承办后,即向当事人发出《溪道清障通知书》。许某等人在8月15日限期前自行清障。
  2006—2007年,受理群众来信629件,接待群众来访419批1866人次。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拆迁安置,企业停产或改制职工安置、医保,参加中越自卫还击战退伍军人安置、生活待遇等问题。群众来信来访年均处理率在92%以上。2006年8月3日,县糖烟酒公司后楼商店职工李某等人集体来访,反映2001年7月,该商店店面和职工住宅,在县委党校片区旧城改造被征用后,仍有建筑面积分别为38.43平方米和339.6平方米未置换和补偿,要求政府尽快落实。县信访局及时督促有关单位按拆迁协议相关规定予以解决。2007年7月30日,官桥、龙涓等7个乡(镇)陈某等54名参加中越自卫还击战的退伍军人集体来访,要求政府解决他们的安置、待遇、创业、生活补贴等问题。接访后,县民政局进行核实,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2007年8月起,每月发给每位参战退伍军人生活补贴100元。
  三、领导接访日制度
  1991年后,根据《安溪县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每月中下旬安排一个接访日,具体由县信访局在年初制订计划,统筹安排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县政府正副县长、县政协正副主席等领导接访时间、单位。根据群众来访情况,必要时通知责任单位领导参加,共同接待群众来访,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和要求,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当场处理解决;一时不能或无法解决的,尽量做好来访群众的说明解释工作。县领导每次接访后,县信访局均做好综合汇总、交办、转办、跟踪督办、反馈工作。
  至2007年,县领导接访群众2098批3434人次;受理群众来访反映问题2237件,办结2127件,办结率95%
  四、重要信访件处理与积案排查
  1991年后,县信访局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为目标,实行“每月一排查,每月一通报,每月一反馈”制度,做好重要信访件处理与积案排查工作。1991年,办理群众意见集中和热点、难点的重要信件10件,办结8件。
  2000年6月,贯彻全省排查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年排查出重大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10件,其中,省级排查件2件,市级排查件5件,县级排查件3件。经部门协调,省级排查件问题已复查且息诉息访1件,问题已排查需上级帮助解决1件;市级排查件问题已化解4件;县级排查件已化解3件。是年7月,湖上乡黄武村苏某等人来访,反映1959年析村时他们11户被划入黄武村。1981年,该村实行集体山地承包经营,其11户均未能参与,交涉十几年未果。县政府责成湖上乡专门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协助解决。9月1日—10日,县林业局、县信访局派人配合,实地勘查了解,依照国家相关林业政策和黄武村实际情况,形成调查处理意见,使这11户村民山地承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002年起,县信访局每年均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开展12次—16次信访突出问题和积案排查活动。是年,排查信访件268件,其中,热点、难点问题信访件69件,办结62件。
  2006年,按照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精神,建立健全重要信访件与积案调查处理督办责任追究机制,重点督办久拖不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信访案件166件,其中,办结省市交办老户、老案信访案件7件。开展信访老户专项治理活动。县信访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对长期信访老户做好政策教育和疏导工作,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合理要求和实际问题。官桥镇林某平2003年1月因骑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同村林某治、林某珍死亡,已依法处理。但死者林某珍亲属林某明,强行将尸体抬进林某平家中并损坏物品。涉案人员林某明未归案,林某平之父长期上访未果。整治中,县委政法委协调县公安、检察机关,指派专人负责。是年2月,犯罪嫌疑人林某明被抓捕归案,并于10月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2007年,实行县领导包案化解疑难信访问题制度。包案领导按照“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五定”(定牵头领导、定部门负责人、定具体办案人、定结案和汇报时间、定回访巩固率)、“六包”(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息诉息访、包稳定)责任制。全年列入县领导包案化解疑难信访案件44件,办结21件,其中,16年疑难信访案件2件。
  第二节 党校教育
  一、机构
  1991年,中共安溪县委党校(简称县委党校)内设办公室、行政科、教育科、基层党校指导室,编制30人,实有教职员工17人。2005年,内设办公室、教务室、基层党校教研室、行政管理室、党校工作联络室,编制24人,实有教职员工21人。2007年,县委党校内设机构、编制没变,实有教职员工19人,其中,高级讲师7人,讲师3人。
  二、干部培训
  (一)培训班次
  1991年,县委党校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人数48人;举办村(居)党支部书记、主任岗位培训班2期,共培训321人次。1992年后,持续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主要有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务工作者培训班、科级干部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非中共党员干部读书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拔尖人才读书班、WTO知识培训班、中青年干部英语培训班、科级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书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骨干培训班、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中共十四大精神读书班、中共十五大精神理论研讨班、中共十六大精神学习骨干培训班、中共十七大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以及公务员过渡初任、在职知识更新培训班等。至2007年,共举办101班次,培训人数13468人次。
  (二)课程设置
  1991年,县委党校按照规定以“老五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的建设)进行课程设置,组织教学培训。1992年后,课程设置内容向专题教育和能力培养转变。1995年,贯彻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要求,课程设置打破“老五门”框架,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重点开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1997年,开设专题讲座课。专题讲座内容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规党纪、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和国内国际形势等。
  2000—2005年,按照“理论武装”“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理论武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世界眼光”以“五当代”(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律与我国法制建设、当代世界军事与我国国防、当代世界思潮与民族宗教)为主;“战略思维”以研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现实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为主;“党性修养”以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风党纪教育和实践为主。
  2006年,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要求,对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进行新的探索。至2007年,基本形成“五个模块”课程设置模式,即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最新理论教育模块、省市县情教育模块、岗位工作能力需求教育模块、党性修养与廉政教育模块和其他知识能力教育模块。课程设置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导读,《邓小平文选》导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政治学,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及其应用,市场经济理论,当代管理学,世界经济,农村经济,中国共产党党史,党性修养,行政管理学,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网络基础与网络应用等32门课程共203个专题。同时,按照教学时代性要求,及时把中共中央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和新观点、新理论、新论断调整充实到相应课程设置模块中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改革
  1991年,县委党校对传统的程序式教学法(一般学校通用的讲解法)进行改革探索。1995年,结合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在不完全否定程序式教学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法。是年起,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加强电化教学建设。
  2000年,根据新世纪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继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2005年,在全县科级干部进修班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精选“哈尔滨市政府应对水危机”等4个案例,让学员分组研讨,逐一分析和研究政府在应对和处置这些公共突发事件中的经验教训。是年,县委党校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配置幻灯机、摄像机、投影仪、电子计算机等电化教学设备,与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系统联网,实现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的教学培训方式。
  2006年,教学改革以调整合理师资结构为重点。坚持“三三分”聘任授课教师,即省市党校、高校专家,约占1/3;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具体业务部门领导、相关领域研究专长者、工作突出者,约占1/3;县委党校教师,约占1/3,保证按需施教、全面发展。至2007年,县委党校通过教学改革,形成包括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2+1”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体验式等具有基层党校特色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体系,保证党校教学和培训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函授教育
  中央党校函授大专班 1991年,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福建分院在县委党校设立函授辅导站,使安溪成为全市最早开办中央党校函授大专班(简称党校函大)的县(市)之一。党校函大开办党政干部管理和经济管理2个专业,设《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36个学科,学制3年。采取自学为主,集中面授辅导、完成作业为辅的方式。每学期均有2科考试科(闭卷)和1科考查科(开卷)。考试科由中央党校统一命题,省委党校和市函授学区派员巡视;考查科由市函授学区统一命题。是年,参加党校函大教育学员31人。至1993年,首届党校函大毕业学员30人。1999年,党校函大增设法律专业,党政干部管理专业改为行政管理专业。至2007年,函大学员在校86人,毕业累计1165人。
  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 1993年始,县委党校承办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简称党校函本),开办党政管理、经济管理和政法3个专业,学制两年半。其学习、考试、考查方式与党校函大相同。是年,参加党校函本教育学员77人。至1995年,党校函本学员毕业70人。1999年,党政干部管理专业改为行政管理专业,政法专业改为法律专业。至2007年,函本学员在校472人,毕业累计1525人。
  四、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1991年,县委党校学术研讨(究)活动主要由基层党校指导室负责,并指定一名副校长分管。1992年,基层党校指导室改为基层党校教研室,设正副科长各1人,教员2人。1995年10月22日,县委党校制定《关于教职工科研成果奖励的规定(暂行)》,鼓励教师在科研方面不断创新多出成果。后又对该规定进行3次修订,促进科研管理规范化。县委党校多次组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和现实问题研究活动。2004年5月,由省委党校主办、县委党校承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5地市党校教学研讨班。2006年8月,县委党校承办泉州市委党校系统教学研究年会。
  科研成果 1991—2007年,县委党校教研人员撰写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141篇,其中,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等省级以上CN刊物上发表56篇。同时,在县级以上征文活动和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评比活动中获奖52篇。
  第三节 党史研究
  一、机构
  1981年5月,成立中共安溪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1989年8月,更名为县委党史研究室(简称县委党史室)。1991—1998年,县委党史室编制5人。1999年12月,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下文确认县委党史室是县委直属事业单位,为正科级建制,编制7人,其中,领导职数2人,参照执行国家公务员制度。2002年7月,县委党史室内设人事秘书科、征集研究科、宣传编辑科。2004年3月,县委党史室内设的科改为股。2007年,机构、编制没变。
  二、史料征集
  1991—1993年,在充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资料的同时,重点围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运动开展史料征集。先后征集到老革命工作者回忆文章10万多字,图片200幅。查阅1953—1958年有关档案131卷,摘抄档案资料200多篇。完成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民主建政、“三反”“五反”“三大改造”、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史料征集。
  1994—1998年,根据省、市中共党史工作的规划要求,把史料征集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时期。至1998年,共查抄有关档案412卷,摘抄60多万字,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各时期大事记的史料征集。
  1999—2002年,主要围绕党史画集的编写,以抢救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史“活资料”为重点进行史料征集。通过发出《关于征集建国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史文物、图片、资料的函》,从中央军事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福建省档案馆、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日报社等单位和部分离、退休老干部手里征集到1584幅历史图片及部分珍贵文物。同时,对20年(1982—2002年)全县中共党史书籍、资料、刊物、文书档案进行系统整理,共整理文献、刊物103种、1523本,写成卡片2788张,目录29748条。
  2003年,中央和省、市提出“进一步把党史征研的重点从新民主主义时期转移到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上来”的要求。县委党史室在继续做好抢救党史“活资料”工作的同时,调整党史资料的征集重点。2004年4月,经县委同意创办《安溪大事记》(月刊),及时征集安溪境内发生的大事、要事的相关资料。至2007年,编出《安溪大事记》(月刊)45期,共18万字。至是年底,共征集到党史文字资料130多万字,图片320多幅;还做好资料的整理与电脑录入工作,共录入文字资料270多万字,图片600多幅,为开通安溪中共党史网站加大党史宣传打下基础。
  三、编纂研究
  (一)党史编纂
  《安溪英烈》 1989年1月始编,1991年5月出版。主编林秉成。该书收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县(团)级干部的传略和早期较有影响的中共党员的生平简介18篇,怀念文章6篇;收入187名安溪籍烈士和65名外县籍烈士英名录,全书共10.4万字。
  《安溪地下革命斗争情况简介》 1991年1月始编,1991年8月出版。编辑林秉成、廖明月、叶建国。该书主要记述安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斗争情况,并附有金谷、魁斗、蓬莱、官桥、龙门、长坑等乡(镇)的革命斗争史情况介绍,全书2万字。
  《烽火岁月》 1992年3月始编,1993年3月出版。主编林秉成。该书以回忆录的形式,收编老同志撰写的亲身经历当年激烈斗争的回忆文章23篇,较全面地反映安溪等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史,全书12万字。
  《中共安溪地方史主要事件》 1992年1月始编,1995年3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林秉成。该书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在安溪等地的30多个主要事件,并附录安溪革命遗址简介。全书11.2万字,被列为“八闽风雷·事件”丛书之一。
  《中共安溪地方史大事记》 主编林秉成。该书收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1927年8月至1949年10月)发生在安溪的大事。全书6万字,1995年出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溪大事记》 1999年出版。主编林秉成、汪小安。该书主要收录1978年12月至1998年12月发生在安溪的大事,全书20万字。
  《世纪历程画集》 1999年8月始编,2002年6月出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题写书名,16开精装彩印本。主编林锦明,副主编陈炯仁、王朝晖、李成佳。该书为中共安溪地方史画集,共收辑具有中共安溪地方组织时代风貌的彩色、黑白照片500多幅,体现中共安溪地方组织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足迹。
  《龙门风雷》 2001年12月始编,2003年3月出版。主编林金狮、陈文苑,副主编李成佳、王朝晖。该书由县委党史研究室与泉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联合编纂,共收入老同志反映安溪龙门地下斗争回忆文章19篇,全书20万字。
  《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安溪大事记》 2005年6月出版。主编陈文苑,副主编李成佳、林秉成。该书主要收录1949年10月至1978年11月发生在安溪的大事。
  《中共安溪地方史大事记》2004年3月始编,2005年6月出版。主编陈文苑,副主编李成佳、林秉成。该书按时间顺序,系统记述1927—2003年中共安溪地方组织领导安溪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发生的大事、要事,是继《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安溪县组织史资料》之后又完成的一部地方党史典籍,全书45万字。
  (二)专题研究
  安溪党史的专题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91—2000年,根据福建省党史六年工作规划和泉州市党史“八五”征研规划,确定18个专题进行研究,写出专题文章14篇。此外,参与《中共泉州地方史》(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编纂,负责第五章《安南永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第八章第二节《白皮红心策略的成功运用》以及第九章第二节部分的编写。第二个时期从2001—2007年,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围绕资政育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从现实中找专题,从历史中寻经验来展开专题研究,共写出专题文章19篇,其中,由陈文苑撰写的《试论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意义及现实的启示》及由胡新尚、林秋芳撰写的《试论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以民为本的政权建设思想》发表在《泉州党史》2003年第3期;胡新尚撰写的《浅谈红军精神与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发表在《泉州党史》2003年第3期,并获“泉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优秀奖。
  四、宣传教育
  (一)宣传纪念活动
  1991年,举办安溪县革命史图片展览,出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专刊,与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组织党史知识竞赛和举办征文活动。1998年,中共龙门地下党组织重建60周年。与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和龙门镇党委等单位联合,召开纪念大会、老干部座谈会、出版纪念专刊。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发行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奋斗·辉煌》《五十年五十事》等纪念书籍,与县委办、宣传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安溪解放50周年纪念座谈会。
  2001年,配合县委办、县政府办等单位筹办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发行《泉州建设改革史画集》等纪念书籍,协助各乡(镇)、学校办好建党纪念宣传栏,与有关部门编印建党知识手册、举办知识竞赛,协同宣传、文化等部门编排上演现代高甲戏《英烈千秋》。2003年8月,由中共泉州市委主办,安溪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溪召开。县委党史室为纪念大会准备相关材料,重新布置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撰写研讨文章参加泉州市学术研讨,出版相关纪念专刊。
  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协助县委举办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为大会提供材料;与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教育局联合举办“邓小平生平与思想”征文比赛。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发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图片》;在安溪文庙举办抗日战争大型图片展览,与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征文活动,出版纪念专刊。
  200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配合县委开展系列活动。同时,与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团县委等单位联合举办“茶都之夜”文艺晚会及以红军长征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灯谜竞猜活动。2007年,中共安南同县工委成立60周年,与安溪乡讯社联合出版纪念专刊。
  1991—2007年,县委党史室与有关部门联合,深入中小学校、基点村讲授党史50多场次。撰写各类宣传文章90多篇,其中,被国家、省级以上书籍、刊物采用28篇,被市级书刊采用43篇,为县有线广播提供广播稿32篇。
  (二)出版党史刊物
  1991—1999年,县委党史室编写出版的刊物《安溪党史参考资料》(不定期),后更名为《安溪党史资料》,共编辑出版11期,每期4万字左右。后停办3年。2002年复刊并更名为《安溪党史》(每年两期)。至2007年,共出版12期,每期约4.5万字。
  (三)教育基地建设
  1991—2000年,县委党史室挖掘党史资料,整理刊印全县15处主要革命遗迹简介。协同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广电局、博物馆等单位和龙门、金谷、长坑等乡(镇),修缮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遗址、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温泉“青云楼”、军政干训班遗址、中共安南同县工委成立遗址及郭节烈士纪念碑、龙门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史迹10处。2001—2007年,与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关工委等单位联合,在湖头慈山学校、龙门、金谷东溪、崇德中学、温泉“青云楼”、佛仔格中新厝、贞洋祖厝等地建立革命纪念馆6个,初步形成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网络。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
  一、机构
  1991年,中共安溪县委老干部局(简称县委老干局)内设秘书股、安置股。是年,成立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挂靠单位有县关心下一代协会(后更名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关工委)、县老年学校。1993年2月,安溪县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管理委员会成立,由县委组织部、老干局、县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局等单位领导组成。是年3月,县老年学校经县委批准升格为县老年大学。1996年12月,县委老干局内设秘书科、管理活动科,编制8人,其中,工勤1人。2002年,县委老干局内设办公室、服务管理股,编制5人,其中,工勤1人。县关工委事业编制2人。2006年,县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和县老年大学事业编制各1人。至2007年,县委老干局机构、编制没变。
  二、管理与服务
  1991年,全县属县委老干局管理的离休干部278人。1998年起,增加24名1949年10月1日至1950年5月12日参加工作并享受供给制的退休干部(简称“5·12”退休干部)和13名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至2007年,全县属县委老干局管理的离休干部197人,“5·12”退休干部20人,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27人。
  管理 1991年,安溪县坚持实行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五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挂钩联系老干部制度。通过挂钩联系,及时帮助解决老干部的实际问题。1992年,实行老干部工作责任制,每3年,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县直主管部门签订老干部工作责任书,并把老干部工作责任制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的督查范围。1997年,老干部工作责任书签订范围扩大到老干部原单位与老干部个人。1998年,对老干部工作责任制实行考评奖励办法,运用激励机制,推动老干部工作开展。是年7月,县委老干局做好老干部工作文书档案,归档立卷95卷。2001年,建立离休干部信息库,设置信息系统,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规范信息采集、建档工作。2005—2007年,实行驻村(居)干部与老干部联系挂钩制度。驻村(居)干部不定期与老干部思想交流,倾听意见,向老干部传达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送达文件和政治学习材料,及时了解所在地老干部的思想动态、生活、身体健康情况。
  服务 1991年3月,县委老干局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工作目标和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创办县老年学校,开设6门学科。1992年,县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设立阅览室、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房等文体设施,长期为老干部和社会老年人服务。每逢重大节日,组织老干部开展麻将、门球、乒乓球、台球等体育竞赛和南音、书法笔会、联欢等活动。1993年,县委老干局协调县财政等部门,逐步增加县老年大学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000年,从原县皮革厂楼房划拨1200多平方米给县老年大学作为教学和活动场所。至2007年,县老年大学有学员近600人,开设18门学科,配备专兼职教师28人,添置电脑20台、钢琴1台。2005年11月,县老年大学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人事厅、省老龄委办、省老年大学授予“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2006年12月,县老年大学被市老教委评为“老年教育示范校”。
  三、政治待遇落实
  1991年,安溪县定期向老干部通报情况,按规定阅读文件、参加重要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等,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较好发挥老干部参政议政的作用。1992年,抓好老干部政治学习,开办老干部读书班。1998年,全县建立19个离休干部党小组和26个学习小组。2000年,建立老干部学习制度,规定每月16日为老干部政治学习日,每季度举办一次学习讲座或专题报告。2001年,贯彻实施《福建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规划》,根据离休干部党员的分布情况和单位性质,按照“方便、就近、自愿”的原则,成立两个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组织党员活动。至2007年,全县成立3个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27个离退休干部党小组。在县老年大学开办离休干部班;老干部政治学习由原来每月一次增至两次(每月16日、30日)。每年为老干部订阅各种报刊杂志500多份,对70岁及其以上的老干部逢十祝寿。每两年组织老干部进行一次体检。1991—2007年,走访慰问老干部7000多人次,向老干部通报工作36人次,邀请参加大型会议、重要庆典活动21次,组织参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17次。慰问住院、病瘫的老干部2000多人次,慰问老干部遗属200多人次,每年发放慰问金和困难补助费10多万元。
  四、生活待遇落实
  “两费”建房费落实 1991—1998年,全县解决311名退休改为离休干部的建房费和26名老干部自建房的宅基款。解决87名离休干部配偶农转非。1999年,建立企业离休干部“两费”(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对全县70名企业离休干部“两费”实行统一收缴、统一支付。2001年2月,对企业离休干部及“5·12”退休干部的医疗费加以完善,实行“全县统筹,财政保底”办法,由所在单位每人每月500元汇入县公费医疗账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足部分由县财政承担。出台《安溪县老干部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各乡(镇)成立老干部医疗保健领导小组,各医疗单位成立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小组。2003年,县委、县政府制发《安溪县企业离休干部“两费”保障的暂行规定》,对关停并转企业负担不起“两费”和遗属生活费实行由县财政承担。2004年,对老干部危重病抢救范围的医疗费自付部分实行比例补助,减轻老干部自付费用过重问题。2005—2007年,全县老干部医药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确保按规定实报实销。
  社会优待 1992年,县粮食局在城关各粮店设立离休干部购买粮油专窗,实行记证、交款、付物“三优先”,对身边无子女照顾的老干部给予送货上门。县医院及各乡(镇)医院实行老干部看病“四优先”(优先挂号、门诊、取药、住院抢救)。1995年,在县医院及部分乡(镇)医院设立老干部门诊专窗、专门病床,为老干部就诊服务。1999年,对老干部实行城区内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免费进公园和风景区、上公共厕所、进图书馆、与各种非营业性展馆等6项社会优待。2001年,县卫生局对老干部发放优惠卡,在全县医疗单位就诊免收挂号费。县医院设立“120”绿色通道,城区老干部呼叫“120”出车费优惠30%。2002年,县广电局对老干部有线电视收视费每户优惠80元。2004年,县电力公司为老干部每月提供免费用电10千瓦时。2005年,城区改建办对离休干部住房拆迁补偿实行每户增补房屋拆迁费1万元。县财政对享受副处级以上的离休干部住宅电话费补贴从40元提高到60元,处级退休干部的住宅电话费补贴60元。2006—2007年,县自来水公司为老干部每月提供免费生活用水5吨。
  五、发挥老干部作用
  1991—2007年,县委老干局根据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文明社区和关心下一代成长等方面发挥老干部作用。17年间,县委老干局会同县老龄委、县关工委等团体组成各种报告团、宣讲团深入各乡(镇)、基层中小学巡回宣讲600多场次,受教育66.7万人次。全县有68名老干部被聘为各社会团体、机关、学校的领导成员、顾问和县城地区中小学校外辅导员、县党风廉政监督员;有28名离休干部被聘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指导员。
  第五节 保密工作
  一、机构
  1991年7月20日,安溪县国家保密局成立(简称县保密局),编制4人。1996年,县保密局并入县政府办公室,加挂安溪县国家保密局牌子。1997年,县保密局划归县委序列,在县委办公室加挂安溪县国家保密局牌子,编制1人。至2007年机构、编制没变。
  二、宣传教育
  1991年,县保密局把《保密法》列入普法规划,通过广播、黑板报,墙报、幻灯片、标语、录像、知识竞赛、业务培训等形式开展保密法制宣传教育。1992—1994年,全县共印发《保密法》2000本,《保密法规文件汇编》2700多本,各种保密宣传材料3700多份。1995—2007年,县保密部门采取以会代训或参加省、市保密局培训等方式,对全县专兼职保密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保密业务培训。县、乡两级党校把《保密法》知识纳入教育计划,每年举办多期培训班,把保密工作法规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每期培训班至少开设保密课程8课时以上。
  三、保密管理
  定密工作 1991年,县保密局发出《关于划定各单位保密范围和密级的通知》。至1998年,全县33个单位完成划密工作。1999年,县保密局发出《关于规范定密工作的通知》,实行“经办人员拟定密级,保密领导小组核定密级,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密级”的定密“三级责任制”,使定密工作逐步规范化。2000—2006年,贯彻执行《福建省规范定密程序规定》要求,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普遍确立定密负责人、定密工作机构和定密审核人,提高定密工作准确性、科学性。至2007年,全县无出现“滥定密”“乱定密”的现象。
  秘密载体管理 1991年,县保密局强化秘密文件、资料的收发、运转、清退、归档、销毁、保管各环节保密管理,将磁介质、光介质、电介质等新型秘密载体纳入管理范畴。1992—2000年,县委办公室每年对机要文件清理2次—4次。2001—2007年,全县各机关保密单位均购置密码文件柜、文件碎纸机等设备,增强技术防范能力。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 1993—2007年,县保密局制定一系列加强计算机、传真机和通信管理规章制度,印发机关、事业单位执行。计算机系统保密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严把信息保密源头关,对涉密计算机实行专机专用,专人管理,严格上网信息保密审查,严禁涉密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规定“一机两用”的计算机必须安装公安部、国家保密局认证通过的网络安全隔离产品,并全面推行上网单位签订保密责任状管理办法,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发生泄密事件。
  社会性保密行政管理 1993年,县保密局下发《关于印刷、复印行业注册备案的通知》,对社会上营业性的电脑打字店、印刷厂、复印店和废品收购站等行业实行保密管理,堵塞泄密源头。要求公私印刷、复印等行业应到县保密局重新进行注册登记,报市保密局批准,办理经营许可证。1994年,县委、县政府机关文印室作为全县国家秘密载体打印、复印点。
  重点部门要害部位与重大活动保密管理 1991—1992年,县保密局检查全县33个重点部门和要害部位的保密工作。1994—1997年,着重抓第二、三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保密工作及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工艺保密工作。2001年,县教育局拨专款重建中、高考试卷保密室。2002—2007年,县保密局协调县公安局和县招生办,进一步搞好中、高考保密工作,确保各类统一考试秘密安全。
  四、执法检查
  1991年,开展全县保密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内容包括保密组织机构建设、保密设施配置和保密环境等,维护国家秘密的安全。1996年,开展县级领导干部落实保密职责情况检查活动。1998年,开展全县保密执法大检查活动,重点检查贯彻执行《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的情况。
  2000年,县保密局协同有关部门对县直要害部门、涉密单位进行保密技术测试检查。2002年,开展党政机构改革保密工作检查,及时发现、排除泄密隐患。2007年,组织开展涉密载体保密管理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涉密载体数量、保密制度建设,涉密载体制作、收发、使用、保管、清退、销毁等情况和涉密计算机及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管情况。至是年底,全县没有发生重大泄密事件。
  第六节 政策研究
  一、机构
  1991年,中共安溪县委政策研究科(简称县委政研科),编制2人。1997年8月25日,县委政研科与县委办公室合署办公,编制4人。2002年10月,撤销县委政研科,成立政研股,隶属于县委办公室,至2007年没变。
  二、专题研究
  1991—1998年,县委政研部门围绕党建工作、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等55个专题进行研究,撰写《锐意进取,再创辉煌》《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注重效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等55篇调研报告或论文。其中,《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注重效益》入选福建省党建重点调研课题。
  1999—2000年,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34个专题进行研究,撰写《安溪县乡镇企业开拓市场的实践与对策》《安溪县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等26篇调研报告。县委政研部门配合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课题组开展调研,调研成果《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福建安溪模式的研究与启示》专辑在2000年《管理世界》增刊刊载。
  2001—2002年,围绕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竞争力等15个专题进行研究,撰写《实施五大工程,发展安溪茶叶》《安溪县提升竞争力的三个关键》《立足县情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等20篇调研报告或论文。
  2003—2004年,围绕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设现代山水茶乡、加快发展安溪县高中阶段教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等23个专题进行研究,撰写《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服务发展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等25篇调研报告或论文。
  2005—2007年,围绕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新活力、加速工业、茶业发展、建设“平安安溪”等25个专题进行研究,撰写《加快茶叶发展,促进经济腾飞》《建设“平安安溪”的实践与思考》《融入港口经济圈,支撑带动创新业》等25篇调研报告或论文。
  三、调研活动与成果
  1991—2007年,县委政策研究部门根据省、市委统一部署,先后对152个专题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或论文151篇,编发《安溪调研》185期,其中,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30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