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003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环境治理
分类号: X321
页数: 4
页码: 8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环境治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包括废气治理、废水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噪声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
关键词: 安溪县 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

内容

一、废气治理
  1991—1993年,开展工业烟尘污染治理。县化肥厂、三安炼铁厂安装除尘设备;仙荣火电厂、县制药有限公司进行锅炉改造,减少烟尘排放量。1994—1995年,开展三安炼铁厂高炉煤气除尘和县钢铁厂炉窑除尘治理。1998年,开展水泥业污染整治。湖头水泥厂、金谷水泥厂、三兴石凤水泥厂、县水泥厂完成生产线扬尘点的静电除尘治理。1999年,县政府制定《安溪县水泥业粉尘污染整治方案》,部署水泥业粉尘污染整治工作,发放18万元贷款扶持县水泥厂、湖头水泥厂、县第二水泥厂3家国有水泥企业进行治理。12月,金谷水泥厂、三兴石凤水泥厂等10家水泥企业共完成17条水泥生产线静电除尘治理任务。2000年,开展水泥业粉尘治理“一控双达标”(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工业污染源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空气和地面水按功能区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整治工作。全县18家水泥企业共投入资金约2500万元,完成30条水泥生产线的治理任务。珍地、华剑等9家水泥厂共关闭9条生产线;仙荣等3家水泥厂停产5条生产线,削减粉尘排放量4.5万吨。
  2001年,开展城区燃煤锅炉改造,推广以油、气、电为主要能源结构的清洁工业生产,实现城区创建烟尘控制区5.4平方公里,烟尘控制覆盖率达100%。2002—2003年,完成集安炼铁有限公司高炉尾气治理任务和三安集团公司轧钢生产线配套治理任务。2004年,全县15家水泥厂进行新一轮治理,共投入资金3215万元,配套静电、水除尘器等除尘设施195套,经市、县环境监测站监测,15家水泥厂的粉尘排放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共削减水泥粉尘排放量4.38万吨。2005年,开展城区油烟整治,酒店、菜馆、小吃店配套油烟净化器,减少油烟污染扰民。全县水泥企业共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升级污染防治设施,采用布袋除尘技术,立窑实现无烟无尘排放。2007年,继续开展城区油烟污染整治。学校、繁华街道、居民住宅集中区和旅游风景点等环境敏感区列为重点区域,宾馆酒店、烧烤店、大排档列为重点,逐片逐店督促改造治理,消除油烟污染。
  二、废水治理
  1991年,对县医院、铭选医院污染源进行治理。1993年,督促县造纸厂建立制浆废水污染治理设施。1994—1995年,对凤华制衣有限公司、闽华蓄电池厂、东成钟表配件实业有限公司、二轻造纸厂、感德选矿厂、珍地选矿厂、青洋选矿厂等企业生产废水进行限期治理。1996—1998年,开展铁矿、选矿废水专项整治。完成潘洛铁矿尾矿坝的建设和感德、大格、华地、珍地4家选矿厂的配套治理设施建设,取缔5家未经审批和没有配套治理设施的小型铁矿选矿企业。开展再生纸、印花、漂染等行业的专项治理。完成艺华印花厂、安星丝花厂、诚志工艺品厂、县制药厂、闽华电池厂、湖头造纸厂、安星造纸厂、县电冶厂造纸分厂、二轻造纸厂9家企业废水治理。1999年,县政府制定《安溪县官桥、龙门石材加工企业污染整治方案》,县环保局制定《安溪县官桥、龙门石材加工企业污染整治实施办法》,对两镇有废水排放的107家石材加工企业分3批进行限期治理。至年底,完成98家石材企业污染治理任务。
  2000年,开展“一控双达标”工作。48家水污染型企业完成排污口规范化整治,2家企业排污口安装流量计,4家企业的排放口实现远程在线监控。2001年6月,县环保、公安、广电、电力和城厢镇政府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城厢镇玉田村12家小电镀厂进行破坏性取缔。2002年,开展竹藤加工企业污染整治,督促有废水排放的竹藤工艺品厂进行限期治理,聚丰工艺厂、富华工艺厂等18家竹藤加工企业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并通过监测达标验收。11月,县环保、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联合开展“禁磷”和禁止“白色污染”大检查。
  2003—2004年,在防治“非典”期间,县环保局与卫生局联合主持并完成感德、龙涓等11家医疗单位的医疗废水治理设施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督促医疗单位建设废水治理设施。2004年底,22家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行。2005—2006年,巩固“零点计划”(至2005年1月1日零时,两江沿岸的工业污染源未配套防治设施或未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全部关停)成果,列入重点监控的闽华电池厂、丰成纸业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的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督促藤铁工艺品企业治理酸洗、电泳工序产生的废水。县环保、水利、卫生、城管和凤城镇政府联合开展城区饮用水源取水口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清理河道及岸边垃圾,拆除保护区内与供水无关的设施,竖立20块水源保护界碑,将官桥、湖头镇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水源纳入日常检查和保护工作。2007年,县环保局制定洗车行业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县洗车行业进行污染整治。
  三、固体废弃物治理
  1991年,对珍地选矿厂环保设施、排土场、尾矿处理工程进行限期整治。1997年起,开展石材加工企业的废石渣治理。官桥镇率先开辟塘垅和大坵头两个废石渣专用堆放场。1999年,对官桥镇、龙门镇107家石材加工企业分3批进行限期治理。官桥镇、龙门镇各建成3个废石渣堆放场,建立统一清渣队伍,实行废石渣统一清运。2000年,建成金厝垅、格窟、凤内、新田等8个废石渣堆放场,官桥、龙门两镇环保办人员加强巡查监管,防止废石渣乱堆放。
  2001年,在城厢镇过溪村征用0.53公顷土地建设垃圾填埋场。2002年,购置2台(每台10吨)垃圾焚烧炉,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2003—2004年,县环保局与官桥镇、龙门镇联合开展不定期夜间巡查,督促石材加工企业规范生产。官桥、龙门引进2家企业,利用废石渣作原料生产建筑材料。2005—2007年,督促县医院、县中医院、官桥医院、湖头医院等7家重点医疗单位配套建设环保设施,医疗废物全部委托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龙门镇扩建3个石渣堆放场,县环保局扶持4家企业开发废石渣回收利用。建成桃舟、龙涓、感德、大坪、长坑、剑斗6个乡(镇)垃圾无害化填埋场。
  四、噪声治理
  1994年,对金谷水泥厂、凤华制衣有限公司工业噪声进行治理。1995年,县环保局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城区文化娱乐场所噪声的通告》,对城区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污染进行整治。1997年,县政府作出《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意见的报告》,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1999年,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2001年,分片分期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共3片1.2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率100%,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昼间为53.2分贝、夜间为42.3分贝。
  2001—2007年,每年中、高考期间,县环保局加强考点学校周边环境噪声污染监督管理,组织人员进行巡查和监测,24小时开通“110”投诉电话,接到投诉及时处理。
  五、地质灾害防治
  (一)地质灾害监测
  1991年始,建立《安溪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落实“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防灾抗灾方针,构建三级〔县、乡(镇)、村(居)〕群测群防网络和三大防抗系统(气象预警报系统、应急反应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至2001年,共避免地质灾害发生20多次,挽回经济损失9580万元。
  2002年8月29日,安溪县地质灾害监测管理中心成立(简称县地监中心),挂靠县国土资源局。2004年5月,安溪县地质灾害研究所成立,并在全县24个乡(镇)成立地质灾害监测站,在271个地质灾害重点村成立监测组,共配备监测人员620人,监测工具300套。各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完善明白卡与避险卡(简称两卡),建卡立档636份。绘制县、乡(镇)、村(居)《地质灾害监测管理三级网络图》《安溪县地质灾害分布和易发区划图、防治规划图》。县国土资源局筹措近100万元专项资金,对乡(镇)监测站进行达标建设,建立“一表四图四制度”等,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微机化和网络化。在地质灾害易发期,县地监中心和各监测站实行24小时值班,保证群测群防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为各级领导做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减少地质灾害发生。2007年,全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逐步健全运行。
  (二)地质灾害预警
  2003年,由县气象局与县国土资源局田平阳、卓万生、刘国治、林添水、刘玲玲联合研发的“安溪县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系统”,在防抗台风暴雨和3次强降雨中发挥较大作用,为全县挽回经济损失约4500万元。2004年12月5日,该系统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5年,由县国土资源局与市国土资源局卓万生、刘国治、戴全福、魏克良、邱耿华、池希武、张华南共同研发的“国土资源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在泉州市投入运行,实现“早、细、实、全、清”的可控与在控性和微机化、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2006年11月27日,该系统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建设用地评估备案
  2005—2007年,县国土资源局对各类建设用地,凡未经有资质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一律不准开工建设。3年间,各类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共78宗,其中,工业用地64宗,房地产开发用地6宗,矿山开发用地8宗。
  (四)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
  2000年9月,虎邱金榜中学滑坡地质灾害点采用工程治理。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及市、县、镇各有关部门共下拨治理专款165万元(其中国土资源部60万元)。聘请省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对该校后山进行削坡减载、建排洪沟、抗滑桩、骨架护坡、挡土墙等治理,至2003年3月竣工,基本消除隐患。
  2005年5月—10月,泉州市公路局安溪分局投入资金46万元,对省道307线魁斗加油站斜对面地质灾害点,采用加拿大专利技术“金字塔绿色边坡系统”(绿色生态防护技术)治理,共治理边坡2300立方米,保证过往行人与行车安全。
  (五)以矿救灾整体搬迁
  见本志卷十三《城乡建设》第五章第二节第三目。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安溪县志(1991-2007)上册》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6卷。

阅读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