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9日“十一五”厦门市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唯一号: 130132020210003984
事件名称: 2006年3月29日“十一五”厦门市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文件路径: 1301/01/object/PDF/1301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456.pdf
事件类型: 科技事件
起始时间: 2006年3月29日
发生地点: 厦门市

事件描述

2006年3月29日发布。该《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厦门市科技综合实力全面提高,达到国内中上水平。到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科技成果应用率达85%以上,全市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5%左右,达32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值的比重达45%。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在2.5%以上,其中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比例超过90%。财政科技支出增幅明显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岀的增幅,其中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按同口径增长,人均科普投入达到每年1.6元。火炬高新区实现再次创业,基本建成火炬(翔安)产业区,火炬高新区实现产值1750亿元以上;建设创新创业园和科技广场,建成国家级软件研发和加工出口基地。《规划》确定“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五大主要任务:建设具有厦门特色的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成果转化创新体系、中介服务创新体系;实施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这三大支柱产业的提升工程,推动支柱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同时,改造厦门传统产业;实施科技产业扎根工程,推动新兴与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施都市农业工程,推进厦台农业科技合作。抓好10个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支柱产业创新工程、新兴产业创新工程、海洋资源开发工程、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数字厦门重大信息化工程、“和谐厦门”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富农工程、科技合作工程、创业投资创新工程。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