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黯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唯一号: 130130020210000124
人物姓名: 陈黯
人物异名: 字:希儒;号:昌晦
文件路径: 1301/01/object/PDF/1301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606.pdf
出生年: 约805年
卒年: 877年

传略

陈黯(约805~877年) 字希儒,号昌晦,祖居莆田,后迁至清源郡南安县大同场嘉禾屿(今厦门)。10岁能诗。17岁时创作的《苏武谒汉武帝陵庙赋》,显露其辞赋才能。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起,多次参加进士科考试,但直至年过花甲,仍屡试不中,自嘲为“场老”。唐咸通六年(865年),参加最后一次科考后,不再留连科场,转而游览山川名胜。晚年隐居终南山,后徙嘉禾屿,在金榜山筑室栖身,以读书、垂钓安度晚年。时人称其所居之山为“场老山”。 陈黯体态丰拔,举止潇洒,有“松姿柳态”之誉。所作诗篇辞赋,皆精而切。与同郡的王肱、肖枢,同县的林颢,漳浦的赫连韬,福州的陈蔇、陈发、詹雄齐名,时人誉为福建八贤。其遗作有《裨正书》、《颍川先生集》等。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