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高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唯一号: 130130020210000098
人物姓名: 刘同高
文件路径: 1301/01/object/PDF/1301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601.pdf
出生年: 1952年

传略

刘同高 1952年出生,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级工程师。1984年,任厦门钨品厂厂长,带领职工艰苦创业,用省冶金厅下拨的7万元资金和自筹的23万元资金作研制费,由氧化铝转产钨制品获得成功,使企业摆脱了25年的亏损。此后,他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管理和技术创新,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从一个仅有900多万元资产的小厂发展成为涉及钨、钼、钴、镍、新能源材料、房地产等几大系列上千个品种,拥有从钨矿山——冶炼——深加工完整产业链和11个控股子公司的产业集群。企业连续20年赢利,除累计上交利税上亿元之外,还使国有资产增值近四亿元。2004年总资产21.9亿元,净资产7.15亿元,销售收入14.9亿元,实现利润1.9亿元。主要产品APT、钨粉、钨丝的规模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年出口量占全国钨产品年出口总量的35%以上,占世界消费量约20%。公司成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重点新产品研发任务的国内钨、钼行业龙头企业,在国际钨业界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钨产品的优势,吸引了美国通用电器、荷兰菲力浦等国际著名照明灯具企业在厦门投资办厂,厦门市以此为契机拟建设全国节能灯基地,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2000年以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股票成功上市。他抓住时机,将产业链快速向两头延伸,建设矿山原料基地,大力研发高端产品,先后并购国内四大钨丝企业,钨丝产量占全国65%以上,丝材和硬质合金的工艺技术及产品档次处国内领先地位,并大量出口。同时他抓住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机遇,成功开发了镍氢及锂电池材料。面对国内黑钨资源行将枯竭,而占比例达70%的白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现状,他主持开发了“热压分解高杂白钨矿制取仲钨酸铵”工艺技术,获2002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突破传统工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套大钼坯连轧生产线,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2000~2004年累计实现利润51507万元,获“福建省最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称号,他本人荣获全国五—劳动奖章。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总裁
职位
厂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