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533
颗粒名称: 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
分类号: D632.1
页数: 1
页码: 4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厦门市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的基本工作情况。其中包含:概况、“明天计划”再创佳绩、救助管理更趋人性化、妥善安置弃婴和“三无”人员等。
关键词: 厦门市 社会福利 扶持措施

内容

【概况】 2005年,厦门市社会福利工作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积极协调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兴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和福利设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全市城乡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共37家,总床位数2054张,收养1538人。以社会收养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弃婴和“三无”人员,全年社会福利中心收养老人230人,收养儿童252人。年内,思明区、湖里区、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和金尚老年公寓成为全省首批社会化试点。落实“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为残疾儿童施行康复手术16人次。积极拓展福利彩票销售市场,11月23日,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举行“中福在线”开机仪式,首期在岛内城区开展即开型彩票试点发行工作。组织开展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5415对,比上年减少3397对;离婚登记1471对,与上年基本持平。涉外婚姻登记212对,离婚登记22对。
  【“明天计划”再创佳绩】 年内,市民政局认真落实“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通过深入宣传,加强协作,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渠道共筹募手术资金38万多元,为16人次残疾儿童施行康复手术,手术成功率100%。2004年,厦门市曾首次为6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治疗手术。
  【救助管理更趋人性化】 年内,市救助管理站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使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基本消除滞留街头的现象。在实施人性化救助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甄别分类管理,使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妇女等不同对象得到妥善处置。全年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共2382人。
  【妥善安置弃婴和“三无”人员】 年内,市民政局采取社会收养、集中供养和公民助养、家庭寄养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弃婴和“三无”人员,并改善他们的生活、康复和教育条件。全年社会福利中心收养老人230人,其中公费107人、自费123人;收养儿童252人,其中在院190人、寄养62人。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石好荣
责任者
邹瑞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