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517
颗粒名称: 报纸
分类号: G216.2
页数: 4
页码: 471-4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厦门市报纸的基本工作情况。其中包含: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峡生活报、厦门商报、海峡导报等。
关键词: 厦门市 2005年 报纸

内容

【概况】 2005年,厦门日报社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做强做大党报事业为主题,主动融入,开拓创新,在宣传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中体现作为,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立足本职,体现喉舌作用。连续推出“学习卢展工在我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讲话精神的体会”等系列评论和“浅析特、港、创、建、带”系列评论、“发挥‘一个作用’,做出‘两个历史性贡献’”系列谈及“四个关键”纵横谈等4组评论员文章,策划“狂飙突进”、“高歌猛进”、“扬鞭奋进”、“铁流勇进”4篇长篇通讯,开辟“只争朝夕,抢抓机遇”、“冲出新天地,实现新跨越”等专栏,举办厦门市首届十大杰出企业家评选活动。年内,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将《厦门日报》的系列文章结集成书,作为干部学习、培训的教材,并下发各基层单位。在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报道中,策划“‘感动厦门’2004年度人物”评选、“见到你们格外亲—亲情送军营”、“学雷锋见行动,文明从我做起”等大型系列活动,以及“双休日上街义务劳动”、“寻找我们身边的百名好市民”、“文明路上不止步—大家齐参与”等互动式报道活动;推出《市民文明完全手册》;以“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栏题刊发300多篇专访、纪实、综述和评论,介绍推广各区、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 2.调整经营策略,实现利润目标。(1)广告创收方面。2005年,全行业广告收入大幅下降,厦门日报社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思路,广开财源,压缩成本,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主要措施有:实行约定代理和专项代理相结合的双模式代理制度,提高代理商的忠诚度和积极性;建立金牌客服标准,为大客户提供贴心服务,巩固原有市场份额;积极开拓省外市场,与5家城市党报共同发起“五强十城百企行”活动;精心策划“2005厦门十大最值得期待楼盘”、“未来海岸城市狂欢节”、 “东南教育展”、“第三届房车大联展”、“2005厦门购物狂欢节”等活动。年内,日报社广告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 (2)发行工作。创新发行手段,推出“读报金卡”,避免恶性竞争;组建“厦门日报社区服务网”,以服务拉动报纸销售;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奖惩机制,加强发行队伍管理,进一步提高发行服务质量,每天的有效投诉率下降到万分之零点四以下,低于同行业标准。此外,对内加强成本控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全年共减少成本支出近500万元。
  3.启动《厦门商报》全面改革。9月,厦门日报社党委对厦门商报社领导班子进行换届重组,选派3名年轻的中层干部担任厦门商报社领导。10月《厦门商报》全新改版。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1月起,厦门日报社遵循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超额分成的原则,对下属7个二级核算单位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将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与年终考核奖等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使预算管理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员工,收到良好效果。
  【华亿传媒有限公司成立】 年初,由厦门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建发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华亿传媒公司成立。该公司以大型文化活动策划为主业,并担负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的市场运作任务,由厦门日报社副总编辑颜智强兼任董事长,厦门日报社采访中心主任江曙曜兼任董事、总经理。
  【市首届十大杰出企业家评选活动】 5月9日,厦门日报社与厦门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厦门市首届十大杰出企业家评选活动,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倜傥等10人当选。活动历时3个多月,收到有效选票23万张。
  【寻找百名“我们身边的好市民”活动】 7月6日,厦门日报社与市委文明办在全市推出寻找百名“我们身边的好市民”活动。活动历时两个月,共分10个专题,涉及道路交通、文明礼貌、市容卫生、便民服务和公共场所秩序等方面。徐志福等100位普通市民获选“我们身边的好市民”。
  【《厦门日报》全新改版】 10月22日,按照破解新闻宣传“四难”和体现“三贴近”的要求,对《厦门日报》实施新一轮改版。改版后的《厦门日报》更加重视发挥名编辑、名记者的品牌效应,推出两位名记者“说事”专栏,个别栏目实行编辑实名主持;进一步加强言论工作,增设“周一社评”,评述一周大事;针对人们共同关心且意见不一的社会问题,推出“新闻评弹”栏目反映各方面意见,并以评论加以正确引导;增设“民间视角”,图说社会百态。此外,组成质量监控小组,制定较为科学的考评机制,每日评定稿件和版面等级,动态监控报纸的运行质量。
  【日报社印务中心正式投产】 10月23日,厦门日报社举行印务中心正式投产剪彩仪式,市委副书记吴凤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明聪等为印务中心投产剪彩。该印务中心位于金尚路287号,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地上建筑六层,建筑面积11286平方米。总投资近1亿元,装备有一条瑞典Sonla公司生产的D400塔式生产线,配有专业烘干箱,可以承接卷筒新闻纸、涂布新闻纸、轻涂纸、铜版纸双面彩色印刷,最高每小时可出报30余万对开张。在单幅面单倍径印刷机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之配套建设的厦门日报社印刷史博物馆收集了大量展示我国印刷术发明、发展历程的古代和近代制版与印刷的实物、机器。
  【一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年内,在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厦门日报》由王文静、赖其水、傅少雄采写,叶荣勤、叶韶霖编辑的《爱心搭桥,小安安4小时跨越海峡》获消息类三等奖。(陈 勇)
  厦门晚报
  【概况】 2005年,厦门晚报社按照“走进市民中,办给市民看”的办报理念,发挥联系群众的纽带与桥梁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弘扬主流文化,抓采编出版质量,树报社新形象。在版面内容、版式、发行以及广告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厦门晚报》改版】 10月底,《厦门晚报》进行全新改版,压缩了14个周期较长的静态周刊副刊,增加动态新闻、言论和服务版面;利用与早报的时间差,推出“昨夜今晨”新版;设立“百姓论议”栏目,关心民生热点,反映民声民意;增加与改组“一周财富”、“一周娱乐”、“一周教育”等版面,切实增强服务性。
  【《厦门晚报》获授权建“曝光台”】 为打击非法办学,促进民办学校的规范化管理,12月1日,在市民办教育管理专题会上,市政府专门授权《厦门晚报》“教育周刊”承担“曝光”非法办学机构、不合格民办学校的职责,并要求各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动与“教育周刊”联系,及时公布查处的非法办学场所及不合格办学机构名单,以提醒家长和孩子不要上当受骗。
  【厦门十大慈善人物评选活动】 年内,厦门晚报社与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首届厦门十大慈善人物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借宣传十大典型人物的事迹,呼吁全社会的社会良知与公民责任意识,吴矮通等10位市民入选。
  【一漫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 2005年,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刘翔创作、王锋编辑的作品《——绿化检查组要来这吃饭,十分钟内要把树栽上!》获漫画二等奖。(陈 勇)
  海峡生活报
  【人事与管理制度改革】 5月,海峡生活报社进行重大人事和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广告部实行目标责任制。(1)遵循“能者上、庸者下”原则,通过公开演讲竞聘、群众投票和组织考核,推选新一任年轻有为的广告部主任;(2)下达全年广告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确定广告部主任为责任目标人;(3)广告部主任在报社给定的在编范围内可对部门人员实行上岗和淘汰制。二是将高效的企业化管理方式和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引入到编务、广告、后勤等环节。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加强了报纸的市场竞争力。
  【举办系列贴近市民生活活动】 年内,《海峡生活报》推出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活动。3月,与厦门日报社、市妇联联合共同策划举办“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活动;4月,开展《海峡生活报》第二届母亲节“孝顺之旅”活动;5月,组织“六一快乐儿童才艺大比拼”、“全能老爸趣味挑战赛”和“摩尔莲花情歌对唱擂台赛”等活动;6月,举办“评评谁是小小好读者”活动;7月,组织“快来参加周末派对,你就是主角”活动;8月,开展“爱在七夕,情定海湾”时尚PATIY及“走进苏区,情系客家”厦门、宁化青年大型联谊活动;12月,开展“情暖冬季,情歌PK系列活动”。系列贴近市民生活活动的开展,扩大了生活报的社会影响力,让市民对生活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熊 东)
  厦门商报
  【概况】 2005年,厦门商报社进行重大改革,各项事业取得较大发展。8月底,商报综合改革工作正式启动。9月18日,领导班子进行换届。9月,商报开始全新改版工作。10月18日,新版商报正式与读者见面。年底,2006年度商报发行量成倍增长,整订突破5万份,零售达8000多份。
  【《厦门商报》全新改版】 9月,商报社着手制定《新版商报版面规划》,开始《厦门商报》的全新改版工作。一是改版前期宣传造势卓有成效。除依托自身报纸的大量宣传工作外,还通过《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电视台等进行造势宣传。同时,导入全新的形象识别战略,从广告创意、视觉传达到文案表现都显得清新、活泼。二是版面结构贴近市场。在坚持“有经济特色的综合性日报”定位不变的前提下,由对开8版扩为四开24至32版。按以市场为向导、开放办报的方针,围绕互动性、服务性、亲民性设置版面,同时打造特色版面、特色栏目指引采编、引导读者。改版后的版面分“城市新闻”、“评论及时事娱乐新闻”、“财经新闻”、“商周杂志”4个版块,并以本地新闻、财经资讯、娱乐休闲等为重点报道内容,弥补了当前厦门媒体在这方面的不足。三是报道质量保持水准。改版后,重点突出本地民生新闻、财经资讯、娱乐休闲等特色栏目,体现差异化竞争。相继推出关注民生民情的报道内容,如《盐场场主突然死亡惹纠纷》、《借钱习种死苗一地,咋活?》、《月工资800元还得防失业》、《全村未婚男成了结婚狂》等,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部分版面如“帮办新闻”、“第一现场”、“消费服务”、“百姓观点”、“智慧玩家”等已初步具备品牌效应,获得读者的认可。10月18日,新版商报正式与读者见面。改版后的《厦门商报》面孔新、版面靓、信息多、问题热,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业内人士的欢迎和好评;读者热线每天增加到四五十通;零售报纸从每天不到300份增至每天2200多份;10~12月的报纸订阅数超过全年整订数,有40 %以上为新订户。
  【系列活动提升报道质量】 年内,商报新领导班子到任后,在抓好常规报道的同时,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带动新闻报道。主要活动有:11月16日,推出《海峡西岸经济评论》,以求实、开放、严谨的姿态广开言路,每月一期;与春秋航空公司厦门营业部共同主办“600元玩转上海”活动,由4位评选出的读者用笔墨和镜头展示在上海3天游历中的见闻和心得;18日,联合翔安区教文体局、厦门国贸集团发起“爱与梦飞翔”支教活动。通过志愿者征集、公开说课、集中培训后,12月10日,首期12名志愿者到翔安新圩中学、帽山小学和大帽山小学支教;30日,联合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牵手—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人群”活动,商报记者与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起走进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地,向戒毒人员、农民工宣传防艾知识,并进行行为干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厦门益康生殖健康门诊部在中山公园南门举办大型义诊活动,为读者提供男女性生殖道感染方面的健康咨询;在厦门歌舞剧院举办“《厦门商报》之夜”,新疆歌舞剧院表演大型民族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近千名观众观看了演出;9日,与中国银联厦门分公司、厦门航空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联合推出“2000元圣诞香港购物狂欢”活动,通过计划书征集、读者短信投票,产生5位幸运读者。幸运读者提交的“购物报告”带给读者不同寻常的香港购物之旅;13日,与厦门移动公司、世贸商城共同举办“不一样的2006,不一样的新年祝福”最佳祝福语征集活动。20天内,通过移动短信平台、电子邮箱和世贸商城现场填写等渠道征集到上万条祝福语。商报策划的多项活动,带动了新闻报道,提升了报道质量,改变了长期以来关门办报的局面。
  【调整广告政策】 10月,厦门商报社重新调整广告政策,制定了新版报纸价格体系和经营程序,与15家广告公司建立初级代理关系,并进行清欠工作。由此,广告下滑局面开始扭转,10~12月,广告收入分别增长2%、68%和109.6%,3个月的收入使全年广告毛收入实现持平。
  【十大厦门城市名片评选活动】 12月12日,厦门商报社与厦门市委文明办、厦门新闻广播、厦门电信联合举办“十大厦门城市名片”评选活动。截至12月31日,直接参与短信投票推荐的市民累计超过34万人,间接参与的市民近80万人,推选的城市名片达735张。
  【“重回中山路”系列报道】 12月12~31日,厦门商报社推出“重回中山路”系列报道,分为“寻找中山路”、“发现中山路”、“超越中山路”三大乐章。活动通过轻松活泼的形式和敏锐的视角,剖析中山路的历史地位、时尚趋势,表现了中山路深厚的文化和商业积淀,体现了厦门市政府对中山路全面改造的成就和巨大潜力空间。系列报道还设计了多项互动性活动,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
  【改革机构人事管理体制】 2005年,厦门商报社在对商报进行改版的同时,开展包括机构调整、人事布局、分配制度等系列改革活动,把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引入管理体系。一是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有的中心制架构调整为业务编辑台架构,减少机构层级,突出业务工作,形成以版设部、因事设岗新体系;采编合一,编辑部实行编辑扁平化管理,按编辑台划分部门,实行首席编辑负责制。二是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平稳过渡的原则,报社基本为每位老员工安排了岗位,竞争机制的建立,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使员工有危机感。公开招聘部分采编人员,充实采编队伍。人才的引进,使采编队伍与行政经营人员的比例由原来的近1:1转变为5:3,中层业务干部趋年轻化,结构更加合理。三是分配制度改革。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绩效考核方案,将人事工资计入档案,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采编人员按照星级管理,强化质与量的绩效考核,并进行末位淘汰;行政人员与采编人员奖金脱钩,按照岗位考核绩效;经营人员按照底薪制管理,根据业绩取酬。(易学君)
  海峡导报
  【概况】 2005年,海峡导报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1.采编方面。9月,《海峡导报》成功改版后,精心采访各类新闻,深入挖掘新闻价值,增加报纸的可读性。据新生代公司10~11月市场调查,2005年,《海峡导报》的平均阅读率为38.7%(岛内为31.8%,岛外为44.1%),超越厦门同城媒体,跃居第一位。
  2.经营方面。组建导报调研机构,进一步加大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力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努力构建新的广告框架,积极扶持与细分代理市场,举办多项贴近市民生活的活动,以活动带动广告,开拓增收渠道。全年广告收入继续增长,利润实现翻番。同时,进一步提高发行的整体策划能力,提高增值服务,加强员工队伍的培养。此外,完善和修订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采取各项措施稳定队伍,增加报社凝聚力;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降低经营成本。年内,发行量稳步上升。
  【“引领厦门时尚10台商”评选活动】 4~6月,海峡导报社开展“引领厦门时尚10台商”评选活动,活动引起海峡两岸的共同关注,共收到有效选票101089张。廖万隆、吴进忠等来自旅游休闲业、餐饮业、烘培业、房产业等领域的10位台商入选。为入选者颁奖的国台办主任助理、国台办新闻局局长张铭清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类活动值得在全国推广。
  【记者陈柱胜登上西藏高峰】 8月10日下午一时许,《海峡导报》记者陈柱胜和厦门大学登山队一起登上西藏25座高山之一、海拔6590米的桑丹康桑雪山,成为福建省爬得最高的新闻记者,并因此获得国家三级登山运动员称号。在登山过程中,陈柱胜向导报社传回反映西部风采和登山过程的照片20多张,发表文章4万多字。
  2002年7月3日,陈柱胜曾以骑自行车的方式,从厦门出发,途经江西、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9省区,行程6000多公里,历时2个月抵达西藏拉萨。2004年6月22日至7月25日,作为全国环保自愿者,陈柱胜在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服务1个月。
  【海峡两岸大型牵手会】 8月20日,由《海峡导报》和厦门台商投资企业协会、金门旅游促进会、金门国际青年商会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大型牵手会在厦门台湾民俗村举行,1700多名海峡两岸单身男女参加。活动历经9个多小时,共举行“比翼双飞游园会”、“户外情趣运动挑战赛”、“海峡两岸大型牵手晚会”、“丰年庆篝火狂欢晚会”、“千人假面飙舞”及两岸青年才艺秀和爱心义拍等多项活动。两岸媒体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关注,《中国时报》、《金门日报》等予以报道。
  【《海峡导报》成功改版】 9月21日,《海峡导报》实行改版。本次改版突出新闻性、台湾性和本土性。改版后,本地原创新闻从原来的每天4~5个版面增加至16个版面,并打破原有的报道模式,按第一时间、第二时间和第三时间的概念将新闻划分为三类,使新闻内容更加立体化,彰显了导报鲜明的服务理念;“台海新闻”从每天的2个版面扩充至4个版面,将周三的“台海周刊”,“台海新闻”版式作为B叠新闻封面彩版推出,设置了“焦点”、“时政”、“社会”、“交流”、“信风”等版面,及时报道海峡两岸的焦点新闻和时政新闻。此外,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对两岸经贸、民生问题进行解读。改版后的导报更加美观大气,可读性更强。
  【厦门人喜爱的十大品牌暨十大创意商标评选活动】 10~11月,海峡导报社和厦门市工商局、市商标品牌协会联合开展“金桥杯”首届厦门人喜爱的十大品牌暨十大创意商标评选活动。共有几十家厦门知名企业参与,近30万读者投票。经读者和专家的共同评选,星鲨、古龙、银鹭、盛洲、银祥、厦航、石狮、金龙、舒友、大白鲨成为厦门人喜爱的十大品牌,豪享来、三圈、萤火虫、金壶春、金桥、向阳坊、禹洲、大洲、好兆头、象屿成为厦门人喜爱的十大创意商标。活动期间,还举办以本土品牌成长为话题的“品牌·厦门”论坛。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妙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