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图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500
颗粒名称: 文博、图书
分类号: G269.27;G259.27
页数: 1
页码: 4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文博与图书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概况和八处文物遗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 厦门市 文博 图书

内容

【概况】 2005年,厦门市有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92.49万册(件)。其中,市图书馆共入藏各类文献28843种,56373册;接待到馆读者1023659人次,比上年增长近30%(其中图书外借120129人次、410763册次,阅览444406人次、1877765册次);办理借书证55269个。截至年底,市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为979981册;市少儿图书馆共发展集体用户13个,拓展图书流通点20个。通过成立读书社,发展了一批重点读者。全年馆内外流通图书613636册次,比上年增长27%;读者总流通人数662921人次,比上年增长24 %;办理借书证7677个,新办电子阅览证1171个,网站点击数273411次。4月,厦门市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通过国家文化部考评,分别被评为二级图书馆、一级图书馆。
  年内,市图书馆第一家分馆-杏林分馆正式开馆,湖里分馆、集美区灌口分馆的建设已在筹备中;帮助各区点建立农村图书室,全年共装备农村图书室15个;强化图书馆公共信息中心资源共享能力,提高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开通残疾人短信图书管理服务系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双向实时交互的趋人性化、零距离的服务平台。
  2005年,完成陈胜元故居迁建工程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普陀寺天王殿、胡贵墓的维修工作。完成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档工作。筹备厦门破狱斗争旧址陈列展览。开展厦门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涉台文物古迹宣传工作。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志、建立档案资料。投资80万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礁慈济宫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制定厦门“十一五”文物专项保护规划,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该规划。市博物馆开展文物征集和新馆陈列大纲论证工作。全年有8处文物遗址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向国家申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8个项目通过福建省和国家文物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审批。
  在涉台文物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强涉台文物古迹的保护与管理,充分发挥涉台文物古迹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在对文物开展深入普查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一批对台影响较大、且文物保存较好的涉台文物古迹,其中包括与前台湾行政院院长萧万长相关的乌石浦萧氏家庙等。8月中旬,将筛选后的36处文物古迹上报市政府,拟公布为第二批涉台文物古迹。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公布涉台文物古迹32处。
  【八处文物遗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厦门市又有8处文物遗址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鼓浪屿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共25处、36幢)、厦门嘉庚风格建筑(共7处、41幢)、中共福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南普陀寺、同安孔庙、厦门城遗址、新街礼拜堂(中华第一圣堂),以及位于鼓浪屿鼓新路49号楼房后巨岩上《重修三和宫》摩崖石刻。至此,全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典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0.2573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