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498
颗粒名称: 专业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页码: 457-4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专业文化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概况、“水仙花”戏剧奖在厦颁奖、大型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公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闽南民间艺术节、歌仔戏《邵江海》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最高奖、筹备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等。
关键词: 厦门市 专业文化 文化局

内容

【概况】 2005年,厦门市文化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方针原则及任务要求,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艺术之城”的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目标,以文艺繁荣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事业呈现繁荣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年内,成功举办海峡两岸南音暨闽南民间艺术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积极做好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筹备工作。圆满完成“九八”投洽会、“中国心·海峡情——福建烟草之夜”大型焰火文艺晚会、“海峡月圆”中秋焰火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招待会、交响音乐会及第七届福建省“水仙花杯”戏剧比赛颁奖晚会等重大活动的组织和承办工作。组织完成非洲代表团、国民党台中市党部代表团以及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的接待演出和省“两会”、市春节团拜会、春节期间中央领导来厦的专场演出。成功筹办春节、元宵、“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庆日的庆祝活动。全年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各类演出558场。
  【“水仙花”戏剧奖在厦颁奖】 3月3日,第七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评奖和颁奖晚会在厦门艺术剧院隆重举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阎肃及省、市有关领导参加了颁奖晚会。
  “水仙花”戏剧奖是福建省最具影响力的省级戏剧专业奖项。本届比赛共设专业组、民间职业组、公安部队组、院校组、行业组等5个组别,并首次为特别突出的专业演员设立了表演大奖,约600位演员参加评奖,2000多人参加演出,是历届比赛中发动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在比赛评出的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优秀演奏员奖、优秀音乐设计奖等奖项中,厦门市各表演团体有多人获奖,其中厦门歌仔戏剧团的曾宝珠和苏燕容获表演大奖,厦门歌舞剧院新编的小剧场话剧《艺术》夺得专业组优秀演出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优秀舞美奖和舞美奖5个奖项。
  【大型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公演】 7月23日,厦门歌舞剧院和厦门演艺职业学院艺术团联合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在厦门艺术剧院进行首场公演,000多名观众观看了精彩演出。这是厦门市第一台高品位且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厦门“量体裁衣”而创作的旅游定点演出剧目。该剧由新加坡著名国际编导范东凯执导,新加坡音乐大师伊斯干达作曲,并特邀多名东南亚音乐舞蹈家进行排练。全剧讲述厦门人“大头”告别妻子走南洋,在南洋艰苦劳作50年后回厦门寻根谒祖的故事,再现了当年厦门人在南洋的奋斗历程。剧中还穿插了纪录片和旧照片,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参见本书旅游业栏目“宣传促销与区域合作”相关条目)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 8月12~15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和厦门市政府主办,厦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承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在厦门举办。全国各地57个合唱团约3500人参加。本次展演设金奖10名,银奖20名,铜奖30名,最佳指挥奖5名,优秀组织奖10名。来自北京的首都警官合唱团以9.749的高分赢得金奖第一名。厦门市4支参赛队获得1金2银1铜好成绩,其中思明区鼓浪屿合唱团获得金奖,湖里区星海合唱团、外国语学校获得银奖,市青少年宫少年合唱团获得铜奖。展演促进了厦门市音乐艺术尤其是合唱水平的提升,也为厦门今后举办类似的赛事提供了经验。
  【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闽南民间艺术节】 9月17~20日,由文化部和国台办为指导单位,中华文化联谊会、福建省文化厅、厦门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闽南民间艺术节在厦门举行,来自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以及闽南地区的15个知名南音社团共500多名南音界艺术家、专家学者和爱好者应邀参加。艺术节期间,南音弦友进行了8场展演,其中包括台湾汉唐乐府的经典名作《艳歌行》、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的《花月夜》以及厦门南乐团与厦门歌舞剧院联袂合作的大型南音乐舞《长恨歌》。南音艺术家和专家学者还就南音的保护、传承进行了研讨与座谈。艺术节达到了“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携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南音艺术及闽南民间艺术的发展”的预期目的,充分发挥了闽南文化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南音艺术及闽南民间艺术在两岸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加强了两岸及东南亚地区南音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歌仔戏《邵江海》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最高奖】 12月1日,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福建省唯一参评剧目一歌仔戏《邵江海》荣获本届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这是厦门戏曲在全国戏剧节上获得的最好成绩。歌仔戏《邵江海》诞生于2002年,是厦门歌仔戏剧团近年来创作演出的一部蕴含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也是厦门市唯一以本土题材进行创作的戏曲剧目,曾荣获福建省第二十二届戏剧汇演优秀剧目奖。该剧历经多次大修改,经过本届戏剧节选戏小组专家的认真挑选,在全国近百台剧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届戏剧节最终入选的24台优秀剧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中国戏剧节荟萃了我国戏剧创作的精品,代表了国内戏剧发展的最高水平。《邵江海》在中国戏剧节上的成功,标志着厦门的戏剧观念、艺术眼光、创作实力和演员队伍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筹备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 年内,厦门市着手进行2006年7月在厦门市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筹备工作:(1)赛事宣传活动。开展主题歌《相约厦门》征集活动;赛事组委会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国际文化基金会通过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合唱节和音乐节,以及欧洲的新闻媒体对本届比赛做大量宣传,向世界各地的合唱组织寄送比赛资料并发出邀请。至年底,已有1600多个合唱团与基金会联系参赛事宜,报名参加的合唱团已超过300个。(2)在资金筹措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以财政补贴、社会赞助、演出收入、营销收入、广告宣传收入、旅游收入、市场开发等多元筹资机制,广纳社会资金。3月,鲁能集团作为比赛的协办单位,出资150万美元赞助本届比赛;厦门建设银行作为比赛唯一指定银行,赞助50万元人民币;多家企事业单位与组委会商谈赞助事宜。(3)本届比赛采用“合唱选手村+宾馆”的接待模式,厦门人民会堂、艺术剧院、莲花影剧院等10个赛事场馆改造和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张典)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