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494
颗粒名称: 基础教育
分类号: G639.2
页数: 3
页码: 441-4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厦门市基础教育的工作情况。其中包含:概况、学校(园)标准化建、教师评高级职称须下乡支教、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消农民工子女就学借读费、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初中毕业生100%上各类高中、各级招生考试情况、双十中学获“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称号、双十新校区建成启用、105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获奖、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缺口300多人、确认首批24所“无吸烟学校”、三位女中学生获评中国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市属学校所有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过半数中小学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等。
关键词: 厦门市 2007年 基础教育

内容

【概况】 2005年,厦门市有普通中学84所,年内招收生员4.22万人,年末在校生12.57万人;小学348所,在校生15.46万人;幼儿园466所,在园学童5.10万人。学前三年入学率87.75%,小学入学率99.96%,初中入学率99.58%。全市27042名初中毕业生100%升入高中阶段就读,就读一级达标学校学生占普高学生总数的比重达39%。高考录取率85.45%,高考成绩连续七年名列全省第一。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由教育部门统筹进入公办初中、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享受市民子女教育同等待遇,学校不再收取借读费。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评审工作,有24所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市级绿色学校验收,6所学校推荐参评省级绿色学校,双十中学获“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称号。
  完善中考招生制度,平稳推进初中毕业生评价改革。围绕教育部提出“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的目标,在广泛调研、认真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中考招生制度和政策。其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方案实施总体平稳、顺利,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和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年内,省教育厅在全省推广厦门市中招方案。同时,厦门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课题获省级课改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继续探索课改实验重点课题研究。启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研究,进一步延伸初中各年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及管理制度的调整完善。继续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构建和有效运作,以课题研究带动课改实验,对课改基地校实行动态管理。召开全市小学校本现场交流会,努力营造学校教、研、训三位一体的师资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良好氛围。
  【学校(园)标准化建设】 年内,厦门市加快学校(园)标准化建设。新店中学、海沧实验中学、华侨中学、启悟中学通过省二级达标校的市级验收;厦门二中、湖滨中学、松柏中学、厦门十中通过二级达标中学省级复评;禾山中学、五显中学通过省三级达标验收;启悟中学、新店中学、华侨中学、海沧实验中学通过省二级达标校的市级验收;内厝中学、国祺中学、灌口中学通过省三级达标校市级验收;思明区海城幼儿园等13所通过市优质园验收;湖里区吕岭幼儿园、海沧区海新幼儿园通过省优质园市级验收。
  “十五”期间,厦门市优质教育资源大幅度拓展,优质高中在城市乡村均衡布点。全市省一级达标校由4所增加到8所,省二、三级达标校10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4所,一批幼儿园列入省级优质、示范幼儿园行列。全市中学生在三级以上达标学校学习的已超过半数,在一级达标校学习的占总数的39%。2002年,全市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教师评高级职称须下乡支教】 2005年,厦门出台中、小学教师评高级职称必须下乡支教一年的政策,规定今后厦门中、小学教师评高级职称必须先到农村支教一年。年内,首批到农村支教的教师已分别到集美区等相关农村学校支教。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年内,厦门市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其中,同安区整合撤并13所小学;翔安区整合撤并15所小学,全区小学由88所减少到73所;集美区和海沧区撤并8所小学、1所普通中学、1所职业学校。“十五”期间,厦门市实施农村中小学资源整合和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工程,共投入资金4.13亿元。
  【取消农民工子女就学借读费】 2005年,市政府决定凡由教育部门统筹进入本市公办初中、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享受市民子女同等待遇,学校不再收取借读费。同时,对接纳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年内,市教育局在经过大量调研、协调和征求意见后,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并与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至年底,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公办中小学共招收农民工子女11030名,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负担1171.86万元。
  【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 年内,在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第一批建设的37个项目中,已竣工项目28个,在建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7707.41万元,占投资计划的78.87%;第二批项目88个,已竣工10个,在建24个,进行前期工作项目35个,待建项目19个,累计完成投资4848.58万元,占投资计划的16.55%。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共涉及岛外91所中、小学,已新建、扩建52幢教学用房、15幢后勤用房,改建10个运动场,岛外农村学校教学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五”期间,厦门市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建设,从2000年开始,市政府连续4年每年安排4000万元专款用于扶助农村薄弱学校;从2004年开始,又确定连续4年每年拨出1亿元集中建设一批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项目,其中70%用于教育。
  【初中毕业生100%上各类高中】 2005年,厦门初中生100%被录取到各类高中。全市共有27042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其中普高类学校录取新生15546人,职业类学校录取11496人,中招普职比为5.6:4.4,即平均每100名被录取的学生中,56名上普通高中,44名上职业类学校。
  【各级招生考试情况】 (1)高考高招。全市高考报名总数12873人,比上年增加1437人,增长12.57%。文理科上省定专科以上分数线考生1l127人,占实际参考考生人数的85.2%。其中,本科上线考生4529人,占40.7%;高职单招考生上线740人,占实际参考考生的80.79%。高考成绩连续七年名列全省第一,共录取10186人,录取率85.45%。其中,本科4651人,录取率36.12%;专科6259人,录取率48.62%;高职单招724人,录取率76.05%。(2)中考中招。共有27042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其中,普高类学校录取新生15546人,职业类学校录取11496人,普职比达到5.6:4.4。其中,四所一级达标学校继续实行增量招生,并录取外地新生172人,共有5841人在一级达标校就读,占录取普高总生数的39.7%。(3)初中招生。继续实行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岛内有12616名小学毕业生通过派位如期进入初中学习。年内,市教育局对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办法进行改革,不限男女比例,不下达推荐指标,有条件放开报名,进一步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双十中学获“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称号】 4月,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授予厦门双十中学“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称号,这是厦门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学校。长期以来,该校把环境教育列入创文明学校规划,并贯穿到各科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2003年,双十中学与厦门大学合作开设环保大学课程,一批学生的研究性论文在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活动评比中获奖;2004年,双十中学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福建省首批“中(国)瑞(典)环境小硕士项目学校”。年内,有10多位学生获中国环保总局和瑞典隆德大学联合颁发的“环境小硕士”证书。
  【双十新校区建成启用】 9月4日,位于枋湖的双十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900多名高一新生正式入驻。该校区占地面积200多亩,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为厦门岛内第一所全寄宿中学。
  【首次选派非英语学科教师出国受训】 10月,厦门市首次选派17名非英语学科的中学教师赴加拿大温哥华,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此前,均是选派英语教师到国外培训,已派出两批共32人。
  【105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获奖】 11月30日,厦门市表彰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05项优秀成果。其中,厦门三中教师金霞撰写的《关注青春期情感教育——高三学生异性间亲近现象的分析报告》等12篇论文获得中学组一等奖,前埔小学教师王跞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对策》等9篇论文获得小学组一等奖。外国语附小等11所学校和黄碧芬等40名教师分别被授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每三年举行一届,本届参评项目比首届增加100多个,如教育活动现场观摩、辅导案例、调查(实验)报告等,范围扩大至农村学校和民办学校。
  【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缺口300多人】 至年底,厦门市共有心理专职教师71名。其中,中学53名,小学18名;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433名。其中,中学183名,小学250名。中小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还有300多人的缺口。
  【确认首批24所“无吸烟学校”】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控烟工作,11月,厦门市教育局、市卫生局联合下发《厦门市无吸烟学校标准与考核办法》,对全市申报首批“无吸烟学校”的单位进行复核考评,最后确认厦门实验小学、厦门市内厝中学等24所学校为首批“无吸烟学校”。获得“无吸烟学校”称号的单位要在公开场所悬挂“无吸烟学校”标志,接受社会监督。创建“无吸烟学校”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三位女中学生获评中国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12月4日,在中宣部、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晚会“法治的力量2005”上,2005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揭晓,厦门同安一中的三位女中学生获评中国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三名女中学生曾用11个月的时间,对当地“六合彩”赌博活动的特点、规律和危害进行调研。调查报告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市属学校所有岗位实行竞聘上岗】 12月,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在直属学校实行竞聘上岗的意见》。《意见》规定今后市直属学校行政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原则上要实行竞聘上岗,而不是由领导任命,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所有岗位的竞聘上岗。至年底,市直属学校包括厦门一中、双十、六中、外国语中学、同安一中、集美中学、科技中学、二中、五中、实验小学等。2002年厦门市曾出台规定,要求至少20%以上的中层岗位实行上岗竞聘。
  (赵家明)
  【过半数中小学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年内,民盟厦门市委会课题组根据卫生部门制定的亚健康自测表,通过厦门市教育局网站首次在全市进行较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教师亚健康或严重亚健康比率占53.83%。
  调查期间,点击人数1624人次,其中428人完成问卷,405份为有效问卷。405名参与问卷调查者中,男性207人,女性198人。其中,健康或轻微亚健康的187人,占46.17%;亚健康或严重亚健康218人,占53.83%。男性健康或轻微亚健康101人,占48.79%;亚健康或严重亚健康106人,占51.21%。女性健康或轻微亚健康86人,占43.43%;亚健康或严重亚健康112人,占56.57%。
  调查显示:近一半受访教师觉得工作很劳累,出现明显疲劳、记忆力下降、腰背痛或关节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在权威部门提出的12种教师常见病中,咽炎以22.9%高居榜首,其他依次是腰背痛、颈椎病、胃炎或溃疡、偏头痛等。54.2%的教师认为影响个人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其次分别为经济收入的压力、学校管理的压力等。调查还显示,上班时间越早,亚健康水平越高;下班时间越晚,亚健康水平越高。班主任的亚健康水平明显增加,女教师的亚健康水平高于男教师。 (来源:《厦门日报》2005-11-06)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
0.2388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