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厦门市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447
颗粒名称: 共青团厦门市委
分类号: D292
页数: 3
页码: 367-3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福建省厦门市共青团厦门市委情况,包括市委概况、“真情关爱,温馨厦门”扶贫助学活动、杨澜与厦门青年企业家对话、“青春与文明同行”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厦门市青年发展状况调查等几方面情况。
关键词: 群众组织 共青团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5年,厦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党政工作大局,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少年工作,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动员团员青年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1.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市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合唱、演讲、征文等纪念活动;在少先队组织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诚信”主题队日、队会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教育活动,开展富有厦门特色的红色夏令营。积极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有效。“厦门少儿阳光网”开通一年半,已经达到162万次点击量,一直保持比较旺盛的人气;新开通“厦门青年阳光网”、厦门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网站;开展“我是理财小能手”、“青春感悟——我的2005”青少年网络征文、网络贺卡设计比赛活动,举办“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文明”文明短信创作大赛,得到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响应。深化“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活动,组织青年干部读书节、读书沙龙、座右铭评选等特色活动,评选表彰“十佳学习型团组织”,引导团员青年勤于学习、敏于求知。联合市委组织部成立“自然英语角”,现有会员350名,全年共开展了6场活动,营造了青年努力学习外语的浓厚氛围。
  2.团结带领团员青年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实施“1+1群”青年创业计划,全年共举办青年创业培训班8期,青年创业论坛9次,青年创业项目推介会9场,参训人员370人次。成立厦门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收到首批捐款25万元。发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外引内联作用,先后接待了一些亚洲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青年商务考察团,积极为会员企业开辟对外合作渠道。以协会为平台凝聚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邀请市委主要领导和资深传媒工作者与本市青年企业家座谈;举办“跨国公司先进管理模式论坛”等各种主题讲座,较好地起到了培训会员、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的作用。开展青年突击队主题实践活动,服务重点工程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在东通道等重点工程开展“青春在新一轮创业中闪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重点工程的青年建设者们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争当一流人才。组织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单位到工地现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广场”、举办慰问演出等活动,为重点工程建设者提供便利服务。围绕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载体,动员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与文明同行——青年志愿者文明督导统一行动”;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厦门国际旅游节、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大型活动以及春运工作提供近20万人次的志愿服务;此外,还动员青年志愿者参加社区公益服务;组织青年科技工作者到农村接受村民的咨询;加强对青年文明号单位的监督,进一步规范、提高岗位服务的标准;举办农村青年歌手大赛、第十六届“鹭岛花朵”少儿文艺汇演、海峡两岸少年儿童“读册歌”广播电视大赛等大型文体活动。
  3.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深化“心手相连”社区志愿者与未成年人结对活动,为社区特殊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生活扶助。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和闲散青少年的普查工作,在试点社区建立闲散青少年管理系统;开展“青春自护”、“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自护能力。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等专项治理行动;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构筑预防青少年犯罪网络。年内,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受到中央综治委的表彰。加大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力度,全年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接受社会各界捐款捐物205万元,资助贫困生1807名,建设4所希望小学、3间少儿图书室,捐赠希望书库10套。服务进城务工青年,620名农民工子女得到助学基金资助;联合有关部门举办第三届“十佳外来青年”评选和“新闻大篷车”活动。
  4.推进青年统战和对外交流工作。成功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大学校园歌手邀请赛、第五届“闽南风·海峡情”两岸青少年主题交流活动。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翔安分会与金门青年商会开展“翔金一家亲、青春共创业”青年经贸交流活动,初步达成意向建设“翔金青商合作交流中心”。进一步密切与港澳青年的联系,接待香港新界葵青青年团一行;积极开展与国外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市青年联合会组团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友好访问;先后接待了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青年团体和第三期东盟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学员以及菲律宾全国青年委员会主席保罗.阿基诺一行。
  5.夯实基础,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市共新建团组织257个,新发展团员6000多名。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542家单位参与市级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推进非公经济团组织建设,全年新建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177家。
  【“真情关爱,温馨厦门”扶贫助学活动】 2005年春节前夕由团市委牵头发起,广泛发动青联委员、青年文明号单位、青年企业家、青年志愿者、青年学生深入社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为特困学生、下岗失业青年、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走访慰问80多户贫困学生家庭,资助100名农村贫困生,组织小金星幼儿园小朋友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关心和服务经济困难留校大学生是此次活动的重点。团市委、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市学生联合会走访慰问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的350名留校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送去2万多元慰问金,赠送价值1.5万多元的“乡思IP卡”,方便留校大学生与家人联系。团市委还联系厦门移动公司等青企协会员企业为在校贫困学生提供近20个勤工俭学工作岗位。
  【杨澜与厦门青年企业家对话】 1月7日晚,团市委、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主办的“品牌·未来——杨澜与厦门青年企业家关于品牌的对话”的电视论坛在厦门电视台1000平方米演播大厅举行。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杨澜与银鹭、建发、万里石等单位的青年企业家围绕企业品牌建设、塑造品质、企业文化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对话中不乏精辟诙谐的言论,深深吸引了在场观众。杨澜是应团市委、市青年企业家协会邀请来厦参加“培植企业品牌文化论坛”的。在厦期间,她还以“七彩阳光关爱工程”关爱大使的身份走进社区,通过社区心理健康网站与未成年人谈心,帮助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
  【“青春与文明同行”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团市委联合市委文明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从3月5日起至7月下旬,开展“与文明同行”文明督导活动,来自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的1.1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在全市16个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督导,纠正不文明的交通习惯,引导行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遵守行路规范;开展文明习惯监督,纠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绿地等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新风,帮助老弱病残幼安全过马路。此外,还利用网络等新型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举办“童眼看厦门”青少年摄影比赛、“感动厦门”文明短信大赛、“感悟希望十年”希望工程感言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开展厦门市青年发展状况调查】 五四期间,由团市委组织开展的此项调查共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2129份,调查的重点群体是高校学生、外来务工青年、农村青年和机关事业单位青年。据统计,全市现有18~35岁青年113.3万人,其中本市青年52.1万,占46.1%;外来青年61.2万人,占53.9%;在校学生10.5万人,占青年总数的9.3%。
  调查显示,厦门青年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选择职业的标准主要是符合个人兴趣和收入高;最希望单位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对厦门环境保护、市政建设、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有较高的满意度;业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看电视、上网和读书学习;赞同婚前财产公证,而婚后的财产统一管理;把健康的身体和和睦的家庭看作是幸福生活的首要目标;大多希望父母在家庭中养老;高校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期望值在1500~2000元左右;农村青年收入来源多样化,农业、房租、自主创业、务工等都占一定的比例,就业期望工资在1000~1500元左右;机关青年公务员的职业期望是获得学习机会、个人成长和发挥才能。
  【向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5月,团市委、市希望办、厦门日报社联合举办“新闻大篷车系列活动——希望工程走进外来员工”活动,向湖里区283名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8.5万元。这是在团市委、市希望办通过竞标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争取到“金龙鱼农民工子女助学基金”资助,启动“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之后,第二次公开发放“金龙鱼助学金”。举办此次活动,一方面是为外来青年提供服务、为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让全社会共同来关心外来青年生活、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来厦调研】 6月19~20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来厦调研。19日下午,周强在调研青少年工作时指出,要把福建尤其是厦门作为青少年对台交流的重点地区,充分发挥青年组织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周强指出,共青团、青联组织要在推动两岸青年经济领域交流上加大力度,加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与台湾青年企业家团体的联系;要在推动两岸青少年文化领域交流上加大力度,尤其福建、厦门要发掘闽南文化的魅力,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要在推动两岸青少年人员交流上加大力度,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要积极做好台湾青少年在祖国大陆工作、学习、旅游等各方面的服务工作。他希望厦门青年组织在构筑两岸青少年交流平台、扩大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两岸大学生厦门赛歌】 由全国学联主办的“青春相约·未来同行”首届海峡两岸大学校园歌手邀请赛于7月27日晚在厦门举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中共厦门市委和福建团省委的有关领导出席并观看了此次邀请赛。此次活动由福建省学联、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厦门市青联、厦门市学联承办,厦门团市委承担了具体的筹备工作。
  为丰富活动内容,主办单位在邀请赛期间先后举办了海峡两岸青年广场联欢会,“海峡印象”两岸青少年摄影家作品展暨两岸青年摄影家看厦门采风活动,还邀请参赛的台湾大学生到具有代表性的厦门青年家庭和在厦台商家庭做客,让台湾大学生面对面地了解大陆青年的生活情况以及大陆台商在厦门的发展状况。(参见本书文化·体育·卫生栏目“文化交流”相关条目)
  【闽台青少年文艺交流活动】 8月,厦门市青少年宫联合泉州、漳州、龙岩、江西赣州等地青少年宫以及金门县音乐协会在龙岩举办“情系八闽”第五届“闽南风、海峡情”青少年系列交流活动。来自两岸的30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同时,厦门市青少年宫还与金门县音乐协会在厦门举办“闽南民俗文化大观园”活动,共同展示经典闽南民俗文化。
  【对台青少年交流工作研讨会在厦召开】 8月28~31日,团中央统战部主办的“部分省市青联秘书长对台青少年交流工作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团中央统战部安桂武部长以及包括福建省在内的10个对台青少年工作重点省市的青年联合会秘书长出席了会议。全国青联秘书处介绍了近年来对台青少年交流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对台青少年交流重点项目,与会代表听取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陈孔立教授作对台工作专题讲座,参观部分台资企业,并就如何建立对台青少年交流工作平台、形成做台湾青少年工作的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开展流动团员调查摸底工作】 针对本市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相应流动团员数量庞大且较为分散的情况。团市委结合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从2005年9月起开展流动团员登记摸底工作。一是在厦门青年阳光网上开辟流动团员登记栏;二是在社区及流动团员居住区设立流动团员登记站;三是通过联合建团、行业建团等方式提高非公企业建团率;四是抓重点,以点带面。重点落实湖里区等外来人口较集中区域的流动团员摸底工作。至12月底,全市共登记流动团员3万多名。
  【“青春在新一轮创业中闪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10~12月,团市委联合有关部门在东通道、翔安火炬工业园等重点工程施工现场举办“青春在新一轮创业中闪光——青年文明号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在条件成熟的重点工程施工队伍中组建9支青年突击队示范典型,开展劳动竞赛,引导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与争先创优活动,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争创一流的业绩,争当一流人才,为特区建设添砖加瓦。二是突出服务,在工地现场举办2场慰问专场演出,开展5次“青年志愿服务广场”活动,为奋战在重点工程一线的建设者们提供便利服务,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市青企协获团中央表彰】 厦门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是1985年在厦门团市委倡导下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市级协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青企协、厦门总商会的团体会员。二十年来,市青企协始终坚持以竭诚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发展为宗旨,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在全国青企协系统乃至东南亚各国青年团体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协会现有会员300多名,拥有银鹭、厦华、惠尔康、联想、移动等著名品牌企业。近年来,协会的各项工作稳固发展,先后获得福建省“为山海协作贡献”优秀组织奖、福建省“优秀社团”、“中国青年创业组织奖”等荣誉称号。5月市青企协被团中央授予“2005年度全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建设成就奖”,成为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协会。
  【评选第三届十佳外来青年】 团市委等6个部门主办的“第三届十佳外来青年”评选自5月底启动以来,有72名进城务工青年通过资格审查报名参评,其中少数民族2人,女性13人,高中以上学历65人,党员21人,团员29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人数31人,30周岁以上39周岁以下41人。经过对72名候选人逐一进行走访调查、审核,并经组委会讨论研究,正式产生了20名正式候选人。经综合评定,刘红波、郭海良、谢祯、余少梅、魏庆佳、吴国明、续明伟、郑贤青、林奇彰、张家长等10人当选“十佳外来青年”,此次入选的十佳外来青年和他们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户口均可迁入本市。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