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总工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446
颗粒名称: 厦门市总工会
分类号: D412.8
页数: 4
页码: 364-3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福建省厦门市总工会情况,包括工会概况、市总工会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正式开业、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座谈会在厦召开、市工人体育馆奠基、2002~2004年度厦门市劳动模范评选揭晓、“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成功举办等几方面情况。
关键词: 群众组织 总工会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5年,是厦门市工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的一年。市各级工会围绕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大局,贯彻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创新工作,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厦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工会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一是工会组建工作富有成效。年初,市总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会组织建设考核奖励办法》,将“组建数、发展会员数、目标责任管理、保障制度与措施、规范化建设、创新工作”纳入了考核的主要内容,提升了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注意建立工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召开会议并下发文件,把“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工作纳入党建责任制和党的建设“三级联创”重要考核内容。年内全市共组建基层工会702家,发展会员43578名。二是重点难点工作有所突破。不断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尤其是外资、民营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的力度。以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工会组建为标志,跨国公司工会组建工作取得新进展。三是规范化建设有所加强。分别在海沧、思明召开“各区工会工作研讨会”和“全市镇街、村居(社区)经验交流暨现场会”,推动镇街、社区和非公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各产业工会以规范基层工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工会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建家为载体,不断夯实基础。全市“职工之家”的创建取得新成果。有3个工会委员会、3个分会(工会小组)分别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称号;12个职工之家、15个职工小家分别获得全省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称号;6家非公企业获得省“双爱双评”先进单位称号。一批优秀工会工作者、热心支持工会工作的党政领导和优秀职工之友分别得到省总表彰。
  2.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一是源头参与和机制建设有新的发展。积极推动厦门市职工住房公积金管理和社保基金监督机制的完善;参与《厦门市住房公积金若干规定》、《城市公共交通乘坐规定》等立法和政策的制定研讨;通过工会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职工普遍关心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安全、职工教育,以及工会法、劳动法执法检查等问题提交议案和提案。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集体合同情况检查活动,通过三方联席会议继续推动集体合同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参与和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调整充实厂务公开工作协调小组,发挥牵头单位作用,以市“反腐办”名义下发《暂行办法》,强化对违反厂务公开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校务公开工作抓得比较扎实。重视企业职代会作用的发挥,抓住国企改制的热点,参与改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依法维护职工的民主权益和经济利益。二是法规培训和平台建设得到加强。结合《厦门市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的出台、《福建省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的修订等,及时举办有基层工会干部和企业人事负责人参加的培训班。各级工会组织通过编印法规手册、宣传卡片等,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并多形式地举办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劳动保护、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等内容的培训。市总机关实施了干部值班接待来电、来访制度。整合职工帮扶中心的资源,改进“12351”职工热线的工作机制,完善其咨询、投诉的功能,年内已接来电2331人次、来访592人次。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站及各区工会的法律援助站相继挂牌成立,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途径。三是权益维护和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大力推广“一法三卡”。各级工会深入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指导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设施,参与26起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充分发挥女职工维权热线和维权信箱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方面积极作用。在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协助追讨欠薪5289万元,涉及职工48559人。其中,农民工9959人,1714万元。通过组织外来员工春节围炉、五一看厦门、中秋联谊会,为外来员工办理植物园优惠卡、举办“情系脚手架”征文比赛等活动,扩大了工会的社会影响。
  3.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新成效。一是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取得成果。广泛开展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共评选出职工优秀合理化建议项目100个,市“职工创新示范岗”6个,市“职工创新能手”30人。选送了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78项参与全省评选,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33项。二是职工技术比赛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开始向非公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延伸。先后举办了电焊工、钳工、POS机操作等全市性、行业性的比赛共26项,有35653名职工参加。同时选拔了126名优秀选手分别参加11个工种的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有4个项目获得个人第一名,有30人获得“福建省技术能手”称号。本市荣获大赛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二是劳模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评选、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年内,全市推选全国劳模8名,评选市劳模148名。通过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和组织劳模事迹报告会、落实劳模疗休养及各项待遇、开展劳模义诊等活动,塑造工人阶级的形象,倡导劳动光荣的理念,调动和鼓舞广大职工投身特区建设与改革的热情。三是职工素质教育主题鲜明。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女职工自我成才达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职工素质教育。不断改进女职工周末学校教与学的质量,联合厦门日报社举办“创争”专题论坛,积极开展“家庭与事业”征文比赛、安全卫生消防知识普及教育等系列活动,职工素质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
  4.工会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一是尝试宣传新方式。在厦广新闻台设立“工会是我家”栏目,全年播出43期。与厦门日报社、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联合举办“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3场主题论坛。在进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组织6场“情系兄弟姐妹”广场文艺演出和慰问活动。市总及各区、产业工会充分利用广播、报纸媒体和活动平台,进行现场咨询答疑,宣传工会工作,提高了工会的“知名度”。二是扩大宣传工作面。组织开展了第六届厦门市“五一新闻奖”评比;完成省“五一新闻奖”文学类、影视剧类的推荐工作;完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就图片展——工运风采”的组稿及组图;协助或组织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进行了大量的工会重点工作宣传报道,全年在各大媒体发稿200余篇;刊发《五一劳模特刊》及6期《厦门特区工运》、26期《厦门工运信息》。通过大量的面上宣传,较好地展示了工运事业的成就和工人阶级的形象。三是巩固职工宣传文化阵地。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对市工人文化宫和杏林工人文化宫按照“精简、高效、顺畅、服务”的原则重新定位,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充分发挥宣传文化阵地作用。市总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功能日趋完善。新成立的市职工文体协会,对全市职工文化体育工作起到很好的规划、指导作用。
  5.工会的凝聚力日益增强。一是帮扶工作有新举措。进一步充实特困职工、困难职工档案,规范管理和发放送温暖慰问金。两节期间,市总及各区、产业工会多方筹措资金,深入到4500个困难职工家庭,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共300多万元。召开“你的冷暖我知道”座谈会,对单亲困难职工家庭及特困女职工子女进行慰问。继续开展“金秋扶困助学”活动,各级工会筹措资金65.2万元,资助困难学生600人。二是职工文体活动有新形式。成功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市职工大合唱比赛。市职工艺术团民乐队先后赴上海、福州及高校、企业的文化交流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市总与市体育局联办有百队、万名职工参加的五一拔河比赛活动。各区、产业和企业工会也举办了球类比赛、田径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市总工会等被全总授予全国亿万职工迎奥运健身活动月“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三是促进就业有新进展。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的情况,提出促进再就业的政策建议,获得政府部门 的支持。拓展了五一职介所的工作思路,在做好日常职介工作的同时,还与媒体合作举办了多场“百家企业用工招聘会”,与市劳动保障部门、市工商联联合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提供2.7万个岗位,帮助解决就业近万人。
  6.工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提升。一是干部作风更扎实。制定了总工会后备干部管理暂行办法,重新确定了市总后备干部;通过公开招聘,选配了市工人文化宫等直属事业单位的班子。各级工会组织共举办工会主席资格培训班和各种适应性培训班45期,培训工会干部5万多人次。各级工会把工会工作和市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活动结合起来,用工会干部“七进社区”等实际行动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任务。二是组织管理更规范。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需要,新设立市科文卫体工委。健全区工会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和产业工会片会制度、协调会议制度,及时总结工作,交流信息,推广经验。起草《厦门市工会组织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市、区工会组织员队伍建设。三是经费使用更合理。进一步加强工会财务预算和经费管理,对市总和各区、产业工会经审委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了《厦门市区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等文件,完成20个单位的年度审计,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四是对外交流更广泛。市、区及各产业工会间的沟通联系更加密切,同时加强了与兄弟省市工会间的相互学习。年内,结合重点工作的开展,分批次派员前往宁波、义乌、上海、大连等地学习工会组建、社会化维权、职工大病互助保障机制等先进经验。与境外工会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促进民间对外对台工作的健康发展。接待了台湾中华海员总工会、中华联合总工会等代表团、香港入境处主任协会、澳门汽车机器业职工会交流团等港澳台工会团体。深入实施UNDP项目,承办了工会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机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承担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移民工收入分配和汇款情况调研课题。
  【市总工会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正式开业】 1月1日上午,市总工会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大院隆重开业。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黄笑影出席开业仪式并讲话,她要求要切实把中心建设成为广大职工学习和活动的乐园。开业仪式后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近千名进城务工人员在自己的快乐家园度过了2005年新年的第一天。市总工会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200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总为服务中心投资近700万元,该中心面向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座谈会在厦召开】 7月24~26日,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座谈会在厦门华侨酒店召开。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和26个有沃尔玛超市的城市(区)工会近百名工会干部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以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正式组建工会为标志,厦门市总在跨国公司工会组建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会议充分肯定了厦门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的“太古经验”,并且向厦门市总颁发了突破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工会组建工作奖。会议指出: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宣传发动,积极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推进跨国公司组建工会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要以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组建工会为重点,以共谋发展、互利双赢为目的,坚持“全国联动、耐心细致、锲而不舍、务求成功”的原则,做好组建工作。要把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和推动工会组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推进跨国公司工会组建的良好环境。
  【市工人体育馆奠基】 5月1日上午,厦门市工人体育馆项目奠基及捐赠仪式在工人体育馆建筑工地隆重举行。市工人体育馆项目是为丰富职工群众文体活动和完善城市体育设施的需要而建设的,被列为厦门市2005年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之后,最后确定项目选址于体育路以北(原厦工西郭厂房),占地面积79678.72平方米。项目由一个主体育馆和配套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以及市工人文化宫综合楼、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建筑群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工人体育馆建成后,不仅有助于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性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而且它将与相邻的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一起,发挥出很强的文化集聚效应。
  【2002~2004年度厦门市劳动模范评选揭晓】 2002~2004年度厦门市劳动模范评选于2005年5月1日揭晓。这次评选出了148名劳模,其中职工劳模136名,农业劳模1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7名。本届评模工作特点:一是体现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一线职工占50%以上;二是突出推荐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劳模占44.6%;三是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劳模名额严格控制在20%以内,其中企业负责人仅占8%;四是首次明确了守法经营、勤劳致富、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私营企业主可以参加市劳模的评选,共有6人获选;五是突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推荐评选,共有14人获选,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重视和认同。
  【“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成功举办】 8月24日,由市总工会、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厦门日报社联办,有关专家、协调劳动关系的司法和社会工作者、劳、资和行政三方代表参加的“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成功举办。参与论坛的人员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着眼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劳动立法与执法、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劳动矛盾解决、劳动关系和谐等方面,就当前本市劳动关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多个侧面道出了现状,分析了问题,提出了建议,论坛取得了预期效果。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促进厦门市逐步形成劳动关系“主体协商,三方主导,政府调控,依法规范”的格局,起到了推动作用。
  【工会系统开展金秋扶困助学活动】 9月市各级工会组织全力开展扶困助学活动。市总及各区、各产业工会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积极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发动社会捐助,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为困难职工子女600人发放助学金65.2万元。同时,还举办夏令营活动,邀请部分往年受资助的大学生与即将入学的新生座谈,交流学习和生活的体会,安排同学们到企业参观,感受厦门特区的发展变化,激励他们学有所成,报效社会。
  【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机制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厦召开】 11月2~3日,工会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机制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召开。研讨会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劳工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厦门市总工会承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常驻高级副代表、驻华代表处官员和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曼谷局的专家、全国总工会的有关领导以及全国部分省市的工会负责共30人参加研讨。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促进工会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机制的建设。在两天的会期中,与会中外专家和工会工作者围绕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工会在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劳动经济权益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工会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机制建设进行了研讨。会议认为,各级工会和工会各部门、进城务工人员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统筹安排,形成工会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工作合力;要广泛宣传发动,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要通过三方协商机制等平台,积极推动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社会监督;要强化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与会者还听取了国际劳工局专家关于维护移民工人权益的国际标准和欧盟经验的介绍,参观了厦门市总工会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
  【市总工会慰问单亲困难职工】 2005年春节前夕,市总工会邀请28位单亲困难职工到市总工会做客。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黄笑影出席慰问会并与单亲困难职工座谈,对他们提出的落实低保、减免孩子学费、个人就业等问题,要求相关单位尽快帮助解决并给予具体答复。黄笑影表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特别是工会组织都十分关心和关注困难职工的生活情况,困难是暂时的,大家要鼓起勇气,振奋精神,正确面对现状,勇敢战胜困难,早日走出困境。在会上,市总领导为与会职工每人赠送了500元慰问金和价值200多元的年货。此项活动市总工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慰问单亲特困职工共有95人次。
  【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站正式成立】 5月1日,市总工会在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举办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站授牌暨建筑民工维权卡发放仪式,300名来自本市建筑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代表参加了授牌仪式。会上市司法局副局长吴俊山、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吴萍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颁授牌匾,并宣告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站正式启动,从此进城务工人员又多了一条获取法律帮助的有效途径。交通建设工会还向与会代表赠送了专门制作的《建筑农民工维权卡》、用于收听“工会是我家”广播节目的收音机以及购书券,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大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业余时间积极参与有益的文体娱乐及科技文化学习活动,进一步丰富业余生活。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史永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