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319
颗粒名称: 对外贸易
分类号: F752.8
页数: 6
页码: 165-1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厦门市国对外贸易的概况,其中包括了三项举措开拓国际市场、改善外贸经营环境、23家企业出口额超亿美元、19家企业进口额超亿美元、进出口市场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主要进出口商品、36家企业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等。
关键词: 厦门市 商业贸易 对外贸易

内容

【概况】 2005年,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改善外贸经营环境,先后出台了出口增量奖励、出口代理、外贸研发等扶持政策,并增加信保保费的扶持比例;表彰“进出口百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先进企业”、“开拓出口市场先进企业”;兑现2004年外贸扶持资金1514.7万元、商务部中小企业扶持基金3840万元,市财政还安排3500万元用于扶持外贸出口。全市4066家外贸经营企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2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主要特点有:(1)民营企业出口增幅最大,全年出口36.7亿美元,同比增长43%,比全市出口增幅高出19.2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总值占全市比重达62.1%,是出口的绝对主力。(2)对欧洲出口增长最快,增幅达38.6%,虽然对亚洲出口增长仅为14.5%,但亚洲仍是主要出口市场,其比重达47.2%。(3)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有所提高,占全市出口比重达42.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特别是外资企业一般贸易比重提高得更快,提高了I.6个百分点。(4)进出口增幅明显放缓。2005年,外贸进出口受内、外部因素影响较大,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比上年低了10.1、8.3和12.8个百分点。出口方面,受汇率问题、纺织品问题以及2004年底江西涉税案等影响,内资企业的出口增长比上年有较大回落,特别是国有企业出现负增长,影响了全市出口增长;进口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石油价格上涨致使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进口出现少有的低增长。(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有所下降。由于前几年引进外资出口型的生产企业较少,机电、高新产品出口缺乏新项目的带动,后劲不足。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43.74%,比上年同期下降2.3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21.71%,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
  【三项举措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完善开拓市场服务体系,开展出口市场结构变化情况调研分析和深度开发市场项目评估,落实重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企业出国展览,参与国际交流。二是积极促进商贸人员往来,认真落实贸易促进团组工作,全年共完成14个团组,出访人员122人。三是搭建开拓市场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兰交会,省五一八商交会、亚太零售业博览会等国(境)内外的知名展会,全年共组织超过500家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并为本市企业新争取广交会品牌展位35个,华交会展位40个。
  【改善外贸经营环境】 2005年,厦门市从四个方面改善外贸经营环境。一是先后参与推动试点保税物流园区和“区港联动”建设,以及口岸部门实行口岸通关“5+2”工作制、“审价绿色通道”等优化通关环境的一系列积极举措。二是积极应对纺织品贸易磨擦,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机制,为企业提前办理自动出口许可证的相关手续,加大通关协调力度,确保通关顺畅。三是充分发挥行会的作用,新成立了厦门石材进出口商会,换届充实商联会,外经贸企业协会、国际货代企业协会积极参与马士基“铅封费”问题的协调,使马士基最终取消了加收“铅封费”的决定。四是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建立企业反映问题协调处理工作机制,规范企业反映问题的受理程序,并积极向上申请政策支持本市商贸企业业务发展,如支持国贸集团获得铁矿砂进口许可,帮助厦门钨业公司在出口加工区开展鸨精矿加工贸易业务等。
  【23家企业出口额超亿美元】 2005年,厦门市出口额超亿美元企业有23家,比上年增加5家,其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2.2%。其中,外资企业16家,内资企业7家。出口额最多的外资企业是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达24.35亿美元;出口额最多的内资企业是建发集团,达3.85亿美元见表4。
  【19家企业进口额超亿美元】 2005年,厦门市进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有19家,与上年持平,其进口额占全市的57.1%。其中外资企业12家,内资企业7家。进口额最多的外资企业是伯灵顿仓储有限公司,达8.38亿美元;进口额最多的内资企业是建发集团,达6.29亿美元见表4。
  【进出口市场结构】 2005年,厦门市对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出口分别增长14.53%、35.04%、38.60%、28.96%和11.22%,其中对欧洲出口增幅最大,对北美、南美的出口增幅也高于平均增幅。出口增幅居前的国家(地区)有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菲律宾、法国等,增幅均超过40%,而出口增幅下降的有澳大利亚和阿联酋;对各大经合组织的出口方面,对南方共同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口增长较快,而对海湾6国的出口增长居后。本年度,厦门市从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进口分别增长6.95%、30.23%、10.94%、42.28%、5.29%、7.36%,其中从南美洲、北美洲的进口增长较为强劲,而从欧洲的进口较为疲软。进口增幅居前的国家(地区)有英国、法国、美国和阿联酋,增幅下降的有德国、日本、香港等;从各大经合组织进口方面,从南方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海湾6国的进口增幅较大,其余地区增长缓慢。全年主要进出口结构见表l。
  【进出口商品结构】 2005年,厦门市出口商品比重最大的是机电产品,出口额达7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7.53%,占全市出口比重43.7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48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占全市出口比重21.71%。进口商品除跨国公司的大宗原辅料进口外,近年来厦门口岸形成了化工原料、钢材、石材、纺织机械及纺织原料、燃料油等大宗生产物资进口分拨业务。全年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见表2。
  【主要进出口商品】 2005年,厦门市
  钢材、电视机、钨制品、铝及铝材、医疗仪器及器械等商品出口呈现高增长势头;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继续回升,增长3.3%;树脂工艺品、家具、激光唱机、运动或户外用游戏设备和烤鳗等商品出口下降。在进口方面,飞机、大豆、涡轮喷气发动机、汽车及汽车底盘、饲料用鱼粉、煤和纸浆等进口增长强劲,而下降的有钢材、成品油、无线电讯设备的零附件、二极管及半导体器件、传真机、印刷电路、感光材料和合成纤维纱线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全年主要进出口商品见表3。
  【36家企业进出口额超亿美元】 2005年,全市进出口进入百强榜的企业(不含仓储企业)进出口额最多的达32063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7550万美元;最少的为3687万美元,比上年增加579万美元。进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有36家,比上年多3家,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和建发集团分列前两位。进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见表4。
  【28家企业获首批“厦门出口名牌”称号】 2005年,全市有28家企业获首批“厦门出口名牌”称号:
  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电视·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轮胎)、厦门罐头厂(罐头)、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荧光灯)、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手机、激光视盘机、音响)、厦门三圈日化有限公司(干电池、杀虫剂、蚊香)、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客车)、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客车)、伟士(厦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体育用品)、纽威(厦门)轻工有限公司(工艺品)、厦门市东林电子有限公司(节能灯)、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箱包、鞋)、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伞、伞骨、伞配件)、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继电器)、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茶叶)、厦门市立达信进出口有限公司(节能灯、日光灯及照明器械和装置)、厦门旭邦进出口有限公司(树脂、陶瓷工艺品)、厦门建宇实业有限公司(服装、箱包)、厦门建发艺术陶瓷有限公司(瓷器)、厦门舫昌佛具有限公司(卫生香、蜡烛)、厦门星星工艺品有限公司(工艺品)、厦门宁利电子有限公司(小型熔断器)、坤联(厦门)照相器材有限公司(照相机及配器)、厦门国贸实业有限公司(箱包)、厦门喜盈门家具制品有限公司(松木家具)、厦门市威迪亚建材工业有限公司(卫生洁具)、厦门嘉孚康工贸有限公司(建材五金)、厦门德顺昌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工艺品)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先进企业】 2005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先进企业有10家,分别是: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TDK有限公司、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钛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厦门建松电器有限公司。
  【开拓出口市场先进企业】 2005年,厦门市开拓出口先进企业有10家,分别是:厦门市中信隆进出口有限公司、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嘉晟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厦门鑫东森贸易有限公司、福建省五金矿产厦门进出口公司、厦门嘉联恒进出口有限公司、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市A类国际货代企业】 厦门市A类国际货代企业(2005~2006年度)共有24家,分别是:厦门泰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厦门建发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厦门华贸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厦门华贸物流有限公司、厦门裕利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航都(厦门)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天宇客货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空港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北京康捷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厦门外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厦门特运时空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厦门弘信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五矿国际货运福建公司、厦门海投物流有限公司、厦门瀛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东方环球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德迅(中国)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厦门金铁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嘉里大通物流(厦门)有限公司、伯灵顿物流(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强化公共信息服务新举措】 2005年,厦门市从3个方面强化外贸公共信息服务:一是进一步充实经贸信息网,扩大公共信息服务功能和信息量,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入世开放政策、市场供求、贸易壁垒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申报、投诉、咨询系统,新建邀请外国人入境网上审批系统和境外投资开办企业网上申报系统;开辟展览信息服务网页,向企业推介最新国际知名展会和参展信息。二是建立SPS/TBT厦门咨询工作站,为企业提供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最新情况。三是主办“外经贸服务日”,各对外贸易服务部门和机构现场宣讲,解答企业难题,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2005年参加人数比上年增长了50%,超过3000人。
  【开展贸易救济】 2005年,厦门市从四个方面入手,做好贸易救济工作:一是做好进出口公平贸易,共组织73家企业应对4起反倾销案件,涉案金额达1400万美元;组织企业应对国外保障措施5起;协助东林公司应对德国西门子欧司朗公司的商标纠纷案,使东林公司成功地索回“FIREFLY”商标在节能灯行业的使用权;协助厦华公司应对加拿大TRI-VISION公司的彩电童锁专利纠纷案;积极应对美国对出口复合木地板的调查。二是完善预警机制,基本建成“厦门出口预警系统”,与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合作开展输美产品贸易预警,并在经贸信息网开辟专栏供企业查询。三是开展贸易救济宣传培训,在《厦门日报》开辟专栏,开展贸易救济宣传服务;开展欧盟“两指令”、SA8000绿色壁垒、特保措施等专题培训;举办“机电产品反倾销研讨会”、“美国关税法337程序报告会”、“纺织品出口讲座”。四是承担商务部“三资企业反倾销应诉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调研课题,参与商务部WTO“后过渡期”应对工作方案的制订,开展欧盟REACH法规对化工产品出口影响专题调研等贸易救济专题研究。
  【创建出口品牌八项举措】 2005年,厦门市积极发展出口品牌:一是加大品牌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企业加强品牌意识,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介出口名牌商品,提升出口名牌商品的知名度。二是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辅导,提高企业针对自身实际制定创建出口品牌规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积极鼓励企业通过与专业的咨询公司、市场推广公司等合作,制定有效的措施并组织实施。三是出台和落实扶持企业创建出口品牌的政策,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广交会展位分配、品牌注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并与市财政局共同推出扶持企业创建出口品牌的财政政策。四是开展首批“厦门出口名牌”评选活动,成立“厦门市出口名牌评选委员会”,出台《“厦门市出口名牌”评选暂行标准》,推动更多的企业积极创建出口品牌。五是为企业创建出口品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协调海关、检验检疫、工商、出口信用保险、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为企业创建出口品牌提供便利和支持,并支持企业通过“走出去”进一步提高出口品牌的发展能力。六是支持品牌出口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不断提高出口品牌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改、开展研发,积极支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七是奖励创建出口品牌优秀企业,在积极向商务部推荐全国出口名牌的同时,对入选商务部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厦门市出口名牌的企业和商品,政府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八是制定出口品牌“十一五”专项规划,积极帮助企业制订品牌发展规划。
  【六个项目获商业部资金支持】 2005年,厦门市大力推进技术贸易,加强技术进出口监管;积极申报商务部高新技术产品技改和研发项目,厦华、涌泉、吉联、精图的4个研发项目和三圈日化、宏发的2个技改项目获商务部490万的资金支持。厦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国科技兴贸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六,在五个计划单列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
  【美国驻广州总领馆在厦设立贸易中心】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处商务代表经过多次考察,对厦门经贸情况、政府服务等各方面环境非常满意,决定选择厦门作为美国商务部与中国贸促会合作在中国设立“美国贸易中心”的城市之一,该项目于6月由美商务部长访华时正式签约。双方拟在推动双方人员及团组互访方面积极而务实地进行合作,并以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扶持企业注册成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 2005年,厦门市从多方面扶持企业注册成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一是经费补贴,对于注册成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注册费用补贴;二是指导企业开展注册,安排专人具体指导企业开展注册业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经贸信息网、培训、交流会等形式加大宣传,使更多企业了解注册成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的好处,熟悉注册的程序和特点。联合国采购市场巨大,每年采购数额高达30多亿美元,并有享受免税待遇,不受贸易壁垒限制,付款及时等诸多好处。同时,成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也是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截至年底,已有10余家企业注册成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
  【深化与港澳经贸合作】 2005年,厦门市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同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一是积极组团赴香港招商,并促成了香港新世界百货与明发商业广场正式签约,该商场定位为中高档百货,预计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二是促成香港永旺(AEON)中国总部营运总监井上博先生率团来考查投资环境,并重点推介中华片区、SM二期改造项目。三是组织相关企业专程赴广州考察CEPA一条街,并与香港贸发局联手,引导华天商城、九天商业城两家企业开设香港产品零关税商业街。四是推动香港服务贸易项目利用CEPA协议来厦门市设立的香港零售企业,在促成嘉年名华家居商场进驻厦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JUSCO(香港投资)到厦门开设分店。
  【加大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扶持力度】 国家商务部和财政部下达全市2005年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使用额度2560万元,比2004年增加1100万元,同比增长75.34%。全市2001年以来使用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达4600多万元,共有1018家(次)中小企业申报1951个项目并得到扶持。
  【提高口岸便利化程度】 2005年,厦门市努力提高口岸便利化程度。一是推动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会同海关、外资局成立工作组,协调解决联网监管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编写《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资料手册》,加大对加工贸易政策的宣传,截至年底已对22家企业实行了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二是开展“市场准入培训”。联合海关、外汇管理、国税、检验检疫等部门,对新登记的外贸经营者进行市场准入知识和进出口政策培训,并积极走访企业,督促企业守法经营、规范经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建立外贸经营者信息管理系统。向市法人基础数据库系统提供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登记信息,推进与市法人基础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经营者信用体系,搞好进出口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四是规范国际货代经营秩序。严格施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暂行)办法》,对内资国际货代企业实行备案管理,并制订了《厦门市国际货代企业备案须知》,协调工商、地税、外管等相关部门理顺相关配套政策;对于注册资金不符合最低资本限额的企业,给予两个月的过渡期,帮助企业在增资后通过备案获得国际货代经营资格。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厦门外贸产生影响】 7月21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此举对厦门市当年的外贸产生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企业有所收益。主要包括造纸(纸浆进口)、钢铁(铁矿石进口)、轿车(部分重要零部件进口)、石化(原油进口)化纤及塑料(原料进口)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每年均需要进口相关原材料及部件,人民币升值使得这些行业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二是进口产品替代的行业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包括汽车、工程机械、钢铁、家电等,这些行业的产品和国外进口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人民币升值以后导致国外进口产品的人民币报价下降,使得本土产品的竞争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三是包括纺织服装、家电、工艺品、机械等传统的出口优势行业受到直接冲击。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会使这些行业的利润率有所下降。
  【厦门团“华交会”出口成交额猛增】 在2005年3月1~6日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华东(上海)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华交会”)上,厦门市获得展位70个,比上届增加了1倍多;参展企业共签订出口成交额1486万美元,比上届增长68%,主要成交商品为服装、工艺品、包袋等,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日本、美国等。
  【厦门协办广交会开幕招待会】 年内,经商务部批准厦门市为第一〇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2007年10月14日)开幕招待会的协办方。招待会主办单位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商务部,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商务领事和商团首领,国内各组团单位领导参加。承办广交会开幕招待会有利于推介厦门,提高厦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技术引进呈现五大特点】 2005年厦门技术引进呈现五大特点:一是技术引进合同总体上呈现量增价降的现象,全市共登记了69家企业的技术引进合同207份,同比增加48份,合同金额20396万美元,同比下降46.0%。二是技术引进以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方式为主,占比重65.2%。三是技术引进国新增5个国家,但从美国、日本两国引进的占76.7%。四是技术引进合同以外资企业为主,占合同总金额的86.7%。五是技术引进绝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占合同总金额的94.9%。(陈慧坚)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