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257
颗粒名称: 建筑业
分类号: F426.91
页数: 5
页码: 83-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厦门市建筑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出台《建筑业企业在厦从事建筑活动备案管理办法》、出台《厦门市建筑业企业建安信用监管办法(试行)》、建筑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新规定、改善和加强建筑劳务管理和监督、厦门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政府项目工程拖欠款全部清理完毕等。
关键词: 建筑业 城市建设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5年,厦门市建筑业通过企业改制、兼并,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晋级、增项,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同时,出台一系列完善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规、规章,使厦门市的建筑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建筑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新成果,工程款清欠成效显著,建筑业产值大幅度增长,本市建筑业企业拓展外地市场也取得很大成效,健康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吸引一批有实力的一级企业将注册地由龙岩、漳州、南平转移到厦门,使厦门市建筑业企业的整体实力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至年底,厦门市建筑业企业共有421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96家(一级企业17家,二级企业31家,三级企业48家),专业承包企业253家(一级企业25家,二级企业97家,三级企业125家,不分等级企业6家),劳务分包企业72家(一级企业26家,二级企业32家,不分等级企业14家);按企业经济性质分:国有企业10家,集体企业17家,有限责任公司310家,股份有限公司4家,私营企业42家,港澳台商企业9家,外商投资企业5家,其他类型企业24家。建筑业期未从业人员155687人,全部人员平均人数13824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7297人。
  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0.33亿元(含厦门市建筑施工企业在外地完成的产值45.16亿元,装修企业在外地完成的产值7.13亿元),同比增长44.71%。其中:市属施工企业187家,完成产值120.39亿元,外来施工企业189家,完成产值65.67亿元;装修企业101家,完成产值14.27亿元。全年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50.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49%;当年新开工面积1380.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24%;全年房屋竣工面积723.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6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94.7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28.38%,同比下降7.2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15亿元,同比增长17.73%;年末建筑业资产总值196.33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162.28亿元,同比增长25.88%;全年建筑业利税总额88433万元,同比增长32.66%,实现利润总额21647万元,同比增长17.46%;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44911元/人(其中厦门施工企业为158628元/人,外来施工企业为119977元/人,装修企业为187387元/人)。
  但在厦门,一些跨地区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企业,挂靠、转包现象严重,在建筑市场上过度压低工程造价,加上建筑业“诚信制度”的建立相对滞后,市场清出制度不够完善,2005年全市有7家建筑企业没有接到业务,还有32家建筑企业接到的业务量不足100万元,企业难以为继。因此,本市的建筑业企业必须加快改制、兼并、合并步伐,提升资质等级,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刘丽娟 陈瑞能)
  【出台《建筑业企业在厦从事建筑活动备案管理办法》】 6月10日,市建设局出台《建筑业企业在厦从事建筑活动备案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非本市注册的建筑业企业进入厦门参加工程投标或直接承接工程任务前,应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备案。备案时应提交符合以下条件的相关资料:(1)营业执照;(2)资质证书;(3)派驻本市的经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质量、安全、材料、劳务等管理人员的企业证明文件、劳动用工合同、职称证、岗位证及社会养老保险证明材料;(4)在本市新承接的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管理班子情况、工程承包合同。办理备案手续时,还应提交有关企业的有效真实的信用资料。未经备案的企业或在备案时未提交有关信用资料的企业,招标人或招标代理单位有权拒绝其参加投标。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厦从事建筑活动而未办理资质备案的企业或者单位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孙劲峰 陈瑞能)
  【出台《厦门市建筑业企业建安信用监管办法(试行)》】 6月,市建设局出台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建筑市场信用监管的第一个政府法规性文件——《厦门市建筑业企业建安信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主要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咨询企业的资质资格、经营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社会责任等信用项目的有关信息进行采集与录入,并形成评价等级,以便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差别化监管。
  信用监管评价等级分为10级,即:AAA(信用优良)、AA(信用良好)、A(信用稳定)、BBB(信用尚可)、BB+(信用一般,但超过平均水平)、BB-(信用一般低于平均水平)、B(信用欠佳)、CCC(信用较差)、CC(信用很差)、C(信用极差)。并分为绿色(AAA、AA、A级)、蓝色(BBB、BB+级)、黄色(BB-、B级)、红色(CCC、CC、C级)四种类别进行监管提示。
  当企业在本年度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有其他严重失信情节的,可调整该企业的检查项目数量或监管类别。企业在一定期限内主动采取整改措施、纠正失信行为,消除因失信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重建企业信用的,可在调整生效三个月后向作出调整的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恢复原监管类别。
  (孙劲峰 陈瑞能)
  【建筑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新规定】 11月2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批转《关于建筑、矿山及石材加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该办法主要内容有:(1)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一般按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的1.5%在工程开工前为在建工程施工工地所有职工向地税机关办理单项工伤保险。(2)建筑企业按规定向地税机关动态地申报职工花名册以及在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限。职工花名册上载明的职工的工伤保险关系自申报之次日起生效;因特殊情况未被及时报送到增员职工花名册的工人在48小时内发生工伤事故的,由地税、劳动保障和建设行政部门确认后,按参保职工处理。(3)职工在遭受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伤害后,由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工地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在30日内为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4)职工遭受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伤害后享受工伤待遇的工资标准,采取与职工职业技术资格等级挂钩的办法。(5)建筑企业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法定资质或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该组织或个人招用的劳动者发生工伤的,由具备法定资质或用工主体资格的企业单位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该试行办法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自1999年以来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来,厦门市专门为保障农民工权益而出台的新制度。(孙劲峰)
  【改善和加强建筑劳务管理和监督】 5月23日,市建设局颁布、实施关于改善和加强建筑劳务管理和监督的有关规定。主要内容如下:
  1.规范人员聘用,改善经营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聘用人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实行建筑劳务分包的必须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明确发包和分包人的责、权、利;及时足额地将工资支付给建筑民工,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奖励工资和班组承包人或带队人员的超额工资必须在全部参加施工的工人工资发放完结后支付;对未持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所有建筑工人进行劳动法律常识、职业道德、质量安全生产常识、建筑材料及成品保护、城市社会生活常识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者,颁发《建筑工人上岗证书(普工证)》;做好具体作业活动的组织、工人出勤、完成任务的记录,依据工人的技术水平,劳动态度,完成任务情况,决定劳动报酬分配;建立健全计生台账并及时报送计生报表,办理育龄女职工证件。
  2.规范劳务分包活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进行施工劳务作业分包的,其劳务作业只能分包给具有建筑劳务资质的建筑企业,严禁将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劳务队伍或个人,强化劳务发包主体的发包约束,规范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禁止违法竞争劳务分包业务,严格劳务价款的支付管理。同时加强工程监理活动,合理解决劳务分包合同纠纷。
  3.强化基础监督。对全部自行组织施工的项目实行严格重点监控,实行劳务分包的合同必须备案,并进行建安信用监管,规范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设立。(陈瑞能 孙劲峰)
  【厦门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
  2005年,厦门市共有65家建筑业企业走出福建省,参加全国各地近300个工程项目、造价91.36亿元的工程建设施工。省外的工程主要集中在房建、市政、路桥、水利、港口、装修、智能化、机电安装、消防、体育设施等专业。截至年底,厦门市建筑企业全年在外地共完成产值52.29亿元,同比增长70.6%。其中,在省外完成的建筑业产值29.63亿元,同比增长142.87%;在省内其他地区完成的产值达22.66亿元,同比增长22.82%。(刘丽娟)
  【政府项目工程拖欠款全部清理完毕】 2005年,市建筑市场整顿办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对拖欠工程款项目进行梳理,提出清欠方案,周密部署,加强协调,全年共清欠工程款7.35亿元,其中政府项目拖欠款3.14亿元均已清理完毕,清欠率达100%,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率先完成国务院要求的政府工程款清欠目标。(孙劲峰)
  【加强招投标监管力度】 2005年,厦门市招标办全面实行“背靠背”式投标模式,加强监管力度,及时纠正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办理工程项目报建734项,总投资519.37亿元,其中施工招标571项,总预算价171.65亿元,总中标价143.78亿元,降低工程造价27.87亿元,降幅达16.24%。此外,开展工程设计招标78项、监理招标179项、代建招标4项、物业招标4项、材料设备招标备案63项。监管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或不完善内容的项目19项,其中施工招标15项、设计招标3项、监理招标1项,共发出行政监督意见书19项。全年受理招投标投诉129件,办结129件,办结率100%。(陈瑞能)
  【五项措施确保重点工程招投标顺利进行】 2005年,市招标办改进工作思路,打破常规,在依法监管的同时,主动靠前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成立由办领导、科室领导、技术骨干组成的服务小组,为优质服务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招标前协同建设单位制定招标方案,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技术要求、建设工期进行论证,使招投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三是严格把关,尤其是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评标规则逐条斟酌,确保招标文件的操作性和严密性;四是在开标评标阶段跟踪服务,实行全封闭评标,确保评标的公正性和顺利进行;五是做到时间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处理招投标有关事宜。
  【坚持和完善最低价中标制度】 7月21日,市建设局发出《关于规范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计价行为和投标报价合理性评审的通知》。该《通知》主要内容:一是对招标投标计价作了详细规定,使招标工程预算造价(最高控制价)和企业投标报价的编制更加规范、合理;二是对投标报价合理性评审的标准作了具体的界定,使评审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和具操作性;三是财政投融资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项目应当从具备相应资格和良好信誉的招标代理机构中采用随机抽选的方法确定招标代理机构,以规范招标代理服务行为;四是实行招标代理保证金制度,招标人可以要求招标代理机构提交一般不超过工程估算价的0.5‰、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保证金,以确保招标代理服务质量。(吴广启)
  【完善工程计价机制】 2005年,市造价站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对厦门市推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的竣工建设项目实施工程造价调研,开展联合执法监察检查,全面调查中标企业标后的经营及发展情况;深入了解各项目的施工管理情况,客观反映施工企业在建设中实际投入的施工成本,并具体分析成本变化的原因,合理评价建设成本的合理性;积极探寻建设过程的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有效途径、措施及方法,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正确引导企业自主定价、理性报价、合理确定市场成本价,逐步完善市场形成工程造价机制,通过加强对工程造价全方位的监管,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深化工程造价计价改革,引导和规范建设工程计价行为,加强对各类工程消耗量定额等计价依据、计价办法的管理,强化对招投标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工程预算造价(控制价)编制、审核质量的监督管理,使编审的工程造价更贴切于实际,从而建立由市场有序竞争形成合理工程造价的新机制,提高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能力和宏观调控水平。
  【收缴劳保费近3亿元】 2005年,市造价站根据《厦门市建筑安装工程劳保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完成对345家施工企业劳保费核定卡资料的核定、报批工作。加强对全市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统筹金的统筹、监督和管理,并加大依法监督力度,对各类工程劳保费的支付及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全年共收缴劳保费近3亿元,比上年增收1.4亿多元。按规定返拨给500余家建安施工企业,返拨金额达2.3亿元,统筹补贴劳保费达600多万元,发挥了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提高了全市建筑业的社会保障水平。(黄吉上)
  【10万余人受益“建工人意险”】 2005年,厦门市建筑行业“建工人意险”保障标准适当调高:意外伤害保险提高到18万元/每人;附加医疗费用保险提高到1.6万元/每人(工业园、软件园区等重点工程达到3万元/每人),分别比原有标准提高50%和100%。同时建立浮动费率机制,调动了施工企业抓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有效地维护投保企业和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全年市管工程424个新开工项目均投保“建工人意险”,综合平均费率为工程总造价的1.46%,提供了总额为180亿元的风险保障,受保障员工10万余人,其中85%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
  市建设局同时强化“建工人意险”的风险防范服务工作,组织各建设行业协会、保险代理机构举办各类培训62场次,受教育1万余人次;组织专家组开展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巡查活动,巡视在建工程89个,提供隐患整改建议1000多条;新增监控点位25个,提高远程监控系统运行能力;开辟应急求援体系,建立工伤救治“绿色通道”,协助投保施工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张清辉)
  【开展“四节”管理】 2005年,市建设局着力抓好建设领域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管理,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一是按照节能省地型住宅要求,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选定当年开工建设的杏北新城、东方新城一期、瑞景新城作为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按照“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做好住宅设计,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水回用及屋面节能保温隔热、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并认真组织施工,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二是完善标准,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制度,编制实施了《厦门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技术要点》,从1月1日起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内容;实施中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组织开展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的专项检查。三是推广应用墙体材料生产新技术,按照“禁实(实心砖)限粘(粘土砖)”的国家产业政策,投入“禁实”工作经费500多万元,先后关闭5家实心砖厂,整顿转产2家实心砖厂,节约土地730亩,节约能源2.05万吨标煤。全市房屋建筑内隔墙大部分采用加气砼砌块、轻质内隔墙板,有5家企业筹建加气砼砌块生产线,有6家企业筹建干混砂浆生产。四是继续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全年节水约6000多万吨,计划用水管理率达到78%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2%以上,万元GDP用水量仅为69立方米。(陈瑞能)
  【推广应用新型墙材三项措施】 一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全年立项科研项目12个,计划投入科研经费163.5万元,实际投入45.5万元,完成了《厦门市新型墙体材料“五年”发展规划》、《厦门市商品砂浆应用及发展规划》等5个课题。同时,加强新型结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高层和小高层建筑积极鼓励和推广采用可回收材料的钢结构,以推动墙体材料的更新换代和建筑材料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各种新墙材的应用技术规程,编制了《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及图集、《GRC板隔墙设计与施工规程》及图集、《蒸压加气砼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及图集、《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等技术规范,为新墙材的推广、设计、施工、生产提供技术条件。三是组织召开砼小型砌块推广应用研讨会、建筑领域干混砂浆推广会,抓好中烟大厦、鹭槟大厦、华天花园C栋等新墙材应用的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工程的导向作用。全市全年累计开发应用新型墙材达7.2亿块标砖。
  (林浩宣 陈瑞能)
  【推广“零耗时、八同步、十不准”的工作模式】 2005年,市质安站在总结多年对重点工程的质量监督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零耗时、八同步、十不准”的工作模式。
  零耗时:一般隐蔽工程验收由提前24小时通知,改变为随叫随到;结构验收由提前两个工作日通知缩短为提前24小时通知;竣工预验收由提前三个工作日通知缩短为提前一个工作日通知;竣工验收由提前七个工作日通知缩短为提前两个工作日通知。
  八同步:现场施工与质量安全监督同步;监、帮、促同步;尚无国家标准的重要工序验收标准与实施验收同步;监督抽查与监督检测同步;样板验收与监督认可同步;专项治理与重点检查同步;工程实体检查与内业资料核查同步;竣工预验收与竣工验收同步。
  十不准:不准超越法律法规而擅自裁决;不准不执行法律法规而徇私舞弊;不准推诿、拖拉、扯皮、敷衍塞责或刁难管理对象;不准包庇、纵容管理对象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准利用职权为本人和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介绍施工队伍或建筑材料;不准参与赌博活动和高消费活动;不准要求管理对象无偿派工、派料、改建、装修个人和亲友的住处;不准向管理对象借用交通、通讯工具;不准找管理对象报销应当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
  【开展“质量月”、“安全月”活动】 5~11月,市建设局根据建设部和省建设厅有关通知精神,积极组织以“奉献优质产品、构建和谐社会”、“质量在我手中,用户在我心中”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和以“遵章守法、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月”活动。市质安站编写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有关法规知识宣传材料及宣传标语,组织三个巡查组和六个专项检查组,对全市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专项检查。组织部分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观摩学习中医院新址扩建工程、海关业务办公大楼工程的施工制度和措施及成功经验。市质安站还动员全体一线监督人员对责任监督的工程进行认真细致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共检查400个单位工程,涉及施工单位140家,监理单位94家,检查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12150项,消除质量安全隐患2200余处。
  【加大建材监督检测力度】 2005年,市质安站中心检测室改变工作方式,实行“上午监督抽检,下午实验检测,晚上出检测报告”的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检测仪器运转不停,以最快的速度把科学、真实的检测结果通报给监督部门和参建单位。全年完成常规项目检测16615组,监督抽检292个单位工程,抽检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1.4倍。有效防止伪劣和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打击了不法材料供应商,确保全市建材市场的规范和建材质量的稳定。
  【12项工程获“闽江杯”】 5月,厦门市有12个建设工程荣获省“闽江杯”奖,分别是:厦门卷烟厂易地技改综合办公楼、厦门卷烟厂易地技改联合工房、厦门卷烟厂异地技改H型烟叶醇化库B库、D库、厦门革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3号厂房、湖明新村四期(Ⅱ)18号楼、厦门市裕发花园二期8~11号楼、国贸广场二期9号楼、杏林宁宝小区宁韵园Ⅵ幢、V8幢、同安区鸿福新村一期4号楼。“闽江杯”是由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对建设质量达到省优的工程而授予的一个奖项。
  【两项工程获全国“鲁班奖”】 年底,建设部授予厦门国际银行大厦和厦门市武夷嘉园(住宅小区)两项工程中国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厦门国际银行大厦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设计、中建一局集团公司施工,厦门市武夷嘉园(住宅小区)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设计、省七建公司施工。一年内连获两项“鲁班奖”在福建省九个设区市中尚属首例。(陈隽峰)
  【部分建设工程存在七大隐患】 由于建设工程规模扩大,参建主体多,工期短,监管难度提高,厦门市建设工程在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七大隐患:一是部分监理单位没有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监理人员不到位,工作不认真,对存在的质量隐患和重大问题,未能按程序上报;二是一些跨地区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不到位,出让企业资质给一些包工头进行建筑活动,在市场上过度压低工程造价,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克扣安全文明和临时设施费;三是一些中介检测机构对检测发现的不合格建筑材料未能及时报告,容易造成不合格建材流入施工现场;四是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过于强调施工进度,对施工安全缺乏足够重视,随意签批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变更合同承诺条款;五是机械设备租赁单位没有按照安全施工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安装与拆卸机械没有严格按技术文件和法规要求编制专项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和派人现场监督;六是有的项目为了提高效率,简化手续,规避必要的前置安全条件;七是建筑业“诚信制度”的建立滞后,市场进入清出脱节,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机制尚未完善,“优质优价”预选承包商制度尚待建立。(陈隽峰 陈瑞能)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