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233
颗粒名称: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21
页数: 9
页码: 58-66
摘要: 本文概括了厦门市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监理、环境监测、环境科研与环境信息等。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厦门市 2005年

内容

综述
  2005年,厦门市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海湾型生态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提高和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坚持“围绕经济抓环保,抓好环保促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让老百姓喝上清洁的水,让老百姓吃上安全的食品”的要求,着力抓好环保队伍思想建设、环保工作规范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紧紧抓住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市建设、全面实施“五大环保工程”等重点工作,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全年环境保护总投入共计25.6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029亿元)的2.49%。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47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投资7.02亿元,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运行经费3.74亿元,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0.44亿元。全市环境质量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高速度增长的前提下,继续保持优良水平,总体处于全国重点城市前列,符合“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准要求。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受气候条件、建筑施工工地和汽车大量增加的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没有实现根本性好转;酸雨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酸雨污染较为严重;地表水和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仍存在个别指标超标现象,备用水源地水质超标严重;厦门近岸海域水质按功能区达标率较低,海域水质没有明显改善;工业固体和危险废物处置与监管仍不规范,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建设还存一些问题,餐饮娱乐业油烟噪声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裸露山体、水土流失、畜禽养殖场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汤晓平)
  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优级率略有上升】 2005年,厦门市空气污染指数(API)58,综合污染指数1.58,空气质量良,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全年中空气质量优的天数139天,空气质量优级率38.3%;良的天数221天,轻微污染的天数3天。与上年相比,空气质量的优级率上升2.1%,但轻微污染天数增加了3天,综合污染指数上升0.09(主要是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上升引起的),空气污染程度基本不变。2005年3种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为:二氧化硫0.02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40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067毫克/立方米,其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酸雨发生率居高不下】 2005年,全市降雨pH值范围3.45~6.92,pH加权平均值4.66,酸雨发生率87.8%,降雨总离子浓度平均值249微克当量/升。与上年相比,pH加权平均值和酸雨发生率略有上升,降雨总离子浓度平均值有所下降。pH加权平均值洪文最低,酸雨发生率坂头最高。综合分析,厦门酸雨发生率仍居高不下,酸雨污染仍然严重。(见表1)
  【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上年持平】 厦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有北溪引水、坂头水库、汀溪水库,均为特殊保护水域。2005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量24534万吨,达标水量24429万吨,水质达标率99.57%,与上年99.51%的达标率相比基本持平。
  北溪引水水质基本符合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50.0%,比上年33.33%有所上升;出现的超标项目有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粪大肠菌群、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性铁及总锰等,超标项目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相同。
  坂头—石兜水库,水质符Ⅱ类水质标准,比上年水质仅符合Ⅲ类标准有所好转;水质达标率91.67%,除总磷、总氮两项指标浓度均值超过Ⅱ类标准,其余项目均符合Ⅱ类水质标准;出现的主要超标项目有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粪大肠菌群等,比上年同期减少3项,超标率和浓度值也有所降低。
  汀溪水库水质符合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75.0%;出现的主要超标项目有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pH值等;总氮、总磷的超标率都为100%;特别是6月出现“水华”现象,水质为超V类水质。与上年同期相比,总氮、总磷、氨氮指标浓度值持续恶化。
  【其他水源水质污染情况依然严重】 厦门市其他水源主要有上李水库、湖边水库和杏林湾水库,水体执行标准均为BG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上李水库为特殊保护水域,水质仅符合Ⅳ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零;主要污染项目是石油类、总氮、总磷,出现的超标项目有石油类、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pH值、氟化物、粪大肠菌群、五日生化需氧量等。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项目和出现的超标项目基本相同。
  湖边水库属重点保护水域(应急水源),水质仅符合Ⅳ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零,但比上年劣V类水质有所好转。主要污染项目是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出现的超标项目有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粪大肠菌群、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总磷、总氮指标浓度年均值超出Ⅳ类水质标准。与上年相比,主要污染物和出现的超标项目基本相同。
  杏林湾水库属重点保护水域(应急水源),水质仅符合V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8.33%,比上年达标率为零略有提高;其主要污染项目是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出现超标的项目有总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粪大肠菌群、氨氮、氯化物量、溶解性铁、总锰等。与上年相比,主要污染项目和出现的超标项目基本相同,水质无明显变化。
  【九龙江河口水质无明显改观】 九龙江河口分高、低、平潮时监测,水质基本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出现的超标项目有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超标率分别为13.9%、4.14%、6.94%、26.4%;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和各项指标浓度值均无明显变化。
  【近岸海域水质污染严重】 2005年,厦门海域水质类别以超四类海水水质为主,海域的主要超标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各海域水质比较:西海域(包括筼筜湖、马銮湾)水质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九龙江入海口区域及南部海域,东部海域及同安湾水质相对较好,但仍不能达到厦门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与上年比较,水质没有明显改善,水体氮、磷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尤其是各海域无机氮浓度仍然居高不下。各分海域无机氮浓度比较:西海域及九龙江人海口浓度依然较高,其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801毫克/升及0.750毫克/升,均超过海水水质的四类标准(0.50毫克/升);南部海域东侧海区次之,浓度年均值为0.682毫克/升;东部海域及同安湾最低,但仍不能达到厦门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中相应的要求。各海域活性磷酸盐除西海域北部海区及同安湾外,其他各分海域活性磷酸盐浓度均可达到海水水质的二类标准,与上年相比,活性磷酸盐浓度基本不变。
  【筼筜湖水质超标率与上年持平】 筼筜湖执行海水水质的四类标准,以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进行评价,超标率为95.0%,比上年超标率97.2%基本持平,水质仍然为劣四类海水,没有明显变化,超过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粪大肠菌群,此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及石油类也存在超标现象。
  【马銮湾水质超标率上升】 以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进行评价,水质仍为劣四类海水,超过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水质超标率为95.8%,比上年超标率58.3%有所上升。
  【海滨浴场水质】 6~9月,厦门市对8个海滨浴场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常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粪大肠菌群、水温、pH及石油类,以粪大肠菌群及石油类两项指标对各海滨浴场进行评价。统计结果显示:公主园海鲜酒店外曾厝垵浴场、厦大浴场、艺术学校-水产研究所外浴场及港仔后菽庄花园外浴场水质较差,不适宜游泳;鼓浪屿别墅美华浴场水质一般,尚可游泳;其余各海滨浴场的海水水质良好,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适宜游泳。
  【区域环境噪声属轻度污染】 2005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网格测点数为338个,网格总面积为84.5平方公里。平均等效声级56.4分贝,范围在41.9~72.2分贝;与2004年平均等效声级55.9分贝,范围在48.0~67.8分贝相比,厦门市的区域噪声污染程度趋于稳定,属轻度污染。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根据对厦门市25条道路的165个测点进行的城市道路昼间噪声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平均等效声级68.4分贝,超过70分贝的路段长11.5公里,占监测总长度的12.3%。与上年相比,交通噪声污染程度稳定,超过70分贝路段长占监测总长度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本年度厦门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属较好。
  【功能区噪声污染有升有降】 2005年全市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点数共9个,每季度中对各测点进行一次昼夜24小时的连续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工业集中区、混合区功能区的昼、夜噪声均达标;居民文教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噪声昼间虽可达标,但夜间均未达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居民文教区、工业集中区昼间噪声以及居民文教区、混合区夜间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基本不变;混合区昼间噪声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的昼间、夜间噪声平均等效声级降低1分贝以上,噪声污染程度减轻;而工业集中区夜间平均等效声级有所升高,噪声污染程度加重。(汤晓平)
  污染物排放控制
  【概况】 2005年,厦门污染物排放控制依据“十五”环境保护计划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要求,采取“容量核定、目标管理,从严控制、强化监督”等措施,完善了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分解下达到各区政府、各重点企业单位,建立年终考评和奖励制度,确保了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的实现。
  【废水排放】 2005年,全市工业用水总量67709.04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3914.78万吨,工业用水重复用量61515.74万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8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3730.86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0%,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453.64吨,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785.74吨。
  全市城市废水排放总量17203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3289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总量9303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70.01%。全市中水回用总量46.88万吨,中水回用率0.59%。
  【废气排放】 2005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285.68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707451万标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总量9631.26吨,工业烟尘排放达标量9574.27吨,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9.4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66641.08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量66279.26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9.46%;工业粉尘排放总量649.16吨,工业粉尘排放达标量625.25吨,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96.32%。
  全市现有锅炉、窑炉总数287台,其中使用清洁能源达标排放的有278台,达标率96.86%;全市汽车在用数152913辆,比上年增加32010辆,汽车尾气达标率82.46%,其中汽车年检达标率92.84%,汽车抽检达标率72.08%。
  【固体废物处理】 2005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60.85万吨,比上年增加4.5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56.88万吨,比上年增加4.4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93.48%,比上年提高0.36%;全市医疗废物产生量0.2875万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量0.2706万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94.13%。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63.7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年综合利用量73.16万吨,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年综合利用率89.74%;工业固体废物年处置量4.6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年贮存量3.8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年排放量0.02万吨。
  (汤晓平)
  环境监理
  【概况】 2005年,厦门市环境监理工作以提高全市环境质量和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达标率为目标,以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和现场稽查为手段,以查处违法排污和“十五小”企业为工作重点,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加大现场执法力度,确保全市环境质量和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稳定达标。
  全年市环境监理部门共接到环保来信来访和投诉2699件(含非环保类投诉),处理率为100%。其中:废水203件,占7.5%;废气1152件,占42.7%;噪声1167件,占43.3%;其他非环保类的投诉177件,占6.5%。环保投诉件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一定下降。
  【排污费征收和行政处罚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5年,为确保“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和公平、公开、合理地使用环保专项资金,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排污费征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排污费征收工作经费核拨分配方案(试行)》,加大排污费征收和处罚力度,全年排污费征收共计5076.38万元,实施行政罚款金额371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排污费征收任务。全年共安排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补助项目29个,下达环保专项补助资金5422.55万元,取得较好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规范排污许可证发放】 2005年,为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制定《排污许可证申领流程》,进一步规范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扩大排污许可证发放的工作面,扎实做好全市污染企业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全市办理排污申报登记企业数达到3423个,办理排污许可证企业数达到637家。
  【高考期间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2005年度高考期间,全市环保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73人次,受理并处理投诉290件。其中,对30家严重违法并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予以停产停业、罚款等行政处罚,或作出限期改正的处理决定;共纠正建筑工地违规施工噪音扰民392起,处罚14起,罚款1.4万元;纠正餐饮业油烟、噪音扰民1998起,责令污染严重的15家餐饮业主停止经营;纠正住宅区违反规定时间装修或产生噪音扰民225起,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控制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受到市民的好评。此外,市环保局还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居民楼内的餐饮娱乐场所使用音响设备扰民的通告》,市行政执法局对279起使用低音炮设备的酒吧等娱乐场所及家庭娱乐使用音响设备噪音扰民进行处理。
  【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2005年,完成了《厦门市环境监理中心所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程序(试行)》等5项规定,规范了《厦门市环境监理中心所案件移送处理书》等2项生态环境监察执法文书。完成了《厦门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和《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总结表》的编写和上报,已顺利通过了省环保局的初审,并由省环保局向国家环保总局报送有关评审验收材料,全市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环境稽查试点工作】 2005年,通过在环保分局辖区内开展环境稽查试点工作,制定环境稽查工作方案,培训一线稽查人员,划定各分局的稽查区域,为全面有效地开展环境稽查活动,促进各执法部门提高执法水平奠定基础。全年共检查污染源281个。其中,工业企业项目53个,在建工地7个,医疗机构12个,三产等其他项目209个,初步摸索出一套现场稽查方法和经验。
  (汤晓平)
  环境监测
  【概况】 2005年,厦门市环境监测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服务意识,加大监测力度,重视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按监测规范对全市环境空气、地面水、海洋、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例行监测。加强常规监测工作力度,按计划完成每月空气质量日报、预报、饮用水源月报、厦门海域海水水质监测;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重视对酸雨、赤潮等监视性监测工作;加强对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工业污染源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监控;在高考期间重点开展建筑工地噪声、工业生产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监测,并配合110联动进行24小时监视监测工作。全年共完成污染源监测2238个厂次,完成常规环境监测数据11.3万个,污染源监测数据5.8万个。按时完成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报告书、2005年季度环境质量季报和环境统计报告等各类环境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通过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验收】 4月底,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超过95分的成绩通过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的标准化建设验收。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二级站的建设,在人员结构与监测经费、仪器设备配置、业务能力等三方面加大投入,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测,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和时间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完成上级环境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污染源监督监测任务;按照《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各项要求按时向上级环境保护部门报送各类数字型和文字型报告,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确保监测结果科学、准确。
  【启动市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 2005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启动了厦门市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该系统由环境空气自动监控、地表水质自动监控、海域水质自动监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噪声自动监控、机动车排气自动监控、环境应急自动监控和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自动监控等八大系统组成。截至年底,海沧及翔安区的空气质量子站建设正在进行,江东水站和海上浮标式自动监测站基本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基本建成,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也基本建成。
  【启动环境污染应急监测】 6月8~23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接到北溪源头水六价铬污染情况报告,立即启动水质应急监测预案,对江东源头水中六价铬污染进行每小时一次的采样监测,参与调查其污染可能的来源并形成专题报告。10月6日,电化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再一次启动应急监测系统,应急监测分队圆满完成应急监测任务。
  【环境空气污染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基本完成】 2005年,环境空气污染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三期采样,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和报告编写。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厦门市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是尘的问题,但引起尘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本地也有外地因素,既有扬尘又有机动车、工业污染排放。同时,对空气质量实行每周分析制度,加强对空气自动站的管理,保证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控制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最终实行每周一报制度奠定基础。
  【有机污染物与生态监测取得新成果】 2005年,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要求,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了有机污染物与生态监测新项目研究,制定《厦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调查监测方案》,选派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技术培训班,完成了调查监测前期准备工作。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指导下,确定监测项目,实施厦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有机污染调查监测,并接受漳州、泉州、龙岩三地水样的分析任务。截至年底已完成三地饮用水源及厦门饮用水源北溪、坂头、汀溪水库的监测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此外,还实施了海沧石化工业的有机污染物背景调查与监测,启动了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菜篮子基地镉汞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汤晓平)
  环境科研与环境信息
  【概况】 2005年,全市环境科研与环境信息工作以制定全市环境规划和计划为主要内容,以解决全市环保重点、难点问题为着眼点,开展新技术试验和评价,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的实现。年内,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先后完成《厦门市“十一五”环境保护保护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报告的编制和环保规划与其他部门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完成《厦门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文本)》的编制和征求意见、修改和评审工作,并上报市政府。环境科研工作重点实施《厦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课题研究;继续开展《厦门湿地调查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和《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课题研究;完成“酸雨”与“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期评价;完成《厦门市餐饮娱乐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编制;编制了《福建省海域环境质量报告》;开展《引进生态接口技术利用水葫芦等资源的项目》研究。同时继续做好东亚酸沉降监测与中日韩污染物远距离输送课题的研究,促进与国内外监测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在有机污染物分析、自动监测、酸雨监测、海洋监测等领域内创出自己的特色。
  【日本高性能污水处理系统试验】 6月8~15日,日本NTC株式会议代表和专家对“日本高性能JDS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试验。先后完成了垃圾渗透液、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等四个课题试验,并提交了试验技术报告。通过试验,专家组认为:该项技术是一项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安全稳定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洛东式生猪养殖模式试验】 6月15日,市环保局组织鹭盛等5家生猪养殖场进行洛东式生猪养殖模式试验。该项技术是利用天然植物资源,收集多种有益微生菌,经过特定营养液的培养形成有效微生物酵母,再将酵母按一定比例掺拌锯木屑、谷壳、米糠、水等进行发酵微生物菌群繁殖,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厚度约80厘米)。利用猪的拱翻习性,让猪粪便和垫料充分混合,经过分解发酵,使猪粪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并除去臭味,同时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菌体蛋白质等食物,从而相辅相成将猪舍演变成为饲料加工厂。通过半年多试验证明,该技术具有设施简单、节水节能、低耗饲料、低成本、高效益、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无污染、无排放、无臭味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环保生物养殖技术。
  【生活污水林地处理对山地林生态系统影响研究通过专家评审】 10月12日,由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与厦门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实施的“生活污水林地处理对山地林生态系统影响课题研究”通过专家组评审。该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污水源、林地、管道动力输送、林地投配系统、调节池系统。原生生活污水源由厦门市污水处理二厂截留井提供,主要为生活小区的生活污水,该井日污水流量1500立方米,污水进入截流井前,已经格栅除渣处理。由于是原生生活污水,水质特点主要表现在悬浮物、氨氮、氯化物及粪大肠菌群含量较高。原生生活污水林地生态处理工程依循的是“污水—土壤—植物”资源再生模式,其基本结构为“截流井+氧化塘(调节池)+污水动力输送、管网投配+城市景观林地”。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制定污灌量、安排污灌轮灌期,原生生活污水对林地植被发育影响是良性的。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特效有机肥研究取得成效】 2005年,大屿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技术人员,利用制备的有机肥在盆栽番茄并接种根结线虫的实验条件下,鉴定在一定碳/氮比和钾素含量范围内的有机肥对抑制根结线虫种群的作用,并重点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钾素缺失对于番茄根系中巨大细胞的糖类堆积代谢与线虫侵入的关系,证实土壤中钾素的含量对于土传播病虫害的传染有切实关系。对实验材料进行部分更换把实验得出的有机肥同样进行肥效、碳/氮比以及其他物质的检测。同时进行农田蜜柚和茶叶的实验,进行盆栽实验使得实验结果符合要求。同时通过堆肥茶的研究,将有机肥中的主要成分通过水处理的办法洗出,干燥后进行相关研究。这样可以节省有机肥的运输费用,提高单位重量的肥效,解决有机肥成本过高的问题。
  【厦门市鹭科鸟类分布及其种群动态调查研究获奖】 该项课题研究以反映厦门鹭科鸟类繁殖后的越冬地、其他春季集群繁殖的场所、觅食地、容纳量等情况,明确鹭科鸟类多样性、分布以及种群数量与厦门整体大环境的生态关系,为科学制定鹭科鸟类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环境保护计划、合理保护厦门市的鹭科鸟类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1月22日,该课题通过了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厦门市2005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厦门环境现场实时稽查系统建成通过验收】 12月26日,市环境信息中心“环境现场实时稽查系统建设”完成总体调试,并通过专家组验收。该系统由“环境指挥与实时稽查、环境统计、排污收费和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登记、污染源监测、建设项目管理、环境容量等七大系统数据库组成。它的建立使厦门市环境指挥、管理和信息查询进入应用阶段。
  【首届全国环保科普会议在厦门召开】 4月8日,第一届全国环境保护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厦门召开,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协的有关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国家环保总局张力军副局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工作汇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和天津市环保局分别介绍了科普工作经验,会议还表彰了一批环保科普教育先进单位。(汤晓平)
  生态保护
  【概况】 2005年,全市生态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推动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抓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先导,全面推动农村小康环保专项行动的实施;以区域性、流域性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点,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使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再上新台阶。
  【《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及实施纲要》编制基本完成】 5月,该《实施纲要》初稿完成,在征求专家和市有关部门意见并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该项成果中包括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总报告、专题报告、规划实施纲要和生态市规划信息系统。厦门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目标是:力争用15年的时间,将厦门市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海湾型生态城市。厦门生态市建设规划将建立五大体系:即生态景观与安全格局体系、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与人居环境体系、资源保障与高效利用体系、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体系。该《实施纲要》评审会将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召开,规划通过评审后将报送市人大批准实施。
  【继续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2005年,全市循环经济试验和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继续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部分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1.物质(废弃物)的再利用与资源化。主要有厦门嵩能粉煤灰开发有限公司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厦门闽星环境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的厨余垃圾、水浮莲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厦门陆海环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含银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厦门兴重环保化工有限公司的废弃食用油脂回收利用,厦门绿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水葫芦综合利用,厦门汇大化工有限公司的PTA氧化残渣资源化利用,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钨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厦门万里石板材有限公司的废石粉综合利用,三立(厦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汽车发电机、起动机的再利用,柯达(厦门)有限公司的一次性相机回收再利用等项目。
  2.水的再利用及“零排放”。主要有厦门多威电子有限公司的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灌工程,鑫威爱新型墙漆技术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及回灌工程,明达塑胶(厦门)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及回灌工程,厦门银鹭高科技园区的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厦门东纶织造有限公司的工业废水“零排放”工程,电镀企业的利用膜分离技术实现电镀漂洗水循环利用工程,大嶝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狐尾山的污水林地生态处理工程等项目。
  3.节约型企业。主要有厦门古龙工业园的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厦门厦化实业有限公司的节能、节水,厦门涌泉集团有限公司的松木制品精加工与综合利用等项目。
  4.生态型产业。主要有厦门如意集团有限公司的生态型农业,集美鹭盛畜牧实业有限公司的生态型养殖业,厦门翔鹭集团的生态型工业等项目。
  【’2005国际海洋城市论坛在厦门举行】 10月8~9日,’2005国际海洋城市论坛在厦门市举行,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其相关机构的代表,国际上13个国家的23个沿海城市以及国内14个沿海城市市长及其代表出席。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到会并致辞。与会代表表示,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威胁,必须通过多种手段保障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两天的讨论,与会代表共同签署了《厦门宣言》,表示将齐心协力加强陆源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实现海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初见成效】 2005年,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年底,鼓浪屿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配套安装生活小区有机垃圾处理机8台,开展节能路灯、节水用具改装。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在省环保局统一计划和直接领导下,与德国莱法州合作,借鉴该州循环经济建设成功经验,根据《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规划》逐步展开。
  【承办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年会】 11月5~6日,“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5年年会”在厦门举行,为保障会议成功,市环保局担负了主要会议材料和观摩现场的准备,总结了全市近30家循环经济典型经验做法,抓了2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实现污水利用、零排放试验工程,完成近30万字的专著《循环经济——厦门在行动》,组织拍摄《循环经济——厦门在行动》专题片,筛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单位作为参观考察现场,完成年会参观现场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参观活动。厦门市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得到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局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参见本书工业栏目“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相关条目)
  【全国部分城市环保局长座谈会在厦门举行】 11月7~8日,“全国部分城市环保局长座谈会暨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环保工作研讨会”在厦门举行。会议主题为“循环经济和生态旅游经济在全国部分经济中心的探索和实施”。全国1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和7个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的环保局领导和有关人员近60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环保总局、福建省环保局、厦门市政府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
  【启动“四个百家”企业专项行动】 2005年,厦门市开展了“四个百家”(即百家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活动、百家企业节能活动、百家企业节水活动、百家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专项行动。全市60多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基本落实;思明区、湖里区、大嶝镇和集美台商投资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基本完成;全市已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共74家,正在开展ISO14000认证工作的企业19家。
  【两家企业申报“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8月,市环保局启动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向省环保局和国家环保总局推荐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和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创建和申报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两家企业在推进企业内部技术改造、结构调整、资源利用、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节水、节材和减污降耗、循环利用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11月,参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5年年会的代表参观了这两家企业,给予高度评价。
  【七家企业入选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8月,福建省经贸委公布了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名单,厦门市有7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为: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柯达(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厦门万里石板材有限公司、厦门如意集团有限公司。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共50家,是经各地推荐,有关部门评审确定的。
  【新圩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通过验收】 8月,翔安区新圩镇上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申报材料。9月,通过省环境保护局组织的初验。10月2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专家组对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专家组认为创建工作很有特色,工作细致、落到了实处,给予充分肯定。新圩镇可望成为厦门继大嶝镇之后的又一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汀溪水库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2005年上半年,汀溪水库水环境恶化趋势明显,污染加剧。主要是水库上游村庄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所致。6月,市、区政府作出全面开展汀溪水库污染治理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汀溪水库水质达标。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共拆除、关闭汀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辖区内涉及五峰、汪前、造水等7个行政村的规模化养猪场54家(猪舍180座,生猪存栏8052头,面积16468.7平方米)和1万头的养鸭场1家,兑现补助资金200多万元。另外,在20头以下的散养农户大力推广家庭户用型沼气池,截至年底已完成200口共2000立方米,有效地解决了养殖业污染问题。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全面推进】 2005年,厦门岛内畜禽禁养工作全面完成,岛外继续鼓励畜禽养殖业走“集约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广农牧、渔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一果,牧一沼—渔,牧—沼一菜,牧—沼—草等生态型、无害化、立体式种养模式,同时引进国外发酵式生态型零排放的养猪模式,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畜禽粪便和沼液(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本年度全市投入治理资金703万,共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46家,其中21家通过市农业局、环保局和财政局验收,基本实现了养殖污染生态型零排放。此外,6家环保型发酵式养殖场试点和利用沼气发电试点项目开始启动,该技术试点成功后将在厦门市和漳州市推广,为九龙江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养殖户增收提供新的途径。国家环保局领导来厦视察时,对畜禽养殖污染猪—沼—草—猪的生态型零排放养殖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认为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一场革命。
  【两个社区获首批“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 9月,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龙头社区、莲前街道瑞景社区双双获得“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社区”称号。国家级绿色社区是先由省环保局推荐,再经全国“绿色社区”表彰领导小组最终审定才获通过的。此次全国共有112个社区获得“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其中福建省有8个,这是中国的首批国家级绿色社区。
  【马銮湾湿地生态恢复与重构示范区设计方案出炉】 9月22日,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召开《马銮湾湿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构示范区》项目设计方案专题汇报会。规划中的马銮湾湿地位于厦门城市副中心,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为1.44平方公里,水生生态区域约为0.3平方公里。受外海潮汐和两条溪流的影响,该区域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是厦门恢复和重构淡咸水湿地生态系统的理想场所。示范区主要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为主,科普教育和红树林专业研究基地为辅,兼顾城市绿地的休闲功能。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其净化空气和水质、丰富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展现优美的湿地生态景观,大大提升周边区域的环境品质。示范区的基本建设将在5年内全部完成。(汤晓平)
  环境管理
  【概况】 2005年,环境管理工作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规为主要内容,以环境影响评价为抓手,加大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和监督力度,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强化环保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认真抓好专项整治工作,正式实施《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建设项目审批和验收分离的暂行规定》,贯彻国家“环评法”取得成效。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3106项,验收523项。其中,市局审批198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42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154项,登记表2项),验收34项;分局审批2908项(报告表850项、登记表305项、餐饮承诺书1753项)验收489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开展区域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先后完成灌南汽车城、厦门集美文教区、杏林湾、马銮湾、钟宅湾综合整治工程,同安工业集中区、翔安东部产业区、厦门软件园等区域环评和厦门港总体规划、厦门机场总体规划、海沧新阳片区规划等环评工作。为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工业生态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何立峰强调环保工作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 8月2日,中共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到市环保局视察调研。在听取市环保局谢海生局长工作汇报后,对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一要处理好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要处理好强化环保意识和强化大局观念意识的关系;三要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关系;四要处理好企业达标排放和污水处理厂的关系;五要处理好区域环评与企业单体环评的关系。
  【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取得新成果】 2005年,厦门市认真落实国家六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和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专项检查,切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努力遏制污染反弹,维护群众环境利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出动环保执法人员7888人次,检查企业3594家次,查处违法排污企业244家,处罚金249.8万元,其中责令限期补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手续51家,责令停产停业60家,取缔、关停22家。12369环保热线(含环保110)共受理投诉件2527件,做到件件有处理,件件有回音。列入全市挂牌督办的22家环境违法情节较为严重的企业,经限期治理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全市重点监管企业128家,稳定达标率达91.4%;2004~2005年已建成建设项目2201个,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合格率达95.2%。全市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取得新成果。
  【六项措施整治危险废物】 2005年,市环保局把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抓好“固废法”宣传教育;二是加强全市废物进口环境管理工作;三是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和五联单制度,逐步规范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工作;四是参加全市毒鼠强专项检查,及时组织毒鼠强收缴工作,共转移处置毒鼠强及其废弃物近500公斤;五是与市建设局、质监局联合开展建筑白色污染执法检查,并对违规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从而确保了全市环境安全;六是加大对医疗垃圾处理监管力度,做好全市的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指导和督促,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疗垃圾的收集运输、焚烧处理开展检查工作和提出整改意见,诊所医疗废物处置率达27%,全市95%以上的医疗垃圾得到集中无害化处置,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医疗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管齐下控制环境空气污染】 2005年,为实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环境空气质量三年达优的目标”,市环保局组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三年达优专项行动,制定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三年达优专项行动方案。紧紧抓住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和工业企业粉(烟)尘污染控制“三个重点”,努力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1.机动车冒黑烟专项整治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依据《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由市环保局领导带队,抽调各部门工作人员组成10个冒黑烟取证工作小组,开展“两个1000”(即组织1000人、冒黑烟车辆罚款1000元)执法专项行动。全年组织4轮联合大巡查,出动拍照小组591组(次),参与人员1782人(次),现场拍照309个点位、156条线路。对其中明显冒黑烟的706辆车的车主单位发出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和限期治理通知,处罚金额36.87万元。二是深化机动车排气路检、复检,加强对营运车辆的入户抽检工作,重点加大对冒黑烟车辆的整治力度。全市年检站检测在用汽车73268辆,合格率94.7%;抽检汽车尾气2850辆,达标1998辆,合格率70.11%;处罚尾气超标柴油车653辆,罚款金额26.38万元,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344份。三是做好新车达标车型控制工作。2005年全市共有1000多辆出租车到期或提前报废更新,为确保参与投标出租车型低排放的真实性,采用模拟简易道路工况法对18种车型的36辆车进行检测,最后确定13款达到欧Ⅲ排放车型供车主自行选择。通过近一年的专项整治,全市道路上冒黑烟车辆明显减少,整治效果显著。
  2.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果。下达《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通知》。3月为迎接国际马拉松赛,开展施工扬尘污染专项检查,4月配合市政协委员对工地扬尘污染问题进行视察,6月结合高考对工地进行夜间检查。市考评组共检查在建工地160余个,开山采石碎石场9个,道路施工工地20个,拆迁工地18个。召开相关管理部门、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会16次,新闻媒体报道25次,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递交考评专报23份,共发出整改通知书83份,反馈100%。厦门岛内各类工地文明施工现象已形成风气,并出现了数家质量过硬、扬尘控制管理水平较高的文明施工单位;岛外集美区、海沧区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也正逐步完善。
  3.重点工业企业的废气治理全面启动。明达玻璃有限公司预计投资800万元,将于2006年完成该厂玻璃熔窑的烟气治理任务;厦门电厂脱硫治理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项目总投资5亿多元,可望在2006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翔鹭石化公司计划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持续整改,届时PTA装置外排废气中的苯系物、醋酸、醋酸甲酯排放量和排放速率将进一步大幅削减;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氨回收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餐饮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年内,先后制定《厦门市餐饮娱乐业油烟噪声整治工作计划》、《厦门市餐饮娱乐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厦门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和管理方案》,从污染源调查入手,展开餐饮娱乐业污染专项整治。截至年底,全市餐饮娱乐业基本完成调查和输机工作,其中:思明区5346家、湖里区5312家、海沧区692家、集美区1138家、同安区1011家、翔安区154家。根据调查情况,分类处理,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全市各环保部门补办环保审批手续或签定餐饮业承诺告知9000多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近2000家餐饮娱乐业予以取缔。厨余垃圾处理利用取得成效,全市3000多家餐饮企业的废弃油脂由兴重公司统一集中收集、清运,其每月收集处理“地沟油”近700吨,加工利用产值已达每月50多万元的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20多家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安装了微生物处理机,40多家大型餐饮业的泔水废渣统一由闽星环保工程公司统一收集和清运,一天的收集量达20吨。餐饮娱乐业集中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新增餐饮娱乐业集中区近30万平方米。到年底,全市餐饮娱乐业集中区近42万平方米,占餐饮娱乐业营业总面积的25%左右,为解决餐饮娱乐业污染扰民问题奠定了基础。
  【同安东西溪综合整治取得成效】 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环保局采取“积极推进、公众参与、限期治理、综合整治”等措施,对汀溪水库和同安东西溪污染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库区生猪养殖场关停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取得成效,关停了东西溪合流段东北侧溪岸旁的凯杰运动器材厂、明和实业车间等6家电镀厂,并全部拆除;三是限期治理了一批不达标工业企业;四是污水截流工程基本完成,同安污水处理厂和银鹭集团污水处理厂开始运行,城区河道的整治与护岸工程也基本完成。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同安东西溪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由原来的超V类水质,逐步接近Ⅲ类水质,沿溪景观也得到初步改善。
  【“中华环保世纪行”在厦举行】 9月26~27日,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主办、市环保局和市科技局等有关单位联合承办了2005年度中华环保世纪行(厦门)活动,活动主题为“循环经济在行动”。由21家中央、省驻厦媒体和市属新闻单位的28位记者组成的记者采访团,两天走访了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的节水节能、垃圾处理,翔鹭集团、厦门钨业、柯达一次性相机处理等循环济典型示范区。此次活动集中报道厦门近年来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为在厦门召开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宣传造势。
  【环境污染投诉处理率达100%】 2005年,共收到市区两级人大建议、政协提案33件,办结满意率100%。全年共受理信访、举报等投诉件4669件,其中废水194件、废气971件、噪声1341件、其他污染投诉2163件,每件投诉均得到及时调查处理,处理率100%。
  【思明区成为全省首个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行政区】 6月14日,思明区政府正式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证书,这是福建省首个导入运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行政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政府工作部门从自身职能考虑,在源头上控制、监督和落实环境责任,对该区域内所管辖的企业、居民、餐饮业等的环境问题进行落实。实施“绿色行政”是厦门应运建设生态城市和中国加入WTO等新形势的需求,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环境意识,使行政管理走向“绿色化”,在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逐步将吸引投资的政策优势转移到环境优势上。(汤晓平)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