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212
颗粒名称: 创建纪实
分类号: D64
页数: 6
页码: 8-13
摘要: 本文记述的2005年厦门市创建纪实包括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等情况。
关键词: 厦门市 经济 发展

内容

2005年10月26日,中央文明委正式公布全国创建首批文明城市测评结果,厦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以“紧扣发展,造福人民,致力和谐”,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赢取了全国城市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这个荣誉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厦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创建文明城市的结果。
  省委书记卢展工多次指出:厦门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头,也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出表率,进一步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认为:城市文明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的和谐统一体,是城市形象、品牌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创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市委、市政府以落实执政为民为宗旨,始终把创建与改革发展大局融为一体,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求提升特区综合竞争力之本,务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之实。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公平,分享,关怀。在厦门,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的暖意,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甜润和社会安定有序的和乐。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浪潮的推动下,这座滨海城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筑城市文明新框架,率先迈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
  一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厦门处于很特殊的区位地位,特区三个文明的推进发展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跨越式发展不仅以物质形式来体现,更主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体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更高阶段的发展应该对文化建设有很强的推动。对城市文明精神的价值体系,厦门做了重新的思考,它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信念力量,一种价值取向,而且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内源性因素。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聚焦和折射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轨迹。21世纪最重大的社会变革将是城市化。建筑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几乎同时预言:21世纪将是城市化的世纪,21世纪将是城市竞争的世纪,21世纪将是开创人类城市文明和社会和谐新纪元的世纪。1800年,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一个,而今天,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达近400个,中小城市更是恒河沙数,不胜枚举。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的城市数量由190个增加到近700个,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近百个。专家指出,在未来20年内,我国的城市化比例将超过50%。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城市化进程中,道路交通、文体卫生设施等硬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少城市甚至初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个性魅力才是城市核心的竞争优势。
  同样的问题摆在厦门面前——什么是厦门作为改革开放新时代一个重要标志的城市的“禀赋”?在厦门市最高决策层看来,城市的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人际环境,构成了不同城市的不同“禀赋”。对城市“禀赋”的宏观把握,离不开城市文明的建设。21世纪的城市文明是以人的文明为根本标志的文明,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共生的文明。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社会表述,与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城市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恰恰是现代城市个性之根本。市委、市政府清醒地意识到,创建文明城市既是党中央作出的决策,更是特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厦门跨越式发展所需,是群众高品位生活所盼,是城市功能转换完善提升所求,是社会结构转变所致,蕴涵了党中央提出的现代城市社会和谐目标取向,也是构建和谐厦门的最重要内容。厦门应该选择这样的抓手,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智力支持和社会环境保证,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造福城市,造福人民。
  2004年2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市千名干部群众动员大会,阐述了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提出了“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的郑立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发有为,志在必得。厦门经济特区吹响了向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进军的号角。在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块块闪亮的金牌之后,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为厦门树立了更高标杆——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全力争取衡量一个城市综合性整体水平的最高荣誉,全力争取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
  志在必得,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气势,一种冲劲,一种层次,一种合力。是这座城市最高决策层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是这里的人民对营造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行动。
  创建活动列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目标,一切工作高效有序地全面展开。厦门市成立了创建指挥部,市委书记挂帅担任总指挥,市长担任第一副总指挥,市委分管副书记担任常务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各区各部门和军警民等社会力量统一行动。
  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厦门经济特区的干部队伍有着敢打大仗、敢打硬仗的良好作风,市委、市政府统一了思想,指明了目标,任务迅速被分解成行动。各区党政主官纷纷立下“军令状”,站到了第一线指挥调度,确保创建工作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履新时正是创建工作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他立刻与第一副总指挥、市长张昌平和常务副总指挥、市委副书记吴凤章建立密切的工作互动,掌握工作进展,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他结合到基层单位调研,明确指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利益,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要义。”“群众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群众是否满意为首要标准。”
  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厦门的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一开始就与推动特区改革发展大局结合起来,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结合起来,与服务社会民生福利需求结合起来,使测评体系中抽象的指标具体化、形象化为市民群众可视、可感、可知的“民心工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一场“全民动员,全家投入”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创建活动在全市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道德自治,群众自治,被视为城市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创建指挥部一直在思考,从体制制度上创新,形成常规化管理模式。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链工作模式建立了,它解决了条块部门单位之间的任务不明、容易造成管理空档的毛病,强调了自身职责与全局关系“环环相扣”的内在合力。紧接着一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链工作模式在全市推行,文明城市的37条指标、119项测评标准以责任状的形式层层分解,使领导责任具体化,把工程科学中的“中试”理念与方法引入创建工作,初步实现了考核指标量化要求。
  市委副书记吴凤章在谈到创建文明城市的组织机制时说:厦门的城市文明建设体系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发展,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委文明委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区各部门组织实施的格局。责任链条的建立实现了创建活动各项任务指标在时间空间的全面覆盖,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性循环,它和指挥部策划组织的每月点评会是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的有力措施。
  就在全国测评工作结束的当天,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召集成员单位举行会议,经过一番分析讨论,大家很快形成共识,测评结束只是厦门创建工作的一个新起点,而不是终点。市委分管领导代表指挥部提出:抓反弹要靠高站位,治顽症要有大决心,抓长远要有好机制。现阶段当务之急要查找存在的问题,整改薄弱环节,实施长效管理。最终使厦门拥有人才型的市民素质,学习型的城市风气,创新型的城市文化。
  厦门人民胸怀时代的使命感紧迫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坐标,没有停步,锁定未来,在城市现代化管理体制的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和属地化创新上又抢夺先机。在他们眼中,城市不只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一个单位,它同时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厦门文明城市的创建已经从知性阶段走向理性阶段。
  二
  厦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同样要有特别之为,体现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发展。
  厦门要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历史性贡献,必须要有良好的城市文明基础。它是“弓弦模型”中的“弦”,“弦”绷紧了,城市产业化的“箭”才能射远。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文明创建的受益者,是城市文明创建的主力军。城乡的发展不能只注意形态的变化,真正的城市名片是市民素质。
  24年来,厦门作为全国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在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面,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厦门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始终紧紧抓住发展主题,坚持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史,正是一步一个脚印迈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进程。城市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竞争力的竞争、文明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发动机”。厦门市领导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强调着这样的理念:
  ——发展是文明的核心和动力,文明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由之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要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始终把发展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第一要务,以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城市文明创建中的问题,以创建文明城市来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这是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创建方略,而它的背后,承载的是200万厦门人民对“和谐厦门、魅力厦门”的呼唤与追求。
  三个文明协调并进,与自然和谐相处,求社会全面进步。文明城市创建的目标,更是厦门发展道路的选择。何立峰的一席话道出了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高起点。
  高远目标来自历史责任。省委书记卢展工每次来到厦门都要抽出时间深入区街调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倾听基层群众对城市文明发展的建议。他要求厦门呼应全局,牢记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要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体现作为,全方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高远目标离不开创新机制。厦门在制定“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同时制定了“十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明确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纳入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高远目标离不开脚踏实地。几年的创建,厦门市民看得最真切,一个词概括——攻坚克难。不搞表面文章,关注民生热点难点;不搞一阵风,建立社会凝聚功能。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着力解决社会管理理念、方法滞后于社会事业发展需求的矛盾,积极寻求从长效机制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城市品质。
  1月13日,在厦门宾馆明宵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这是全市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暨指挥部联席会议,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会议采用了点评的形式,有关职能部门与各区各部门各单位面对面地对各自前阶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照镜子”式的批评和自查。这种被称为“刺刀见红”的点评会,不搞花架子。在准备第一次会议材料时,工作人员照例写了一大串成绩;材料送到吴凤章手上,被退了回去。他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提解决不了。”同时,他为点评会定下了调:说差不说好,报忧不报喜,摆问题别摆成绩。受邀的点评员一上台就运用多媒体把围绕专题随机调查的“阴暗面”曝露在市、区两级主要领导面前。被点到的单位领导面红耳赤,坐不住了,一散会就带着人马直扑问题点抓整改。与此同时,相关单位也从点评会暴露的问题中举一反三,类似的薄弱环节逐一被列入工作重点。
  年内,这样的点评会全市已经举行了七场。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都亲自参加点评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市容考评监督员、新闻记者、退休干部等经常获邀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点评。每次会议都是“一点不留情面”地指出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点出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把点评结果公开报道,接受社会监督,一一大力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指挥部先后开展了对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食品卫生、不文明交通等专项整治点评,让群众真实感受到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实惠。
  “厦门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对于厦门人来说,文明城市创建和整个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厦门坚持群众管理、群众自治,成立了文明督导员、社会监督员、市容卫生考评员、文明行业考评员等群众管理队伍,深入行业“窗口”、大街小巷进行督查,营造了城市文明人人有责、人人管理的良好氛围。《厦门日报》发动军警民联手,星期天义务劳动;百个“四无社区”互相竞赛;百个“一流服务窗口”争显优质服务;百个中小学生创文明城市夏令营进社区;百场机关干部“七进社区”宣传活动;百名“我们身边的好市民”被宣传报道……所有这一切都激发着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情,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万众自觉参与的良好局面。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政府收到的市民意见与建议达3万多条,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知晓率接近100%,支持率超过95%。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面对社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面对城乡人员流动加快,面对人们思想活跃等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主动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使文明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城市形态的变化在发展的新机遇中求突破、上水平?对此,张昌平市长深有体会。一次,他和基层干部到一个生活小区检查,和一个老婆婆聊了起来。老婆婆说,在这里居住,空气好,绿化好,身体好,心情好。她原先是来厦门看望女儿的,现在不准备走了,还报名参加了社区义工活动。张昌平感慨道,这就是创建的目的,这才是创建的动力。只有全民受益,才能全民参与。只有让市民成为创建的主体,市民才有创建的热情,也才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
  针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后带来的各种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市委文明委提出从心理健康教育切入,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02年开始,厦门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小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第一个“阳光网站”,每个学校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推出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并建立59所示范学校。还在社区选派德育辅导员,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初步形成。这些做法与经验,《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先后作了重点报道。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厦门市由市委分管领导挂帅,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抽调近百人,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专题调研,召开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为未成年人办10件实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中宣部刘云山部长在厦门考察调研时,对厦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做法给予肯定。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厦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教育之城”、“科技之城”、“文化之城”的“三城”建设,通过构筑先进文化的发展平台,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和人的素质。“发展厦门,教育为本”,厚积薄发的教育优势,奠定着厦门这座城市最为雄厚的基础资源。厦门教育投入逐年加大,“两基”工作获得全国先进,岛内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规划了曾厝垵、集美两个文教区,批准建立国家(厦门)会计学院和华厦学院等。科技,激发城市活力,催生经济张力。“科技之城”建设出现新突破,翔安火炬产业区190多栋通用厂房同时动工,全市有16家企业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市企业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92项,每年均有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部委、省、市科技进步奖。与教育和人才紧密相连的科技优势,正在形成这座城市最富前景的创新资源。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持久动力和深厚支撑。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和参与竞争的需要,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但是,城市精神建设并不是个体意识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群体意识的养成,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点就应该立足“群体行为文明”。厦门经济特区在长期的创建活动中,把精神文明建设寓于管理之中,在管理之中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解决了“两张皮”问题,把让群众方便、让群众满意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丰富了“岗位学雷锋”的内容。
  思明区深田社区针对社会工作压力大的特点,与部队医院共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悄悄话室”,开展市民心理健康咨询教育,还开展以“让健康走进社区”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建设了社区健身路径。鼓浪屿街道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老人“五病”建立常规管理,为困难家庭送医送药;思明区的一些社区还设立“小灵通医生”,实行“双向转诊”服务;吕岭社区开展“环境舒心、治安放心、生活顺心”的“三心工程”和下澳社区“小事不出楼”、“十代三帮”的邻里相助活动以及莲花五村社区实现数字化服务管理都得到群众的认可欢迎,取得良好成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厦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有一套“规矩”与“方圆”的理论。在这一理论的引导下,厦门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道路。利用1994年全国人大赋予其地方立法权的优势,厦门先后制订了《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厦门市市民文明公约》、《厦门市“十不准”行为规范》等70多部涉及城市建设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等有关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规范,形成一套较全面的制度体系和约束机制。
  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说的是最短的木板决定着木桶容量的大小。厦门着力构筑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备严明的法制环境,诚信守诺的信用环境,加长“短木板”,消除“软肋”。从1999年开始,厦门就开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市先后三批取消和调整合并审批事项557项,减少近一半,7个行政区也清理取消审批项目399项,减幅达41.6%。在改革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全市大力推进“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的审批管理方式。市建设管理局成立服务中心,工程建设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审批、服务都集中到一个大厅完成,使工程的审批3次提速,从原来需要300多个工作日减少到45个工作日;市土地房产局设立综合办证大厅,集中受理有关土地、房改、测绘、房地产权籍登记等近100项服务业务,实现“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内部流转,服务到底”。窗口行业诚信经营、规范服务,随机抽查水电煤、公共交通、金融商业等5个行业,群众满意度都超过85%,达到A级标准。外来员工的文明培训也达到109万人,成为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以“开明、守信、开拓、竞争、奉献”为核心理念的特区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不断增强着全体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城市精神正成为推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力量。
  三
  一座城市的个性魅力,不仅在于上天的青睐和赐予,更在于后天的塑造与呵护。没有文明市民就没有文明城市,创建真正意义是让文明融会贯通于市民。在学者看来,厦门市民愿意为城市的环境操心,证明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高,管理者与市民有了高度的认同,政府推行的公共政策体现了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市民办实事,让市民得实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并不是为了政绩,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从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抓起。如果复归了“人本”精神,创建活动就是一次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
  提起厦门,许多人都说,那是个温馨的城市,生活的家园,创业的乐土。徜徉在厦门的海滨沙滩、街头绿地,到处是空明澄碧、纸鸢翻飞、万木青绿、游人如织……满目皆春意,处处勃生机,厦门人民享受着劳动创造带来的美满幸福。
  应该说,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两年,也是厦门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2004年,厦门国内生产总值达88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60176元,折美元约7276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中国5个计划单列城市中,位居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7元,分别增长11.8%和9.6%,居全省首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厦门进入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前十名。
  “一个城市,资金、技术、项目、人才都可以引进,惟有环境只能靠自己创造。”基于这一理念,厦门明确提出:厦门人要的是城市草绿花红、空气清新,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许多城市还处于“采取市场化手段筹集资金”经营城市的时候,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的厦门已经先行一步,以宽阔的眼界、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和科学的态度来经营自己的城市,高起点高质量制订好城市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具有现代文明特色的精品城市。
  韩国十大企业集团之一的韩国晓星株式会社的理事、晓星氨纶(嘉兴)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允彦在厦门考察时,对会见他的厦门市领导说:“自信、专业、敬业,你们的政府工作人员让我们有一种信任的感觉。”让黄允彦总经理作出这样评价的是市政府相关部门送给他的一份“礼物”——一本厚厚的市场调研报告。这份调查报告详细地介绍了氨纶行业在厦门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他说:“这本该是企业自己做的事,没想到厦门市政府替我们办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这就是厦门市党政机关大力培育的为民服务和助民致富的新“官”念。这种新“官”念,在强化“服务”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各级党政机关、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如今在厦门市的各个部门,都可以体验到这种被“服务”的感觉:如沐春风。
  厦门大学退休教授胡南桦写信反映的一些区和个别市直机关干部的作风问题,市委副书记吴凤章十分关注,当天就回信致意,还指示市委办公厅着手落实。同时将教授的来信内容印发上网,机关的效能督办得到强化。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邀请市民代表全程旁听,市民黄咸铮亲睹了政府官员商议制定行政管理方针和举措,对政府求真务实、从严治政的作为留下深刻印象。
  “把最美的景观留给老百姓。”这句话已经成为贯穿厦门城市建设的一条主线。前埔南区和北区建成后,不少房地产开发商都盯住靠莲前路边的两块极具开发潜力的地块,但这两片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空地”却变成了供居民休闲的绿地。不仅如此,政府还在这里建了运动场,添置了不少健身设施。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厦门交通便捷度与生活舒适度:2004年厦门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5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6.38标台。全市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5个,平均每3.26万人拥有1个。城市人均住宅面积达33平方米。
  一个文明的城市首先要给人民群众安全感。近年来,厦门市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围绕建设“平安厦门”的总要求,在全市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妥善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建成171个社区警务室,按照预案建立了统一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刑事犯罪高发势头得到遏制,破案率提高13.5个百分点,治安满意率达96.3%,居全省第一。市里还积极引导主流媒体扮演“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厦门日报》开辟“民声快递”,设立“片区记者”,开出“新闻大篷车”到岛外农村,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厦门市本级全年社会保障投入达6.6亿元,社保覆盖面扩大,出台被征地人员、转产渔民和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农民参保率达到80.6%,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6.1%。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思明区莲前街道创新扶贫济困工作新模式,在全省首创“爱心超市”,搭建了一个资源汇集、爱心凝聚的平台,全市所有街道都创办“爱心超市”、“博爱超市”,并从城区拓展到农村,已帮扶贫困户1万多户次,既确实帮助了弱势群体,又提倡了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生活是一种理想,是被理想照耀着的劳动与创造的奇迹。过去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厦门适合居住,但不适合创业。但是厦门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里是安居创业的热土。只要肯努力付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追求与实现自己的理想。快与慢,新与旧,享受生活和勤奋创业,在这里兼容并蓄,和衷共济。在充满焦虑的现代生活中,很少有哪个城市像厦门一样两者结合得如此美妙。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不断深入,厦门的城市竞争力与日俱增,也让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厦门这片投资与创业的热土。有数据表明,厦门市已累计引进协议外资约218亿美元,实际到资约139亿美元,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中戴尔、柯达等38家在厦门市设定了投资项目,一些知名大企业总部纷纷迁入厦门。随着投资环境趋优,厦门必更将活力四射,招徕全球更多的大公司、大财团。
  一个善于学习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城市。厦门市积极创建学习型城市,努力营造干部创新、市民创业、学生创造的浓郁氛围。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求知成才的渴望。特区人十分重视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各种讲座、补习班,让不同层次的求学者都能“对号入座”,厦门还专门成立了来厦务工人员培训中心。不少机关干部、企业老总以及公司职员、外来打工者在下班之后,一边吃着快餐,一边赶往教学点。他们说,文凭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读书为的是给自己“充电”。
  一个城市因何而成,为何而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厦门市的结论是:任何答案都不应该忘记一个字:“人”。城,因人而建;市,因人而成。离开了人,就谈不上城市的一切。“为民创建,创建为民”,厦门市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喊出了响亮的口号。厦门处处流淌着温馨祥和的气氛。住在民族路97号的欧大妈的房子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一遇台风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便下起小雨。欧大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市长专线电话。很快,有关部门来了,用一个月的时间将房子改造修葺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命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竭尽全力解决。在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鲜明主线。将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也包括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利益。
  曾几何时,失去了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天塌地陷”,祖祖辈辈农民靠土地,靠辛勤的劳作,养育自己,也养育了城市。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决不能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求发展,要让农民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然而,做到这点,需要经济实力,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经营,更需要对广大人民群众饱满的感情。经过充分的调查,厦门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农民的利益出发,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一系列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推动农民就业、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措施陆续出台。
  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形成制度。两年来,围绕下岗工人再就业、住房、交通、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来厦务工子女就学等,市委市政府确定了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农村有线电视建设,确保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以上。推进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分年度投入2.5亿元,已有4万农民受益。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投入99万元改造农村公厕300座。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出台全国第一部农民低保的地方性法规《厦门市最低生活保障方法》,确保做到“应保尽保”。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民医疗保障。制定出台《厦门市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开全省先河。
  城市形象之根本是人。人是城市的灵魂。具有悠久文明传承的厦门,构筑着人文道德,塑造着城市精神,铸就城市的灵魂和脊梁。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一主线,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500多所市民文明学校遍布全市。36个窗口行业121个示范点投身“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20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扶贫济困、扶孤助残。
  厦门有70多万流动人口。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他们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走向文明的厦门没有忘记他们,在全国最早对外来劳动力实行免费办理就业证、暂住证和就业培训,取消外来员工子女借读费等,让这些外来者找到了归属感,成为厦门经济特区改革与发展的生力军。
  人人分享文明,人人创造文明。文明的城市离不开高素质的市民。创建文明城市,激发出厦门市民对城市由衷的热爱。每年三月,厦门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比赛线路刚好从一户市民摊位前经过,于是这摊位需要拆迁。起初,女户主思想上有点疙瘩,可不等相关人员上门做工作,这家人自己就组成了“思想工作组”,上中学的孩子对母亲说,马拉松比赛能在厦门举办是我们的骄傲,这是我们厦门人自己的事,我们应该全力支持。母亲的工作很快就被做通了。
  爱国爱乡,无私奉献,共同建好特区——这就是今日厦门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所见所闻,最打动人的,是普通百姓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家园意识和昂扬精神。在厦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蔚然成风。“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一对一助学”……各种各样的扶贫济困捐助活动常年开展着。而许多受过别人帮助的人在自身状况有所好转后,就立刻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
  厦门是光荣之城,更是希望之城。把市民装在心中,被市民视为家园,今日厦门的动人风景,孕育着高歌奋进的浩荡气势。文明的力量正在不断为厦门和谐人居环境的优化成长增速——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快速健康,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和文体卫生全面发展,思想教育与道德建设卓有成效,社会风尚与行为规范健康向上。
  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带动厦门经济特区国民经济在上行通道上攀升,划出强劲的前冲轨迹。发展的厦门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精神文明力量,摆脱因循守旧的盲从、桎梏和羁绊,顺应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建文明城市,构筑和谐社会,已成为厦门人民的共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坚持统筹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性港口旅游风景城市,是厦门人民的奋斗目标。
  这是艰难探索,不懈追求的结晶。厦门在建设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构筑了一个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砧木”,以现代化的观念、学习型的手段、持续性的环境为“芽条”嫁接的开放式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明建设新框架。厦门正审视历史与地缘赋予的全新机遇,把握时代与机缘赐予的难得契机,以三个文明的同步协调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努力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厦门日报》2005-10-27)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6

《厦门年鉴.2006》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卢展工
相关人物
何立峰
相关人物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