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华社记者眼中的厦门巨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195
颗粒名称: 一位新华社记者眼中的厦门巨变
分类号: F127
页数: 2
页码: 530-531
摘要: 本文记述一位新华社记者从1991年到2002年在厦门工作和生活,看到了厦门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 厦门市 经济 2006年

内容

南普陀寺内的一处门楣上有两个字:“随缘”。我从没想到自己会与厦门结缘,并且从1991年开始,一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到现在。
  因为父亲生病需要照顾,我决定离开北京到厦门,很多同事和朋友劝阻我,说厦门太小,作为多年的海防前线,封闭又落后,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不宜。
  我坚持到了厦门,发现同事和朋友所言不虚。当时,厦门特区建设已经进行了快10年,可厦门还不如北方的部分县城。很多路是窄窄的,弯弯的,有很多还是断头儿的,没走多远就“撞到南墙”了。
  好好的一个筼筜湖,臭气熏天,鱼虾死光,苍蝇到处飞。湖边漂亮的凤凰木下是一堆一堆的建筑垃圾,经常有三五头牛和十几只羊把绿化的花草当美餐。
  在外商协会的工作午餐会上,投资的台商和老外大发牢骚,说厦门好像修道院,晚上一过8点便没有了人气。
  相当一部分厦门人没去过北京、没去过上海,甚至连紧挨着的广东也没去过。住在距离厦门市中心中山路只有3公里多的居民会把去中山路说成是“去厦门”,似乎他们自己不是在厦门。
  当时我对厦门的感觉是,仿佛厦门原本是“巩俐”,可看到的却是“秋菊”。有一阵子我真的很“郁闷”。
  郁闷归郁闷,既然来了,就不能回头。作为一位新华社记者,我有责任、有使命、更有义务为建设厦门特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光荏苒,16年转眼就过去了。现在的厦门,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女大十八变”,现在的厦门出落得楚楚动人。当年的臭水湖——筼筜湖已成为游人趋之若鹜的景点。一队队白鹭掠过清澈的湖水,一声声啾啾的鸟鸣清脆悦耳,成群的鸽子栖息在白鹭女神的雕像上,海里、湖里、溪里、池塘里,到处是千姿百态的鱼儿在怡然地畅游。
  在厦门,懒惰的男生不用担心衣领脏得发黄,脚上的皮鞋一个月不打油,也看不出脏在哪里;女孩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花枝招展”,放心大胆地穿白衣裙、背白皮包。
  到了晚上,厦门也不再是一个修道院。流光溢彩的新型节能光源LED将厦门之夜装点得有如人间仙境,如梦如幻,让人迷醉,让人流连。
  在特区建设25年中,厦门修建了很多条路,其中有两条路比较特别,值得去看一看。这两条路相连,从市区通向海边。从厦禾路东端火车站西,朝南直插进去,两侧青山含黛,一路鸟语花香,是文曾路;径直走,路尽处,豁然开朗,满眼是蓝天、碧海、金沙滩,棕榈、蒲葵的曼妙身姿摇曳风中,几座保留下来的碉堡承载着历史,蕴含着说不出的意味,是环岛路。
  有“钢琴之岛”美誉的鼓浪屿,先建了一个钢琴博物馆,后建了一个风琴博物馆,世界各国的名贵钢琴尽收其中,让人大饱眼福。一名每天都在鼓浪屿上唱歌的流浪艺人说,这是一个到处都有跳动音符和优美旋律的地方,它给人带来的是智慧和灵感。
  早就没有人把“去中山路”说成是“去厦门”了。每逢节假日,四面八方的人潮水般地涌入厦门,厦门人却大多选择悄悄地到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等地旅游,远一点的还会去欧洲。
  如果你现在到厦门来,感觉定是妙不可言。虽已入冬,依旧满目葱茏。天蓝得剔透,水绿得泛翠,花草姹紫嫣红。没有刺骨严寒,没有阴冷潮湿,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带点儿咸味的海风吹在脸上,柔柔的。不知从哪儿还会袭来一阵阵花香,幽幽的,想追寻,又飘散了。
  现在的厦门,时尚、温馨,从容中透着优雅。
  我不再郁闷,我爱厦门。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余瑛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