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力: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实践框架内的个体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188
颗粒名称: 城市能力: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实践框架内的个体特征
分类号: F299.27
页数: 3
页码: 521-523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报刊《城市能力: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实践框架内的个体特征》包括规模(量)不是衡量“中心城市”的唯一标准、个性强调:对厦门成为“中心城市”的核心主张、再造厦门中心城市等。
关键词: 厦门市 城市能力 2006年

内容

在厦门、在福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构建业已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出现,从更宽泛的意义讲,中心城市的构建浪潮已成为城市与城市间的一种博弈存在着。那么回过头来看,处于海峡西岸重要区位的厦门必须严肃地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经济特区并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被寄予厚望的厦门市应当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应当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中心城市”?在理论与实践上应当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一个尝试性的结论是:提升城市能力,是厦门构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发挥龙头作用的努力方向。
  一、规模(量)不是衡量“中心城市”的唯一标准
  城市发展的方针主要在于城市规模上。但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是“中心城市”,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当中,人们对“中心城市”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城市的“块头”最大,规模最大,如城市面积、人口规模以及GDP总量、工业产值等指标最大的城市就是“中心城市”。
  但是到了今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都已经逐渐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导向也会发生响应性的变化:前工业时代,投资向低成本区域集聚,主要表现为简单制造业的兴起与扩张;工业时代,投资向产业集群区域集聚,集中表现为各种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而到了今天所谓的后工业时代,投资向信息集群区域集聚,信息产业以及其他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与此同时,“中心城市”的动力因子也在发生着悄悄、甚至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变化。
  按照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城市的定位与目标选择。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原来对于“中心城市”的判别标准已经过时,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中心城市”的生产制造功能正在弱化,生产基地将出现扩散和外移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将一些一般性的制造业纷纷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就是这种趋势的佐证。因此,原来“中心城市”被认为应该具有的如GDP总量以及简单粗放型的工业规模最大等特征将不再成为必然。根据物流、商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科技流的集聚程度,城市在城市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出现分化,于是出现了城市影响城市,城市通过经济、社会脉络“领导”其他城市的现象,这一现象我认为就是“中心城市”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城市间“能力”差异所形成的结果。
  那么,“城市能力”的标准是什么呢?我的观点就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组织协调水平和对其他城市及地区的影响程度。
  这样看来,我认为,中心城市不一定要在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及经济总量上均居绝对优势,但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协调能力,对整个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能力,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集散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榜样中心(以下简称“六个中心”)。
  二、个性强调:对厦门成为“中心城市”的核心主张
  厦门是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个“中心城市”中的一个,厦门的“中心城市”该如何发挥她的作用,如何体现她的作为,按照什么方向发展,我认为,关键就在于如何将厦门造就成为“实事求是”意义上的“中心城市”,也就是造就成个性意义上的“有能力”的“中心城市”,这样才会使厦门在海峡西岸几个“中心城市”的竞争博弈中脱颖而出,真正起到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龙头作用。
  (一)厦门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有利个性条件
  1.先赋条件。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先赋是指本地区所具有的先天性条件,如该地区所具有的气候、区位、港口以及历史、人文等不能选择或改变的那些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厦门可以说是“天生丽质”,先天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好,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就像有人说的,“要想搞坏厦门还真不容易!”厦门的优势是全方位的:区位、港口条件、海岸线、气候、侨文化与台湾的“缘”等。
  厦门的人文条件也得天独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海内外城市知名度较高。如拥有闻名海内外的唐代佛教名刹——南普陀寺、有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建的集美学村和其倾资创办的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等等,这是其他城市短时间难以形成的。
  2.后赋条件。后赋条件是一个城市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取的优势与条件。从这个角度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厦门现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投资的软硬环境良好,已经拥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等相当多的令人炫目的荣誉称号,无论是在产业基础、产业品质、企业构成特质以及交通物流、辐射能力等方面厦门都具有相当的后天优势和“城市能力”基础。
  (二)厦门作为“中心城市”的个性制约条件
  厦门在拥有良好个性条件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个性制约因素:
  一是土地与人口较少制约着厦门经济社会的发展。厦门土地面积仅为1569.30平方公里,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22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6.37%。辖区资源尤其是矿藏资源很少,是典型的资源约束型的城市;二是经济总量偏小,全市生产总值1029.55亿元,在全省居第三位,占全省的15.7%,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更是敬陪末座;三是发展腹地小,发展空间有限,货物流通受到来源地的制约较大,加上厦门是处处是景的优秀旅游城市,不能、也不忍心大摆工厂。因此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体量指标上也就很难和别的城市相比较;四是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还形不成人流聚集地;五是和全省的城市体制融合还不够理想。
  上述厦门的这些个性有利条件和个性制约条件是厦门构建“中心城市”必须正视和认真分析研究的现实课题。我的主张是:在厦门进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强调自己的发展定位,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励精图治,寻求个性突破,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尽快把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这个宏伟梦想变为美好的现实。
  三、再造厦门中心城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必须有个“龙头”带动,而且,这个龙头必须要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与实力。厦门龙头“中心城市”建设已经初有成效,但如果我们仍然遵循一般意义上的思维方式继续厦门的中心城市构建工程,与周边城市进行同质化竞争,厦门的发展将很难保持优势,而且已有的优势也会被其他城市所追赶。所以我认为,厦门有理由放弃那种单纯地、片面地、以追求经济规模最大为唯一目标的“中心城市”发展观,应当着眼于增强城市的品质,强化城市的功能,也就是培育城市的能力,应当格外注重经济增长的内涵与质量,努力培育厦门城市成为“六个中心”,全面提升厦门在闽赣两省区域内的组织协调能力、城市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商品流通能力以及经济竞争能力(以下简称“六种能力”),构建“能力”型中心城市架构。
  壮大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无疑是带动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需要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这是厦门所欠缺的。为此,对发展第二产业可以尝试进行分析性操作,即在一个产业链当中再进行价值链的评估,再进行核心和非核心部分的评估,千方百计牢牢占有“好的”部分,占有核心部分,毫不吝啬的舍弃低价值、非核心的部分。
  从这个角度看,厦门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经济总量的简单的、片面的增加,尤其表现为经济规模的简单扩大,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城市的核心能力。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在一定范围内能成为提升一个城市“六种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规模、总量是否最大,仅仅是构建“中心城市”的一个充分条件,它并不是构建“中心城市”及给城市带来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厦门有理由在坚持经济以更快速度增长的同时,坚决放弃片面的、简单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观,应当树立以提升厦门城市的“六种能力”的经济发展观,切实做强厦门市作为海峡西岸的“六个中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实践:
  (一)有容乃大,放宽胸怀,展开全方位区域分工合作
  在闽南、福建以及江西、粤东乃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广大的区域内展开全方位的分工合作,尤其是要好好利用现有的区域协作平台,如“闽西南、粤东、赣东南十三市经济协作区”,加强区域联合吸引外资、无障碍旅游合作、产业分工协作、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共建等,推动区域内统一市场的建设,为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做好基础整合,实现区域资源融合与优势互补;加快厦、漳、泉、龙等市城市联盟构建,加快城市间要素与经济融合,促进厦门信息产业、光电产业以及其他高科技产业的升级转型,并整体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展。
  不计较暂时利益得失,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与辐射范围。要以包容的心态开展与其他城市的分工合作,敢于放弃部分利益,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分工协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充分将周边城市的资源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不要试图将一个产业链上的所有项目都放在厦门,也不要试图赚到每个产业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部分税收。作为“中心城市”要有意识地筛选项目,主动转移部分非核心的产业、项目,腾出空间发展对厦门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项目。2005年厦门市提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以及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观念转变,提出的以集约使用土地为目的的“零地招商”思维模式,都不失为一条条可畅通之路。厦门可通过利益的转移,感情投资和大局观念增强等在区域协作组织中赢得话语权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而取得对区域资源的分配、调度能力,从另一条渠道上扩展厦门的发展空间。
  (二)重塑厦门形象,展现城市开拓创新的精神与气质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摇篮和象征。一个城市要被大家所承认,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魅力,必须反思自己、解剖自己,弘扬城市精神,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厦门城市的勇于奉献、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要在厦门每个行业、每个行为人中体现出厦门的精神素质、品位风格,努力发展具有开放性、先进性和兼容性的多元化城市文化和人文理念,要使厦门的市民、企业、公务人员在潜意识里表现出厦门应有的全新的城市精神。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的多向性服务功能
  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中心城市构建的重要元素,不以扩大经济总量为终极目标,围绕建设现代“中心城市”的要素进行安排。
  1.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发展便捷的交通体系,使厦门成为区域的交通枢纽,港口物流中心、航运中心和两岸商品主要中转集散地。完善国际化口岸城市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形成我国枢纽港地位突出、航运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的重点口岸,成为大陆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同时,还要制定、完善制度,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和配套措施,使厦门成为进出口贸易企业的集中地,巩固厦门东南沿海重要货物进出口集散地的地位;
  2.着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建立、充实风险投资机构及其实力,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机构的支持和科技研发活动的投入,加大力度引进创业投资机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入驻商务营运中心,促进在厦投资的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向厦门集聚,让厦门成为新管理、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的本源地。
  3.积极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行业的空间布局和升级转型,将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业等等发展作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之一,将口岸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休闲、会展、现代物业、中介服务、信息咨询和科教文化卫生等能够形成消费热点的新兴产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来。
  (四)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环境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厦门应该按照增加总量、提升质量、盘活存量的思路,修订人才政策,制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需要指出的是,厦门不仅需要产业类人才,而且更需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使用,公共服务机构的人才缺位,就很难有整个城市人才机制的公平建立。
  总之,规模不是评价“中心城市”的唯一标准,厦门有条件成为“能力”意义上的“中心城市”,能够发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着眼于培育“城市能力”,使厦门成为区域信息中心、集散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榜样中心,努力提升厦门城市的组织协调能力、城市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这是厦门建立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实践选择!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希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