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集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187
颗粒名称: 报刊集萃
分类号: G219.27
页数: 12
页码: 521-532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报刊集萃的情况。其中城市能力: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实践框架内的个体特征、狂飙突进跨越发展、高新企业成为厦门经济发展主引擎、25岁,厦门特区交出漂亮“成绩单”、厦门焕发和谐发展之美、厦门为特区试验贡献了什么、厦门征地“金包银”的人文解读、厦门:从岛城到区域中心城市、一位新华社记者眼中的厦门巨变、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壮大工业等。
关键词: 厦门市 经济 报刊集萃

内容

城市能力: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实践框架内的个体特征
  孙希有
  在厦门、在福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构建业已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出现,从更宽泛的意义讲,中心城市的构建浪潮已成为城市与城市间的一种博弈存在着。那么回过头来看,处于海峡西岸重要区位的厦门必须严肃地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经济特区并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被寄予厚望的厦门市应当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应当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中心城市”?在理论与实践上应当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一个尝试性的结论是:提升城市能力,是厦门构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发挥龙头作用的努力方向。
  一、规模(量)不是衡量“中心城市”的唯一标准
  城市发展的方针主要在于城市规模上。但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是“中心城市”,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当中,人们对“中心城市”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城市的“块头”最大,规模最大,如城市面积、人口规模以及GDP总量、工业产值等指标最大的城市就是“中心城市”。
  但是到了今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都已经逐渐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导向也会发生响应性的变化:前工业时代,投资向低成本区域集聚,主要表现为简单制造业的兴起与扩张;工业时代,投资向产业集群区域集聚,集中表现为各种制造业的发展壮大;而到了今天所谓的后工业时代,投资向信息集群区域集聚,信息产业以及其他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与此同时,“中心城市”的动力因子也在发生着悄悄、甚至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变化。
  按照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城市的定位与目标选择。
  我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原来对于“中心城市”的判别标准已经过时,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中心城市”的生产制造功能正在弱化,生产基地将出现扩散和外移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将一些一般性的制造业纷纷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就是这种趋势的佐证。因此,原来“中心城市”被认为应该具有的如GDP总量以及简单粗放型的工业规模最大等特征将不再成为必然。根据物流、商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科技流的集聚程度,城市在城市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出现分化,于是出现了城市影响城市,城市通过经济、社会脉络“领导”其他城市的现象,这一现象我认为就是“中心城市”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城市间“能力”差异所形成的结果。
  那么,“城市能力”的标准是什么呢?我的观点就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组织协调水平和对其他城市及地区的影响程度。
  这样看来,我认为,中心城市不一定要在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及经济总量上均居绝对优势,但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协调能力,对整个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辐射能力,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集散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榜样中心(以下简称“六个中心”)。
  二、个性强调:对厦门成为“中心城市”的核心主张
  厦门是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个“中心城市”中的一个,厦门的“中心城市”该如何发挥她的作用,如何体现她的作为,按照什么方向发展,我认为,关键就在于如何将厦门造就成为“实事求是”意义上的“中心城市”,也就是造就成个性意义上的“有能力”的“中心城市”,这样才会使厦门在海峡西岸几个“中心城市”的竞争博弈中脱颖而出,真正起到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龙头作用。
  (一)厦门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有利个性条件
  1.先赋条件。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先赋是指本地区所具有的先天性条件,如该地区所具有的气候、区位、港口以及历史、人文等不能选择或改变的那些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厦门可以说是“天生丽质”,先天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好,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就像有人说的,“要想搞坏厦门还真不容易!”厦门的优势是全方位的:区位、港口条件、海岸线、气候、侨文化与台湾的“缘”等。
  厦门的人文条件也得天独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海内外城市知名度较高。如拥有闻名海内外的唐代佛教名刹——南普陀寺、有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建的集美学村和其倾资创办的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等等,这是其他城市短时间难以形成的。
  2.后赋条件。后赋条件是一个城市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取的优势与条件。从这个角度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厦门现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投资的软硬环境良好,已经拥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等相当多的令人炫目的荣誉称号,无论是在产业基础、产业品质、企业构成特质以及交通物流、辐射能力等方面厦门都具有相当的后天优势和“城市能力”基础。
  (二)厦门作为“中心城市”的个性制约条件
  厦门在拥有良好个性条件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个性制约因素:
  一是土地与人口较少制约着厦门经济社会的发展。厦门土地面积仅为1569.30平方公里,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22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6.37%。辖区资源尤其是矿藏资源很少,是典型的资源约束型的城市;二是经济总量偏小,全市生产总值1029.55亿元,在全省居第三位,占全省的15.7%,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更是敬陪末座;三是发展腹地小,发展空间有限,货物流通受到来源地的制约较大,加上厦门是处处是景的优秀旅游城市,不能、也不忍心大摆工厂。因此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体量指标上也就很难和别的城市相比较;四是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还形不成人流聚集地;五是和全省的城市体制融合还不够理想。
  上述厦门的这些个性有利条件和个性制约条件是厦门构建“中心城市”必须正视和认真分析研究的现实课题。我的主张是:在厦门进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强调自己的发展定位,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励精图治,寻求个性突破,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尽快把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这个宏伟梦想变为美好的现实。
  三、再造厦门中心城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必须有个“龙头”带动,而且,这个龙头必须要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与实力。厦门龙头“中心城市”建设已经初有成效,但如果我们仍然遵循一般意义上的思维方式继续厦门的中心城市构建工程,与周边城市进行同质化竞争,厦门的发展将很难保持优势,而且已有的优势也会被其他城市所追赶。所以我认为,厦门有理由放弃那种单纯地、片面地、以追求经济规模最大为唯一目标的“中心城市”发展观,应当着眼于增强城市的品质,强化城市的功能,也就是培育城市的能力,应当格外注重经济增长的内涵与质量,努力培育厦门城市成为“六个中心”,全面提升厦门在闽赣两省区域内的组织协调能力、城市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商品流通能力以及经济竞争能力(以下简称“六种能力”),构建“能力”型中心城市架构。
  壮大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无疑是带动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第二产业的发展需要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这是厦门所欠缺的。为此,对发展第二产业可以尝试进行分析性操作,即在一个产业链当中再进行价值链的评估,再进行核心和非核心部分的评估,千方百计牢牢占有“好的”部分,占有核心部分,毫不吝啬的舍弃低价值、非核心的部分。
  从这个角度看,厦门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经济总量的简单的、片面的增加,尤其表现为经济规模的简单扩大,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城市的核心能力。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在一定范围内能成为提升一个城市“六种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规模、总量是否最大,仅仅是构建“中心城市”的一个充分条件,它并不是构建“中心城市”及给城市带来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厦门有理由在坚持经济以更快速度增长的同时,坚决放弃片面的、简单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观,应当树立以提升厦门城市的“六种能力”的经济发展观,切实做强厦门市作为海峡西岸的“六个中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实践:
  (一)有容乃大,放宽胸怀,展开全方位区域分工合作
  在闽南、福建以及江西、粤东乃至长三角、珠三角等广大的区域内展开全方位的分工合作,尤其是要好好利用现有的区域协作平台,如“闽西南、粤东、赣东南十三市经济协作区”,加强区域联合吸引外资、无障碍旅游合作、产业分工协作、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共建等,推动区域内统一市场的建设,为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做好基础整合,实现区域资源融合与优势互补;加快厦、漳、泉、龙等市城市联盟构建,加快城市间要素与经济融合,促进厦门信息产业、光电产业以及其他高科技产业的升级转型,并整体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展。
  不计较暂时利益得失,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与辐射范围。要以包容的心态开展与其他城市的分工合作,敢于放弃部分利益,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分工协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充分将周边城市的资源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不要试图将一个产业链上的所有项目都放在厦门,也不要试图赚到每个产业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部分税收。作为“中心城市”要有意识地筛选项目,主动转移部分非核心的产业、项目,腾出空间发展对厦门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项目。2005年厦门市提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以及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观念转变,提出的以集约使用土地为目的的“零地招商”思维模式,都不失为一条条可畅通之路。厦门可通过利益的转移,感情投资和大局观念增强等在区域协作组织中赢得话语权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而取得对区域资源的分配、调度能力,从另一条渠道上扩展厦门的发展空间。
  (二)重塑厦门形象,展现城市开拓创新的精神与气质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摇篮和象征。一个城市要被大家所承认,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魅力,必须反思自己、解剖自己,弘扬城市精神,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厦门城市的勇于奉献、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要在厦门每个行业、每个行为人中体现出厦门的精神素质、品位风格,努力发展具有开放性、先进性和兼容性的多元化城市文化和人文理念,要使厦门的市民、企业、公务人员在潜意识里表现出厦门应有的全新的城市精神。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的多向性服务功能
  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中心城市构建的重要元素,不以扩大经济总量为终极目标,围绕建设现代“中心城市”的要素进行安排。
  1.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发展便捷的交通体系,使厦门成为区域的交通枢纽,港口物流中心、航运中心和两岸商品主要中转集散地。完善国际化口岸城市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形成我国枢纽港地位突出、航运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的重点口岸,成为大陆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同时,还要制定、完善制度,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和配套措施,使厦门成为进出口贸易企业的集中地,巩固厦门东南沿海重要货物进出口集散地的地位;
  2.着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建立、充实风险投资机构及其实力,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机构的支持和科技研发活动的投入,加大力度引进创业投资机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入驻商务营运中心,促进在厦投资的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向厦门集聚,让厦门成为新管理、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的本源地。
  3.积极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行业的空间布局和升级转型,将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业等等发展作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之一,将口岸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休闲、会展、现代物业、中介服务、信息咨询和科教文化卫生等能够形成消费热点的新兴产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来。
  (四)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环境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厦门应该按照增加总量、提升质量、盘活存量的思路,修订人才政策,制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需要指出的是,厦门不仅需要产业类人才,而且更需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使用,公共服务机构的人才缺位,就很难有整个城市人才机制的公平建立。
  总之,规模不是评价“中心城市”的唯一标准,厦门有条件成为“能力”意义上的“中心城市”,能够发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着眼于培育“城市能力”,使厦门成为区域信息中心、集散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榜样中心,努力提升厦门城市的组织协调能力、城市集聚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这是厦门建立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实践选择!
  (来源:海峡网2007-01-17)
  狂飙突进 跨越发展
  林世雄
  前不久,省委“四个专题”调研检查组深入厦门市6个区的街居乡村、工地厂区、基层所站,深入调研检查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与广大干部群众共商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在调研反馈会上,省委副书记王三运充分肯定了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他说,在贯彻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实践中,厦门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增强发展活力,坚持把营造良好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气势如虹
  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省委书记卢展工站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大视野的高度,对厦门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出“特、港、创、建、带”的要求,活跃了广大干部的思想,激活了经济工作的思路。厦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加快发展工业,形成产业聚集,带动第三产业,优化第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有了良好开局。
  如今,放眼海西,走马厦门,到处都是热火朝天、蓬勃发展的如虹气势。请看金秋九月里——
  1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评选的“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200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揭晓,厦门市共有24家企业荣登金榜;
  2日,第十万辆大金龙客车下线,成为中国首家产销量突破10万辆的客车企业,刷新中国汽车工业史。同日,全球最大的卡客车钢圈制造商、美国亚克耐公司,与厦门日上钢圈有限公司牵手,在同安工业集中区共同投资兴建我国最大的、年产400万套的无内胎汽车钢圈生产线;
  9日,投资6700万美元的厦门太古六期机库破土动工,投产后将成为世界最大和维修能力最强的飞机维修中心之一。
  在日前闭幕的第十届投洽会上,厦门团共签订外资项目37个,总投资21.24亿美元,利用外资17.54亿美元。
  厦门变化之大,得益于近几年来厦门市紧紧抓住中央鼓励东部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谋划思路,积极作为,展现出新的变化和新的形象。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生产总值3884亿元,年平均增长15.3%,增长速度居全省首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5亿元,超过特区建设头20年的投资总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0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85亿美元。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亿元和200亿元,均实现了5年翻一番的目标。
  翔舞九天
  遵照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对厦门工作的要求,厦门市制定了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在去年7月召开的中共厦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代表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了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战斗号令,提出要大力实施“工业优先、项目带动”战略,壮大经济总量,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去年8月4日,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正式开工兴建,标志着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在最年轻的翔安区拉开了大开发、大建设的序幕。
  火炬(翔安)产业区建设创造了“特区新速度”:20天完成征地2000亩,面积相当于100个正规足球场;25天完成100多万立方米的场平土方,体积超过4个金字塔;50天完成设计、地勘、招标等平时需要5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180天完成交付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和配套生活区项目;30天完成全部114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招商销售任务……
  去年9月15日,全省规模最大的通用厂房项目——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的同安工业集中区正式开工,它的开发采用了前所未有的“3+1”模式,即由思明、湖里、同安三个区和火炬管委会联合开发。该区建成后,将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完整的新城区;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工业区还将和厦门轻工食品工业区、同安城南工业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有30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
  如今,火炬(翔安)产业区已吸引了200多家企业入驻,同安工业集中区通用厂房还没盖好,就被企业认购一空。通用厂房的大规模建设起到了预想的磁场效应,大大增强了外商对火炬(翔安)产业区发展的信心。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例子就是,台湾“光电巨人”友达光电最终选择落户这里,并且一下带来了20多家重量级配套企业,显示了强大的聚集效应。
  从火炬(翔安)产业区到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从工业集中区到飞地营运中心,从狂飙突进到扎实推进,厦门打造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先行先试
  厦门在两岸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殊的作用。厦门市委准确定位,以经济促政治,以交流促融合,以发展促统一,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和宏伟蓝图,已经成为凝聚两岸民众、集聚发展要素、形成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的共识和行动。
  厦门金门门对门,厦门与台湾两地的经贸文化往来如大潮澎湃势不可挡,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贡献越来越大。
  今年1月25日,厦门航空分别前往台湾台北、高雄的两架班机先后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起飞,厦门成为两岸春节包机新增航点,这是闽台57年来民航的“破冰之旅”,掀开了厦台两地人员直接往来历史的新一页。
  两岸交流民间先行,两岸合作经贸先试。4月7日,高雄市中小企业协会理事长李重德带着13位团员来到鹭岛,与厦门市总商会的干部一起把一块高雄市中小企业协会厦门办事处的牌子挂了出来。这是台湾省城市商会首次在祖国大陆设立联络机构。
  厦门经济特区经贸交流有着“润滑剂”和“加速器”的作用,越来越影响着两岸互动关系走势的趋向。厦门经济特区坚持“从能够做的做起,把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继续做好”的原则,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贯彻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上先行先试。
  1997年厦门港率先拉开了海峡两岸海上货运直航的序幕。到去年,厦门港与台湾海上货运试点直航吞吐量累计达到229万标箱,占内地试点直航集装箱吞吐量的六成多。
  厦金航线经过5年的实践,客运直航业务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2005年,往返航班密度明显增大,运送旅客突破50万人次,从而成为金马地区民众以及广大台商往来两岸的一条经济便捷的“黄金水道”。
  5年来,厦门积极承接台湾光电、石化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合同利用台资13.2亿美元,对台贸易额82.9亿美元。推进两岸试点直航,开通福建居民经厦门赴金门旅游,成为两岸春节客运直航包机航点,获准受理五年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通过厦金航线往来两岸的台胞累计达116万人次。支持台商协会工作,发挥在厦台胞的作用。全面开展与台湾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才交流合作,开通厦门卫视、闽南之声广播,使厦门作为对台交流合作基地的作用更加突出。 (来源:《福建日报》2006-09-29)
  高新企业成为厦门经济发展主引擎
  马跃华
  随着海峡西岸建设在福建省全面展开,台商投资厦门热逐渐升温。今年,台湾光电、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行业的上百家企业整体迁移“海西”,舆论界呼之为“群雁现象”。厦门市高新区管委会孙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台湾光电行业的四大巨头,已有3家落户高新区,高新区有望成为海峡西岸乃至国内较大的光电产业基地。
  据了解,“群雁现象”只是快速发展的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折射。5年来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年平均增速39%,如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厦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60%,高新企业已成为厦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厦门土地少,资源贫乏,经济总量小。”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要突破这些发展“瓶颈”,发展科技附加值高,资源浪费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厦门市首选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把“特别能创新”作为新时期经济特区建设基本内涵的要求,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和拉动作用,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把厦门市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和福建省产业集群最佳研发基地,更好地发挥厦门市在福建省发展大格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贡献。一段时间以来,以推动科技创新为目标,不断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成为了厦门市时代交响乐的主旋律。
  厦门市火炬高新区,就园区面积而言,只有1平方公里,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个子”最小的,然而,从单位面积产出看,该区却是全国高新区中的“老大”。这里以占厦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不到0.2‰的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7%。这是厦门市创新思维,实施“一区多园”节约资源、促进产业集聚的一个典范。如今这一做法已在厦门市开发区全面铺开,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厦门钨业股份公司成立于1997年,如今它已发展成厦门工业的一面旗帜。目前,世界原钨消耗量的25%来自于厦钨。厦钨还赢得全球70%节能灯和汽车灯专用钨丝的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钨丝生产企业。“厦钨发展主要得益于厦门市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公司负责人朴实地说。据了解,厦门市已基本实现了“五个80%以上”,即8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8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80%以上的研发投入在企业、8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在企业、80%以上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在企业。正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厦门市一批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黑马”不断杀出,如“微晶神画”技术被授予“中国平板电视技术先进奖”,平板电视出口量居国内首位的厦华电子,中国最具研发气质和实力的3C电子企业之一的夏新,以及特宝生物、巨龙软件等等。
  厦门市科技局局长李伟华介绍说,尽管自主创新体系基本成型,未来三年,厦门市还将规划建立100个研发机构,创建60个工程技术平台,搭建8个大型公共平台,这个设想被称为“168”平台,将为厦门市16个产业集群和福建省32个产业集群做技术创新支持。
  目前,厦门市引进的外资共6400多项,其中台商投资的项目占三分之一。据了解,厦门市架设“168”平台的目的不仅仅是辐射周边地区,更重要的是承接台湾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久的将来,厦门市将成为区域创新中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2006-09-05)
  25岁,厦门特区交出漂亮“成绩单”
  蒋升阳
  在迎来25岁“生日”之际,厦门特区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25年来,GDP年均增长速度18%,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24.1%和21.3%。去年,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GDP约7392万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约0.63吨标准煤,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份成绩单表明,厦门初步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益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厦门力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从1981年的26.5:51.6:21.9调整到2006年的约1.7:53.9:44.4。目前,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全市约1/3的耕地生产,每亩产值达到4000元至8000元。工业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金融、物流、信息业以及会计、律师等现代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大量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的进出口,促进了港口运输的繁荣。今年,厦门港全年货物吞吐量预计达7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400万标箱,有望进入世界20强行列。
  厦门资源缺乏、土地有限、市场腹地小,要发展就得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厦门特别注重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厦门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厦门生根、壮大。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一个新项目落户要过产业方向、科技含量、投入强度、产出效益、环境影响、就业机会、资源消耗等七道槛。目前火炬高新区入驻企业达688家,戴尔、松下、日立、富士通、联邦快递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40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汇聚在这里。去年,面积仅1平方公里的火炬高新区创造了583亿元的工业产值,成为“单产”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
  在关闭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同时,厦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一些成效良好的节能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如经济适用型水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使厦门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85%,万元GDP用水量仅为20.4吨,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来源:《人民日报》2006-12-19)
  厦门焕发和谐发展之美
  蒋升阳
  历经25年发展,厦门特区从昔日封闭的海防前哨变成改革开放的前沿,从昔日落后的海防小城建设成为繁荣发达的现代化城市。
  今日厦门之美,在于和谐。在生产总值25年年均增长18%的同时,厦门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和“联合国人居奖”,被誉为“最温馨的城市”、“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兼得鱼与熊掌:经济与环境双赢
  厦门需要现代化,但要避免“现代病”,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这是特区建设之初,厦门市委、市政府形成的共识。25年来,厦门始终秉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今,全市工业总产值比特区建设前增长了200多倍,但整个环境质量仍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厦门的招商引资已从“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成功转到“科学招商,理性引资”上来,设立了必要的环保门槛,着力引进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项目,而一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则被挡在了门外。近两年,仅厦门火炬高新区就谢绝了投资总额近15亿元的多个项目。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厦门“受宠”,实力不断壮大,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0%。
  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厦门在废物资源化、水的梯级利用、生态型农业、清洁生产等方面树立了示范典型,不仅有企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而且有企业间“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相链接的“中循环”,还有包括产业体系、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的循环型社会雏形的“大循环”。同时,厦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觉进行生态修复,以保持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自然平衡。筼筜湖原为天然海湾,随着城市发展而成为内湖,由于围海造田以及忽视环境保护等历史原因,筼筜湖水污染退化,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上个世纪80年代,厦门市制定了综合环境修复方案,1984年至今分三个阶段综合整治,总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曾经一度鱼虾绝迹的筼筜湖,如今湖水清澈、鱼虾嬉戏、白鹭云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厦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环保答卷:建立了占全市国土面积11.8%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森林覆盖率达43%,人均公共绿地13.57平方米,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饮用水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优美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厦门吸引人才、吸引投资的一张“王牌”。
  让居民都能分享发展成果
  这几天,厦门翔安区西亭村的失地农民洪文,盯着村边“金包银”工地上那些已经交房的楼房看个没够。西亭村全村耕地都被新建的工业区征用,按照政府的方案,洪文家5口人,可用征地补偿款买到一幢上下5层、面积近300平方米的商业楼,仅靠出租家里每年能增加两三万元收入。洪文说,有这些商业楼房撑腰,今后的日子就不愁了。
  所谓“金包银”,是指在工业区整体规划中适当保留村庄,建设商业用房,提供给村民作为经营性收入来源;里面的村庄按照建设新农村的标准进行改造,就地实现城市化。从去年开始,厦门市在工业集中区周边的13个村创造性地实施“金包银”工程,逐步实现被征地农户有一套自住房、一套出租公寓和一个店面,以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为推动农村发展,厦门将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2005年岛外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达201亿元,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同时,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覆盖范围,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从今年起每年都由市、区两级财政筹措1亿元,推动农村进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从2004年起连续安排6.3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004年,厦门出台法规,把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纳入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障体系;2005年又出台全国第一部农民低保的地方性法规,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平均保障水平达到每人每月135至150元。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参合率达到96%,在此基础上,市、区两级政府出资为全市农民购买大病保险,最高赔付金额可达5万元。
  最近,厦门百姓更是喜事不断。11月,市政府推出了2万套社会保障性商品房和廉租房,以解决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前几天,市政府又宣布,从明年1月1日起将全市城镇居民和未成年人纳入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民医保,使49万余人受惠。
  爱的故事天天都在发生
  家住厦门思明区长青社区的陈婵贞是低保对象,每到月底都到社区“爱心超市”领取一些粮、油或日用品。隔几天,她也会到“爱心超市”参加公益劳动。她说,领的东西虽然不多,但也能缓解家庭困难,而帮助干活会使内心安宁些。
  长青社区的“爱心超市”开设于2004年5月,是厦门首家“爱心超市”,9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26个货架,上面既有企业、单位捐赠的大米、食用油等,也有群众捐赠的衣服、鞋帽、文具等物品。目前厦门的“爱心超市”已有18家,仅思明区的11家“爱心超市”在半年时间里就收到捐赠物品62387件,价值28万多元,救助困难家庭3407户次。
  “爱心超市”仅是厦门人奉献爱心的一个平台。“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厦门常年开展着各种各样的扶贫济困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两年,厦门通过媒体筹募到的善款、物品已超过4440万元。捐赠已成为厦门人的一种习惯,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温馨,见证着人际关系的和谐。
  林乌绸老人今年已经98岁了,儿孙们准备在老人过生日时好好庆贺一番,不料老人家却做出一个决定:把为她贺寿的钱全部捐给家境贫寒的学生。白根清老人家里并不富裕,老两口加起来一个月也只有2000多元退休金,平日一家生活省吃俭用,但需要捐赠时却从不吝惜,每年都要捐千余元。
  (来源:《人民日报》2006-12-20)
  厦门为特区试验贡献了什么
  卢志勇 胡苏
  厦门在2006年12月22日将迎来“特区建设25周年”庆典。25年回眸,厦门为中国的特区试验贡献了什么。
  厦门市统计局日前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厦门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160亿元。在以年均18%的增速快速增长25年后,厦门已从中国经济版图中一个无足轻重的海岛小城,崛起为初具雏形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成立特区之初,厦门接到了中央布置的两个新任务:“一个是发展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一个是加强对台工作。”时任厦门市市长的邹尔均说,“根据中央对厦门经济特区的定位和要求,我们反复讨论,究竟如何为东南地区经济服务?如何做好对台工作?”
  搭建中国式引资平台
  当时的厦门市政府从“广交会”上找到了“灵感”。“广交会”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对外贸易,厦门独辟蹊径,选择了投资贸易并举的方向。
  1987年9月8日,由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四地市联合主办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会”在厦门开幕,这是国内最早举办的、明确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投资洽谈会,也是如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最早的发端。此后,逐步演变为“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2004年的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始设立“第三方”多向投资平台,参会各国可与中国以外的第三国或地区签订投资协议。2005年,“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从此,“投洽会”不再是一个区域性经贸活动,它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促进全球国际资本流动的公共平台。近十年来,600多亿美元通过“投洽会”进入中国市场,约13000个项目在这里签约。
  “从地区级、省级、国家级到国际级,从‘单向引资’到‘双向投资’再到‘双向多边投资’,投洽会规格和功能的不断提升,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水平的显著提高。它表明中国是在一个完全平等的条件下对外开放,而不再是简单的给点优惠政策、给块地,吸引点外资,”厦门大学城市管理专家林衍超副教授说。
  与投洽会并肩而行的,则是厦门经济特区自我定位的逐步明晰和不断提升。
  “最初,经济特区更多倾向定位于‘出口加工区’,”林衍超指出,“但此后的发展结果证明,中国的特区更应该是一种城市型的特区,而不是像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那样的‘飞地’模式。”
  按照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大型中心城市的带动和组织,否则容易陷入无序竞争的状态。林衍超解释:“‘飞地’往往与周边地区缺乏联系,只有使特区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才能辐射周边,完成带动我国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使命。”
  从“经济特区”到“国际化城市”,实际上是一排台阶上的两级,具有发展的必然逻辑。沿着这条逻辑轨道,厦门特区在不断探索、发展、壮大的同时,正一步步找准自己的位置。
  25年厦门特区的实践证明,厦门特区牢记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明确特区定位,把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和对台优势,在推进两岸交流、促进国际投资等领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提供对台经贸交流的宝贵经验
  25年前,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
  今年年初,“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写进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密切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中央战略决策已经明确。厦门经济特区开展对台工作的地位更加凸显。
  “福建、厦门必须通过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对台工作任务。”林衍超说。
  作为对台工作的前沿,厦门一直承担着“先行先试”的角色。从2001年1月开通厦门至金门海上客运直航航线,到目前一天20多个航班,年客流量将近60万人次,厦金航线升温的背后是民间交流的热络。截至2006年11月底,厦门累计实际利用台资29亿美元,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最早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厦门设立了与高雄的货运试点直航航线;建成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每年在厦门举行的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台交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节日;2005年8月和2006年10月,中共厦门市委与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党部实现互访,厦门市与台中市成为首对实现国共两党基层党际交流的城市。
  国台办主任陈云林指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25年,除了特区本身的发展给大陆改革开放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特别重要的是,在做好和台湾同胞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合作方面,厦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在海峡西岸经济崛起中,厦门的潜力正在被发掘。经过25年的发展,厦门的经济建设和辐射能力不断提升,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龙头地位更加凸显。
  林衍超认为:“北到温州、南至汕头,厦门已逐步显现出区域中心城市所具有的影响力。一个美丽、繁荣、文明、富裕的厦门,比其间任何一个城市都更适合承担中央对台战略决策的实施。”(来源:2006年第51期《瞭望》)
  厦门征地“金包银”的人文解读
  马跃华
  厦门“金包银”工程,关键在一个“包”字。厦门市政府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将失地农民的生计“包”入其中,保障农民应有的权利,使之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利益。这是丙戌新春之际听到的和谐之音,令人欣喜。
  近些年来,各地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政府在其中负有特殊的职责。这种职责源自我国目前土地使用权交易的特殊性。按照当下的法律规定和一般做法,农村集体土地并不能通过市场交易直接变为建设用地,而须经国家征用,再行转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代农民行使其权利。政府除了制定、维护交易规则的公平之外,还负有具体操作交易的任务。这种身份上的重叠要求政府承担切实实现和保护农民利益的责任。不过,难处在于上述特殊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不仅为寻租者提供了不小的空间,而且也使政府面临这样的考验:是仅仅着意于农地转让之后财政收入的增长,还是着意于包括农民的权益、体现人文关怀等等在内的全局。在这种背景下,厦门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不改变现行农地转让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补偿农民利益,如建设“底层店面上部公寓”的商业用房,提供养老保险,免费组织职业培训等。在这一方面,无论政府出台多少富有创新性的政策,政策目标是始终如一的,即人文关怀贯穿政策、利益考虑广大群众。这些政策实施得越充分,就越能实现政府的责任、社会的和谐。
  当然,政府责任履行得如何,最好还是置于公众尤其是失地农民的监督之下。在“金包银”工程中,当地政府体察民意、关心民情,甚至将村民代表大会引入其中,都是规范政府行为之举,值得借鉴。 (光明日报评论员:钱建强)
  文化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文化因素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文关怀成为经济发展中文化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政策实施中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各地一直在进行各种探索。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厦门,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忠实履行执政为民理念,努力寻找经济发展和人文关怀的“契合点”,让百姓得实惠,让发展体现和谐。
  2月8日,在已经竣工的厦门翔安区西亭村的居民住房面前,三五成群的百姓一边盘算着如何装修自己的新房,一边谈论着使自己从农民变市民的“金包银”工程。
  “金包银”,三个字眼中有“金”、“银”两个贵金属,从字面上人们很难读出具体内容。实际上,这个示范工程的实施,按照当地百姓的话说,更多体现的是对老百姓的“关心、关怀和关照”。
  “金包银”包住了什么
  如何处理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策执行中人文关怀的关系?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在经过多次调研后提出实施“金包银”工程的设想,并在市委全委会上形成决策。
  “金包银”工程,是指政府在征用农村土地、规划设计工业集中区时,预留合适的空间,在村庄的外围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底层店面上部公寓”的商业用房,提供给村民作为经营性收入的来源,基本实现每户被征地农民有一套居住用房、一套公寓(用作出租)和一个店面(或一定量的股份)。这里的“金”,实际上就是进驻工业集中区的各企业工厂,“银”就是指就地改造的村庄。
  2005年12月2日,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金包银”工程正式开工。而与同安区毗邻的翔安区,其工业集中区范围内首批“金包银”项目涵盖7个自然村、2080户,目前已全部完成了“金包银”规划。
  农民无法尽快完成生产方式的转型,一直是征地拆迁难的一大原因。厦门“金包银”采取就地城市化原则,充分体现对失地农民的关怀,使失地农民不仅不用搬家,还确保了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这一安身立命的“生产资料”后,很快获得“出租房”、“店面”等新的生产资料。这些新的生产资料为失地农民提供了长期、稳定、丰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生产方式顺利转型。
  翔安区西亭村失地农民洪建军,为我们算了一笔明白账:他家现在有5口人,按每人13.5平方米的实际发展用地算,“金包银”工程将为他家提供一套上下5层的商业用房,共计300多平方米。这套房子将以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共计30多万元的成本价卖给他们。如果他们一时难以凑齐这部分钱也没有关系,可以在政府帮助下贷款来购买,或者由政府指定的物业公司代其融资,出租经营,分享股权。总之,不管以什么形式,作为回报,他将得到不错的收益。
  农民利益与开发区利益“捆绑”
  “金包银”,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把人文关怀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满意、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原则。旧村改造不仅满足了工业集中区企业职工的生活需求,同时失地农民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确,失地农民不再处于被动的消极地位。失地农民在与开发区形成利益的统一体过程中,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前景,由阻力变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如今,由于工业集中区还没有建好,企业工厂还没有大批入驻,但是数量庞大的工业区建筑工人的存在,已经让这里的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他们纷纷把自己多余的住宅出租给这些建筑工人。
  农民就地变市民
  为体现规整村镇建设造福失地农民的初衷,“金包银”工程遵循三大规划原则:土地集约化原则、“金”“银”兼顾原则和近远结合原则。近期,对就地改造的村庄,主要以整治为主,做到“路通、水畅、污治、安全有保障”。届时,这些村庄的村容村貌将大为改观。
  同时,政府还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险,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且免费组织他们进行职业培训,为他们将来就近到工业区内的企业工厂做工打下基础。届时,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不用为以后的生计发愁,而且还会实现“就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就地现代化”,切实享受到厦门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和谐新生活。
  把事关农民利益的工作做深做实
  政策制定得再好,还要靠人去执行。“金包银”项目进展顺利的背后,凝聚了政府各相关部门对人文关怀的精细领悟。为了让农民充分了解“金包银”的各项政策,同安区政府结合相关村“金包银”工程的规划方案征求村民意见,区、镇(街)两级分别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村入户,就相关原则、利益分配要求与村民沟通,让村民理解政府是服务的主体,村民是利益的主体,使“金包银”工程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公平公正,让村民普遍认同、积极参与。
  翔安区为了确保“金包银”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满足群众愿望,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充实和完善规划设计方案,先后组织了3场规划方案汇报会、2场规划设计协调会,特别是西亭试点村的“金包银”设计方案在定稿前,共9次下乡与村民见面,在取得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后才开始动建,既充分吸纳群众的意见,又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接受,力求把好事办好。
  为确保失地农民在“金包银”工程中的利益不受侵害,厦门市各级更是千方百计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翔安区西亭村现有每户村民在“金包银”项目的分配中享有公平的待遇,同等的利益,有经济能力的购买自己的股份,经济困难的物业公司代其融资,出租经营,分享股利,不仅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有着落,而且确保失地农民有一定股份的经营场所。同时,为解决村民融资问题和村改居不便再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缺乏管理人才等问题,翔安还创新管理机制。目前“金包银”由翔安建发公司作为代建单位,负责具体融资和项目建设,充当“过渡业主的身份”。该物业公司还建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村民通过法律程序组成业主委员会,对相应事物进行管理决策。
  同安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分配方案,采取以行政村为单位,各村成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经济主体统一经营,村民以15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属入股分红的分配方式,保证政策在执行中体现人性化关怀。
  “征地难”成了“征地乐”
  随着“金包银”这一极富人文色彩的政策的推出,农村征地难在厦门成为了历史。记者在厦门翔安区征地现场看到了一派喜庆气氛。正燃放鞭炮的村民这样对记者描述他的心情:“政府在征地中采取‘金包银’的做法,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更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好前景,我们当然开心,当然支持,当然要放鞭炮庆祝了。”笑逐颜开的“三个当然”,展现出他无比灿烂的内心世界。
  据了解,翔安西亭村作为厦门“金包银”试点村率先启动,出现了征地拆迁的奇迹——20天征地2000亩,25天推土90万立方米。继翔安之后,同安工业集中区的“金包银”工程也顺利启动。“金包银”工程不仅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得以加快推进。
  (来源:《光明日报》2006-02-13)
  厦门:从岛城到区域中心城市
  卢志勇 裴闯
  2006年11月,台湾光电企业巨头之一的东元集团,在海峡西岸的厦门正式组建厦门东元光电有限公司,计划在这里投资5000万美元,年产200万台至300万台液晶电视。据了解,短短一两年时间,包括“东元”、“友达”、“中华映管”在内的台湾光电企业四大巨头中的3家已接踵而至,在厦门投下巨资。
  一个以厦门市为中心,辐射漳州、泉州、福州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的光电产业基地即将在这里形成。据了解,仅平板显示器一项,每年在厦门形成的产值规模就可达800亿元至900亿元。
  相隔不到几天,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总投资达148亿元人民币的腾龙芳烃年产80万吨PX(对二甲苯)项目和翔鹭石化年产150万吨PTA(纯对苯二甲酸)二期项目在海沧开工兴建。未来两三年内,这两个项目将实现年产值700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规模,厦门将成为世界级的芳烃系列产品制造中心和中国最重要的PTA生产基地。
  种种迹象显示,经过25年的建设,厦门经济特区已成为“投资乐园”,吸引着数量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高的海内外投资者。
  记者从厦门市统计局了解到,厦门2006年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160亿元。在以年均超过18%的快速增长25年后,厦门从中国经济版图中无足轻重的海岛小城,崛起为初具雏形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厦门土地面积只占福建省的1.3%,人口只占6%,但其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进出口贸易却分别占福建全省的15.7%、26.6%、24.9%和50%。
  厦门大学城市管理专家林衍超副教授认为:“北到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厦门已逐步显现出区域中心城市所具有的影响力。”
  1981年厦门特区开工建设时,特区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1984年中央作出决定,厦门特区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厦门全岛的131平方公里。1989年国务院又批准厦门市所辖的海沧、杏林设立台商投资区。随后,厦门集美台商投资区也获准设立。厦门特区建设热潮逐步向岛外的广阔空间扩展。由此,厦门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开发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区建设带来了厦门经济的起飞。据了解,厦门市的GDP、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从1981年的7.41亿元、10.07亿元、1.95亿元分别预计增长到2006年的1160亿元、2430亿元、268.69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8%、24%和22%。
  随着“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厦门迎来了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说,经过25年的建设,厦门特区已经在体制、机制、开放、产业、港口、对台、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可望到2010年构建起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航运物流中心、旅游商贸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基本建成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来自厦门港务管理局的最新消息称,预计今年全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7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400万标箱,有望进入世界20强的行列。已经在厦门翔安火炬产业区完成500亩选址计划的台湾东元集团董事长黄茂雄表示:“我们把未来国际化战略——‘七星计划’的第一个项目放在厦门,显示出我们对厦门的信心;未来两岸三通后,厦门将是东元集团对接两岸的最大门户。”
  (来源:新华社2006年12月17日电)
  一位新华社记者眼中的厦门巨变
  余瑛瑞
  南普陀寺内的一处门楣上有两个字:“随缘”。我从没想到自己会与厦门结缘,并且从1991年开始,一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到现在。
  因为父亲生病需要照顾,我决定离开北京到厦门,很多同事和朋友劝阻我,说厦门太小,作为多年的海防前线,封闭又落后,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不宜。
  我坚持到了厦门,发现同事和朋友所言不虚。当时,厦门特区建设已经进行了快10年,可厦门还不如北方的部分县城。很多路是窄窄的,弯弯的,有很多还是断头儿的,没走多远就“撞到南墙”了。
  好好的一个筼筜湖,臭气熏天,鱼虾死光,苍蝇到处飞。湖边漂亮的凤凰木下是一堆一堆的建筑垃圾,经常有三五头牛和十几只羊把绿化的花草当美餐。
  在外商协会的工作午餐会上,投资的台商和老外大发牢骚,说厦门好像修道院,晚上一过8点便没有了人气。
  相当一部分厦门人没去过北京、没去过上海,甚至连紧挨着的广东也没去过。住在距离厦门市中心中山路只有3公里多的居民会把去中山路说成是“去厦门”,似乎他们自己不是在厦门。
  当时我对厦门的感觉是,仿佛厦门原本是“巩俐”,可看到的却是“秋菊”。有一阵子我真的很“郁闷”。
  郁闷归郁闷,既然来了,就不能回头。作为一位新华社记者,我有责任、有使命、更有义务为建设厦门特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光荏苒,16年转眼就过去了。现在的厦门,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女大十八变”,现在的厦门出落得楚楚动人。当年的臭水湖——筼筜湖已成为游人趋之若鹜的景点。一队队白鹭掠过清澈的湖水,一声声啾啾的鸟鸣清脆悦耳,成群的鸽子栖息在白鹭女神的雕像上,海里、湖里、溪里、池塘里,到处是千姿百态的鱼儿在怡然地畅游。
  在厦门,懒惰的男生不用担心衣领脏得发黄,脚上的皮鞋一个月不打油,也看不出脏在哪里;女孩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花枝招展”,放心大胆地穿白衣裙、背白皮包。
  到了晚上,厦门也不再是一个修道院。流光溢彩的新型节能光源LED将厦门之夜装点得有如人间仙境,如梦如幻,让人迷醉,让人流连。
  在特区建设25年中,厦门修建了很多条路,其中有两条路比较特别,值得去看一看。这两条路相连,从市区通向海边。从厦禾路东端火车站西,朝南直插进去,两侧青山含黛,一路鸟语花香,是文曾路;径直走,路尽处,豁然开朗,满眼是蓝天、碧海、金沙滩,棕榈、蒲葵的曼妙身姿摇曳风中,几座保留下来的碉堡承载着历史,蕴含着说不出的意味,是环岛路。
  有“钢琴之岛”美誉的鼓浪屿,先建了一个钢琴博物馆,后建了一个风琴博物馆,世界各国的名贵钢琴尽收其中,让人大饱眼福。一名每天都在鼓浪屿上唱歌的流浪艺人说,这是一个到处都有跳动音符和优美旋律的地方,它给人带来的是智慧和灵感。
  早就没有人把“去中山路”说成是“去厦门”了。每逢节假日,四面八方的人潮水般地涌入厦门,厦门人却大多选择悄悄地到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等地旅游,远一点的还会去欧洲。
  如果你现在到厦门来,感觉定是妙不可言。虽已入冬,依旧满目葱茏。天蓝得剔透,水绿得泛翠,花草姹紫嫣红。没有刺骨严寒,没有阴冷潮湿,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带点儿咸味的海风吹在脸上,柔柔的。不知从哪儿还会袭来一阵阵花香,幽幽的,想追寻,又飘散了。
  现在的厦门,时尚、温馨,从容中透着优雅。
  我不再郁闷,我爱厦门。
  (来源:新华社2006年12月18日电)
  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壮大工业
  方和荣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1980~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24%,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99.03亿元,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9.5%,直接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是厦门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根本支撑。面临“十一五”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厦门提出在推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仍然要以发展工业为重点,“做大经济规模首先是优先发展工业,要强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这是在对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工业化所处阶段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出发,做出的科学判断和抉择。工业化所处阶段决定发展工业仍是厦门当前的中心任务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其间往往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转变,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一般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即起步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即起飞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即加速阶段)。
  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一般使用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对照标准检视自己。2005年,在我国GDP总量中,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2.4:47.3:40.3,从产值构成的指标看,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从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46.9%(2004年),远没有达到20%以下这一国际标准;2005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43%,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国际标准。因此,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厦门2005年人均GDP为5584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0:55.6:42.4,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12.6:47.3:40,城市化率达62%(2004年),如果以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指标衡量,厦门已完成工业化。但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厦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层次仍较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厦门工业化正处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时期,即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继续完成工业化,也仍然是厦门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工业支撑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高低是衡量一国或地方产业结构层次的重要标志,而厦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发展速度缓慢。2005年厦门第三产业比重为42.4%,自1989年第一次超过40%以来,第三产业比重没有明显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低收入国家42%、中低收入国家52%和中高收入国家57%,厦门目前第三产业比重只是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差约10个百分点。显然,与人均GDP相当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偏差,第三产业明显滞后。而其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从产业变化规律看,厦门三次产业比例1982年为22.2:50.5:27.3,2005年调整为2.0:55.6:42.4。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二三一”的格局,但第一产业已进入持续下降阶段,第三产业还处于不规则变动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钱纳里模型分析,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到工业化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长期保持在约40%的水平。日本经济学家宫泽健一在《产业经济学》的论著中关于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研究中,得出相似的结论。通常认为,三次产业格局从“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的格局,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能否越过50%,是一个城市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跃升的关键阶段。以此为标准,则我国沿海多数城市都没有完成工业化,上海的第三产业也曾一度超过第二产业跃到50%以上,但后来又回落到50%以下。深圳2005年第三产业比重47.4%,仍然以工业为主导。所以,从第三产业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厦门也仍然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从工业化阶段特征看,钱纳里将工业化过程的一般次序划分为:从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开始,然后过渡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阶段,再到深加工工业阶段,最后到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可逾越性。说明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工业高度发达为基础的。厦门第三产业比重增长缓慢,关键原因在于目前厦门的工业发展水平还难以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和支撑。厦门要推动第三产业稳定健康发展,首先必须重视工业的基础地位,特别是要重视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即提高工业高度化水平。
  从现代服务业特征看,第三产业发展也必须以工业发展为基础。从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全球化过程中的全球产业分布情况来看,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是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为主要表征的。我们过去往往笼统地将服务业指向直接性的、针对人的、面对面的消费服务,而忽视了生产性服务业正日益成为工业增长必要的中间投入,它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方式,越来越代表着工业增长的现代化程度。因此,现代服务业中一个非常大的比重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如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产品的设计、生产的信息化服务、金融和保险、产品的现代物流、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法律咨询、企业账户的会计和审计、产品的广告与推广、产品的国际贸易业务等等。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以工业发展为基础。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和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经济特区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和壮大,厦门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39%提升至2004年的53.9%;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9.43亿元到2005年为2099.03亿元,年均增长达24.2%。工业化发展直接推动厦门城市化水平稳步、快速上升,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33.9%提高到2004年的62%,增长了约28个百分点。城市化发展经历两次重要的质的飞跃:1994年实现乡村人口零增长,2000年乡村人口比重小于50%。但厦门城市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城乡一体化水平不够高,城乡一体化程度是衡量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衡量城乡的一项基础指标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异。1980年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元,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80年为2.15倍,现在为2.63倍,厦门经济还具有二元结构特征。二是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2004年厦门城市化率达62%,岛内实现100%,而岛外三个区的城市化率只有28.4%,其中翔安区仅为11.3%。三是农民绝对数减少缓慢,1978年厦门市乡村人口为60万,到2004年这一数字为55.7万,减少农民仍是城市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四是农民转为真正市民任务艰巨,城市化不仅是减少农民,而且要使农民成为真正市民,特别是观念意识的转化或无形的城市化。厦门城镇人口比重虽然已达62%,但从农民转为真正市民角度衡量,则城市化率会降低。如岛内农民尽管全部转为居民,但因村改居转变而来居民和原居民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社区服务以及观念意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要解决厦门城市化发展中的上述问题,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实现有形城市化与无形城市化的协调,首先必须发展工业,以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厦门城市化发展。
  总之,发展工业是解决厦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只有以工业的稳步发展为基础,才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才有一、二、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才有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来源《厦门日报》2006-06-07)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