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172
颗粒名称: 劳动就业
分类号: F241.4
页数: 5
页码: 458-462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劳动就业情况。其中包括厦门市基本单位调查、厦门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调查、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厦门市旅游人力资源调查、厦门人兼职情况调查等内容。
关键词: 厦门市 劳动就业 2006年

内容

【厦门市基本单位调查】 2006年12月25日,市统计局公布了2005年度全市基本单位的调查情况。
  1.制造业成第一就业大户。2005年末,全市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数(不包括个体)为119.8万人。从行业上看,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最多,为645092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3.8%。其次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91900人,占32.7%。第三是建筑业从业人员,154242人,占12.9%。从就业人员比重或新增从业人员数看,制造业当之无愧成为厦门市的第一就业大户,提供了全市半数以上的就业岗位,并且占新增就业岗位的近四成。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达32.7%,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占全部新增从业人员的31.1%,成为扩大劳动力就业的另一主渠道。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业,伴随厦门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从业人员迅速增长,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一普”)相比增长了13.6%,是各行业从业人员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2.法人单位岛内占近八成。2005年末,全市共有法人单位26229家,产业活动单位30390家。与“一普”比较,法人单位数增加了3289家,增长了14.3%。从单位分布区域来看,全市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有近八成集中于岛内,其中,法人单位为20202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77.0%;产业活动单位23113家,占全部产业单位的76.1%。从行业分布来看,数量分布最多的行业依次是:批发零售业10377家、制造业6681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261家,占全部产业单位的比重分别为34.1%、22.0%、7.4%。其中,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占的比重为83.8%。
  3.私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末,全市私营企业15326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58.4%,与“一普”相比,增长了15.3%;与2001年厦门市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以下简称“二普”)比较,单位数增加了6432家,增长了72.3%。就数量上看,私营企业已牢牢占据全市法人单位半壁以上江山,且比重逐年提高,呈现持续活跃态势。此外,国有、集体企业分别为2133家和833家,所占比重分别为8.1%和3.2%,近年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减少态势。
  4.第三产业单位增加最多。2005年末,全市产业活动单位的三个产业比例为0.2:26.2:73.6。在新增的3294个产业活动单位中,第三产业最多,为2448个,占全部新增单位的近七成;第二产业的单位数量虽然比重只有26.2%,但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比重占54.9%,产业优势十分明显。此外,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者合计的比重较“一普”提高了1.3百分点,占到第三产业单位的41.5%。而作为厦门市努力培植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明显,2005年末达到621家,增长了26.2%,远高于全市产业活动单位的平均增幅,所占比重也进一步提高。
  5.各区经济主体进一步明晰。通过近年来经济布局的调整,各区的经济主体进一步明晰,区域经济优势得到增加。2005年末,岛内法人单位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占全市83.6%。其中,思明区新增的法人单位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湖里区第三产业的优势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区拥有我市半数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岛外的经济布局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48.2%(其中制造业占九成一)。集美、海沧重点发展以电子、机械、化工为主的优势制造业,其中集美区的制造业法人单位占全区法人单位的半数(49.2%);同安、翔安由于土地面积广阔,为厦门的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两区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结合传统农业优势,形成以农副产品为主的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区域经济特色,2005年末,两区的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单位376个,占全市该行业总数的42.1%。
  (来源:海峡网2006-12-26)
  【厦门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由市劳动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与《厦门商报》联合开展。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度厦门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出现“民工荒”,但岗位求人倍率从2005年度的0.83升至0.96,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是工作好找了待遇也提高了,而对一些企业而言“结构性招工难”依然存在。
  1.劳动力市场供求趋于平稳。2006年通过厦门市劳动力市场招聘的岗位有572416个次,比上年同期增加5.9万个次,比增9.7%;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资源为596883人次,比同减少2.13万人次,下降5.43%;求职成功391732人次,求职成功率达到历史新高为65.63%,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厦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仍然存在,但企业招聘的选择余地进一步缩小,因而求职成功数同比却有大幅升高。
  2.结构性招工难问题仍然存在。按产业划分,在需求总人数572416人中,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人数为485943人,所占比重高达84.89%;而第二、三产业需求人数仅为85648人次和825人次。因此,在第三产业中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加之在本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下,企业用工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招工难现象日益凸显,许多企业在劳动力市场招不到工人,只得在外招工,故而在统计数据上第二产业需求人数比实际数据要少得多。这表明厦门结构性用工难即“技工荒”现象仍未彻底摆脱,劳动力市场上仍存“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现象。这一现象的背后凸显出一个问题是: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低下已成为农民工就业的最大障碍,造成了劳动力的供需失衡。厦门许多企业也自觉提高了工资待遇,月薪平均要比2005年提高200元左右,并着力于改善工作环境,推出包食宿等服务。从实际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看,那些企业待遇较好、工作环境优良、企业文化浓郁、关心企业员工的“优质企业”,根本就不存在找不到人的问题。
  3.女性比男性好找工作。在2006年度求职者中男性人数(365555人)明显要多于女性(231328人),但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岗位,女性需求量(189905人)则大于男性需求量(156846人),从其求人倍率男性0.81和女性1.20看,即男性求职者是10人竞争8.1个岗位,而女性是10人竞争12个岗位,女性找工作容易些。尤其在服装、鞋帽、电子装配、服务等行业,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找到工作。一些用工量大的企业为了应对“招工难”,开始对员工的性别进行调整,如一些服装企业也有意招收、培训男缝纫工,发现效果不比女工差。根据调研,在以女工为主的企业,如将男女比率从1:10调整为1:5,则可增加4倍的求职人数。
  4.年轻人就业比较容易。16~24岁的年轻人最受欢迎,占到总需求人数的79.94%;其次为25~34岁的求职者,但其需求量所占的比率也就13.48%。而对于45岁以上的求职者,市场需求只有0.06%,其求人倍率仅为0.26,即26个岗位就有100人来竞争。因此,对于有“招工难”的企业,应考虑把招工年龄限制适当放宽。如果企业把用工年龄从18岁放宽到40岁,则可增加3倍的求职人数。
  5.私企个企用工量大。在厦门劳动力市场中,用工大户仍以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为主,用工量比重占到55.37%;其次为外商投资企业,为12.44%;再次为港、澳、台投资企业,占5.44%。而进入厦门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中,外来务工人员为566971,占求职者的94.99%。
  6.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
  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要求普遍不是很高。要求求职者只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到需求人数的60.25%,连同高中文化程度(含职高、技校、中专生)的,共占到需求人数的93.93%,这也反映出厦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来源:海峡网2007-01-04)
  【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 此次调查对象为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和华厦职业学院四所高校的148名学生,其中研究生占17%,本科生占46%,大专生占37%;所有受访学生中,本地生源占40%,外地生源占60%。
  1.毕业之后选择找工作的人最多。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分别为6%、15%和10%,有25%的同学考研的目的是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为逃避现实的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他们认为取得更高的学历,或许大都可以找更好的工作。而很多高校毕业生在评估了深造与工作两条路的可行性之后,选择找工作这条路,其中研究生超过80%,本科生和大专生分别为65%、45%,究其原因,83%的同学觉得学历贬值太快,17%的同学担心自己考不上。另有10%左右的研究生和本科生,40%的大专生选择了两手准备,打算深造与工作同步进行。
  2.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仍是毕业生的最爱。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4%认为有工作糊口就行,他们带有更多的目的性在找工作;30%要求专业对口,希望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31%希望待遇丰厚;35%希望今后有发展的空间。
  有59.1%的研究生将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工作的最佳归宿;而本科生则较为分散,他们中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比例大致相当,约为34%~44%之间;大专生的就业指向性最为明确,近八成(79.4%)大专生选择了外资企业作为目标;而研究生、本科生分别为四成多和三成多。相比较而言,毕业生大都排斥民营企业,认为这种企业的工作环境无法满足要求,而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也很低,研究生和大专生各为一成左右,本科生的比例更低,这说明毕业生还是在寻求一种安全平稳的生活方式。81.8%的研究生将“2000~4000元”作为他们的工资底线。相比而言,本科生和大专生的工资底线在2000元上下,其中58.1%的本科生要求“2000~4000元”,55.9%的专科生要求“1000~2000元”。约有一成五的大专生可以接受1000元以下的待遇。
  3.找工作的方式多元化。在信息年代,毕业生找工作的方式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他们通过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源与工具,在茫茫的求职人潮中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而这其中,人才交流市场(招聘会)仍是其中比重最大的部分,占67.8%。通过媒体招聘信息、学校推荐就业、关系介绍、劳动中介和其他方式就业的分别占51.3%、44.3%、42.6%、7.8%和15.7%。
  4.六成六毕业生觉得工作难找。85.3%的大专生在求职时遇到过高学历门槛,而遇到高学历门槛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占四成和五成左右。认为自己“没遇到高学历门槛”的研究生为54.5%,而只有约四成的本科生、约一成的大专生表示没遇到高学历门槛。44.4%的人没有收到面试通知,26.3%的人面试了几次没有成功,19.2%的人成功进入一家公司,10.1%的人接到好多OFFER。经调查,18%的人认为工作很不好找,48%的人认为不大好找,32%的人认为还可以,只有2%的人认为很好找。
  【厦门市旅游人力资源调查】 厦门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港口城市,旅游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旅游总收入为210.67亿元,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1.63万人。预计到2010年,厦门旅游总收入有望达到465亿元,旅游直接从业总人数将达到3.8万人。为此,厦门旅游培训中心开展此次调查。
  1.厦门旅游人才现状。
  学历结构:厦门旅游行业的整体学历结构偏低,73%为中等学历,20%为大专学历,本科以上学历仅占6%左右;旅游企业中,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学历结构也都呈现这种趋势;旅游企业管理层中,大中专学历比例为87%左右,本科学历为12%,硕士/研究生比例为0.8%。
  年龄结构:80%以上的从业人员集中在25~35岁这个年龄段;企业高层主管中50%以上集中在26~45岁年龄段。
  专业结构:从整体结构来看,专业化水平偏低。从业人员中旅游专业人数比例仅占总行业人数的28.6%;企业管理层中,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数也仅为管理层总人数的29%。
  外语水平:旅游业从业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外语水平者仅占行业总人数的14%,总比例偏低;而且语种结构单一,外语人员中英语专业人士占86%;日语专业人士占5%;德语、法语以及其他小语种专业人士均不足1%;而企业管理层也存在同样问题,具备大专外语水平者占管理层总人数的28%,其中,英语为24%左右,日语0.8%,其他语种几乎是空白;导游队伍中,外语导游占总导游人数的13%,其中,英语占7%,日语占4%,德语、法语分别占0.1%。
  2.人力资源需求量。
  厦门旅游企业管理层在未来2~3年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最大,约200人;而在这一需求中,又以酒店的需求为主,占72%;旅行社占20%;旅游景区占3%;旅游汽车公司占0.5%。未来5年中,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近3000人,其中管理人员近500人;而普通工种2000多人的需求量中,50%以上是服务人员,分别为近期880人,中期800人,远期560人左右;导游人员需求近300人。但调查发现,厦门的企业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和测评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人才素质测评”有需求的占24%,有50%以上的企业未表态。(来源:《厦门日报》2005-07-04)
  【厦门人兼职情况调查】 此项调查由“在厦门网”与小鱼社区联手展开,580多名网友参与。
  调查显示,近年来,厦门人的就业心态已有所改变,兼职欲望异常高涨,其中有85.07%的网民对“兼职”表示了较大的热情,这表现了人们已经摆脱了以往捧着一个饭碗直至退休的旧模式,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二职业。兼职也不再是秘密,有将近70%的网民对“兼职公开合法化”表示支持。厦门的网民希望“兼职”以公开、健康、合法的形式登上舞台,而不是一种隐讳的附属。在“寻求兼职的原因”问题中,回答“能力、精力充足”的最多,也有不少是因“生活所迫”,而更多的人选择两者兼而有之。当问道对第二职业的要求是什么时,大多数人首选“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差事,其次才考虑其带来的经济效应。
  调查还表明,厦门有兼职经历的人仍占少数,超过5成的厦门上班族从来没有兼职过。可见人们的兼职欲望仍与现实的行动未完全达成一致,这与招聘兼职人员的单位不多有一定关联,厦门有68.10%的单位不招聘兼职人员。不过,有关信息显示,厦门招聘兼职的单位近年来数量呈上升趋势,兼职潜在着发展空间。本次调查也发现,这些有着兼职欲望的网民中,有50.92%的人身边有1~2个朋友在做兼职。有58.49%的网民认为兼职对第一职业的影响很小,21.68%的人认为肯定不会有影响,19.83%认为会有影响。有39.26%的人由于不太了解老板对兼职的态度,因此选择“无法判断”,37.83%认为老板会坚决反对,只有22.90%的人认为老板会表示“同意”。但67.28%的网民表示,如果有兼职的话,还是选择对老板保密。在吃不准老板真是意图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最安全的选择。81.80%的受调查网民认为每天兼职工作2~3小时较合理。如果除去双休日,每周意味着可以兼职10~15小时;如果包括双休日,就可以达到14~21个小时;如果只有双休日兼职的话,那就是4~6个小时,当然这要按本职工作情况来定,每天的劳动强度一般被认为不能超过3小时。在问及“您现在或您希望的兼职薪酬是多少”时,近6成网民的兼职收入不足千元,其中近半网民为500~1000元/月,结合兼职的合理时间,兼职的每小时收益为30~60元不等。也有22.09%的兼职报酬依行情来定,这部分人多是从事比较自由的计件计项工作。
  58.9%的受调查网民表示是从网上找到兼职信息,还有33.54%的人是通过朋友介绍,3.27%的信息从报纸上获得。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很多网民的兼职方案是,选择用自己的想法或者技能来自己创业,在工作之余把自己变成老板。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保持自己主业的情况下选择创业也是一种兼职途径。(来源:《厦门晚报》2006-04-13)
  【2006厦门职场幸福指数】 本次调查由厦门日报社与“在厦门网”联手进行,815位厦门职业人参与了这次调查。报告显示,有35.1%的调查对象认为,2006年的工作“总的来说是快乐的”,而在2006年初的类似调查中,选择这一答案的比率仅有16.67%。与此同时,选择“很痛苦,想换工作”的比率也由年初的30%,下降到了12.7%。说明在年末收获季节,厦门职场人士的幸福感比年初有所提升。当然,还是有47%的厦门职业人,认为工作还是“不快乐的时候多”。
  收入在5000~10000元档的厦门人幸福感最强,其能够体会到工作快乐的比例高达45%;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人中,仅23%能快乐地工作。但是,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职场人群中,认为工作是一种幸福的比例也只有38%。在职业类型方面,厦门公务员“工作幸福指数”最高,其次为国企和外企的人士,民营企业员工幸福感最低。
  约有48%的高层管理者、高级专业人认为过去一年的工作“总体上快乐”。而中层管理者的幸福感偏低,觉得工作快乐的比例还不如普通员工。这些人对职场的普遍抱怨是,“压力大、两头受气、没有领导的感觉、责任却很大”。而在回答“你认为工作当中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时,37.7%的人选择“个人能力得到肯定”,是得票率最高的选项;其余依次是“薪资报酬”、“是否得到尊重”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调查中,“郁闷”、“累”成为最常见的字眼。“工作压力大”、“缺乏激励”、“公司晋升机制不明确”、“职业目标不清晰”也是常见的选项。
  (来源:海峡网2007-01-05)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调查】 本次调查由《海峡导报》与博智市场研究公司联合进行。共调查了300位农民工,其中男性190人,女性110人。
  调查发现,逾六成的农民工曾有过一次以上的欠薪经历(注:市劳动监察支队相关人士认为,厦门农民工被欠薪的总体比例并没有这么高。可能相当一部分是在厦门之外其他地方遭遇欠薪)。其中,半数以上的农民工被拖欠的报酬属于工资收入。农民工被拖欠报酬时间最短的有一个月,最长的达到五年。而且,约一半的欠薪集中在建筑工地。38.9%农民工被欠的工资金额在1000元以下,35.3%的农民工被欠1001~3000元之间,15.7%的农民工被欠3001~5000元。更有甚者,10.1%的农民工被欠工资在5000元以上。
  对于欠薪的原因,可分为几种情况,一是有钱不给,二是无钱可给,三是因劳动纠纷,企业不给薪水。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借“劳动纠纷”为由,不给薪水。调查中有65.6%的农民工说其老板告诉他们“没钱”。从行业来讲,厦门多数工厂欠薪的情况还不是很普遍,只是经常超时加班。但在建筑行业的欠薪比较严重,“层层转包”是导致欠薪发生的主要原因。许多分包商都没有资质,甚至不管能不能挣钱,先接下工程再说,等到结算时挣不到钱,又不愿贴钱,就想盘剥工人,于是就以“没钱”搪塞工人,因此导致欠薪发生。
  在讨薪的途径上,64.3%的农民工主要是依靠自己讨,还有18.2%想到了找老乡或工友帮忙,只有17.5%知道要通过找劳动部门投诉来要回属于自己的工资。在讨薪的过程中,20.7%的农民工曾经遭到暴力,34.6%的农民工被威胁过。因而有些农民工为讨薪只好用尽了各种非理性“绝招”,诸如跳楼、跳天桥、爬塔吊等极端方式。
  在解决农民工被欠薪的问题上,59.1%的农民工希望能得到政府部门上的重视和保障。43.9%的农民工也希望用人单位能更诚信些。同时,40.3%的农民工也提出希望农民工自己也要加强防范,比如要注意与单位、包工头签劳动合同等书面协议等。(来源:《海峡导报》2006-12-24)
  【来厦务工人员管理与服务调研】 本次调研由市政协社会法制委与湖里区政协、民盟湖里总支联合开展。共调查来厦务工人员2397人,其中男性占54.2%,女性占45.8%;年龄20岁以下占14.18%,21~40岁占82.4%,41岁以上占3.42%;已婚占53.2%,未婚占46.8%;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66.7%,高中和中专占25.6%,大专占5.2%,本科以上占2.5%;来厦务工0~5年的占90.76%,6~10年的占8.3%;11~13年的占0.94%。主要输出省份为福建(470人)、四川(408人)、湖北(350人)、江西(282人)、贵州(137人)、重庆(129人)等地。这些来厦务工人员多数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山区,文化基础普遍较低,就业技能相对薄弱,大多从事简单劳动和体力劳动,职业竞争力低。目前,厦门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方面尚存在着五大问题:
  1.管理与服务缺乏完善长效的管理体制。厦门岛内的来厦务工人员主要聚居在城中村、城乡交界处,岛外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周边农村,其中湖里区的高殿、寨上、马垅、湖里、后埔、枋湖等社区来厦务工人员数量都在常住人口的3倍以上。如此庞大的来厦务工群体基本游离于目前的社会管理体系之外,管理严重滞后。目前,来厦务工群体的管理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门负责:公安部门进行暂住证登记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计生部门进行计划生育管理,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各相关政府部门及工、青、妇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社区仍未能大面积地将来厦务工人员群体纳入其工作范围。
  2.居住环境、卫生防疫有待改善和加强。来厦务工人员多数聚居在市政基础设施比较差的城乡交界处,其中外口公寓聚居模式约占10%,租住民居聚居模式约占80%~85%,其余为企业和建筑工地聚居模式。在被调查的2397人中,仅28人拥有自有产权的商品房,只占1.17%。在外来人员集中聚居的地方,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建筑质量、消防安全隐患令人担忧。聚居区开展儿童计划免疫难、疾病预防控制与管理难等问题仍然存在。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出租户在楼顶架设水塔,抽取已被污染的井水,未做任何处理直接作为生活用水提供给外来务工人员,严重危害使用者身体健康。来厦务工人员聚居区成为卫生防疫最薄弱的区域。
  3.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面临新挑战。计生管理中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日益突显。比如,在来厦务工人员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程中,调查难、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仍然存在;《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持证率低(约48.5%);计生工作事权与责任不对等。来厦务工人员中近五成未婚青年,恋爱、婚姻、成家立业、妇女孕产等方面,同样亟须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服务。
  4.聚居区治安管理难,“村中村”隐藏后患。来厦务工人员聚居区社会治安比较混乱,治安管理难,来厦务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受危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来厦务工人员以老乡、同学为纽带聚居在一起,在聚居区逐步形成江西村、贵州村、四川村、河南村等“村中村”,并有继续加强的趋势。在“村中村”里,少数害群之马混迹其中,逐步形成以同乡为主的违法犯罪团伙,给社会治安和群众生活造成很大危害。“村中村”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不早日进行专项整治,施以抑制与防范之策,不仅可能成为“市民安全的隐形炸弹”,而且给来厦务工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带来更大的挑战。
  5.来厦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堪忧。厦门市现有民办中小学58所,民办中职学校9所,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厦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压力,但这些民办中小学普遍存在硬件设施缺失,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教学水平与公办校相比差距甚大。还有相当一部分来厦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就近入学,而就读较远学校,校车超载,留下安全隐患。目前,来厦务工人员子女除非缴纳几万元的择校费,否则即使成绩再好也不能报考省一级达标校(高中),软、硬件的缺失和政策歧视,严重影响来厦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他们的第二代文化、道德、素质教育问题堪忧。除此之外,来厦务工人员在劳动条件、工资待遇、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也都存在着许多管理与服务不到位的情况。 (来源:海峡网2006-11-22)
  ·相关链接·
  据统计资料,来厦务工人员形成的“民工潮”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后形成高潮,截至2006年6月底,全市登记办理暂住证的来厦务工人员共有90.5万人。从公安部门的日常检查情况看,办证率约为87%,据此推算,未办证人员约有13.5万人,实际在厦务工人员总数约为104万人,与本市225万常住人口构成1:2.1的比例。外来员工聚集度最高的湖里区,本地常住人口16.42万人,外来暂住人口已办证41.59万人,实际暂住人口约为48.18万人,与常住人口构成约3:1的比例。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