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145
颗粒名称: 广播电视
分类号: G229.27
页数: 3
页码: 425-427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新闻广播电视的情况。其中包括各项宣传任务顺利完成、广电服务网点更加齐全、广电产业发展局面可喜、加强对广电事业的监督管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绩斐然等。
关键词: 广播电视 厦门市 2006年

内容

【概况】 1.广播。2006年,全市广播节目播出套数5套(含同安调频台),其中厦广闽南之声为对外广播节目。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39169小时,制作广播节目时间33442小时,购买、交换国内广播节目时间2173小时。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座(含同安调频台),中波发射机16部,中波发射机功率增加67千瓦,增幅57.26%。至年底,广播覆盖全市6个区、14个乡镇、275个行政村,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68%。6月1日,广电集团完成厦广新闻、厦广经济和厦广音乐三套调频节目发射机不停播搬迁西姑岭工作,实现了包括闽南之声在内的厦广所有调频节目上西姑岭播出的重大举措。
  2.电视。2006年,市级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播出套数5套,其中厦门卫视频道为对外播出电视节目。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47707小时,制作电视节目8187小时,其中自制节目播出时间6302小时。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发射机5部,发射总功率50千瓦。移动卫星转播车1部,卫星收转站174个,比上年增加170个,主要用于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总用户42.07万户,比上年增加5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15.47万户,付费数字电视用户4495户。网络收入10074.24万元,其中有线广播电视收视费收入6550.08万元,付费数字电视收入999.06万元。至年底,有线广播电视网网络总长度2388.01公里,比上年增加826.39公里。年内,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比上年的99.6%增加0.4个百分点。
  3.事业经费与职工队伍。2006年,广播电视行政事业总收入30421.18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4887.71万元,事业收入12623.68万元。广播电视实际创收收入为32933.24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创收收入13494.64万元。广播电视企业主管业务收入18555.07万元。广播电视企事业广告收入14665.49万元。行政事业单位总支出28916.11万元。全市广电行业从业人员1785人。
  【各项宣传任务顺利完成】 年内,市广电局精心组织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重要讲话,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全国和省、市“两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工业集中区和重大工程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金包银”工程及循环经济、台交会、“九八”投洽会、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第四届世界合唱节、海峡情中秋晚会、厦门特区建设25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营造了“海峡西岸势如虹,经济特区新跨越”的浓厚氛围。3月,在厦门市广播电视局、厦门市广播电视学会举办的2005年度全市广播电视新闻奖评奖会上,共有93件广电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3件,二等奖29件,三等奖51件。
  【广电服务网点更加齐全】 顺利完成全市20户以上50户以下自然村的广播电视覆盖,全市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至年底,完成7个行政村电缆进村改造工程和480个自然村光缆覆盖工作。全市入户已完成30718户,彻底解决了996户“50户以下盲点村”的收看问题,全市“村村通”工程光缆进村覆盖265个,实现有线光缆进行政村率达93%;两年间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入户75218户,使农村用户数达到近12万。电视数字化等事业建设实现新的进展,年内,厦门岛内已有413个小区的15万用户安装有线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60%。
  【广电产业发展局面可喜】 年内,厦门市5个电视频道总体市场份额达31.40%,4个广播频率总体市场份额达77.27%,厦门广电集团总收入4.69亿元,各项自营收入共3.3亿元,自营收入同比增长19.17%。民营影视企业健康发展,全年全市影视制作企业共完成电视剧立项1部,动画片立项及备案3部,生产广播电视节目8329分钟,合作生产动画片2部52集共计572分钟。影视节目产量比上年增长30%。
  【加强对广电事业的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宣传管理。年内,市广电局除完成各项重大宣传任务外,还充分发挥广电局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开展抵制广播电视低俗之风工作、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和视听评议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访谈类节目主题不鲜明、谈话庸俗、格调不高和法制类节目对犯罪情景再现手法逼真、场景恐怖等问题进行清理整顿,努力制止片面追求收视率、收听率而不顾正确导向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栏目制片人、主持人的职责,使声频荧屏得到净化。同时,根据中央有关广播电视宣传精神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规定,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监听监看,以及时发现各类违纪违规及导向问题。全年共印发“厦门视听评议”43期,编发稿件453篇;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加强了卫星电视接收、广电新形态业务、视频点播和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三是加强安全播出管理。重新修订厦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和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中心值班应急预案,建立了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情况通报制度。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绩斐然】 年内,全市共投入资金1409.3万元,完成7个行政村电缆进村改造工程和480个自然村的有线光缆覆盖,完成农村有线电视入户30718户。截至2006年底,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总户数12.5万户,入户率由上年的52%提高到70%;农村有线电视光缆行政村覆盖率达93%。为2861户边远山区盲点村民安装卫星接收设备,解决了全市返盲行政村和20户以上盲点村收看电视问题,厦门市农村综合电视入户率已步入全省前列,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提前四年完成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到2010年全面实现农村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已使全市约47.6万人农村人口看到有线电视,基本解决了农村收看电视问题。
  【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工作进展迅速】 厦门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于2005年12月正式启动,在未提高收视费标准且为用户免费配置基本型机顶盒的情况下,采取边升级改造网络边实施转换的方法,快速推进岛内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截至2006年底,全市有413个小区的15万用户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入户率达60%。年内,有线数字电视共传输60套基本数字电视节目、40套付费电视节目、3套高清电视节目、5套调频立体声广播节目及互动电视节目,并利用数据广播技术可提供阳光政务、走进厦门、报刊文摘、生活指南、气象预报等多媒体信息服务和可自主查询分时走势、技术分析、个股资料的股市行情服务。
  【电视动画题材申报实现零的突破】年初,由市广电局协助厦门青鸟动画公司向国家广电总局申报的《小海豚历险记》和《快乐精灵》两个题材获得立项。这是厦门市首次也是福建省电视动画题材申报经国家批准立项零的突破。《快乐精灵》由厦门青鸟动画公司编剧按我国著名儿童作家小玲叮的同名系列童话故事改编,《小海豚历险记》也将由小玲叮撰稿。
  (赵永新 郑敏慧)
  【精心组织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转播工作】 7月15~26日,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在厦门举行,厦门广电集团精心组织比赛的转播工作,共安排4个场次的直播和12个场次的录播,全面反映合唱节盛况。同时,为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提供近4小时的完整节目。此外,厦门卫视先后进行4场中英双语直播,现场记者采用英语、法语、闽南话、普通话等多语种进行采访。
  【“午间新闻广场”栏目开办】 8月8日,广电集团一档全新的电视新闻栏目“午间新闻广场”正式开办。该节目时长20分钟,节目内容以时政、民生社会新闻为主。至此,广电集团的电视新闻栏目结构更为完整。
  【“动中通”正式投入使用】 11月10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购置的移动卫星电视直播系统(“动中通”)通过技术测试,正式投入使用。该套系统是亚洲首个将“动中通卫星移动跟踪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的系统,实现了8M以上带宽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的实时移动直播或转播。
  【两岸广播媒体首次同步播出】 2006年,厦门音乐广播专人负责制作的常态化音乐资讯节目“大陆流行风”每周5天在亚洲广播网黄金时段12:30至13点播出,强档访谈节目“明星大牌档”每周日14点在厦门音乐广播和亚洲广播网同一时段播出,首次实现了两岸广播媒体在节目上的同步播出。至此,厦门音乐广播在亚洲广播网播出的节目每年增加到近200个小时。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蔡迎辉
责任者
赵永新
责任者
郑敏慧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