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125
颗粒名称: 专利管理
分类号: F204
页数: 3
页码: 395-397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专利管理的情况。其中包括概况、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专利执法、强化知识产权统筹协调等。
关键词: 专利管理 2006年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6年,市知识产权局按照国家、省知识产权局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发挥统筹知识产权协调作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增进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社会各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明显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有较大幅度增长。12月,厦门市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验收。
  【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开园】 4月26日,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落成,市政府为该基地正式授牌,市知识产权局与海沧区人民政府、市科学技术局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发展备忘录》。9月8日该基地正式开园。这是福建省首个也是省唯一一家知识产权转化平台,位于海沧区新阳工业区,总用地面积1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基地采取“政府引导支持、产学研政资介相结合、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机制,建设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为主体的孵化及产业化基地,并发挥厦门市特有的对台区位优势,围绕国家“十一五”期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台湾岛内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转移,将基地打造成为对台合作与交流的区域性知识产权保护、转化平台。年内,引进13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入驻。
  【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4月1~26日,市知识产权局与市整规办在全市范围内共同开展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发布2005年厦门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与知识产权工作相关部门在中山公园举办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知识咨询活动,发放知识产权宣传资料,解答市民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疑难问题;参与组织在《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政府相关网站,开辟专版(栏),播报保护知识产权公益广告,曝光知识产权侵权典型案件,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执法成效;与市整规办和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在《厦门晚报》刊登知识产权有奖知识竞赛题目,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竞赛活动;参与组织联合执法行动,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共查扣、没收侵权运动鞋18579双、长裤和T恤等服装6038件、盗版音像制品近6000片(盒)、250只“美达能”复印机炭粉等;编辑出版《知识产权纵横谈》。9月18-24日,配合市依法治市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周”宣传咨询活动,向市民传授如何辨别假冒知识产权产品的方法,回答市民和企业人士提出的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知识产权等问题,并现场发放宣传材料。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活动,有效地扩大了知识产权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进了企事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提升企事业的市场竞争力营造了较好环境,为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
  【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 年内,厦门市专利申请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市专利申请量2968件,比上年的2796件增长6.2%。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477件,比上年的409件增长16.6%。截至12月31日,全市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量累计为1706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91件,实用新型6608件,外观设计8466件;全市专利授权量1992件,比上年的1537件增长29.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6件,比上年的88件增长43.2%。截至12月31日,全市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授权量累计1160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96件,实用新型4719件,外观设计6490件。
  【专利执法】 在专利权方面,年内,市知识产权局共依法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件,其中结案5件,依法中止审理1件;查处冒充专利、假冒他人专利行为8起;组织市场检查12次,共检查商场、商店50多家,检查商品9000多件,责令改正专利标注不规范的6件。
  【强化知识产权统筹协调】 年内,市知识产权局加强与知识产权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全年召开各知识产权工作相关部门会议4次,联合组织执法行动8次,开展大型联合宣传活动2次;加强与司法机关之间的衔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为应对新的形势,强化知识产权协调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知识产权统筹协调工作,借鉴兄弟省市的一些做法,结合厦门实际,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知识产权统筹协调工作的意见》(试行)。
  【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取得新进展】 年内,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全市部分企事业单位旁听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二申诉处来厦巡回口审五件专利无效案件,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全市企业专利实施状况专项调查。麦克奥迪股份有限公司、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第三批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协助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和麦克奥迪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组织企业及发明人参加2006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及产品交易会和第八届中国国际髙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2月15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国第二届外观设计专利大赛”颁奖仪式上,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获得11个专利奖项。
  【加强会展知识产权保护】 9月,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期间,市知识产权局与省、市知识产权管理相关部门组成知识产权保护小组进驻展会,在会展中心大堂设立保护知识产权投诉咨询台,受理与会人员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投诉,解答中外宾客和参展商的知识产权法律咨询。同时,加强对展馆展品的巡查,查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保障了展会的顺利进行。
  【通联工作成效突出】 年内,市知识产权局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发表文章20多篇,在国家知识产权网、福建省知识产权网、《福建科技报》、《厦门政务信息》、《厦门日报》、《厦门晚报》、厦门广播电台、《厦门科技信息》等新闻媒体发表稿件80多篇。出版《厦门知识产权》12期,每期550份。厦门通联站连续四年被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评为优秀发行工作站,市知识产权局徐文东被评为优秀站长,洪烟庆、陈金琼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开展知识产权相关课题调研】 一是与市统计局、统计协会配合,开展“专利统计指标体系分析”调研。通过对全市大、中型企业(包括独资、合资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专利交易量、专利交易额、专利产品创造的工业销售产值、研发项目、检索专利文献等指标以及企业的专利纠纷、专利维权与建立专利工作机构、规章制度、投入的经费的统计和分析,掌握了厦门市知识产权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二是与厦门大学配合,开展“厦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调研,为厦门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做好前期工作;三是与首创君合事务所、夏新公司共同向市科技局申报“移动通信终端专利战略研究”、“厦门市社会发展软科学研究”等课题,并获得立项。
  【厦门市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验收】 12月26-27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福建)考核验收组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厦门市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组对厦门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通过厦门市考核验收。试点期间,厦门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其中专利申请量年增长率平均超过20%;2005年和2006年,资助专利申请1200多件,资助金额超过100万元。1999年以来,厦门市两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专利工作试点城市。2004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确认厦门市由原国家专利工作试点城市转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专利代理中介服务】 至12月31日,厦门共有专利代理中介机构7家,其中涉外专利代理机构2家。全市共有专利代理人42名。各代理机构严格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专利代理规定开展工作,全年共代理国内专利申请量4465件,同比增长12%。同时,各专利代理机构积极主动为社会提供专利信息、专利查询等服务,为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种知识产权知识宣传和培训。
  (洪烟庆 陈金琼)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金琼
责任者
洪烟庆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