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121
颗粒名称: 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
分类号: G322.7
页数: 8
页码: 384-391
摘要: 2006年全年共组织、主持全市科技成果评价105项,其中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以上19项,国内领先55项,国内先进水平36项。认定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通过“厦门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系统”的运行,首次实行科学技术奖网上申报,共评出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6项。全市有24项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奖,其中由厦门大学完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住辐占的选育与应用以高分列入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位。年内,厦门大学两个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厦门市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改革以来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关键词: 科学研究 科技成果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6年,市科技局着力提升科技评价水平与发挥奖励制度导向性作用,鼓励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实现以科研带动产业,产业促进科研互通双赢的成果转化体系建立。全年共组织、主持全市科技成果评价105项,其中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以上19项,国内领先55项,国内先进水平36项。办理全市科技成果登记项目127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24项,达到国内领先69项,国内先进水平34项。认定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通过“厦门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系统”的运行,首次实行科学技术奖网上申报,共评出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6项。全市有24项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奖,其中由厦门大学完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与应用以高分列入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位。年内,厦门大学两个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厦门市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改革以来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首次开展科技型重点新产品认定】 10月10日,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功率型高亮度LED芯片”等13家单位的新产品被市科技局认定为2006年度厦门市重点新产品,此次也是厦门市自《厦门市重点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第一次开展科技型重点新产品认定。
  (林永耀 王文婷)
  【10项科技成果被认定为市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年内,经专家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综合评审小组的评审,厦门爱维达电子有限公司的“数字并联型不间断电源的研制(3-20KVA)”、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广播专业级高清液晶监视器(LM-17C20/LM-30C18)”、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的“功率型高亮度LED芯片及倒装技术”等10项成果被认定2006年度厦门市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目主要为电子、光电子、化工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其中,国际先进以上水平5项、国内领先水平5项,均为企业自主开发并自行实施转化,其中有6个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 (林永耀 姜艳红)
  【五位科技人员获第八届福建青年科技奖】 年内,厦门市有5人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技厅和省科协联合授予第八届福建青年科技奖,他们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刘庆林、厦门大学海洋系的陈敏、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黄长庚、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章晓波、厦门大学物理系的蔡淑惠。 (郑慧玲)
  【技术合同年度情况】 年内,厦门市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2135项,比上年增加616项,增长40.55%;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67882.66万元,与上年同比减少18977.64万元,下降21.84%。其中:技术开发合同1056项,成交金额48455.40万元,分别占合同总项数和总金额的49%和71.38%,比上年增加456项和21757.54万元,增长76%和81.50%;技术转让合同38项,成交金额5749.15万元,分别占合同总项数和总金额的2%和8.47%,比上年减少9项和47805.26万元,负增长19.15%和89.26%;技术咨询合同132项,成交金额4896.89万元,分别占合同总项数6%和7.21%,比上年增加57项和3763.96万元,增长76%和332.23%;技术服务合同909项,成交金额8781.22万元,分别占合同总项数的43%和12.94%,比上年同比增加112项和3763.96万元,增长14.05%和75.02%。 (苏惠珍)
  【海洋三所科研成果交易位居全市榜首】 年内,海洋三所技术合同交易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登记合同数173项,总成交额5639.88万元,较上年增长177.85%,在全市排名由上年的第五位跃居榜首。
  【龙须菜优良品系选育和规模化开发通过鉴定】 1月,海洋三所的该成果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龙须菜优良品系规模化开发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围绕龙须菜优良品系的选育、规模化栽培和琼胶生产工艺开展研究和开发,系统地进行龙须菜栽培生物学、发育微生物学和优良品系选育相关的遗传学研究,丰富了江蓠栽培学和江蓠遗传学的理论体系,为龙须菜的栽培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解决了龙须菜规模化开发的应用基础研究、育种育苗、栽培、加工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制定了龙须菜养殖技术(地方)规范,建立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及技术体系,优化了琼胶生产工作,提高了琼胶产品的质量。
  【无公害健康海水养殖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通过鉴定】 3月,福建省科技厅在厦门组织有关专家召开鉴定会,通过海洋三所承担的省科技重大项目“无公害健康海水养殖技术与产业化示范”的鉴定。专家认为项目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有助于促进海水养殖业无公害健康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
  该项目以凡纳滨对虾和日本对虾为养殖对象,研究了不带特定病原虾苗、抗特定病原虾苗的培育及养成,污染养殖生态环境的修复及健康养殖生态环境的维护,有益微生物及活性免疫制剂对对虾体内免疫因子的作用,添加有益微生物和抗生素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的影响,对无公害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无公害示范基地的建设等,创立了全新无公害海水健康养殖模式。年内,该项目获福建省2006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其项目示范基地养殖的鱼、虾、蟹、蛤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年总产值达1315万元。
  【驼背鲈人工繁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 3月,海洋三所承担的“驼背鲈人工繁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课题组于2003年引进30尾驼背鲈亲鱼,采用控制环境条件和强化培育亲鱼的方法,促使亲鱼自然产卵受精。经过试验研究,掌握了驼背鲈亲体对营养的需求及其所适应的环境条件,明确了诱导驼背鲈成熟的激素种类及剂量,找到了驼背鲈苗种培育的关键问题,初步建立了驼背鲈种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育苗的技术工艺。
  【对虾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与应用研究通过鉴定】 6月,国家海洋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通过对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完成的“对虾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与应用研究”的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免疫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其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组以抗病对虾为材料,采用基因差异显示、抑制差减杂交、亲和层析等技术,分析正常对虾和抗病对虾的基因表达差异,从抗病对虾中克隆获得了70多个抗病毒相关基因,并深入探讨对虾抗病毒的分子机理。首次发现并证实对虾血蓝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揭示了海洋无脊椎动物抗病毒的一种新机制。同时,在研究抗病毒基因调控序列的基础上,获得激活抗病毒基因表达的方法,在对虾防治病害过程中,可通过激活抗病毒基因的大量表达,提高对虾的抗病毒能力。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多种抗病相关基因在不同虾种、病毒感染不同时期、抗病毒对虾的序列变化等,获得了一个抗病对虾中特异的序列,该序列可尝试作为分子探针,用于对虾抗病良种的选育。抗病毒多肽编码基因在酵母等表达系统中表达后,可用作抗病饲料或添加剂,喂养对虾。其成果可用于对虾病害的防治,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年内,项目成果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海洋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7月,海洋三所承担的“海洋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通过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该项目利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工艺等先进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海洋石油环境生物修复剂;构建柴油和原油的海洋微生物降解菌群,利用所获得的降解菌群进行室内和室外模拟沙滩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实验,并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重量法和GCMS法分析,降解效果明显。此外,还开展微生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获得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并对其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实验证明该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解表面张力、能够提高降解菌对石油的降解效率,可以进一步开发成生物消油剂或除油促进剂,用于海洋船舶废水和海上采油溢油的清理。
  【高附加值几丁寡糖酶法生产的开发研究通过鉴定】 8月,海洋三所的“高附加值几丁寡糖酶法生产的开发研究”项目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评审和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在生化试剂、医药、食品开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具有创新性,达到该研究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建立了酶法生产几丁寡糖的中试工艺,生产的几丁寡糖混合物经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检测,几丁寡糖含量≥97.2%;完成了高纯度单一几丁寡糖的制备工艺,生产的几丁二糖经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检测,纯度为96.4%;建立了几丁寡糖的薄层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深海微生物资源工业化应用研究通过验收】 8月,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在香港组织专家对海洋三所承担的“深海微生物资源工业化应用研究”课题进行验收并予通过。
  该课题通过改变培养条件,从三大洋深海沉积物等环境样品中分离培养并鉴定1000余株深海微生物,构建了国内第一个深海微生物菌种库;建立菌种数据库及资源网站,初步建成大洋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共享平台;筛选获得600多株具有环保价值的重要大洋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与共享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于8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是国家科技条件平台总体框架下自然科技资源条件建设平台中微生物资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
  该项目在已制定的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描述规范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发展的要求,对已有的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整合,并通过数据化和网络化,最终建成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研究开发、共享利用的微生物产业基础平台和功能性平台。此项目的研究可逐步提高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的数量与质量,为工业、农业、食品、医药、林业、环境等各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现代化服务。
  【海洋几丁质酶基因的改造及其表达产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通过评审】 该项目于8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评审,专家认为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几丁质酶结构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对来源于海洋的微生物豚鼠气单胞菌CB101的几丁质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年内,在国际SCI收录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对虾抗病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应用通过评审】 9月,由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完成的“对虾抗病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应用”在厦门通过由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评审。
  该项目以福建省养殖面积较大的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为切入点,采用差异显示技术和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克隆其抗病相关基因,从抗病斑节对虾中克隆到一个具有抗病毒活性蛋白的基因,并通过表达和功能分析证实抗病毒作用。此外,还从日本对虾中获得35个抗病害相关基因,其中有9个基因是在对虾中首次发现。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还进行蛋白质部分序列的测定及全基因的克隆,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证明此基因确实与抗病相关。该研究成果对对虾病害防治有重要意义,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海洋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研究与开发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 该项目是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改造天然几丁质酶,用它来降解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甲壳质,生产低分子量的几丁寡糖,其在艾滋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治疗、口腔医学、人体保健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2002年开始,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利用自己研制的几丁质酶基因工程菌及先进的生物学技术挖掘几丁质酶的应用潜力,生产出高纯度符合出口标准的低分子量的几丁寡糖。随后又进行高附加值几丁寡糖的酶法中试生产工艺研究。年内,已建成中试生产线,实现了降解酶的可连续使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陈玉荣)
  【省水产所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6月18日,在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省水产研究所共推荐“HDPE浮筏式消波堤研制及其养殖设施保护应用研究”等35项科研成果报由省海洋与渔业局参加的项目对接,该所共签约对接项目10项,其中现场签约5项。同时,根据海洋渔业研究领域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东风螺幼螺异常脱壳病防治技术”、“新型多功能深水网箱及配套装置技术”等10多项关键技术。通过科技对接平台,既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又了解了海洋与渔业生产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HDPE浮筏式消波堤研制及其养殖设施保护应用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1月,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HDPE浮筏式消波堤研制及其在养殖设施保护上的应用研究”项目通过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项目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功由浮体、碎波墙、消波阻尼薄膜构成的浮筏式消波堤,首次同时使用HDPE材料和渔用高强度PE网片制造浮筏式消波堤,对其消波范围内的网箱养殖设施保护效果极为显著,消波效率达33%以上。其结构简单,工艺合理,维护容易,成本经济,施工和布局方便,具有可移动性。年内,该项目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福建沿岸赤潮灾害测报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1月18日,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灾害测报研究”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
  该项目通过现场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研究了与赤潮发生密切相关的赤潮生物的分布、生态习性、赤潮爆发的环境条件;探讨了赤潮的发生规律及对养殖生物的危害;整合了福建沿岸赤潮生物名录和福建省自1962年以来的赤潮记录;首次记述了39种主要赤潮生物在福建16个港湾、海域的季节分布和平面分布特征;率先比较系统地进行了福建海域主要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自然生态及赤潮爆发的环境条件的研究;结合气象、水文、水环境化学、赤潮生物群落组成的监视和监测,成功地在闽东四礵海域进行了一次东海原甲藻赤潮预测的尝试;做出了一次有毒米氏凯伦藻赤潮可能影响沿岸水产养殖的预警,减少赤潮灾害的损失。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赤潮监视、监测和预测的方法,为赤潮研究、监测、预测预报、减灾防灾措施等工作提供丰富的技术资料和科学依据。
  【大黄鱼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1月,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大黄鱼三倍体育种技术研究”项目在厦门市通过专家的鉴定。
  该项目采用染色体组操作技术,成功诱导出大黄鱼三倍体,三倍体诱导率68.5%至82%。同时,在国内外首次培育出两批全长2.6 cm至3.0 cm的三倍体大黄鱼苗种10.8万尾。此外,通过三倍体大黄鱼养殖试验证明了三倍体大黄鱼生殖腺特别是卵巢发育受到明显抑制,由此避免因生殖消耗而造成的肉质变劣及产后虚弱引起的患病死亡,改善了大黄鱼鱼肉品质,提高了大黄鱼的商品价值。年内,该项目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新型升降式抗风浪网箱研制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1月,福建省科技厅在厦门市组织有关专家对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新型升降式抗风浪网箱研制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进行鉴定。
  该项目改善了HDPE框架抗风浪网箱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首次研制了上半部为HDPE圆刚性框架,下半部为柔性网衣箱体的“不对称双圆台抗风浪网箱”;首次研制成功“自闭式排气阀”、“活动式沉浮控制设备”、“渔用多功能投饵机”、“网箱鱼群安全声学监控仪”、“棱台形鱼规格分级设备”;首次应用网衣应力集中消除技术。此外,还发现HDPE框架抗风浪网箱在台风浪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峰值呈“波群”特征,对研究HDPE框架抗风浪网箱动力学性能,特别是研究其在台风浪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年内,已申报相关发明专利1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该项目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908”项目签约并正式实施】6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顺利签约“福建省海域使用现状调查”、“福建近海经济海洋生物苗种资源调查”和“福建省908专项灾害调查之外来物种调查”3个“908”专项任务合同,项目总经费700多万元。其中福建省海域使用现状调查为本省“908”专项五大专题调查之一。年内,“908”专项调查正式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省水产所专门成立了“908”专项领导小组,组织项目全体人员参加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及省908专项办联合举办的相应专业调查技术与管理培训,参训人员均取得上岗资格证书。至年底,该项目已完成连江县海域使用现状试点外业调查工作。
  “908”项目是国内自1958年以来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性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海洋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贝类生产环境区划项目通过鉴定】 6月13日,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厦门市贝类生产环境区划项目通过由厦门市科学技术局主持进行的成果鉴定。该项目在厦门贝类养殖区同步调查检测了海水、底质和贝类中重金属、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石油类、异养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腹泻性贝毒、麻痹性贝毒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含量,调查了厦门的贝类养殖品种、方式、面积、产量和贝类养殖区的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贝类产地海水、底质和贝类体内有害有毒物质的含量分布、季节变化研究,并在国内首次进行海水与底质、海水与贝类、底质与贝类中有害有毒物质含量之间相关性的同步研究。同时,较系统、全面地进行贝类体内不同部位组织和贝类产地不同类型底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比较和富集作用研究。此外,采用综合标准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厦门贝类产地海水、底质和养殖贝类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类别划分。与国内外现有的方法相比,该评价和区划方法较为客观,全面、准确,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出口鳗鱼绿色食品标准化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鉴定】 6月23日,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出口鳗鱼绿色食品标准化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
  该项目通过对出口鳗鱼生产环节质量管理与安全状况的研究,提出当前国内鳗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在此基础上,进行出口鳗鱼绿色产品标准化和健康养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的研究,首次在鳗鱼生产中建立了从种苗、产地、养殖技术管理、烤鳗加工技术规范、活鳗、冻烤鳗加工原料及产品的质量要求及相配套的检测方法等系列化的技术标准与指南,其技术指标合理、可行,有其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与国内外市场提出的质量安全要求相衔接,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石斑鱼系列研究通过验收】 8月1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有关专家,通过对省水产研究所自选项目“云纹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场验收,该项目共成功培育变态完全鱼苗8250尾;11月8日,福建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通过对省水产所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一子专题“斜带石斑鱼规模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现场验收,该项目组共培育3cm以上的苗种119.5万尾;中间培育5cm以上苗种2.1万尾;培育10cm以上苗种3.5万尾;养成斜带石斑鱼商品鱼7865尾;11月14日,农业部渔业局组织专家在武汉通过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赤点石斑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验收,该专题全部完成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经济考核指标。
  【水产动植物太空育种实验有新突破】 年内,为使水产动植物在抗病、品质和产量等方面有较早、较大的突破,省水产研究所对2005年两次太空搭载返回的水产动植物进行实验比较,其中,卤虫及蒙古裸腹藻出现明显的变异。同时继续扩大水产品种的航天搭载试验,于9月9日又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紫菜、卤虫等5种水产动植物进行航天搭载试验,9月24日顺利返回并均存活。年内,已对返回存活的动植物进行培育和筛选,并结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太空搭载卤虫选育试验”科研项目作进一步的试验。
  (黄培民)
  【福建海洋研究所承担多项重大研发任务】 年内,福建海洋研究所以研发的福建省海域使用综合管理系统为基础,利用该所在全省海岸带规划、区划、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海洋工程勘测和海域使用论证等综合技术优势,承担省长基金重大专项福建省主要海湾数模与环境综合研究的图表汇总与预测评价研究专题、主持承担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系统建设(泉州市试点)、福建908专项一海底地形图编绘、福建省渔港信息网络系统开发的研发任务及厦门市重点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国家和福建省重点排污口监测、厦门市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等多个省市重点专项,承担莆田市海岸线修测、漳州市海岸线修测、厦门市海洋功能区划调整、厦门海域环境容量研究,以及连江黄岐国家中心渔港工程海域使用论证等海域使用论证任务。开发的海域使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现已成为全省5个沿海地级市、26个沿海县市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海洋管理重要技术支撑工具。
  【福建海洋研究所完成漳州市海岸线修测项目】 年内,福建海洋研究所按照《福建省海岸线修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完成漳州市海岸线修测任务。本次漳州市全市海岸线修测总长765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680公里、乡级海岛85公里。完成的项目成果有:海岸线修测工作报告、海岸线修测图件、海岸线修测技术报告。(林义)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永耀
责任者
王文婷
责任者
姜艳红
责任者
郑慧玲
责任者
苏惠珍
责任者
陈玉荣
责任者
黄培民
责任者
林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