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118
颗粒名称: 科学技术综述
分类号: G322.7
页数: 2
页码: 381-382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科学技术概况,内容有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二、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三、鼓励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四、实施院地合作和对台科技交流合作,推进区域科技发展。五、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六、推进科技计划改革,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 厦门市 科学技术 综述

内容

2006年,厦门市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根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市各项科技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2006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实力持续增强。年内,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全市26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47.74亿元,新增2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重点软件企业;省科技厅在厦门市设立“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厦门)产业化基地”;经科技部验收,厦门市成为首批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科技项目引进工作形势喜人。火炬(翔安)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集美机械工业区四大工业集中区及湖里高新技术园、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等园区成为高科技项目的“吸附器”。年内,几百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陆续建成,数以百计的高科技项目签约入驻,部分已正式投产。此外,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厦门市共建的“福建微软技术中心”落户软件园二期。
  二、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市财政科技投入4.8亿元,其中市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投入2.21亿元,获得上级科技部门资助9028万元,创历史新高。年内,市财政首期投入1.431亿元重点支持10个重大科技平台项目建设,其中产业共性技术平台项目8项,创新环境建设项目2项,总投资超过16.42亿元。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在“九八”期间正式开园,已引进13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入驻,预计年技工贸总收入可达6亿元。
  三、鼓励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全年全市登记科技成果127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24项,达到国内领先69项,国内先进水平3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24项,市科技进步奖56项;认定第一批厦门重点新产品13项。全市专利授权量199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6件,增势良好,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验收。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以厦门钨业、特宝生物为代表的原始创新型,以麦克奥迪、厦华电子为代表的集成创新型,以厦工股份、三安电子为代表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企业。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依托,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单位组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厦门钨业、夏新电子两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动厦钨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组建工作。厦华电子、厦门钨业入选全国创新型企业首批百家试点企业。启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首批认定“厦门市自主创新示范企业”、“厦门市自主创新试点企业”和“厦门市自主创新种子企业”共25家,“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厦门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研发取得丰硕成果。取得一批在国际和国内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如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出攻克世界难题的国家一类新药虎纹镇痛肽,福建省首个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9000Au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准字号生产批文。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企业——蓝德尔(厦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出全球第一个子宫颈癌快速自检试剂盒,“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中试产品获得成功等。
  四、实施院地合作和对台科技交流合作,推进区域科技发展。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与厦门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协议书》,并于11月18日动工兴建。由此,厦门市迈入首批与中科院共建的城市行列。努力推进“市校合作工程”,积极促成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共建研发平台,迈士通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研发平台,机电集团与厦门理工学院共建汽车研发中心。以光电子产业和软件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对台科技合作交流。
  五、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积极实施“2006年春节亮灯工程”。以市、区两级财政为主,投入近1.2亿元,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建设以LED为主的夜景工程,工程覆盖全市100%的主要商业街和70%的主要景点。年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我国开始全面推广半导体照明技术”为题,介绍厦门推广半导体照明技术的成功经验,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积极推动厦门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半导体照明工程建设,北京奥组委先后两次来厦考察,邀请厦门参与奥运会体育馆的LED夜景工程建设。众多知名光电企业前来厦门兴建项目,光电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年内,厦门市积极申报全国首个“LED应用示范城市”。
  推动生物与新医药、软件、新材料、科学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建设,为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储备力量。发挥海沧生物与新医药企业较为集中的优势,促进在海沧建设生物技术产业园,推进养生堂诊断试剂和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厦门新材料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厦门科学仪器仪表产业规划》,推动湖里高科技园区“仪器仪表大厦”建设,为2007年国际光谱会议做好配套准备。
  六、推进科技计划改革,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体系。
  将重大科技项目、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和软科学项目的生成方式由项目单位申报改为主动提出项目并寻找承担单位。年内,安排的重大科技项目均是关系厦门市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并由市科技局为主提出并联合多方力量推进实施的。同时,还根据厦门市的实际需要,通过各种媒体、网站向全国广泛征集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和研发机构项目。为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使用效益,首次启动对科技三项费用使用的效益审计,并根据审计中暴露的问题,对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审计工作进行改革,逐步形成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监督和项目组织部门及承担单位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七、加强社会领域科技工作,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水平稳步提升。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加大医疗卫生领域重大疾病科研攻关,着力解决严重危害本市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水污染治理、气候变化预测等重大科技项目牵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施循环经济科技计划。以科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高新技术和最新科技产品开展旧村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厦门”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作为厦门市科普工作重要载体的“科普希望快车”的其服务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和省科技厅开展“科普希望快车服务百校行动计划”共建活动,快车已开始向福建省其他地市的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辐射。“科普希望快车”获得中央文明办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李根)
  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