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064
颗粒名称: 港口
分类号: U658
页数: 2
页码: 293-294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交通港口的情况。其中包括厦门实施港口一体化管理、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现代码头工程开工建设、三航道实施建设改造、拓展航运市场、对台航运出现新变化、二氧化碳生命探测仪投入使用等。
关键词: 厦门市 港口

内容

【概况】 2006年,厦门继续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74.4%。全年港口建设项目27个,其中新建项目12个、续建项目14个、改建项目1个。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8个、中级泊位8个,其中海沧港区4、5号泊位、东渡港区20号泊位和招银港区1、2、6号泊位等6个泊位建成投入试运行;国际旅游客运码头配套航道工程和厦门港航道年度维护疏浚工程全部完成;五通至金门航道工程和石码港区天然水深航道航标工程基本完成;东渡航道扩建工程、海沧航道扩建一期工程、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6、7号泊位工程、海沧港区14~19号泊位岸壁工程、国际旅游客运码头客运大楼工程、现代物流园区配套码头工程、五通海空联运码头改造工程、厦船重工船台及配套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海沧港区11、12、13号泊位、海沧港区公务船码头及第一码头整治工程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陆续完成;石码客运站、后石港区海洋石化、一鑫石化、中利石化码头、嵩屿港区二期岸壁工程等前期工作相继展开;厦门港主航道扩建三期工程、海沧航道扩建二期工程、招银航道扩建一期工程、东渡港区20号泊位以北航道工程、后石港区25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石码港区天然水深航道工程等一批航道建设项目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至年底,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1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全港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555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91万标箱,旅客吞吐能力达到751万人次。年内,厦门港新增航运企业6家,新增船舶42艘(其中客船4艘),新增运力12.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8%,新增集装箱运力5377标箱;全港新增集装箱班轮航线23条,达到137条,其中远洋干线56条、近洋航线30条、港台航线18条、内支线10条、内贸线23条,月航班数达到578班。全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7792.09万吨,同比增长16.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4187.59万吨,同比增长20.0%。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达到401.30万标箱,同比增长15.7%,在全国沿海港口继续保持第七位。旅客吞吐量累计完成832.91万人次。厦金客运直航运载旅客突破60万人次,达到60.75万人次,同比增长17.2%。(翁明鸿)
  【厦门实施港口一体化管理】 1月1日,厦门实施港口一体化管理。港区由原有的东渡、海沧、嵩屿、客运、刘五店五大港区扩大为包括漳州招银、后石、石码港区在内的八大港区;深水岸线增加14公里,总长达到40公里,可容纳深水泊位114个;水陆域范围由3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500多平方公里。成立厦门港口管理局,内设机构在原厦门市港务管理局基础上,增设政策法规处(加挂“国际合作与台湾事务处”牌子)。厦门市水路运输管理处划归厦门港口管理局管理,实现了厦门港港口行政、航道行政、水运行政三大管理职能的高度统一。
  【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 12月28日,在海沧港区海润码头举行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庆典。厦门港从1983年启动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至2000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历经17年时间;2003年突破200万标箱,历经3年时间;2005年突破300万标箱,历经2年时间;2006年,厦门港顺利实现一年一个百万的跨越。年内,厦门港国际货柜码头还被中国港口协会评为“2005年综合指标最佳集装箱码头”第一名。
  【现代码头工程开工建设】 1月15日,现代码头工程举行开工典礼。该工程将整合厦门西海域岸线,建设8个2万吨级多用途码头、1个5000吨级和1个1000吨级杂货码头,总投资约25.5亿元。码头具体功能定位是,前方为多用途码头作业区,后方为配套物流用地的厦门现代物流园区。
  【三航道实施建设改造】 年内,厦门市先后对三条航道进行建设改造。1月,展开石码港区进港航道航标修护工作,抛设浮标6个,修护立标9个,标身颜色鲜明,灯光明亮,改变该航道过去不能夜航的历史。6月8日,海沧航道扩建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海沧航道全长8.8千米,是进出厦门港海沧、嵩屿港区的唯一通道。计划分两期进行增深拓宽改造,第一期工程投资为1.5亿元,将该航道6公里航道段拓宽至250米,深度增深至14米,预计15个月完工。扩建后的海沧航道可满足10万吨级油轮和第6代集装箱船舶乘潮通航的要求。8月,五通至金门水头航道开工建设,为厦金第二航线的顺利开辟奠定基础。
  【拓展航运市场】 年内,厦门航运市场新增航运企业6家,新增船舶42艘,新增运力12.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8%,新增集装箱运力5377标箱。新辟集装箱班轮航线23条,达到137条,月航班数达到578班。招银港区新辟7条内贸集装箱航线,达到18条;首辟“漳州—日本关西”的外贸集装箱航线,实现了招银港区外贸集装箱航线零的突破。年内,厦门港还积极拓展内陆货源腹地,组织全港15家港航物流企业参加“海峡西岸港口(江西)推介会”,举办专场推介会,与江西各大厂矿、外贸企业签订“港企合作协议”15项;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发展国际友好港口。9月6日,厦门港与韩国木浦新港签订友好港口协议书。双方将在港口运营和物流贸易等方面加强合作,大力推进航线开辟,共享港口相关信息。10月,厦门港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签署友好港口协议。这是厦门港缔结位于南美洲大陆的首个友好港口。11月10日,厦门港与新西兰惠灵顿森特瑞港签订缔结友好港口协议书,这是厦门港缔结的第10个友好港口。12月6日,马士基“达林顿号”集装箱船顺利靠泊厦门港象屿新创建码头14号泊位,标志着厦门港成功开辟首条直达墨西哥拉萨斯—卡德纳斯和巴拿马巴尔博亚的中南美洲航线。
  【对台航运出现新变化】 厦门港对台航运的三种主要航线年内出现新的变化:(1)运送非两岸贸易货物的海峡两岸“试点直航”(厦门—高雄)航线。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06万标箱,比上年减少5.65%。主要原因是随着厦门港远洋航线的增加,航班的加密,大陆许多原经“试点直航”在高雄中转的货源,纷纷改由厦门港的远洋直达班轮航线直接出口,两岸“试点直航”货运趋缓;(2)运送两岸贸易货物,船舶须绕经“第三地”(香港或日本石垣岛)进行转单的“两岸三地”航线。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4.79万标箱,比上年减少16.61%。主要原因是台湾产业进一步外移,特别是向大陆迁移,在大陆设厂,直接在大陆采购原料,原经“两岸三地”航线输往台湾的大陆原料减少。加上三地绕行,运输成本高、效率低,“两岸三地”货运呈递减趋势;(3)通过金门往返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厦金海上客货运直航航线(即所谓的“小三通”)。厦金航线从7月起日航班数增至20班,全年运载旅客60.75万人次,同比增长17.2%,两岸往来中的“海上直通车”作用日益凸现,厦金航线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氧化碳生命探测仪投入使用】 1月15日,厦门国际货柜码头新引进的二氧化碳生命探测仪正式投入使用。该设备大幅度提高了集装箱反偷渡检查的准确性,检查时间也由过去的半小时缩短为3分钟左右,缩短了船舶在港滞留时间,提高了码头闸口集装箱的通行能力。厦门国际货柜码头也因此成为福建省首家使用高科技设备反恐反偷渡的码头。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翁明鸿
责任者
何文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