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产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044
颗粒名称: 渔业生产与管理
分类号: F326.4
页数: 3
页码: 270-272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渔业生产与管理情况。其中包括概况、休闲渔业、水产苗种生产、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清退、实施“放心水产品工程”、渔业科技培训、渔民转产转业等。
关键词: 厦门市 渔业生产 渔业管理

内容

【概况】 年内,继续调整渔业结构,实现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抓好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休闲渔业建设、水产品加工以及海上水产养殖清退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渔业各项任务。全年水产品产量12.08万吨,比减27.98%,其中海洋捕捞1.34万吨,比减21.93%;全市机动渔船2769艘,其中捕捞渔船1823艘,比上年减少1115艘,减少37.95%,其中600马力以上的捕捞船13艘;海水养殖9.15万吨,比减29.35%,淡水养殖1.59万吨,比减24.43%;渔业一产产值8.36亿元,比减21.57%,二产产值17.88亿元,比增43.73%,三产产值3.98亿元,比增55.05%;渔业人口2.25万人,比减63.65%;渔民人均纯收入5957元,增加206元,比增3.58%。
  【休闲渔业】 继续推进《厦门市休闲渔业规划》、《休闲渔排技术规范》的落实,对现有休闲渔业项目作规范改进,加强渔排的安全保障和卫生保洁措施。会同市规划局、旅游局等部门,确定4个重点发展休闲渔业项目,即:鳄鱼屿海上田园、大离亩屿海上休闲中心、西柯丙洲煎蟹农庄、欧厝渔港码头休闲游钓。年内,鳄鱼屿两个休闲渔排示范点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产值300多万元。5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厦门市召开海峡西岸休闲渔业交流和展览会;10月,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会同市社体中心,在海上田园举办三期集家庭垂钓、宣传海洋渔业科普知识为一体的都市渔业休闲比赛活动。
  【水产苗种生产】 年内,全市水产苗种场415家,其中淡水场3家、海水场412家,主要生产各类虾苗。全年生产各类虾苗3643亿尾,产值3.61亿元,占全国海水虾苗生产量的60%以上,成为全国海水虾苗的主产地。
  【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 年内,全市水产加工企业19家,水产加工产量55915吨,产值13.83亿元,比增27.81%。即食紫菜、蚝油、章鱼等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即食紫菜、蚝油、章鱼系列产品生产能力2500吨以上。4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另有厦门新阳洲水产品工贸有限公司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这5家企业年水产品加工产量3.5万吨、产值8亿元,约占全市水产品加工业的70%。企业实行订单渔业,与渔民签订收购合同,实行最低原料收购保护价,共带动渔户6930户,吸纳安置上岸渔民1241人。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对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水产养殖清退】 1月,湖里区开展海域养殖清退工作,制定退养方案,拨出补助专款4831万元,涉及海域38.27平方公里,退岀养殖滩涂6630亩、吊养3200亩,网箱5601个。至11月中旬,全部完成清退任务。4月中旬开始,开展同安湾养殖清退工作,退养整治海域面积72平方公里,包括网箱养殖21785箱、浅海吊养19620亩,滩涂养殖87006亩,涉及同安、集美、翔安3个区、6个镇(街道)、27个村(社区)的10567户养殖家庭、17357个劳动力、27474个渔业人口,退养费用达4.54亿元,其中,市级财政负担3.1亿元,区级财政需负担1.44亿元。至11月底,同安区、集美区基本完成退养任务,翔安区除网箱清退进展较慢外,吊养和滩涂清退基本完成。
  【实施“放心水产品工程”】 由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主要措施有:(1)编制《厦门市生鲜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厦门市贝类产品净化管理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各区渔业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对水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组织1000多人次养殖人员参加质量安全知识与管理的培训;印制《无公害养殖技术资料汇编》、《禁用渔药目录清单》挂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贝类净化宣传材料等2万份(册),下发各区渔业部门及各渔区,加强了对水产品安全质量的宣传。(2)继续抓好无公害基地建设。6个水产品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基地认定,总面积为25564.5亩,13个水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3个水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个水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4个无公害基地建设,即:西柯3000亩对虾基地、大帽山200亩斑点叉尾鮰基地、杏村鳗业500亩鳗鱼养殖基地、小嶝岛300亩虾贝混养示范基地。(3)推动贝类净化上市。全市建成日净化贝类达40吨的贝类净化厂3家,年内净化贝类上市5600吨,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完成全市贝类生产区域的划分,对贝类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建立和完善从生产、检测、执法检查等环节配合的运行机制。从11月1日起,规定净化厂生产的贝类,必须以包装的形式才能上市销售。(4)加大质量安全整治与检测力度。釆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对渔业生产环境、养殖水域污染、使用渔药投入品等进行监测,查处2家对虾育苗场使用人用药等违规用药问题,给予罚款3万元。严格批发市场水产品的检测制度,全年共进行水产品甲醛检测17385批次,检出率0.06%;药残检测229批次,检出率1.75%,都在国家控制标准范围内。
  【渔业科技培训】 为加强渔业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市海洋与渔业局共举办水产技术培训班23期1065人次,其中,开展了6期海水水生生物苗种繁育工(初级)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有301人参加,299人取得初级工证书;举办了3期118人次参加的牛蛙养殖培训班。通过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水产技术人员的技能,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渔民转产转业】 8月18日,市海洋与渔业局召开“环东海域养殖退出后渔民的转产出路、就业安置”等问题的专题研讨会,提出了引导转变渔民就业观念、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作用、广开就业渠道等措施。市区政府相继出台解决渔民就业优惠政策:对退养的村庄全部实行村改居,把渔民直接转变为城镇居民,执行城镇居民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市、区两级安排6000万元的专项发展资金给退养渔业村,资助各村发展1~2个第三产业项目;参照工业区征地失地村农民转产转业政策,实施“金包银”工程做法,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组织渔民就业培训、举办渔民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据不完全统计,同安区举办8场招聘会,有187家企业和培训机构提供14700岗位、20多项创业方案,有1369人签订就业意向,有389人提出创业意向。集美区提供工作岗位500多个,156人顺利就业;翔安区在重点渔村琼头村开办专题招聘会,提供1000多个岗位。同时,认真抓好渔业企业改制职工安置工作,年内安置职工380人,完成1706名职工的分流安置任务。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郑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