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026
颗粒名称: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5
页码: 252-256
摘要: 本文记述2006年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的情况,其内容包括美国APC公司厦门工厂正式投产、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华映管、厦华电子举行联合签约仪式、胡锦涛视察火炬高新区、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奠基、高新区九家企业获市政府表彰、达运等四企业举行动工典礼、福建首个国家一类新药获生产准字号批文等。
关键词: 火炬高新区 开发区 厦门市

内容

【概况】 2006年,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火炬高新区”)全年生产总值130亿元,比增22.69%;实现工业总产值703亿元,比增21.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7%;工业增加值126亿元,比增21.74%;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比增108.6%;合同利用外资4.67亿美元,比增167.1%,实际利用外资1.48亿美元,比增55.64%,实际利用内资7.10亿元,比增58.32%;外贸出口39.9亿美元,比增6.68%;财政总收入11.85亿元,比增31.27%;区级财政收入3.49亿元,比增40.94%;高新区企业上缴税收总额37.8亿元(包括国税、地税和进口环节税),比增10.7%。
  年内入驻企业311家,全区累计注册企业达985家。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2家;过10亿元企业8家;过亿元企业31家。以电子信息、光电子、电工(电力电器)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66亿元,占高新区总产值的94.7%。全年共引进新项目和促成增资项目110个,新批项.目67个,增资项目43个。引进千万美元重大项目22个,主要包括金保利光电、金保利科技、麦克奥迪科技等。为做大做强光电产业,巩固厦门光电产业的龙头地位,火炬高新区的工作重心侧重于吸引知名光电产业,完善LED与TFT-LCD产业链。在新设立的67个新项目中,有24个为光电项目,累计合同外资3.81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81.60%。台湾光电行业的四大巨头,有两家落户火炬高新区,火炬高新区成为海峡西岸乃至大陆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之一。世界500强之一的国际电工巨头——阿海珐(AREVA)输配电公司在高新区总投资1000万欧元的两家新工厂于6月23日宣布正式投产。
  截至年底,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8%,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区11家企业的14项成果获得2006年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占全市获奖项目总数的四分之一。加大企业自主研发的资金扶持力度,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年辅导和支持20家企业申请国家创新基金1570万元,同时推荐7个项目申报创新基金创业项目,申请投资补贴175万元,通过市发改委、科技局、经发局、贸发局等渠道,帮助“超高亮LED特种显示器”等50多个项目申请各类扶持资金2643万元。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以及省“6·18”成果转化项目等各级各类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计81项,获立项33项。其中,申请发改委口的项目46项,获立项数和获资助金额占全市三分之一强。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涌现出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认真贯彻落实《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设立研发机构的暂行规定》,全年共安排200多万元配套资金支持13家技术中心建设。出台《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暂行办法》以及《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鼓励发展名牌产品暂行办法》,对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各补助100万元,对获国家、省、市名牌产品或国家、省、市驰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5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以创业服务中心为主的孵化体系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留学人员创业园被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首批“中国大学生创业园”称号,获得科技部全国首批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立项支持,“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平台”获得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资助项目225万元无偿资助。截至年底,创业中心在孵企业共有325家,其中留学人员企业169家。孵化器研究中心编辑出版10万字的《2006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承担科技部重点软科学课题“风险投资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结合模式研究”;累计发表论文10多篇。以各类研发中心以及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骨干力量构成的科研网络覆盖全高新区,技术创新资源渗透各个企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以项目建设带动区域环境提升,火炬(翔安)产业区、同集园、信息光电园、火炬园、软件园的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各项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作为火炬高新区最大综合性园区的火炬(翔安)产业区,园区的开发建设发展较快,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先后配套餐饮配送中心、生产资料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物业服务等,工商、税务等部门也做好进驻服务的准备。火炬(翔安)产业区人力资源市场为翔安区失地农民、退养渔民和大中专毕业生等提供求职平台,为产业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和劳动力招聘一条龙服务;餐饮配送中心单餐加工能力达2.5万份。同集园的市政设施建设基本完成,APC工业厂房、北大泰普、星光豪泰、弗瑞特、特伦生物等项目完成厂房建设并陆续投产。信息光电园机场地块43万平方米的征地拆迁、场平工程完成收尾工作,市政道路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联想大厦建成竣工,9月开工投产;明达光电一期厂房竣工验收并投入生产;宸鸿科技完工开始正式投产;戴尔二期竣工验收投入生产;灿坤厂房完成移交工作,投入使用。火炬集团提升资源占有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创新,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600多万元。火炬园完成园区电力规划调整工程,宇电科技、天能电子、阿海珐、华电开关完工并且投产、火炬物流园完工投入使用。
  创业中心全年实现收入2033万元,房产出租使用率保持较高水平。创业园企业发展形势喜人,全年有19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6家企业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招商中心着重专业化招商队伍的建立和服务意识的强化。提升招商项目全过程服务的品质和效率,积极协调工商、外资、建设、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协助明达光电、金保利光电、友达光电及其配套企业办理公司注册、海关电子手册注册、备案登记,设备减免税进口及材料保税事宜,协助企业与相关业务部门建立沟通联络机制,促进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双向互动。
  财政服务中心通过制度建设,理顺审批程序,会计审核严格把关。在工程审核方面,理顺与市工程审核所的关系,做到及时送件,加强跟踪联系,保证送审审批时限,全年没有发生拖延审批问题,为各项目工程的快速建设起到了保障作用。
  【美国APC公司厦门工厂正式投产】 1月9日,全球最大的不间断电源供应商——美国APC公司厦门工厂埃佩斯(厦门)公司在火炬高新区同集园区正式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5亿美元。美国APC公司(美国电力转换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NCPI)全线产品提供商,也是全球最大不间断电源(UPS)供应商。其总公司位于美国,在世界各地设有销售机构,在美国、爱尔兰、瑞士、菲律宾、中国、印度、巴西设有制造工厂,产品行销全球120多个国家。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华映管、厦华电子举行联合签约仪式】 1月17日,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华映管有限公司、厦华电子有限公司分别举行投资建厂的联合签约仪式,项目合计总投资近30亿元,占地面积达110万平方米。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中华映管签署的投资项目是TFT-LCD液晶显示模组厂,位于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内,项目用地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亿美元,该工厂生产规模为年产液晶面板500万片,年产值约200亿人民币。厦华电子的平板电视工业园项目也坐落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内,该项目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3亿人民币,年产平板电视800万至1000万台。这两个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同步完工并投产。
  【胡锦涛视察火炬高新区】 1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有关方面领导和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考察厦门火炬高新区,重点视察园区企业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自主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实地考察厦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详见本书中共厦门市委栏目“领导视察”相关条目)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奠基】 2月22日,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在火炬(翔安)产业区举行奠基仪式。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为世界第三大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制造商——台湾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美元,项目达产后,员工总数可达2万人,年产值4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一期工程投资总额1.5亿美元,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等新型显示器件及光电周边产品的生产。这是继2001年友达投资苏州之后,布局祖国大陆的第二个生产制造基地。
  【高新区九家企业获市政府表彰】 2月,市政府对2005年度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积极进取,并为全市社会经济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进行表彰。火炬高新区获表彰企业:戴尔(中国)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荣获厦门市2005年度十佳工业企业称号;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荣获厦门市2005年度技术进步先进工业企业称号;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厦门TDK有限公司、厦门建松电器有限公司、大北欧通讯设备(厦门)有限公司、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荣获厦门市2005年度工业企业出口先进单位称号。
  【达运等四企业举行动工典礼】 7月2日,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的四家重要生产配套企业——达运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辅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峻凌电子(厦门)有限公司、州巧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在火炬(翔安)产业区举行联合动工典礼仪式。4家企业注册资本共8500万美元,总投资2.5亿美元,生产能力达120亿元人民币。这些企业与友达项目同步建成投产,并与友达配套。4家企业主要研发、设计、制造各类新型平板显示器件、薄膜式液晶式显示器模组、触控面板模组、光电周边产品的零配件及与产品相关的精冲模、精密型腔模,并提供相关技术与售后服务。
  【福建首个国家一类新药获生产准字号批文】 8月初,火炬高新区北大生物园企业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9000Au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准字号生产批文,从而标志着福建省第一个一类新药获得国家批准正式生产上市。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是我国“九五”期间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2年度国家火炬计划。2003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试生产批文,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批准试生产的神经生长因子产品,也是建国以来福建省第一个一类新药,属完全自主创新产品,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虎纹镇痛肽获准进入临床试验】 3月9日,火炬高新区北大生物园企业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虎纹镇痛肽(HWAP-1)获国家临床试验批准。虎纹镇痛肽是从我国云南和广西两地独有的虎纹捕鸟蜘蛛毒液中提取的一种33个氨基酸的短肽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镇痛效果,其作用机理与吗啡机理完全不同。这种化合物可以有效地阻断痛觉信号由痛觉神经从脊髓上传大脑,可以替代吗啡、杜冷丁等传统的镇痛药,有效缓解艾滋病和肿瘤等引发的顽固性疼痛。
  【新荆艺系统集成公司产品入选省企业信息化建设重大共性项目】 4月,火炬高新区软件园入园企业——厦门新荆艺系统集成公司开发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平台项目”入选2006年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建设重大共性项目。该项目用于向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全方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网上作业平台,平台集成了荆艺货代、拖车、报关、船代、仓储、配送、财务等管理软件,可为企业提供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物流管理、网上办公等一系列IT专业化服务。此次征集和评选活动由福建省信息产业厅举办,评选出18个项目,并向全省中小企业宣传推广。
  【香港金保利光电国际有限公司投资火炬高新区】 4月13日,香港金保利光电国际有限公司与厦门火炬高新区签约,投资设立两家公司。其中,金保利(厦门)光电有限公司一期投资总额9900万美元,主要生产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以供应国内的手机厂商,规模为三条生产线;金保利(厦门)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9000万美元,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从事光电应用产品的投资。(参见本书工业栏目“工业投资与招商”相关条目)
  【开展人才中介服务】 4月中旬,火炬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经市人事局批准获得厦门市人才中介服务资格。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提供的人才中介服务内容包括: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发布和咨询服务;人才信息网络服务;接受用人单位书面委托招聘人才;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组织人才培训;人才素质测评;人才派遣;人才猎头服务;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
  【火炬(翔安)产业区通用厂房首家入驻企业投产】 4月17日,火炬(翔安)产业区通用厂房入驻企业——厦门致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成为入驻该产业区通用厂房180多家企业中第一家正式投产的企业。厦门致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生产各种开关柜钣金件,为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和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配套服务。该公司在火炬(翔安)产业区购买的通用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投产后第一年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参见本书工业栏目“工业投资与招商”相关条目)
  【火炬高新区获评省外经贸系统先进单位】 6月初,火炬高新区被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授予2005年度全省外经贸系统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高新区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出口总额36.37亿美元,比增19.99%,合同利用外资1.75亿美元,比增44.64%,实际到资9513万美元,比增92.88%。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到资超额完成率均居全市第一。同时,高新区内企业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荣获省“百家优秀外资企业”称号;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建松电器有限公司、厦门松下音响有限公司、大北欧通讯设备(厦门)有限公司、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荣获省“百家优秀外贸企业”称号。
  【福建微软技术中心落户厦门软件园产业基地】 6月18日,厦门市政府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双方在厦门软件园产业基地建设“福建微软技术中心”,这是微软在福建省建的第一个技术中心。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向福建微软技术中心提供知识与技能转移、人员培训和资金投入,积极支持和参与厦门、福建的信息化建设。
  【戴尔新工厂投产】 5月30日,戴尔公司在厦门的第二家工厂举行落成典礼。戴尔新工厂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信息光电园,占地5.5万平方米,年产700万台,是戴尔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生产基地,可将戴尔在中国的年生产能力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新工厂将主要面向日本、韩国和香港客户提供服务器、存储系统、工作站、系列笔记本电脑以及系列台式机。戴尔在厦门第一家工厂的产品则主要面向中国大陆市场。
  【阿海珐两家新工厂正式投产】 6月23日,国际电工巨头阿海珐(AREVA)输配电公司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总投资1000万欧元的两家新工厂正式投产,分别是阿海珐输配电(厦门)开关有限公司和阿海珐输配电(厦门)真空器件有限公司。其中,阿海珐输配电(厦门)真空器件有限公司是法国阿海珐与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应用于中高压开关的真空开关管的生产,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属于国家鼓励的外商投资项目,主产品为VG系列真空开关管;阿海珐输配电(厦门)开关有限公司是阿海珐集团在中国的独资公司,可为国内外大型发电厂、核电站、输配电等工程提供一系列真空开关设备。
  【高新区五家企业入选全国工业“效益十佳”】 7月初,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2005年度全国100个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名单,厦门火炬高新区共有5家企业入选,这5家入选企业分别是: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厦门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其中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位列各自行业效益的首位。
  【高新区三家企业产品获省优秀新产品奖】 10月上旬,经省优秀新产品奖评选办公室评定,全省50项产品获2006年福建省优秀新产品称号,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2项。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P930GSM数字移动电话获一等奖;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清晰度液晶彩色电(LC-32U25/18/16/5LC-27U25/18/16/7/6)获二等奖;厦门弘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挠性多层分层(四层以上)挠性印制电路板获三等奖。
  【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封顶】 11月9日封顶。该中心位于火炬(翔安)产业区,总投资1.25亿元人民币,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中心建成后,可进驻100家以上电子信息、光电、生物领域内的科技创业企业,10~20家从事技术服务、技术贸易及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管理、营销、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
  【台湾东元集团落户火炬高新区】 11月12日,台湾东元集团投资成立的厦门东元科技有限公司在火炬高新区信息光电园正式运营。厦门东元科技有限公司系火炬高新区引进的重点项目,投资总额89万美元,注册资本62.5万美元,主要负责集团公司在大陆核心产品的研发、集团自产产品的销售和进出口业务以及相关产品的客户服务。厦门东元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为台湾东元集团公司(TECO),该公司是一个全球化的高科技企业,横跨家电、资讯、关键零组件、基础工程建设、投资、餐饮及宅配服务等产业领域。东元集团生产的马达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名,东元还是台湾首家以自有品牌打入日本市场的液晶电视厂商。
  【14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 在11月15日召开的厦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火炬高新区11家企业的14项成果获2006年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占全市获奖项目的四分之一。(详见本书科学技术栏目“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相关条目)
  【贾庆林视察火炬高新区】 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陪同下,考察厦门火炬高新区,重点视察园区企业明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厦门软件园产业基地,了解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情况。(详见本书中共厦门市委栏目“领导视察”相关条目)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动工】 12月29日,由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联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全美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新校区动工仪式。新校区位于集美文教区,毗邻华侨大学厦门分校和厦门理工学院,占地800亩,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实习训练基地”三位一体模式规划建设,计划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可容纳学生约1万人。其中,一期工程占地230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4000人。
  【联想手机工业园建成】 9月10日,联想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信息光电园举行新工业园落成典礼。联想手机工业园总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是国内第一个全面提供手机工业链生产环境的手机工业园,也是一个集研发、生产、质控、营销、售后服务、物流于一体的工业园。
  【《2006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出版】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主编、厦门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承担编著和出版的《2006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于12月出版。该书共计10万字,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概况、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特征、孵化器的资源状况、孵化器的财务状况、孵化器的在孵企业、孵化器的毕业企业、国际企业孵化器与海外科技园、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展望等8章。这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史上第一部由国家级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由专业研究机构提供智力支持的年度报告,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郭伟)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火炬高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