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020
颗粒名称: 同安区经济发展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1
页码: 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经济发展情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坚持工业立区,工业生产保持增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等。
关键词: 同安区 地方经济 经济建设

内容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1亿元,比增23.1%。固定资产投资45.82亿元,比增64.4%。新批准成立外商投资项目55个,增资项目34个,合同利用外资3.4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6亿;引进内资项目265个,引进内资34.6亿元。财政收入10.09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95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6041元,同比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5790元,同比增长10.5%。
  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农用土地减少,其中作物播种面积减少2.94万亩次,同比下降10.1%。渔业养殖面积减少5.8万亩。其中,海域退养3.5万亩,鱼虾池征用2.3万亩。全区农林牧渔生产总值10.14万元,同比下降17.9%。种植业产值5.6亿元,同比下降9.1%。渔业产值2.01亿元,产量减少1.21万吨,同比下降34.4%。畜牧业产值3.36亿元,同比下降13.18%。全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021亩,植树20万株,森林覆盖率55.2%。投资98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61万亩,投入6046.44万元兴修水利工程95处,恢复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
  坚持工业立区,工业生产保持增速。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95亿元,同比增长25.7%。工业经济中规模以上企业281家,产值174.8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78.2%,比增20.1%,企业利税额比增45%。完成出口交货值67.87亿元,比增30.9%。全年用电量10.215亿千瓦时;城乡固话装机13.5万门、小灵通18万部、宽带2.5万户;邮政业务收入860万元。
  固定资产投入增长。年内固定资产投入45.82亿元,比增64.4%。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开工53个项目,城市建成区面积增至24平方公里。投资8.16亿元用于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及土地储备,12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基本建成,配套设施日渐完善。河道治理、污水治理、大桥改造、公路改造等一批项目竣工投入使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进入吹填造地阶段。同安湾大桥合龙。福厦高速铁路、滨海大道建设工程有序开展。投入59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投入4600万元用于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投入800多万元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环境更加优美。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前期项目75项,投资额37.5亿元。重点工业项目ECCO,华诚纺纤、古龙罐头、厦门娃哈哈、中盛粮油、惠尔康、银祥肉联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扩产投资额4.21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招商引资以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项目产岀高和产业辐射带动强的“三高一强”为条件,选商引资。川普(厦门)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厦门讯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际泛吴(文莱)汽车项目落户同安,合同利用投资额在千万美元以上。区内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4%。民营科技企业49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22%。
  做强第三产业。全年房地产投资10.53亿元,比增204.7%。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6.5亿元,比增30.1%。完成面积10平方公里的城东物流园区规划编制,建成面积30万平方米的建材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三秀街服装街等特色专业街,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预期任务。全年旅游业接待游客104.76万人次,旅游收入2.19亿元,比增124%。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同安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