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社会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018
颗粒名称: 海沧区社会事业
分类号: C916
页数: 1
页码: 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社会事业情况。其中包括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文体工作成效显著、卫生计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等。
关键词: 厦门市 社会事业 海沧区

内容

2006年内,海沧区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1.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设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引进40个科技项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扶持一批科技项目,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技术开发,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设立生物医药孵化器,为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办学特色不断凸显,高标准通过省“双高普九”验收。海沧自设立行政区以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11亿元,新建学校3所,扩建学校9所,修缮学校15所;在全市率先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对低保户和困难家庭学生免学杂费、书本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从2006年起,农村小学经费由区财政按城市学校标准统一划拨,实现城乡生均经费、学杂费补贴、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三个统一”。全区27所学校全部通过区级督导评估,其中有8所学校被评为区级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延奎小学被评为省级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组建北师大海沧附属实验中学并通过省一级达标校省级验收,整合海沧中学和新阳中学并通过省二级达标校省级验收。贯彻教育公平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学生、残疾学生、外来员工子女分别实施就学减免政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区小学教师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区财政出资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购买校方责任险。
  3.文体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温馨海沧”文化下乡、全民健身运动等文体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参加厦门市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获得4金1银4铜的好成绩。成功举办第一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及台湾有关人士的高度肯定。区第一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区文化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内湖西岸体育场建设前期工作稳步开展。
  4.卫生计生事业稳步发展。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公共卫生综合楼、东孚卫生院医技楼、海沧街道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基本住院保险参保率达97.7%,抗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认真做好慢性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防治工作,积极开展职业病预防及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完成全区首次碘缺乏病情监测工作。计生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成立福建省第一支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集中行使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加大对计划生育事务的处理力度,针对性地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5.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08元,分别增长9.4%和14.1%。乐海购物广场建成开业,国美电器、长通电讯入驻海沧,居民消费环境得到改善。大力开展区容区貌综合整治、“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全面推行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建立健全救灾机制,积极进行社会救助。稳步推进低保工作,全年发放低保金206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完成一批农村道路、改水改厕、垃圾清洁楼、公交停靠站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6.“平安海沧”建设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建立维护安定稳定的长效机制,前移信访关口,畅通民众诉求渠道,认真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加强社会治安工作,完成一批监控系统等技防设施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劳动监察,妥善解决一批劳资纠纷、工伤认定、劳动仲裁问题,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私房出租户等专项整治工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扎实开展防汛、防火、防疫工作,抵御多个台风影响,完成新阳主排洪渠、生活区1号排洪渠渐美段建设,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灾害事故。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海沧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