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1016
颗粒名称: 海沧区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4
页码: 240-243
摘要: 本文记述厦门市海沧区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首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完毕、海沧镇撤镇建街、天竺山森林公园正式开园、开设“天竺讲坛”、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验收、开展生猪养殖清退工作、举办首届中国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等。
关键词: 厦门市 海沧区 辖区

内容

【基本情况】 海沧区位于厦门岛西面、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区的突出部,与厦门岛隔海相望,下辖东孚镇、海沧街道、新阳街道及第一农场、海沧农场、天竺山林场,共23个行政村及8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73.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71916人(其中,户籍人口101676人,流动人口70240人),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8.1%,人口自然增长率8.7‰。(见表4)
  【经济发展】 年内,海沧区经济运行总体状况良好,三次产业结构协调性进一步得到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6亿元,比增20.9%;完成工业总产值533.7亿元,比增19.4%;财政总收入19.4亿元,增长36.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7.93亿元,比增39.7%);合同利用外资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8.3亿美元,其中出口17.9亿美元;实现港口吞吐量1578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41万标箱,分别增长29.5%和26.8%(参见本书市辖区·开发区栏目“海沧台商投区”相关条目)。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特色高优生态农业和种苗业快速发展,实现全区农业增加值2.6亿元。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岀台《海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06~2010)》。《规划纲要》以“十一五”为规划期,确定了海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础、特点和定位、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引领海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南和行动纲领。
  完成撤销海沧镇、设立海沧街道和新阳街道工作,并增设海达社区居委会,完成全区31个村(居)的换届选举工作。引导农民用好用活征地拆迁补偿款,发展阳光公寓、通用厂房等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继续实施企业招收本地工社保差额补贴办法,多次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就业培训660人次,促成转移就业1697人次,分别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212%和165%。全面开展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年投入财政补助资金3599万元,共有2982人参保、1825人实现退养。
  【社会事业】 年内,海沧区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1.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设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引进40个科技项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扶持一批科技项目,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技术开发,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设立生物医药孵化器,为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办学特色不断凸显,高标准通过省“双高普九”验收。海沧自设立行政区以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11亿元,新建学校3所,扩建学校9所,修缮学校15所;在全市率先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对低保户和困难家庭学生免学杂费、书本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从2006年起,农村小学经费由区财政按城市学校标准统一划拨,实现城乡生均经费、学杂费补贴、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三个统一”。全区27所学校全部通过区级督导评估,其中有8所学校被评为区级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延奎小学被评为省级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组建北师大海沧附属实验中学并通过省一级达标校省级验收,整合海沧中学和新阳中学并通过省二级达标校省级验收。贯彻教育公平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学生、残疾学生、外来员工子女分别实施就学减免政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区小学教师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区财政出资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购买校方责任险。
  3.文体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温馨海沧”文化下乡、全民健身运动等文体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参加厦门市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获得4金1银4铜的好成绩。成功举办第一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及台湾有关人士的高度肯定。区第一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区文化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内湖西岸体育场建设前期工作稳步开展。
  4.卫生计生事业稳步发展。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公共卫生综合楼、东孚卫生院医技楼、海沧街道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基本住院保险参保率达97.7%,抗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认真做好慢性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防治工作,积极开展职业病预防及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完成全区首次碘缺乏病情监测工作。计生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成立福建省第一支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集中行使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加大对计划生育事务的处理力度,针对性地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5.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08元,分别增长9.4%和14.1%。乐海购物广场建成开业,国美电器、长通电讯入驻海沧,居民消费环境得到改善。大力开展区容区貌综合整治、“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全面推行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建立健全救灾机制,积极进行社会救助。稳步推进低保工作,全年发放低保金206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完成一批农村道路、改水改厕、垃圾清洁楼、公交停靠站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6.“平安海沧”建设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建立维护安定稳定的长效机制,前移信访关口,畅通民众诉求渠道,认真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加强社会治安工作,完成一批监控系统等技防设施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劳动监察,妥善解决一批劳资纠纷、工伤认定、劳动仲裁问题,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私房出租户等专项整治工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扎实开展防汛、防火、防疫工作,抵御多个台风影响,完成新阳主排洪渠、生活区1号排洪渠渐美段建设,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灾害事故。
  【首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 4月18日在海沧青礁慈济宫举行。主要活动包括保生颂典、闽南文艺献演、文化节书画作品展、青礁慈济宫景区建设项目奠基、保生慈济堂揭牌、海峡两岸吴真人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来自台北、高雄、台中、金门、香港、新加坡、菲律宾以及漳州、泉州、三明等地的宫庙代表、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2000多人参加了活动。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文化节题词“普济群生”,福建省副省长王美香发来贺信,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坤、金门县县长李炷烽等送来书法作品参展。
  【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完毕】 年内,全区公布保留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0项、行政许可审批转报事项1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转报事项6项、备案事项17项。保留的各项行政审批项目的事项名称、法律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本等均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海沧镇撤镇建街】 1月25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海沧镇建制,设立海沧街道和新阳街道。3月29日,海沧街道、新阳街道正式挂牌成立。其中,海沧街道辖海沧、鳌冠、钟山、温厝、海发、海达等6个社区居委会和海沧、石塘、东屿、贞庵、渐美、后井、锦里、囷瑶、青礁、古楼等10个村委会,常住人口6.07万人,面积71平方公里;新阳街道辖祥露、霞阳等2个社区居委会和新垵1个村委会,常住人口1.25万人,面积29平方公里。
  【海沧区首届运动会】 5月13日至6月17日进行。运动会设有田径、游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拔河等10个大项目81个小项目。共有来自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区内省市属各单位、部队、台(外)企、个协等32支代表队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首届运动会是对海沧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一次检阅,展现了海沧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
  【天竺山森林公园正式开园】 5月1日,天竺山森林公园正式开园,当天接待游客5万余人、自驾车3000余辆。全年共接待游客52万人次。天竺山森林公园于2005年“九八”期间开工建设,开发总面积37平方公里,总投资近2亿元。森林公园初步成为厦门及周边地区群众的休闲度假好场所。
  【开设“天竺讲坛”】 12月21日,“天竺讲坛”在天竺山真寂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佛教界人士、游客300多人参加。活动由真寂寺、厦门卫视、天竺山旅游公司联合举办,邀请海峡两岸的文史和佛学专家,就天竺山以及真寂寺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学术交流。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会长彭一万、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泽亮、现任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会长释心定大和尚作了专题讲座,对唐宣宗与黄檗禅师传说之谜、佛教的荣与耻、真寂寺与天竺山的历史渊源进行研讨。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验收】 12月26日通过评估验收。该校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依托北师大雄厚的教育资源,秉承“办名校、出名师、育名人”的办学目标,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从一所农村薄弱校成长为省一级达标校,成为海沧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63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236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56名、中级教师82名,并向全国招聘了100余名骨干教师以及80余名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开展生猪养殖清退工作】 10月16日,海沧区政府发布《关于在全区禁止生猪养殖的第二号通知》,在前期划定全区为生猪禁养区、任何人不得新改扩建生猪养殖场并对现有生猪养殖场进行全面普查摸底等工作基础上,明确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生猪养殖清退工作。同时,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养殖户转产转业,引导养殖户种植花卉、苗木等园林植物。生猪养殖清退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于2007年3月底圆满完成。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海沧生态环境,并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举办首届中国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 11月16日,首届东方·中国女子高尔夫公开赛在厦门东方高尔夫球场开赛。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99名职业球手及19名特邀参加的业余球手参加比赛。韩国球手申智爱获得冠军,韩国球手崔罗莲获得第二,韩国球手徐博密、安宣柱并列第三。赛事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主办,东方高尔夫球场承办,总奖金为20万美金,是中国高尔夫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的女子公开赛。
  【完成城市治安报警监测系统建设】 11月,海沧区城市治安报警监测系统通过市专家组验收。项目全年投资300万元,主要建设道路、社区、物业小区和派出所监控设备,总计新增探头41个,使得区内的监控点总数达到81个。建成2个派出所二级监控平台,实现了公安分局监控中心和2个二级监控平台的分级管理和图像共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12月21日启动。普查对象特指1949年以前产生的非物质文化。普查人员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状调查和记录,全面了解其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及存在问题,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基础。海沧有送王船和保生慈济大典两项活动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 12月4日,海沧区被授予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自2003年与重庆万州龙宝开发区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海沧区帮扶与合作并举,取得显著成效。3年共拨付150万元援助兴建厦门希望小学、太白街道老人活动中心等6个项目。多次组织企业赴重庆考察,明达玻璃(厦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及年产40万吨纯碱/氯化铵生产线、年产100万吨真空制盐生产线、热电配送中心等项目。开展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帮助解决部分龙宝劳务人员到海沧就业,支持建立万州三峡库区白对虾养殖基地。
  【农村客运站开工】 12月4日,全省首个农村客运站在海沧新阳工业区开工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11876平方米,总投资400万元,拥有26个客运车辆停靠位和5个社会车辆停车位,并设有管理房、道班房等配套设施。集客运、管理、市政维护为一体,可满足途经新阳13条线路的公交车及农客运输车辆始发。
  【启动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 11月启动。项目总投资525.5万元,对全区160公里道路内(宽度3米以上市政道路及主要村庄干道)约1500公里各类地下管线进行探测、要素普查及带状地形图数字化测绘。项目应用高精度物探仪器和测绘仪器对各类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污水、雨水、电信、电力、燃气、广播电视、工业管道等)釆用内外业一体化技术进行探察和测量,建立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构建海沧区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子系统,实现全区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工业企业有机溶剂职业卫生调查与职业病预防控制项目】 该项目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共对辖区363家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年内通过抽取代表性企业进行现场釆样,并对样本进行了苯系物、酮类、烷类、酯类、醇类5大类共33个项目进行检测,共检测2055项次。该项目的开展构筑了区有机溶剂检测的平台,为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模式,为职业人群的职业健康提供保障。(陈意安)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意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海沧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