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980
颗粒名称: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09.1
页数: 4
页码: 193-1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坚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标准化、计量技术基础工作扎实有效,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处置公共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提升。
关键词: 技术监督 厦门市 2006年

内容

【概况】 2006年,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坚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标准化、计量技术基础工作扎实有效,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处置公共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提升,2006年被评为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先进单位,并被市政府授予2001~2005年全市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厦门新增七个中国名牌产品】 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推进名牌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编写名牌工作指南,修订《厦门市品牌经济发展规划》,将名牌产品审查关口前移,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创建名牌产品,有7家企业7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中新增LENO-VO联想手机、达顺牌铝箔和太阳城晴雨伞3个中国名牌产品。至年底,全市共有13家企业13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占全省的17.1%;104家企业125个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占全省的14%。此外,有25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占全省的10.8%,15家企业获得2005年福建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名牌产品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的9.2%,实现工业总产值622.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66%,其中出口18.74亿美元,占全市的13.4%。
  【举办首届两岸(厦门)质量论坛】 9月30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主办以“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两岸(厦门)质量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6位质量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全省质监系统的各级领导以及厦门市企业界人士共300多名一起就“名牌、质量、发展”等展开深入的探讨。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两岸企业高管和广大质量工作者提供一个开阔视野和交流互动的平台,进一步增进了两岸质量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企业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核心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三个层面开展质量月活动】 9月质量月活动期间,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从三个层面开展系列宣传活动。(1)开展《质量振兴纲要》颁布1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在平面媒体全面介绍十年来质量立市、推进名牌战略的经验,举办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组织“我最喜爱的地产食品”评选,30多名质量专家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寻找管理运作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建设节约型、创新型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作贡献。(2)在企业内部开展“五查一访”(查质量意识、查质量水平、查质量体系、查现场管理、查质量损失和访问用户)以及表彰先进、QC活动成果展示、质量培训讲座、岗位技能竞赛、质量隐患检查及整改、合理化建议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企业的质量意识。(3)开展内容丰富的互动活动。组织消费者到银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参观、与安德鲁森公司联合举办自己动手做月饼的“月饼DIY”活动,现场见证食品安全。质量月期间,在市以上各新闻媒介上以新闻、报道、专题、知识介绍等形式报道质量工作的稿件、图片、影像、公益广告共计2482篇(条)次。
  【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年内,市质监部门开展乳饮料产品、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红心鸭蛋”、陈化粮、加工食品“双百”(即两百天时间)整治和节日食品等6个专项检查,共检查204家食品生产(销售)企业,26家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生产企业,4家“红心”咸鸭蛋或蛋制品生产企业。查处了9家无证生产企业。在治理餐桌污染上,重点对白酒、饮用水、肉制品、粮食制品等产品的主要安全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共抽检了313批次,合格率为98.72%。
  【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 市质监部门采取调查摸底、普查建档、自查、专项抽查与帮扶相结合的方法,查明全市已登记的食品小作坊共有1580家,其中证照齐全的718家,占45.4%;证照均无的716家,占45.3%;仅执有一证或一照(即卫生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的146家占9.2%。在整治中,思明、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区政府分别印发了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整治工作小组。通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保障了全市的食品质量安全。(见表1)
  【夯实质量工作基础】 年内,市质监部门开发质量档案网上填报系统和质量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完成520家规模以上企业和586家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信息录入,实现动态监管。对108名质量工程师进行了注册。与5家生产企业签订了电子监管网协议。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重点对农用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家用电器、轻工产品、纺织(鞋类)产品、化工产品、建材产品、机电产品和冶金(金属制品)等9大类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444家生产企业的1819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88.18%。监督抽查結果显示,纳入许可证发证范围的产品质量较稳定,其中已实施市场准入的食品合格率达96%,第一批通过QS认证的老五类食品和眼镜产品合格率均为100%。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管】 全市已有179家企业获得184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申请74家,实施现场审查71家,年审15。家;抽查15家有不合格记录且产业较集中的危险化学品、白酒、化肥和农药生产企业;检查66家获证企业;查处违法案件26起,涉案金额142.3万元。
  【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 全市累计有179家企业获得235张QS证书。同时,启动了糕点等7种产品、食品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以及牙膏的市场准入工作,开展白酒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由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把关严格,成效显著,得到了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首的食品安全试点城市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并于2006年9月获得全省食品生产行政许可检查第一名。
  【强制性认证产品专项整治】 重点对50家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企业的“3C”认证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封存、扣押未经“3C”认证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282台,低压开关及插座11541只,涉及货值达1036818元。
  【认证稽查】 采取询问、查阅文件、核查现场等方式对25家认证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非法认证咨询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咨询,使用未经注册的人员从事认证咨询,认证与咨询“一条龙”,认证机构超范围认证等。市质量监督部门对上述违法活动进行了纠正,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
  【检验机构监管】 对6家通过计量认证、1家通过实验室认证的检验机构进行监督评审,审核检验报告809份;完成3家区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复查考核和2家强检授权机构的监督检查。促进了检验机构检测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确保检验数据公正、准确、科学、可靠。
  【计量器具强检】 全年共完成计量器具强制检定234256台件。其中:95家加油站417台加油机1469把加油枪,受检率100%;131家眼镜配镜店377件计量器具,受检率96.0%;区级以上医院在用2285台件强检医疗计量器具,受检率98.0%;集贸市场强检计量器具4176台件,受检率86.1%;水表、电表、煤气表安装前首检214895台件(水表85467台,电表107296台、煤气表22132台)。
  【计量监督检查】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检98批次,合格率57.1%;集贸市场(超市)计量器具抽查2082台,合格率97.7%;加油枪抽查77把,合格率100%。共立案查处计量违法行为40起,处罚款6.44万元,有效的打击了计量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标准备案】 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961项,组织12家企业20项产品申报釆用国际标准,其中有11家企业19项产品经省质监局批准获釆标登记,9家企业15项产品获得釆标标志。
  【食品质量监督抽查】 年内,市质监部门监督抽查647家企业801批次食品(主要是粮油产品、酱油、食醋、饮用水、白酒),占总批次的44.03%,批次合格率为85.77%,主要情况见下表2。
  【特种设备应急演练】 年内,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先后组织了电梯和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8月5日,在湖滨南路某大楼组织电梯使用管理、维保等全市首次电梯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演练模拟电梯坠落,电梯内出现人员伤亡,在电梯门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下,紧急启动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展开救援。演练提高了电梯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12月27日,和鼓浪屿管委会共同组织、指导鼓浪屿日光岩客运索道站进行客运索道站应急救援演练,演练釆用两套方案分别对困于2个空中吊厢中的4名乘客实施了垂直救援。演练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对全省客运索道的高空应急救援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两家企业通过企业标准水平评价】 与省质监局专家组共同对厦门金殿高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厦门金藏机电有限公司2家企业的产品标准《硬质合金圆锯片》开展企业标准水平评价。经评审认定:2家企业产品标准主要技术参数指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GB/T14388—93《木工硬质合金圆锯片》和日本规格协会标准JISB4805-1989《超硬圆锯片》的规定,达到了国际水平。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及时下拨8万元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专项补助资金,完善示范区信息化管理,指导在建6家国家级和8家省级示范区建设,组织2家企业申报省级示范区项目,集美凤梨穗龙眼顺利通过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审定批准10项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规范(无公害龙眼、荔枝、香蕉、琯溪蜜柚、脐橙、番石榴、枇杷、双孢蘑菇、茶树菇、金针菇)和龙眼高接换种技术规程厦门市农业地方标准,并正式在网上发布供广大农户免费使用。对9家无公害农产品进行跟踪抽检,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指导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命名验收。
  【参与国家地方标准制修订】 组织蚝汁、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机2个项目申报国家标准并接受专家评议;“有或无机电继电器”系列标准第50~55部分等6个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已经通过专家审查进入第二次公示;4个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通过省质监局批准立项,其中2项已审定,2项在征求意见中。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评议】 为主动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出口,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全市外贸出口产品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各相关企业对2006年度美国、日本通报的涉及《能源政策和节约法案》等3项TBT措施及1项SPS措施进行评议,在“厦门质量信息网”上发布相关信息,发动企业参与评议,并及时收集评议意见报送国家质检总局。
  【标准化信息服务】 组织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委开展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意向调查和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启动服务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公交服务标准化已迈出第一步,美容美发业标准化工作也正式启动。新增及更新标准超过2万个,提供标准3万件次,外索文献标准300批次。
  【开展“两码”服务】 全年共为企业发放代码证22300家,年审25200家,代码数据更新率达60.2%,数据库质量排名位居全国第6。新增商品条码系统成员180家,续展261家,系统成员保有量超出与国家中心签订的任务20家。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现场安全监察】 全年出动1602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887家,完成锅炉定检419台,定检率100%;压力容器定检2647台,定检率97.5%;压力管道安装监检107.04千米,在线检验95.54千米;电梯定检6517台,定检率100%;起重机械定检2408台,定检率99.5%;场(厂)内机动车辆定检1944台,定检率100%。现场安全监察气瓶充装单位16家,监察率100%;锅炉房现场监察386家,监察率50.6%。全年发出特种设备监察指令263份,较好的规范了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推行液化气气瓶条码管理和钢瓶射频技术】 2006年,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上年对厦门集顺石油液化气公司实行条码管理试点的基础上,又在全市6家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单位推广条码技术管理,并在厦门制氧厂试行对气瓶进行射频识别技术自动化管理,解决了无缝气瓶使用环境恶劣,钢印难识别,容易导致混装等问题,收到明显成效。
  【行政执法管理和行政许可】 全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17件,罚没款203.1万元,完成400多份执法文书的审查、报批,举行系统案审会17次,听证会7次,并组织案审委员到各分局参加案审会。对10项行政许可和4项备案事项进行规范,采取网上下载表格与人工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对1979年以来是否有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1918份文件进行清理(没有发现此类文件);完成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复查26项,新建计量标准器具核准1项,法定技术机构计量检定人员资格核准发证13人次,企业计量检定人员资格核准发证92人次,企业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签发4家,监督检查3家;发放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3044台,作业人员证书2993人次。 (温伟青)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温伟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