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120020210000913
颗粒名称: 群众团体
分类号: D638
页数: 20
页码: 124-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厦门市群众团体的记事,概括了市总工会、共青团厦门市委、市妇联、市老龄委、市关工委、市文联、市红十字会、市科协、市侨联、市台联、市金联、市残联、市贸促会等。
关键词: 群众团体 厦门市 2006年

内容

市总工会
  【概况】 2006年,厦门市总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紧扣夯实基础、突出维权、加大宣传、建设“海西”工作主线,主动作为,履行职能,创新工作,为厦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突出重点,夯实组织基础。一是加大工会建设力度。下发《厦门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健全激励机制,突出对跨国公司工会组建和工作创新的奖励,年内,沃尔玛、戴尔、柯达等外资企业相继组建工会。截至12月底,全市新组建工会组织609家,覆盖基层单位932家,发展会员62000人;加强重组后国有企业工会的重建续建工作,将工会主席人选纳入重组企业领导班子考核范围,配齐配强市管国有十大企业集团的工会主席。二是创新工会组织形式。海沧油画一条街工会、建筑项目工会、餐饮服务工会等行业工会陆续建立,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10个社区工会工作站,直接吸收农民工入会,充分发挥社区工会在发展会员、服务会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三是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工会存在的“无场所、无人员、无经费”现象;通过开展“双爱双评”活动,做好省劳动模范的推荐工作,以及各区、产业工会加强职工之家建设,巩固建家成果等,进一步提升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2006年,全市有1家企业荣获“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称号,8家单位获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7家单位获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2.着力维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强源头参与。全年共参与40多件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制定和修改,特别是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也通过各种方式,发动工会干部和职工提出修改意见,如对《劳动合同法(草案)》,共听取了4万多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较好地从源头上、宏观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初步构建社会化维权体系。成立了有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市职工维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有市人大、市法律援助中心、各企业主管部门参加的劳动者维权联络员队伍;聘请有关专家和领导成立市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专家队伍;与市人大、政府、政协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劳动条件等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年内,还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全市共有1521家企业、35.8万名职工参加竞赛,其中非公企业占80.1%。全年共接受职工咨询投诉3300件,协调解决2980件,办结率90%;帮助职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4000多万元;参与25起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三是完善维权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制定《厦门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具体考核标准,在全市广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继续推动企业签订工资、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专项集体合同;制定《厦门市总工会关于做好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指导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引导和教育职工从建立劳动关系环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与修改完善《厦门市国有企业公司章程》,明确职代会的职权及职工代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有关内容,为国有企业开展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也取得新进展。
  3.主动作为,服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一是营造和谐发展氛围。组织市总重点工程服务队、市总工会职工艺术团和有关区工会深入重点工程、社区、企业和外来人口集中区,为奋战在重点工程一线的职工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等服务,开展以“情系兄弟姐妹”、“创业者之歌”为主题的大型文艺专场慰问暨法律咨询活动;与国资委等单位联合举办“融入新跨越、争当新先锋”大型图片展。二是增强职工素质。举办第十二届职工技术比赛、第四届群众性优秀发明革新评选和全市职工岗位技术“金点子”征集活动,广泛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协作和技术比武活动,全年共有265家单位12.6万名职工参加了32个项目的技术比赛;评选优秀发明革新成果383项,可创经济效益10多亿元。组织职工技术创新项目参加“6·18”海峡两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精心推荐60个创新项目参展,取得了6金、12银、10铜的好成绩。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开办了56期“周末讲坛”,邀请专业培训师开设文明礼仪、劳动法规等讲座,深受务工人员欢迎。
  4.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工会的社会影响力。一是组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成立市职工文体协来厦员工联谊分会,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交友、联谊的平台;组织开展全市五一万名职工登山、职工乒乓球赛、歌手赛、信鸽竞翔赛和大型灯谜会等有影响的大型职工文体活动;成立市总流动电影放映队,坚持每周下基层免费为职工、农民工放映电影,至年末,共放映电影40余场。深入企业、社区、工地和环东海域失地失渔农民聚居地开展文艺演出,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工会宣传领域不断拓宽。举办“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海西建设与工会”等新时期职工热点问题的研讨,及时掌握并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坚持做好每周一次的“工会是我家”电台节目制作和《海峡生活报》专栏,认真解答、反馈职工热线所反映的问题;借助市电视台“沟通”栏目做好组建、维权工作宣传,配合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进行工会重点工作宣传报道,全年在各大媒体发稿300余篇。
  5.完善机制,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一是加大工会干部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1期4900人次,80%以上的新任工会主席参加了上岗资格培训。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政府出台《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工会法>支持工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区工会主席例会制度;健全信息报送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较好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工作;积极探索集团工会、系统工会、工会联合会经费管理体制;成立市总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加大审计力度,切实加强经费管理和审计工作。三是拓展对外交流。与台中市总工会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书,组织代表团赴台访问,与台北、基隆、台中三市总工会进行交流;在香港成功举办“两岸三地情深音乐会”,邀请港台艺人与厦门市职工艺术团同台演奏;全年共组织83批2000余名基层工会会员赴金门参观、交流。
  【跨国公司建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8月18日,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厦门世贸分店、SM分店正式挂牌成立工会。厦门两家分店工会的成立是沃尔玛公司在我国成立的第21家和第22家工会组织。沃尔玛工会的组建,极大地促进了其他外资、私营企业的工会组建进程。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戴尔、柯达也相继于11月、12月组建工会。
  【在全省率先建立社区工会工作站】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会工作,市总工会在全市10个企业较多、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居住比较集中的社区率先设立工会工作站,分别是:思明区的龙山桥、文灶,湖里区的金山、马垅、后浦,集美区的马銮、叶厝,海沧区的新阳,同安区同新及火炬(翔安)产业区。截至年末,各社区工会工作站共发展会员6000多人,指导建会90多家,举办文体活动30多场,及时为上级工会开展维权工作提供了有关信息。工作站的设立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体制突破传统、广泛吸收会员、探索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的一种有益尝试。
  【职工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项目启动】 该项目于五一前夕正式在全市启动。职工每人每年交50元,凡确诊为规定的11种重病,可一次性补助2万元;不论病种,凡住院,每人每天补助50元,最多可补助500元。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233家单位44403名职工参加了该医疗互助保障,其中已有20多名职工从中受益。医疗互助保障项目作为政府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有效解决了职工因重病返贫或无法医治的现象。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年内,首次开展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状和奖章的评选工作。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评选出市五一劳动奖状10个,市五一劳动奖章20名。另全年评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名,省五一劳动奖状3个、省五一劳动奖状班组5个、省五一劳动奖章18名。落实好各项劳模待遇和三级管理服务制度。市总工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文,对2006年6月30日前获得市级以下劳模和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的人员开展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认定工作,并走访慰问在厦全国、省、市困难劳模112人,发放慰问金89600元。同时还与厦门日报社共同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推出“特区劳动者之歌”栏目,举办“我身边的劳模”征文活动,在职工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加大对农民工的维权力度】 年内,市总工会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和监控机制以及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政府出台《关于建筑、矿山及石材加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监督企业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维护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职工帮扶中心为平台,把对农民工的就业帮助、法律援助和困难帮扶有机结合起来。一年来,通过五一职介所和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广大农民工进城务工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主动联系协调2500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5.7万多个工作岗位,向用工单位推荐求职人员12000多人。不断扩大帮扶救助范围,多方筹措资金,把农民工纳入工会帮扶救助的范围,五一劳动节还拨出专款慰问农民工。
  【慰问单亲困难职工】 春节前夕,市总工会召开“您的冷暖我知道”慰问单亲困难女职工座谈会,共有35位单亲困难女职工应邀参加。会上,市总领导与单亲困难女职工进行亲切交谈,鼓励她们面对困难,振奋精神,争取早日走出困境。会后,还向与会女职工每人赠送500元慰问金和价值200元的年货。据统计,该项活动已连续举办了5年,共慰问单亲特困职工170人次,慰问活动在各基层工会和职工中引起良好反响。
  【为职工办实事】 全年,市总工会想方设法为职工办实事,谋福利。五一节前夕正式启动厦门市职工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加强职工帮扶中心建设,重新调整整合五一职业介绍、12351维权热线、职工法律援助等项目,拓宽服务内容,增加职工受益面。根据市委书记办公会议要求,协助做好在环东海域综合整治过程中失地失渔农民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帮扶解困等工作。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全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4000多户,发放慰问金300多万元;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共发放助学金71.8万元,有815名困难职工子女得到资助,其中农民工子女134人,助学金额、资助人数均比往年有所增加。 (林永博)
  共青团厦门市委
  【概况】 2006年,共青团厦门市委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拓展对台青少年交流为工作主线,在推动青年自主创新、实施青年创业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有新的作为。
  1.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为契机,利用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入党等契机,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纪念少先队建队57周年大型主题队会、纪念“一二·九”运动大型歌舞晚会、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受教育。一年来,团市委累计组织2万多人次的青年志愿者为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厦门国际旅游节、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首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两岸高校赛艇挑战赛暨北大清华赛艇邀请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暨项目推介会等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此外,还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119消防宣传、交通文明督导、社会奉献日等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在参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中受教育。年内,团市委举办了“我与祖国共奋进,让青春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闪光”纪念五四运动87周年诗歌朗诵会和“青春感悟”厦门市青少年网络征文大赛。还联合厦门电视台摄制播出一期《校园PAPA走》节目,并为全市小学每周宣传少儿安全自护知识;联合市环保局开展“我是地球小主人”环保系列活动。
  2.组织团员青年投身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洪流。全年,在重点行业、战线共组建98支青年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举办全市重点工程青年突击队(突击手)标兵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并授予厦门市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五缘湾青年突击总队等10支青年突击队为“重点工程建设青年突击队标兵”称号,授予张建斌等10人“重点工程建设青年突击手标兵”称号;组织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文艺轻骑队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全年在翔安火炬高新区、翔安隧道、五缘湾商业街、软件园二期、海沧港区、海沧出口加工区等地开展8场青年志愿服务广场、青年志愿服务夜市,鼓励青年创新、创业。联合有关部门举办“火炬杯”厦门市首届“十大杰出创业青年”评选活动,开展“厦门·翔安青年创业直通车”系列活动,举办2006厦门青年创新创业高峰论坛。
  3.开展对台青少年交流。年内,团市委成功承办了由团中央、厦门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两岸青年联欢节,联合广电集团等部门开展“闽南风·海峡情”两岸少年儿童主题交流活动、两岸少年儿童闽南童谣“读册歌”大赛、“中华韵鼓”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以及组织本市少年儿童赴金门交流演出;与多家单位联办夏令营及各种联谊活动,加强与在厦台商子女、台湾学生的联系交流。
  4.多方位服务青少年。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全年接受各类捐款247万元,改建希望小学4所,发放助学金92万元,资助贫困生1808人。春节前夕,团市委发动青年企业家和青年文明号单位开展慰问贫困生、留校大学生活动;五四期间,团市委在万石植物园举办“青春相约攀高峰”登山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在白鹭洲音乐喷泉广场举办第二届“同在蓝天下”六一欢乐广场游园活动,举办厦门市大中专院校五人制足球争霸赛;市直机关青年合唱团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获“有伴奏民谣”项目金奖银牌;在进城务工青年居住相对集中的社区开展贴近青年的文化活动,由团市委牵头提供法律、劳动、子女就学等方面的维权咨询服务,开展“外口公寓好青年”评选活动,在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建设电脑学习中心,并赠送工具书;以“心手相连——青年志愿者与社区特殊未成年人结对活动”为载体,帮扶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普法工作,联合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5.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年初,团市委对本市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等重点领域团员青年现状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采取“2+2”的模式(即2种外部资源的支持、2项团的活动跟进),加强重点领域团的建设。指导成立了火炬高新区团工委、灌口工业集中区青年中心、同安工业集中区青年之家;年内,在全市6个区分别召开农村团的工作座谈会,指导农村团建工作,组织一批“五四红旗”团委与农村团组织结对共建;共青团主办的5个青年网站一直保持比较旺的人气,市青少年宫扩建工程正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全市青年社团比较活跃,成为共青团联系各界青年的纽带。
  【青年志愿服务夜市】 3月4日,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数百名青年志愿者到翔安火炬园区举办青年志愿者服务夜市,为重点工程建设者提供理发、修补、长话等服务,并将这种服务形式常规化。3月14日,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记者到思明区软件园二期“夜市”现场进行采访,认为自愿者服务夜市的形式为全国首创。
  【纪念五四运动87周年诗歌朗诵会】 4月29日晚在体育中心篮排球馆举行,本次朗诵会以“我与祖国共奋进,让青春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闪光”为主题,由共青团厦门市委和厦门广电集团主办。市领导黄笑影、曾国玲、郭振家等出席。朗诵会由青春脚步、青春畅想、青春歌唱、青春厦门等4个乐章组成,来自各行业的1000多名团员青年用诗、歌、舞等形式,展现时代风采和创业情怀,以纪念五四运动。
  【摄制播出《校园PAPA走》节目】 由市少工委与厦门电视台“小海豚”栏目联合录制的宣传安全知识、展现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少儿节目《校园PAPA走(即平安课堂)》,全年共摄制52期,每周在厦视1套播出。其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路途安全知识、校园课间安全知识、饮食安全知识等,形式活泼,情节动人,许多场景在学校实拍。该节目的播出,是少年平安教育方式的突破,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火炬杯”首届十大杰出创业青年评选活动】 由团市委、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民建厦门市委、市经发局等单位联合举办,采取群众推荐,新闻媒体公示,评委会现场投票的方式,于2006年5月24日至9月2日评出。贾强、鲁加升、吴惠芳、李强、李小海、张和辉、庄振宁、龚少晖、王多祥、蔡远游等10人获厦门市首届“十大杰出创业青年”称号。
  【首届两岸青年联欢节】 8月7日在厦门开幕。联欢节活动包括中华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届两岸校园歌手邀请赛、两岸青年多米诺大联欢及两岸青年携手迎奥运篮球友谊赛等4大主体活动和两岸青年放飞风筝、两岸青年共植友谊树、民俗考察交流等3项配套活动。台湾青年商会总会等6个台湾青年社团主要负责人及1008名台湾学生与祖国大陆13个省、市青年代表以及6000名厦门青年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创新重点工程团组织建设】 年内,团市委针对重点工程青年众多的情况,创新团建模式,以重点工程所在的区、街团组织为依托,按2+2的模式推进工作,即2种外部资源支持:1个团市委中层干部挂点、1个基层青年文明号单位或五四红旗团组织结对;2项团的活动跟进:至少成立1支青年突击队、至少开展1次服务活动。 (杨静)
  市妇联
  【概况】 2006年厦门市妇女联合会工作主要围绕以下11个方面进行。
  1.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充分发挥巾帼园妇女培训中心的作用,采取固定教室与流动教室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依托各区妇联开展素质技能培训和创业辅导,年内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23期7165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妇女创业与再就业。
  2.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开展“城乡姐妹手牵手,致富路上一起走”活动,发动12个“巾帼文明岗”与村妇代会结对。举办巾帼文明岗负责人联谊活动,加强不同行业文明岗之间的交流。在巾帼文明岗和巾帼文明社区中开展“知荣辱,献爱心”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送温暖,献爱心”四下乡行动。评选表彰了22个巾帼志愿者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授予厦门日报《双语周刊》等122个市“巾帼文明岗”和思明区莲福社区等27个市“巾帼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3.组织城乡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巾帼科技致富百千万工程”检查,联合相关部门深入镇村为农村妇女举办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培训。规范完善“农村妇女发展创业资金”发放制度,编印下发《关于扶持农村女性发展创业贷款合作管理办法》,与市农村信用联社联合评选100名农村女信用户和10名优秀农村女信用户,激励农村妇女诚信创业。年内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共组织各种招聘会23场,有1200余名农村妇女通过招聘会实现就业。市妇联为95名困难妇女提供一次性创业补助资金18.5万元,为98名妇女提供小额贷款422.5万元,贴息近30万元,补助各区妇联办培训班2万元。
  4.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向市人大提出制定《厦门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和《厦门市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立法建议,联合15个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的若干意见》,举办以“两法”、“两纲”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咨询、法律讲座和法律知识问答。与厦大法学院联合开展《厦门市家庭暴力现状调查与研究》,在全国妇联举办的“‘北京+10’论坛”上获高校论文二等奖。与市公安局联合举办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班。联合市总工会、卫生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妇幼保健院检查100家企业女职工保健达标情况。开通信访心理咨询热线。组织参加省妇联举办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召开厦门市维权工作及优秀论文评选表彰会。“三八节”期间,评选表彰了20个维权工作先进单位和40名维权工作先进个人。
  5.开展实事化维权。年内共开展12次“三进三送”(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送法律,送健康,送知识)活动,3620人次妇女儿童得到帮助。启动“倾情弱势妇女健康,倾力创建和谐厦门”——全市万名城市贫困妇女、农村妇女和外来妇女乳腺疾病免费普查活动,为自愿参加厦门市女性安康保险的3339名经济困难妇女给予保险费补助。联合慈善会、计生协会开展“感恩母爱,共创和谐”活动,为300名贫困妇女发放困难补助9万元,为20名患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贫困妇女进行手术治疗;拨出12.5万元专款,慰问基层特困妇干、贫困妇女和儿童。
  6.统筹各类家庭创建活动。把和谐家庭创建作为新时期文明家庭的创建主题,大力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家庭网上行”等建设。评选表彰50户“十佳之家”和120个市级“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各级“平安家庭”22万多户;与市公安局联合表彰50名“人民警察好家庭”。与市纪委等部门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向全市干部家庭发出《筑反腐倡廉防线,建文明和谐家庭》倡议。评选表彰了20名支持配偶在大开发、大建设中建功立业的“勤廉贤内助”。
  7.深化舆论宣传和信息报道。投资5万多元,为15个镇(场)妇联配置新电脑,为4个镇(场)配置了二手电脑,使基层信息报送网传率达到100%。协调各级媒体宣传报道357条,电视专题12次,日(晚)报专版30次,公益广告33天152次。建设并开通反映特区女性风采平台——《厦门妇女网》。年内妇联系统向各界媒体、网站投稿2500余篇,被采用1800余篇(其中中国妇女网230余篇,占全省妇联系统信息总量的38%),市妇联被评为全国妇联“信息工作十佳单位”。
  8.扎实推进家庭教育。开展家长学校现状调研,编印《家庭教育格言》,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74场,咨询22场。拨出17.5万元经费扶持思东社区等20个社区家庭教育学校。
  9.拓展“春蕾计划”领域。开展“春蕾女童寻找当年资助人”活动,召开“爱与感恩”春蕾计划实施12周年总结会,发动社会各界为“春蕾计划”捐款38万元,资助“春蕾女童”732名。评选表彰100名品学兼优“春蕾女童”,奖励10名考上一级重点高中的“春蕾女童”3万元,慰问39名贫困女大学生7.06万元。全省首创在技工学校挂牌“春蕾技工学校”,资助50名贫困女生2万元,帮助完成义务教育的“春蕾女童”掌握就业技能。
  10.深入贯彻实施“两纲”。为接受国务院、省“两纲”督导检查,成立了“两纲”中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评估工作方案,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和指导。组织自查和督导,完成《厦门市妇女发展纲要》、《厦门市儿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协同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在厦门电视台做了33天的公益广告,在《厦门日报》刊登反家庭暴力知识,3000多人参加知识竞赛。依托社区各种教育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宣传声势。
  11.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台交会期间,邀请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和妇女工作者共80余人齐聚厦门举行第二届妇女相关议题研讨会,围绕“妇女发展·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主题进行研讨。与台中市妇女会签订了《关于加强厦门与台中妇女交流合作的协议书》,按照双向互动、交流合作、循序渐进的精神,确定了加强双方人员互访、定期举办两地妇女界交流的活动计划。举办第二届厦金亲子夏令营,组织厦门和金门的80对母子欢聚鹭岛。邀请港澳台金妇女组织组团参加海峡巾帼健身大赛。全年接待境外妇女代表团组12批236人次,接待国内各省市区妇女考察团15批420人次。
  【第二届海峡巾帼健身大赛】 由市妇联、市体育局承办,于4月25~28日在厦门举行。来自全省9个设区市及省直机关、香港、澳门、台湾、金门等14个体育代表团的近千名妇女角逐乒乓球、气排球、木兰拳、太极拳、健身健美操、健身秧歌、健身两项接力及特色项目等8个项目的比赛。厦门代表团取得了7个第一,3个第二,3个第三的好成绩。
  【评选表彰第六届十佳外来女员工】 1月18日,市妇联联合市委宣传部等10家单位共同开展的第六届“十佳外来女员工”评选结果揭晓,张丽、王丽晶、江新春、尧梅兰、季春燕、况长英、王瑾、李美、彭波兰、肖华清等获评,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办理本人、配偶及子女厦门市正式户口,以为奖励。
  【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6周年】 3月8日,厦门市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6周年暨表彰大会,在市行政中心会议厅隆重举行。各界妇女代表800余人出席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笑影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表彰了22个“巾帼志愿者”先进集体、100名优秀“巾帼志愿者”,10个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40名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5个项目的“十佳家庭”,第六届厦门市“十佳外来女员工”和“优秀外来女员工”等。
  【顾秀莲考察厦门新农村建设】 4月5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莅厦,进行妇联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听取了翔安区新圩镇马塘村党总支书记的汇报,会见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双学双比”女能手和部分女农民企业家,参观了银鹭集团。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洪天慧,省、市领导何立峰,曾喜祥及省、市妇联的领导陪同调研。
  【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在厦大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妇女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月6日,来自全国各重点高校的妇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会会长、妇女/性别学科带头人以及专家学者等300余人,围绕“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反贫困”、“农村妇女权益保障”、“创造有利于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等四个课题展开研讨。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在省、市领导、厦门大学领导和省、市妇联领导的陪同下出席了开幕式。
  【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班】 11月21日,由市妇联和市公安局联合举办。全市公安派出所和妇联系统维权干部共100多人参加。本次培训以家庭暴力干预为主要内容,在全省尚属首创。培训引入了因人施教的新内容、新理念,采取互动融合的研讨方式。通过培训,增强了公安干警和维权干部为受暴妇女服务、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责任意识,明确了干预家庭暴力的正确工作思路和模式,有效地整合反家庭暴力的力量资源,进一步加强不同机构、不同工作模式间的协调配合,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首家非公企业妇委会成立】 11月21日,非公企业——厦门金宇兴酒业有限公司妇委会正式成立,企业法人代表许英兰当选妇委会主任。非公企业妇委会的成立,延伸了妇女工作的领域,为妇联在非公企业、外资企业和新型经济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做了有益的尝试。
  【厦门市被授予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 6月21日,在全国妇联召开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建和谐家庭、促和谐社会”论坛大会上,厦门市被全国妇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荣誉称号;思明区育秀社区、湖里区金山社区被授予“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汪根有)
  市老龄委
  【概况】 2006年末,厦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4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12%,其中男性77.47万人,女性75.75万人。百岁老人67人,其中男性8人,女性59人。全市老龄工作在完善老龄政策法规、加强老龄宣传维权、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完善老年事业基础设施以及自身建设与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1.进一步完善老年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根据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参保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批复》,对全市符合条件人员增发基本养老金,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特困人员分类施保。市老年基金会出台了《关于救急困难老人暂行办法》,规定本市60岁以上的城乡低保户和收入处于低保边沿的少数特困老人,因患重病或遇到突发性急难事件,均可向市老年基金会申请救急补助。救急标准分为1000元、2000元、3000元。春节期间,市老龄办、市老年基金会共为600多名特困老人发放慰问金达18万元。老年节期间,市老龄办受市政府委托,为百岁老人、90岁及以上的老人共发放慰问金415350元,为800名特困老人每人发放一张价值约100元的“爱心卡”,凭卡可到全市爱心超市领取救济物资。市老年基金会共慰问全市580名困难老人,总慰问金额达17.4万元。
  2.继续开展老龄宣传维权工作。市、区老龄组织通过开展“读敬老书、做敬老事、写敬老文”、孝心进社区活动、“情暖空巢”试点、十佳敬老模范家庭评选表彰等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老敬老风尚。以纪念《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为主题,开展了评选全国敬老模范村(社区)、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老年法律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全年市老龄办为老年人免费办理敬老优待证4100多件;市离退联为退休职工办理公园风景点门票优惠证6043件;市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办理活动卡1079张。全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涉老案件69件,均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3.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举办首届元宵老年万人健步行和万名老年人重阳节登高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厦门市老年文化艺术节暨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其中包括纪念建党85周年“走向辉煌”文艺演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合唱展演、第六届老年文艺调演、《鹭岛夕阳正红——我的晚年生活》征文评选等13个大项目36个小项目,参与者达8万余人次。此外,厦门老年艺术团编创的《灯》和《乡婆》晋京参加由全国老龄办主办的重阳节“红叶风采”文艺晚会。湖里区秧歌代表队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的2006年全国老年人健身秧歌比赛,荣获第三套健身秧歌金奖第一名、自选健身秧歌一等奖。市老年大学参加文化部和老年大学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老年大学文艺汇演,其中,时装表演“海峡情”获得金奖,舞蹈“渔歌”获得银奖。
  4.进一步完善老年事业基础设施。市财政下拨715万元专款装修的市老年大学综合大楼,于5月份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388平方米,教室14间、综合教室3间,可同时接纳2000人学习。民办养老机构市爱心护理院于重阳节奠基动工,该项目总投资约2500万元,全部资金由市老年基金会自筹解决。市财政年内投入125.8万元专项资金对市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将新增面积约1500平方米,增加乒乓球、棋、牌等多个活动项目场所。此外,各区也加大了对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前埔北等七社区获全国敬老模范村居】 11月7日,全国老龄办作出表彰决定,授予2545个村居(社区)“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荣誉称号。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北社区、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集美区杏滨街道前场社区、海沧区东孚镇鼎美村、同安区大同街道东山村、翔安区马巷镇友民社区荣获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称号。
  【第三届“十佳敬老模范家庭”揭晓】 11月8日,市文明委、市老龄委和第二届厦门市老年文化艺术节组委会联合召开第三届“十佳敬老模范家庭”暨艺术节表彰大会。会上,单承恺、陈连喜、林前程、伍亲朝、周天来、林丽琼、王伟、林晋山、赵连塘、洪恒义等10户家庭被授予厦门市第三届“十佳敬老模范家庭”。本次评选共收到25045张选票,短信投票1518条。单承恺家庭获14137票,位居榜首。
  【全国“银龄行动”经验交流会】 12月3~5日在厦门召开。会议总结全国“银龄行动”经验,首次表彰了“银龄行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厦门市老龄办等17个单位被授予“银龄行动”试点先进单位;厦门市关工委“五老”志愿队等60个单位被授予2006年度“银龄行动”先进单位;会上还表彰了150名“银龄行动”先进个人。厦门“五老”志愿队发起人黄祥伦等10人被评为“银龄行动十佳老人”。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副主任吴玉韶,福建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周扬基,市老龄委主任、副市长詹沧洲等出席会议,并向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老龄办领导和代表90多人参加了会议。
  【首届老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12月15日,厦门市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首届老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在市老年活动中心举行,共有8支代表队参加了竞赛。经过激烈角逐,海沧区老龄办代表队、市中级人民法院代表队、同安区老龄办代表队分获总分前三名。 (林刚)
  市关工委
  【概况】 2006年,厦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要围绕以下5个方面开展工作。
  1.围绕中心工作,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市各级关工委配合构建和谐厦门的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和谐社区”、“文明家庭”和争当“文明市民”、“五好小公民”等社会活动。据统计,共撰写各类专题材料和报告15900份;举办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报告、讲座1800多场次,青少年参加者达27万多人次;举办以荣辱观教育为主题的各类夏令营447期次,参加社会实践的青少年学生达4.9万人次。市关工委和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为期4天的有各区、各大口关工委领导干部参加的“八荣八耻”读书班,同安区、思明区各单位也纷纷组织读书班、培训班。驻厦海军关工委与思明区关工委共建,利用“海上猛虎艇”开展弘扬“猛虎精神,争当特区小卫士”活动,将“海上猛虎艇”及“荣誉室”辟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全市关工委积极协助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读书征文比赛,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同安区教育局关工委获全国组织奖。
  2.继续扩大“五老”志愿者队伍。在市、区两级关工委分别成立“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年内,全市基层单位共建立“五老”志愿队236支,队员1.1万多名,组织网络已基本形成。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工作,市关工委与市文明办联合发文在全市各社区成立“五老”志愿者文明建设督导队,思明、集美、同安区的社区督导队已成立。
  3.开展“百项关爱行动”。4月,由市关工委牵头并与市文明办、团市委、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百项关爱行动”推出,对全市青少年,特别是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青少年开展全面关爱,共推出扶贫助学等8大类150多个关爱项目,并分别向市天文气象馆和华侨博物院颁发“科普教育基地”和“优秀文化教育基地”的牌匾。活动中,全市共筹集到扶贫助学金35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6900多人;经各级关工委关爱、帮扶,使400多名帮教对象实现转化;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志愿队参与定点共建647个单位,签订共建协议259份;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厦金情深——牵手闽南风情行”夏令营和“厦金情深文艺晚会”,激发两岸青少年的爱国心、民族情。海沧区关工委在发挥好现有扶贫助学基金作用的同时,还发动企业与贫困生结对子进行长期资助。同安区关工委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劳动技能和农技培训达3400多人次,配合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4141人次。小金门慈幼关怀协会每年资助翔安区回汉小学贫困生40~60人,人均每月近500元新台币。经市希望办牵线搭桥,戴尔公司把在中国举办的第二个“戴尔学习中心”落户在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为农民工子女办了一件好事。9月16日全市“百项关爱行动”阶段性成果展示大会举行,展出关爱成果板报39版,在各基层单位进行巡回展,引起社会良好反响。
  4.争创“五好”基层关工委。年内,各级关工委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思明区坚持“十六字”原则,有力推进全区创建活动;同安区从农村基层创建活动实际出发,把20条达标要求具体化为“五有”、“四上墙”、“三到位”;市直机关提出创“五好”活动做到“五结合”,使“五好”创建活动成为推动全面工作的动力。全市已有238个基层关工委实现“五好”达标(约占总数的40%),各级关工委把创“五好”活动作为全面加强基层关工委建设的重要举措,自觉开展活动,向“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目标迈进。
  5.深入基层抓调研。年内,市关工委和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进行“三结合”教育状况的调研;市外来员工教育事业促进会、市直机关“五老”志愿队等开展对外来农民工管理状况及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研;集美区、湖里区关工委开展对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关工委情况的调研;市关工委、司法局、公安局等开展对青少年中重点群体状况的调查;市关工委对社区、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进行调研等。形成《社区是“三结合”教育最有效的平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环节》等调查报告。其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环节》被送交中关工委顾问顾秀莲参阅,并作出批示。市委领导何立峰,陈炳发、黄笑影等,对如何贯彻落实顾秀莲批示精神提出要求。市委办公厅发出通知,传达领导批示精神,对贯彻落实工作做出部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在基层调研中高度评价各级关工委老同志在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五个重在”(重在共识、重在覆盖、重在创新、重在落实、重在基层)。
  年内,市关工委“五老”志愿队荣获全国老龄办首批“银龄行动”先进单位,市外来员工教育事业促进会获“全市先进民间组织”称号。
  (林明础)
  市文联
  【概况】 2006年,厦门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团结全市文艺工作者,为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对台文化交流。组织厦门星海合唱团与来厦参访的台湾4支合唱团共同举办“两岸同唱春之歌”新春团拜联欢活动。为庆祝厦金航线通航5周年,组织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连夜赶写300多幅春联赠予返台过春节的台湾朋友们,中央电视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主动与台湾台北艺术家基金会联系,促成台湾艺术家为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主题曲谱曲、填词、演唱,并促成台湾著名指挥家郭孟雍教授担任厦门星海合唱团指挥。配合市文化局组织厦门市书画家代表团赴台交流展览,并与台北、基隆、高雄、台南的书画家举行笔会,增进了两地书画家的友谊。
  2.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社会。年内,市文联组织20多位作家到生产建设一线采风,创作并出版反映特区建设25年来辉煌成就的报告文学集《跨越》;组织各艺术门类的百名文艺家深入本市跨越式发展第一线采风,创作出一批体现发展气势、催人奋进的优秀文艺作品。“五一”期间,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在白鹭洲举办以“金戈铁马、亮丽海西”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表演了一批优秀自创节目。
  3.举办专项文艺活动。为配合全市中心工作和活跃市民文化生活,市文联先后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创作演出《新长征,新跨越》交响音乐会,举办第十届“红土地·蓝海洋”文学笔会;举办“辉煌岁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成就摄影展”;与市广电集团联合举办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厦门地区选拔赛暨首届厦门青年歌手大赛;联合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管委会举办2006鼓浪屿诗歌节;举办纪念长篇小说《小城春秋》出版50周年纪念活动;做好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主题曲“相约厦门”及厦门题材歌曲征集活动。
  4.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参与策划设计的厦门摄影广场在元旦正式开园;开通厦门现代刻字艺术交流网;组团赴荷兰开展第二期厦门——祖特梅尔艺术家互访交流活动;与友城新西兰马卢奇郡开展雕塑交流活动。年内,接待台湾4个合唱团体200多人、台湾艺术界采风团50多人,以及内蒙古、山西、湖南、山东、河南、宁夏等来厦考察展览的艺术家代表团10多个,共600多人次。
  5.加强组织建设,选举产生新一届市文联领导班子。市第八次文代会于8月18~20日召开,舒婷当选为市文联主席,张萍当选为常务副主席。年内,思明、海沧两区也分别成立文联,至年末,全市已有5个区有文联组织。此外,市作家协会和市美术研究会完成换届工作。
  【第十届“红土地·蓝海洋”文学笔会】 于2006年春节期间由市文联与龙岩市有关单位共同举办,旨在增进革命老区和经济特区的文学交流与合作。来自厦门、龙岩两地的40多位作家参加了本次笔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为与会人员和文学爱好者作了《谁为文学买单》的专题讲座,开阔了两地文学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的眼界。
  【市作协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4月29日在市文联大厦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作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主席团成员,陈元麟当选为市作协主席,朱水涌、阎欣宁、姚楠当选为副主席,王永盛当选秘书长。大会还对上一届作协11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八闽民间艺术大荟萃”】 该活动由市文联、市五缘湾开发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主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承办,于五一期间在五缘湾举行。泉州著名提线木偶表演大师黄奕缺为观众表演了拿手节目“驯猴”,漳州布袋木偶表演大师庄陈华也带来了“中国一绝”的闽南布袋木偶戏。建瓯艺术家的挑幡表演引人入胜。本次活动是配合五缘湾开街仪式而举行的。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4周年合唱展演】 于5月21日在在市老年活动中心举办。厦门大学学生合唱团、厦门实验小学男童声合唱团、市青少年宫少年合唱团、市青少年宫飞扬青年合唱团、同安银城女子室内合唱团、厦门市直机关团工委合唱团、厦门鼓浪屿合唱团、厦门老战士合唱团、厦门星海合唱团等演唱了精彩的节目。
  【“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 由市书法家协会举办,从4~6月分场进行。活动主要有:在厦门书法广场举行书法创作咨询;青年书法家在青少年宫和厦门大学对青少年书法爱好者进行面授辅导;厦门刻字艺术家赴清流县举办刻字艺术讲座和展览;厦门青年书法家赴泰宁举办两地书法展;鄂尔多斯·厦门书法联展、济宁·厦门书法刻字作品联展;庆祝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厦门市书协会员作品大展。
  【2006鼓浪屿诗歌节】 5月30日至6月2日在鼓浪屿举行。来自菲律宾、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名诗人诗友参加。主要活动有:在鼓浪屿音乐厅举行郭祖荣音乐创作60周年、音乐教育55周年室内音乐会和百年厦门新诗朗诵音乐会,以及素有“诗魔”之称的著名华文诗人洛夫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举办名为《感受诗歌之美》的讲座。此外,还举办了《厦门百年新诗选》首发式。诗歌节参与者最后在联名发动成立菽庄诗社的倡议书上集体签字(参见本书市辖区·开发区栏目“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相关条目)。
  【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主题曲征集活动】 由市文联主持,于年初发出征集启示,全国有30个省、市、区的作者响应,共收到1043首歌曲,其中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主题曲《相约厦门》504首,厦门题材歌曲539首。经过市内外专家的层层评审,两大系列各评出了21首获奖作品。这些作品将整理汇编,制成CD结集出版。
  【CCTV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厦门地区选拔赛暨首届厦门青年歌手大赛】 由市音协和市广电集团联合举办,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共有200多位歌手参赛。从3月25~30日,经过初赛和决赛,从中选出10位歌手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比赛,这是厦门市首次单独组队参加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比赛。
  【厦门百名本土作家专著展】 由市图书馆、《厦门文学》杂志社主办,市作协、厦门晚报社协办,于9月28日在市图书馆新馆开展。本次展览是为庆祝市图书馆新馆开放而举办,展后参展作者将近700册专著直接捐赠给市图书馆,售书款项也全部无偿捐赠给市图书馆。
  【纪念《小城春秋》出版50周年座谈会】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市作家协会联合举办,11月28日在市文联创作基地举行。省政协、省文联、省作家协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家协会等单位的领导,香港、福州、漳州、厦门的有关专家学者以及高云览先生的亲属、学生等50余人参加。座谈会上,由高云览先生长女高迅莹主编的《永不磨灭的光辉》一书举行了首发式。
  【市作协组织作家赴马塘采风】 为全面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翔安区马塘村的历史变迁,市作协计划编辑出版一部报告文学集。11月24~25日,由市作协陈元麟主席带队,组织10名作家赴马塘村和银鹭集团采风。
  【厦门书画院庆祝成立20周年】 12月8日上午,庆祝厦门书画院成立20周年暨院藏方毅墨迹展在厦门文联大楼展厅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副部长林书春,市文联领导舒婷、张萍等以及来自厦门书画界的艺术家及书画爱好者一百多人参加了开幕式。20年来,市书画院在推陈出新、奖掖新人、繁荣厦门书画艺术方面成绩斐然。
  【大型报告文学集《跨越》出版发行】 该书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主编,昆仑出版社出版。12月13日下午,该书的首发式在市文联创作基地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全市20多位作者在4个多月内写出近50万字反映特区建设25年来在“三个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辉煌业绩的报告文学作品,经过反复筛选,最后精选出18位作者的11部(篇)共计30多万字结集出版。
  【《辉煌岁月》摄影展】 为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联合主办了此次摄影展,12月21日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展。市领导陈炳发、洪碧玲、汪兴裕、郭振家、庄威,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社会各界群众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本次摄影展分为春风沐浴、跨越发展、走向世界、同根同源、文明和谐和海西飞虹等6个部分,展出的作品350幅。
  (王永盛)
  市红十字会
  【概况】 2006年,厦门市红十字会召开了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和九届常务理事会,在集美、海沧、同安、翔安等区分别成立4个村级红十字会,使红十字服务向农村延伸。年内,又有个私协工作委员会、市卫生监督所、厦门林边学校、厦门眼科中心等7家单位的红十字会成立。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团体会员单位82个,基层组织241个;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4家;个人会员56839名,志愿者7950名。设立红十字志愿医疗服务点和捐赠物品义卖点,启动教育培训基地和“文化博爱超市”建设,增加博爱超市的服务项目。全年,万人献爱心活动和送温暖活动共募集善款933.97万元;用于救灾、救助等项目款共667.98万元。红十字惠民门诊资助费的标准,由原来人均每年300元提高到400元,启动“百村千户特困农民卫生饮水工程”;举办两期全市红十字骨干培训班,培训卫生系统、教育系统以及社区等基层红十字会专兼职干部220余名;举办各类红十字夏令营14个;组织各行业救护培训42期,共培训1760人。市旅游系统还首次组织2000多名导游进行救护培训。“世界急救日”期间,全市培训红十字专兼职干部和志愿者达520余人,出宣传板报110余期(次)。思明区红十字会还开展水上救护培训,来自10个街道各社区的近百名骨干学习了溺水救护知识。全年接到造血干细胞初分辨配型成功通知30例,有2例已完成捐献。办理登记遗体捐献13例、器官捐献2例。通过“生命救助绿色通道”,先后护送患病台胞经由厦金直航返台24起26人。
  【农村红十字组织建设启动】 1月1日,全市首个村级红十字会在翔安区后村村成立,随后,同安区东山村、海沧区寨后村、集美区东宅村红十字会也相继成立。农村村级红十字会的成立,是红十字服务向农村延伸的举措。10月17日,市有关部门专门召开农村红十字工作座谈会,组织考察村红十字会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厦门市农村红十字工作的意见。11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彭珮云会长莅临厦门调研,检查了同安区东山村红十字会的工作,对厦门市村级红十字会的建立给予充分肯定,并当场题词:“办好村红十字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厦金航线红十字工作富有成效】 年内,厦、金航线实现了“三个首例”和“四个首次”。一是首例接回祖国大陆赴台患病同胞回乡治疗;二是首例接送患病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治疗;三是首例由祖国大陆派医护人员以“上岸不入境”的形式护送患病台胞到金门。四个首次:一是首次在金门举办厦金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组织40名中学生赴金门活动;二是首次组织市直机关红十字会考察团一行20人赴金门开展交流活动;三是首次举办厦金红十字图片展;四是首次举办在厦金门籍老阿嬷返金探亲活动。
  【举办三场慈善募款晚餐会】 5月8日,由市台商协会、市红十字会联合厦门日报社、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共同举办“两岸一家亲,慈善一起来”募款晚餐会,市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近700名爱心人士参加,共募集善款133.1万元(其中台商协会捐款65.68万元),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先心”患儿手术治疗等。6月9日,由三位外籍人士发起,市红十字会举办的“爱心助学”晚餐会,市人大、市政府有关领导和23个国家和地区的爱心人士共240余人参加,共募款32万元,用于爱心助学。12月17日,由市红十字会、市妇联、厦门晚报社联合发起,厦门雅子餐厅、翔鹭国际大酒店等单位协办的“感动厦门2006粉红行动”启动仪式暨慈善爱心晚会,约600人参加,筹集专项资金近21万元,用于救助厦门市及在厦门市居住或工作3年以上的贫困乳腺癌患者。
  【持续开展万人献爱心活动】 3月24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红十字会《关于深入开展万人献爱心活动的实施意见》。5月9日,全市万人献爱心活动动员暨2005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上,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机关党工委、市总工会等56家单位联合发出2006年万人献爱心活动倡议,10家单位率先举牌捐款。会后,各区、各大单位红十字会或工作委员会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全市掀起捐赠热潮。市红十字会还与国泰妇科医院和厦门日报社联合举办万人献爱心歌曲演唱会,为活动造势。据统计,年内全市红十字会共收到捐款845.58万元。 (王爱霞)
  市科协
  【概况】 2006年,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在服务经济社会、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成绩显著,荣获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奖”,被省科协评为科普旅游先进单位和福建省学会工作先进集体。
  1.注重发挥各级科协组织在服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年内,市科协以学会为纽带促成一批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与院士进行项目对接;与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联办厦门市第二届“同一蓝天下”——六一欢乐广场和厦门市第九届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节;在集美区、海沧区增设英特尔项目执行点,培训贫困学生600名;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面向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函大全年培训学员和科技人员共计1500余人,编印《科技知识》8000份、《农村实用技术》2500册,并举办乡村管理大专学历班,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学生村官,首期招收33人;开设针对科技人员科技知识更新继续教育与在职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初级工和中级工共计196人,高级工和技师155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全年共举办各类学术活动400多场(次),参加者近万人。学术年会层次逐年提升、专业性逐步增强。如11月5日召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主题的市科协信息技术现代化论坛暨福建省第六届学术年会分会,邀请国家信息产业部专家和厦大教授到会作“无线移动通信发展与展望”等专题报告。在第七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市科协推荐参评的论文,1篇获一等奖,4篇获二、三等奖。年内,市科协还邀请金门学生参加第22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信息技术论坛;组织青少年科技竞赛观摩团赴澳门观摩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部分学会工作骨干,前往欧洲学习考察非政府组织管理与运营的先进经验。
  3.科普工作面向社会,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年内,市科协继续在思明区梧村街道文屏社区、嘉莲街道华福社区、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山社区设立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在上李、怡景、华福等社区新建4个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开展“小小科普志愿者社区行动——节能在我身边”主题活动,邀请市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专家深入中小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普及节能知识,全市共有20所中小学、20个社区和近1000名中小学生参加。全国科普日(9月第三周公休日)期间,市科协组织实施重点活动6项,子活动项目50余项,吸引3万多名群众参与。其中,市科协发动30多个单位、学会共同开展“预防疾病、健康生活”科普日大型科普广场活动;与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召开中小学生优秀科普项目展示汇报暨表彰会,表彰33名优秀小小科普志愿者、15名优秀组织工作者、4项优秀活动和8个优秀组织单位;邀请健康科普教育专家洪昭光,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发明家张开逊,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曹年芝、何再庆、金晶,就健康养生、公众科学素养以及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公众较为关注的问题,来厦开设高层次专题科普讲座。继续组织百场科普电影、百场科普讲座进社区活动。全年在社区放映电影共计122场,观众总数约3万人;举办社区科普讲座63场,参与群众近5000人。加大对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扶持力度,推动科普旅游。先后投入20多万元资金,重点扶持苏颂科技馆、消防教育馆、航天测控站新馆改扩建。全年科普教育基地免费接待青少年近4万人次。
  4.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指导学会建立健全民主办会制度,帮助学会不断完善会员管理和服务制度,做好会员发展和会费收取工作;引导学会开展各种有偿科技服务,增强学会创收能力;年内,市科协提供近5万元,帮助12个学会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加强并改进对学会的管理。指导5个学会及时完成换届,68个学会按时在网上完成年检。2006年,市医学会和市土木建筑学会荣获福建省民间组织先进单位称号。
  【市领导专题科技知识讲座】 12月12日,由市科协和市老科协联合组织邀请厦门大学田昭武、赵玉芬、万惠霖院士分别作“发展节能绿色市内交通”、“建设海峡西岸化学生物带”和“化学能源中的某些问题”专题报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主持,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讲座。
  【举办“科普与健康”有奖征文评选】 2月11日至9月15日,市科协与《厦门商报》合作,开辟“科普与健康”有奖征文专栏,向大众宣传健康知识、养生心得以及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报社收到征文共计180余篇,刊登100篇。从中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
  【参加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本届大赛于8月3~7日在澳门举行。厦门共有5位选手参赛,7个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厦门一中学生余云涛、宋泱、王凯的论文《优选菌株对三种有机磷农药降解效率的研究》与滨北小学学生郑立迪的项目“免红绿灯十字路口高架桥”获二等奖;厦门一中学生龚瀚的项目“音乐教师”与槟榔中学学生邱皓凌的论文《基于草履虫研究香烟烟雾对呼吸道纤毛上皮损伤方法的建立》获三等奖。思明区松柏第二幼儿园小朋友游子晗的“钢琴斑马线”、思明区故宫小学学生朱梦翔的“太空家园”分获全国科幻画幼儿组一等奖和小学组三等奖。厦门六中“科技创新教育系列实践活动”获全国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
  【率先启动农村科普“三个一”试点】 5月26日,市科协与市农办联合在同安区召开建设新农村科普工作动员会,确定在全市36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争取在3年内完成“三个一”(一个科普专栏、一个科普站、一名科普员)建设的总体目标,并提出了实施办法、保障措施和具体要求。年内,全市共建成新农村科普专栏42个,成立村科普站42个,聘任农村科普员42名,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黄瑞林)
  市侨联
  【概况】 2006年,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落实全国侨联“能力建设年”为契机,开展以健全组织、增强活力、提高素质、服务群众为目标的“创家交友”活动,把为侨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处。
  1.海内外联谊。年内,市侨联组团出访缅甸、柬埔寨,与厦门华侨医院(市中医院)联合组团出访印尼、马来西亚,开展华文教育、中医药交流和海外义诊等活动,增进与海外侨团的交流沟通。年底,在厦门召开“9+2”泛珠三角地区侨联(社团)协作会议,加强了与港澳地区和广东沿海侨乡的横向联系。组织市侨联青年委员会等团体会员与来厦访问和留学的海外青年举行联谊、联欢活动,加深与海外华裔新生代的情感沟通。邀请10个境外团组、50多名海外客商参加第十届“九八”投洽会。先后接待印尼金峰集团董事长林先生、泰国华人首富苏先生、印尼崇文教育基金会、新加坡厦门公会等海外华人社团及知名人士等40多批、230多人次。通过海内外两个平台,协助内陆地区的侨联和招商部门收集政策、项目、产品信息,在厦门举办招商推介会。年内,由市侨联参与引资近14亿元人民币。此外,市侨联还积极开展侨务对台工作,接待首次组团来访的中国国民党归侨联谊会大陆参访团,与金门县华侨协会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2.反映侨情民意。“两会”期间,各级侨联共提交提(议)案70余件,市侨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还组织30多位侨界“两会”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视察活动。全年,各级侨联及各侨居国联谊会围绕侨务对台、新华侨华人、新农村建设等专题开展课题调研,完成调研文章11篇。节日期间,各级侨联深入各镇、街和社区等单位,看望在厦的侨资企业和部分海外华侨重点人士100余户(次),慰问贫困归侨、下岗归侨职工300多户,发放慰问金12万多元,并组织文艺队到华侨农场、企业慰问演出。翔安区侨联接受华侨捐款246万元,集美区侨联接受华侨捐款110万元。
  全年,市、区侨联共接待涉侨来信来访近200件,办结率达96%以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有关涉侨法规的落实、子女就业就学、房屋拆迁、侨房清退、社保医保及寻亲谒祖等方面。各级侨联工作人员认真调查、妥善处理和回复。市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积极开展侨法宣传,全年共举办11期,受理涉侨案件40多件。
  年内,东帝汶和汤加群岛先后发生严重骚乱,中国政府派专机撤侨。市侨联协助、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做好两批回国侨民到厦门的迎接、慰问和安置工作。
  3.构建和谐文化。市华侨历史学会开展老华侨口述历史的史料抢救工作和学术专题讲座,完成“竹坝华侨农场”和“侨星化工厂”两个专题、40位老归侨共20万字的口述历史资料采集工作。市侨友合唱团和印尼、缅甸归侨联谊会等多次深入华侨农场、街道、社区演出,成为一支活跃的群众性文艺队伍。
  4.服务社会。市侨联主动参与“海西春雨行动”和“海西侨乡新农村建设”活动,以集美区的“金包银”村灌口镇黄庄村为挂钩帮扶点,调研“三农”问题,为村庄的发展献策;先后赴对口联系的三明、龙岩两市侨联,慰问两地遭受严重水灾的侨界群众;争取在厦投资的印尼侨胞廖先生捐建上杭县“侨心小学”。
  【市第14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于3月28~29日在华侨大酒店召开,来自海内外近400名归侨侨眷代表出席。中国侨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林明江,中国侨联副主席、福建省侨联主席李欲晞,市领导陈修茂、欧阳建等出席大会。大会选举陈联合为新一届市侨联主席,何冠中等9人为副主席,邓彪为秘书长。大会还授予思明区等15个单位为厦门市侨联系统先进集体、王起鹍等35人为厦门市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文化寻根夏令营】 由省侨联主办,7月9~13日在厦门开营,来自美国等8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近120名华裔和华侨青少年参加。营员在集美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堂”前举行了隆重的开营式。省、市侨联领导李欲晞、江宏真、陈联合等参加并致词。夏令营以“返故乡文化寻根、赴海西共促发展”为主题,在历时5天的活动中,营员们在闽南厦、漳、泉三地进行联谊、学习、参观等活动。
  【国民党归侨联谊会参访团访厦】 应全国侨联邀请,以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国国民党归侨联谊会创会会长陈渭成为团长的中国国民党归侨联谊会大陆参访团11月3日抵厦。市委领导欧阳建于当晚在厦门宾馆会见并宴请了参访团一行。参访团在厦期间,参观了南普陀寺、厦门大学等处。 (林太原)
  市台联
  【概况】 2006年,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把握大局,务实创新,突出“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进一步调动全市台胞参与对台工作的积极性,注意发挥他们不可替代的乡情亲情优势。举行纪念江泽民对台八项主张发表11周年座谈会,组织学习胡锦涛视察福建、厦门重要讲话,邀请专家、学者作当前台湾政情讲座,组织机关干部和青年台胞参加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活动。在市“两会”上,台联界别作了题为《厦台青年学生交流情况分析》的大会发言,并向政协大会递交提案20份。《关于开展厦台青年学子交流的建议》,被市政协评为2005年度优秀提案。完成市委下达的《鼓励台湾学生来厦就学就业对策研究》调研课题。在“孙中山先生与海峡两岸”征文活动中,市台联征集的3篇台湾岛内知名人士论文获特别奖。年内,市台联信息工作受到全国台联表彰,还获得全国台胞千人夏令营优秀组织奖、《台湾学生求学大陆纪实》征文组织奖、第六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
  春节期间,市台联领导陪同市委分管领导走访慰问一批在厦台资企业,举办厦门市海峡两岸同胞迎新春茶话会。与市台盟联合举办厦门市台胞庆国庆迎中秋联欢会,举办“明月·乡情”厦门市台商台生中秋联欢会,举办青年台胞学习班。组织台联界别全国、省、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台胞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翔安城区规划建设展馆。组织台商名誉理事到江西景德镇和庐山进行“休闲文化之旅”。组织厦大台生参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和海上明珠塔。与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共同举办台湾学生中秋联欢会并组织集大台生到台资企业日月谷温泉度假村活动。主持召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台湾大学生在厦就业问题座谈会。与市教育局和市台商协会联合举行第六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和厦门市第四届小学台商、台胞子女作文竞赛的颁奖仪式。与市教育局、市台办、市台协等单位联合召开2006年秋季台商子女入学座谈会、咨询会,协助近70名台商子女办理2006年秋季入学手续。做好2006年两节老台胞慰问金发放工作。重阳节组织慰问在市福利院生活的台胞4人及90岁以上老台胞6人。为台胞林素珍丈夫筹集心脏病手术费14000元,代贫困台籍大学生林黎贤向市教育基金会申请3400元助学金,帮助台胞1人下岗再就业。年内,30名台籍考生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其中研究生2名,本科19名,专科1名,高职(专)科8名。
  2006年,市台联共接待涉台团组28个379人次。其中重要团体有:台湾林祖密将军纪念协进会一行8人;全美台湾同乡联谊会会长梁义大一行;台北淡水李氏宗亲返乡谒祖团一行54人;台湾旭瀛校友及其家属子女一行30人;台湾友达光电公司的台籍员工家属代表一行10人;台湾艺术大学篮球队与集美大学进行友好交流;全国台联第12届冬令营的22位台湾大专学生在厦门活动;金门县金城国民中学14名师生代表队应邀参加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一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观摩活动。此外还接待前来参加“台交会”的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客商团、台湾信兴企业参访团和来厦参加“九八”投洽会的台湾协骏工贸参访团。
  【解决部分定居台胞生活困难】 根据中央六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解决部分定居台胞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精神,市台联在各区台办的配合下于5~9月对全市台胞进行基本情况普查和登记。根据汇总的情况,市台联研究决定,拨出1.6万元,对44户比较团难、身患疾病的台胞进行慰问,同时向市民族宗教局报告为两名高山族台胞申请助学补助1.5万元,向市总工会申请资助一名台胞助学金1000元。
  【市台湾同胞第六次代表大会】 于5月26~27日召开,有162名台胞代表参加。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市领导陈修茂、欧阳建、杜明聪、洪荻生、庄威等应邀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在开幕式上,授予陈昭毅、梁苑玲、谢余光、蔡师仁、叶芃、陈世平、黄若谷、张建强、李宝龙、宋照灿、潘春莲、李洁等12人为“常住大陆台胞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会议听取和分组讨论市台联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台联第六届理事会,卢绍荀当选会长,朱家麟、陈永东、林书博、郭华云、陈铁铭、郑美娜当选副会长。聘请黄启巽、陈建德为名誉会长。
  【19名台商获聘台联会名誉理事】 市台湾同胞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聘请吴进忠、曾钦照、罗宪德、陈正贤、陈坤树、陈荣辉、陈琰熀、李志功、沈辉雄、张广博、柯文镇、洪尧昆、洪嘉伟、高铭树、曾文远、曾俊雄、谢苍发、詹征雄、蔡幸娟等19名常住厦门的台商为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第六届名誉理事。
  【相聚厦门·两岸青少年交流周】 由市台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7月5日在市文联创作基地举行启动仪式。交流周由三项活动组成。其中,“龙脉相传·青春中华”2006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厦门分营由台湾37所大专院校60多名学生及部分本市台湾学生组成,营员在厦门、北京、浙江等地进行参观访问;中华儿女唱唐诗交流演出于7月8日在厦门一中大礼堂、7月9日在同安实小先后举行。台湾爆米花儿童剧团、诗歌乐舞创意剧团的70多名演职员和厦门市200多名小学生同台演出,近千名观众到场,观赏了这场唐诗的盛会。台商子女休闲康乐夏令营由厦、金两地台商子女和厦门台籍学生28人组成,营员在市文联创作基地进行益智课程、互动游戏和户外游览等活动,金门青年活动中心8名大学生任夏令营辅导员。
  【厦门台湾公会旧址重新挂牌】 位于新华路40号的“厦台史料馆”于2006年12月重新挂牌为“台湾公会”。“台湾公会”于1928年由在厦台湾人士募资4万银元在民国路38号(现为新华路40号)建会址,1930年5月迁入新址办公。“台湾公会”此次重新挂牌,恢复原厦门台湾公会会所的历史风貌,并作为厦门与台湾民间交往的历史文物,列入市旅游景点对游客开放。
  (李志宏)
  市金联
  【概况】 年内,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召开市金门同胞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金联第五届理事会,王秀丽等49人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成员,颜达成、许伯钦分别当选为会长和常务副会长。市金联会还积极组织金胞参政议政,在市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金胞代表提出各类议案和提案10余件。多次组织老金胞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少年儿童参加“同一蓝天下”六一活动,号召妇女会员为希望工程、红十字会慈善捐款,为困难金胞发放慰问金,为金门籍学生发放高考入学奖学金等,全年参与各类活动的金胞超过1000人次。发挥自身优势,为海峡两岸交流牵线搭桥。如邀请金门县政府参加海峡两岸新春茶话会,协办2006两岸观世音文化交流厦门专场,协办“闽南风·海峡情”两岸青少年音乐交流活动,组织、协办各类画展、陶艺展,主办、协办多个夏令营活动,邀请金门县商会等团体组团参加“台交会”和“九八”贸洽会,首次举行在厦投资置业金胞恳谈会等;多次接待境外同乡社团、重要人士来访,如马尼拉、宿务金门同乡社团、金门多个姓氏宗亲会等。联谊会还组团到金门、东南亚参访,拜访各同乡社团,宣传国家侨务及对台政策。
  【厦门·金门·台湾书画艺术展】 由市金联和民盟厦门市委联合主办,市海外联谊会等8家单位协办,1月6~9日在市文化宫6楼举行。各界领导、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数百人参加了开幕式。共有147位书画家及社会名流选送222幅书画作品参展。其中,台湾地区42位、金门地区30位作者共选送112幅作品参展,现任台湾“立法院院长”王金平手书的“薪传国粹”的条幅也在本次展览会上亮相。参展作品内容广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品格高雅,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组团赴东南亚参访】 应金门县和东南亚各金门同乡会的邀请,12月9~19日,由本会颜达成会长为团长,市台办黄呈建主任等为顾问的参访团一行35人(漳州市金联会也组织乡亲随团参加),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参加第二届“世界金门日”活动。期间,分别拜访了巴生金门会馆、巴生福建会馆、新加坡金门会馆、新加坡湖峰社等,与诸多乡贤座谈交流、互赠礼品,参访团所到之处,受到了海外金门乡亲的热情款待和欢迎,体现了天下金门人是一家的浓浓乡情。
  【金门县“议会”和政府参访团来访】 2月13日,以金门县政府主任秘书翁廷为团长的金门县“议会”和县政府赴大陆参访团一行23人先后拜会市金门同胞联谊会和同安、翔安金门同胞联谊会,对今后如何加强金门与厦门、福建的合作进行探讨。
  【第二届“厦金情深”青少年夏令营】 由市金联和市海外联谊会联合主办,市关工委、市青少年宫等协办,于8月5~14日在厦门、金门两地举行,共有厦金两地中、小学生约70人参加。活动邀请文史专家颜立水作闽南童谣与民俗讲座,营员们先后到海沧青礁慈济宫、集美、同安、翔安等地参观,并且参加“闽南风·海峡情”活动。在金门,营员们受到县长李炷烽和金门教育界的欢迎,观赏了慈湖夜景、琼林、古宁头湿地中心等金门风光,并与当地学生交流互动。此次夏令营活动增进了厦金两地青少年的友谊和亲情。
  【台湾地区金门同乡会理事长联袂来厦访问】 4月23日,台湾地区10个金门同乡会理事长经厦金航线到厦门参观考察。参访团成员有:台北市金门同乡会总干事黄德全,台北县金门同乡会理事长黄献平夫妇,烈屿公共事务协会会长林鸿图、常务理事洪清谭,桃园县金门同乡会理事长洪朱生,台中县金门同乡会理事长洪慈旭,台中市金门同乡会理事长黄吉瑜,台南县金门同乡会理事长叶长春,高雄县金门同乡会理事长杨维居、总干事黄国忠,高雄县金门同乡会理事长胡伟生等一行共14人。市金联领导与来访的客人举行座谈,市领导欧阳建等会见了来访客人。
  【王明宗、谢华东陶艺展在同安展出】 由厦门市金联、同安区金联、市美协、市美协美术专委会、金门县陶艺协会主办,厦门市同安区唯一绘画工作室承办的“2006陶醉金门”王明宗、谢华东陶艺展于3月24~26日在唯一绘画工作室开展,展出了两位艺术家风格各异、富有金门地方艺术气息的陶艺作品。
  【金门新人首次跨海参加厦门集体婚礼】 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婚庆旅游文化节暨“爱在鹭岛·情系海峡”集体婚礼活动于10月2日在厦门举行,应市金联邀请,金门县由民政局蔡元友先生领队,首次组织30余人参加,其中有新婚燕尔的新人,还有情侣、周年纪念一直到金婚、银婚夫妻,共计14对及部分亲友。
  【金门代表队参加海峡两岸龙舟赛】 应市金联邀请,金门县组成金门技术学院男子组、女子组和金门农工高级职业学院3队近90人,在县教育局局长卢志辉的带领下,通过厦金直航到达厦门。参加5月28日在集美举行的“嘉庚杯”、“敬贤杯”首届海峡两岸龙舟赛。赛后,应龙岩市邀请,金门县教育局许能丽课长率金门县代表队前往参访。
  【金门组团参加厦门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 4月17日,金门烈屿乡保生大帝庙组成以知名人士吴成典、洪成发主任为团长的一行58人,金门县书法协会组成以陈添财理事长为团长的一行14人,通过厦金直航来厦门参加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活动。
  【为老金胞发放双节慰问金】 年内,市委、市政府决定,市财政拨专款,从2006年起,每年在元旦春节期间为1944年12月31日前出生、籍贯上体现为金门籍的477名本市老金胞每人发放200元慰问金。据了解,政府拨专款为老金胞发放慰问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第一次。 (郭伟勇)
  市残联
  【概况】 2006年,厦门市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成绩较显著。市盲人协会被中残联评为全国优秀残疾人之家;思明区屿后西社区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社区;思明区残联、市康复中心被省残工委授予“十五”期间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集美区灌口镇被评为全省首个白内障无障碍镇;思明区、集美区残调办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中,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区和先进办公室,有3人受到国务院残工委表彰,18人受到省残工委表彰。
  1.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年内,市政府批转了市残联关于《厦门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建设统一规划。先后批准《厦门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关于印发厦门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厦门市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施细则(试行)》、《关于提高低保对象中特困人员分教学校(班)学生试行完全免费教育的通知》等16个政策性文件,为残疾人生产、生活、医疗、康复、教育、服务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残疾人康复工作。年内,市残联共组织医务人员到社区义诊12次,800多人次就诊;门诊部共接诊3000多人次,住院康复94人,安装假肢40例,装配矫形器169例;为4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为68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培训;为100多位孤独症儿童家长进行现场授课培训。选派6批13名特殊教育教师参加全国各类教学培训,并邀请全国残联、省残联、北京星星雨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所等单位的康复专家来厦门作现场教学辅导。全年在训残儿68名,其中20名经康复训练,重建生活、学习及社会交往能力后转入普通学校就读,至年末,仍在训的残儿有48名。
  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指导思明区做好创建的申报、培育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思明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方案》,组建思明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投入32万元完成10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3.残疾人就业培训。年内,厦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以注重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出发点,以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为宗旨,遵循分类施教、自愿自主、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开办了一批有市场需求又适合不同类型残疾人自身特点的职业技术培训项目。全年共有残疾人780人次接受各种培训,其中职业培训520多人次。此外,共有社会各界(包括自愿者)1260多人次接受手语培训。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还与海沧区残联、同安区残联等单位联合举办残疾人个体工商户法律、法规知识、电脑等培训班。该中心与地税部门配合,全年共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6000多万元。
  4.选派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年内,市残联做好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各种体育比赛的组织选派工作,运动员发挥出色,取得好成绩。5月,侯斌继在德国世界残疾人田径赛以1.75米的成绩获得F42级世界冠军,6月,又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将跳高成绩提升到1.78米,获全国冠军。3月,叶超群在广西举办的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6月,在波兰举办的世界杯残疾人乒乓球积分赛上分获TT7级单打冠军和双打冠军。6月,15岁小将陈鸿杰首次参加在广东举办的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以1.84米的成绩获得铜牌,为入场2008年残奥会打下基础。思明区特教学校派出7名弱智学生,代表本省赴哈尔滨参加第四届全国特奥运动会,获得田径项目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5枚;聋人足球队和篮球队分别代表省队出征获得好成绩,其中教练员邓碧治老师荣获全国特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5.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残工委〔2005〕4号)文件精神,抓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针对厦门市正在进行的“村改居”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区残联为主导、街镇残联为骨干、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为基础的组织网络;做好区、街(镇)残联理事长、社区(村)残协主席的岗位培训,建立社区残疾人工作联络员队伍,提高个性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社会助残日活动】 5月21日,是全国第十五个助残日,市残联联合各区残联和有关单位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举办以“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为主题的慈善赠送、慈善义演、就业招聘、宣传咨询等活动,吸引了1000多名残疾人参加。有53家招聘单位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462名残疾人参加应聘,有近百名残疾人当场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书。期间,沃尔玛公司开展“寻找身边感动你我十位优秀残疾人”活动,号召向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学习,珍爱生命,努力工作。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扩大了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也使得广大残疾人得到实惠。
  【完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该项工作历时一年多,经过编制方案、样本抽取、组队培训、模拟调查、现场调查、数据审核和快速汇总、事后质量核查、编码录入等几个阶段,至年末全部完成。期间,集美区获得国家抽调办的高分评估;思明区代表厦门市顺利通过了国家与省抽样调查事后质量核查,调查结果超过了国家及省抽调办对厦门市抽中样本社区残疾人比例的预期值。
  (王文明)
  市贸促会
  【概况】 2006年,厦门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把贸易促进的重点放在南美、北亚、东欧等与本市外经贸交往比较少的地区,新发展了与莫斯科、列宁格勒、阿拉木图、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浦那(印度)等地商、协会和经贸组织的友好合作关系。全年共组织11个团组、108人次出访20个国家和地区,参访企业达76家,拜访45家境外商协会,在境外举办23场对接会,在厦门举办15场对接会,共接待国外团组84个、751人次。
  2.继续拓展会展业务。增加了香港华港等新合作伙伴和3个一级代理项目,积极向中国贸促会争取热门展会展位,并给企业出国政审、中小企业展览补贴等事宜以协调帮助,全年共组织81家企业参加在13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的34个展览项目,展位数88个。根据市场需求,先后举办了第六届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第十届台交会配套项目名优商品展销会、2006厦门国际航空维修展等5个展会,展位数3200个,境外参展商展位数300个。在会议方面,积极争取到第三届东西方食品高层论坛等大型国际会议11月在厦成功举办。
  3.做好出证认证服务。开辟联检报关中心新签证点,建立完善的出证认证局域网,推广ATA单证册等新业务,为企业免费开通C/0网上签证,实施节假日预约(值班)办证和办证大户签证点打单、大宗业务后台办理等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全年共签发一般原产地证54206份,同比增长22.1%,其中网上签证占签证总量的95.4%;出具单据认证8156份,同比增长79.4%;出具国际商事证明书2492份,同比增长27.9%;代办领事认证3630份,同比增长31.7%;签发ATA单证册35份,同比增长106%。组织了4期出证认证培训,为481家注册企业培训了572名手签员和申领员。
  4.多方服务会员企业。年内,对贸促网进行全新改版,通过网站和通讯渠道向企业发送6000条各类经贸信息;举办各类培训16次,企业受训人数达到1897人;邀请意大利威尼托大区和特兰提诺大区企业及日本长濑产业株式会社与本市企业进行洽谈;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咨询服务,调解涉外纠纷案件9件,提供法律咨询105次,接受商标注册代理服务咨询6次,代理2个商标的注册。
  5.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建立全市各区联络员制度,为招商引资传递信息,推荐项目,全年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十几个团组赴国外投资考察。邀请并接待境外客商团组43个、455人参加第十届投洽会。承办“国际友好商会合作圆桌会议”,会议期间,协助有关部门召开28场对口洽谈会,为15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团安排与境外客商团组对接。协助与会的波、英、美、法等国客商举办7场大型研讨会,受到境内外代表团的好评。
  【中美国际网络伙伴合作项目厦门办公室】 1月20日举行挂牌仪式,副市长黄菱,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艾伦、驻广州商务领事孟大为和伊利诺、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和北卡罗莱纳4个州的代表等中外嘉宾100多人参加。该办公室设在市贸促会,它是中美国际伙伴网络项目的一部分,厦门是该项目首批14个设点城市之一,旨在通过“金钥匙”服务和“国际伙伴寻找”服务,促进厦门与美国间的经贸合作往来。年内,该办公室根据美方公司的要求,与厦门及周边地区的企业积极进行联络,开展市场调查,其中与福建省兴业银行的“金钥匙”项目已经完成。
  【设立出证认证新签证点】 年内,市贸促会在占厦门口岸报关量三分之二的东渡联检报关中心开设了新签证点,将服务窗口前移,为厦门出口企业提供就近办理产地证及其他单证的便捷服务,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贸促会与海关、报关行、货代和物流等口岸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出证认证的服务领域和空间。
  【第一家商事调解机构揭牌】 中国国际商会厦门调解中心6月6日正式挂牌,这是厦门第一家商业专业调解机构,旨在为企业的涉外经贸法律纠纷提供调解服务。该中心聘请了22名在经济、贸易、金融、投资、知识产权、运输、物流以及其他商事、海事和法律领域里具有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士担任调解员,妥善地处理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争议,从而达到通过调解服务外经贸企业的目的。
  【第五届国际友好商会合作圆桌会议】 于第十届投洽会期间召开,由市贸促会承办。本次圆桌会议的主题是“商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美中贸易委员会、香港英商会、比中经贸委员会、德国莱法州贸易和手工业商会、瑞典贸易联合会等国际友好商会代表在会上发表了演讲,150多名来自境内外的商会、企业和政府机构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凤凰卫视欧洲台、新华社及福建、厦门当地媒体对本次圆桌会议作了报道。
  【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访厦】 在市贸促会积极争取下,台湾半官方贸促机构——台北世贸中心董事长一行于12月4~6日访问厦门,与市贸促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确定在举办展会、开展经贸活动等方面进行合作。双方合作机制的形成,对拓展厦台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举办培训】 为帮助更多企业降低国际市场的进入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年内,市贸促会针对国外进口市场在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方面对中国设限问题举办了5场培训,主要有针对欧盟ROHS指令、WEEE指令的讲座,针对欧盟环保壁垒的IECQHSPM绿色产品管理论坛,针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风险分析会等。使全市相关企业普遍了解有关政策和对策,受到企业的好评。
  【首届海峡两岸名优商品展销会】 由市贸促会主办,与第十届台交会同期(9月8~12日)在会展中心举行,共有72家企业参加此次展会。其中,台湾商品展区设36个展位,来自台湾、金门及厦门的部分台资企业展示了台湾水果、金门高粱酒、金门贡糖、果汁等各种特色商品。品牌企业展区设有80多个展位,厦门及周边地区的30多家著名商标企业、知名企业参展,如惟艺漆线雕、宏达洋伞、万杰隆运动服及粮食集团的金穗米业、盛洲食用油等。此外,来自巴基斯坦、缅甸的展商也展示了各种特色工艺品。
  【厦门汉堡商品贸易中心撤裁】 该中心系市政府派出机构,于2003年12月设立,由市贸促会负责管理。3年来,该中心在宣传推介厦门贸易和投资环境、发展建立与欧洲各相关机构的合作关系、收集信息和市场调研,服务厦门外经贸企业拓展欧洲市场,促进厦门会展业对外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定期举办“厦门经贸周”,与36个欧盟国家商会和政府经贸部门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收集欧盟经贸、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累计343篇,完成市场调研报告6篇;安排和接待的出访团组共19个,近200人次;先后促成十几个欧洲企业和政府代表团访问厦门。根据市政府决定,汉堡中心工作任务完成,于2006年11月正式撤裁。为满足开拓新兴市场的需求,2007年厦门市将开设驻俄罗斯海外中心。
  【美国商务专家考察厦门国际石材展】 7月12日,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商务处专家来厦调研、考察国际石材展的有关情况,初步确定将厦门国际石材展向美国国内进行宣传,鼓励和组织美国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来厦参展。
  【首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 由厦门总商会、厦门国际商会主办。展会期间,市贸促会会长林树溪会见了台中世贸中心总经理陈弘岳,双方就加强经贸交流达成共识,并决定下一次展会2007年由双方合作在厦门、台中两地举办。(参见本书会展业栏目“其他展会”相关条目) (游毓红)
  市企联会
  【概况】 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于2004年12月底成立,至年末共有会员单位400多个。
  1.开展企业维权。年内先后受理了3个企业要求协调解决的劳动诉讼案件,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经努力,其中两起案件企业完全胜诉,另外一起原市中院二审判决企业败诉的案件,法院同意改为庭外由本会协调解决,使企业减少了大量的补偿金。与市效能办建立工作联系制度,联合召开企业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全年共受理13家企业所反映的与政府有关部门的纠纷,经市效能办出面协调或督办,这些纠纷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起草《厦门市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并通过市人大企业界代表形成提案,该《条例》已进入市人大的立法调研阶段。组织企业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学习活动,邀请资深专家作关于《草案》的专题讲座,并在充分听取和收集企业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邮件形式,对该《草案》中的一些条文,向全国人大法制委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协调劳动关系。派出一位副会长带领维权部人员参与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会议,并担任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副主席。会同市劳动保障局和市总工会进行“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的评价和验收,已有三个工业园区荣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称号。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中企联举办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评选活动,一家企业荣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称号。与市劳动保障局、市总工会一起部署实施《厦门市开展企业劳动合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3.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服务。与厦门日报社和厦门广电集团联合首次在全市组织开展“2006厦门企业100强”排序活动。开展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评选活动,共评出厦门航空港集团等25家企业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突出贡献企业。关心企业家身心健康,与市中山医院共同建立了“厦门企业家健康工程”及VIP服务中心,已有350多名企业家加入健康工程。作为2006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马拉松接力赛的协办单位,共组织金龙汽车、建设银行、太古飞机等20多支队伍参加马拉松接力赛,金龙汽车代表队最终摘取了厦门首届马拉松接力赛的桂冠。
  【“2006厦门企业100强”排序活动】 为了解厦门市大企业的发展情况,研究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根据中企联的统一部署,市企业家联合会与厦门日报社和厦门广电集团一道首次在全市组织开展“2006厦门企业100强”、“2006厦门制造业企业100强”和“2006厦门服务业企业100强”的排序与分析工作,并举行厦门百强企业论坛暨授牌仪式,编辑出版“2006厦门企业100强”专刊。在此基础上,向中国企联和福建省企联推荐本市企业参加“中国企业500强”和“福建省百强企业”排序活动。全市共有5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有50家企业入选“福建省百强企业”排行榜,为厦门争得了荣誉。
  (王斌)
  市外商协会
  【概况】 2006年,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配合全市中心工作,紧扣“服务企业,繁荣厦门”的主题,在为外资企业服务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1.促成企业和政府交流互动。年内,协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组织了多次政企沟通交流活动,内容涉及海关、税务、劳动与社会保障、金融、外汇等,企业参加人数多达上万人次。如协会举办的市领导与跨国公司座谈会、市外商协会新春座谈会、厦门三资企业迎新春酒会、企业财务人员与市外汇管理局联谊活动、工业区外资企业乘车问题座谈会、保税物流园区服务周边企业联谊座谈会等,有效地促进了政企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使企业能面对面地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也使政府更加了解企业的情况和想法。
  2.举办政策性和知识性讲座,宣传政策法规。年内,协会组织了第40次工作午餐会暨国际(涉外)地方税收政策宣讲会、厦门外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沟通座谈会、加工贸易及通关政策实务讲座、厦门市吸引人才优惠政策说明会、禁用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认证专题讲座、打破纺织品技术性壁垒、提高竞争力专题研讨会等,使企业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和知识。
  3.开展经贸考察,拓宽市场视野。协会积极与国内外有关商界联络,组织企业到各地进行经贸考察,进一步拓展市场,寻找商机。年内,协会举办了赴俄罗斯商贸考察活动和走进西部——2006年经贸考察活动,共有30多家会员企业负责人分别参加了考察。协会还多次组织会员企业考察厦门市的一些大型开发区,以了解投资环境,促进全市的以商引商工作。
  4.受理企业投诉,为企业排忧解难。协会共收到41家企业投诉或要求协助解决有关问题的正式函件,内容涉及工商、税务、劳动与社会保障、海关、城建、检验检疫、司法、环保、技术监督、文化、出入境管理、电力、物价、厂房拆迁补偿等。经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交涉和协商,大部分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5.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年内,“桑美”台风给闽东造成巨大损失,协会向外资企业发出关于捐款救灾的倡议,共收到捐款32000元,及时转交灾区;应市老年基金会的请求,协会向会员企业发出了“关爱老人”倡议书,号召企业积极参与厦门市爱心护理院工程,得到响应,共有4家企业和19位个人为该院捐款21400元;协会还应湖北省弦月文化演艺转播有限公司的要求,组织企业职工观看“关爱残疾·和谐厦门”大型文艺晚会,以实际行动支持残疾人事业。
  【举办第40次工作午餐会】 4月19日,协会举办第40次工作午餐会暨国际(涉外)地方税收政策宣讲会,市地税局陆明亮局长及地税局业务处室应邀出席会议宣讲有关税收政策,主要内容有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和执行要求,近期一些新的税收政策和管理办法,港、澳、台人员的参保政策,外籍人员的税收管理办法等。150多家外资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黄菱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举办市领导与跨国公司座谈会】 7月21日,市领导何立峰、黄菱和15位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由协会举办的座谈会。戴尔、柯达、飞利浦、林德—叉车等15家在厦跨国企业的负责人和协会副会长参加会议。会议就厦门投资环境、人才引进政策、产业链和供应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沟通。通过政企双方高层的座谈与交流,便于企业了解政府的发展思路,增强在厦投资的信心,也使市领导了解了企业的需求。 (许其良)
  市台商协会
  【概况】 2006年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受理会员企业各类投诉案件191件,有效地维护了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接待台湾有关参访团体30多个和全国各省市招商团体50多个,组织会员参加各类经贸活动达1000多人次,发展台资企业新会员60家,截至年末,会员总数已达730家;全年共组织10场高尔夫球赛、12次钓鱼比赛,并参与协办2006闽台慢速垒球邀请赛;举办募款餐会,共募集130万元,用于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贫困儿童。资助龙岩台商协会赈灾款10万元;为62名台商子女协调解决就学问题;举行台商子女作文比赛,向35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台商子女颁发奖学金;举办5期插花班、舞蹈班、游泳培训班、瑜珈班,共有近百名台籍妇女参加,组织台协妇女合唱团多次参加演出,还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端午节包粽子等活动。
  【胡锦涛接见市台商协会代表】 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厦门考察期间,会见了市台商协会台商代表,与会长吴进忠,常务副会长曾钦照,副会长洪嘉伟、沈辉雄、詹征雄、谢苍发,会员企业明达光电董事长童胜男、翔鹭集团总裁俞新昌、农友种苗董事长周俊声、长荣航空厦门代表处曾能芳等亲切握手,询问各自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台商来大陆投资兴业表示欢迎,并向在场的台商代表致以春节问候,还让吴进忠会长转达向台湾乡亲及全体台湾同胞的春节祝贺。
  【举办慈善募款餐会】 5月8日,市台商协会联合市红十字会,厦门日报社等多家单位举办为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募款餐会,餐会以出售餐券的形式募集款项,活动的口号为:两岸一家亲,慈善一起来。此次餐会共募集130万元,所得款项设立基金,专门用来救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市台商协会主持大甲妈祖接送驾仪式】 9月25日,由台湾大甲镇澜宫和台湾妈祖联谊会37个成员宫庙组织的4000多名信众代表护送着100多尊妈祖神像,通过厦金航线陆续抵达厦门。市台商协会在国际旅游码头广场举行盛大的接驾仪式。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对这次大规模的台胞到大陆进香交流活动进行了报道。(参见本书旅游业栏目“宣传促销与区域合作”相关条目)
  【与农行厦门分行签署合作协议】 为解决台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经过多方酝酿和协商,6月21日,市台商协会与农行厦门市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市台商协会成立担保公司,农行提供300亿元人民币贷款额度支持企业增资扩产。
  【台商子女休闲康乐夏令营】 于7月3~6日在厦开营,共有31名中小学台商子女、台胞子女和金门学生参加。夏令营专门邀请金门青年活动中心8名大专辅导员组织策划,以全封闭的方式进行,营员均统一活动,分组训练,与辅导员吃住在一起,模拟各种生活场景,各自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此次活动由市台商协会主办,旨在增进台商子女之间的联谊,培养自立、自强、自信和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合作精神。
  【市台商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11月30日在悦华酒店召开。大会总结了第七届理事会两年来的工作情况,选举产生了103名第八届理事会成员。厦门多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钦照当选市台商协会第八届会长。
  【市台商协会成立14周年庆典】 12月20日在厦门会展中心五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两千名嘉宾参加,国台办经济局局长何世忠,中国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张荣恭,厦门市领导陈炳发、钟兴国、杜明聪、潘世建、陈维钦、江曙霞等应邀出席。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现任主席马英九及台湾众多知名人士给庆典晚会发来贺电,题写匾额。在庆典晚会上,协会第七届会长吴进忠与当选的第八届会长曾钦照进行了工作交接仪式。 (张安安)
  市私企协
  【概况】 2006年,厦门市私营企业协会继续发挥对会员的服务窗口作用,先后组织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舒友海鲜大酒楼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参加厦门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召开的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草案)》座谈会;组织100多家会员企业参加集美区首批新《公司法》培训;组织厦门陈有香调味品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暨西藏商务考察;组织近百家拥有驰名或著名商标企业、年度纳税大户等会员企业参加2006年商标品牌战略讲座;组织会员企业参加由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举办的“如何提升管理者的财商”高级专题讲座,以“民营企业的治理与转型”为主题的海西青年企业家高端论坛及“王者归来”企业高层修炼总裁研讨会等活动;共推荐6330家会员企业获得年检免审资格,协助4559家会员企业办理网上年检,接受免费咨询近万人次,帮助会员企业打印年检材料600多份,获得会员企业的一致好评。协会努力办好会刊《厦门个私经济》,重点探讨如何解决本市中小企业融资、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厦门民营科技企业及如何突破厦门东埔玛瑙行业发展瓶颈等课题,并分期刊登调研报告;还邀请法律顾问在会刊开辟专栏,以实例解读新《公司法》,就企业经营中常见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开展会员职业道德和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短信群发平台向全市广大会员发送“八荣八耻”宣传短信,要求会员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此外,协会还定期召开秘书长会议,交流经验,查找不足,统一认识,促进了市、区两级协会工作的协调发展。年内,市私企协先后荣获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2001-2005年度福建省个私协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先进民间组织及全市先进民间组织等荣誉称号。
  【市红十字会个私协工委成立】 为加强对个私协系统红十字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全市个私协系统慈善工作的开展,经市红十字会批准,厦门市红十字会个私协工作委员会于8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在随即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厦门市红十字会个私协工作委员会救急基金管理办法》。
  【华远建设集团与贫困学子结对子】 春节期间,在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市个私协会员企业厦门华远建设集团与同安汀溪镇贫困学子郑转结对子,帮助该贫困生家里翻建旧房,资助其完成学业。
  【捐助闽中、闽北灾民】 5月以来,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袭击本省中、北部地区,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闻讯后,广大会员踊跃参加由市私企协组织的募捐活动,短短两天共募集到善款82424.40元,物品近2万件,价值达15万余元。款、物通过市红十字会陆续发送到灾区人民手中。
  市中华职教社
  【概况】 2006年,厦门市中华职教社通过召开社员迎新年会及组织政协党派机关个人社员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增强职教社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年共发展5家从事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团体单位入社,截至年末,共有团体社员43个。
  1.开展职业院校之间交流。通过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开展“明荣知耻·和谐校园”演讲比赛和第三届“职教杯”职业院校学生男子篮球赛等活动,加强公、民办职业院校间的交流;通过组织厦门职业院校领导访问金门职业技术学院,接待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访厦等,开展两岸职业教育交流。部分团体社员还与台湾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职业教育项目合作,如厦门高级技工学校和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与台湾慈明高中分别进行餐饮科培训和汽车电子专业课程研发、交流等。
  2.拓宽职业培训工作渠道。市职教社与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工程图学学会联合开展“三维数字建模师”资格鉴定和认证工作,与香港玛利亚英文学会联合在厦门开展托业职业英语课程培训,与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论证推广中心签署协议,在厦门设点,开展商务人员职业技能考试认证。
  3.开展课题调研。年内,与市委统战部党派知识分子处、市政协教科文卫委等联合开展“厦门市民办职业教育情况调查”课题调研,内容包括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非学历职业教育。通过走访部分民办职业院校,深入了解全市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对厦门民办职业教育的继续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4.继续组织实施“温暖工程”。根据中共中央要把中华职业教育社服务社会的温暖工程与光彩事业、智力扶贫一起列为全国统战系统为社会做贡献的三大项目的要求,年内,市职教社的部分团体社员单位和学校通过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设立特困生助学金、奖学金,减免学费,捐资助学,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做义工等形式,积极实施温暖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全年资助贫困生近2500人,金额达440万元;一些团体社员学校还开展了失地农民转移培训、农技培训和城市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培训等,参训人数近万人,通过培训帮助部分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开展《职业教育法》实施10周年宣传活动】 由市中华职教社和市政协教科文卫委联合举办,于6月25日进行,来自全市21所公、民办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师、生代表参加,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周丽贞出席宣传活动并讲话。在活动中,市职教社向市民分发《职业教育法》宣传材料,各职业院校向社会展示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向社会宣传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
  【“明荣知耻·和谐校园”演讲比赛】 由市中华职教社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10月28日至11月11日,全市24个大、中专院校61名选手参加,比赛分大专和中专两个组别,分别进行了预赛和决赛。职业院校学生们以学习“八荣八耻”,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经历进行演讲,经过激烈角逐,分别决出了两个组的各一、二、三等奖。此次比赛进一步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了厦门职业院校学生的精神风貌。 (粘世贤)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韩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厦门市
相关地名